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57103A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57103A
CN116157103A CN202180051718.1A CN202180051718A CN116157103A CN 116157103 A CN116157103 A CN 116157103A CN 202180051718 A CN202180051718 A CN 202180051718A CN 116157103 A CN116157103 A CN 1161571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core
groove
lower core
sk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17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井敬智
大西和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157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571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e.g. core absorbent layers being of different siz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e.g. core absorbent layers being of different sizes
    • A61F13/536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e.g. core absorbent layers being of different sizes having discontinuous areas of compress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在具有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吸收性物品(1)中,下层芯(32)具有凹槽(36),所述凹槽在厚度方向上凹陷,并且其长度为沿着预定方向,下层芯(32)具有其中设置凹槽(36)的凹槽区域和其中不设置凹槽(36)的非凹槽区域,凹槽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从厚度方向看时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重叠的区域中,并且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低于非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具有两层结构的吸收体,包括上层吸收体和下层吸收体。在上层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设有在厚度方向上至少穿透上层吸收体的狭缝。另外,上层吸收体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与纸浆纤维的重量比高于下层吸收体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与纸浆纤维的重量比。根据这种构造,排泄液体也在一定程度上被供给至上层吸收体,但优先通过狭缝被供给至下层吸收体。在下层吸收体达到饱和后,被下层吸收体吸收的液体被上层吸收体向上吸取,并被上层吸收体的超吸收性聚合物保持。由于这个原因,这种结构被认为具有很好的防再湿(回流)功能。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7-63923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具有两层结构的吸收体中,可以提高吸收能力。但是,排泄液体更易于在厚度方向上积聚在上层吸收体(上层芯)和下层吸收体(下层芯)之间的边界处的空间中。在这种情况下,被下层吸收体吸收的排泄液体的量会减少,从而无法有效利用下层吸收体的吸收性能。
此外,如果像专利文献1那样在上层吸收体(上层芯)中设置相对较大的狭缝,则排泄液体就更容易积聚。在专利文件1中,下层吸收体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重量比降低,从而使排泄液体在更大的范围内被吸收和分散。但是,下层吸收体对通过狭缝局部供给的排泄液体的吸收和分散是有限度的。排出的液体在下层吸收体中的分散能力是不够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这样的问题而实现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包括相互重叠的上层芯和下层芯,该吸收性物品能抑制排泄液体在上层芯和下层芯之间的边界处的积聚,并通过提高排泄液体在下层吸收体中的分散能力而有效利用下层吸收体的吸收性能。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用于实现上述方面的一个主要方面是一种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芯,所述吸收芯包括上层芯和下层芯,所述下层芯相对于所述上层芯在厚度方向上布置在非皮肤侧,所述下层芯包括超吸收性聚合物,所述下层芯具有其中所述下层芯的一部分在厚度方向上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在预定方向上为长形的,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所述下层芯具有其中设置有所述凹槽的凹槽区域和其中不设置有所述凹槽的非凹槽区域,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所述凹槽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其中所述上层芯和所述下层芯相互重叠的区域中,当所述下层芯在厚度方向上被分成两部分时,所述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低于所述非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其中所述皮肤侧部分是位于皮肤侧的部分,所述非皮肤侧部分是位于非皮肤侧的部分。
通过阅读本说明书的描述并参考附图,本发明除上述内容外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晰。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相互重叠的上层芯和下层芯,其抑制排泄液体在上层芯和下层芯之间的边界处的积聚,并且通过提高排泄液体在下层吸收体中的分散能力,有效地利用下层吸收体的吸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内裤式尿布1(以下也称为"尿布")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从皮肤侧看时,处于展开和拉伸状态的尿布1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在厚度方向上从皮肤侧看上层芯31时的平面图。
图5:是在厚度方向上从皮肤侧看下层芯32时的平面图。
图6:是在厚度方向上从皮肤侧看时,处于重叠状态下的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平面图。
图7:是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图8A是沿图6中I-I线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B是沿图6中II-II线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9:图9A是包芯片39的示意性立体图,图9B是包芯片39的布置的变体的说明性视图。
图10:图10A和10B是凹槽35和凹槽36的变体的说明性视图。
图11:图11A和11B是凹槽35和凹槽36的变体的说明性视图。
图12: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吸收芯30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3: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吸收芯30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4:图14A和14B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吸收芯30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5: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尿布1在展开和拉伸状态下从皮肤侧看时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6:是沿图15中的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7:是在厚度方向上从非皮肤侧看时,处于重叠状态下的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平面图。
图18:图18A是在厚度方向上从皮肤侧看时,上层芯31的平面图。图18B是在厚度方向上从非皮肤侧看时,下层芯32的平面图。
图19:是第五实施例的变体中的吸收芯30在厚度方向上从非皮肤侧看时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至少以下事项会随着本说明书和附图的描述而变得清晰。
一种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芯,所述吸收芯包括上层芯和下层芯,所述下层芯相对于所述上层芯在厚度方向上布置在非皮肤侧,所述下层芯包括超吸收性聚合物,所述下层芯具有其中所述下层芯的一部分在厚度方向上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在预定方向上为长形的,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所述下层芯具有其中设置有所述凹槽的凹槽区域和其中不设置有所述凹槽的非凹槽区域,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所述凹槽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其中所述上层芯和所述下层芯相互重叠的区域中,当所述下层芯在厚度方向上被分成两部分时,所述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低于所述非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其中所述皮肤侧部分是位于皮肤侧的部分,所述非皮肤侧部分是位于非皮肤侧的部分。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通过上层芯的排泄液体可以被吸入下层芯的皮肤侧部分的凹槽(其中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较低)中,或者可以落入凹槽的空间部中。因此,排泄液体可以沿凹槽区域在预定方向上被分散。这使得可以抑制排泄液体在上层芯和下层芯之间的边界处的积聚,使得可以提高排泄液体在下层芯中的分散能力。因此,下层芯的吸收性能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另外,由于在下层芯的非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中被吸收的排泄液体被超吸收性聚合物保持住,因此排泄液体至上层芯的再湿可以得到抑制。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所述吸收芯具有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和宽度方向上的一对侧部部分,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和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对侧部部分是通过将所述吸收芯的最大宽度在宽度方向上分成三部分而确定的,所述吸收芯具有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产品中心线位于前侧的前侧部分和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产品中心线位于后侧的后侧部分,所述产品中心线是将处于展开和拉伸状态的吸收性物品在纵向方向上分成两部分的线,所述后侧部分具有后侧第一区域,所述后侧第一区域是通过将所述后侧部分的最大长度在纵向方向上分成三部分而得到的中央区域,所述前侧部分具有前侧第一区域,所述前侧第一区域是通过将所述前侧部分的最大长度在纵向方向上分成三部分而得到的中央区域,其中,将位于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下层芯的凹槽区域的面积除以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面积而得到的数值小于将位于前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下层芯的凹槽区域的面积除以前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面积而得到的数值。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在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在那里易于施加穿着者的身体重量),下层芯的凹槽区域的面积比率较小,因此可以减少来自凹槽区域的导致再湿的排泄液体的量。另一方面,在前侧第一区域中(其为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或与其接近的部分),下层芯的凹槽区域的面积比率较大,通过上层芯的排泄液体可以在被凹槽区域迅速吸入下层芯的同时被分散。这就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积聚在上层芯和下层芯之间的边界处、以及排泄液体未能被上层芯完全吸收并且流到吸收性物品的皮肤侧表面之外并泄漏的情况。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位于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下层芯的一部分具有仅设置有一个凹槽的区域,所述凹槽在纵向方向上为长形,所述纵向方向为所述预定方向。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即易于施加穿着者的身体重量的地方)包括这样的区域,其中不布置有在宽度方向上并排的多个凹槽区域,因此可以抑制再湿。另外,从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流向后侧第一区域的排泄液体通过上层芯,然后在被下层芯的凹槽区域快速吸收到下层芯内的同时被分散。这使得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泄漏。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吸收芯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在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比在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一对侧部部分中高,并且,分别位于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一对侧部部分中的下层芯的部分中的每一者具有在纵向方向上为长形的凹槽,所述纵向方向为所述预定方向。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在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穿着者的身体重量易于在该处施加),对排泄液体的吸收和保持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可以抑制再湿。另外,从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流向后侧第一区域的排泄液体可以在被位于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的下层芯的凹槽区域快速吸入下层芯的同时在纵向方向上被分散。这使得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泄漏(横向泄漏)。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后侧部分具有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后侧第一区域位于前侧的后侧第二区域,前侧部分具有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前侧第一区域位于后侧的前侧第二区域,并且下层芯具有这样的区域,其中,在纵向方向上在下层芯的位于后侧第二区域的凹槽区域和下层芯的位于前侧第二区域的凹槽区域之间,非凹槽区域在宽度方向上从一端到另一端连续。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大量的排泄液体可以在被位于前侧第二区域(其为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或与其接近的部分)的下层芯的凹槽区域快速地从上层芯吸收到下层芯中的同时被分散。吸收的排泄液体可以被保持在非凹槽区域,并且再湿可以得到抑制。另外,没有被前侧第二区域完全吸收而向后流动的排泄液体可以在被位于后侧第二区域的下层芯的凹槽区域吸收到下层芯中的同时被分散。这使得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泄漏。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后侧部分具有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后侧第一区域位于前侧的后侧第二区域,并且将位于后侧第二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下层芯的凹槽区域的面积除以后侧第二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面积而得到的数值大于将位于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下层芯的凹槽区域的面积除以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面积而得到的数值。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下层芯的凹槽区域的面积比率在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在此处,穿着者的身体重量易于被施加)中较小,因此可以抑制再湿。另一方面,下层芯的凹槽区域的面积比率在后侧第二区域(该区域是靠近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的部分)中较大,因此,已经通过上层芯的排泄液体可以在被下层芯的凹槽区域迅速吸入下层芯中的同时被分散。这使得得以抑制排泄液体的泄漏。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前侧部分具有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前侧第一区域位于后侧的前侧第二区域,并且位于前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下层芯的一部分比位于前侧第二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下层芯的一部分具有更多的在纵向方向上为长形的凹槽的数量,其中所述纵向方向是所述预定方向。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与接触穿着者的裆部区域的前侧第二区域相比,前侧第一区域较不易于承受穿着者的身体重量,因此,即使凹槽的数量较多,也不易于发生再湿。另外,在穿着者是男性的情况下,前侧第一区域是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或与其接近的部分,因此,从排泄源排泄出来并通过上层芯的排泄液体可以在被下层芯的许多凹槽区域快速吸入下层芯的同时被分散。这使得得以抑制排泄液体的泄漏。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下层芯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高于上层芯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上层芯的吸收和保持能力相对较小,通过上层芯的排泄液体可以在被下层芯的凹槽区域迅速吸入下层芯中的同时被分散。这使得可以更有效地抑制排泄液体的泄漏。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吸收性物品进一步包括在吸收芯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部部分中的一对防漏壁部分,所述一对防漏壁部分能够上升到皮肤侧,并且当在厚度方向上观察处于展开和拉伸状态的吸收性物品时,下层芯具有与防漏壁部分至少部分重叠的凹槽区域。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被防漏壁部分阻挡并被上层芯吸收的排泄液体可以在被下层芯的凹槽区域快速吸入下层芯的同时被分散。另外,在包括防漏壁部分的部分中,防漏壁部分可以起到缓冲材料的作用,并且不易于承受身体重量,因此可以抑制凹槽区域的再湿。
在这种吸收性物品中,上层芯包括超吸收性聚合物,并且上层芯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高于下层芯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即使被下层芯吸收的排泄液体导致上层芯发生再湿(特别是,易于发生排泄液体从下层芯的凹槽区域再湿到上层芯的情况),排泄液体也被上层芯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保持。因此,可以抑制吸收性物品的皮肤侧表面的再湿。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非凹槽区域的非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低于非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已经通过下层芯的凹槽区域并移动到非皮肤侧部分的排泄液体易于被非凹槽区域的非皮肤侧部分(在该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密度较低)吸收。因此,排泄液体在下层芯的非皮肤侧部分中的分散能力得到提高。另外,移动到非凹槽区域的非皮肤侧部分的排泄液体被非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吸起,并被超吸收性聚合物保持,从而得以抑制排泄液体到上层芯的再湿。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凹槽是从下层芯的非皮肤侧表面向皮肤侧在厚度方向上凹陷的凹槽。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液体渗透到下层芯的凹槽区域的非皮肤侧部分(到凹槽的空间部)的能力得到提高。为此,在排泄液体被可靠地吸引到下层芯的非皮肤侧部分后,排泄液体可以沿凹槽分散,下层芯的吸收性能可以得到有效利用。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
上层芯包括超吸收性聚合物,并且
当上层芯在厚度方向上被分成两部分时,
在下层芯的至少一部分中,在下层芯的给定区域中的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高于上层芯中面向所述给定区域的区域中的非皮肤侧部分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
所述皮肤侧部分是位于皮肤侧的部分,
所述非皮肤侧部分是位于非皮肤侧的部分。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液体从上层芯到下层芯的移动速度可以得到适当的抑制。因此,排泄液体在上层芯中分散的能力得到改善,而且排泄液体在接收排泄液体的下层芯中被广泛吸收。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
所述凹槽包括:
主凹槽,所述主凹槽在为纵向方向的所述预定方向上为长形;以及
在宽度方向上从所述主凹槽延伸的副凹槽,
多个主凹槽在宽度方向上间隔地并排布置,并且
多个副凹槽在宽度方向上从每个主凹槽延伸,并且定位成在纵向方向上间隔。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排泄液体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在下层芯中分散,并且在宽度方向上沿副凹槽分散。并且,下层芯的柔性增加,且下层芯可以容易地沿着穿着者的身体变形。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
上层芯包括超吸收性聚合物,并且
上层芯具有其中上层芯的一部分在厚度方向上凹陷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二凹槽在纵向方向上是长形的,
当从厚度方向看时,所述上层芯具有:
第二凹槽区域,其中设置有所述第二凹槽;和
第二非凹槽区域,其中不设置有所述第二凹槽,
当沿厚度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二凹槽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其中上层芯和下层芯相互重叠的区域中,并且
当上层芯在厚度方向上被分成两部分时,
第二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低于第二非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
所述皮肤侧部分是位于皮肤侧的部分,
所述非皮肤侧部分是位于非皮肤侧的部分。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排泄在上层芯的皮肤侧表面的液体可以被吸入其中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较低的第二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中,或者可以落入第二凹槽区域的空间部中。这提高了分散上层芯中的排泄液体的能力。另外,由于下层芯接收并吸收分散在上层芯中的排泄液体,所以在下层芯中将排泄液体进行分散的能力也得以提高。
另外,由于在第二非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被吸收的排泄液体被超吸收性聚合物所保持,所以排泄液体至上层芯的皮肤侧表面的再湿可以得到抑制。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第二非凹槽区域的非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低于第二非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已经通过上层芯的第二凹槽区域并移动到非皮肤侧部分的排泄液体易于被其中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密度较低的第二非凹槽区域的非皮肤侧部分吸收。因此,排泄液体在上层芯的非皮肤侧部分中的分散能力得到提高。另外,移动到第二非凹槽区域的非皮肤侧部分的排泄液体被第二非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吸起,并被超吸收性聚合物保持,因此可以抑制排泄液体到上层芯的皮肤侧表面的再湿。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第二凹槽是从上层芯的非皮肤侧表面向皮肤侧在厚度方向上凹陷的凹槽。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排泄在上层芯中的液体可以立即落入上层芯的第二凹槽的空间部中并被分散。因此,可以抑制排泄液体在上层芯的皮肤侧表面溢出的情况。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当从厚度方向看时,下层芯的凹槽区域具有与上层芯的第二凹槽区域重叠的部分。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在上层芯的第二凹槽区域中被吸收的大量排泄液体可以被吸入下层芯的凹槽区域中。因此,可以抑制排泄液体在上层芯的皮肤侧表面溢出的情况。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
下层芯在所述下层芯的与穿着者的裆部部分抵靠的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具有狭缝,
所述狭缝在厚度方向上穿透下层芯,
所述狭缝在纵向方向上为长形,并且
当从厚度方向看时,
下层芯的狭缝与上层芯重叠,并且
在下层芯的狭缝的至少部分区域中,所述狭缝不与上层芯的第二凹槽区域重叠。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狭缝使吸收芯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更容易变形,以向皮肤侧突出,从而改善吸收芯与穿着者的裆部区域的贴合。而且,设有狭缝的吸收芯的一部分与上层芯的第二非凹槽区域重叠,从而可以防止吸收芯的刚度过度降低,并抑制吸收芯的形状损失。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
弹性构件被布置在与穿着者的裆部部分抵靠的区域中,
所述弹性构件在纵向方向上拉伸和收缩,
当从厚度方向看时,下层芯的整个狭缝不与上层芯的第二凹槽区域重叠,并且
当从厚度方向看时,所述狭缝具有与弹性构件重叠的部分。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狭缝和上层芯的凹槽区域在厚度方向上不相互重叠,从而使排泄液体从上层芯移动到狭缝的可能性较小,并使得可以抑制排泄液体在狭缝中的积聚。另外,由于下层芯的狭缝而导致的吸收芯的向皮肤侧突出的变形由弹性构件所促进。因此,吸收芯与穿着者裆部区域的贴合度得到了提高,而且下层芯的狭缝部分弯曲,从而抑制了排泄液体的积聚。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
下层芯在所述下层芯的与穿着者的裆部部分抵靠的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中具有一对侧部狭缝,
所述一对侧部狭缝在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下层芯,
凹槽区域被设置于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一对侧部狭缝位于外侧、在纵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与所述一对侧部狭缝重叠的位置处。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由于下层芯的侧部狭缝,吸收芯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上升到皮肤侧,使得更容易与穿着者的上腿关节贴合。由于凹槽区域的存在,吸收芯的上升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具有更高的柔性,使得可以容易地沿着穿着者的上腿关节变形,并改善贴合度。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
下层芯在所述下层芯与穿着者的裆部部分抵靠的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具有狭缝,
所述狭缝在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下层芯,
所述狭缝在纵向方向上为长形,
凹槽区域在为纵向方向的所述预定方向上为长形,
在相对于所述狭缝在纵向方向上位于后侧的位置处,
下层芯具有其中非凹槽区域在宽度方向上从一端到另一端连续的区域,并且
上层芯的纵向方向上的后端位于其中所述非凹槽区域为连续的区域中。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下层芯可以容易地沿着上层芯的后端在纵向方向上弯曲。因此,下层芯的后端部分可以容易地遵循穿着者的臀部区域,吸收芯的贴合性得到了改善。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
下层芯在纵向方向上从上层芯的纵向端部向外延伸,并且
凹槽区域被设置在下层芯的在纵向方向上从上层芯向外延伸的部分中。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下层芯从上层芯接收的排泄液体可以被分散到下层芯的纵向端部部分(其在厚度方向上与上层芯不重叠)。下层芯的端部部分由于凹槽区域而具有较高的柔性,使得可以容易地贴合穿着者的下腹部区域和臀部区域。
下面,将把成人用的内裤式尿布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的例子来描述。然而,吸收性物品并不局限于此,其他吸收性物品的例子包括贴带式尿布、儿童尿布、轻型失禁垫、卫生巾等。
内裤式尿布1的基本构造
图1是内裤式一次性尿布1(以下也称为"尿布")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从皮肤侧看时,处于展开和拉伸状态的尿布1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尿布1的展开状态是指前腰部部分21和后腰部部分22的连接部分2(将在后面描述)已被拉开、尿布1已被展开的一种状态。尿布1的拉伸状态是指尿布1已被拉伸以消除褶皱的状态。具体来说,在该状态下,尿布1被拉伸到不存在来自尿布1的弹性构件的影响,并且尿布1的组成构件的尺寸与这些构件本身的尺寸一致或接近。
处于内裤形状态的尿布1具有竖直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并包括吸收性主体10和外部构件20。在竖直方向上,尿布1的腰部开口BH所在的一侧为上侧,而相反的一侧为下侧。尿布1在展开状态下的纵向方向与尿布1在内裤形状态下的竖直方向相对应,并与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方向相对应。在纵向方向上与穿着者的腹部区域接触的一侧是前侧,与穿着者的臀部区域接触的一侧是后侧。另外,在厚度方向上,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的一侧是皮肤侧,而相反的一侧是非皮肤侧。
外部构件20布置在吸收性主体10的非皮肤侧,并包括前腰部部分21、后腰部部分22和裆部部分23。处于展开状态的尿布1在纵向方向上大约在中心位置处折叠,前腰部部分21和后腰部部分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部分通过焊接或类似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一对连接部分2,从而获得处于内裤形状态的尿布1。
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腰部弹性构件211和221(例如,弹性绳)被布置在前腰部部分21和后腰部部分22上,并且在竖直方向(纵向方向)上间隔开。另外,沿腿部开口LH延伸的多个腿部弹性构件212和222(例如,弹性绳)被布置在前腰部部分21和后腰部部分22中。腰部弹性构件211和221以及腿部弹性构件212和222以拉伸状态固定在两层片材(例如,无纺布片)之间。
裆部部分23由连接前腰部部分21和后腰部部分22的片材(例如,无纺布片)构成。然而,外部构件20不是必须包括裆部部分23。
吸收性主体10包括:吸收和保持排泄液体的吸收芯30;布置在吸收芯30的皮肤侧的液体可渗透的顶面片11(例如,无纺布片或多孔树脂膜);布置在顶面片11和吸收芯30之间的液体可渗透的中间片12;布置在吸收芯30的非皮肤侧的液体不可渗透的背片13(例如,树脂膜);布置在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的一对侧片14(例如,疏水性无纺布片);防漏壁弹性构件15;腿部弹性构件16;裆部弹性构件17;以及从非皮肤侧覆盖裆部弹性构件17的盖片18。
虽然没有详细显示,但侧片14从背片13的非皮肤侧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向顶面片11的皮肤侧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折叠过来。防漏壁弹性构件15和腿部弹性构件16在沿纵向方向被拉伸的状态下被固定在侧片14上。防漏壁弹性构件15被布置在侧片14的边沿端部部分处,该边沿端部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向内折叠到顶面片11的皮肤侧表面上。腿部弹性构件16被布置在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上。裆部弹性构件17被布置在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并在沿纵向方向被拉伸的状态下被固定在背片13和盖片18之间。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内裤式尿布1的基本构造,但内裤式尿布1的构造并不限于上述描述。
吸收性主体10(吸收芯30)
第一实施例
图4是在厚度方向上从皮肤侧看上层芯31时的平面图。图5是在厚度方向上从皮肤侧看下层芯32时的平面图。图6是在厚度方向上从皮肤侧看时,处于重叠状态下的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平面图。图7是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A是沿图6中I-I线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B是沿图6中II-II线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9A是包芯片39的示意性立体图,图9B是包芯片39的布置的变体的说明性视图。图10A、10B、11A和11B是凹槽35和凹槽36的变体的说明性视图。
吸收芯30具有两层结构,包括上层芯31和相对于上层芯31在厚度方向上布置在非皮肤侧上的下层芯32。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包括液体吸收性纤维33(纸浆纤维、纤维素吸收性纤维等)和超吸收性聚合物34(SAP)。
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平面形状为沙漏形,其中纵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向内收缩。如图6所示,下层芯32的尺寸比上层芯31大,上层芯31被布置成适配于下层芯32的外周边缘内。
上层芯31具有凹槽35(第二凹槽),其中上层芯31的部分在厚度方向上有凹陷。当沿厚度方向观察时,上层芯31具有:凹槽区域A1(第二凹槽区域),其中设置有凹槽35;以及非凹槽区域A2(第二非凹槽区域),其中不设置凹槽。凹槽35在尿布1的纵向方向上是长形的。在上层芯31中,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凹槽35在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在纵向方向上也间隔布置。并且,第一实施例中的凹槽35是面向上的凹槽,其在厚度方向上从上层芯31的皮肤侧表面朝向非皮肤侧凹陷。
下层芯32也具有凹槽36,其中下层芯32的部分在厚度方向上凹陷。当从厚度方向看时,下层芯32具有:凹槽区域A3,其中设置有凹槽36;以及非凹槽区域A4,其中不设置有凹槽36。然而,与上层芯31的凹槽35相反,下层芯32的凹槽36是面向下的凹槽,其在厚度方向上从下层芯32的非皮肤侧表面向皮肤侧凹陷。凹槽36在尿布1的纵向方向(预定方向)上是长形的。在下层芯32中,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凹槽36在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在纵向方向上也间隔布置。
另外,下层芯32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穿透下层芯32的中央狭缝37(狭缝)、以及一对侧部狭缝38。中央狭缝37是基本为矩形的狭缝,其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并设置在尿布1的裆部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所述一对侧部狭缝38是大体上矩形的狭缝,其在纵向方向上延伸。所述一对侧部狭缝38被设置成在宽度方向上位于中央狭缝37的外侧的位置处,并且在纵向方向上与中央狭缝37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中央狭缝37在宽度方向和纵向方向上都比侧部狭缝38长。另外,当沿厚度方向看时,中央狭缝37的全部与上层芯31重叠,但侧部狭缝38的大部分不与上层芯31重叠。
需注意,尿布1的裆部区域是假定穿着者的裆部与尿布1接触的区域。具体来说,在竖直方向上,尿布1的连接部分2下方的区域(在纵向方向上的内侧)被定义为裆部区域。或者,裆部区域可以是当展开和拉伸的尿布1(图2)在纵向方向上被分成三部分时的中央区域。
这里,当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在厚度方向上分别被分为两部分时,位于皮肤侧的部分为皮肤侧部分311和321,位于非皮肤侧的部分为非皮肤侧部分312和322。具体来说,皮肤侧部分311和321以及非皮肤侧部分312和322被一条假想的线隔开,该假想的线在非凹槽区域A2和A4的最厚部分中在厚度方向上从中心C水平延伸。
在上层芯31中,凹槽区域A1的皮肤侧部分311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低于非凹槽区域A2的皮肤侧部分311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由于这个原因,排泄在上层芯31的皮肤侧表面上的排泄液体相较于非凹槽区域A2更易于流动到凹槽区域A1(该区域是低SAP区域)中。因此,排泄液体沿着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凹槽区域A1在纵向方向上分散。
特别是,上层芯31的凹槽35是面向上的凹槽。因此,凹槽区域A1中的皮肤侧部分311是凹槽35的空间部,凹槽区域A1的皮肤侧部分311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较低(零或接近零)。由于上层芯31直接接收排泄液体,通过使凹槽35成为面向上的凹槽,排泄在上层芯31的皮肤侧表面上的排泄液体可以立即落入凹槽35的空间部中,并在纵向方向上分散。因此,即使排泄出大量的排泄液体,也可以抑制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的皮肤侧表面的溢出。
并且,如果上层芯31的凹槽35是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狭缝,则排泄液体在沿凹槽区域A1分散之前向下移动,排泄液体在下层芯32的部分中被局部吸收。排泄液体从该局部吸收的部分分散的范围有限,并且排泄液体不能在下层芯32的大范围内被吸收。在上层芯31中也是如此,排泄液体会在于上层芯31中被分散之前移动到下层芯32,因此排泄液体不能在上层芯31的大范围内被吸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的上层芯31的凹槽35是其中上层芯31的部分在厚度方向上凹陷的凹槽35(凹陷部分)。由于这个原因,可以防止排泄液体立即从凹槽区域A1移动到下层芯32,而且排泄液体可以沿着凹槽区域A1在上层芯31的大范围内被分散。
并且,如图6所示,上层芯31的一些凹槽区域A1被设置在其中当在厚度方向上观察时、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彼此重叠的区域。由于这个原因,下层芯32可以接收和吸收沿上层芯31的这种凹槽区域A1被分散的排泄液体。因此,排泄液体也可以有利地在下层芯32中被分散,并且排泄液体在下层芯32的大范围内被吸收。并且,在下层芯32变得饱和后,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的大范围内被分散和吸收。
需注意,本实施例的下层芯32具有中央狭缝37。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在上层芯31的这样的部分中设置凹槽区域A1:这些部分在厚度方向上与下层芯32的其中没有布置中央狭缝37的部分重叠。根据这种构造,下层芯32可以接收和吸收沿这样的凹槽区域A1分散的排泄液体。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上层芯31的凹槽35不同于狭缝,所以下层芯32在凹槽区域A1中不暴露于皮肤侧。由于这个原因,可以防止在下层芯32的面向上层芯31的凹槽区域A1的部分中被吸收的排泄液体流回并接触到使用者的皮肤。另外,上层芯31的每个非凹槽区域A2中的皮肤侧部分311是高SAP区域。由于这个原因,已经被非凹槽区域A2的皮肤侧部分311吸收的排泄液体被超吸收性聚合物34可靠地保持住。因此,可以防止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的皮肤侧表面处发生再湿。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吸收芯30中,排泄液体可以很好地分散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中,并且吸收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即使液体被反复排泄,也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溢出或泄漏。此外,还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再湿。
另外,在图7中,上层芯31的凹槽35的底部部分位于皮肤侧部分311和非皮肤侧部分312之间的边界处,但对此没有限制,凹槽35的底部部分可以位于比边界更浅或更深的位置。另外,上层芯31的非凹槽区域A2的皮肤侧部分311的高SAP区域可以延伸到非皮肤侧、超出凹槽35的底部部分(或者如果凹槽35是面向下的凹槽,则超出凹槽35的天花板部分)。另外,凹槽区域A1中的非皮肤侧部分312的一部分(即凹槽35的底部部分的一部分或凹槽35的天花板部分的一部分)可以是高SAP区域。如果凹槽35的底部部分(或天花板部分)的一部分是高SAP区域,排泄液体就难以在凹槽35的底部部分(或天花板部分)处被吸入。由于这个原因,排泄液体易于在凹槽35的底部部分上方(或天花板部分下方)分散,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中分散的能力得到改善。这也类似地适用于下层芯32。
此外,优选的是在上层芯31中,非凹槽区域A2的非皮肤侧部分312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低于非凹槽区域A2的皮肤侧部分311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根据这种构造,从凹槽区域A1的皮肤侧部分311向下移动(朝向非皮肤侧部分312)的排泄液体易于移动到非凹槽区域A2的非皮肤侧部分312(其为低SAP区域)。由于这个原因,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中分散的能力得到了改善。例如,排泄液体在沿宽度方向与凹槽区域A1并排布置的非凹槽区域A2中流动,并且在宽度方向上也被分散。在上层芯31中进一步分散的排泄液体然后被下层芯32接收,因此排泄液体在下层芯32的更大范围内被吸收。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构造,例如,非凹槽区域A2的非皮肤侧部分312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可以等同于或大于非凹槽区域A2的皮肤侧部分311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
并且,已经移动到非凹槽区域A2的非皮肤侧部分312的排泄液体随后移动到下层芯32,并且也被非凹槽区域A2的皮肤侧部分311吸起。由于非凹槽区域A2的皮肤侧部分311是高SAP区域,被吸起的排泄液体被超吸收性聚合物34可靠地保持住。因此,可以防止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的皮肤侧表面处发生再湿。
如果上层芯31的凹槽35是面向上的凹槽,则超吸收性聚合物34和液体吸收性纤维被布置在凹槽区域A1的非皮肤侧部分312中。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凹槽区域A1的非皮肤侧部分312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低于非凹槽区域A2的皮肤侧部分311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
根据这种构造,已经流入上层芯31的皮肤侧部分311的凹槽区域A1(空间部)的排泄液体可以容易地移动(向下移动)到凹槽区域A1的非皮肤侧部分312(其为低SAP区域)。换句话说,凹槽区域A1的液体渗透性得到了改善。由于这个原因,即使反复排泄,也可以防止吸收了排泄液体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抑制凹槽区域A1的液体渗透性。
另外,如果上层芯31的凹槽35是面向上的凹槽,优选的是非凹槽区域A2的非皮肤侧部分312的液体吸收性纤维的平均密度高于凹槽区域A1的非皮肤侧部分312的液体吸收性纤维的平均密度。根据这种构造,由于毛细管效应,已经移动到凹槽区域A1的非皮肤侧部分312的排泄液体易于移动到非凹槽区域A2的非皮肤侧部分312。由于这个原因,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中分散的能力得到改善。另外,分散在上层芯31中的排泄液体被下层芯32接收,并在更大的范围内被吸收。
另外,本实施例的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在其皮肤侧表面处分别具有薄的纤维层313和323。纤维层313和323是由液体吸收性纤维33构成的,并且不包含超吸收性聚合物34。纤维层313和323有助于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的皮肤侧表面和下层芯32的皮肤侧表面的平面方向上的分散。因此,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中分散的能力得到了改善。然而,这样的构造也是可能的,即上层芯31和/或下层芯32不具有纤维层313和323。此外,纤维层313和323的厚度较低。由于这个原因,对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皮肤侧部分311和321(包括纤维层313和323的部分)和非皮肤侧部分312和322(不包括纤维层313和323的部分)之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的差异没有影响。
另外,虽然没有显示,但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非皮肤侧表面处可以提供薄的纤维层(不含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液体吸收性纤维33的层)。在这种情况下,排泄液体也易于在上层芯31的非皮肤侧表面和下层芯32的非皮肤侧表面处沿平面方向分散,进一步提高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中分散的能力。
另外,在吸收芯30的部分中,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的比较和液体吸收性纤维33的平均密度的比较可以用已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将目标吸收芯30用液氮浸渍、冷冻,然后用剃刀在厚度方向上切割,并从要比较的部分(例如凹槽区域A1和非凹槽区域A2)获得吸收芯30的横截面。让吸收芯30恢复到室温后,用电子显微镜(例如,由Keyence公司制造的VE7800)以50倍的放大率获得横截面图像。根据横截面图像,可以视觉地比较目标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的高低。另外,液体吸收性纤维33在目标部分中的平均密度的高低也可以根据横截面图像进行视觉地比较。此外,可以在横截面图像中对每单位面积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数量和液体吸收性纤维33的数量进行计数并进行比较。
作为另一个例子,目标吸收芯30被冷冻,然后切割,以从要比较的部分获得吸收芯30的横截面。然后,可以根据通过用X射线照射横截面得到的图像来比较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在超吸收性聚合物34颗粒大量重叠的部分中,X射线的透射量较低。由于这个原因,在X射线图像中,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高的部分被视觉识别为暗色,并且可以根据目标部分的亮/暗来对目标部分进行比较。另外,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重量和液体吸收性纤维33的重量可以通过日本专利申请号2018-542962中描述的测量方法获得,并且可以将重量转换为密度,然后进行比较。
如上所述,通过形成具有两层结构的吸收芯30,可以增加可被尿布1吸收的排泄液体的量。然而,如果排泄液体难以从上层芯31移动到下层芯32,那么排泄液体可能会在厚度方向上积聚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边界处的空间里。在这种情况下,被下层芯32吸收的排泄液体的量减少,下层芯32的吸收性能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鉴于此,在下层芯32中,也为优选的是,凹槽区域A3的皮肤侧部分321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低于非凹槽区域A4的皮肤侧部分321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还优选的是,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的至少一些设置在当从厚度方向上看时、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相互重叠的区域中。
根据这种构造,沿厚度方向移动到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的边界的排泄液体易于被下层芯32的皮肤侧部分321的凹槽区域A3(该区域是低SAP区域)吸收。由于这个原因,可以抑制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的边界处的积聚,并且排泄液体可以被移到下层芯32。因此,下层芯32可以可靠地吸收排泄液体,并且可以防止可被尿布1吸收的排泄液体的量减少。另一方面,下层芯32的非凹槽区域A4的皮肤侧部分321是高SAP区域。由于这个原因,已经被非凹槽区域A4的皮肤侧部分321吸收的排泄液体被超吸收性聚合物34可靠地保持住,并且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再湿。
另外,在凹槽区域A3中吸收的排泄液体易于移动到其下方的空间部(非皮肤侧部分322)中。然后,排泄液体沿着凹槽区域A3的空间部在纵向方向上被分散。由于这个原因,在上层芯31中分散的排泄液体进一步在下层芯32中分散,并且排泄液体在下层芯32的更大范围内被吸收。
另外,下层芯32的凹槽36是其中下层芯32的部分在厚度方向上凹陷的凹槽36(凹陷部分)。由于这个原因,与凹槽36是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狭缝的情况不同的是,可以防止排泄液体积聚在凹槽36中。换句话说,即使是在其中布置有液体吸收性纤维33和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部分中,排泄液体也可以被分散。
另外,如果下层芯32的凹槽36是面向下的凹槽,那么液体在凹槽区域A3中向下方(空间部中)渗透的能力就较强。因此,排泄液体可以被吸引到下层芯32的非皮肤侧部分322,然后被分散,下层芯32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另外,下层芯32的凹槽36是面向下的凹槽,而不是狭缝,并且由于凹槽36的空间部(凹陷部分)不存在于下层芯32的皮肤侧表面,因此排泄液体从上层芯31向下层芯32移动的速度可以被抑制到适当的水平。因此,排泄液体在移动到下层芯32之前会在上层芯31中被分散。
另外,与上层芯31类似,在下层芯32中也优选的是,非凹槽区域A4的非皮肤侧部分322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低于非凹槽区域A4的皮肤侧部分321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
根据这种构造,在下层芯32的非皮肤侧部分322中,已经沿着凹槽36的空间部在纵向方向上分散的排泄液体易于移动到非凹槽区域A4的非皮肤侧部分322(这些区域是低SAP区域)。由于这个原因,排泄液体在下层芯32中的分散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另外,移动到非凹槽区域A4的非皮肤侧部分322的排泄液体被非凹槽区域A4的皮肤侧部分321吸起。由于非凹槽区域A4的皮肤侧部分321是高SAP区域,被吸起的排泄液体被可靠地保持住,并且排泄液体的再湿可以被抑制。
另外,下层芯32的平面形状比上层芯31的平面形状略大,并且下层芯32从上层芯31的纵向端部31a沿纵向方向向外延伸。在下层芯32的沿纵向方向从上层芯31向外延伸的部分中,排泄液体不会在与上层芯31的边界处积聚,但优选的是在该部分中也设置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
根据这种构造,排泄液体可以分散到下层芯32的在厚度方向上不与上层芯31重叠的区域。另外,下层芯32的纵向端部部分由于凹槽36而具有弹性,可以轻易地变形。因此,下层芯32可以容易地与穿着者的下腹部区域和臀部区域相贴合。
另外,优选的是当从厚度方向看时,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具有与上层芯31的凹槽区域A1重叠的部分。在第一实施例中,上层芯31的大部分凹槽35(不包括与中央狭缝37重叠的两个凹槽35A)与下层芯32的凹槽36重叠。
在上层芯31中,与非凹槽区域A2相比,更多的排泄液体通过凹槽区域A1向下流动(向非皮肤侧)。由于这个原因,如果上层芯31的凹槽区域A1和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是对齐的,大量通过上层芯31的凹槽区域A1的排泄液体可以被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接收,被吸入下层芯32内(非皮肤侧部分的空间部322),并被分散。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的边界处的积聚。需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上层芯31的凹槽35和与其重叠的下层芯32的凹槽36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布置,但对此没有限制,并且上层芯31的凹槽35和下层芯32的凹槽36至少部分重叠即可。
另外,优选的是在下层芯32的至少一部分中,在下层芯32的给定区域的皮肤侧部分321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高于上层芯31的面向该给定区域的区域中的非皮肤侧部分312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根据这种构造,排泄液体从上层芯31向下层芯32移动的速度可以被抑制到适当的水平。因此,在移动到下层芯32之前,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中被分散。
具体地说,在第一实施例的吸收芯30中,上层芯31的大部分凹槽区域A1与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重叠,上层芯31的大部分非凹槽区域A2与下层芯32的非凹槽区域A4重叠。如上所述,下层芯32的皮肤侧部分321的非凹槽区域A4是高SAP区域,并且上层芯31的非皮肤侧部分312的面对非凹槽区域A4的非凹槽区域A2是低SAP区域,从而实现上述的关系。另一方面,下层芯32的皮肤侧部分321的凹槽区域A3和上层芯31的非皮肤侧部分312的面对凹槽区域A3的凹槽区域A1均为低SAP区域。由于这个原因,优选的是超吸收性聚合物34在下层芯32的皮肤侧部分321的凹槽区域A3中的平均密度比在上层芯31的非皮肤侧部分312的凹槽区域A1中的平均密度高。
另外,下层芯32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中央狭缝37,其位于与穿着者的裆部区域抵靠的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由于这个原因,下层芯32和与之重叠的上层芯31沿着中央狭缝37(沿纵向方向)进行弯曲。因此,吸收芯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变形,以相对于侧部部分向皮肤侧突出,并能容易地与穿着者的裆部区域相贴合。
另外,上层芯31的凹槽区域A1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看时与中央狭缝37重叠的部分(图6中的凹槽35A)。在吸收芯30的设有中央狭缝37的部分中,吸收排泄液体的能力降低,但排泄液体可以在上层芯31的与中央狭缝37重叠的凹槽区域A1中分散。特别是,优选的是,上层芯31的这些凹槽区域A1的纵向端部部分在纵向方向上从中央狭缝37向外延伸。根据这种构造,排泄液体可以移动到不与中央狭缝37重叠的部分。因此,可以抑制排泄液体在裆部区域中的溢出。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构造。吸收芯30的设置中央狭缝37的部分具有较低的刚度。由于这个原因,这样的构造是可能的,其中,在厚度方向上看时,下层芯32的中央狭缝37的至少一部分不与上层芯31的凹槽区域A1(凹槽35)重叠。例如,如图10A的变体所示,这样的构造是可能的,其中中央狭缝37的整个区域不与上层芯31的凹槽区域A1重叠。根据这种构造,可以防止吸收芯30中由于中央狭缝37而刚度较低的部分由于凹槽区域A1而具有更低的刚度。而且可以抑制吸收芯30失去形状。相应地,吸收芯30的吸收性能表现得更长久。另外,排泄液体易于汇集在中央狭缝37中。为此,由于提供非凹槽区域A2作为上层芯31的与中央狭缝37重叠的区域,皮肤侧部分311是高SAP区域,并且排泄液体向中央狭缝37的移动可以被抑制。因此,可以抑制液体在中央狭缝37中的汇集。
另外,优选的是,上层芯31的凹槽35不延伸到上层芯31的外周边缘,并且下层芯32的凹槽36不延伸到下层芯32的外周边缘。根据这种构造,可以抑制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形状损失。此外,还可以防止排泄液体分散到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外周边缘。
另外,如上所述,尿布1设有在抵靠穿着者裆部的区域内沿纵向方向拉伸和收缩的裆部弹性构件17。如图6所示,优选的是,在厚度方向上看时,中央狭缝37和上层芯31的凹槽区域A1具有与裆部弹性构件17重叠的部分。
根据这种构造,由于中央狭缝37而导致的吸收芯30的向皮肤侧突出的变形由裆部弹性构件17的拉伸和收缩促进。另外,由于凹槽区域A1的存在,吸收芯30具有了柔性,可以容易地变形以贴合穿着者的裆部。这种变形也由裆部弹性构件17的拉伸和收缩所促进。因此,尿布1与穿着者的贴合度得到了提高。
另外,如图10A的变体所示,即使在下层芯32的中央狭缝37的整个区域不与上层芯31的凹槽区域A1重叠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沿厚度方向看时,中央狭缝37具有与裆部弹性构件17重叠的部分。根据这种构造,由于中央狭缝37而导致的吸收芯30的向皮肤侧突出的变形由裆部弹性构件17促进,并且下层芯31的中央狭缝37的一部分弯曲,以便抑制排泄液体的积聚。
另外,在纵向方向上与下层芯32的中央狭缝37重叠的部分中,上层芯31的宽度方向上的侧端在宽度方向上位于中央狭缝37的外侧,并且在宽度方向上位于下层芯32的宽度方向上的侧端的内侧。由于这个原因,下层芯32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易于沿着上层芯31的宽度方向上的侧端弯曲(沿纵向方向)。换句话说,下层芯32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易于上升到皮肤侧。
另外,下层芯32在宽度方向上在中央狭缝37的相应的侧上具有一对侧部狭缝38。侧部狭缝38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与上层芯31的宽度方向上的侧端的位置基本相同。由于这个原因,下层芯32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也由于所述一对侧部狭缝38的存在而易于上升到皮肤侧。因此,在裆部区域中,吸收芯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易于变形,从而突出到皮肤侧,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易于上升到皮肤侧,并易于变形为W形截面。由于这个原因,尿布可以更容易地与穿着者的裆部贴合。
另外,优选的是,在宽度方向上在下层芯32的中央狭缝37的外侧、其中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彼此重叠的区域中,设置有上层芯31的凹槽35或下层芯32的凹槽36中的至少一者。根据这种构造,其中两层芯31和32相互重叠的高刚度区域由于有凹槽35和36而被赋予了柔性,并且可以容易地变形,从而使尿布更容易与穿着者的裆部贴合。
另外,优选的是,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凹槽36A)被设置在相对于下层芯32的侧部狭缝38在宽度方向上位于外侧的位置处,并且在纵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与侧部狭缝38重叠。根据这种构造,下层芯32的已经上升到皮肤侧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具有更高的柔性。由于这个原因,下层芯32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可以容易地沿着穿着者的上腿关节变形,而且贴合性也得到改善。
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构造,并且其中下层芯31不具有中央狭缝37和/或侧部狭缝38的构造也是可能的。
另外,优选的是,下层芯32的凹槽36布置成与中央狭缝37和侧部狭缝38的外周边缘分开。根据这种构造,可以抑制下层芯32的形状的损失。
需注意,优选的是中央狭缝37和侧部狭缝38的宽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上层芯31的凹槽35和下层芯32的凹槽36的宽度(主凹槽351和361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以及副凹槽352和362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根据这种构造,由于中央狭缝37和侧部狭缝38的存在,吸收芯30容易变形为W形。另一方面,通过不使凹槽35和36的宽度过大,可以防止吸收芯30失去其形状。优选的是中央狭缝37和侧部狭缝38的宽度例如为大约7毫米到50毫米,这样吸收性能就不会下降太多。凹槽35和36的宽度例如优选的是大约1毫米到8毫米。另外,中央狭缝37和侧部狭缝38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是足以与穿着者的裆部相抵靠的长度,例如约50至300毫米,或优选的是约100至250毫米。
另外,上层芯31的凹槽35和下层芯32的凹槽36分别包括:在纵向方向上为长形的主凹槽351和361;以及在宽度方向上从主凹槽351和361延伸的副凹槽352和362。具体来说,多个副凹槽352和362在宽度方向上从主凹槽351和361在纵向方向上间隔地延伸。多个这样的主凹槽351和361在宽度方向和纵向方向上以一定的间隔布置。
由于副凹槽352和362,排泄在上层芯31的皮肤侧表面的液体和被吸入下层芯32的非皮肤侧部分322(空间部)的排泄液体不仅可以在纵向方向上而且可以在宽度方向上被分散。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中的分散能力。
另外,通过使吸收芯30具有两层结构,可以吸收的排泄液体的量增加,但吸收芯30变得刚度更高,并且较不容易变形。然而,本实施例的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具有凹槽35和36。特别是,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相互重叠、刚度较高的区域中设置了凹槽35和36。由于这个原因,吸收芯30被赋予了柔性,可以容易地沿着穿着者的身体变形。
另外,凹槽35和36不仅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主凹槽351和361,而且还包括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副凹槽352和362。由于这个原因,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不仅可以容易地沿纵向方向弯曲,而且还可以容易地在副凹槽352和362处沿宽度方向弯曲。由于这个原因,吸收芯30可以容易地沿着从穿着者的下腹部区域延伸到他们的臀部区域的部分在纵向方向上弯曲。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上层芯31的大部分凹槽35与下层芯32的凹槽36重叠。另外,不仅上层芯31的主凹槽351和下层芯32的主凹槽361相互重叠,而且上层芯31的副凹槽352和下层芯32的副凹槽362也相互重叠。为此,其中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相互重叠的区域可以更容易地沿凹槽35和36沿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弯曲,并且更容易沿穿着者的身体变形。
而且,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副凹槽352和362的纵向位置是相互对齐的。由于这个原因,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可以容易地在副凹槽352和362处沿宽度方向弯曲,并可以容易地沿穿着者的身体发生变形。
另外,如图6所示,在相对于中央狭缝37在纵向方向上位于后侧的区域中,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具有区域A21、A41和A42,其中非凹槽区域A2和A4在宽度方向上从一端到另一端是连续的。这样,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后端部分中设置了在宽度方向上连续且不包括凹槽35和36的区域A21、A41和A42,因此,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可以容易地沿着这样的区域(在凹槽35和36的纵向端部处)在纵向方向上弯曲。换句话说,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在纵向方向上的弯曲不易于受到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凹槽35和36的阻碍。由于这个原因,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后端部分易于遵循穿着者的圆状的臀部区域。
另外,如图6所示,下层芯32的后端32a相对于上层芯31的后端31a位于后方,并且上层芯31的后端31a位于在下层芯32的宽度方向上连续的非凹槽区域A42中。由于这个原因,下层芯32的后端部分可以容易地沿着上层芯31的后端32a在纵向方向上弯曲。因此,下层芯32的后端部分可以容易地遵循穿着者的圆状臀部区域。
另外,如上所述,吸收芯30的后端部分可以容易地在纵向方向上弯曲,因此可以防止吸收芯30的裆部区域的W形变形(由于中央狭缝37和侧部狭缝38引起的变形)传递到吸收芯30后方的位置。因此,吸收芯30的后端部分可以容易地遵循穿着者的臀部区域。
另外,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其中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不重叠的区域(仅包括下层芯32的区域)具有低刚度和高柔性。由于这个原因,尽管没有显示,但是在只包括下层芯32的区域中,下层芯32的凹槽36的宽度(具体地说,主凹槽361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和副凹槽362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比其中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相互重叠的区域中的小。根据这种构造,可以抑制下层芯32的形状损失。
而且,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相互重叠的区域与它们不相互重叠的区域之间的边界部分(上层芯31的外周边缘部分)容易成为吸收芯30的弯曲点,但也容易成为吸收芯30的形状损失的起点。鉴于此,优选的是,在边界部分中不设置凹槽区域A1和A3,特别是优选的是不设置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根据这种构造,可以抑制吸收芯30的形状损失。
如图8A和8B所示,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的边界部分中可以提供为液体可渗透的片材的包芯片39(例如,薄棉纸或无纺布)。包芯片39的一个例子如图9A所示,是一种无纺布片,其经过不平坦性处理,以便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突出部分391和凹陷部分392。由于包芯片39的突起和凹陷,排泄液体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分散,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中分散的能力得到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包芯片39的突起和凹陷并不限于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在宽度方向或其他方向上延伸。另外,包芯片39的突起和凹陷增加了排泄液体的储存空间的量。因此,即使大量的排泄液体被排泄出,排泄液体也可以暂时储存在包芯片39的储存空间中,从而可以防止排泄液体溢出在上层芯31的皮肤侧表面上。另外,尽管没有显示,但是在包芯片39中,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突出部分391和凹陷部分392可以在纵向方向上间歇地布置。在这种情况下,排泄液体也可以在宽度方向上在突起和凹陷之间的分隔部分处分散。
另外,通过将上述包芯片39布置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的边界部分处(通过将包芯片39的突出和凹陷的表面布置成面对上层芯31的非皮肤侧表面),排泄液体可以更好地在上层芯31的非皮肤侧表面处分散。然而,包芯片39并不限于为具有突起和凹陷的片材。
另外,包芯片39并不只限于布置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的边界部分处。例如,如图9B所示,包芯片39可以被布置成从非皮肤侧表面向皮肤侧表面一侧围绕下层芯32包裹。根据这种构造,下层芯32的形状损失可以被包芯片39所抑制。另外,包芯片39可以布置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的边界部分以外的部分处(例如,下层芯32的除去图9B中从p1到p2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根据这种构造,可以不需要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的边界部分中的粘附包芯片39和吸收芯30的粘合剂,而且液体从上层芯31渗透到下层芯32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包芯片39可以被布置成从皮肤侧表面到非皮肤侧表面一侧以与图9B中相反的方向围绕下层芯32包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完全包围下层芯32,则包芯片39的部分相互重叠,但由于重叠区域被布置在下层芯32的非皮肤侧表面上,与重叠区域被布置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的情况相比,液体可以更顺畅地从上层芯31移动到下层芯32,使得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积聚。或者,包芯片39可以布置在上层芯31的一部分或其外周中,或者包芯片39可以不布置在吸收芯30上。
另外,上层芯31的凹槽35和下层芯32的凹槽36的形状、数量和布置位置并不限于图4至图6中示出的例子。例如,在图10B的吸收芯30中,在上层芯31的前端部部分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中设置的凹槽35B和36B朝向纵向中心在宽度方向上向内倾斜。由于这个原因,从下层芯32的最窄部分升起的吸收芯30的前端部部分可以容易地变形为倒三角杯状,从而围绕穿着者的下腹部区域进行包裹,尿布1的贴合度得到改善。
另外,例如,如图11A所示,副凹槽352和362在吸收芯30的沿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中从主凹槽351和361延伸,但副凹槽352和362不设置在吸收芯30的沿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中。另外,下层芯32在纵向方向上的端部部分为非凹槽区域A4。如上所述,凹槽区域A1和A3的面积比率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纵向端部部分中可以比在中央部分中小。根据这种构造,可以抑制吸收芯30的形状损失。
另外,例如,如图11B所示,凹槽35和36可以一直延伸到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两个纵向端部。根据这种构造,排泄液体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分散更大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在宽度方向上连续的非凹槽区域A22和A43可以设置在中央狭缝37的后方,从而使得吸收芯30的后端部分遵循穿着者的臀部区域(图11B),并且虽然没有显示,但凹槽35和36可以从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纵向前端连续延伸到纵向后端。
另外,上层芯31的凹槽35和下层芯32的凹槽36不限于在纵向方向上具有预定的长度,也可以是在另一个方向(如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凹槽。此外,上层芯31的凹槽35和下层芯32的凹槽36可以是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凹槽。此外,上层芯31的凹槽35和下层芯32的凹槽36可以被设置成在厚度方向上完全不相互重叠。此外,上层芯31的凹槽35和下层芯32的凹槽36不是必须具有副凹槽352和362。另外,这样的构造是可能的,其中,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凹槽区域A1和A3不设置在其中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不相互重叠的区域中。
第二实施例
图12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吸收芯30的示意性剖视图。第二实施例的下层芯32与第一实施例的下层芯32相同。另外,与第一实施例的上层芯31类似,第二实施例的上层芯31具有从皮肤侧表面向非皮肤侧凹陷的凹槽35(面向上的凹槽)。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超吸收性聚合物34均匀地分布在整个上层芯31中(在不包括纤维层313的部分中)。具体地说,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在上层芯31的各部分之间是相等的,而且这种平均密度的差异小于超吸收性聚合物34在下层芯32的各部分(例如皮肤侧部分321的凹槽区域A3和非凹槽区域A4)之间的平均密度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排泄在上层芯31的皮肤侧表面上的排泄液体可以立即落入上层芯31的凹槽35的空间部中并被分散。由于超吸收性聚合物34均匀地分布在上层芯31中,即使重复排泄,液体的运动也不容易被吸收了排泄液体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所阻碍,而且上层芯31针对液体具有良好的渗透性。由于这个原因,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中分散的同时,在厚度方向上移动到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的边界。移动到边界的排泄液体通过下层芯32的皮肤侧部分321的凹槽区域A3(低SAP区域)被吸入内部,此后被非皮肤侧部分322的凹槽区域A3(空间部)进一步分散。
因此,在其中超吸收性聚合物34被均匀分布的上层芯31具有凹槽35的情况下,凹槽35可以是图12中所示的面向上的凹槽,也可以是面向下的凹槽(未示出)。在面向下的凹槽的情况下,通过上层芯31的凹槽区域A1并移动到非皮肤侧部分312的排泄液体可以在凹槽35的空间部中分散。
第三实施例
图13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吸收芯30的示意性剖视图。第三实施例的下层芯32与第一实施例的下层芯32相同。另外,第三实施例的上层芯31不具有凹槽35,并且超吸收性聚合物34均匀地分布在整个上层芯31中(在除纤维层313以外的部分中)。
在这种情况下,排泄在上层芯31的皮肤侧表面上的排泄液体被带入上层芯31内部,并在平面方向上被分散的同时,在厚度方向上移动到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的边界。如果在上层芯31的皮肤侧表面上设置纤维层313,则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的皮肤侧表面沿平面方向分散。由于超吸收性聚合物34均匀地分布在上层芯31中,即使重复排泄,液体的移动也不易被吸收了排泄液体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所阻碍,并且上层芯31具有良好的液体渗透性。已经移动到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的边界的排泄液体通过下层芯32的皮肤侧部分321的凹槽区域A3(低SAP区域)被吸入内部,此后被非皮肤侧部分322的凹槽区域A3(空间部)分散。
第四实施例
图14A和14B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吸收芯30的示意性剖视图。与第一实施例的下层芯32相反,第四实施例的下层芯32的凹槽36是面向上的凹槽。在这种情况下,在下层芯32的皮肤侧部分321中,凹槽区域A3是空间部,并且在凹槽区域A3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低于在非凹槽区域A4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通过上层芯31的排泄液体落入下层芯32的皮肤侧部分321的凹槽36的空间部中,并在纵向方向上分散。这使得可以抑制排泄液体在厚度方向上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的边界处的积聚。可以提高排泄液体在下层芯中的分散能力。
如果下层芯32的凹槽36是面向上的凹槽,优选的是,与第一实施例的上层芯31类似地,凹槽区域A3的非皮肤侧部分322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低于非凹槽区域A4的皮肤侧部分321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这就可以防止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的渗透性被吸收了排泄液体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所阻碍的情况。另外,优选的是下层芯32的非凹槽区域A4的非皮肤侧部分322中的液体吸收性纤维33的平均密度高于凹槽区域A3的非皮肤侧部分322中的液体吸收性纤维33的平均密度。因此,由于毛细管效应,已经移动到凹槽区域A3的非皮肤侧部分322的排泄液体更易于移动到非凹槽区域A4的非皮肤侧部分322,进一步提高了排泄液体在下层芯中分散的能力。
即使在下层芯32的凹槽36是面向上的凹槽的情况下,上层芯31的凹槽35也可以是面向上的凹槽(图14A)或面向下的凹槽(图14B),或者也可以使用第二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层芯31。
另外,如图14B所示,由于上层芯31的凹槽35(面向下的凹槽)和下层芯32的凹槽36(面向上的凹槽)的位置对准,所以较大的空间可以暂时储存已通过上层芯31的皮肤侧部分311的排泄液体,并且所储存的排泄液体可以沿着凹槽35和36分散。由于这个原因,即使排泄出大量的液体,也可以防止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的皮肤侧表面溢出。
另外,如果上层芯31的凹槽35是面向下的凹槽,则上层芯31可以容易地变形,使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相对于侧部部分向皮肤侧突出。因此,促进了下层芯32的由于中央狭缝37的存在而导致的变形,吸收芯30可以容易地与穿着者的裆部区域相贴合。另一方面,如果下层芯32的凹槽36是面向上的凹槽,则下层芯32可以容易地变形,使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相对于侧部部分向非皮肤侧突出。因此,这使得更容易发生沿圆状的臀部区域的变形。
第五实施例
图15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尿布1在展开和拉伸状态下从皮肤侧看时的示意性平面图。图16是沿图15中的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7是在厚度方向上从非皮肤侧看时,处于重叠状态下的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平面图。图18A是在厚度方向上从皮肤侧看时,上层芯31的平面图。图18B是在厚度方向上从非皮肤侧看时,下层芯32的平面图。图19是第五实施例的变体中的吸收芯30在厚度方向上从非皮肤侧看时的平面图。
如图16所示,第五实施例的下层芯32具有从下层芯32的非皮肤侧表面沿厚度方向向皮肤侧凹陷的凹槽36(面向下的凹槽),但不具有中央狭缝37和一对侧部狭缝38。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构造,其中在下层芯32中未设置凹槽区域A3的区域中设置狭缝(例如,侧部狭缝38)的构造也是可能的。
如图17所示,吸收芯30具有"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和一对"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这些部分是通过将吸收芯30的最大宽度在宽度方向上分成三个部分(三个相等的部分)而定义的。另外,吸收芯30具有在纵向方向上位于相对于产品中心线CL的前侧的"前侧部分30F"、和在纵向方向上位于相对于产品中心线CL的后侧的"后侧部分30B"。
产品中心线CL(中心线)是将处于展开和拉伸状态的尿布1(图15)在纵向方向上分成两部分(两个相等的部分)的线。并且,吸收芯30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并不限于与产品中心线CL对齐,也可以偏离产品中心线CL。换句话说,吸收芯30可以偏向尿布1的前侧或后侧。在这种情况下,前侧部分30F和后侧部分30B在纵向方向上具有不同的长度。
吸收芯30的后侧部分30B具有通过将最大长度(从产品中心线CL到吸收芯30的最后侧端部的长度)在纵向方向上分成三部分(三个相等的部分)而得到的区域。通过这种划分得到的中央区域将被称为"后侧第一区域30B1",在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前侧的区域将被称为"后侧第二区域30B2",并且在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后侧的区域将被称为"后侧第三区域30B3"。
同样,吸收芯30的前侧部分30F具有通过将最大长度(从产品中心线CL到吸收芯30的最前侧端部的长度)在纵向方向上分成三部分(三个相等的部分)而得到的区域。通过这种划分得到的中央区域将被称为"前侧第一区域30F1",在前侧第一区域30F1的后侧的区域将被称为"前侧第二区域30F2",并且在前侧第一区域30F1的前侧的区域将被称为"前侧第三区域30F3"。
换句话说,在下面的描述中,由吸收芯10的最大宽度和最大长度限定的矩形区域在产品中心线CL处被分为沿纵向方向的前侧区域和后侧区域。吸收芯30的前侧区域和后侧区域也分别被分为九个区域。
需注意,在第五实施例中,内裤式尿布1被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例子来说明,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也适用于另外的吸收性物品,如贴带式尿布或吸收性垫。在应用于贴带式尿布或吸收性垫的情况下,当尿布在纵向方向上展开时,产品中心线是特定的,并且吸收芯如图17所示被划分。
如第一实施例所述,下层芯32中的凹槽区域A3的皮肤侧部分321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低于非凹槽区域A4的皮肤侧部分321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由于这个原因,通过上层芯31的排泄液体易于从凹槽区域A3(其为低SAP区域)被吸收到下层芯32中。然后,排泄液体沿着凹槽区域A3的空间在纵向方向上分散。由于这个原因,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的边界处的积聚可以得到抑制。通过使排泄液体顺畅地从上层芯31进入下层芯32,可以防止排泄液体不能被完全吸收而流到尿布1的表面外并漏到外面的情况。另外,通过分散排泄液体,下层芯32可以在表面方向的大范围内得到有效利用。
特别是,在下层芯32的凹槽36是面向下的凹槽的情况下,液体在凹槽区域A3中向下(空间部)的渗透的能力较高。因此,排泄液体可以被吸引到下层芯32的非皮肤侧部分,然后被分散,并且下层芯32可以得到有效利用。需注意,凹槽可以是面向上的凹槽,如同第四实施例中下层芯32的凹槽36那样。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通过上层芯31的排泄液体落入凹槽36的空间部中并被分散,但排泄液体可以从形成每个凹槽36的三个表面(底面和一对侧面)被吸收到下层芯32中。因此,排泄液体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的边界处的积聚可以得到抑制。
此外,与第一实施例中图7所示的吸收芯30类似,优选的是下层芯32的凹槽36不是在厚度方向上被压缩的凹槽,并且下层芯32(液体吸收性纤维33和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单位面积重量(g/m2)在凹槽区域A3中比在非凹槽区域A4中低。根据这种构造,通过上层芯31的排泄液体更易于流入凹槽区域A3中,并更容易从凹槽区域A3被吸收到下层芯32中。
需注意,凹槽区域A3和非凹槽区域A4中的下层芯32的单位面积重量(g/m2)可以用已知的方法进行比较。例如,将下层芯32浸入液氮中冷冻,然后用剃刀沿厚度方向切割,得到下层芯32的横截面,其中包括要比较的部分(凹槽区域A3和非凹槽区域A4)。然后将下层芯32放回室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横截面的图像,以视觉地比较凹槽区域A3和非凹槽区域A4中的材料量,或对材料层的数量进行计数和比较。
另外,作为制造其中凹槽区域A3的单位面积重量低于非凹槽区域A4的单位面积重量的下层芯32(吸收芯30)的方法的例子,构成下层芯32的材料可以覆盖在图案板上,该图案板的底面设置有与凹槽区域A3相对应的突起。另外,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和平均密度可以通过控制供应给图案板的材料(液体吸收性纤维33和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量来控制。
如上所述,通过上层芯31的排泄液体更易于从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被吸收到下层芯32中。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设置有凹槽区域A3的吸收芯30的部分具有较薄的厚度和较低的单位面积重量,因此,更易于发生至尿布1表面的再湿。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下层芯32的皮肤侧部分321是低SAP区域,所以易于发生从下层芯32到上层芯31的再湿,并且存在导致尿布1的表面发生再湿的风险。
鉴于此,在第五实施例的吸收芯30中,位于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的面积除以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面积而得到的数值被设定为小于位于前侧第一区域30F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的面积除以前侧第一区域30F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面积而得到的数值。具体而言,如图17所示,在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仅设置一个沿纵向方向长于沿宽度方向的主凹槽361,而在前侧第一区域30F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设置四个主凹槽361。
在吸收芯30中,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是当穿着者处于坐姿或仰卧时易于承受身体重量的区域。由于这个原因,通过减少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凹槽36的面积比率,即使大量的身体重量作用于后侧第一区域30B1,也可以减少从凹槽区域A3排出的液体的再湿的量。
另一方面,与后侧部分30B相比,吸收芯30的前侧部分30F是与穿着者的排泄源接触的区域,也是排泄液体更易于被排泄出的区域,并且是当穿着者处于坐姿等状态时不易于承受身体重量的区域。特别是,与接触穿着者的裆部的前侧第二区域30F2以及由于尿布1的腰部弹性构件211、221等而易于与穿着者紧密接触的前侧第三区域30F3相比,其间的前侧第一区域30F1不易于承受穿着者的身体重量。为此,通过增加前侧第一区域30F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凹槽36的面积比率,穿着者排出的大量排泄液体在通过上层芯31后,不易于积聚在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之间的边界处,并迅速从凹槽区域A3被吸入下层芯32。特别是,在穿着者是男性的情况下,前侧第一区域30F1易于接触到穿着者的排泄源,因此,下层芯32可以更有效地吸收排泄液体。因此,可以防止排泄液体未能被上层芯31完全吸收而流到尿布1的表面以外并漏到外面的情况。另外,由于身体重量不易于被施加到前侧第一区域30F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所以不易于发生再湿的情况。
另外,优选的是下层芯32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g/m2)整体上高于上层芯31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g/m2)。在这种情况下,上层芯31的吸收和保持能力相对较小。由于这个原因,通过如上所述地增加前侧第一区域30F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凹槽36的面积比率,从排泄源排出的大量排泄液体可以迅速从上层芯31移入下层芯32。因此,即使上层芯31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较低,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排泄液体未能被上层芯31完全吸收而漏到外面的情况。
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构造,还可以有这样的构造,其中下层芯32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g/m2)整体上等于或低于上层芯31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g/m2)。需注意,平均单位面积重量的比较可以通过已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单位面积重量优选的是按以下方法获得:将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从尿布1中分离并取出,然后测量芯31和32的重量(g)和外形面积(m2),并根据这些计算单位面积重量。
另外,第五实施例的吸收芯30还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与已描述实施例中的吸收芯30类似,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相互重叠,并且凹槽区域A3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包括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重叠部分中。换句话说,凹槽区域A3设置在其中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相互重叠的区域中,该区域的吸收芯30的单位面积重量相对较高,而且对排泄液体的保持力也较高。由于这个原因,即使大量的排泄液体被吸收芯30中的设置有凹槽区域A3的部分吸收,也可以比单层吸收芯更多地抑制来自凹槽区域A3的再湿。
需注意,图17示出了这样的吸收芯30,其中上层芯31在宽度方向和纵向方向上的长度比下层芯32短。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有这样的构造,其中下层芯32在宽度方向和纵向方向上的长度比上层芯31小,还可以有这样的构造,其中上层芯31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下层芯32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长(或短),上层芯31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比下层芯32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短(或长)。另外,在图17中,下层芯32在纵向方向上比上层芯31在两侧延伸得更远。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有这样的构造,其中上层芯31在纵向方向上比下层芯32在两侧都延伸得更远,也可以有这样的构造,其中下层芯32在纵向方向上比上层芯31在纵向方向上的一侧延伸得更远,并且上层芯31在纵向方向上比下层芯32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延伸得更远。
此外,在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处,没有被吸收芯30吸收的大部分排泄液体在纵向方向上向后流过吸收芯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由于这个原因,下层芯32的凹槽36优选的是设置在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然而,这是较可能施加体重并易于发生再湿的区域。鉴于此,如图17所示,优选的是,下层芯32的位于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部分具有这样的区域,该区域仅设置有一个主凹槽361,该主凹槽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比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长。换句话说,优选的是,存在这样的区域,该区域不包括在宽度方向上并排布置的多个主凹槽361。根据这种构造,从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流向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排泄液体通过上层芯31,在被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吸收到下层芯32中的同时,在纵向方向上被分散。因此,从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流出的排泄液体可以顺畅地从上层芯31移动到下层芯32中,使得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泄漏。此外,凹槽区域A1的面积比率可以保持较小,而且可以减少来自凹槽区域A1的再湿量。
与图17不同的是,这样的构造是可能的,其中多个主凹槽361在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前侧的部分(靠近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的部分)中在宽度方向上并排布置。另外,位于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下层芯32可以设置有在与纵向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凹槽36,或者可以根本不设置凹槽36。
另外,可以用已知的方法来比较下层芯32中的凹槽区域A3的面积比率,并且观察凹槽区域A3的数量。例如,在将吸收芯30(下层芯32)从尿布1分离或暴露出来并视觉观察凹槽区域A3的情况下,可以首先如图17所示划分吸收芯30,然后视觉比较目标部分中凹槽区域A3的面积比率并检查凹槽区域A1的数量。另外,也可以在通过从厚度方向拍摄下层芯32得到的图像数据中确定凹槽区域A3(轮廓),并使用面积计算软件或类似软件来实际计算凹槽区域A3的面积。
另外,如上所述,在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厚度较高的部分中,X射线的透射量会减少。鉴于此,在凹槽区域A3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密度(单位面积重量)小于非凹槽区域A4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通过用X射线沿厚度方向照射下层芯32得到的图像来确定凹槽区域A3。换句话说,在X射线图像中,凹槽区域A3和非凹槽区域A4之间存在着明度上的差异。由于这个原因,可以根据X射线图像的明暗从视觉上确定凹槽区域A3,并比较凹槽区域A3在目标部分的面积比率,以及检查凹槽区域A3的数量。或者,也可以将X射线图像二值化,确定凹槽区域A3(轮廓),并使用面积计算软件或类似软件实际计算凹槽区域A3的面积并进行比较。
此外,在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处没有被吸收芯30吸收的大部分排泄液体在纵向方向上向后流过吸收芯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鉴于此,优选的是吸收芯30(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在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g/m2)高于在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对侧部部分中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g/m2)。具体而言,如图17所示,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没有设置在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矩形区域)的部分中,而是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设置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整个区域中(矩形区域的整个区域)。
根据这种构造,吸收芯30在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部分可以吸收和保持大量从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流出的排泄液体。另外,尽管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是较可能被施加穿着者的身体重量的部分,但再湿可以被抑制。
另外,没有被吸收芯30的位于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部分吸收的排泄液体易于流向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由于这个原因,下层芯32的分别位于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对侧部部分的部分优选的是设置有主凹槽361。根据这种构造,流向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并已通过上层芯31的排泄液体在被主凹槽361吸收到下层芯32中的同时,在纵向方向上被分散。换句话说,在吸收芯30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中,排泄液体顺畅地从上层芯31移动到下层芯32中,使得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泄漏,特别是横向泄漏。
需注意,吸收芯30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可以用已知的方法进行比较。例如,将吸收芯30从尿布1分离出来,并且如图17所示,将吸收芯30进行划分。之后,将吸收芯30的位于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和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的部分(包括上层芯31和下层芯32的叠层物)切割出来,并测量各部分的重量(g)。然后测量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面积a(m2)。然后,通过将吸收芯30的位于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和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的重量(g)除以面积a(m2)来计算单位面积重量(g/m2)。
另外,图17中示出的上层芯31的平面形状是沙漏形。上层芯31的宽度在前侧第二区域30F2中最窄,在纵向方向上的前侧和后侧的宽度比在前侧第二区域30F2中的宽。上层芯31的狭窄部分(前侧第二区域30F2)是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或与其接近的部分。由于这个原因,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优选的是在长度方向上设置在上层芯31的狭窄部分的后侧的较宽区域中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中。
根据这种构造,与上述描述类似,排泄液体从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向后流过吸收芯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并且未被吸收芯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吸收的排泄液体流向吸收芯30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排泄液体通过上层芯31,然后在被凹槽区域A3分散的同时被吸收到下层芯32中。换句话说,在吸收芯30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中,排泄液体顺畅地从上层芯31移动进入下层芯32,使得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泄漏,特别是横向泄漏。
另外,如图18B所示,优选的是,在纵向方向上在位于后侧第二区域30B2的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和位于前侧第二区域30F2的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之间,下层芯32具有其中非凹槽区域A4在宽度方向上从一端到另一端是连续的区域。
根据这种构造,通过上层芯31的排泄液体在前侧第二区域30F2(该区域是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或与其接近的区域)中被凹槽区域A3顺畅地吸收到下层芯32中。在前侧第二区域30F2后侧的非凹槽区域A2中,即在下层芯32的单位面积重量较高的区域中,上述排泄液体被可靠地吸收和保持,并且可以抑制再湿。另外,未被位于前侧第二区域30F2中的吸收芯30的部分完全吸收并流向后侧的排泄液体通过后侧第二区域30B2的上层芯31,然后在通过凹槽区域A3被分散的同时被吸收到下层芯32。这使得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泄漏。
而且,优选的是,位于后侧第二区域30B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的面积除以后侧第二区域30B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面积得到的数值大于位于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的面积除以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面积得到的数值。具体而言,在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只设置了下层芯32的沿纵向方向长于沿宽度方向的一个主凹槽361,而在后侧第二区域30B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则设置了下层芯32的三个主凹槽361。
通过增加后侧第二区域30B2中的靠近与排泄源接触的区域的凹槽区域A3的面积比率,从与排泄源接触的区域流动并通过上层芯31的大量排泄液体可以顺畅地进入下层芯32,并且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泄漏。另一方面,通过在易于承受穿着者的身体重量的后侧第一区域30B1中减少凹槽区域A3的面积比率,可以抑制再湿。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构造,如在图19所示的变体中,这样的构造是可能的,其中后侧第二区域30B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设置有与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相同数量(此处为一个)的主凹槽361。例如,在穿着者排泄大量排泄液体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优选的是在位于后侧第二区域30B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下层芯32的部分中设置许多凹槽区域A3。另一方面,在穿着者排泄少量排泄液体的情况下,即使如图19所示,位于后侧第二区域30B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较少,也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泄漏。
另外,优选的是,沿纵向方向长于沿宽度方向的主凹槽361的数量在前侧第一区域30F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下层芯32的部分中比在前侧第二区域30F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下层芯32的部分中的多。在图17中的下层芯32中,在前侧第二区域30F2中设置了两个主凹槽361,而在前侧第一区域30F1中设置了四个主凹槽361。优选的是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的面积比率在前侧第一区域30F1中比在前侧第二区域30F2中大。
如上所述,与前侧第二区域30F2(其与穿着者的裆部接触)相比,穿着者的身体重量更不易于施加在前侧第一区域30F1上。由于这个原因,即使主凹槽361的数量增加,也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再湿。另外,在穿着者是男性的情况下,相对地位于前侧的区域是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为此,通过增加前侧第一区域30F1中的主凹槽361的数量,从排泄源排出的大量排泄液体通过上层芯31,然后在被大量的主凹槽361迅速吸收到下层芯32的同时被分散。因此,排泄液体的泄漏可以得到抑制。
另外,在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和后侧第二区域30B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在中心线上设有下层芯32的主凹槽361,该中心线将矩形区域在宽度方向上分成两部分。根据这种构造,从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向后流动通过吸收芯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并通过上层芯31的排泄液体易于流入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中,并容易被吸收到下层芯32中。
另一方面,在前侧第一区域30F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和前侧第二区域30F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下层芯32的主凹槽361不设置在将矩形区域在宽度方向上分成两部分的中心线上,而是在中心线的两侧设置主凹槽361。根据这种构造,穿着者的排泄源不易于位于下层芯32的主凹槽351处,而且在接收排泄液体最多的区域,吸收芯30的单位面积重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由于这个原因,可以有效地抑制再湿。
另外,如图15所示,尿布1在吸收芯30(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部部分中具有可以上升到皮肤侧的一对防漏壁部分19。具体地说,如图16所示,侧片14从背片13的非皮肤侧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向顶面片11的皮肤侧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折回。防漏壁弹性构件15在沿纵向方向被拉伸的同时被固定到折叠的侧片14的内侧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部分。
另外,如图15所示,侧片14通过在其上涂有粘合剂或类似物的第一连接部分191和第二连接部分192与顶面片11的皮肤侧表面连接。第一连接部分191从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方向上的一端延伸到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第二连接部分192设置在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在宽度方向上位于第一连接部分191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因此,在侧片14中,在宽度方向上位于第一连接部分191的宽度方向上的内端(上升支撑点)内侧的部分,以及在纵向方向上位于第二连接部分192的纵向方向上的内端(上升支撑点)内侧的部分可以上升到皮肤侧,并且这种部分作为防漏壁部分19。
在尿布1具有防漏壁部分19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下层芯32具有这样的凹槽区域A3,该凹槽区域在处于展开和拉伸状态下的尿布1(图15)沿厚度方向被观察时至少部分地与防漏壁部分19重叠。根据这种结构,被防漏壁部分19挡住并被上层芯31吸收的排泄液体可以迅速从凹槽区域A3被吸收到下层芯32中,并且可以抑制排泄液体流到防漏壁部分19外而泄漏的情况。
另外,在设有防漏壁部分19的区域中,穿着者的皮肤与侧片14接触,而不是与顶面片11直接接触。由于这个原因,即使由于来自在厚度方向上与防漏壁部分19重叠的凹槽区域A3的排泄液体而发生再湿,穿着者也不易于感觉到这种再湿,并且可以防止尿布1的舒适性降低。另外,由于防漏壁弹性构件15的收缩而上升到皮肤侧的防漏壁部分19易于起到缓冲材料的作用,因此穿着者的身体重量较不易于被施加到设置防漏壁部分19的部分。由于这个原因,即使凹槽区域A3被设置在沿厚度方向与防漏壁部分19重叠的部分中,也可以抑制再湿。
另外,如图16所示,在上层芯31也含有与下层芯32类似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上层芯31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整体上的平均密度要高于下层芯32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整体上的平均密度。
与存在于液体吸收性纤维之间的排泄液体相比,保持在超吸收性聚合物34中的排泄液体不易于自由移动,也不易于引起再湿。因此,通过提高上层芯31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平均密度,从下层芯32(特别是凹槽区域A3)回流到上层芯31的排泄液体可以被上层芯31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34可靠地保持。由于这个原因,即使吸收芯30承受穿着者的身体重量的影响,也可以抑制从上层芯31到顶面片11的再湿。
另外,虽然第五实施例的上层芯31不具有凹槽区域A1(凹槽35),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上层芯31可以具有从上层芯31的皮肤侧表面向非皮肤侧在厚度方向上凹陷的凹槽35(面向上的凹槽),或者可以具有从上层芯31的非皮肤侧表面向皮肤侧在厚度方向上凹陷的凹槽36(面向下的凹槽)。
在上层芯31具有凹槽区域A1的情况下,与下层芯32类似,优选的是上层芯31的位于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凹槽区域A1的面积比率相对较小。例如,其优选的是比上层芯31的位于前侧第一区域30F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凹槽区域A1的面积比率小。
通过在位于前侧第一区域30F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上层芯31中设置凹槽区域A1,从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通过吸收芯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流向后侧第一区域30B1的排泄液体可以被上层芯31中的凹槽区域A1吸收到吸收芯30中。因此,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泄漏。然而,通过减少凹槽区域A1的面积比率,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再湿。
另一方面,前侧第一区域30F1是与排泄源接触的部分或与其接近的部分。为此,通过增加在前侧第一区域30F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上层芯31的凹槽区域A1的面积比率,穿着者排出的大量排泄液体可以被上层芯31的凹槽区域A1迅速吸收到吸收芯30中,使得可以抑制排泄液体的泄漏。
需注意,当沿厚度方向看吸收芯30时,上层芯31的凹槽区域A1和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的位置可以相互对齐,也可以相对于彼此偏移。如果位置互相对齐,从上层芯31的凹槽区域A1吸收的排泄液体可以迅速被下层芯32吸收,并由下层芯32的凹槽区域A3分散。另一方面,在凹槽区域A1和A3的位置相对于彼此偏移的情况下,可以抑制吸收芯30中设置有凹槽区域A1和A3的部分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局部下降,并且可以抑制从凹槽区域A1和A3的再湿。
其他实施方式
尽管本文已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的内容,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公开的内容可以在不脱离其要点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或更改,并涵盖其等同物。
例如,上层芯31不限于是通过将含有超吸收性聚合物34的液体吸收性纤维33模制成预定形状而得到的吸收芯。上层芯31可以是其中SAP层粘附在亲水片材上的SAP片材,也可以是其中液体吸收性纤维通过空气铺设方法形成片材的空气铺设片材,或者类似的片材。
附图标记说明
1(内裤式)尿布(吸收性物品),2连接部分,
10吸收性主体,11顶面片,12中间片,13背片,
14侧片,15防漏壁弹性构件,16腿部弹性构件,
17裆部弹性构件(弹性构件),18盖片,
20外部构件,21前腰部部分,22后腰部部分,23裆部部分,
211,221腰部弹性构件,212,222腿部弹性构件,
30吸收芯,31上层芯,32下层芯,
33液体吸收性纤维,34超吸收性聚合物,
35凹槽(第二凹槽),36凹槽,
37中央狭缝(狭缝),38侧部狭缝,
39包芯片,
A1凹槽区域(第二凹槽区域),A2非凹槽区域(第二非凹槽区域),
A3凹槽区域,A4非凹槽区域

Claims (23)

1.一种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芯,所述吸收芯包括上层芯和下层芯,所述下层芯相对于所述上层芯在厚度方向上布置在非皮肤侧,
所述下层芯包括超吸收性聚合物,
所述下层芯具有其中所述下层芯的一部分在厚度方向上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在预定方向上为长形的,
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所述下层芯具有其中设置有所述凹槽的凹槽区域和其中不设置有所述凹槽的非凹槽区域,
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所述凹槽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其中所述上层芯和所述下层芯相互重叠的区域中,
当所述下层芯在厚度方向上被分成两部分时,所述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低于所述非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其中所述皮肤侧部分是位于皮肤侧的部分,所述非皮肤侧部分是位于非皮肤侧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吸收芯具有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和宽度方向上的一对侧部部分,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和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对侧部部分是通过将所述吸收芯的最大宽度在宽度方向上分成三部分而确定的,
所述吸收芯具有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产品中心线位于前侧的前侧部分和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产品中心线位于后侧的后侧部分,所述产品中心线是将处于展开和拉伸状态的吸收性物品在纵向方向上分成两部分的线,
所述后侧部分具有后侧第一区域,所述后侧第一区域是通过将所述后侧部分的最大长度在纵向方向上分成三部分而得到的中央区域,所述前侧部分具有前侧第一区域,所述前侧第一区域是通过将所述前侧部分的最大长度在纵向方向上分成三部分而得到的中央区域,
将位于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下层芯的凹槽区域的面积除以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面积而得到的数值小于将位于前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下层芯的凹槽区域的面积除以前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面积而得到的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位于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下层芯的一部分具有仅设置有一个凹槽的区域,所述凹槽在纵向方向上为长形,所述纵向方向为所述预定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吸收芯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在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比在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一对侧部部分中高,并且,
分别位于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一对侧部部分中的下层芯的部分的每一者具有在纵向方向上为长形的凹槽,所述纵向方向为所述预定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后侧部分具有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后侧第一区域位于前侧的后侧第二区域,
前侧部分具有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前侧第一区域位于后侧的前侧第二区域,并且
下层芯具有这样的区域,其中,在纵向方向上在下层芯的位于后侧第二区域的凹槽区域和下层芯的位于前侧第二区域的凹槽区域之间,非凹槽区域在宽度方向上从一端到另一端连续。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后侧部分具有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后侧第一区域位于前侧的后侧第二区域,并且
将位于后侧第二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下层芯的凹槽区域的面积除以后侧第二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面积而得到的数值大于将位于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下层芯的凹槽区域的面积除以后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面积而得到的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侧部分具有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前侧第一区域位于后侧的前侧第二区域,并且
位于前侧第一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下层芯的一部分比位于前侧第二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的下层芯的一部分具有更多的在纵向方向上为长形的凹槽的数量,其中所述纵向方向是所述预定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下层芯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高于上层芯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吸收性物品进一步包括在吸收芯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部部分中的一对防漏壁部分,所述一对防漏壁部分能够上升到皮肤侧,并且
当在厚度方向上观察处于展开和拉伸状态的吸收性物品时,下层芯具有与防漏壁部分至少部分重叠的凹槽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层芯包括超吸收性聚合物,并且上层芯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高于下层芯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非凹槽区域的非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低于非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凹槽是从下层芯的非皮肤侧表面向皮肤侧在厚度方向上凹陷的凹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层芯包括超吸收性聚合物,并且
当上层芯在厚度方向上被分成两部分时,
在下层芯的至少一部分中,在下层芯的给定区域中的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高于上层芯中面向所述给定区域的区域中的非皮肤侧部分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
所述皮肤侧部分是位于皮肤侧的部分,
所述非皮肤侧部分是位于非皮肤侧的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凹槽包括:
主凹槽,所述主凹槽在为纵向方向的所述预定方向上为长形;和
在宽度方向上从所述主凹槽延伸的副凹槽,
多个主凹槽在宽度方向上间隔地并排布置,并且
多个副凹槽在宽度方向上从每个主凹槽延伸,并且定位成在纵向方向上间隔。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层芯包括超吸收性聚合物,并且
上层芯具有其中上层芯的一部分在厚度方向上凹陷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二凹槽在纵向方向上是长形的,
当从厚度方向看时,所述上层芯具有:
第二凹槽区域,其中设置有所述第二凹槽;和
第二非凹槽区域,其中不设置有所述第二凹槽,
当沿厚度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二凹槽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其中上层芯和下层芯相互重叠的区域中,并且
当上层芯在厚度方向上被分成两部分时,
第二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低于第二非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
所述皮肤侧部分是位于皮肤侧的部分,
所述非皮肤侧部分是位于非皮肤侧的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第二非凹槽区域的非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低于第二非凹槽区域的皮肤侧部分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平均密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第二凹槽是从上层芯的非皮肤侧表面向皮肤侧在厚度方向上凹陷的凹槽。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当从厚度方向看时,下层芯的凹槽区域具有与上层芯的第二凹槽区域重叠的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下层芯在所述下层芯的与穿着者的裆部部分抵靠的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具有狭缝,
所述狭缝在厚度方向上穿透下层芯,
所述狭缝在纵向方向上为长形,并且
当从厚度方向看时,下层芯的狭缝与上层芯重叠,并且在下层芯的狭缝的至少部分区域中,所述狭缝不与上层芯的第二凹槽区域重叠。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弹性构件被布置在与穿着者的裆部部分抵靠的区域中,
所述弹性构件在纵向方向上拉伸和收缩,
当从厚度方向看时,下层芯的整个狭缝不与上层芯的第二凹槽区域重叠,并且
当从厚度方向看时,所述狭缝具有与弹性构件重叠的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下层芯在所述下层芯的与穿着者的裆部部分抵靠的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部分中具有一对侧部狭缝,
所述一对侧部狭缝在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下层芯,
凹槽区域被设置于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一对侧部狭缝位于外侧、在纵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与所述一对侧部狭缝重叠的位置处。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下层芯在所述下层芯与穿着者的裆部部分抵靠的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具有狭缝,
所述狭缝在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下层芯,
所述狭缝在纵向方向上为长形,
凹槽区域在为纵向方向的所述预定方向上为长形,
在相对于所述狭缝在纵向方向上位于后侧的位置处,
下层芯具有其中非凹槽区域在宽度方向上从一端到另一端连续的区域,并且
上层芯的纵向方向上的后端位于其中所述非凹槽区域为连续的区域中。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下层芯在纵向方向上从上层芯的纵向端部向外延伸,并且凹槽区域被设置在下层芯的在纵向方向上从上层芯向外延伸的部分中。
CN202180051718.1A 2020-09-29 2021-09-28 吸收性物品 Pending CN1161571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4146 2020-09-29
JP2020164146 2020-09-29
PCT/JP2021/035705 WO2022071343A1 (ja) 2020-09-29 2021-09-28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57103A true CN116157103A (zh) 2023-05-23

Family

ID=80949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1718.1A Pending CN116157103A (zh) 2020-09-29 2021-09-28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201385A4 (zh)
JP (1) JPWO2022071343A1 (zh)
CN (1) CN116157103A (zh)
WO (1) WO20220713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044188A (ja) * 2022-09-20 2024-04-0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7943B2 (ja) * 2012-06-11 2016-09-28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012272B2 (ja) * 2012-06-11 2016-10-25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04244889B (zh) * 2012-06-11 2017-03-01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体及使用其的吸收性物品
JP6826788B2 (ja) 2015-09-29 2021-02-10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117408B1 (ja) * 2016-06-03 2017-04-1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尿取りパッド
JP6320467B2 (ja) * 2016-07-08 2018-05-0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758332B2 (ja) * 2018-01-10 2020-09-2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7134151B2 (ja) * 2019-09-30 2022-09-0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01385A4 (en) 2024-02-21
EP4201385A1 (en) 2023-06-28
WO2022071343A1 (ja) 2022-04-07
JPWO2022071343A1 (zh) 2022-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0610B2 (en) Absorbent product
KR101869122B1 (ko) 흡수 구조체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흡수성 착용 물품
RU2686509C1 (ru) Впитыв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JP7157560B2 (ja) 吸収性物品
JP5978048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20108741A (ja) パンツ型おむつ
JP2014100201A (ja) 吸収性物品
CN116157103A (zh) 吸收性物品
JP6925440B2 (ja) 使い捨てパンツ型の性別吸収性物品の配列
JP6603519B2 (ja) 吸収性物品
KR102570212B1 (ko) 흡수성 물품
JP6474521B1 (ja) 大人用おむつ
JP7073156B2 (ja) 吸収性物品
EP4154857A1 (en) Absorbent article
JP6253836B1 (ja) 尿取りパッド
JP6750516B2 (ja)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折り装置
CN115551454B (zh) 吸收性制品
JP2017189243A (ja) 吸収性物品
JP2020108749A (ja) パンツ型おむつ
CN217660461U (zh) 吸收性物品
WO2023112760A1 (ja) 吸収性物品
JP7175358B1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および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EP4201386A1 (en) Absorbent article
JP2018198820A (ja) 吸収性補助パッド
US20220031530A1 (en) Absorbent art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