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82590A - 一种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82590A
CN116182590A CN202310373067.9A CN202310373067A CN116182590A CN 116182590 A CN116182590 A CN 116182590A CN 202310373067 A CN202310373067 A CN 202310373067A CN 116182590 A CN116182590 A CN 116182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spiral
spiral heat
piec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730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82590B (zh
Inventor
潘沛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Baitai Thermal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Baitai Thermal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Baitai Thermal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Baitai Thermal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730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825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82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2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82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2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helically coiled
    • F28D7/02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helically coiled the conduits of two or more media in heat-exchange relationship being helically coiled, the coils having a cylindrical configu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sections of heat-exchange elements, e.g. of radiators
    • F28F9/262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sections of heat-exchange elements, e.g. of radiators for radi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包括支座组件、换热机构以及抽风机组,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筒和螺旋换热组件,换热筒包括筒体、分别安装在筒体的两轴向端的第一和第二端盖,筒体的中下部的清灰口设有清灰口盖件,用户能够打开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清灰口盖件对换热机构进行清灰,第一端盖开设有第一安装口,燃烧设备的热量输出端通过第一安装口进入换热机构内;螺旋换热组件包括第一螺旋换热件和与之连通位于其外侧的第二螺旋换热件,第一和第二螺旋换热件均为螺旋管绕设成筒式的结构,且各自相邻的螺旋管彼此邻接,使得每个螺旋换热件的螺旋管沿相应螺旋换热件的轴向彼此间无间隔。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换热机组通常包括换热器、温控阀组、疏水阀组循环泵、电控柜、底座、管路和阀门,并可加装膨胀罐、水处理设备、水泵变频控制、温控阀、远程通讯控制等,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热交换站。换热机组的换热器连接在燃烧设备的热量输出端,由于燃烧设备输出的高温气体中含有烟灰,因此容易造成换热器内部积灰、堵灰的情况,导致烟气通道堵塞,从而使得换热效率低;而且,由于积灰、堵灰的情况,使得换热器内的引风阻力增大,限制了燃烧设备输出的高温气体通过换热器,导致燃烧设备被迫停工,影响燃烧设备和换热机组的正常运行,甚至威胁燃烧设备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可以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包括支座组件、支撑在所述支座组件上的换热机构以及与所述换热机构连通的抽风机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筒和安装在所述换热筒中的螺旋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筒包括中空的筒体、分别安装在所述筒体的两轴向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筒体的中下部开设有清灰口,所述清灰口上设有清灰口盖件,用户能够打开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清灰口盖件以对所述筒体的内部以及螺旋换热组件进行清灰,所述第一端盖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口,燃烧设备的热量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口进入所述换热机构内;所述螺旋换热组件包括第一螺旋换热件和与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连通的第二螺旋换热件,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设置在第二螺旋换热件的内侧,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和第二螺旋换热件均为螺旋管绕设成筒式的结构,且各自相邻的螺旋管彼此邻接,使得每个螺旋换热件的螺旋管沿相应螺旋换热件的轴向彼此间无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安装口中安装有可拆卸的视窗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的内侧形成第一高温气体通道,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和第二螺旋换热件之间形成第二高温气体通道,所述第二螺旋换热件和筒体之间形成第三高温气体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邻近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端突出于所述第二螺旋换热件的邻近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端,所述第二螺旋换热件邻近所述第二端盖的轴向端超过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邻近所述第二端盖的轴向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邻近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端抵触在所述第一端盖的内侧处,而所述第二螺旋换热件邻近所述第二端盖的轴向端抵触在所述第二端盖的内侧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邻近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端的螺旋管连通有介质输出管部,所述第二螺旋换热件的邻近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端的螺旋管连通有介质输入管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体在对应所述介质输出管部与介质输入管部的位置处设有穿出开口,所述穿出开口上密封有封堵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一安装口正对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的轴向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座组件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每一支座包括底座和安装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两止挡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换热机构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口连接燃气加热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结构紧凑且延长了换热路程,提高了换热率,且能够便于用户及时有效地清理换热器,保证换热机组的运行和换热,能够避免由于积灰、堵灰等情况引发的燃烧事故,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的立体组装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卧式换热机组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组装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卧式换热机组的平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卧式换热机组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省略了部分部件,此外还示意性示出了高温气体的流向。
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卧式换热机组的螺旋换热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螺旋换热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5所示的螺旋换热组件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卧式换热机组;1-支座组件;11-底座;12-止挡座;2-换热机构;20-换热筒;201-筒体;202-第一端盖;203-第二端盖;411-第一端盖覆层;412-第二端盖覆层;204-第一安装口;205-第二安装口;206-视窗组件;207-清灰口盖件;208-封堵件;21-螺旋换热组件;211-第一螺旋换热件;212-第二螺旋换热件;213-介质输出管部;214-介质输入管部;215-连通管部;3-抽风机组;30-连通座;31-抽吸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为清晰明了。可以理解,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尺寸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比例关系。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100包括支座组件1、支撑在支座组件1上的换热机构2以及与换热机构2连通的抽风机组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组件1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相隔一定距离,该距离适配卧式换热机组100的横向长度。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构造相同,每一支座包括底座11和安装固定在底座11上的两止挡座12。所述底座11为U型支架。优选地,两止挡座12分别呈长方体,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11上。可以想到的是,支座组件1的构造不限于以上所描述的结构,其他可用于支撑换热机构2的构造也可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换热机构2被止挡座12支撑在支座组件1上。
同时参考图1至图4,所述换热机构2包括换热筒20和安装在换热筒20中的螺旋换热组件21。所述换热筒20大致呈圆柱形,包括中空的筒体201、分别安装在筒体201的两轴向端的第一端盖202和第二端盖203。筒体201横向设置,其外周侧被止挡在相应的两止挡座12之间。优选地,筒体201的内侧设有高温混凝土层。螺旋换热组件21可通过设置在筒体201内侧的支柱支撑定位在筒体201中,例如筒体201的内部底侧或内部上侧上设有支柱。所述筒体201的中下部开设有清灰口(未示出),该清灰口上设有清灰口盖件207。第一端盖202、第二端盖203和清灰口盖件207均可拆卸地安装在筒体201上,以便于用户对筒体201内部以及螺旋换热组件21进行清灰。用户通过拆卸第一端盖202、第二端盖203对换热机构2内部的两端进行清理,通过拆卸位于筒体201中下部的清灰口盖件207对换热机构2内部的底部进行清理,从而能够对换热机构2内部的积灰进行充分清理,避免烟气通道堵塞,保证了换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盖202和第二端盖203上均开设有连接孔,筒体201的两轴向端也开设有对应的连接口,第一端盖202和第二端盖203通过螺栓安装在筒体201的相应轴向端上。优选地,清灰口盖件207也通过螺栓安装在筒体201上。更优选地,清灰口盖件207的周边设有多个螺栓安装孔,螺栓将清灰口盖件207压装在清灰口上,使得清灰口盖件207能够提供良好的密封性。
第一端盖202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口204。燃烧设备的热量输出端通过该第一安装口204进入换热机构2内,将燃烧设备(例如生物质颗粒燃烧炉)产生的高温气体导入到换热机构2内部。第二端盖203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口205。该第二安装口205中安装有可拆卸的视窗组件206。视窗组件206包括安装部和固定在安装部内侧的视窗。优选地,第二安装口205设有螺纹,视窗组件206的安装部的外侧设有匹配的螺纹,视窗组件206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二安装口205上。视窗组件206的视窗由耐高温玻璃制成,用户通过该视窗监测换热机构2内部的积灰情况。更优选地,视窗包括位于内侧的凹透镜和位于外侧的凸透镜,以便于用户能够广角地观察换热机构2内部的积灰情况。可选地,所述换热机构2可通过第二端盖203的第二安装口205连接燃气加热设备,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换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同时参考图4至图7,所述换热机构2的螺旋换热组件21包括第一螺旋换热件211和与第一螺旋换热件211连通的第二螺旋换热件212。第一螺旋换热件211设置在第二螺旋换热件212的内侧。第一螺旋换热件211和第二螺旋换热件212均为螺旋管绕设成筒式的结构,且各自相邻的螺旋管彼此邻接、即每个螺旋换热件的螺旋管沿螺旋换热件的轴向无间隔,使得第一螺旋换热件211和第二螺旋换热件212之间形成高温气体通道,高温气体从第一螺旋换热件211和第二螺旋换热件212之间通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换热件211的内侧形成第一高温气体通道,第一螺旋换热件211和第二螺旋换热件212之间形成第二高温气体通道,第二螺旋换热件212和筒体201之间形成第三高温气体通道。高温气体依次通过第一高温气体通道、第二高温气体通道和第三高温气体通道,对第一螺旋换热件211和第二螺旋换热件212内的介质进行加热。
优选地,第一螺旋换热件211邻近第一端盖202的轴向端突出于第二螺旋换热件212的邻近第一端盖202的轴向端,第二螺旋换热件212邻近第二端盖203的轴向端超过第一螺旋换热件211邻近第二端盖203的轴向端。第一端盖202朝向第一螺旋换热件211的内侧设有第一端盖覆层411,其中第一螺旋换热件211邻近第一端盖202的轴向端抵触在该第一端盖覆层411处。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覆层411为高温混凝土层。第二端盖203朝向第二螺旋换热件212的内侧设有第二端盖覆层412,其中第二螺旋换热件212邻近第二端盖203的轴向端抵触在该第二端盖覆层412处。优选地,所述第二端盖覆层412也为高温混凝土层。
第一螺旋换热件211邻近第一端盖202的轴向端的螺旋管连通有介质输出管部213,而第二螺旋换热件212的邻近第一端盖202的轴向端的螺旋管连通有介质输入管部214。介质输出管部213与介质输入管部214均自筒体201伸出,以便于连接其他装置。筒体201在对应介质输出管部213与介质输入管部214的位置处设有穿出开口,该穿出开口上密封有封堵件20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堵件208为与所述筒体201相同材质的钢板,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筒体201上;可选地,封堵件为耐高温的封堵水泥、例如高铝水泥。优选地,介质输出管部213与介质输入管部214彼此平行;更优选地,介质输出管部213与介质输入管部214朝上延伸。第二螺旋换热件212邻近第二端盖203的轴向端的螺旋管通过连通管部215与第一螺旋换热件211邻近第二端盖203的轴向端的螺旋管连通。介质在泵送装置的作用下从介质输入管部214进入,依次经过第二螺旋换热件212、连通管部215以及第一螺旋换热件211,然后从介质输出管部213输送至其他设备。
回到图1至图4,所述抽风机组3安装在换热机构2的上部,抽吸换热机构2内部的气体,例如通过负压抽风以使得换热机构2内部形成负压,便于高温气体的流通。抽风机组3包括安装在换热机构2的筒体201上的连通座30和安装在连通座30上的抽吸主体31。换热机构2内部的气体在抽吸主体31的负压抽风作用下,经由连通座30排出。可以想到的是,抽风机组3连接其他装置(例如余热回收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盖202的第一安装口204正对第一螺旋换热件211的轴向端。由此,燃烧设备的热量输出端正对第一螺旋换热件211;更优选地,热量输出端正对第一螺旋换热件211的筒的中空内部;进一步地,热量输出端伸入至第一螺旋换热件211内。
在抽风机组3的作用下,燃烧设备输出的高温气体首先穿过第一螺旋换热件211的内侧的第一高温气体通道,然后经过第一螺旋换热件211和第二螺旋换热件212之间的第二高温气体通道,继而经过第二螺旋换热件212和筒体201之间的第三高温气体通道,最后进入抽风机组3。高温气体依次通过第一高温气体通道、第二高温气体通道和第三高温气体通道,对第一螺旋换热件211和第二螺旋换热件212内的介质进行加热;用户通过第二端盖203上的视窗监测换热机构2内部的积灰情况,当积灰严重时分别打开第一端盖202、第二端盖203和清灰口盖件207对相应位置处的积灰进行及时清理。上述设置延长了换热路程,提高了热量利用率,也提高了换热效率,且使得换热机组结构紧凑、运行可靠、操作简便直观。
本发明提供的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使用的套接的第一螺旋换热件211和第二螺旋换热件212不仅使得结构紧凑而且延长了换热路程,提高了换热率;而且,本发明的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还能够便于用户及时有效地清理换热器,保证换热机组的运行和换热,可拆卸的第一端盖202、第二端盖203和清灰口盖件207便于用户清理内部的积灰,且第二端盖203上的视窗组件206便于用户监测内部的积灰情况,上述设置能够避免由于积灰、堵灰等情况引发的燃烧事故,安全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上列举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包括支座组件、支撑在所述支座组件上的换热机构以及与所述换热机构连通的抽风机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筒和安装在所述换热筒中的螺旋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筒包括中空的筒体、分别安装在所述筒体的两轴向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筒体的中下部开设有清灰口,所述清灰口设有清灰口盖件,用户能够打开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清灰口盖件以对所述筒体的内部以及螺旋换热组件进行清灰,所述第一端盖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口,燃烧设备的热量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口进入所述换热机构内;
所述螺旋换热组件包括第一螺旋换热件和与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连通的第二螺旋换热件,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设置在第二螺旋换热件的内侧,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和第二螺旋换热件均为螺旋管绕设成筒式的结构,且各自相邻的螺旋管彼此邻接,使得每个螺旋换热件的螺旋管沿相应螺旋换热件的轴向彼此间无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安装口中安装有可拆卸的视窗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的内侧形成第一高温气体通道,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和第二螺旋换热件之间形成第二高温气体通道,所述第二螺旋换热件和筒体之间形成第三高温气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邻近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端突出于所述第二螺旋换热件的邻近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端,所述第二螺旋换热件邻近所述第二端盖的轴向端超过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邻近所述第二端盖的轴向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邻近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端抵触在所述第一端盖的内侧处,而所述第二螺旋换热件邻近所述第二端盖的轴向端抵触在所述第二端盖的内侧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邻近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端的螺旋管连通有介质输出管部,所述第二螺旋换热件的邻近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端的螺旋管连通有介质输入管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在对应所述介质输出管部与介质输入管部的位置处设有穿出开口,所述穿出开口上密封有封堵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一安装口正对所述第一螺旋换热件的轴向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组件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每一支座包括底座和安装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两止挡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换热机构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口连接燃气加热设备。
CN202310373067.9A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 Active CN1161825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3067.9A CN116182590B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3067.9A CN116182590B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2590A true CN116182590A (zh) 2023-05-30
CN116182590B CN116182590B (zh) 2023-10-27

Family

ID=86449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73067.9A Active CN116182590B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8259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25795A1 (de) * 1989-08-04 1991-02-07 Walter Englmann Spiralrohr-waermetauscher
EP0560678A1 (fr) * 1992-03-10 1993-09-15 Dumoutier Et Massetat Dispositif d'épuration des effluents gazeux
US20050269067A1 (en) * 2004-06-02 2005-12-08 Cowans Kenneth W Heat exchanger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unit
CN202614035U (zh) * 2012-05-08 2012-12-19 童飞翔 一种立体环绕换热器
JP2014062724A (ja) * 2012-09-20 2014-04-10 Uchimura:Kk 多重管式熱交換器
CN110081596A (zh) * 2019-04-25 2019-08-02 寿光宏泽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卤水提溴用换热装置
CN216049303U (zh) * 2021-10-12 2022-03-15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节能螺旋管余热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25795A1 (de) * 1989-08-04 1991-02-07 Walter Englmann Spiralrohr-waermetauscher
EP0560678A1 (fr) * 1992-03-10 1993-09-15 Dumoutier Et Massetat Dispositif d'épuration des effluents gazeux
US20050269067A1 (en) * 2004-06-02 2005-12-08 Cowans Kenneth W Heat exchanger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unit
CN202614035U (zh) * 2012-05-08 2012-12-19 童飞翔 一种立体环绕换热器
JP2014062724A (ja) * 2012-09-20 2014-04-10 Uchimura:Kk 多重管式熱交換器
CN110081596A (zh) * 2019-04-25 2019-08-02 寿光宏泽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卤水提溴用换热装置
CN216049303U (zh) * 2021-10-12 2022-03-15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节能螺旋管余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2590B (zh) 2023-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50793Y (zh) 一种锅炉高效节能除尘预热系统
CN106546124A (zh) 一种循环风防堵灰装置及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CN116182590B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卧式换热机组
CN211373317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换热结构
CN209985099U (zh) 耐高温的并联管式过滤器
CN109114581A (zh) 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3273226U (zh) 一种燃气壁挂炉热回收平衡烟道
CN210934319U (zh) 烟气除尘装置及烟气污染物处理系统
CN209470193U (zh) 一种高效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省煤器
CN211178046U (zh) 一种热能动力装置的节能型废热回收锅炉
CN210662893U (zh) 一种家用暖气炉环保排烟设备
CN209431895U (zh) 一种具有可回收热量功能的窑炉
CN114046524A (zh) 一种利用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
CN209210858U (zh) 一种新型vd机械泵真空炉除尘装置
CN110686267A (zh) 一种过滤系统及燃气壁挂炉
CN207727116U (zh) 一种新型不锈钢管固溶热处理炉
CN106918241A (zh) 一种炉窑烟气分离及热回收系统
CN207702435U (zh) 常压卧式锅炉
CN210532422U (zh) 一种锅炉烟囱热量回收装置
CN216897368U (zh) 一种利用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
CN218379465U (zh) 一种带尾气余热处理装置的供热锅炉
CN214038498U (zh) 一种在线清洁玻璃管式超低温排放空气预热器
CN216079869U (zh) 低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0568904U (zh) 一种节能送风机组
CN220669779U (zh) 一种具备流量监测功能的余热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