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81150A - 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81150A
CN116181150A CN202310125965.2A CN202310125965A CN116181150A CN 116181150 A CN116181150 A CN 116181150A CN 202310125965 A CN202310125965 A CN 202310125965A CN 116181150 A CN116181150 A CN 116181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outdoor
steel cable
tow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259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振兴
赵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101259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811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81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11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Sky-lights
    • E04D13/10Snow traps ; Removing snow from roofs; Snow melters
    • E04D13/103De-icing devices or snow melt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3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54Covers of tents or canop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设有基础支撑部、地下室、热水锅炉、输水管、除雪喷头、绳体拉伸部和覆盖部;基础支撑部设置在室外指定场地上,地下室位于基础支撑部下部或边缘,热水锅炉布置在地下室的内部,输水管一端连接热水锅炉,输水管另外一端引出地下室沿基础支撑部敷设并连接处于基础支撑部上端的除雪喷头;绳体拉伸部的下端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绳体拉伸部的上端连接或绕过基础支撑部,覆盖部固定铺设在绳体拉伸部的上端,覆盖部下方的基础支撑部外侧形成用以进行指定活动用途的笼罩场地。本发明可以实现快速的、大面积的除预留门窗等通口外的封闭空间构建,还可以在不使用时进行快速的拆除,满足人们室外/野外活动对封闭场地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室外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不管是体育活动,还是军事训练,又或是大型的民间团体性活动,都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室外/野外场地。
传统技术中,通常采用临时搭建帐篷或板房等方式提供室外/野外场封闭空间,帐篷或板房空间极其有限,不能实现大面积的除预留门窗等通口外的封闭空间构建。且对于一些活动事项,比如军事训练,需要能够快速的进行室外/野外封闭场地的构建,并且还可以在不使用时进行快速的拆除。然而现阶段,并没有一种合适的、能够快速实现室外/野外除预留门窗等通口外的封闭空间快速构建的技术方案,无法满足人们室外/野外活动对封闭场地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解决现有技术缺少合适的、能够快速实现室外/野外除预留门窗等通口外的封闭空间快速构建的技术,无法满足人们室外/野外活动对大面积封闭场地的需求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包括基础支撑部、地下室、热水锅炉、输水管、除雪喷头、绳体拉伸部和覆盖部;
所述基础支撑部设置在室外指定场地上,所述地下室位于所述基础支撑部下部或边缘,所述热水锅炉布置在所述地下室的内部,所述输水管一端连接所述热水锅炉,所述输水管另外一端引出所述地下室沿所述基础支撑部敷设并连接处于所述基础支撑部上端的除雪喷头;
所述绳体拉伸部的下端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所述绳体拉伸部的上端连接或绕过所述基础支撑部,所述覆盖部固定铺设在所述绳体拉伸部的上端,所述覆盖部下方的所述基础支撑部外侧形成用以进行指定活动用途的笼罩场地。
作为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优选方案,所述基础支撑部采用塔型钢架,所述地下室处于所述塔型钢架的下端;所述塔型钢架的底部连接有支撑主柱,所述支撑主柱的内侧位于所述地下室上方的位置设有房屋。
作为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优选方案,所述塔型钢架的顶端区域上下依次设有第一万向滑轮、第二万向滑轮和第三万向滑轮;
所述地下室的内部设有吊运机,所述房屋的屋顶和地面对应设有吊运通孔,所述吊运机连接有吊运钢丝绳,所述吊运钢丝绳穿过所述吊运通孔并绕过所述第三万向滑轮。
作为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优选方案,所述绳体拉伸部包括第一主钢缆和第二主钢缆;
所述第一主钢缆一端通过第一桩角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所述第一主钢缆另外一端绕过所述第一万向滑轮后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的第二桩角上;
所述第二主钢缆一端通过第三桩角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所述第二主钢缆另外一端绕过所述第二万向滑轮后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的第四桩角上;
所述第一主钢缆和所述第二主钢缆呈对角状。
作为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钢缆上对称设有第一双孔钢圈,所述第二主钢缆上对称设有第二双孔钢圈;所述第一双孔钢圈和所述第二双孔钢圈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双孔钢圈和所述第二双孔钢圈所处的水平面上位于所述第三万向滑轮的下方。
作为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优选方案,所述绳体拉伸部还包括辅助钢缆;
所述辅助钢缆的顶部焊接在一起,所述辅助钢缆的底部通过第五桩角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
所述辅助钢缆的顶部边缘一侧焊接有第一挂钩,所述辅助钢缆的顶部边缘另外一侧焊接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连接所述第一双孔钢圈,所述第二挂钩连接所述第二双孔钢圈;
所述辅助钢缆的顶部焊接有吊运环,所述吊运环用于通过所述吊运钢丝绳对所述辅助钢缆进行吊运安装;
所述塔型钢架在所述第一双孔钢圈和所述第二双孔钢圈的下方区域焊接有操作围栏;
所述塔型钢架还设有由所述塔型钢架底部延伸至所述塔型钢架顶部的检修梯;所述检修梯经过所述操作围栏。
作为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优选方案,所述覆盖部包括下覆盖膜布和上覆盖膜布;
若干所述下覆盖膜布依次拼接并排列在所述第一主钢缆、所述第二主钢缆和所述辅助钢缆形成的所述绳体拉伸部上方;
所述第一主钢缆、所述第二主钢缆在所述第一双孔钢圈和所述第二双孔钢圈的上方焊接有四根呈方形排布的横撑,所述横撑上焊接有钢缆保护管,所述第一主钢缆、所述第二主钢缆、所述辅助钢缆均穿过对应设置的所述钢缆保护管;
所述钢缆保护管的上端和所述输水管固定;所述上覆盖膜布覆盖在所述钢缆保护管的上方,且所述上覆盖膜布设有用于所述输水管穿过的第一避让孔,所述上覆盖膜布还设有用于所述塔型钢架穿过的第二避让孔;
所述上覆盖膜布的下边缘压在所述下覆盖膜布的上边缘外围;所述下覆盖膜布的底部还形成有加重口袋,所述加重口袋内部填充有加重颗粒。
作为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优选方案,所述下覆盖膜布上分布有预设的门窗;
所述塔型钢架的顶端还连接有避雷针,所述避雷针处于所述除雪喷头的上方;
所述塔型钢架在所述第一万向滑轮、所述第二万向滑轮和所述第三万向滑轮的周围安装有摄像头;
所述塔型钢架的顶端还安装有飞行器警示灯。
作为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优选方案,所述基础支撑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塔,所述覆盖部采用弧形的钢筋混凝土板或透明塑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设有基础支撑部、地下室、热水锅炉、输水管、除雪喷头、绳体拉伸部和覆盖部;基础支撑部设置在室外指定场地上,地下室位于基础支撑部下部或边缘,热水锅炉布置在地下室的内部,输水管一端连接热水锅炉,输水管另外一端引出地下室沿基础支撑部敷设并连接处于基础支撑部上端的除雪喷头;绳体拉伸部的下端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绳体拉伸部的上端连接或绕过基础支撑部,覆盖部固定铺设在绳体拉伸部的上端,覆盖部下方的基础支撑部外侧形成用以进行指定活动用途的笼罩场地。本发明可以实现快速的、大面积的除预留门窗等通口外的封闭空间构建,还可以在不使用时进行快速的拆除,满足人们室外/野外活动对封闭场地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础支撑部采用塔型钢架的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础支撑部采用塔型钢架的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中辅助钢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础支撑部采用塔型钢架的室外场地用伞形罩下覆盖膜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础支撑部采用塔型钢架的室外场地用伞形罩覆盖部覆盖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础支撑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塔的室外场地用伞形罩;
图6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的一个野战训练用的伞形罩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与现有技术蜘蛛罩结合应用示意图。
图中,1、基础支撑部;101、塔型钢架;102、钢筋混凝土塔;2、地下室;3、热水锅炉;4、输水管;5、除雪喷头;6、绳体拉伸部;601、第一主钢缆;602、第二主钢缆;603、辅助钢缆;7、覆盖部;701、下覆盖膜布;702、上覆盖膜布;7021、第一避让孔;7022、第二避让孔;703、加重口袋;8、支撑主柱;9、房屋;10、第一万向滑轮;11、第二万向滑轮;12、第三万向滑轮;13、吊运机;14、吊运通孔;15、吊运钢丝绳;16、第一双孔钢圈;17、第二双孔钢圈;18、第一挂钩;19、第二挂钩;20、吊运环;21、操作围栏;22、检修梯。
其中,对于一些常见的结构特征,如门、窗、横撑、钢缆保护管、摄像头等,出于避免影响示意重点结构的目的,未进行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中,伞形罩指的是类似雨伞形的一种覆盖结构,可以将四边每边都超过两千米的室外场地搭建成伞形膜结构,也可以将直径达到两千三百米的圆形场地同样搭建成膜结构,并使之全封闭也能见阳光,可以收放自如,将对军工制造、军事野战训练、体育及各种大型展览和对防疫等领域起到重要的作用。以下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内容。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包括基础支撑部1、地下室2、热水锅炉3、输水管4、除雪喷头5、绳体拉伸部6和覆盖部7;
其中,基础支撑部1设置在室外指定场地上,地下室2位于基础支撑部1下部或边缘,热水锅炉3布置在地下室2的内部,输水管4一端连接热水锅炉3,输水管4另外一端引出地下室2沿基础支撑部1敷设并连接处于基础支撑部1上端的除雪喷头5;
其中,绳体拉伸部6的下端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绳体拉伸部6的上端连接或绕过基础支撑部1,覆盖部7固定铺设在绳体拉伸部6的上端,覆盖部7下方的基础支撑部1外侧形成用以进行指定活动用途的笼罩场地。
本实施例中,基础支撑部1采用塔型钢架101,地下室2处于塔型钢架101的下端;塔型钢架101的底部连接有支撑主柱8,支撑主柱8的内侧位于地下室2上方的位置设有房屋9;塔型钢架101的顶端区域上下依次设有第一万向滑轮10、第二万向滑轮11和第三万向滑轮12;地下室2的内部设有吊运机13,房屋9的屋顶和地面对应设有吊运通孔14,吊运机13连接有吊运钢丝绳15,吊运钢丝绳15穿过吊运通孔14并绕过第三万向滑轮12。
具体的,在竖立塔形钢架时,在塔形钢架的地基部分设地下室2,地下室2里安装热水锅炉3,便于对覆盖部7进行除雪使用。另外,在地下室2至少设置一台吊运机13,便于吊拉覆盖部7使用。
其中,塔形钢架底部离地面五米高度,主要以四边的支撑主柱8进行支撑,同时留下空间用于搭建成房屋9,搭建房屋9时,房屋9在地下室2的吊运机13的垂直上方,房屋9的地面和屋顶都预留有吊运通孔14,以备吊运机13上的吊运钢丝绳15运作,此外,也可以专门设立空心圆柱,便于吊运钢丝绳15绳穿过。
本实施例中,绳体拉伸部6包括第一主钢缆601和第二主钢缆602;第一主钢缆601一端通过第一桩角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第一主钢缆601另外一端绕过第一万向滑轮10后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的第二桩角上;第二主钢缆602一端通过第三桩角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第二主钢缆602另外一端绕过第二万向滑轮11后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的第四桩角上;第一主钢缆601和第二主钢缆602呈对角状。
具体的,在塔形钢架的顶端设立三个万向滑轮,即上述的第一万向滑轮10、第二万向滑轮11和第三万向滑轮12,第一万向滑轮10、第二万向滑轮11和第三万向滑轮12在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尽量靠紧,最底下的第三万向滑轮12用于吊拉钢缆和吊拉覆盖部7的膜布使用,第一万向滑轮10用于担放第一主钢缆601,第二万向滑轮11用于担放第二主钢缆602,第一主钢缆601和第二主钢缆602以场地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对角钢缆。
其中,第一万向滑轮10、第二万向滑轮11和第三万向滑轮12互不影响,是因为除垂直向下的力,侧面如风力摆动等力影响不到塔形钢架,以确保塔形钢架的稳定性。
其中,第一桩角、第二桩角、第三桩角和第四桩角为统一的预制零部件,第一桩角、第二桩角、第三桩角和第四桩角进行加固、打牢,且要达到收紧第一主钢缆601和第二主钢缆602时不变形。
其中,第一桩角、第二桩角、第三桩角和第四桩角的结构形式如下,即首先垂直打下一根桩,再将树枝形钢板抵在被夯实后且内含钢材的混凝土斜面上,使之成45度角抵放,钢板支撑与垂直的桩头加固连接,桩角不宜高出地面太多,只要能达到便于收紧第一主钢缆601和第二主钢缆602时容易操作即可,钢板与收力向必须垂直。在收紧两根第一主钢缆601和第二主钢缆602时可将一端固定,在另一端将其收紧到理想程度后锁死。
本实施例中,第一主钢缆601上对称设有第一双孔钢圈16,第二主钢缆602上对称设有第二双孔钢圈17;第一双孔钢圈16和第二双孔钢圈17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双孔钢圈16和第二双孔钢圈17所处的水平面上位于第三万向滑轮12的下方。
具体的,第一主钢缆601和第二主钢缆602收紧后顶端离第一万向滑轮10约5米处加设第一双孔钢圈16和第二双孔钢圈17,第一双孔钢圈16和第二双孔钢圈17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在所有第一双孔钢圈16和第二双孔钢圈17旁边装上限位开关。
本实施例中,绳体拉伸部6还包括辅助钢缆603;辅助钢缆603的顶部焊接在一起,辅助钢缆603的底部通过第五桩角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辅助钢缆603的顶部边缘一侧焊接有第一挂钩18,辅助钢缆603的顶部边缘另外一侧焊接有第二挂钩19;第一挂钩18连接第一双孔钢圈16,第二挂钩19连接第二双孔钢圈17;辅助钢缆603的顶部焊接有吊运环20,吊运环20用于通过吊运钢丝绳15对辅助钢缆603进行吊运安装;塔型钢架101在第一双孔钢圈16和第二双孔钢圈17的下方区域焊接有操作围栏21;塔型钢架101还设有由塔型钢架101底部延伸至塔型钢架101顶部的检修梯22;检修梯22经过操作围栏21。
具体的,在伞形罩结构的底边,每隔12米打下一根辅助桩角,桩角的设计与四角上的第一桩角、第二桩角、第三桩角和第四桩角一样,只是规格比四角上的小,所用的辅助钢缆603比第一主钢缆601和第二主钢缆602较细,适配即可。
其中,辅助钢缆603以笼罩场地的每边为一整体,每边所需辅助钢缆603按上端第一双孔钢圈16和第二双孔钢圈17相互间距离以顺序排列好,离辅助钢缆603的头部1米处排在一起全部焊牢,并在辅助钢缆603顶头的两端分别焊一个第一挂钩18和第二挂钩19,第一挂钩18、第二挂钩19与上边的第一双孔钢圈16和第二双孔钢圈17适配,接上由地下室2里的吊运机13,将焊好的一端吊拉到第一双孔钢圈16或第二双孔钢圈17位置,由操作围栏21里工人将第一挂钩18勾进第一双孔钢圈16内,第二挂钩19勾进第二双孔钢圈17内,其它三面用同样的方法将挂钩勾进钢圈,然后按对角同时收紧在各自的辅助桩角上,直至全部收紧。
本实施例中,覆盖部7包括下覆盖膜布701和上覆盖膜布702;若干下覆盖膜布701依次拼接并排列在第一主钢缆601、第二主钢缆602和辅助钢缆603形成的绳体拉伸部6上方;第一主钢缆601、第二主钢缆602在第一双孔钢圈16和第二双孔钢圈17的上方焊接有四根呈方形排布的横撑,横撑上焊接有钢缆保护管,第一主钢缆601、第二主钢缆602均穿过对应设置的钢缆保护管;钢缆保护管的上端和输水管4固定;上覆盖膜布702覆盖在钢缆保护管的上方,且上覆盖膜布702设有用于输水管4穿过的第一避让孔7021,上覆盖膜布702还设有用于塔型钢架101穿过的第二避让孔7022;上覆盖膜布702的下边缘压在下覆盖膜布701的上边缘外围;下覆盖膜布701的底部还形成有加重口袋703,加重口袋703内部填充有加重颗粒。
具体的,下覆盖膜布701以笼罩场地每边为一整体,四块下覆盖膜布701按顺时针的一边多出1米,多出1米的边缘部位装上粘贴布,在相邻的另一块下覆盖膜布701上面也装上对应的粘贴布;在每块粘贴布上留有两排圆洞,圆洞与螺丝适配,圆洞上下相互间距离为1.5米,圆洞可以用加厚的不锈钢垫压紧,先将下覆盖膜布701底边固定在笼罩场地的地面上,同样由地下室2里的吊运机13和移动吊车配合,将下覆盖膜布701吊拉到第一双孔钢圈16和第二双孔钢圈17位置并固定;笼罩场地的其它三面也用同样方法将下覆盖膜布701在第一双孔钢圈16和第二双孔钢圈17位置及辅助钢缆603固定好,然后自上而下用螺丝将相互间的下覆盖膜布701固定。
其中,在第一双孔钢圈16、第二双孔钢圈17上边缘的第一主钢缆601和第二主钢缆602上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焊四根横撑,在横撑上面焊制直径为10公分的圆圈,圆圈间隔1.5米,焊圆圈时必须让圆圈与塔形钢架中心位置垂直,这样将直径为5公分的钢缆保护管穿进钢圈能运作自如,使得所有钢缆受风力摆动而塔形钢架不受影响。
其中,钢缆保护管长度在8米位置,钢缆保护管上端与从地下室2绕塔型钢架101的主斜柱通上来的输水管4固定,输水管4的固定点必须在第一万向滑轮10的上边,在这些钢缆保护管上面再担放上覆盖膜布702,塔型钢架101向上延伸,上覆盖膜布702需钻适配的第二避让孔7022,第二避让孔7022用不锈钢垫压紧,套进塔型钢架101上,并用结构胶打上使之不漏水。上覆盖膜布702顶端与输水管4的第一避让孔7021处扎紧,上覆盖膜布702下端四周边缘钉上直径10公分的加重口袋703,加重口袋703里灌满不锈钢细颗粒,然后将颗粒入口处封好,上覆盖膜布702的长度是从钢缆保护管下边缘垂直到下覆盖膜布701还要另外多出1米远,使上覆盖膜布702充分压在下覆盖膜布701上,保证笼罩场地的全封闭。
其中,输水管4顶端套上不锈钢的除雪喷头5,除雪喷头5开多个圆洞,以便向四面喷洒热水除雪,因水压过大,故对不锈除雪喷头5要进行加固。除雪喷头5的球上面设置盖子避免水向上喷。
本实施例中,下覆盖膜布701上分布有预设的门窗;塔型钢架101的顶端还连接有避雷针,避雷针处于除雪喷头5的上方;塔型钢架101在第一万向滑轮10、第二万向滑轮11和第三万向滑轮12的周围安装有摄像头;塔型钢架101的顶端还安装有飞行器警示灯,便于随时观察到第一万向滑轮10、第二万向滑轮11和第三万向滑轮12处的异常现象。
具体的,塔形钢架自下而上的结构不能影响到地下室2的吊运机13上吊运钢丝绳15运作,焊制的检修梯22便于工作人员随时对顶端进行检查,同时可以在上覆盖膜布702设洞口,便于对最上端察看,这个洞口可用拉链控制。
其中,塔形膜罩的下边缘可开设多个门窗,所有门窗的位置不含在上述的12米辅助桩角范围,门可以另外固定,门两边可在笼罩场地的地面上用三角架固定,其中一边的三角架大而高,另一边的三角架小而低,可以让门正上方挂不住水;窗户可以用类似柔软布的钢丝蚊网订制,窗户上的膜布用拉链控制。
其中,可以在笼罩场地的四周设置透视围墙和开设下水道,四周多处安装监控摄像头,并配备足够用的消防器材;笼罩场地内如需见阳光,工作人员可以将下覆盖膜布701之间的部分螺丝解开,同时将地下室2的吊运机13上的吊运钢丝绳15连接到下覆盖膜布701,并由已在下覆盖膜布701上固定好的细钢丝绳用吊车向下拽,揭开部分下覆盖膜布701。
实施例2
辅助图1,参见图5,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基础支撑部1采用钢筋混凝土塔102,覆盖部7采用弧形的钢筋混凝土板或透明塑料。
具体的,在被选用的室外地块中央竖起塔形的钢筋混凝土塔102,从钢筋混凝土塔102的顶部向地块四面拉起数根钢缆,每根钢缆与拉向另一边的钢缆必须在同一直线上,每根钢缆的地面桩角打牢,收紧钢缆时和对面钢缆同时收紧(钢筋混凝土塔102两侧对应钢缆设计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用力相同,由计力器控制,直至用同样的方法将所有钢缆收紧。每相邻两根钢缆的间距由被拎起材料所能承受的跨度/宽度决定,被拎起的材料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板,也可以是韧性强的轻便材料,也可以是透明材料,但不建议用钢化玻璃,因有安全隐患,为减少钢缆数量,可以将这些材料制作成弧形,以增加跨度/宽度,所有门窗在制作这些材料时预留。
其中,在这些材料的结合部制作对应的两个圆洞,便于由一根钢缆吊拉两面板块,被吊拉的材料上下必须在同一直线上,上下钢缆离两块固体材料的结合部,最短距离不得低于0.5米。所有材料的结合部必须夹进10公分皮垫,被拎起的材料上端需顶放在塔形混凝土塔上,下端抵放在地面已固定好的洼槽内,最后做好防水。
其中,地下室2配置的热水锅炉3,顶部配多孔除雪喷头,除雪喷头上方配置水平钢板,便于向四面喷洒热水除雪,钢筋混凝土塔102上配置人能爬行的梯子,最顶部安装避雷针。也可以由多个这样的结构以跨度连接而成,以两个这样的结构结合部为例加以说明,一个钢筋混凝土塔102框架,上面由两边结构的钢缆拉住,使之成水平位置,钢筋混凝土塔102框架下端抵放两边被拎起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塔102框架离地面高度根据需要而定。
此结构原理也适用实施例1的伞形罩结构,即最顶部上覆盖膜布702结构不变,去除下覆盖膜布701改成吊拉钢筋混凝土板或透明塑料,相比实施例1去除吊运机13结构,其它结构都不变。要增加的是在上覆盖膜布702压放处的钢缆上,如有缝隙,用皮垫和结构胶进行密封,在密封部的下端再固定上覆盖膜布702使之压放在固体板块上,上覆盖膜布702底边仍需灌满白锈钢细颗粒的口袋,上覆盖膜布702落在固体材料上仍需多出1米长度。
基于本发明构思的应用扩展案例1(出于公开目的,未进行标号)
参见图6,通过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延伸而来的是专门为部队野战训练设计的:在几个小时之内搭建九万平方的膜结构,且可以断电操作,这里以每边300米的正方形为例,搭建这种膜结构的所有材料都是经过试验配置好的;运到目的地就是安装而已。具体操作如下:
一、确定正方形的场地位置,在场地位置中心部竖立离地面60米高锥形六边形管柱,锥形六边形管柱由每根12米长的分管段组合而成,即每两段接头处用螺丝固定,共5根,最底部一节本身连接4公分厚的钢板,钢板的凸出部留有30×30(公分)的方洞共4个,这4个方洞呈正方形对称;然后将锥形六边形管柱竖在平坦的地面,然后配备有12米长的4根支撑立柱,支撑立柱的底部配置有适配的钢板,钢板留有30×30(公分)的方洞,让其呈45度角4点对称支撑到锥形六边形管柱上,并将其都固定在锥形管上,此外,还配备有4根3米长的钉子和4根5米长的钉子;钉子的粗度与方洞适配,然后用3米长钉子竖在4根支撑立柱的方洞上,用挖掘机将其夯砸到地下,接着将支撑立柱用挖掘机拽起,再将这些3米长钉子拿到锥形六边形管柱底部方洞上,同样用挖掘机将4根钉子都夯砸到地下,然后再将5米长钉子同样用挖掘机对准支撑点底部方洞夯砸到地下;之所以这样操作是因为挖掘机够不到5米高钉子,然后用吊车将每节锥形管按顺序吊起并固定,锥形管外侧设有梯子。
二、在正方形4个角上用挖掘机挖出与装甲车适配的长方形坑,且这种长方形与锥形六边形管柱要呈垂直向;然后将能开不能用的淘汰装甲车开进坑中,4角都是同样操作,再将两根主钢缆按一上一下顺序成对角摆好,把4个主钢缆头固定在已设置好的装甲车位置上,接着用吊车把下面的主钢缆吊放到锥形六边形管柱上端的第一万向滑轮上,再将上边的万向滑轮主体吊上去并固定连接好,接着把另一根主钢缆吊放到上边的第二万向滑轮上,上下两根主钢缆运作起来互不影响且尽量靠近。
三、在正方形4边每隔10米下桩,留门位置除外,这种桩角是用30×30(公分)的3米长钉子用挖掘机垂直夯砸到地下,接上用挖掘机向里抵挤出斜坑,使钢板支撑与钉子上边缘呈45度角撑住,并与钉头部固定连接,支撑钢板与钉子和锥形六边形管柱连接线呈垂直向;门的设计与实施例1相同,依次全部打好桩角。
四、以一面为一体,将所有钢缆头都固定在弧形钢板上,膜布也以一面为一体,担放在钢缆上并固定在弧形钢板上,弧形钢板的两端焊有挂钩,吊车的顶端可设置支架和吊篮,然后将整体摆放到吊车顶部支架上(挖掘机配合),由吊车将弧形钢板顶放到两条主钢缆上的钢圈位置,并勾进钢圈,钢圈离最上边滑轮2米远,4面全部勾放好后把每根钢缆(已按顺序编号)对号在相应的桩角上,用挖掘机拖拽收紧并固定在桩角上,钢缆全部收紧后再由吊车将膜布吊放到适配位置,并固定在正方形4边;门的设计,在支撑上和固定桩角相同,在收紧钢缆时,收紧桩角钢缆挖掘机是在内侧,而收紧门头上钢缆,挖掘机是在外侧且在适配的位置拖拽,还要设置多个窗户,同样由钢丝蚊网和拉链制作而成。
五、用两台吊车(顶部都挂上双人吊篮)把4块膜布像上述塔形膜罩里叙述的那样相互连接好。
六、最顶层膜布摆放也和上述实施例1的上覆盖膜布操作类似,只不过是缩小版;且顶端没有输水管,也没有避雷装置等,故最顶端只需开设与人适配的方洞(方洞由拉链控制),将膜布拢起来并环过头扎紧即可;这种9万平方膜结构在人力和机械足够用的情况下,几个小时能完成,如果部队野战训练用的膜结构面积较小,那么可以将上述膜布横向用粘贴布和螺丝分段,且这种膜结构拆除的时间不会超过搭建的时间,此结构如需除雪就用热水车和吊车配合。
基于本发明构思的应用扩展案例2(出于公开目的,未进行标号)
参见图7,实施例2中的吊拉钢筋混凝土板或透明塑料原理,也适用于申请人已获批的《一种蜘蛛罩》发明专利(专利号:202110327622.5),即去除担放的膜布,改成吊拉固体板块,专利上所称的平台改成如图7的钢筋混凝土框架。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支撑部(1)、地下室(2)、热水锅炉(3)、输水管(4)、除雪喷头(5)、绳体拉伸部(6)和覆盖部(7);
所述基础支撑部(1)设置在室外指定场地上,所述地下室(2)位于所述基础支撑部(1)下部或边缘,所述热水锅炉(3)布置在所述地下室(2)的内部,所述输水管(4)一端连接所述热水锅炉(3),所述输水管(4)另外一端引出所述地下室(2)沿所述基础支撑部(1)敷设并连接处于所述基础支撑部(1)上端的除雪喷头(5);
所述绳体拉伸部(6)的下端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所述绳体拉伸部(6)的上端连接或绕过所述基础支撑部(1),所述覆盖部(7)固定铺设在所述绳体拉伸部(6)的上端,所述覆盖部(7)下方的所述基础支撑部(1)外侧形成用以进行指定活动用途的笼罩场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支撑部(1)采用塔型钢架(101),所述地下室(2)处于所述塔型钢架(101)的下端;所述塔型钢架(101)的底部连接有支撑主柱(8),所述支撑主柱(8)的内侧位于所述地下室(2)上方的位置设有房屋(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型钢架(101)的顶端区域上下依次设有第一万向滑轮(10)、第二万向滑轮(11)和第三万向滑轮(12);
所述地下室(2)的内部设有吊运机(13),所述房屋(9)的屋顶和地面对应设有吊运通孔(14),所述吊运机(13)连接有吊运钢丝绳(15),所述吊运钢丝绳(15)穿过所述吊运通孔(14)并绕过所述第三万向滑轮(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拉伸部(6)包括第一主钢缆(601)和第二主钢缆(602);
所述第一主钢缆(601)一端通过第一桩角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所述第一主钢缆(601)另外一端绕过所述第一万向滑轮(10)后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的第二桩角上;
所述第二主钢缆(602)一端通过第三桩角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所述第二主钢缆(602)另外一端绕过所述第二万向滑轮(11)后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的第四桩角上;
所述第一主钢缆(601)和所述第二主钢缆(602)呈对角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钢缆(601)上对称设有第一双孔钢圈(16),所述第二主钢缆(602)上对称设有第二双孔钢圈(17);所述第一双孔钢圈(16)和所述第二双孔钢圈(17)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双孔钢圈(16)和所述第二双孔钢圈(17)所处的水平面上位于所述第三万向滑轮(12)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拉伸部(6)还包括辅助钢缆(603);
所述辅助钢缆(603)的顶部焊接在一起,所述辅助钢缆(603)的底部通过第五桩角固定在室外指定场地上;
所述辅助钢缆(603)的顶部边缘一侧焊接有第一挂钩(18),所述辅助钢缆(603)的顶部边缘另外一侧焊接有第二挂钩(19);所述第一挂钩(18)连接所述第一双孔钢圈(16),所述第二挂钩(19)连接所述第二双孔钢圈(17);
所述辅助钢缆(603)的顶部焊接有吊运环(20),所述吊运环(20)用于通过所述吊运钢丝绳(15)对所述辅助钢缆(603)进行吊运安装;
所述塔型钢架(101)在所述第一双孔钢圈(16)和所述第二双孔钢圈(17)的下方区域焊接有操作围栏(21);
所述塔型钢架(101)还设有由所述塔型钢架(101)底部延伸至所述塔型钢架(101)顶部的检修梯(22);所述检修梯(22)经过所述操作围栏(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7)包括下覆盖膜布(701)和上覆盖膜布(702);
若干所述下覆盖膜布(701)依次拼接并排列在所述第一主钢缆(601)、所述第二主钢缆(602)和所述辅助钢缆(603)形成的所述绳体拉伸部(6)上方;
所述第一主钢缆(601)、所述第二主钢缆(602)在所述第一双孔钢圈(16)和所述第二双孔钢圈(17)的上方焊接有四根呈方形排布的横撑,所述横撑上焊接有钢缆保护管,所述第一主钢缆(601)、所述第二主钢缆(602)、所述辅助钢缆(603)均穿过对应设置的所述钢缆保护管;
所述钢缆保护管的上端和所述输水管(4)固定;所述上覆盖膜布(702)覆盖在所述钢缆保护管的上方,且所述上覆盖膜布(702)设有用于所述输水管(4)穿过的第一避让孔(7021),所述上覆盖膜布(702)还设有用于所述塔型钢架(101)穿过的第二避让孔(7022);
所述上覆盖膜布(702)的下边缘压在所述下覆盖膜布(701)的上边缘外围;所述下覆盖膜布(701)的底部还形成有加重口袋(703),所述加重口袋(703)内部填充有加重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覆盖膜布(701)上分布有预设的门窗;
所述塔型钢架(101)的顶端还连接有避雷针,所述避雷针处于所述除雪喷头(5)的上方;
所述塔型钢架(101)在所述第一万向滑轮(10)、所述第二万向滑轮(11)和所述第三万向滑轮(12)的周围安装有摄像头;
所述塔型钢架(101)的顶端还安装有飞行器警示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支撑部(1)采用钢筋混凝土塔(102),所述覆盖部(7)采用弧形的钢筋混凝土板或透明塑料。
CN202310125965.2A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 Pending CN1161811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5965.2A CN116181150A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5965.2A CN116181150A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1150A true CN116181150A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41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25965.2A Pending CN116181150A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8115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35070C (en) A cable-stay retractable skylight roof for stadium or arena or othe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of same
US20040261953A1 (en) Sail shaped awnings
JP3797377B2 (ja) 横風対応型野外テント
JPH01165842A (ja) スタジアムの屋根の建造方法と屋根構造体
US5010695A (en) Cable-stay roof for stadium or arena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of same
WO2017151990A1 (en) Containment shroud system
KR920002118B1 (ko) 지붕 구조물
CN116181150A (zh) 一种室外场地用伞形罩结构
CN21311558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稳定型支撑结构
CN210684435U (zh) 一种建筑公路桥梁护栏的伸缩装置
CN212581394U (zh) 一种便携式小型物料运输装置
CN114718167A (zh) 一种市政排水系统
JP6884373B2 (ja) 高層ビルの解体工法
CN113550550A (zh) 一种便于组合拆装的悬挑单元式脚手架
Agnew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hexashelter
CN216655712U (zh) 一种防尘天幕支架
CN216866034U (zh) 大面积高空网架结构铝格栅吊顶施工装置
CN113622642B (zh) 推拉式型钢悬挑防护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JP2597930B2 (ja) コンクリート電柱を利用した構造物及びそのジョイント金具
JP2585174B2 (ja) 仮設テント用足場の固定方法
CN111576929B (zh) 一种可垂直伸缩的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
CN116065698B (zh) 一种可上人的大跨度悬索采光顶及其施工方法
CN218623413U (zh) 一种防雨的管桁架组装平台
CN21712313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物资储放架
RU2172806C2 (ru) Вантовая убирающаяся крыша, устанавливаемая над покрываемым крышей участком (вариант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