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47569B - 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和排序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和排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47569B
CN116147569B CN202310427593.9A CN202310427593A CN116147569B CN 116147569 B CN116147569 B CN 116147569B CN 202310427593 A CN202310427593 A CN 202310427593A CN 116147569 B CN116147569 B CN 1161475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node
sequencing
acquisition terminal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275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47569A (zh
Inventor
李浩文
罗治
雷彬
李久根
崔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275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475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47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47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47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47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3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0084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measuring voltage on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和排序方法,通过在每个位移计节点上设置首尾两端和对应的排序线,在电源持续供电的情况下,得到反映串联节点连接顺序的地址表,从而利用地址表来依次采集各节点的三轴位移数据,最终得到整个阵列式位移计的形变测量结果。本发明的方法通过软硬件方面的配合改进,能够在任意个节点自由连接后自动将各节点的相对位置存入到采集终端中,从而提高阵列式位移计测量工作的自动化程度。

Description

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和排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信息的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上的地址自动分配和自动排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地质勘测和地质灾害,比如通过位移计、传感器或三维探地雷达等方式来实现的技术方案,其中,通过位移计的方式种,基于加速度计采用低功耗模式,可以构成阵列模式的位移计,应用加速度计可以反馈各个轴向应力变化的原理,可以实时检测出样本地基的X轴、Y轴以及Z轴的三维位移,以便为项目工程和地质灾害提供很好的预警预测基础。
在现有技术中,阵列式位移计(SAA)是由多个物理上串联的位移计节点组成的传感器,每个节点中含有一个MEMS加速度的元器件和处理器芯片,用于测量X、Y、Z三轴的加速度,根据三轴加速度可以计算出单个节点的坐标系倾角,由于单个节点的长度是已知的,因此以节点首端作为原点,末端的坐标可以根据三轴的倾角计算得出。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得出单个节点的坐标值,再将坐标进行累加就可以得到某个节点相对于首节点的一个坐标值,此处需要知道每个节点的一个相对位置才可以进行一个累加工作,因此需要将相对位置使用上位机或者其他方式输入到采集终端中后采集终端才可以计算出每个节点以首节点作为坐标系的坐标值。
但是,在实际应用现场安装时,由于现场钻孔的深度不一定,因此采集终端与串联结构的阵列式位移计的节点数不一定可以做到一一对应,可能存在节点变化或者加减组装的情况,因此需要再次使用电脑或者其它设备对采集终端进行相对位置的写入,操作麻烦,因此一种可以实现自动排序与分配地址的系统就尤为重要。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上的地址自动分配和自动排序方法,从而使得物理串联的各个位移计节点的关系足够清楚,以减少阵列式位移计地址排序和分配工作。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和排序方法,该方法在包含软硬件结合两方面的综合改进,通过终端自动进行地址分配或者排序,在任意个节点自由连接后自动将各节点的相对位置依次存入到地址表中,从而提高阵列式位移计测量工作的自动化程度。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方法,阵列式位移计的M个节点与采集终端之间分别通过电源线和通讯线并联连接,所述节点上设有首端和尾端,所述采集终端的控制口通过第1根排序线与首个节点的首端相连接,而后其它相邻的节点之间通过首尾相连组成共计M根排序线,所述节点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能对所述排序线进行电平读取和拉高或者拉低操作,所述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包括所述采集终端的控制方法:
步骤A1:系统上电后,确保所述采集终端和各节点的供电通讯正常;
步骤A2:输入节点总数和预分配的开始地址至采集终端,采集终端进入自动分配地址流程,所述采集终端清除现有的各节点的地址表并向各节点发送节点地址复位指令,将所有节点地址均复位到默认地址,并将所有排序线的电平拉低;
步骤A3:初始化设置排序线的编号N为1;
步骤A4:所述采集终端拉高第N根排序线的电平后,向所有节点发送修改地址指令,各节点通过判断首端连接的排序线的电平确定第N根排序线所对应的当前节点,当前节点则根据所述修改地址指令中的地址K修改当前节点的地址,在地址修改成功后返回修改成功数据指令;
步骤A5:采集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修改成功数据指令,若是,则将所述修改地址指令中的地址K顺序存入地址表中。
进一步的,所述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包括所述节点的控制方法:
步骤B1:节点判断是否接收到修改地址指令,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B2;若否,则判断是否接收到拉高或拉低尾端排序线的指令,若未接收到,则循环执行所述步骤B1,若接收到,则执行拉高或拉低尾端排序线的指令后再循环执行所述步骤B1;
步骤B2:节点读取首端对应的排序线的电平,判断电平是否为高,若是,则根据所述地址K修改当前节点的地址,在地址修改成功后返回所述修改成功数据指令,若否,则跳转到步骤B1,以循环读取外部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5还包括:采集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修改成功数据指令,若否,则对比所述输入节点总数与所述地址表内存储的地址总数是否相等,若是,则表示地址自动分配成功并结束分配;若否,则表示地址自动分配失败,发出提醒并结束分配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2还包括:所述采集终端进入自动分配地址流程后,暂停其它与地址分配无关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终端与上位机之间通信连接,所述上位机用于输入所述节点总数和预分配的开始地址。
在另外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排序方法,阵列式位移计的M个节点与采集终端之间分别通过电源线和通讯线并联连接,所述节点上设有首端和尾端,所述采集终端的控制口通过第1根排序线与首个节点的首端相连接,而后其它相邻的节点之间通过首尾相连组成共计M根排序线,所述节点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能对所述排序线进行电平读取和拉高或者拉低操作,所述地址自动排序方法包括所述采集终端的控制方法:
步骤C1:系统上电后,确保采集终端和各节点的供电通讯正常,采集终端根据收到的自动排序指令进入地址自动排序流程;
步骤C2:初始化设置排序线的编号N为1;
步骤C3:采集终端拉高第N根排序线的电平后,发出读取地址指令,通过与所有节点通用连接的通讯线读取节点地址,各节点确定出仅首端读取电平为高的当前节点,通过当前节点返回所存储的节点地址,其它节点不返回数据;
步骤C4:采集终端判断是否有所述节点地址返回,若否,则结束地址排序,若是,则将所述节点地址按照顺序存入排序用的地址表;
步骤C5:采集终端拉低第N根排序线,赋值排序线的编号N=N+1,随后跳转到步骤C3。
进一步的,所述地址自动排序方法包括所述节点的控制方法:
步骤D1:节点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读取地址指令,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D2;若否,则判断是否接收到拉高或拉低尾端排序线的指令,若接收到,则循环执行步骤D1,若未接收到,则执行拉高或拉低尾端排序线的指令后再循环执行步骤D1;
步骤D2:节点读取首端对应的排序线的电平,判断电平是否为高,若是,则向采集终端返回所存储的所述节点地址,若否,则跳转到步骤B1,以循环读取外部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1还包括:所述采集终端根据收到自动排序指令进入地址自动排序流程后,暂停其它与地址排序无关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排序用的地址表为新建立的地址表。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终端的控制口为采集终端处理器芯片的GPIO口,所述节点的首端和尾端的端口具体为节点处理器芯片的GPIO口。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上的地址自动分配和自动排序方法为软硬件结合的改进方法,通过在每个位移计节点对应的处理器芯片上设置对应的首尾两端和排序线,在电源持续供电的情况下,得到反映串联节点连接顺序的地址表,从而利用地址表来依次采集节点1~节点M的三轴位移数据,最终得到整个阵列式位移计的形变测量结果。此外,本发明的地址自动分配方法还可以利用输入的节点总数等先验信息对地址分配结果进行校验和核对,能够保证在所有节点正常分配完毕后自动退出分配程序。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和排序方法所对应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地址自动分配方法的采集终端软件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地址自动分配方法的节点软件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中地址自动排序方法的采集终端软件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中地址自动排序方法的节点软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同时也叙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有益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阵列式位移计SAA上一般存在多个物理上串联分布的节点,每个节点之间硬件上首尾相连,在进行数据计算时,需要确定每个节点位于系统的相对位置,传统的方法是提前将相对位置通过上位机或者其他方式写入到采集设备中,从而导致了采集设备与节点需要一一对应,在增加节点、插入节点、更换节点时操作复杂,需要再次按照既定顺序将各个节点的相对位置写入到采集设备中,尤其是对于较长的阵列式位移计来说,其大大增加了测量准备工作的工作量。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在现有的阵列式位移计测量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化的改进,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和排序方法所对应的系统结构可参见图1所示。
如图1所示,本发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和排序系统包括采集终端、N个节点、电源线、通讯线、排序线等电气组件构成,其中采集终端主要用于采集阵列式位移计中各节点的加速度数据,计算出单个节点在坐标X-Y-Z三个轴不同的位移,通过各节点的相对位置将各节点位移进行顺序累加,再将数据通过4G等无线通信方式发送至平台,在地址的自动排序及分配工作中,采集终端主要执行控制、采集以及存储工作。各节点的工作主要是使用高精度的加速度计采集当前位置X-Y-Z的三轴位移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同时通过通讯线接收采集终端的数据上传指令,从而分别对各个节点采集的三轴位移数据进行上传。电源线主要是供电使用,供电范围约为6V-26V左右,标准电压为12V。此外,通讯线是采集终端控制、读取节点数据以及节点上传数据的通道。节点与终端均挂在在同一电源线和通讯线下,从而实现各节点之间的并联连接,通讯线一般由两根构成,以实现数据的双向通信,电源线一般也由两根构成,以实现供电和接地,因为并不影响理解,故图中只绘出一根通讯和电源线作为示意。
此外,为了实现地址的自动分配和排序功能,本发明在采集终端和N个节点之间还额外设置了排序线,采集终端的一个控制口通过第1根排序线与首节点的首端相连接,从而使得第1根排序线对应于节点1,节点1的尾端和节点2的首端之间通过第2根排序线连接,而后其它相邻的节点之间通过首尾相连组成共计N根排序线,第N-1个节点和第N个节点之间的排序线为第N根排序线,各排序线之间不存在电气连接,节点的首端可以对排序线进行电平读取,尾端可以对排序线进行拉高或者拉低操作。优选的,因为每个独立的节点上都有对应的处理器芯片,故采集终端的控制口、节点的首端和尾端的端口具体可以为处理器芯片上对应的GPIO口,从而实现对应引脚的电平输出和读取功能。
除了以上的硬件改进以外,本发明还配合系统上的改进新设计了一种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和/或排序方法,其分别对应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两者的工作原理总结来说就是使用排序线和软件顺序选定对单个节点进行一个选定工作,同一时间内最多仅有一根排序线的电平处于高电位,其它均处于低电位,以此做到区分,从而通过对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进行自动分配和/或者排序来提高测量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减少测量准备的工作量。
实施例一
参见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包括采集终端的控制流程和各个节点的控制流程。
如图2所示,采集终端的控制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A1:系统上电后,确保采集终端和各节点的供电通讯正常。
步骤A2:输入节点总数和预分配的开始地址至采集终端,采集终端进入自动分配地址流程,采集终端清除现有的各节点的地址表并向各节点发送节点地址复位指令,将所有节点地址均复位到默认地址,并将所有排序线的电平拉低。
具体的,采集终端进入自动分配地址流程后,暂停其它与地址分配流程无关的工作,以保证在自动分配地址期间所采集的节点数据不会发生错乱。
此外,节点总数和预分配的开始地址可分别设为M个和0x1FF001,节点总数和预分配的开始地址的输入设备可以为远程监控用的上位机,上位机与采集终端之间可以采用4G等无线方式通信连接。此外,地址表为反映各节点有序串联连接的地址存储表,其内存有各个节点的访问地址,使用地址表可计算出后续每个节点以首节点作为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因为阵列式位移计的各个节点连接和数量已发生改变,故步骤A2中需要重置采集终端内所存储的旧地址表,以通过后续的自动分配地址得到新的地址表。
步骤A3:初始化设置排序线的编号N为1。
步骤A4:采集终端拉高第N根排序线的电平后,向所有节点发送修改地址指令,各节点通过判断首端连接的排序线的电平确定第N根排序线所对应的当前节点,当前节点则根据修改地址指令中的地址K修改当前节点的地址,在地址修改成功后返回修改成功数据指令。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通过图1中的排序线的硬件连接来保证排序线的编号N与需写入地址的当前节点的编号N实际上一一对应;此外,拉高对应的排序线的命令虽然最终通过采集终端控制,但是实际上采集终端主要通过控制自身控制口输出或者新地址表中已存储的各个节点来控制各个排序线的电平。例如:拉高第1根排序线的电平操作需要通过采集终端的控制口来进行控制,而对于第2个节点以后的电平,则需要通过采集终端控制前一个已分配地址节点的尾端输出口的电平来控制,故第N根排序线的电平需要通过新地址表中已存储的第N-1个节点的尾端控制拉高,此时第0个节点则实际上为采集终端自身。类似的,排序线的电平拉低操作也是同理。
步骤A5:采集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修改成功数据指令,若是,则将修改地址指令中的地址K顺序存入地址表中。
具体的,步骤A5还包括:采集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修改成功数据指令,若否,则对比步骤A2中的输入节点总数与地址表内存储的地址总数是否相等,若是,则表示地址自动分配成功并结束分配;若否,则表示地址自动分配失败,发出提醒并结束分配。
需要指出的是,该操作除了能够保证在所有节点正常分配完毕后自动退出分配程序,还能校验核对输入节点总数M与地址表中的总数是否对应,如果采集终端出现未收到修改成功数据指令,且输入节点总数M与地址表中的总数不对应的情况,则表示可能在执行地址分配时出现了硬件连接问题(例如节点之间的排序线连接断开,或者某节点与终端的通讯线或者电源线断开),从而对应的节点无法成功修改地址并发出修改成功数据指令,最终在上位机界面上提醒显示“地址分配失败”的信息,以便于后续人工排查接线等故障。
步骤A6:采集终端拉低第N根排序线,赋值排序线的编号N=N+1,且赋值修改地址指令中的地址K=K+1,随后跳转到步骤A4。
具体的,在步骤A6中,对于节点1,采集终端会拉低第1根排序线,并通过指令通知节点1拉高第2根排序线,采集终端将需要修改的地址+1,从而准备后续发送新的修改地址指令;转到步骤A4后开始新一轮的地址分配工作,节点2首端为高,其他节点首端都为低,节点2根据指令修改自身地址并返回修改地址成功指令给采集终端,采集终端将节点2的地址顺序存入地址表,至此第1、2节点的地址就分配完成,依次类推直到采集终端发送修改地址指令无返回,且地址总数与开始自动分配地址时输入的总数相等后,代表分配地址结束。
在正常情况下,随着步骤A1-A6的多次循环执行,步骤A5~A6的操作能够保证地址表中存储的地址依次顺序排序且地址编号有序递增,例如,预分配的开始地址为0x1FF001时,则地址表中所存入的16个节点的访问地址值依次为0x1FF001~0x1FF0F0。
如图3所示,为了实现步骤A4中的“各节点通过判断首端连接的排序线的电平确定第N根排序线所对应的当前节点,当前节点则根据修改地址指令中的地址K修改当前节点的地址”和“拉高或拉低排序线的电平”节点功能,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方法中的各个节点的控制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B1:节点判断是否接收到修改地址指令,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B2;若否,则判断是否接收到拉高或拉低尾端排序线的指令,若未接收到,则循环执行步骤B1,若接收到,则执行拉高或拉低尾端排序线的指令后再循环执行步骤B1。
需要指出的是,步骤B1中节点优先接收修改地址指令,再判断次级的拉高或拉低尾端排序线的指令,从而保证节点首尾排序线的电平读取和电平设置操作分别安全分立的执行。
步骤B2:节点读取首端对应的排序线的电平,判断电平是否为高,若是,则根据地址K修改当前节点的地址,在地址修改成功后返回修改成功数据指令,若否,则跳转到步骤B1,以循环读取外部指令。
由此可知,上述的地址自动分配方法使用排序线对单个节点进行一个选定工作,通过软件控制节点和采集终端保证同一时间内最多仅有一根排序线的电平处于高电位,其它排序线均处于低电位,以此做到区分,并利用程序顺序性执行的特点依次分配连续性的地址,从而可以利用最终得到顺序编号的地址表来自动进行阵列式位移计的三维数据的测量采集。此外,在自动分配地址前,采集终端实际上无需知道挂载在此采集终端下的各节点地址,只需自动分配前输入节点总数以及预分配地址的首地址即可,从而利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增加节点、插入节点、更换节点等操作。
实施例二
本发明在以上实施例一中,给出了通过重新自动分配连续编号的地址得到具备节点连接顺序信息的地址表以减少测量准备工作量的方案。然而,在正常工作中,对地震等大型建筑进行监测的阵列式位移计的节点数量可能高达上百个,在额外插入节点、自由拼接节点段或者自由增减某些节点时,不便于再次统计各个串联节点的总数量输入到终端中,故此时可以优先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二所对应的自动排序方法,从而得到无需存储地址连续化的顺序性地址表,以减少测量准备的工作量。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地址自动排序方法的前提是各节点的地址已经在采集终端或节点中存在,即各节点已经自动分配了地址或者各节点地址已经手动录入采集终端,且地址自动分配方法既可以是实施例一中的连续地址分配方法,也可以是其它的乱序地址分配方法。
参见图4-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类似,在图1的系统硬件改进基础上,本发明中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排序方法包括采集终端的控制流程和各个节点的控制流程。
如图4所示,地址自动排序方法中采集终端的控制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C1:系统上电后,确保采集终端和各节点的供电通讯正常,采集终端根据收到的自动排序指令进入地址自动排序流程。
优选的,上位机发送自动排序指令到采集终端,采集终端会进入自动排序流程,采集终端进入地址自动排序流程后,暂停其它与地址排序流程无关的数据上传和采集等工作,以保证在地址自动排序期间所采集的节点数据不会发生错乱。
步骤C2:初始化设置排序线的编号N为1。
步骤C3:采集终端拉高第N根排序线的电平后,发出读取地址指令,通过与所有节点通用连接的通讯线读取节点地址,各节点确定出仅首端读取电平为高的当前节点,通过当前节点返回所存储的节点地址,其它节点不返回数据。
具体的,在步骤C3中,当前节点返回的节点地址实际上是对应的当前节点中已经被写入分配过的地址或者默认地址。
步骤C4:采集终端判断是否有节点地址返回,若否,则结束地址排序,若是,则将节点地址按照顺序存入排序用的地址表。
具体的,在步骤C4中,采集终端中排序用的地址表为单独新建立的地址表,其包含所有节点的节点地址的信息且按照节点连接的顺序对地址进行排序,其地址表可能与已经手动录入采集终端中的地址表不完全相同。
步骤C5:采集终端拉低第N根排序线,赋值排序线的编号N=N+1,随后跳转到步骤C3。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图3类似,为了实现步骤C3中的“各节点确定出仅首端读取电平为高的当前节点,通过当前节点返回所存储的节点地址,其它节点不返回数据”和“拉高或拉低排序线的电平”节点功能,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排序方法中的各个节点的控制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D1:节点判断是否接收到读取地址指令,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D2;若否,则判断是否接收到拉高或拉低尾端排序线的指令,若接收到,则循环执行步骤D1,若未接收到,则执行拉高或拉低尾端排序线的指令后再循环执行步骤D1。
需要指出的是,步骤D1中节点优先接收读取地址指令,再判断次级的拉高或拉低尾端排序线的指令,从而保证节点首尾排序线的电平读取和电平设置操作分别独立的执行。
步骤D2:节点读取首端对应的排序线的电平,判断电平是否为高,若是,则向采集终端返回所存储的节点地址,若否,则跳转到步骤B1,以循环读取外部指令。
由此可知,与地址自动分配方法类似,上述的地址自动排序方法也是使用顺序连接的排序线依次对单个节点进行一个选定工作,通过软件控制节点和采集终端保证同一时间内最多仅有一根排序线的电平处于高电位,其它排序线均处于低电位,以此做到区分,并利用程序顺序性执行的特点依次存储已有的节点地址,得到排序用的新建地址表,从而利用其自动进行阵列式位移计的三维数据的测量采集。
此外,因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地址自动排序方法需要的先验信息比实施例一的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少,故其无法实现地址与节点信息之间的校验核对功能,而正因为如此,其应用场景实际上也更加广泛。
综上可知,本发明的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和排序方法两者既可以分别独立运行,从而利用各自得到与节点排序一致的顺序性的地址表解决减少测量准备的工作量,两者也可以相互配合,从而对节点地址进行有序分配和有序排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M个节点与采集终端之间分别通过电源线和通讯线并联连接,所述节点上设有首端和尾端,所述采集终端的控制口通过第1根排序线与首个节点的首端相连接,而后其它相邻的节点之间通过首尾相连组成共计M根排序线,所述节点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能对所述排序线进行电平读取和拉高或者拉低操作,所述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包括所述采集终端的控制方法:
步骤A1:系统上电后,确保所述采集终端和各节点的供电通讯正常;
步骤A2:输入节点总数和预分配的开始地址至采集终端,采集终端进入自动分配地址流程,所述采集终端清除现有的各节点的地址表并向各节点发送节点地址复位指令,将所有节点地址均复位到默认地址,并将所有排序线的电平拉低;
步骤A3:初始化设置排序线的编号N为1;
步骤A4:所述采集终端拉高第N根排序线的电平后,向所有节点发送修改地址指令,各节点通过判断首端连接的排序线的电平确定第N根排序线所对应的当前节点,当前节点则根据所述修改地址指令中的地址K修改当前节点的地址,在地址修改成功后返回修改成功数据指令;
步骤A5:采集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修改成功数据指令,若是,则将所述修改地址指令中的地址K顺序存入地址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包括所述节点的控制方法:
步骤B1:节点判断是否接收到修改地址指令,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B2;若否,则判断是否接收到拉高或拉低尾端排序线的指令,若未接收到,则循环执行所述步骤B1,若接收到,则执行拉高或拉低尾端排序线的指令后再循环执行所述步骤B1;
步骤B2:节点读取首端对应的排序线的电平,判断电平是否为高,若是,则根据所述地址K修改当前节点的地址,在地址修改成功后返回所述修改成功数据指令,若否,则跳转到步骤B1,以循环读取外部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5还包括:采集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修改成功数据指令,若否,则对比所述输入节点总数与所述地址表内存储的地址总数是否相等,若是,则表示地址自动分配成功并结束分配;若否,则表示地址自动分配失败,发出提醒并结束分配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还包括:所述采集终端进入自动分配地址流程后,暂停其它与地址分配无关的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终端与上位机之间通信连接,所述上位机用于输入所述节点总数和预分配的开始地址。
6.一种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M个节点与采集终端之间分别通过电源线和通讯线并联连接,所述节点上设有首端和尾端,所述采集终端的控制口通过第1根排序线与首个节点的首端相连接,而后其它相邻的节点之间通过首尾相连组成共计M根排序线,所述节点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能对所述排序线进行电平读取和拉高或者拉低操作,所述地址自动排序方法包括所述采集终端的控制方法:
步骤C1:系统上电后,确保采集终端和各节点的供电通讯正常,采集终端根据收到的自动排序指令进入地址自动排序流程;
步骤C2:初始化设置排序线的编号N为1;
步骤C3:采集终端拉高第N根排序线的电平后,发出读取地址指令,通过与所有节点通用连接的通讯线读取节点地址,各节点确定出仅首端读取电平为高的当前节点,通过当前节点返回所存储的节点地址,其它节点不返回数据;
步骤C4:采集终端判断是否有所述节点地址返回,若否,则结束地址排序,若是,则将所述节点地址按照顺序存入排序用的地址表;
步骤C5:采集终端拉低第N根排序线,赋值排序线的编号N=N+1,随后跳转到步骤C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自动排序方法包括所述节点的控制方法:
步骤D1:节点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读取地址指令,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D2;若否,则判断是否接收到拉高或拉低尾端排序线的指令,若接收到,则循环执行步骤D1,若未接收到,则执行拉高或拉低尾端排序线的指令后再循环执行步骤D1;
步骤D2:节点读取首端对应的排序线的电平,判断电平是否为高,若是,则向采集终端返回所存储的所述节点地址,若否,则跳转到步骤B1,以循环读取外部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1还包括:所述采集终端根据收到的自动排序指令进入地址自动排序流程后,暂停其它与地址排序无关的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序用的地址表为新建立的地址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终端的控制口为采集终端处理器芯片的GPIO口,所述节点的首端和尾端的端口具体为节点处理器芯片的GPIO口。
CN202310427593.9A 2023-04-20 2023-04-20 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和排序方法 Active CN116147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7593.9A CN116147569B (zh) 2023-04-20 2023-04-20 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和排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7593.9A CN116147569B (zh) 2023-04-20 2023-04-20 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和排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47569A CN116147569A (zh) 2023-05-23
CN116147569B true CN116147569B (zh) 2023-06-30

Family

ID=86362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27593.9A Active CN116147569B (zh) 2023-04-20 2023-04-20 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和排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4756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3984A (zh) * 2011-10-08 2012-02-15 天津大学 地震排列中链式采集节点地址的动态分配方法
CN109073373A (zh) * 2016-05-04 2018-12-21 马波斯S.P.A.公司 藉由探针以识别通讯协议的方法,及相关的探针
CN110086887A (zh) * 2019-05-14 2019-08-02 上海泽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空悬挂物体位移的多功能监测系统
CN112040017A (zh) * 2020-06-23 2020-12-04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智能电网无线传感器网络IPv6地址分配方法
CN112887443A (zh) * 2021-01-15 2021-06-01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an总线节点id分配方法及can总线系统
CN113765760A (zh) * 2021-07-26 2021-12-07 江苏科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自动分配从控单元的地址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2279B (zh) * 2008-04-23 2013-04-0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長鏈狀無線網路之網路位址分配與給定方法以及路由方法
JP6438719B2 (ja) * 2014-09-24 2018-12-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3984A (zh) * 2011-10-08 2012-02-15 天津大学 地震排列中链式采集节点地址的动态分配方法
CN109073373A (zh) * 2016-05-04 2018-12-21 马波斯S.P.A.公司 藉由探针以识别通讯协议的方法,及相关的探针
CN110086887A (zh) * 2019-05-14 2019-08-02 上海泽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空悬挂物体位移的多功能监测系统
CN112040017A (zh) * 2020-06-23 2020-12-04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智能电网无线传感器网络IPv6地址分配方法
CN112887443A (zh) * 2021-01-15 2021-06-01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an总线节点id分配方法及can总线系统
CN113765760A (zh) * 2021-07-26 2021-12-07 江苏科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自动分配从控单元的地址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47569A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75449A (en) Modelling arrangements
CN106094804A (zh) 一种基于qt的跨平台plc板级工装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08595298A (zh) 一种芯片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6147569B (zh) 应用于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和排序方法
CN101798923A (zh) 远程控制矿井掘进工作面超前探测预报的系统及方法
NO319605B1 (no) Borehullsloggeutstyr omfattende programmerbar sonde
CN112669590B (zh) 串联式即插即用智能传感通信系统及其自动编址方法
CN108509797A (zh) 基于模糊测试的工控系统漏洞挖掘方法、装置及修复方法
CN205983198U (zh) 一种基于qt的跨平台plc板级工装测试系统
CN203632686U (zh) 一种用于油井测试系统的半双工通信电路
CN108761524B (zh) 一种便携式隧道地震波超前探测系统及方法
CN103699332A (zh) 车辆调试数据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9885327A (zh) 一种升级cpld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01019B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分析测试设备
CN203081429U (zh) 存储式电子压力计
CN116155866B (zh) 基于电流检测的阵列式位移计的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和排序方法
CN203721372U (zh) 一种用于深井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电缆
EP0496097A2 (en)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rocessor for concurrently executing multiple user control programs
CN111272212B (zh) 一种i2c设备数据采集方法及其系统
CN107765296B (zh) 一种便于自动排查的有线地震仪排列结构及其排查方法
JP3192890B2 (ja) 並列試験装置
CN109870137A (zh) 一种可回收式多点实时测斜装置
CN206756150U (zh) 一种可回收式多点实时测斜装置
CN215932159U (zh) 一种多用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设备质量控制信息回收装置
CN217847115U (zh) 一种信号转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