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38210A - 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方法及其养殖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方法及其养殖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38210A CN116138210A CN202111396821.8A CN202111396821A CN116138210A CN 116138210 A CN116138210 A CN 116138210A CN 202111396821 A CN202111396821 A CN 202111396821A CN 116138210 A CN116138210 A CN 1161382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nd
- frog
- frogs
- young
- adu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395 bree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1488 br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41000270959 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41000269350 Anura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06010027146 Melanoderma Diseases 0.000 claims abstract 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03642 hunger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08000015181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351 star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08000025865 Ulcer Diseas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249 desinf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41000894007 species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1100000397 ulcer Toxicity 0.000 claims 1
- 241000270295 Serpentes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41000272517 Anseriformes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41000700159 Rattus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41000283984 Roden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366 juveni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41000271566 Av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72814 Anser sp.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70940 Rana tempora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7 mechanical methods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84 rea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黑斑蛙养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方法及其养殖池,其通过供水装置将水排至成年蛙池的内部,使水通过排污管流入至幼蛙池和蝌蚪池中,通过打开排污阀和蝌蚪池中的电磁阀将水排出,将成年蛙养在成年蛙池的内部,将幼蛙养在幼蛙池的内部,将蝌蚪养在蝌蚪池的内部,对成年蛙、幼蛙和蝌蚪进行分开养殖,方便工作人员对蝌蚪进行单独照料和查看,将防护装置安装于地面上,对养殖池进行笼罩,并将鹅养在防护装置外围,通过鹅对蛇类和鼠类进行驱赶,从而减少蛙类相食现象的出现,并且减少蛇类和鼠类对黑斑蛙的影响,提高水的流动性,减少患病黑斑蛙,降低养植户经济损失;包括养殖池、排污装置、供水装置和防护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斑蛙养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方法及其养殖池。
背景技术
黑斑蛙是中国南岭山脉以北稻田区的常见蛙类,它们有分布广、数量多、适应性强、繁殖快、用途广、易采集等优点,是中国经济价值较大的蛙类资源。在人工养殖的过程中,一般通过饲养池对黑斑蛙进行饲养,但是现有的饲养池结构比较简单,占地面积较大,封闭效果较差,蛇类和鼠类容易进入至饲养池中,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并且成年蛙和幼蛙容易混在一起,导致成年蛙将幼蛙吃掉的现象出现,同样对养殖户咋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水的流动性较差,容易使蛙类患病,因此需要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方法及其养殖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供水装置将水排至成年蛙池的内部,使水通过排污管流入至幼蛙池和蝌蚪池中,通过打开排污阀和蝌蚪池中的电磁阀将水排出,将成年蛙养在成年蛙池的内部,将幼蛙养在幼蛙池的内部,将蝌蚪养在蝌蚪池的内部,对成年蛙、幼蛙和蝌蚪进行分开养殖,方便工作人员对蝌蚪进行单独照料和查看,将防护装置安装于地面上,对养殖池进行笼罩,并将鹅养在防护装置外围,通过鹅对蛇类和鼠类进行驱赶,从而减少蛙类相食现象的出现,并且减少蛇类和鼠类对黑斑蛙的影响,提高水的流动性,减少患病黑斑蛙,降低养植户经济损失的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方法及其养殖池。
本发明的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排污装置、供水装置和防护装置,排污装置安装于养殖池中,对养殖池内的污水进行排放,供水装置安装于养殖池的上方,对养殖池进行供水,防护装置安装于地面上,对养殖池进行笼罩;
所述养殖池包括底座、成年蛙池、幼蛙池和蝌蚪池,成年蛙池、幼蛙池和蝌蚪池的底端均与底座的顶端相连接,并且成年蛙池位于幼蛙池中部,幼蛙池位于蝌蚪池中部,并且成年蛙池、幼蛙池和蝌蚪池的侧端底部均设置有预留口;
所述排污装置包括排污管、滤网、多组密封法兰和排污阀,滤网的侧端与排污管的左端相连接,多组密封法兰均安装于排污管的表面,排污阀的侧端与排污管的右端相连接,并且排污管的表面设置有多组电磁阀,所述多组电磁阀上均设置有隔网,排污管通过多组密封法兰安装于养殖池的内部;
通过供水装置将水排至成年蛙池的内部,使水通过排污管流入至幼蛙池和蝌蚪池中,并且使水将成年蛙池和幼蛙池灌满,再通过打开排污阀和蝌蚪池中的电磁阀将水排出,之后将成年蛙养在成年蛙池的内部,将幼蛙养在幼蛙池的内部,将蝌蚪养在蝌蚪池的内部,对成年蛙、幼蛙和蝌蚪进行分开养殖,方便工作人员对蝌蚪进行单独照料和查看,之后将防护装置安装于地面上,对养殖池进行笼罩,并将鹅养在防护装置外围,通过鹅对蛇类和鼠类进行驱赶,从而减少蛙类相食现象的出现,并且减少蛇类和鼠类对黑斑蛙的影响,提高水的流动性,减少患病黑斑蛙,降低养植户经济损失。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护网、第二护网和顶网,第一护网和第二护网的顶端均与顶网的底端相连接,并且第二护网位于第一护网的中部,第一护网和第二护网的右端均设置有出入门;通过第二护网对养殖池进行笼罩,减少鸟类对黑斑蛙的影响,之后将鹅养在第一护网与第二护网之间,通过鹅对周围的鼠类和蛇类进行驱赶,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泵、排水管、进水管和攀登架,攀登架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相连接,水泵的顶端安装于攀登架的顶部,并且水泵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口,水泵的侧端设置有进水口,排水管的顶端与水泵的排水口相连接,排水管的底端伸入至成年蛙池内的底部,进水管的侧端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接;将进水管的右端与水源连接,通过打开水泵,将水通过排水管排入至成年蛙池的内部,并且通过设置攀登架,方便工作人员攀登至攀登架的顶端,对成年蛙池、幼蛙池和蝌蚪池的内部进行俯视,从而提高设备的便捷性。
优选的,还包括加压筒、连接阀、密封座和推杆,连接阀的底端与排污管的顶端相连接,加压筒的底端与连接阀的顶端螺纹连接,密封座滑动安装于加压筒的内部,推杆的底端与密封座的顶端相连接;排药时,向上拉动推杆,将密封座由加压筒的内部拔出,之后将药剂倒入至加压筒的内部,在将密封座复位,之后向下按压推杆,同时将连接阀打开,将药剂缓慢的排入至排污管的内部,使药剂进入至成年蛙池中,再通过成年蛙池流入幼蛙池中,之后通过幼蛙池流入至蝌蚪池中,对成年蛙、幼蛙和蝌蚪进行消毒,并且由于蝌蚪位于蝌蚪池中,流入至蝌蚪池内的药量较少,减少药剂对蝌蚪的伤害,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优选的,还包括两组防护网和两组滤杂网,两组防护网的底端分别与成年蛙池和幼蛙池的顶端相连接,两组滤杂网的侧端分别与成年蛙池和幼蛙池的侧端相连接;通过两组防护网对成年蛙池和幼蛙池内的成年蛙和幼蛙进行阻挡,通过两组滤杂网,对成年蛙池和幼蛙池顶部流出的水进行过滤,减少大颗粒杂质进入至蝌蚪池的内部,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优选的,还包括驱动电机、遮阳板和多组透光窗,驱动电机安装于顶网的底端,遮阳板的底端与顶网的顶端转动连接,驱动电机的顶端与遮阳板的底端相连接,多组透光窗的底端均与遮阳板的顶端相连接;通过打开驱动电机,驱动遮阳板带动多组透光窗转动,使阳光透过多组透光窗照射在养殖池上,并通过遮阳板的缓慢转动,减少阳光对蛙类的影响,从而提高设备实用性。
优选的,还包括多组基座和多组钎杆,多组基座的顶端分别与第一护网和第二护网的底端相连接,多组钎杆分别穿过多组基座并插入至地下;将多组钎杆插入至地下,对防护装置进行固定,从而提高防护装置的抗风效果。
优选的,所述养殖池为一体注塑成型;使养殖池的密封效果提高,并且方便对养殖池进行量产,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方法,还包括:
第一步,将成年蛙、幼蛙和蝌蚪分开饲养,并将饲养池中的蛙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中;
第二步,饲料定期投喂,减少蛙类挨饿现象的出现;
第三步,定期对饲养池进行杀菌消毒,减少受伤蛙类出现感染溃烂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供水装置将水排至成年蛙池的内部,使水通过排污管流入至幼蛙池和蝌蚪池中,并且使水将成年蛙池和幼蛙池灌满,再通过打开排污阀和蝌蚪池中的电磁阀将水排出,之后将成年蛙养在成年蛙池的内部,将幼蛙养在幼蛙池的内部,将蝌蚪养在蝌蚪池的内部,对成年蛙、幼蛙和蝌蚪进行分开养殖,方便工作人员对蝌蚪进行单独照料和查看,之后将防护装置安装于地面上,对养殖池进行笼罩,并将鹅养在防护装置外围,通过鹅对蛇类和鼠类进行驱赶,从而减少蛙类相食现象的出现,并且减少蛇类和鼠类对黑斑蛙的影响,提高水的流动性,减少患病黑斑蛙,降低养植户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防护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养殖池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加压筒和连接阀等结构的正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排污装置的正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供水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养殖池;2、排污装置;3、供水装置;4、底座;5、成年蛙池;6、幼蛙池;7、蝌蚪池;8、排污管;9、滤网;10、密封法兰;11、排污阀;12、电磁阀;13、第一护网;14、第二护网;15、顶网;16、水泵;17、排水管;18、进水管;19、攀登架;20、加压筒;21、连接阀;22、密封座;23、推杆;24、防护网;25、滤杂网;26、驱动电机;27、遮阳板;28、透光窗;29、基座;30、钎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实施例1
排污装置2安装于养殖池1中,对养殖池1内的污水进行排放,供水装置3安装于养殖池1的上方,对养殖池1进行供水,防护装置安装于地面上,对养殖池1进行笼罩;
所述养殖池1包括底座4、成年蛙池5、幼蛙池6和蝌蚪池7,成年蛙池5、幼蛙池6和蝌蚪池7的底端均与底座4的顶端相连接,并且成年蛙池5位于幼蛙池6中部,幼蛙池6位于蝌蚪池7中部,并且成年蛙池5、幼蛙池6和蝌蚪池7的侧端底部均设置有预留口;
所述排污装置2包括排污管8、滤网9、多组密封法兰10和排污阀11,滤网9的侧端与排污管8的左端相连接,多组密封法兰10均安装于排污管8的表面,排污阀11的侧端与排污管8的右端相连接,并且排污管8的表面设置有多组电磁阀12,所述多组电磁阀12上均设置有隔网,排污管8通过多组密封法兰10安装于养殖池1的内部;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护网13、第二护网14和顶网15,第一护网13和第二护网14的顶端均与顶网15的底端相连接,并且第二护网14位于第一护网13的中部,第一护网13和第二护网14的右端均设置有出入门;
通过供水装置3将水排至成年蛙池5的内部,使水通过排污管8流入至幼蛙池6和蝌蚪池7中,并且使水将成年蛙池5和幼蛙池6灌满,再通过打开排污阀11和蝌蚪池7中的电磁阀12将水排出,之后将成年蛙养在成年蛙池5的内部,将幼蛙养在幼蛙池6的内部,将蝌蚪养在蝌蚪池7的内部,对成年蛙、幼蛙和蝌蚪进行分开养殖,方便工作人员对蝌蚪进行单独照料和查看,之后通过第二护网14对养殖池1进行笼罩,减少鸟类对黑斑蛙的影响,之后将鹅养在第一护网13与第二护网14之间,通过鹅对周围的鼠类和蛇类进行驱赶,对养殖池1进行笼罩,并将鹅养在防护装置外围,通过鹅对蛇类和鼠类进行驱赶,从而减少蛙类相食现象的出现,并且减少蛇类和鼠类对黑斑蛙的影响,提高水的流动性,减少患病黑斑蛙,降低养植户经济损失。
实施例2
对养殖池1内的污水进行排放,供水装置3安装于养殖池1的上方,对养殖池1进行供水,防护装置安装于地面上,对养殖池1进行笼罩;
所述养殖池1包括底座4、成年蛙池5、幼蛙池6和蝌蚪池7,成年蛙池5、幼蛙池6和蝌蚪池7的底端均与底座4的顶端相连接,并且成年蛙池5位于幼蛙池6中部,幼蛙池6位于蝌蚪池7中部,并且成年蛙池5、幼蛙池6和蝌蚪池7的侧端底部均设置有预留口;
所述排污装置2包括排污管8、滤网9、多组密封法兰10和排污阀11,滤网9的侧端与排污管8的左端相连接,多组密封法兰10均安装于排污管8的表面,排污阀11的侧端与排污管8的右端相连接,并且排污管8的表面设置有多组电磁阀12,所述多组电磁阀12上均设置有隔网,排污管8通过多组密封法兰10安装于养殖池1的内部;
连接阀21的底端与排污管8的顶端相连接,加压筒20的底端与连接阀21的顶端螺纹连接,密封座22滑动安装于加压筒20的内部,推杆23的底端与密封座22的顶端相连接;
通过供水装置3将水排至成年蛙池5的内部,使水通过排污管8流入至幼蛙池6和蝌蚪池7中,并且使水将成年蛙池5和幼蛙池6灌满,再通过打开排污阀11和蝌蚪池7中的电磁阀12将水排出,之后将成年蛙养在成年蛙池5的内部,将幼蛙养在幼蛙池6的内部,将蝌蚪养在蝌蚪池7的内部,对成年蛙、幼蛙和蝌蚪进行分开养殖,方便工作人员对蝌蚪进行单独照料和查看,之后将防护装置安装于地面上,对养殖池1进行笼罩,并将鹅养在防护装置外围,通过鹅对蛇类和鼠类进行驱赶,从而减少蛙类相食现象的出现,并且减少蛇类和鼠类对黑斑蛙的影响,排药时,向上拉动推杆23,将密封座22由加压筒20的内部拔出,之后将药剂倒入至加压筒20的内部,在将密封座22复位,之后向下按压推杆23,同时将连接阀21打开,将药剂缓慢的排入至排污管8的内部,使药剂进入至成年蛙池5中,再通过成年蛙池5流入幼蛙池6中,之后通过幼蛙池6流入至蝌蚪池7中,对成年蛙、幼蛙和蝌蚪进行消毒,并且由于蝌蚪位于蝌蚪池7中,流入至蝌蚪池7内的药量较少,减少药剂对蝌蚪的伤害,提高水的流动性,减少患病黑斑蛙,降低养植户经济损失。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方法及其养殖池,其在工作时,首先将进水管18的右端与水源连接,通过打开水泵16,将水通过排水管17排入至成年蛙池5的内部,使水通过排污管8流入至幼蛙池6和蝌蚪池7中,并且使水将成年蛙池5和幼蛙池6灌满,再通过打开排污阀11和蝌蚪池7中的电磁阀12将水排出,之后将成年蛙养在成年蛙池5的内部,将幼蛙养在幼蛙池6的内部,将蝌蚪养在蝌蚪池7的内部,对成年蛙、幼蛙和蝌蚪进行分开养殖,通过两组防护网24对成年蛙池5和幼蛙池6内的成年蛙和幼蛙进行阻挡,通过两组滤杂网25,对成年蛙池5和幼蛙池6顶部流出的水进行过滤,减少大颗粒杂质进入至蝌蚪池7的内部,并且方便工作人员对蝌蚪进行单独照料和查看,之后将防护装置安装于地面上,通过第二护网14对养殖池1进行笼罩,减少鸟类对黑斑蛙的影响,之后将鹅养在第一护网13与第二护网14之间,通过鹅对周围的鼠类和蛇类进行驱赶,然后排药时,向上拉动推杆23,将密封座22由加压筒20的内部拔出,之后将药剂倒入至加压筒20的内部,在将密封座22复位,之后向下按压推杆23,同时将连接阀21打开,将药剂缓慢的排入至排污管8的内部,使药剂进入至成年蛙池5中,再通过成年蛙池5流入幼蛙池6中,之后通过幼蛙池6流入至蝌蚪池7中,对成年蛙、幼蛙和蝌蚪进行消毒,并且由于蝌蚪位于蝌蚪池7中,流入至蝌蚪池7内的药量较少,减少药剂对蝌蚪的伤害,之后通过打开驱动电机26,驱动遮阳板27带动多组透光窗28转动,使阳光透过多组透光窗28照射在养殖池1上,并通过遮阳板27的缓慢转动,减少阳光对蛙类的影响,然后对成年蛙池5、幼蛙池6和蝌蚪池7的内部进行清理时,将排污阀11和排污管8上的多组电磁阀12打开,将成年蛙池5、幼蛙池6和蝌蚪池7内的污水排出即可。
本发明所实现的主要功能为:对成年蛙、幼蛙和蝌蚪进行分开饲养,但供水线路未增加,并且在养殖池1周围饲养鹅,对蛇类和鼠类进行驱赶。
本发明的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方法及其养殖池,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发明的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方法及其养殖池的水泵16和驱动电机26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而无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劳动。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排污装置(2)、供水装置(3)和防护装置,排污装置(2)安装于养殖池(1)中,对养殖池(1)内的污水进行排放,供水装置(3)安装于养殖池(1)的上方,对养殖池(1)进行供水,防护装置安装于地面上,对养殖池(1)进行笼罩;
所述养殖池(1)包括底座(4)、成年蛙池(5)、幼蛙池(6)和蝌蚪池(7),成年蛙池(5)、幼蛙池(6)和蝌蚪池(7)的底端均与底座(4)的顶端相连接,并且成年蛙池(5)位于幼蛙池(6)中部,幼蛙池(6)位于蝌蚪池(7)中部,并且成年蛙池(5)、幼蛙池(6)和蝌蚪池(7)的侧端底部均设置有预留口;
所述排污装置(2)包括排污管(8)、滤网(9)、多组密封法兰(10)和排污阀(11),滤网(9)的侧端与排污管(8)的左端相连接,多组密封法兰(10)均安装于排污管(8)的表面,排污阀(11)的侧端与排污管(8)的右端相连接,并且排污管(8)的表面设置有多组电磁阀(12),所述多组电磁阀(12)上均设置有隔网,排污管(8)通过多组密封法兰(10)安装于养殖池(1)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护网(13)、第二护网(14)和顶网(15),第一护网(13)和第二护网(14)的顶端均与顶网(15)的底端相连接,并且第二护网(14)位于第一护网(13)的中部,第一护网(13)和第二护网(14)的右端均设置有出入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3)包括水泵(16)、排水管(17)、进水管(18)和攀登架(19),攀登架(19)的底端与底座(4)的顶端相连接,水泵(16)的顶端安装于攀登架(19)的顶部,并且水泵(16)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口,水泵(16)的侧端设置有进水口,排水管(17)的顶端与水泵(16)的排水口相连接,排水管(17)的底端伸入至成年蛙池(5)内的底部,进水管(18)的侧端与水泵(16)的进水口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方法及其养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压筒(20)、连接阀(21)、密封座(22)和推杆(23),连接阀(21)的底端与排污管(8)的顶端相连接,加压筒(20)的底端与连接阀(21)的顶端螺纹连接,密封座(22)滑动安装于加压筒(20)的内部,推杆(23)的底端与密封座(22)的顶端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防护网(24)和两组滤杂网(25),两组防护网(24)的底端分别与成年蛙池(5)和幼蛙池(6)的顶端相连接,两组滤杂网(25)的侧端分别与成年蛙池(5)和幼蛙池(6)的侧端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机(26)、遮阳板(27)和多组透光窗(28),驱动电机(26)安装于顶网(15)的底端,遮阳板(27)的底端与顶网(15)的顶端转动连接,驱动电机(26)的顶端与遮阳板(27)的底端相连接,多组透光窗(28)的底端均与遮阳板(27)的顶端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基座(29)和多组钎杆(30),多组基座(29)的顶端分别与第一护网(13)和第二护网(14)的底端相连接,多组钎杆(30)分别穿过多组基座(29)并插入至地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为一体注塑成型。
9.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步,将成年蛙、幼蛙和蝌蚪分开饲养,并将饲养池中的蛙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中;
第二步,饲料定期投喂,减少蛙类挨饿现象的出现;
第三步,定期对饲养池进行杀菌消毒,减少受伤蛙类出现感染溃烂现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96821.8A CN116138210A (zh) | 2021-11-23 | 2021-11-23 | 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方法及其养殖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96821.8A CN116138210A (zh) | 2021-11-23 | 2021-11-23 | 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方法及其养殖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38210A true CN116138210A (zh) | 2023-05-23 |
Family
ID=86356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96821.8A Pending CN116138210A (zh) | 2021-11-23 | 2021-11-23 | 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方法及其养殖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138210A (zh) |
Citation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797647B1 (ko) * | 2007-08-10 | 2008-01-24 | 임운섭 | 북방산 개구리 사육시설 및 사육방법 |
CN201057957Y (zh) * | 2007-06-25 | 2008-05-14 | 许献忠 | 进水管与排水管合一的饮水机 |
KR101288032B1 (ko) * | 2013-02-19 | 2013-07-22 | 대한민국 | 양식수조 내장형 수위조절겸용 고형물수집장치 |
CN203661820U (zh) * | 2013-10-25 | 2014-06-25 | 巫溪县龙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方便控制水位的养鱼池 |
CN203912995U (zh) * | 2014-06-06 | 2014-11-05 | 安庆师范学院 | 模拟捕食的蛙类喂食装置 |
CN204232113U (zh) * | 2014-11-17 | 2015-04-01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分层排水的鱼类增殖站养殖池 |
CN105393985A (zh) * | 2015-12-12 | 2016-03-16 | 简阳市大众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青蛙的养殖方法 |
CN105580775A (zh) * | 2015-12-11 | 2016-05-18 | 广西佳联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虎纹蛙的养殖方法 |
CN205435497U (zh) * | 2015-12-30 | 2016-08-10 | 北京共创富来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膜壳结构及膜壳组件 |
CN106139904A (zh) * | 2016-07-29 | 2016-11-23 |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 反渗透膜组件、滤芯及净水器 |
CN206629794U (zh) * | 2017-03-31 | 2017-11-14 | 浙江海洋大学 | 棘胸蛙室内多阶段养殖池 |
CN207213447U (zh) * | 2017-05-04 | 2018-04-10 | 河北龙顺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地下排水管网式分水器 |
CN208354371U (zh) * | 2018-06-29 | 2019-01-11 | 益阳宏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稻蛙养殖围网机构 |
KR101996238B1 (ko) * | 2019-04-11 | 2019-07-08 | 대한민국 | 모듈형 해수 순환여과시스템 및 그 운전방법 |
CN109997778A (zh) * | 2019-03-07 | 2019-07-12 | 安徽白云岩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青蛙的养殖方法 |
CN110127851A (zh) * | 2019-05-29 | 2019-08-16 | 天津大学 | 一种利用生态混凝土的环形景观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 |
CN209300013U (zh) * | 2018-10-17 | 2019-08-27 | 宜宾县川蛙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防天敌的青蛙复合养殖池 |
CN209493328U (zh) * | 2018-12-03 | 2019-10-15 | 格瑞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污水进水装置及设备及污水处理设备 |
CN210641986U (zh) * | 2019-10-08 | 2020-06-02 | 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广东省(惠州)区域性水产试验中心、广东省区域性水产技术推广(惠州)中心) | 一种池塘养殖药浴预防疾病装置 |
CN111700024A (zh) * | 2020-07-13 | 2020-09-25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一种受控的循环水养虾系统及工作方法 |
CN211910186U (zh) * | 2020-03-26 | 2020-11-13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一种棘胸蛙室内回型养殖池 |
CN213187702U (zh) * | 2020-08-25 | 2021-05-14 | 陕西林麓溪谷生态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化水产养殖池 |
-
2021
- 2021-11-23 CN CN202111396821.8A patent/CN11613821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57957Y (zh) * | 2007-06-25 | 2008-05-14 | 许献忠 | 进水管与排水管合一的饮水机 |
KR100797647B1 (ko) * | 2007-08-10 | 2008-01-24 | 임운섭 | 북방산 개구리 사육시설 및 사육방법 |
KR101288032B1 (ko) * | 2013-02-19 | 2013-07-22 | 대한민국 | 양식수조 내장형 수위조절겸용 고형물수집장치 |
CN203661820U (zh) * | 2013-10-25 | 2014-06-25 | 巫溪县龙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方便控制水位的养鱼池 |
CN203912995U (zh) * | 2014-06-06 | 2014-11-05 | 安庆师范学院 | 模拟捕食的蛙类喂食装置 |
CN204232113U (zh) * | 2014-11-17 | 2015-04-01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分层排水的鱼类增殖站养殖池 |
CN105580775A (zh) * | 2015-12-11 | 2016-05-18 | 广西佳联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虎纹蛙的养殖方法 |
CN105393985A (zh) * | 2015-12-12 | 2016-03-16 | 简阳市大众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青蛙的养殖方法 |
CN205435497U (zh) * | 2015-12-30 | 2016-08-10 | 北京共创富来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膜壳结构及膜壳组件 |
CN106139904A (zh) * | 2016-07-29 | 2016-11-23 |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 反渗透膜组件、滤芯及净水器 |
CN206629794U (zh) * | 2017-03-31 | 2017-11-14 | 浙江海洋大学 | 棘胸蛙室内多阶段养殖池 |
CN207213447U (zh) * | 2017-05-04 | 2018-04-10 | 河北龙顺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地下排水管网式分水器 |
CN208354371U (zh) * | 2018-06-29 | 2019-01-11 | 益阳宏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稻蛙养殖围网机构 |
CN209300013U (zh) * | 2018-10-17 | 2019-08-27 | 宜宾县川蛙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防天敌的青蛙复合养殖池 |
CN209493328U (zh) * | 2018-12-03 | 2019-10-15 | 格瑞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污水进水装置及设备及污水处理设备 |
CN109997778A (zh) * | 2019-03-07 | 2019-07-12 | 安徽白云岩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青蛙的养殖方法 |
KR101996238B1 (ko) * | 2019-04-11 | 2019-07-08 | 대한민국 | 모듈형 해수 순환여과시스템 및 그 운전방법 |
CN110127851A (zh) * | 2019-05-29 | 2019-08-16 | 天津大学 | 一种利用生态混凝土的环形景观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 |
CN210641986U (zh) * | 2019-10-08 | 2020-06-02 | 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广东省(惠州)区域性水产试验中心、广东省区域性水产技术推广(惠州)中心) | 一种池塘养殖药浴预防疾病装置 |
CN211910186U (zh) * | 2020-03-26 | 2020-11-13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一种棘胸蛙室内回型养殖池 |
CN111700024A (zh) * | 2020-07-13 | 2020-09-25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一种受控的循环水养虾系统及工作方法 |
CN213187702U (zh) * | 2020-08-25 | 2021-05-14 | 陕西林麓溪谷生态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化水产养殖池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牟维豪等: "1株黑斑蛙源蛙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vol. 40, no. 2, 31 January 2019 (2019-01-31), pages 40 - 46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06994B (zh) | 一种新型生态湿地循环水综合种养系统 | |
CN208047731U (zh) | 一种雏鸭养殖系统 | |
CN104904628A (zh) | 一种鱼苗孵化繁育系统 | |
CN106577066B (zh) | 梯田水蛭稻虾混合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 |
CN109906983A (zh) | 小龙虾大棚育种方法以及小龙虾育种大棚 | |
CN110845087A (zh) | 环形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 | |
CN116138210A (zh) | 一种黑斑幼蛙防止同类相食的方法及其养殖池 | |
CN112005775A (zh) | 一种农业种植用温室育苗装置 | |
CN207040585U (zh) | 一种青蟹产卵沙盘 | |
CN208029988U (zh) | 一种鱼类养殖箱 | |
CN215454768U (zh) | 一种水产养殖排灌装置 | |
CN211322617U (zh) | 一种设施化田螺繁育装置 | |
CN105481098B (zh) | 一种生态种植池及生态化粪系统 | |
CN109042463A (zh) | 一种改进型的水产养殖箱 | |
CN212877229U (zh) | 一种鱼种培育装置 | |
CN208905358U (zh) | 一种改进型的多功能水产养殖箱 | |
CN213153575U (zh) | 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 | |
CN113728846A (zh) | 一种樱桃苗木矮化培育方法及其培植装置 | |
CN206462216U (zh) | 一种鲑鳟鱼卵孵化与鱼苗培育用水处理装置 | |
CN109169470A (zh) | 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 | |
CN214801687U (zh) | 一种观赏鱼养殖用鱼卵孵化装置 | |
CN218604643U (zh) | 蟾蜍生态养殖场 | |
TWI793019B (zh) | 模組化水產加護培育裝置 | |
CN113080142B (zh) |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 |
CN222044333U (zh) | 一种水井的防污染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52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