CN115542505A - 可变焦摄像模组 - Google Patents

可变焦摄像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42505A
CN115542505A CN202110743844.5A CN202110743844A CN115542505A CN 115542505 A CN115542505 A CN 115542505A CN 202110743844 A CN202110743844 A CN 202110743844A CN 115542505 A CN115542505 A CN 115542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disposed
camera module
magnet
variable foc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38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阙嘉耀
方银丽
王启
白华
郑程倡
郑雪莹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38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425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42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425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可变焦摄像模组,其包括感光组件、变焦光学镜头和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壳体、第一载体、第二载体、第一驱动元件和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一载体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内,所述第二载体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第一镜头部分被安装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第二镜头部分被安装于所述第二载体。这样,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利用优化的驱动控制方案可使得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能够以相对较快的速率进行光学变焦。

Description

可变焦摄像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模组领域,尤其涉及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采用优化的驱动控制方案来使得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能够以相对较快的速率进行光学变焦。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被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用于帮助使用者获取影像的摄像模组的相关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在市场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配置于移动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的摄像模组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和多样化,不仅要求配置于终端设备的摄像模组能够实现光学防抖以降低其在拍摄过程中因抖动而对成像质量造成的影响,还要求能够实现变焦拍摄的功能以通过光学变焦来比较清晰地拍摄不同距离处的被摄目标的清晰画面。
为了实现变焦拍摄的功能,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在摄像模组中配置变焦光学镜头以形成光变摄像模组。具体地,光变摄像模组是通过改变变焦光学镜头中透镜之间的距离来改变所述变焦光学镜头的焦距来达到变焦的目的,其可比较清晰地拍摄不同距离的被摄目标的清晰图像。
然而,随着消费者对变焦精度、变焦速度和变焦摄像模组的体积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光变摄像模组的结构设计方案和光变驱动方案已逐渐难以满足要求。
因此,期待一种优化的具有变焦功能的摄像模组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采用“子母式”驱动方案来为变焦驱动提供驱动支撑,其中,所述“子母式”驱动方案能够驱动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以相对更快的速度实现光学变焦和/或光学对焦等光学性能的调整。
本申请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子母式”驱动方案包括两个驱动元件,并且通过特殊的结构配置使得其中一个驱动元件能够驱动两个镜头部分一齐移动,而另一个驱动元件仅能驱动一个镜头部分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能够以相对更快的速度实现光学变焦和/或光学对焦等光学性能的调整
本申请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子母式”驱动方案基于现有的电磁式马达为驱动元件来构建,应可以理解,电磁式马达的技术已非常成熟,因此,以电磁式马达作为驱动元件来构建“子母式”驱动方案有利于该“子母式”驱动方案在实际产业中的实施与落地。
本申请的又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第一驱动元件和第二驱动元件分布于光轴的两侧,这样通过空间的错位能够有效地避免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之间的电磁干扰。
本申请又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和/或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磁石能够与磁吸材料配合来形成用于对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进行定位的组件。也就是,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和/或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磁石不仅充当驱动部件,还充当定位部件。
通过下面的描述,本申请的其它优势和特征将会变得显而易见,并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得到实现。
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优势,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变焦摄像模组,其包括:
感光组件;
变焦光学镜头,包括沿着所述变焦光学镜头所设定的光轴同轴设置的第一镜头部分、第二镜头部分和第三镜头部分;以及
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壳体、第一载体、第二载体、第一驱动元件和第二驱动元件,其中,所述第一载体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内,所述第二载体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第一镜头部分被安装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第二镜头部分被安装于所述第二载体;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和所述第一载体之间且两者相对设置的第一线圈和第一磁石,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且两者相对设置的第二线圈和第二磁石。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所述第一磁石和所述第一线圈被配置为在被导通后驱动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以同时带动所述第一镜头部分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所述第二磁石和所述第二线圈被配置为在被导通后驱动所述第二载体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镜头部分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磁石位于所述光轴的第一侧,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二磁石位于所述光轴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载体具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镜头部分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带有所述第二镜头部分的所述第二载体被可移动地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二安装腔与所述第二载体在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上的尺寸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镜头部分的行程要求。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线圈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磁石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外表面。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磁石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线圈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外表面。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二线圈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磁石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的外表面。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二磁石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线圈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的外表面。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驱动壳体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内表面的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线圈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和/或,所述第一载体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外表面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磁石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载体还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内表面的第三收容槽,所述第二线圈被安装于所述第三收容槽内;和/或,所述第二载体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外表面的第四收容槽,所述第二磁石被安装于所述第四收容槽内。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驱动壳体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内表面的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磁石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和/或,所述第一载体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外表面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线圈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载体还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内表面的第三收容槽,所述第二磁石被安装于所述第三收容槽内;和/或,所述第二载体还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外表面的第四收容槽,所述第二线圈被安装于所述第四收容槽内。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的外表面之间的第一导引机构和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的外表面之间的第二导引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机构被配置为导引所述第一载体在所述驱动壳体内移动;所述第二引导机构被配置为所述第二载体在所述第一载体内移动。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的外侧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导引机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的外侧表面之间。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的外底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导引机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的外底表面之间。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的外底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导引机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的外侧表面之间。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位于所述光轴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导引机构位于所述光轴的第二侧。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包括延伸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第一磁石和第一线圈的上方的第一滚动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滚动槽内的第一滚珠、延伸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第一磁石和第一线圈的下方的第二滚动槽,以及,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滚动槽内的第二滚珠。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二导引机构包括延伸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第二磁石和第二线圈的上方的第三滚动槽、设置于所述第三滚动槽内的第三滚珠、延伸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第二磁石和第二线圈的下方的第四滚动槽,以及,被设置于所述第四滚动槽内的第四滚珠。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滚动槽与所述第二滚动槽平行,所述第三滚动槽和所述第四滚动槽平行。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包括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的外底表面之间且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滚动槽和第二滚动槽,以及,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滚动槽和所述第二滚动槽内的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其中,所述第一滚动槽和所述第二滚动槽位于所述光轴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二导引机构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的外底表面之间且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滚动槽和第四滚动槽,以及,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滚动槽和所述第四滚动槽内的第三滚珠和第四滚珠,其中,所述第三滚动槽和所述第四滚动槽位于所述光轴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包括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的外底表面之间且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滚动槽和第二滚动槽,以及,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滚动槽和所述第二滚动槽内的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其中,所述第一滚动槽和所述第二滚动槽位于所述光轴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二导引机构包括延伸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上方的第三滚动槽、设置于所述第三滚动槽内的第三滚珠、延伸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下方的第四滚动槽和被设置于所述第四滚动槽内的第四滚珠,其中,所述第三滚动槽和所述第四滚动槽相互平行。
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驱动壳体之间的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第一磁吸元件和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且对应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的第二磁吸元件。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磁石形成所述第一磁吸元件,或者,所述第一磁石形成所述第二磁吸元件。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磁吸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外底表面,所述第二磁吸元件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底表面且对应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
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的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第三磁吸元件和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且对应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的第四磁吸元件。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二磁石形成所述第三磁吸元件,或者,所述第二磁石形成所述第四磁吸元件。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二磁石形成所述第三磁吸元件,或者,所述第二磁石形成所述第四磁吸元件。所述第三磁吸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内表面,所述第四磁吸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的外表面且对应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其中,所述第三磁吸元件和所述第四磁吸元件,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二磁石,分别位于所述光轴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三磁吸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外表面,所述第四磁吸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的外表面且对应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
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用于对成像光线进行转折的光转折元件,其中,所述变焦光学镜头被保持于所述光转折元件的光转折路径上。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申请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光学系统的示意图。
图2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示意图。
图3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另一示意图。
图4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第一导引机构的分布示意图。
图5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第二导引机构的分布示意图。
图6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一变形实施的示意图。
图7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另一变形实施的示意图。
图8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又一变形实施的示意图。
图9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又一变形实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申请概述
如上所述,为了实现变焦拍摄的功能,现行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在摄像模组中配置变焦光学镜头以形成光变摄像模组。具体地,光变摄像模组是通过改变变焦光学镜头中透镜之间的距离来改变所述变焦光学镜头的焦距来达到变焦的目的,其可比较清晰地拍摄不同距离的被摄目标的清晰图像。
更具体地,变焦光学镜头包括多个镜头部分,例如,通常包括三个镜头部分:固定部分、变焦部分和对焦部分。光变摄像模组分别为变焦部分和对焦部分配置一个驱动元件,为了便于说明将用于驱动变焦部分的驱动元件定义为第一驱动元件,将用于驱动对焦部分的驱动元件定义为第二驱动元件。在变焦过程中,现行的做法是首先通过第一驱动元件移动所述变焦部分至预设位置;接着,通过第二驱动元件移动所述对焦部分来进行对焦,使得光变摄像模组的成像清晰,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光学变焦过程。
然而,随着消费者对于变焦精度、变焦速度以及光变摄像模组的体积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光变摄像模组的结构设计方案和光变驱动方案已逐渐难以满足要求。
具体地,如上所述,在现行的光变摄像模组的变焦方案中,其选择分批次单独驱动变焦部分和对焦部分以进行光学变焦,即,先移动变焦部分,再移动对焦部分。应特别注意到,在变焦过程中,因为不知道应该将变焦部分移动到什么位置,因此,需要近乎全行程地移动变焦部分至预设位置,这会导致在变焦速率上显得相对较慢,影响用户的拍摄体验。
其次,为了获得清晰的成像,在通过第二驱动元件驱动所述对焦部分时,需要控制对焦部分进行全行程跑离焦,也就是,对焦镜头部分需要从最远处跑到最近处以确定成像清晰的位置。这种做法一方面缺乏效率,另一方面,在对焦至无穷远处还会产生图像模糊,影响用户的拍摄体验。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构思为构建一种新型的用于变焦光学镜头的驱动方案,且利用优化的驱动控制方案来使得光变摄像模组能够以相对较快的速率进行光学变焦。具体地,在本申请中,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即光变摄像模组,采用“子母式”驱动方案以在结构端为变焦驱动提供支撑,且利用优化的驱动控制方案来使得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能够以相对较快的速率进行光学变焦。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变焦摄像模组,其包括:感光组件;变焦光学镜头,包括沿着所述变焦光学镜头所设定的光轴同轴设置的第一镜头部分、第二镜头部分和第三镜头部分;以及,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壳体、第一载体、第二载体、第一驱动元件和第二驱动元件,其中,所述第一载体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内,所述第二载体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第一镜头部分被安装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第二镜头部分被安装于所述第二载体;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和所述第一载体之间且两者相对设置的第一线圈和第一磁石,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且两者相对设置的第二线圈和第二磁石。
在介绍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将参考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例。
示例性可变焦摄像模组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变焦摄像模组被阐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被实施为可变焦潜望式摄像模组,其包括:光转折元件10、变焦光学镜头20、感光组件30和驱动组件40。
相应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光转折元件10,用于接收来自被摄目标的成像光线,并将该成像光线转折至所述变焦光学镜头20。特别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光转折元件10被配置为将来自被摄目标的成像光线进行90°转折,以使得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整体高度尺寸可以得到缩减。这里,考虑到制造公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述光转折元件10对成像光线进行转折的角度可能存在1°以内的误差,对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
在本申请的具体示例中,所述光转折元件10可被实施为反射镜(例如,平面反射镜),或者,光转折棱镜(例如,三棱镜)。例如,当所述光转折元件10被实施为光转折棱镜时,所述光转折棱镜的光入射面与其光出射面相互垂直且所述光转折棱镜的光反射面与所述光入射面和所述光出射面呈45°角倾斜,这样,当成像光线能够在所述光反射面处发生90°转折,以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式从所述光出射面输出。
当然,在本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光转折元件10还可以被实施为其他类型的光学元件,对此,并不为本申请所局限。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还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光转折元件10,其一个原因在于:引入所述光转折元件10的一个作用为:对成像光线进行转折,以对具有较长光学总长(TTL:Total Track Length)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光学系统能够进行结构维度上的折叠。相应地,当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光学总长(TTL)过长时,可设置更多数量的光转折元件10,以满足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尺寸要求,例如可以设置所述光转折元件10于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像侧或者其中两个光学透镜之间。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变焦光学镜头20被保持于所述光转折元件10的光转折路径上,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光转折元件10的成像光线以该成像光线进行汇聚。相应地,如图2所示,所述变焦光学镜头20包括沿着所述变焦光学镜头20所设定的光轴同轴设置的第一镜头部分21、第二镜头部分22和第三镜头部分23,其中,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能够在所述驱动组件40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3的位置分别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光学性能的调整,包括但不限于光学对焦和光学变焦功能。具体地,可通过所述驱动组件40调整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以使得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变焦光学镜头20的焦距被调整,从而能够清楚地拍摄不同距离的被摄对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包括第一镜筒和被容置于所述第一镜筒内的至少一光学透镜。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被实施为变焦镜头部分,其中,所述变焦镜头部分适于被所述驱动组件40所驱动以沿着所述变焦光学镜头20所设定的光轴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光学变焦功能,以使得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能够实现对不同距离的被摄目标的清晰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也可以不设有所述第一镜筒,其仅包括至少一光学透镜,例如,其仅包括相互嵌合的多片光学镜头。也就是在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也可被实施为“裸镜头”。
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包括第二镜筒和被容置于所述第二镜筒内的至少一光学透镜。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被实施为对焦镜头部分,其中,所述对焦镜头部分适于被所述驱动组件40所驱动以沿着所述变焦光学镜头20所设定的光轴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对焦功能。更明确地,通过驱动所述对焦镜头部分所实现的光学对焦能够补偿因移动所述变焦镜头部分而导致的焦点偏移,从而补偿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成像性能,使得其成像质量满足预设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也可以不设有所述第二镜筒,其仅包括至少一光学透镜,例如,其仅包括相互嵌合的多片光学透镜。也就是,在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也可被实施为“裸镜头”。
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3包括第三镜筒和被容置于所述第三镜筒内的至少一光学透镜。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3被实施为固定镜头部分,其中,所述固定镜头部分适于被固定于所述驱动组件40中非移动部分,以使得所述固定镜头部分在所述变焦光学镜头20中位置保持恒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3也可以不设有所述第三镜筒,其仅包括至少一光学透镜,例如,其仅包括相互嵌合的多片光学透镜。也就是,在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3可被实施为“裸镜头”。
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3、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被依次地设置。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和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3分别被实施为所述变焦镜头部分、所述对焦镜头部分和所述固定镜头部分。(也就是,在所述变焦光学镜头20中,所述变焦镜头部分位于所述固定镜头部分和所述对焦镜头部分之间),即,来自所述光转折元件10的成像光线在穿过所述变焦光学镜头20时,将依次穿过所述固定镜头部分、再透过所述变焦镜头部分,然后,再穿过所述对焦镜头部分。
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也可以调整所述固定镜头部分、所述变焦镜头部分和所述对焦镜头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应地,可通过调整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和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3的顺序来调整所述固定镜头部分、所述变焦镜头部分和所述对焦镜头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和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3的具体实施方式来调整。
以下述实施方式作为示例进行说明,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固定镜头部分设置于所述变焦部分和所述对焦部分之间。相应地,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和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3可仍然分别被实施为所述变焦镜头部分、所述对焦镜头部分和所述固定镜头部分,并将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3设置于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之间;或者,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3、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仍然被依次地设置,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和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3分别被实施为所述固定镜头部分、变焦镜头部分(或者所述对焦镜头部分)和所述对焦镜头部分(或者所述变焦镜头部分)。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对焦镜头部分设置于所述变焦镜头部分之间和所述固定镜头部分之间。应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镜头部分、所述变焦镜头部分和所述对焦镜头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根据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光学设计要求和结构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但特别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结构设计,优选地,所述对焦镜头部分和所述变焦镜头部分相邻地设置。也就是,根据本申请实施的所述变焦光学镜头20中各个部分的位置,优选地配置为:所述变焦镜头部分位于所述固定镜头部分和所述对焦镜头部分之间,或者所述对焦镜头部分位于所述固定镜头部分和所述变焦镜头部分之间。应可以理解,所述变焦镜头部分和所述对焦镜头部分是所述变焦光学镜头20中需要移动的部分,因此,将所述对焦镜头部分和所述变焦镜头部分相邻地设置,这样的位置设定有利于布置所述驱动组件40,关于此部分将在所述驱动组件40的具体描述中展开。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如图2所示意的示例中,虽然以所述变焦光学镜头20包括一个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一个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和一个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3为示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知晓,在本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和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3的具体数量选择并不为本申请所局限,其可根据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光学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感光组件30对应于所述变焦光学镜头20,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变焦光学镜头20的成像光线并进行成像,其中,所述感光组件30包括线路板31、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31的感光芯片32和被保持于所述感光芯片32的感光路径上的滤光元件33。更具体地,在如图1和图2所示意的示例中,所述感光组件3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线路板31的支架34,其中,所述滤光元件33被安装于所述支架34上以被保持于所述感光芯片32的感光路径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滤光元件33被保持于所述感光芯片32的感光路径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为本申请所局限,例如,所述滤光元件33可被实施为滤波膜并涂覆于所述变焦光学镜头20的某一光学透镜的表面,以起到滤光的效果,再如,所述感光组件30可进一步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架34的滤光元件33支架34(未有图示意),其中,所述滤光元件33以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33支架34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感光芯片32的感光路径上。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采用“子母式”驱动方案以在结构端为变焦驱动提供支撑。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驱动壳体41、第一载体42、第二载体43、第一驱动元件44和第二驱动元件45,其中,所述第一载体42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内,所述第二载体43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被安装于所述第一载体42,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被安装于所述第二载体43。
具体地,所述第一载体42具有第一安装腔421和第二安装腔422,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421内,带有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的所述第二载体43被可移动地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422内。这样的设置使得在所述第一载体42相对于所述驱动壳体41移动的同时,所述第二载体43能够随着所述第一载体42相对于所述驱动壳体41移动,并且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分别带动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移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二载体43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这样,安装于所述第二载体43的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发生相对移动,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之间的相对距离调整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变焦光学镜头20的焦距。为了保证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有足够的移动空间以满足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的行程要求,所述第二安装腔422与所述第二载体43在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上的尺寸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的行程要求。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4被配置为在被导通后驱动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以同时带动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以提高驱动效率。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被配置为在被导通后单独驱动所述第二载体43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应可以理解,因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4能驱动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移动,因此,在本申请中,将此驱动方案定义为“子母式”驱动方案,其中,母驱动为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4,子驱动为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4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被实施为音圈式驱动马达。相应地,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4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和所述第一载体42之间且两者相对设置的第一线圈441和第一磁石442。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之间且两者相对设置的第二线圈451和第二磁石452。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有的一些光变摄像模组中,为了平稳地驱动所述变焦镜头部分和所述变焦镜头部分,在所述变焦镜头部分的两侧和所述对焦镜头部分的两侧均设置有音圈式驱动马达。进一步地,所述变焦镜头部分和所对焦镜头部分相邻,这使得用于驱动所述变焦镜头部分的音圈驱动马达和用于驱动所述对焦镜头部分的音圈驱动马达相邻。也就是,为所述变焦镜头部分和所述对焦镜头部分配置的音圈式驱动马达被相邻地设置于所述变焦镜头部分和所述对焦镜头部分所设定的光轴的同侧,而相邻的音圈式驱动马达之间将产生电磁干扰。
本申请通过合理的布设方式将驱动元件布设于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中以避免驱动元件之间的电磁干扰。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所述第一和所述对焦镜头配置的驱动元件被设置于所述光轴的异侧以避免驱动元件之间的电磁干扰,进而提高变焦精度。同时,为了更为平稳地驱动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所述驱动组件40进一步设置有导引机构,关于此部分将在所述导引机构的具体描述中展开。
相应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441和所述第一磁石442位于所述光轴的第一侧,所述第二线圈451和所述第二磁石452位于所述光轴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的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4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的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位于所述光轴的异侧,以避免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4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之间发生电磁干扰。
在该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441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磁石442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表面,且与所述第一线圈441相对应,这样,通电后的所述第一线圈441在穿过所述第一磁石442产生的磁场时将产生驱动力,以驱动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以同时带动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壳体41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内表面的第一收容槽401,所述第一线圈441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槽401内,所述第一载体42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外表面的第二收容槽402,所述第一磁石442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收容槽402内。也就是,所述驱动壳体41和所述第一载体42均具有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一线圈441或者所述第一磁石442,通过这样的方式可缩减所述第一线圈441和所述第一磁石442在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中占用的横向空间。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示例中,仅所述驱动壳体41和所述第一载体42之一具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磁石442或者所述第一线圈441的收容槽,例如,仅所述驱动壳体41具有所述第一收容槽401,或者仅所述第一载体42具有所述第二收容槽402。
在本申请的又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壳体41和所述第一载体42均不具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磁石442或者所述第一线圈441的收容槽。所述第一线圈441或者所述第一磁石442被安装于所述驱动壳体41或者所述第一载体42的表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在该申请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中,所述第一线圈441和所述第一磁石442的位置可以互换,即,所述第一磁石442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线圈44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表面。相应地,凹陷地形成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表面的第一收容槽401可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磁石442,凹陷地形成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表面的第二收容槽402可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线圈441。
所述第二线圈45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磁石45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表面,且与所述第二线圈451相对应,这样,通电后的所述第二线圈451在穿过所述第二磁石452产生的磁场时将产生驱动力,以单独驱动所述第二载体43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载体42还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内表面的第三收容槽403,所述第二线圈451被安装于所述第三收容槽403内,所述第二载体43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外表面的第四收容槽404,所述第二磁石452被安装于所述第四收容槽404内。也就是,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均具有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二线圈451或者所述第二磁石452,通过这样的方式可缩减所述第二线圈451和所述第二磁石452在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中占用的横向空间。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示例中,仅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之一具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二磁石452或者所述第二线圈451的收容槽,例如,仅所述第一载体42具有所述第三收容槽403,或者仅所述第二载体43具有所述第四收容槽404。
在本申请的又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均不具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二磁石452或者所述第二线圈451的收容槽。所述第二线圈451或者所述第二磁石452被安装于所述第一载体42或者所述第二载体43的表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在该申请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中,所述第二线圈451和所述第二磁石452的位置可以互换,即,所述第二磁石452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线圈45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表面。相应地,凹陷地形成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表面的第三收容槽403可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磁石452,凹陷地形成于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表面的第二收容槽402可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线圈451。
进一步地,如前所述,为了更为平稳地驱动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所述驱动组件40进一步设置有导引机构,以引导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40进一步包括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表面之间的第一导引机构46和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表面之间的第二导引机构47,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机构被配置为导引所述第一载体42在所述驱动壳体41内移动;所述第二引导机构被配置为所述第二载体43在所述第一载体42内移动。
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和所述导引机构的主要作用在于导引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和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更具体的位置可依据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结构设计要求而定。
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可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侧表面之间,或者,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底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可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侧表面之间,或者,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底表面之间。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和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均被实施为滚珠-滚动槽型结构。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侧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包括延伸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4的第一磁石442和第一线圈441的上方的第一滚动槽461、设置于所述第一滚动槽461内的第一滚珠462、延伸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4的第一磁石442和第一线圈441的下方的第二滚动槽463,以及,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滚动槽463内的第二滚珠463。
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侧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位于所述光轴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位于所述光轴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包括延伸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第二磁石452和第二线圈451的上方的第三滚动槽471、设置于所述第三滚动槽471内的第三滚珠472、延伸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第二磁石452和第二线圈451的下方的第四滚动槽473,以及,被设置于所述第四滚动槽473内的第四滚珠474。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相对较为平稳地通过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和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驱动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所述第一滚动槽461与所述第二滚动槽463平行,所述第三滚动槽471和所述第四滚动槽473平行,即,所述第一滚动槽461的槽底的中心和所述第二滚动槽463的槽底中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光轴垂直,所述第三滚动槽471和所述第四滚动槽473的槽底中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光轴垂直。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侧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包括延伸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4的第一磁石442和第一线圈441的上方的第一滚动槽461、设置于所述第一滚动槽461内的第一滚珠462、延伸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4的第一磁石442和第一线圈441的下方的第二滚动槽463,以及,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滚动槽463内的第二滚珠463,其中,所述第一滚动槽461和所述第二滚动槽463相互平行。
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底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底表面之间且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滚动槽471和第四滚动槽473,以及,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滚动槽471和所述第四滚动槽473内的第三滚珠472和第四滚珠474,其中,所述第三滚动槽471和所述第四滚动槽473位于所述光轴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在本申请的又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底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包括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底表面之间且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滚动槽461和第二滚动槽463,以及,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滚动槽461和所述第二滚动槽463内的第一滚珠462和第二滚珠463,其中,所述第一滚动槽461和所述第二滚动槽463位于所述光轴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侧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包括延伸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第二磁石452和第二线圈451的上方的第三滚动槽471、设置于所述第三滚动槽471内的第三滚珠472、延伸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第二磁石452和第二线圈451的下方的第四滚动槽473,以及,被设置于所述第四滚动槽473内的第四滚珠474,其中,所述第三滚动槽471和所述第四滚动槽473相互平行。
在本申请的又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底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包括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底表面之间且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滚动槽461和第二滚动槽463,以及,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滚动槽461和所述第二滚动槽463内的第一滚珠462和第二滚珠463,其中,所述第一滚动槽461和所述第二滚动槽463位于所述光轴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底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底表面之间且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滚动槽471和第四滚动槽473,以及,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滚动槽471和所述第四滚动槽473内的第三滚珠472和第四滚珠474,其中,所述第三滚动槽471和所述第四滚动槽473位于所述光轴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相对较为平稳地通过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和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驱动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优选地,所述第一滚动槽461和所述第二滚动槽463的深度一致,所述第三滚动槽471和所述第四滚动槽473的深度一致;所述第一滚珠462和所述第二滚珠463的直径尺寸一致,所述第三滚珠472和所述第四滚珠474的尺寸一致。
具体地,滚动槽的槽底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平行四边形、V形、U形等多种形状,对此,并不为本申请所局限。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和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的数量可以为2,4,6,或者其他值,对此,同样不为本申请所局限。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的数量为4,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的数量为4。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对称地且均匀地于所述驱动壳体41和所述第一载体42之间,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对称地且均匀地于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和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更为平稳地驱动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进而带动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1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2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
应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和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可被实施为其他类型的导引结构,例如:导杆型结构、滑块-滑轨型结构,对此,并不为本申请所局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持所述驱动壳体41和所述第一载体42之间、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之间保持相对较为稳定的位置关系,避免所述第一载体42或者所述第二载体43发生非预期移位,例如,所述第一载体42或者所述第二载体43因受力失衡而脱落,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设置有定位机构50。
具体地,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驱动壳体41之间的第一定位机构5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之间的第二定位机构52。所述第一定位机构5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第一磁吸元件511和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且对应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11的第二磁吸元件512。所述第二定位机构52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第三磁吸元件521和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43且对应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的第四磁吸元件522。
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11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51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框架载体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和所述第四磁吸元件52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
更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1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底表面,所述第二磁吸元件512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底表面且对应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11。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11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512之间相互吸引,所述驱动壳体41和所述第一载体42之间相互压紧,通过这样的方式保持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驱动壳体41之间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在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11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512的相互作用力下,所述第一载体42通过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摩擦地耦合于所述驱动壳体41。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石442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线圈441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侧,所述第二磁吸元件512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磁石442与所述第二磁吸元件512相对应,形成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11,即所述第二磁吸元件512被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圈441背向所述第一磁石442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44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侧,所述第一磁石442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1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磁石442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11相对应,形成所述第二磁吸元件51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表面,所述第四磁吸元件52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表面且对应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和所述第四磁吸元件522之间相互吸引,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之间相互压紧,通过这样的方式保持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之间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在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和所述第四磁吸元件522的相互作用力下,所述第二载体43通过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摩擦地耦合于所述第一载体42。
特别地,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石45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线圈45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表面,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磁石452对应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形成所述第四磁吸元件522。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第二线圈451被导通时,所述第二磁石452所述第二线圈451为所述第二载体43提供沿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的驱动力,所述第二磁石452(即,所述第四磁吸元件522)和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所述第二载体43提供预压力,所述预压力的方向与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成夹角,使得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在驱动所述第二载体43相对于所述第一载体42运动时所述第二载体43和所述第一载体42之间相互压紧,以此摩擦驱动所述第二载体43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第二线圈451被切断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时,即,所述第二线圈451未被导通时,所述第二磁石452(即,所述第四磁吸元件522)和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在起到保持所述第二载体43和所述第一载体42之间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的作用的同时,为所述第二载体43提供所述第二方向的力,使得所述第二载体43回复至初始位置。
由此可见,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被导通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第二磁石452起到为变焦光学镜头20提供驱动力的作用,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未被导通时,所述第二磁石452对所述变焦光学镜头20起到提供回复力的作用。也就是,在该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石不仅充当驱动部件,还充当定位部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圈45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侧,所述第二磁石452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表面,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43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磁石452对应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形成所述第四磁吸元件522。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表面,所述第四磁吸元件52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表面且对应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磁石45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线圈45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侧,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磁石452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相对应,形成所述第四磁吸元件522。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线圈45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侧,所述第二磁石452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表面,所述第四磁吸元件52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磁石452对应于所述第四磁吸元件522,形成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即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线圈451背向所述第二磁石452的一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定位机构51和所述第二定位机构52均可被实施为弹性机构,例如,弹簧。也就是,在本申请的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机构51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和所述第一载体42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定位机构5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之间的第二弹性元件。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对所述第一载体42产生的弹力与所述第一线圈441和所述第一磁石442对所述第一载体42产生的驱动力相互平衡时,所述第一载体42相对于所述驱动壳体41不发生移动。当所述第一线圈441和所述第一磁石442对所述第一载体42产生的驱动力大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对所述第一载体42产生的弹力时,所述第一载体42相对于所述驱动壳体41移动。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对所述第二载体43产生的弹力与所述第二线圈451和所述第二磁石452对所述第二载体43产生的驱动力相互平衡时,所述第二载体43相对于所述第一载体42不发生移动。当所述第二线圈451和所述第二磁石452对所述第二载体43产生的驱动力大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对所述第二载体43产生的弹力时,所述第二载体43相对于所述第一载体42移动。根据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的行程要求,可以选择弹性不同的弹性元件作为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
图6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一变形实施的示意图,相较于图1至图5所示意的示例,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导引机构和所述定位机构50的位置发生变化。
具体地,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侧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包括延伸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4的第一磁石442和第一线圈441的上方的第一滚动槽461、设置于所述第一滚动槽461内的第一滚珠462、延伸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4的第一磁石442和第一线圈441的下方的第二滚动槽463,以及,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滚动槽463内的第二滚珠463。
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侧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位于所述光轴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位于所述光轴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包括延伸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第二磁石452和第二线圈451的上方的第三滚动槽471、设置于所述第三滚动槽471内的第三滚珠472、延伸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第二磁石452和第二线圈451的下方的第四滚动槽473,以及,被设置于所述第四滚动槽473内的第四滚珠474。
所述第一引导机构和所述第二引导机构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的侧方,可缩减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所占用的纵向空间,有利于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薄型化。
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50的所述第二磁吸元件512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一磁石442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线圈441通过被设置于所述第二磁吸元件512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侧,所述第一磁石442与所述第二磁吸元件512相对应,形成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11。
值得一提的是,将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11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512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驱动壳体41的侧表面,可缩减第一磁吸结构和所述第二磁吸结构所占用的纵向空间,进一步有利于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薄型化。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壳体41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内表面的第一收容槽401,所述第一线圈441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槽401内。所述第一载体42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外表面的第二收容槽402,所述第一磁石442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收容槽402内。
图7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一变形实施的示意图,相较于图1至图5所示意的示例,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导引机构的位置发生变化。
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底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包括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底表面之间且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滚动槽461和第二滚动槽463,以及,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滚动槽461和所述第二滚动槽463内的第一滚珠462和第二滚珠463,其中,所述第一滚动槽461和所述第二滚动槽463位于所述光轴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底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底表面之间且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滚动槽471和第四滚动槽473,以及,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滚动槽471和所述第四滚动槽473内的第三滚珠472和第四滚珠474,其中,所述第三滚动槽471和所述第四滚动槽473位于所述光轴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图8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一变形实施的示意图,相较于图1至图5所示意的示例,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441和所述第一磁石442的位置互换,所述第二线圈451和所述第二磁石452的位置互换。
也就是,所述第一磁石442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线圈44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磁石452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线圈45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表面。
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体42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内表面的第三收容槽403,所述第二磁石452被安装于所述第三收容槽403内。所述第二载体43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外表面的第四收容槽404,所述第二线圈451被安装于所述第四收容槽404内。
图9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一变形实施的示意图,相较于图1至图5所示意的示例,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导引机构和所述定位机构50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底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6包括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42的外底表面之间且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滚动槽461和第二滚动槽463,以及,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滚动槽461和所述第二滚动槽463内的第一滚珠462和第二滚珠463,其中,所述第一滚动槽461和所述第二滚动槽463位于所述光轴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侧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43的侧表面,且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被分别设置于所述光轴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也就是,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相对于所述光轴异侧分布。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7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之间的第三滚动槽471、设置于所述第三滚动槽471内的第三滚珠472、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和所述第二载体43之间的第四滚动槽473,以及,被设置于所述第四滚动槽473内的第四滚珠474。
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机构52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同样相对于所述光轴异侧分布。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的内表面,所述第四磁吸元件52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43的外表面且对应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其中,所述第三磁吸元件521和所述第四磁吸元件522,以及,所述第二线圈451和所述第二磁石452,分别位于所述光轴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综上,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被阐明,其中,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采用“子母式”驱动方案以在结构端为变焦驱动提供支撑,且利用优化的驱动控制方案来使得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能够以相对较快的速率进行光学变焦。

Claims (33)

1.一种可变焦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光组件;
变焦光学镜头,包括沿着所述变焦光学镜头所设定的光轴同轴设置的第一镜头部分、第二镜头部分和第三镜头部分;以及
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壳体、第一载体、第二载体、第一驱动元件和第二驱动元件,其中,所述第一载体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内,所述第二载体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第一镜头部分被安装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第二镜头部分被安装于所述第二载体;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和所述第一载体之间且两者相对设置的第一线圈和第一磁石,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且两者相对设置的第二线圈和第二磁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所述第一磁石和所述第一线圈被配置为在被导通后驱动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以同时带动所述第一镜头部分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所述第二磁石和所述第二线圈被配置为在被导通后驱动所述第二载体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镜头部分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磁石位于所述光轴的第一侧,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二磁石位于所述光轴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具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镜头部分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带有所述第二镜头部分的所述第二载体被可移动地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安装腔与所述第二载体在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上的尺寸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镜头部分的行程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线圈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磁石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磁石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线圈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二线圈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磁石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二磁石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线圈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驱动壳体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内表面的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线圈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和/或,所述第一载体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外表面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磁石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载体还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内表面的第三收容槽,所述第二线圈被安装于所述第三收容槽内;和/或,所述第二载体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外表面的第四收容槽,所述第二磁石被安装于所述第四收容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驱动壳体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内表面的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磁石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和/或,所述第一载体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外表面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线圈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载体还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内表面的第三收容槽,所述第二磁石被安装于所述第三收容槽内;和/或,所述第二载体还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外表面的第四收容槽,所述第二线圈被安装于所述第四收容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的外表面之间的第一导引机构和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的外表面之间的第二导引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机构被配置为导引所述第一载体在所述驱动壳体内移动;所述第二引导机构被配置为所述第二载体在所述第一载体内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的外侧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导引机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的外侧表面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的外底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导引机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的外底表面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的外底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导引机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的外侧表面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位于所述光轴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导引机构位于所述光轴的第二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包括延伸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第一磁石和第一线圈的上方的第一滚动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滚动槽内的第一滚珠、延伸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第一磁石和第一线圈的下方的第二滚动槽,以及,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滚动槽内的第二滚珠。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导引机构包括延伸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第二磁石和第二线圈的上方的第三滚动槽、设置于所述第三滚动槽内的第三滚珠、延伸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第二磁石和第二线圈的下方的第四滚动槽,以及,被设置于所述第四滚动槽内的第四滚珠。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滚动槽与所述第二滚动槽平行,所述第三滚动槽和所述第四滚动槽平行。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包括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的外底表面之间且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滚动槽和第二滚动槽,以及,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滚动槽和所述第二滚动槽内的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其中,所述第一滚动槽和所述第二滚动槽位于所述光轴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导引机构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二载体的外底表面之间且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滚动槽和第四滚动槽,以及,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滚动槽和所述第四滚动槽内的第三滚珠和第四滚珠,其中,所述第三滚动槽和所述第四滚动槽位于所述光轴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包括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的外底表面之间且沿着所述光轴所设定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滚动槽和第二滚动槽,以及,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滚动槽和所述第二滚动槽内的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其中,所述第一滚动槽和所述第二滚动槽位于所述光轴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导引机构包括延伸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上方的第三滚动槽、设置于所述第三滚动槽内的第三滚珠、延伸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下方的第四滚动槽和被设置于所述第四滚动槽内的第四滚珠,其中,所述第三滚动槽和所述第四滚动槽相互平行。
2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驱动壳体之间的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第一磁吸元件和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且对应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的第二磁吸元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磁石形成所述第一磁吸元件,或者,所述第一磁石形成所述第二磁吸元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磁吸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外底表面,所述第二磁吸元件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底表面且对应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
2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的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第三磁吸元件和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且对应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的第四磁吸元件。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二磁石形成所述第三磁吸元件,或者,所述第二磁石形成所述第四磁吸元件。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三磁吸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内表面,所述第四磁吸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的外表面且对应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其中,所述第三磁吸元件和所述第四磁吸元件,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二磁石,分别位于所述光轴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三磁吸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外表面,所述第四磁吸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的外表面且对应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进一步包括用于对成像光线进行转折的光转折元件,其中,所述变焦光学镜头被保持于所述光转折元件的光转折路径上。
CN202110743844.5A 2021-06-30 2021-06-30 可变焦摄像模组 Pending CN1155425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3844.5A CN115542505A (zh) 2021-06-30 2021-06-30 可变焦摄像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3844.5A CN115542505A (zh) 2021-06-30 2021-06-30 可变焦摄像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42505A true CN115542505A (zh) 2022-12-30

Family

ID=84723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3844.5A Pending CN115542505A (zh) 2021-06-30 2021-06-30 可变焦摄像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4250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09367A1 (en) Lens Module
CN115236826B (zh) 变焦镜头、相机模组和电子装置
JP2022508453A (ja) 2つのズーム状態を有する少なくとも1つのカメラを備えるマルチアパーチャカメラ
CN110352371B (zh) 减少高度容余的折叠摄像装置
US11506859B2 (en) Lens module
CN110646913A (zh) 音圈马达、潜望式透镜驱动装置及具有摄像头的电子设备
CN113676650B (zh) 摄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3645374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多摄摄像模组和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13438398A (zh)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4730122B (zh) 反射器致动器和包括该反射器致动器的相机模块
CN113325544B (zh) 一种连续变焦光学镜头驱动装置
CN114252970A (zh)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5542505A (zh) 可变焦摄像模组
CN114114595B (zh) 一种镜头模组、摄像模组及终端
US11543675B2 (en) Actuator for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with reflector
CN116547980A (zh) 相机装置
CN114125198A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8956888U (zh) 一种变焦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8824902U (zh) 相机模块和电子装置
EP4220296A1 (en) Zoom driving actuator and position control method for zoom driving
CN113031191B (zh) 含晃动补偿的光学对焦装置
WO2024067162A1 (zh) 用于光学防抖的光转向组件以及光学系统
CN116165763A (zh)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CN116165764A (zh)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CN116184611A (zh)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