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56552A - 网络传输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传输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网络传输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传输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56552A
CN116156552A CN202310119415.XA CN202310119415A CN116156552A CN 116156552 A CN116156552 A CN 116156552A CN 202310119415 A CN202310119415 A CN 202310119415A CN 116156552 A CN116156552 A CN 116156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gestion
current period
window
congestion window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194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广海
叶奇
王飞
王存刚
邓志吉
李辉
姜哲华
李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194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56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56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56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7Evaluation or update of window size, e.g. using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acknowledged [ACK] pack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络传输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传输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上一周期的历史上行数据发送至基站,获取基站为当前周期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基于下行控制信息确定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下行控制信息与带宽相关,第一状态包括拥塞和正常;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以及与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拥塞控制阶段至少包括慢启动阶段和拥塞避免阶段;基于当前周期的第一拥塞窗口、第二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利用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将当前周期内的当前上传数据发送至基站。上述方案,能够提高网络传输控制的精度。

Description

网络传输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传输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传输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传输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时代的来临,海量的数据需要传输,如何在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拥塞控制,从而提高带宽的利用率的同时降低网络拥堵的概率愈发得到重视。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拥塞控制的不同阶段进行固定方式的调整,无法做到基于网络实时状况更精细地进行调整,因此网络传输控制的精度不高,以致数据传输的效率不高且网络拥堵的概率相应升高。有鉴于此,如何提高网络传输控制的精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络传输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传输控制系统,能够提高网络传输控制的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传输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上一周期的历史上行数据发送至基站,获取所述基站为当前周期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基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与带宽相关,所述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拥塞和正常;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以及与所述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其中,所述拥塞控制阶段至少包括慢启动阶段和拥塞避免阶段;基于所述当前周期的第一拥塞窗口、第二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利用所述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将所述当前周期内的当前上传数据发送至所述基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设备包括:通信模块、探测模块、控制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通信模块用于当上一周期的历史上行数据发送至基站,获取所述基站为当前周期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基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与带宽相关;探测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以及与所述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其中,所述拥塞控制阶段包括慢启动阶段和拥塞避免阶段;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周期的第一拥塞窗口、第二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发送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将所述当前周期内的当前上传数据发送至所述基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网络传输控制系统,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数据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上述方案,当上一周期的历史上行数据发送至基站后,获取基站为当前周期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下行控制信息,得到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其中,基站所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与带宽相关,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拥塞和正常,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获取与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其中,拥塞控制阶段至少包括慢启动阶段和拥塞避免阶段,利用当前周期的第一拥塞窗口、第二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综合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从而将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结合至传输层的目标拥塞窗口的计算过程中,以便目标拥塞窗口能够基于网络实时状态更精细地进行调整,得到更加准确的当前周期内传输层的目标拥塞窗口,利用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确定当前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将当前周期内的当前上传数据发送至基站,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并降低网络拥堵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网络传输控制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终端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此外,本文中的“多”表示两个或者多于两个。
本申请所提供的网络传输控制方法用于调整基站与终端设备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拥塞窗口,在申请中网络传输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上能够调用数据的处理器。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网络传输控制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101:响应于上一周期的历史上行数据发送至基站,获取基站为当前周期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基于下行控制信息确定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其中,下行控制信息与带宽相关,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拥塞和正常。
具体地,当上一周期的历史上行数据发送至基站后,获取基站为当前周期配置的与带宽相关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解析下行控制信息,得到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其中,第一状态指示包括拥塞和正常。
进一大步,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与下行控制信息中所包括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和传输块尺寸(Transport Block Size)相关,调整与编码策略和传输块尺寸与带宽相关。
在一应用方式中,当终端设备将上一周期的历史上行数据发送至基站后,获取基站为终端设备当前周期配置的与带宽相关的下行控制信息,其中,历史上行数据包括终端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基站基于缓存状态报告、基站已接入终端设备数量和终端设备优先级,确定终端设备对应的带宽并生成下行控制信息,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
在另一应用方式中,当终端设备将上一周期的历史上行数据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发送至基站后,获取基站为终端设备当前周期配置的与带宽相关的下行控制信息,其中,基站根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信噪比、信号强度和功率余量,确定终端设备对应的带宽并生成下行控制信息,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
S102: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以及与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其中,拥塞控制阶段至少包括慢启动阶段和拥塞避免阶段。
具体地,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处于慢启动阶段还是拥塞避免阶段,获取与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
在一应用方式中,基于上一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和上一周期的确认字符(Acknowledge character),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其中,确认字符包括上一周期的历史上行数据是否丢失的信息,基于确认字符和当前周期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确定与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
在另一应用方式中,获取基站反馈的上一周期内所接收到的数据的已接收字节长度,基于已接收字节长度和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确定上一周期是否发生数据丢失的确认信息,基于上一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和上一周期的确认信息,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基于确认信息和当前周期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确定与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
进一步地,拥塞控制阶段至少包括慢启动阶段和拥塞避免阶段,当上一周期处于慢启动阶段时,若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小于窗口长度阈值,则当前周期仍处于慢启动阶段,且当前周期的第二拥塞窗口相较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指数增长,若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超过窗口长度阈值,则当前周期进入拥塞避免阶段,拥塞避免阶段对应的第二拥塞窗口相较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线性增长。当上一周期处于拥塞避免阶段时,若未发生数据丢失,则第二拥塞窗口相较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线性增长,若发生数据丢失,则按预设比例降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得到第二拥塞窗口。
S103:基于当前周期的第一拥塞窗口、第二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
具体地,利用当前周期的第一拥塞窗口、第二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综合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从而将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结合至传输层的目标拥塞窗口的计算过程中,以便目标拥塞窗口能够基于网络实时状态更精细地进行调整,得到更加准确的当前周期内传输层的目标拥塞窗口。
在一应用方式中,基于链路层对应的第一状态和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确定第一调整方向,利用当前周期的第一拥塞窗口按第一调整方向对第二拥塞窗口进行修正,得到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其中,第一调整方向包括增大、减小和不变,若当前周期处于慢启动阶段或者处于目标拥塞阶段且未发生数据丢失时,提高增大目标拥塞窗口的效率,若当前周期处于目标拥塞阶段且发生数据丢失时,适应性调整减小目标拥塞窗口的步长。
在另一应用方式中,响应于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处于慢启动阶段,或者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处于拥塞避免阶段且未发生数据丢失,则利用当前周期的第一拥塞窗口修正第二拥塞窗口,以使第二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不变或增大,从而在当前周期处于慢启动阶段或者处于目标拥塞阶段且未发生数据丢失时,提高增大目标拥塞窗口的效率,响应于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处于拥塞避免阶段且发生数据丢失,利用当前周期的第一拥塞窗口按第二调整方向对第二拥塞窗口进行修正,得到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其中,第二调整方向为不变或减小,从而在当前周期处于目标拥塞阶段且发生数据丢失时,适应性调整减小目标拥塞窗口的步长。
S104:利用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将当前周期内的当前上传数据发送至基站。
具体地,利用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确定当前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将当前周期内的当前上传数据发送至基站。
进一步地,在确定目标拥塞窗口时结合了与网络实时状态相关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从而在利用目标拥塞窗口进行数据传输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并降低了网络拥堵的概率。
上述方案,当上一周期的历史上行数据发送至基站后,获取基站为当前周期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下行控制信息,得到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其中,基站所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与带宽相关,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拥塞和正常,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获取与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其中,拥塞控制阶段至少包括慢启动阶段和拥塞避免阶段,利用当前周期的第一拥塞窗口、第二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综合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从而将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结合至传输层的目标拥塞窗口的计算过程中,以便目标拥塞窗口能够基于网络实时状态更精细地进行调整,得到更加准确的当前周期内传输层的目标拥塞窗口,利用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确定当前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将当前周期内的当前上传数据发送至基站,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并降低网络拥堵的概率。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201:响应于上一周期的历史上行数据发送至基站,获取基站为当前周期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基于下行控制信息确定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其中,下行控制信息与带宽相关,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拥塞和正常。
具体地,当上一周期的历史上行数据发送至基站后,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为当前周期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从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并进行解析,基于解析结果确定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
在一应用方式中,获取基站为当前周期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下行控制信息得到调制与编码策略和传输块尺寸;其中,调制与编码策略和传输块尺寸与当前周期的带宽相关;获取最大报文段长度,基于最大报文段长度和传输块尺寸,确定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基于调制与编码策略和传输块尺寸,确定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状态。
具体地,当基站为当前周期配置下行控制信息后,获取下行控制信息并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当前周期内的调整与编码策略和传输块尺寸,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最大报文段长度(Maximum Segment Size),基于最大报文段长度与传输块尺寸的比值,确定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得到当前周期的第一拥塞窗口,从而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全面解析,提高第一拥塞窗口的准确率。
进一步地,基于调制与编码策略和传输块尺寸中数据的变化信息,确定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状态,以提高第一状态的精度。
在一应用场景中,终端设备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传输历史上行数据至基站,将同时向基站请求后续传输的资源,基站根据上行信道的信噪比、信号强度、功率余量等数据,结合终端设备上报的缓存状态报告、接入终端数量和服务优先级进行综合评估,对终端进行资源分配,确定当前周期的带宽,提高带宽的准确率,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通知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根据解码出的调制与编码策略和资源块(Resource Block)数量映射出传输块尺寸,获取根据最大报文段长度,利用传输块尺寸和最大报文长度的比值确定当前周期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
进一步地,基于调制与编码策略和传输块尺寸,确定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状态,包括:基于调制与编码策略的方差和下降幅度,以及传输块尺寸的方差和下降幅度,确定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状态。
具体地,当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的方差小于第一调制方差阈值,且传输块尺寸TBSize下降幅度超过第一尺寸幅度阈值,则认为是链路层出现无线资源竞争,第一状态为拥塞;当调制与编码策略下降幅度超出第一调制幅度阈值,且传输块尺寸下降幅度超过第二尺寸幅度阈值,则认为是链路层出现网络质量变差、随机丢包,第一状态为网损;当调制与编码策略的方差小于第二调制方差阈值,且传输块尺寸的方差小于第一尺寸方差阈值,则认为是链路层传输正常。上述过程利用公式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4079533390000081
其中,第一调制方差阈值为γ,第一尺寸幅度阈值为η,第一调制幅度阈值为δ,第二尺寸幅度阈值为ε,第二调制方差阈值为φ,第一尺寸方差阈值为
Figure BDA0004079533390000082
进一步地,第一状态包括拥塞、网损和正常,利用调整与编码策略以及传输块尺寸各自对应的方差和下降幅度,并设置与不同状态对应的阈值,提高第一状态的精度。
S202:基于上一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以及上一周期内传输层的数据传输结果,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
具体地,数据传输结果包括发生数据丢失和未发生数据丢失,基于上一周期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和上一周期传输层的数据传输结果,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一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以及上一周期内传输层的数据传输结果,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之前,包括:响应于未获得上一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获取初始拥塞窗口,将第一拥塞窗口和初始拥塞窗口中窗口长度较大的窗口,作为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并进入利用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将当前周期内的当前上传数据发送至基站的步骤。
具体地,当未获得上一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时,则说明在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是首次进行数据发送,获取初始拥塞窗口,比对初始拥塞窗口和第一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将窗口长度较大的窗口作为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并直接进入步骤S207进行首次数据发送,从而在首次进行数据发送时,增大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S203:获取与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
具体地,慢启动阶段对应的第二拥塞窗口相较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指数增长,拥塞避免阶段对应的第二拥塞窗口相较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线性增长,直至发生数据丢失后按预设比例降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
进一步地,当上一周期处于慢启动阶段时,若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小于窗口长度阈值且未发生数据丢失,则当前周期仍处于慢启动阶段,第二拥塞窗口相较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指数增长,若上一周期发生数据丢失,则当前周期进入拥塞避免阶段,按预设比例降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得到第二拥塞窗口。
可以理解的是,当上一周期处于拥塞避免阶段时,若上一周期未发生数据丢失,则当前周期仍处于拥塞避免阶段,第二拥塞窗口相较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线性增长,若上一周期发生数据丢失,则当前周期人处于拥塞避免阶段,按预设比例降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得到第二拥塞窗口,从而准确获取与第二拥塞窗口相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提高最终所获得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精度。
在一应用场景中,指数增长阶段对应每次将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翻倍,线性增长阶段对应每次在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基础上增长一个最大报文段长度,按预设比例降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对应至少将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降至一半,在其他应用场景中,指数增长、线性增长和预设比例可以基于对应的场景自定义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S204:响应于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为慢启动阶段且未发生数据丢失,拼接第一拥塞窗口和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得到候选拥塞窗口,将候选拥塞窗口和第二拥塞窗口中窗口长度较大的窗口,作为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
具体地,若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为慢启动阶段且未发生数据丢失,则第二拥塞窗口相较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指数增长,对第一拥塞窗口和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进行拼接,得到候选拥塞窗口,其中,候选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为第一拥塞窗口和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之和。
进一步地,比对候选拥塞窗口和第二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将候选拥塞窗口和第二拥塞窗口中窗口长度较大的窗口,作为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从而在慢启动阶段,使窗口长度增加的速率最大化,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可选地,比对候选拥塞窗口和第二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之前,还包括:基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和上一周期基站接收到的字节数,修正第二拥塞窗口,得到更新后的第二拥塞窗口。
具体地,将上一周期基站接收到的字节数记为recv,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记为cwnd_p,将第一拥塞窗口记为cwnd_1,则更新后的第二拥塞窗口为cwnd_p+recv,以使基站成功接收到上一周期的所有数据时,使第二拥塞窗口相较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翻倍,而候选拥塞窗口为cwnd_p+cwnd_1,因此,在比对候选拥塞窗口和第二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时,即为将字节数recv和第一拥塞窗口cwnd_1中的较大值作为增量值Δcwnd,将cwnd_p+Δcwnd作为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提高目标拥塞窗口的精度,并使目标拥塞窗口在慢启动阶段按最大化趋势进行调整,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S205:响应于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为拥塞避免阶段且发生数据丢失,基于第一状态确定传输层对应的第二状态,基于第二状态、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二拥塞窗口,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
具体地,若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为拥塞避免阶段且发生数据丢失,则根据链路层的第一状态确定传输层对应的第二状态,其中,第二状态与第一状态相反,从而在发生数据丢失时,直接基于传输层的第二状态、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二拥塞窗口,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提高在拥塞避免阶段发生数据丢失时,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准确率。
在一应用场景中,响应于第一状态为拥塞,确定传输层对应的第二状态为正常,对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二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响应于第一状态为正常,确定传输层对应的第二状态为拥塞,将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二拥塞窗口中窗口长度较小的窗口,作为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
具体地,当第一状态为拥塞且发生数据丢失时,则判定数据丢失因链路层拥塞导致,传输层的第二状态为正常,此时因发生数据丢失,则第二拥塞窗口相较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按预设比例下降,记为cwnd_2,第一拥塞窗口记为cwnd_1,对第一拥塞窗口cwnd_1和第二拥塞窗口cwnd_2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上述过程利用公式表示如下:
cwnd_c=α*cwnd_1+(1-α)cwnd_2, α∈[0,1] (2)
其中,目标拥塞窗口为cwnd_c,从而在当前周期发生数据丢失且传输层的第二状态为正常时,利用加权求和的方式将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结合至目标拥塞窗口的计算过程,降低当前周期目标拥塞窗口相较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下降程度,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具体地,当第一状态为正常且发生数据丢失时,则判定数据丢失因传输层拥塞导致,传输层的第二状态为拥塞,此时因发生数据丢失,则第二拥塞窗口相较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按预设比例下降,记为cwnd_3,第一拥塞窗口记为cwnd_1,取第一拥塞窗口cwnd_1和第二拥塞窗口cwnd_3中窗口长度较小的窗口,作为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cwnd_c=min(cwnd_1,cwnd_3)。从而在当前周期发生数据丢失且传输层的第二状态为拥塞时,尽快降低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以降低造成网络拥堵的概率。
S206:响应于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为拥塞避免阶段且未发生数据丢失,对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二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
具体地,若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为拥塞避免阶段且未发生数据丢失,则第二拥塞窗口相较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线性增长,记为cwnd_4,第一拥塞窗口记为cwnd_1,对第一拥塞窗口cwnd_1和第二拥塞窗口cwnd_4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上述过程利用公式表示如下:
cwnd_c=β*cwnd_1+(1-β)cwnd_4,β∈[0,1] (3)
其中,目标拥塞窗口为cwnd_c,从而在当前周期处于拥塞避免阶段且未发生数据丢失时,利用加权求和的方式将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结合至目标拥塞窗口的计算过程,提高当前周期目标拥塞窗口相较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增长程度,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可选地,拥塞控制阶段还包括拥塞恢复阶段,第一状态还包括网损,响应于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为拥塞避免阶段且未发生数据丢失,对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二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之后,包括:响应于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为拥塞恢复阶段,或者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为拥塞避免阶段且第一状态为网损,将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作为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
具体地,若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处于拥塞恢复阶段,则保持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不变,其中,从拥塞避免阶段进入拥塞恢复阶段之前,拥塞恢复阶段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至少降至上一周期内拥塞避免阶段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的一半,以便在传输层处于拥塞恢复阶段时,暂不对目标拥塞窗口进行调整,等待传输层从拥塞恢复阶段回到拥塞避免阶段后,再次回到上述步骤S204-S206中的任一步骤,降低网络持续拥堵的概率。
进一步地,若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处于拥塞避免阶段且链路层的第一状态为网损,则保持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不变,从而等待链路层网络恢复,再次回到上述步骤S204-S206中的任一步骤,降低网络持续拥堵的概率。
S207:利用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将当前周期内的当前上传数据发送至基站。
具体地,利用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确定当前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将当前周期内的当前上传数据发送至基站。
在本实施例中,在计算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时,将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结合至传输层的目标拥塞窗口的计算过程中,以便目标拥塞窗口能够基于网络实时状态更精细地进行调整,使目标拥塞窗口在慢启动阶段按最大化趋势进行调整,提高带宽的利用率,在当前周期发生数据丢失且传输层的第二状态为正常时,利用加权求和的方式将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结合至目标拥塞窗口的计算过程,降低当前周期目标拥塞窗口相较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下降程度,提高带宽的利用率,在当前周期发生数据丢失且传输层的第二状态为拥塞时,尽快降低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以降低造成网络拥堵的概率,在当前周期处于拥塞避免阶段且未发生数据丢失时,利用加权求和的方式将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结合至目标拥塞窗口的计算过程,提高当前周期目标拥塞窗口相较于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增长程度,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终端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30包括通信模块301、探测模块302、控制模块303和发送模块304,其中,通信模块301用于当上一周期的历史上行数据发送至基站,获取基站为当前周期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基于下行控制信息确定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其中,下行控制信息与带宽相关;探测模块302用于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以及与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其中,拥塞控制阶段包括慢启动阶段和拥塞避免阶段;控制模块303用于基于当前周期的第一拥塞窗口、第二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发送模块304用于利用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将当前周期内的当前上传数据发送至基站。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30,具体可为摄像装置或其他产生数据的装置,且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30能够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网络传输控制方法,相关内容的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叙。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40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401和处理器402,其中,存储器401存储有程序数据(图未示),处理器402调用程序数据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关内容的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叙。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50存储有程序数据500,该程序数据500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关内容的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叙。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上一周期的历史上行数据发送至基站,获取所述基站为当前周期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基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与带宽相关,所述第一状态至少包括拥塞和正常;
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以及与所述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其中,所述拥塞控制阶段至少包括慢启动阶段和拥塞避免阶段;
基于所述当前周期的第一拥塞窗口、第二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
利用所述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将所述当前周期内的当前上传数据发送至所述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基站为当前周期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基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基站为当前周期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得到调制与编码策略和传输块尺寸;其中,所述调制与编码策略和所述传输块尺寸与所述当前周期的带宽相关;
获取最大报文段长度,基于所述最大报文段长度和所述传输块尺寸,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
基于所述调制与编码策略和所述传输块尺寸,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链路层对应的第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调制与编码策略和所述传输块尺寸,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链路层对应的第一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调制与编码策略的方差和下降幅度,以及所述传输块尺寸的方差和下降幅度,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链路层对应的第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以及与所述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包括:
基于所述上一周期内所述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以及所述上一周期内传输层的数据传输结果,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结果包括发生数据丢失和未发生数据丢失;
获取与所述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其中,所述慢启动阶段对应的第二拥塞窗口相较所述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指数增长,所述拥塞避免阶段对应的所述第二拥塞窗口相较所述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线性增长,直至发生数据丢失后按预设比例降低所述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上一周期内所述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以及所述上一周期内传输层的数据传输结果,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之前,包括:
响应于未获得所述上一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获取初始拥塞窗口,将所述第一拥塞窗口和所述初始拥塞窗口中窗口长度较大的窗口,作为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并进入利用所述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将当前周期内的当前上传数据发送至所述基站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周期的第一拥塞窗口、第二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为所述慢启动阶段且未发生数据丢失,拼接所述第一拥塞窗口和所述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得到候选拥塞窗口,将所述候选拥塞窗口和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中窗口长度较大的窗口,作为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
响应于所述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为所述拥塞避免阶段且发生数据丢失,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确定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第二状态,基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拥塞窗口和所述第二拥塞窗口,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其中,所述第二状态与所述第一状态相反;
响应于所述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为所述拥塞避免阶段且未发生数据丢失,对所述第一拥塞窗口和所述第二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确定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第二状态,基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拥塞窗口和所述第二拥塞窗口,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状态为拥塞,确定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第二状态为正常,对所述第一拥塞窗口和所述第二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
响应于所述第一状态为正常,确定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第二状态为拥塞,将所述第一拥塞窗口和所述第二拥塞窗口中窗口长度较小的窗口,作为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拥塞控制阶段还包括拥塞恢复阶段,所述第一状态还包括网损,所述响应于所述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为所述拥塞避免阶段且未发生数据丢失,对所述第一拥塞窗口和所述第二拥塞窗口的窗口长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之后,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为所述拥塞恢复阶段,或者所述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为所述拥塞避免阶段且所述第一状态为网损,将所述上一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作为所述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当上一周期的历史上行数据发送至基站,获取所述基站为当前周期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基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链路层对应的第一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与带宽相关;
探测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传输层所处的拥塞控制阶段,以及与所述当前周期的拥塞控制阶段匹配的第二拥塞窗口;其中,所述拥塞控制阶段包括慢启动阶段和拥塞避免阶段;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周期的第一拥塞窗口、第二拥塞窗口和第一状态,确定所述当前周期内所述传输层对应的目标拥塞窗口;
发送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当前周期的目标拥塞窗口将所述当前周期内的当前上传数据发送至所述基站。
10.一种网络传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数据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119415.XA 2023-01-17 2023-01-17 网络传输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传输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6156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9415.XA CN116156552A (zh) 2023-01-17 2023-01-17 网络传输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传输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9415.XA CN116156552A (zh) 2023-01-17 2023-01-17 网络传输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传输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56552A true CN116156552A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59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19415.XA Pending CN116156552A (zh) 2023-01-17 2023-01-17 网络传输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传输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565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9541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multimedia data stream
CN114039703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768790B (zh) 用于传输语音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20939B (zh) 一种网络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00817B (zh)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CN116156552A (zh) 网络传输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传输控制系统
US11140089B2 (en) Data writing method, system,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6886770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工程车数据传输方法及工程车
CN112511702B (zh) 媒体帧的推送方法、服务器、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26792B (zh) 一种基于json报文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542215B (zh) 一种提升流媒体传输性能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474264A (zh) 发射功率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78989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managing a packet segment threshold according to a wireless channel state
US10003470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CN111669431B (zh)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899636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decoding mode of in-band signaling
CN111953978A (zh) 帧率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2188967B1 (en) Data packet frequency
CN116248172B (zh) 基于tcp/ip协议和ccsds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901253B (zh) 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422416B (zh) 多链路聚合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391956B (zh) 网络服务进程状态的识别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5767614B (zh) 一种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3439416B (zh) 连续校准的网络系统
CN116546046A (zh)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