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53714A - 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及干簧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及干簧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53714A
CN116153714A CN202211724016.8A CN202211724016A CN116153714A CN 116153714 A CN116153714 A CN 116153714A CN 202211724016 A CN202211724016 A CN 202211724016A CN 116153714 A CN116153714 A CN 116153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d
leading
coil
connecting par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240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利超
林佳宾
董欣赏
毛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Sign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Sign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Sign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Sign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240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537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53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537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3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01H2050/446Details of the insulating support of the coil, e.g. spool, bobbin, form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包括干簧开关、线圈架和引线框架,干簧开关包括两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线圈架包括中间圆管状绕线部及连接绕线部两端的两个头部,线圈架中间设有安装通孔,干簧开关安装在安装通孔内,两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端分别从安装通孔两端穿出,引线框架包括两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每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引脚,每个所述头部上设有定位部,每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定位部相互配合定位后,第一连接部靠近一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端,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焊料焊接固连形成电连接;本发明能确保干簧开关玻璃管原始密封性,确保干簧开关性能的发挥;且方便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及干簧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簧继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及干簧继电器。
背景技术
干簧继电器是基于干簧开关技术的衍生品,由于干簧开关采用了特殊封装结构(玻璃管密闭烧结)和工艺(玻璃管内填充惰性气体或真空处理),使其簧片部分可以免于外部大气环境的污染和腐蚀,故而拥有无可比拟的高接触可靠性和优良的绝缘性能。在追求高绝缘性和高接触可靠性的领域(以仪器测试、网络通信、新能源绝缘检测以及医疗电子为代表),干簧继电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现有干簧继电器通常要包括干簧开关、线圈架、线圈、引线框架和壳体,干簧开关是干簧继电器的核心部件,故干簧继电器的制造难点在于如何最大程度的保证干簧开关的初始密封性。在干簧继电器结构中由于引线框架要与干簧开关舌簧片引出脚形成电连接,在各部件装配过程中,引线框架会把应力通过舌簧片引出脚传递给干簧开关玻璃管烧结段,而干簧开关的玻璃管烧结段因玻璃材料较脆而容易破裂,进而使玻璃管失去密封性而损坏,这样直接影响干簧开关性能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其能确保干簧开关玻璃管原始密封性,确保干簧开关性能的发挥;且方便装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包括干簧开关、线圈架和引线框架,干簧开关包括分别从玻璃管两端烧结段伸出的两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线圈架包括中间圆管状绕线部及连接绕线部两端的两个头部,线圈架中间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贯穿两个所述头部端面,干簧开关的玻璃管安装在线圈架的安装通孔内,两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端分别从安装通孔两端穿出,引线框架包括两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每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引脚,第一引脚连接第一连接部一端,每个所述头部上设有定位部,每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定位部相互配合定位后,第一连接部靠近一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端,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焊料焊接固连形成电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段设有弧形弯折段,弧形弯折段给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端让位使得焊接前舌簧片第一引出脚另一端不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直接接触,所述弧形弯折段与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端通过焊料焊接固连形成电连接。这样既可以避免焊接前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舌簧片引出脚的直接接触,还可以增加舌簧片引出脚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有效焊接面积,提高焊接牢固性。
优选所述定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头部端面上的定位凸部或定位凹槽。
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通孔一端内径小于另一端内径,安装通孔内表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滑过渡,所述玻璃管一端通过安装通孔内表面进行定位。这样可以确保干簧开关与线圈架之间的准确定位,便于装配,也能确保参数的一致性。
进一步改进,每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头部外且沿所述绕线部轴向延伸一磁路耦合部,两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的磁路耦合部相互靠近但留有间隙。这样干簧继电器线圈通电时,通过干簧开关两个舌簧片及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两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及两个磁路耦合部就形成单气隙磁回路,有效提高系统磁路效率,降低干簧继电器线圈功耗。
再进一步,两个所述磁路耦合部相对一端均设有斜面,两个斜面相平行。这种斜面开口等同于增大气隙极面积,提高了磁效率,进一步减少了磁路的发散。
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头部外且延伸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与所述头部相配合定位。以便于引线框架的舌簧片第二引出脚与线圈架的头部更好定位。
进一步,所述引线框架还包括两个线圈引出脚,每个线圈引出脚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引脚,所述线圈架的每个头部上通过注塑固连一个线圈端子,线圈端子设有两个连接端,线圈端子的一个连接端与线圈一端相缠绕,线圈端子的另一个连接端与第二连接部一侧通过焊接固连形成电连接。
这样线圈与线圈引出脚通过固连于线圈架头部的线圈端子做过渡形成电连接,在线圈绕制过程中其漆包线两端可以分别与两个线圈端子一个连接端相缠绕,然后每个线圈端子另一个连接端与一个线圈引出脚的第二连接部相焊接。这样既可以实现线圈部分(包含线圈架部分和线包)的全自动绕制,降低绕制难度,线圈端子另一个连接端与一个线圈引出脚的第二连接部也能实现自动化焊接,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提高生产效率和装配一致性、参数一致性,且能提升线圈两端与线圈端子连接的可靠性。
再进一步,每个所述线圈端子为L形;每个所述线圈端子与线圈一端相缠绕的连接端的端部设有倒角,每个所述线圈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焊接的另一个连接端的端部设有弧形凹槽;通过倒角便于线圈端子与线圈漆包线一端相缠绕;通过所述弧形凹槽可以增加线圈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有效接触长度,提升焊接可靠性。
所述头部在靠近的线圈端子另一个连接端处设有一便于所述连接部与线圈端子另一个连接端相贴合的导向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侧向外延伸一焊接凸部,焊接凸部通过所述导向凹槽与线圈端子的另一个连接端相贴合并通过焊接固连形成电连接。通过导向凹槽与线圈引出脚的第二连接部的焊接凸部相互配合,实现线圈架与线圈引出脚的自定位装配,达到提高装配精度的目的。
和/或,每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另一侧还设有连接凹槽,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连接凹槽分别与一个二极管两端通过焊料或激光相焊接固连。通过连接凹槽既可用于二极管引出端的限位,也能增加二极管引出端与第二连接部的有效焊接面积,提高焊接牢度。
进一步改进,所述干簧开关的玻璃管内装有两个舌簧片,每个舌簧片包括相互连接的柔性触头连接部和触头部,两个舌簧片通过两个触头部相互接触或相互脱离,每个舌簧片的柔性触头连接部固连一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每根所述舌簧片第一引出脚通过中间结合部与一个所述烧结段固连成一体,每根所述舌簧片第一引出脚的中间结合部上设有凹坑,所述烧结段的玻璃嵌入凹坑内。
这样使得舌簧片第一引出脚的中间结合部与所述烧结段形成类似“定位销”的作用。一方面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上的凹坑在烧结后被玻璃填充,可增加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与玻璃的封接面积,增强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中间结合部与玻璃管烧结段的连接可靠性,增大玻璃管内与管外气体隔绝路径的有效面积,进一步增强干簧开关密封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玻璃与凹坑结合,使得舌簧片第一引出脚的中间结合部与所述烧结段相互自定位,有利于保证两舌簧片触头部的平行度和触点间隙一致性,即能确保两个舌簧片上两个触头部的相对位置,提升两个触头部接触的位置精度,提升干簧开关电气参数一致性。同时,可有效改善舌簧片因环境应力(主要由温度或温度变化引起)或机械应力作用引起的舌簧片转动或移位,进一步保证两舌簧片触头部的平行度和触点间隙一致性,提高干簧开关的机械和电气性能稳定性。
再进一步,所述柔性触头连接部为长条形板状体,柔性触头连接部靠近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侧有一段的两侧均设有缺口,两侧的缺口在柔性触头连接部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称;柔性触头连接部沿该段处做弯折,弯折方向与舌簧片触头部接触移动方向相反。
这样在柔性触头连接部靠近缺口位置较柔性触头连接部其它位置有更大的柔度,可起到类似“铰链”的效果;使得柔性触头连接部靠近烧结段一侧保证足够的刚度,承担支撑作用;而柔性触头连接部远离烧结段另一侧保证有适当柔度,有效减少干簧开关动作时舌簧片两个触点部在接合或脱离快速切换时产生的交变应力直接传递至导电引出脚与玻璃管烧结段连成处,防止在导电引出脚与玻璃管烧结段连成处产生破坏,有效保护干簧开关的密封性。其次,在缺口位置柔性触头连接部的弯折处形成如铰链的作用,能较好约束两个触点部快速切换接合与脱离时舌簧片的弯折变形位置,使得舌簧片动作时的转动支点主要集中在柔性触头连接部弯折的位置,从而有效弥补了因玻璃烧结自由成型而造成舌簧片力臂(力臂为舌簧片接触头部至转动支点的距离)尺寸一致性差的问题,提高舌簧片反力的一致性,进一步确保干簧开关性能的发挥。再次,两侧的缺口在柔性触头连接部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称。这样一是有利于保证舌簧片加工时外部作用力对称分布,从而实现舌簧片的对称形变,避免材料不对称形变产生内应力;二是两个缺口还可用于舌簧片折弯时的导正、定位,保证折弯线位置的一致性,弥补圆柱形导电引出脚本体冲裁加工时因无法采用工艺孔定位存在的精度不足问题。
再进一步,处于所述玻璃管外的每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靠近所述烧结段处设有一打扁段。通过打扁段有利于导电引出脚加工时的夹持定位。其次,打扁段较导电引出脚本体具备更好的柔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外部应力作用传导至烧结段而影响密封的可靠性。所述打扁段与所述触头部的接触方向相平行或相垂直。这样便于确定两个所述触头部的接触方向,更好应用于干簧开关的衍生品。
所述触头部、柔性触头连接部、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体冲压成型,柔性触头连接部上下端面与所述触头部触点接触面相平行。以便于加工,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干簧继电器机芯由于每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定位部相互配合定位后,第一连接部靠近一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端,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焊料焊接固连形成电连接。这样在装配过程中,每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的第一连接部与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端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焊料形成电连接,这样就避免引线框架的舌簧片第二引出脚把应力作用到舌簧片第一引出脚而传递到玻璃管的烧结段上,有效防止玻璃管的烧结段被破坏而影响玻璃管的密封性。因此本发明干簧继电器机芯能确保干簧开关玻璃管原始密封性,确保干簧开关性能的发挥。另外,这种引线框架与线圈架及干簧开关的连接结构也方便装配,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干簧继电器,包括壳体及上述干簧继电器机芯,干簧继电器机芯装于壳体内与壳体形成固连,两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中的第一引脚均伸出壳体外,干簧继电器机芯的线圈的两端也通过两个线圈引出脚伸出壳体外。
再进一步,所述壳体通过注塑与所述干簧继电器机芯形成固连;或所述壳体通过灌注环氧树脂与所述干簧继电器机芯形成固连。
本发明干簧继电器由于安装上述干簧继电器机芯,因此也能确保干簧开关玻璃管原始密封性,确保干簧继电器性能的发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干簧继电器机芯第一种实施例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干簧继电器机芯第一种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干簧继电器机芯第一种实施例干簧开关剖视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干簧继电器机芯第一种实施例舌簧片与舌簧片第一引出脚连成一体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干簧继电器机芯第一种实施例线圈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干簧继电器机芯第一种实施例干簧开关安装在线圈架安装通孔内的剖视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干簧继电器机芯第一种实施例引线框架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干簧继电器机芯第一种实施例线圈端子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干簧继电器机芯第一种实施例引线框架与线圈、干簧开关磁路耦合路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干簧继电器机芯第一种实施例引线框架安装状态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干簧继电器机芯第二种实施例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干簧继电器机芯第二种实施例线圈架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干簧继电器机芯第二种实施例引线框架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干簧继电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图1至图11所示,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包括干簧开关1、线圈架2、线圈3和引线框架4,干簧开关1包括分别从玻璃管11两端烧结段12伸出的两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13,所述干簧开关1的玻璃管11内装有两个舌簧片14,每个舌簧片14包括相互连接的柔性触头连接部141和触头部142,两个舌簧片14通过两个触头部142相互接触或相互脱离,每个舌簧片14的柔性触头连接部141固连一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13,柔性触头连接部141上下端面与所述触头部142触点接触面相平行,所述触头部142、柔性触头连接部141、舌簧片第一引出脚13一体冲压成型;
每根所述舌簧片第一引出脚13通过中间结合部13a与一个所述烧结段12固连成一体,每根所述舌簧片第一引出脚13的中间结合部13a上设有两个凹坑131,每个凹坑131均有所述烧结段12的玻璃嵌入。所述中间结合部13a为圆柱体,两个凹坑131处于所述中间结合部13a的中间位置且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布。
所述柔性触头连接部141为长条形板状体,柔性触头连接部141靠近舌簧片第一引出脚13一侧有一段14a的两侧对应设有缺口142,两侧的缺口142在柔性触头连接部141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称;如图4所示,两侧的缺口21相对于a线纵向剖面相互对称;柔性触头连接部141沿该段14a处做弯折,弯折方向与舌簧片14触头部142接触移动方向相反。具体弯折处为沿图4的b线处弯折;所述缺口142横截面为外大内小的轴对称图形,具体为等腰梯形状或U形,等腰梯形的四个角均用圆弧过渡。
处于所述玻璃管11外的每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13靠近所述烧结段12处设有一打扁段132,所述打扁段132与所述触头部142的接触方向相平行,也可加工为相垂直。
线圈架2包括中间圆管状绕线部21及连接绕线部21两端的两个头部22,线圈架2中间设有安装通孔23,安装通孔23贯穿两个所述头部22端面,干簧开关1的玻璃管11安装在线圈架2的安装通孔23内,两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13一端分别从安装通孔23两端穿出。
图7进一步所示,所述安装通孔23一端内径D2小于另一端内径D1,安装通孔23内表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滑过渡,所述玻璃管11一端通过安装通孔23内表面进行定位。然后局部点胶使得干簧开关1的玻璃管11固连在线圈架2上。
进一步结合图1、图2、图6与图8所示,引线框架4包括两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41和两个线圈引出脚42,每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41包括第一连接部411和第一引脚412,第一引脚412连接第一连接部411一端,每个所述头部22上设有定位部,每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41的第一连接部411与所述定位部相互配合定位后,第一连接部411靠近一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13一端,舌簧片第一引出脚13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1通过焊接固连形成电连接。具体为,所述第一连接部411的中间段设有弧形弯折段41a,弧形弯折段41a给舌簧片第一引出脚13一端让位使得焊接前舌簧片第一引出脚13另一端不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1直接接触,所述弧形弯折段41a与舌簧片第一引出脚13一端通过焊料焊接固连形成电连接。
线圈架2每个所述头部22上的定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头部22端面上定位凹槽24,定位凹槽24包括相互对应的上凹槽241和下凹槽242,上凹槽241由所述头部22端面向外延伸的两个上凸部2411的内侧面及所述头部22端面构成,每个上凸部2411外侧还分别设有上导向斜面2412;下凹槽242由所述头部22端面向外延伸的两个下凸部2421的内侧面及所述头部22端面构成,每个下凸部2421外侧还分别设有下导向斜面2422;上导向斜面2412和下导向斜面2422的设置以便于引线框架4的舌簧片第二引出脚41的第一连接部411卡入,使得舌簧片第二引出脚41的第一连接部411与定位凹槽24相配合定位,具体为舌簧片第二引出脚41的第一连接部411与上凹槽241和下凹槽242相配合定位。
每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41的所述第一连接部411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头部22外且沿所述绕线部21轴向延伸一磁路耦合部413,两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41的磁路耦合部413相互靠近但留有间隙。两个所述磁路耦合部413相对一端均设有斜面4131,两个斜面4131相平行。
如图10进一步所示,线圈3通电形成磁场,带动干簧开关1两个舌簧片的触头部142相互接合,磁场通过两个磁路耦合部413进行耦合(如图10中的虚线所示),有效增强磁场强度,可降低干簧继电器的能耗。
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411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头部22外且延伸有定位凸起414,定位凸起414与所述头部22相配合定位。图8进一步所示,本实施例的定位凸起414由所述磁路耦合部413向下延伸形成。
每个线圈引出脚4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21和第二引脚422,所述线圈架2的每个头部22上通过注塑固连一个线圈端子43,线圈端子43设有两个连接端,线圈端子43的一个连接端431与线圈3一端相缠绕,线圈端子43的另一个连接端432与第二连接部421一侧通过焊接固连形成电连接。
每个所述线圈端子43为L形;每个所述线圈端子43与线圈一端相缠绕的连接端431的端部设有倒角4311,每个所述线圈端子43与连接部相焊接的另一个连接端432的端部设有弧形凹槽4321;通过倒角4311便于线圈端子43与线圈3漆包线一端相缠绕;通过所述弧形凹槽4321可以增加线圈端子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21的有效接触长度,提升焊接可靠性。
每个所述第二连接部421另一侧还设有连接凹槽4211,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421上的连接凹槽4211分别与一个续流二极管5两端通过焊料或激光相焊接固连。
本实施例的两个第一引脚412和两个第二引脚422相互平行。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引线框架4制作时可通过一个基板10做为原料进行冲压一体成型两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41和两个线圈引出脚42,在成型过程中使两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41和两个线圈引出脚42均连接在基板10上,然后一起和线圈架2、线圈3、干簧开关1和二极管5装配后再沿图11的虚线部分裁断。这样既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提升装配精度,还能保证各连接处连接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图12至图14所示,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其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线圈架2每个所述头部22上的定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头部22端面上的定位凸部25,定位凸部25通过一侧面251与舌簧片第二引出脚41的第一连接部411相配合定位,定位凸部25另一侧也设有导向斜面252。
所述头部22在靠近的线圈端子43另一个连接端432处设有一便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21与线圈端子43另一个连接端432相贴合的导向凹槽26,所述第二连接部421一侧向外延伸一焊接凸部4212,焊接凸部4212通过所述导向凹槽26与线圈端子43的另一个连接端432相贴合并通过焊接固连形成电连接。
图15所示,一种干簧继电器,包括壳体20和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干簧继电器机芯,干簧继电器机芯装于壳体20内与壳体20形成固连,两个所述第一引脚412和两个所述第二引脚422均伸出壳体20外。
所述壳体20可通过注塑与所述干簧继电器机芯形成固连;或所述壳体20通过灌注环氧树脂与所述干簧继电器机芯形成固连。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例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包括干簧开关、线圈架和引线框架,干簧开关包括分别从玻璃管两端烧结段伸出的两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线圈架包括中间圆管状绕线部及连接绕线部两端的两个头部,线圈架中间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贯穿两个所述头部端面,干簧开关的玻璃管安装在线圈架的安装通孔内,两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端分别从安装通孔两端穿出,其特征在于:引线框架包括两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
每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引脚,第一引脚连接第一连接部一端,每个所述头部上设有定位部,每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定位部相互配合定位后,第一连接部靠近一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端,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焊料焊接固连形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间段设有弧形弯折段,弧形弯折段给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端让位使得焊接前舌簧片第一引出脚另一端不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直接接触,所述弧形弯折段与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端通过焊料焊接固连形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头部端面上的定位凸部或定位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一端内径小于另一端内径,安装通孔内表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滑过渡,所述玻璃管一端通过安装通孔内表面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其特征在于:每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头部外且沿所述绕线部轴向延伸一磁路耦合部,两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的磁路耦合部相互靠近但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磁路耦合部相对一端均设有斜面,两个斜面相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头部外且延伸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与所述头部相配合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框架还包括两个线圈引出脚,每个线圈引出脚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引脚,所述线圈架的每个头部上通过注塑固连一个线圈端子,线圈端子设有两个连接端,线圈端子的一个连接端与线圈一端相缠绕,线圈端子的另一个连接端与第二连接部一侧通过焊接固连形成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线圈端子为L形;每个所述线圈端子与线圈一端相缠绕的连接端的端部设有倒角,每个所述线圈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焊接的另一个连接端的端部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头部在靠近的线圈端子另一个连接端处设有一便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线圈端子另一个连接端相贴合的导向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侧向外延伸一焊接凸部,焊接凸部通过所述导向凹槽与线圈端子的另一个连接端相贴合并通过焊接固连形成电连接;和/或每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另一侧还设有连接凹槽,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连接凹槽分别与一个二极管两端通过焊料或激光相焊接固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簧开关的玻璃管内装有两个舌簧片,每个舌簧片包括相互连接的柔性触头连接部和触头部,两个舌簧片通过两个触头部相互接触或相互脱离,每个舌簧片的柔性触头连接部固连一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每根所述舌簧片第一引出脚通过中间结合部与一个所述烧结段固连成一体,每根所述舌簧片第一引出脚的中间结合部上设有凹坑,所述烧结段的玻璃嵌入凹坑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触头连接部为长条形板状体,柔性触头连接部靠近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侧有一段的两侧均设有缺口,两侧的缺口在柔性触头连接部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称;柔性触头连接部沿该段处做弯折,弯折方向与舌簧片触头部接触移动方向相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玻璃管外的每根舌簧片第一引出脚靠近所述烧结段处设有一打扁段,所述打扁段与所述触头部的接触方向相平行或相垂直;
所述触头部、柔性触头连接部、舌簧片第一引出脚一体冲压成型,柔性触头连接部上下端面与所述触头部触点接触面相平行。
13.一种干簧继电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干簧继电器机芯,干簧继电器机芯装于壳体内与壳体形成固连,两个舌簧片第二引出脚中的第一引脚均伸出壳体外,干簧继电器机芯的线圈的两端也通过两个线圈引出脚伸出壳体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通过注塑与所述干簧继电器机芯形成固连;或所述壳体通过灌注环氧树脂与所述干簧继电器机芯形成固连。
CN202211724016.8A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及干簧继电器 Pending CN1161537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4016.8A CN116153714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及干簧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4016.8A CN116153714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及干簧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53714A true CN116153714A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57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24016.8A Pending CN116153714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及干簧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5371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75194B2 (en) Switching device
JP4212248B2 (ja) 電磁継電器
US8305167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4101855A (en) Miniature relay
US4321569A (en) Sealed electomagnetic relay
CA2213976C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KR100509284B1 (ko) 계전기 제조 방법
US6169469B1 (en) Relay
CN116153714A (zh) 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及干簧继电器
CN102054626B (zh) 线圈端
WO2022179430A1 (zh) 一种高可靠绝缘的超小型电磁继电器
CN115547751A (zh) 具有高动作可靠性的继电器
CN219350085U (zh) 一种应用于干簧继电器的引线框架
CN113631933B (zh) 具有线圈架的电流换能器
KR100301869B1 (ko) 전자계전기
CN219066719U (zh) 一种干簧继电器线圈架与线圈引出脚的连接结构
US4912448A (en) Coil device with coil and lead terminals
CN219979455U (zh) 一种干簧继电器机芯及干簧继电器
CN110581005B (zh) 电磁线圈
CN213845163U (zh) 一种新型电磁式电源总开关
CN219435769U (zh) 电磁继电器
CN220651904U (zh) 环氧密封型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8769301U (zh) 具有高动作可靠性的继电器
CN219350106U (zh) 一种应用于干簧开关的舌簧片
JP3491637B2 (ja) 高周波リレ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