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37363A - 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37363A
CN116137363A CN202211431929.0A CN202211431929A CN116137363A CN 116137363 A CN116137363 A CN 116137363A CN 202211431929 A CN202211431929 A CN 202211431929A CN 116137363 A CN116137363 A CN 116137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s
battery module
unit
case
wal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19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部刚颂
小林圭一郎
武田隆秀
小池将树
渡边浩司
樱本诚一
池田靖夫
越智诚
岩濑康资
竹野实央
铃木雄三
土田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137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373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8Modular batteries; Casing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assemb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ing of battery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5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busb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池模块,配备有多个单元(10)、以及约束构件(500)。多个单元(10)在第一方向上并列地配置。约束构件(500)在第一方向上约束多个单元(10)。多个单元(10)的每一个包括多个单电池(100)、以及壳体(200)。多个单电池(100)在第一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分别具有棱柱形状。壳体(200)收容多个单电池(100)并在第一方向上进行支承。

Description

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公开了电池模块的现有技术文献,已有国际公开第2014/065110号。国际公开第2014/065110号中记载的电池模块配备有电池单元和模块壳体。电池单元将薄型矩形形状的多个电池纵置地进行层叠。模块壳体形成为收纳电池单元的矩形的箱状。
发明内容
在国际公开第2014/065110号的电池模块中,由于将多个电池的每一个作为一个单位来制造电池模块,因此,制造工艺容易变得复杂。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化了的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基于本技术的电池模块配备有多个单元、以及约束构件。多个单元在第一方向上并列地配置。约束构件在第一方向上约束多个单元。多个单元的每一个包括多个单电池、以及壳体。多个单电池在第一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分别具有棱柱形状。壳体收容并在第一方向上支承多个单电池。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通过与附图相关联来理解的关于本发明的下面的详细说明,可以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从箭头II方向观察图1的电池模块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配备的单元以及端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配备的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从箭头V方向观察图4的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配备的单电池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从VII-VII线箭头方向观察图4的单元的剖视图。
图8是从VIII-VIII线箭头方向观察图1的电池模块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配备的单元的结构的仰视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配备的电压检测线的结构的部分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变形例的电池模块配备的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有时对于相同或者相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对其的说明。
另外,在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提到个数、量等的情况下,除了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之外,本技术的范围并不必限定于该个数、量等。另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各个结构要素,除了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之外,对于本技术并不是必须的。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配备有(comprise:包括)”以及“包含(include)”、“具有(have)”这样的记载是可开放式的表述。即,在包含某个结构的情况下,既可以还包含该结构以外的其它结构,也可以不含有其它的结构。另外,本技术并不限定于必须起到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及的全部作用效果。
在本说明书中,“电池”并不限定于锂离子电池,可以包括镍氢电池等其它电池。在本说明书中,“电极”可以是正极以及负极的总称。另外,“电极板”可以是正极板以及负极板的总称。
另外,在附图中,单电池的层叠方向是作为Y方向的第一方向,单电池的两个电极端子排列的方向是作为X方向的第二方向,单电池的高度方向是作为Z方向的第三方向。
图1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从箭头II方向观察图1的电池模块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配备的单元以及端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电池模块1例如作为混合动力车辆(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或者电动车辆(BEV:BatteryElectric Vehicle)等车辆的驱动用电源使用。
首先,对于电池模块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图3所示,电池模块1配备有多个单元10和约束构件500。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还配备有端板400、下部约束构件550、配线构件600、管700和接线端子800。
多个单元10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在Y方向上并列地配置有6个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个单元10。另外,多个单元10的数量只要是在2个以上,则没有特定的限制。
多个单元10被2个端板400夹持。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个单元10被端板400推压,被约束在2个端板400之间。
端板400被设置于多个单元10的Y方向上的两端。端板400被固定于收容电池模块1的封装壳体等的基台上。端板400例如由铝或者铁等构成。
约束构件500被设置于多个单元10以及端板400的X方向上的两端。在对并列配置的多个单元10以及端板400作用Y方向上的压缩力的状态下,使约束构件500卡合于端板400,之后,将压缩力释放,由此,使拉伸力作用于连接2个端板400连接的约束构件500。作为其反作用力,约束构件500将2个端板400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压。其结果是,约束构件500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约束多个单元10。
约束构件500包括板状部510、第一凸缘部520和第二凸缘部530。约束构件500例如由铁构成。
板状部510是在Y方向上延伸的构件。在板状部510,设置有多个开口部511。多个开口部511在Y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开口部511在X方向上由贯通板状部510的贯通孔构成。
第一凸缘部520从多个单元10的侧面绕到多个单元10的上面。通过设置第一凸缘部520,可以确保形成得比较薄的约束构件500的刚性。
第二凸缘部530被连接到板状部510的Y方向的两端。第二凸缘部530被固定于端板400。第二凸缘部530例如利用螺栓紧固等公知的固定方法被固定于端板400。由此,约束构件500将两个端板400相互连接起来。
如图2所示,下部约束构件550设置于多个单元10以及端板400的底面。下部约束构件550从底面侧保护后面将要描述的单电池100。下部约束构件550例如由铁构成。
如图1所示,配线构件600在Z方向上被设置于与多个单元10相对的位置。配线构件600通过X方向上的多个单元10的每一个的中央部在Y方向上延伸。配线构件600与多个单元10电连接。配线构件600例如是柔性印刷电路板。
管700在Y方向上延伸。在Z方向上观察,管700延伸至与配线构件600重叠的位置。管700在Z方向上配置于多个单元10与配线构件600之间。
连接端子800被配置于在Y方向并列配置的多个单元10的两侧。从Z方向观察,连接端子800被设置于与端板400大致重叠的位置。连接端子800将电池模块1与配置于电池模块1的外部的图中未示出的电缆等外部配线连接起来。
其次,对于单元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配备的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从箭头V方向观察图4的单元的立体图。
如图4及图5所示,多个单元10的每一个包括多个单电池100、作为支承构件的壳体200、以及汇流条300。
单元10包括2个以上的单电池100。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单元10包括作为偶数个的4个单电池100。另外,配备于多个单元10的每一个中的单电池100的数目只要在2个以上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另外,配备于多个单元10的每一个中的单电池100的数目也可以是奇数个。
多个单电池100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并列地配置。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多个单电池100在Y方向上并列地配置为4个。多个单元10的配列方向与多个单元10的每一个中的多个单电池100的配列方向为同一方向。
壳体200具有立方体形状的外观。壳体200收容有多个单电池100。壳体200例如由聚丙烯等树脂形成。如图1~图3所示,壳体200被约束构件500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压缩。
如图4及图5所示,壳体200具有前壁部210、后壁部220、第一侧壁部230、第二侧壁部240和上表面部250。
前壁部210是与一个约束构件500邻接的面。如图4所示,在前壁部210,设置有多个第一通气口211。第一通气口211是在X方向上贯通前壁部210的贯通孔。
后壁部220是在X方向上中间夹着多个单电池100地与前壁部210相对的面。如图5所示,在后壁部220,设置有多个第二通气口221。第二通气口221是在X方向上贯通后壁部220的贯通孔。多个第二通气口221的每一个借助后面将要描述的连通空间280与在X方向上并列对应的第一通气口211连通。
第一侧壁部230以及第二侧壁部240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彼此相对。
如图4所示,第一侧壁部230具有凸部231。凸部231向与第二侧壁部240相反侧突出。如图5所示,第二侧壁部240具有凹部241。凹部241向第一侧壁部230凹入,具有能够与凸部231卡合的形状。在1个单元10中,设置有1组以上的凸部231及凹部241。在多个单元10中,相邻单元10的凸部231与凹部241分别卡合。
上表面部250包含第一壁部251、第二壁部252、第三壁部253、第四壁部254、卡合面255和孔部256。2个第一壁部251以在X方向上的中央部沿着Y方向延伸的方式平行地形成。第二壁部252、第三壁部253以及第四壁部254相对于第一壁部251设置于X方向上的两侧,划分出汇流条300的设置部位。在第二壁部252,形成用于通过后面将要描述的电压检测线610的切口部252A。约束构件500的第一凸缘部部520与卡合面255卡合。孔部256与后面将要描述的气体排出阀130连通。
多个单元10的每一个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的宽度尺寸W相对于在第三方向(Z方向)上的高度尺寸H在0.20倍以上3.30倍以下的程度。具体地说,在壳体200中的Y方向上的前壁部210以及后壁部220的宽度尺寸W相对于前壁部210以及后壁部220的高度尺寸H在0.20倍以上0.80倍以下的程度。由此,与将单电池100以单体置于XY平面上的情况相比,单元10容易保持自立状态。
在假设单元10中包含有2个单电池100的情况下,与单元10中包含有3个以上单电池100的情况相比,宽度尺寸W变小。即使在宽度尺寸W小的情况下,如后面将要描述的那样,在将单元10置于XY平面时,通过使相对于单元10的重心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的宽度尺寸W比1个单电池100的宽度尺寸大,可以保持单元10的自立状态。这样,通过使壳体200的第一方向(Y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相对于壳体200的第三方向(Z方向)上的高度尺寸的比例比1个单电池100的第一方向(Y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相对于1个单电池100的第三方向(Z方向)上的高度尺寸的比例大,可以保持单元10的自立状态。
另外,在被支承于1个壳体200的多个单电池100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并列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壳体200的第一方向(Y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相对于壳体200的第三方向(Z方向)上的高度尺寸的比例比多个单电池100的第一方向(Y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的合计值相对于多个单电池100的每一个的第三方向(Z方向)上的高度尺寸的比例大的结构。
汇流条300由导电体构成。多个汇流条300将多个单电池100相互电连接。
图6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配备的单电池的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6所示,单电池100例如是锂离子电池。单电池100具有棱柱形状。单电池100的输出密度例如在8000W/L以上的程度。单电池100的电压例如在1.0V以上的程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单电池100具有电极端子110、框体120和气体排出阀130。
电极端子110形成于框体120上。电极端子110作为沿着与第一方向(Y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X方向)并列的2个电极端子110具有正极端子111以及负极端子112。
正极端子111以及负极端子112在X方向上相互分离地设置。正极端子111以及负极端子112在X方向上分别设置在配线构件600以及管700的两侧。
框体120具有长方体形状,构成单电池100的外观。在框体120中收容有图中未示出的电极体以及电解液。
框体120具有上表面121、下表面122、第一侧面123、第二侧面124和第三侧面125。
上表面121是与Z方向正交的平面。在上表面121,配置有电极端子110。上表面121覆盖作为支承构件的壳体200的上表面部250。下表面122沿着与第一方向(Y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Z方向)与上表面121相对。
第一侧面123及第二侧面124各个侧面由与Y方向正交的平面构成。第一侧面123及第二侧面124各个侧面在框体120所具有的多个侧面之中具有最大的面积。在Y方向上观察,第一侧面123及第二侧面124的各个侧面具有矩形形状。在Y方向上观察,第一侧面123及第二侧面124各个侧面具有X方向成为长度方向、Z方向成为短的方向的矩形形状。
多个单电池100在沿着Y方向相邻的单电池100、100之间以第一侧面123彼此相对、第二侧面124彼此相对的方式层叠。由此,在多个单电池100层叠的Y方向上,正极端子111与负极端子112交替地排列。
另外,在单元10中配备的单电池100的数目为奇数个的情况下,在Y方向上相邻的单元10之间,单元10的姿势也可以以Z轴为中心反转180°
气体排出阀130设置于上表面121。在框体120的内压因在框体120的内部产生的气体而变成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气体排出阀130将该气体排出到框体120的外部。来自于气体排出阀130的气体在图1中的管700中流动,被排出到电池模块1的外部。
图7是从VII-VII线箭头方向观察图4的单元的剖视图。图8是从VIII-VIII线箭头方向观察图1的电池模块的剖视图。
如图7及图8所示,作为支承构件的壳体200还具有间隔壁部。间隔壁部位于多个单电池100之间。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间隔壁部具有第一间隔壁部260和第二间隔壁部270。
如图7所示,由于单电池100被第一侧壁部230、第二侧壁部240、第一间隔壁部260以及第二间隔壁部270夹持,因此,壳体200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支承单电池100。另外,为了约束并且支承单电池100,在Y方向上,用于配置单电池100且由第一侧壁部230、第二侧壁部240、第一间隔壁部260及第二间隔壁部270限定的空间的宽度也可以比单电池100的宽度窄。
第一间隔壁部260在Y方向上位于单元10的大致中央。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间隔壁部260配置在收容于单元10中的4个单电池100之中的配置在Y方向的中央侧的2个单电池100彼此之间。第一间隔壁部260在壳体200的内部在Z方向上连续。
第二间隔壁部270将单电池100夹在中间地设置于Y方向上的第一间隔壁部260的两侧。第二间隔壁部270在壳体200的内部在Z方向上连续。
第二间隔壁部270具有薄壁部271和肋272。薄壁部271是在第二间隔壁部270中Y方向上的厚度薄的部分。薄壁部271从第二间隔壁部270的Z方向上的中央起以上表面部250侧为中心沿着Z方向设置为4个。肋272位于4个薄壁部271之间。
在间隔壁部,设置有在与第一方向(Y方向)以及第三方向(Z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连通空间280。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间隔壁部中,在第二间隔壁部270设置有多个连通空间280。通过在第二间隔壁部270形成薄壁部271及肋272,连通空间280将收容有单电池100的壳体200的内部连通。连通空间280与第一通气口211及第二通气口221连通。通过在壳体200的第二间隔壁部270设置连通空间280,当将单元10置于第一面F(XY平面)上时,使第一方向(Y方向)上的宽度尺寸W比1个单电池100的宽度尺寸大,由此,单元10可以容易地自立,因此,可以在电池模块1的制造工艺中容易地保持单电池100的直立状态。
连通空间28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框体120的上表面121与下表面122之间的中央靠上表面121侧的位置。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Z方向上并列的4个连通空间280之中的设置于上表面121侧的2个连通空间280位于比上表面121与下表面122之间的中央靠上表面121侧的位置。
如图8所示,连通空间280在第二方向(X方向)上与开口部511连接。由此,从第一通气口211或者第二通气口221导入冷却风,使冷却风在连通空间280中流通,由此,可以冷却被收容在壳体200中的单电池100。
约束构件500具有与上表面部250卡合的部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约束构件500的第一凸缘部520与位于上表面部250的X方向上的两端的卡合面255卡合。由此,可以容易地确保用于连通空间280与开口部511进行连接的多个单元10的每一个与约束构件500的位置关系。
图9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配备的单元的结构的仰视图。
如图9所示,作为支承构件的壳体200中的前壁部210还具有第一突起部212。第一突起部212向配置前壁部210的单电池100的一侧突出。在Y方向上并列地配置有多个第一突起部212。多个第一突起部212的每一个在前壁部210中在Z方向上连续。
后壁部220还具有第二突起部222。第二突起部222向配置后壁部220的单电池100的一侧突出。在Y方向上并列地配置有多个第二突起部222。多个第二突起部222的每一个在后壁部220中在Z方向上连续。
壳体200在第二方向(X方向)上支承有多个单电池100。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壳体200中,在第二方向(X方向)上,由第一突起部212以及第二突起部222夹持单电池100,由此,支承多个单电池100。
当将多个单元10的每一个置于第一面F(XY平面)上时,作为支承构件的壳体200能够以使第三方向(Z方向)与第一面F(XY平面)的法线方向大致平行,并且,使电极端子110朝向从第一面F(XY平面)远离的方向的方式支承多个单电池100。
具体地说,壳体200在底部侧具有第一区域201、第二区域202、第三区域203、以及第四区域204。将壳体200的背面形成为平坦的,可以在第一区域201、第二区域202、第三区域203及第四区域204设置相同高度的突起或者面。其结果是,如图7所示,壳体200被第一区域201、第二区域202、第三区域203以及第四区域204支承,能够在第一面F(XY平面)中自立。由此,壳体200能够以直立状态支承多个单电池100。另外,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壳体200构成为能够被第一区域201、第二区域202、第三区域203以及第四区域204这4个区域支承,但是,并不局限于该结构,只要至少能够由3个以上的区域支承壳体200即可。
另外,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壳体200从X方向以及Y方向支承单电池100,但是,并不局限于该结构,也可以是只从Y方向支承单电池100的结构。另外,作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构件的壳体200只要能够将多个单电池100以一定数量合起来处理即可,也可以由袋状的片构成。
图10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配备的电压检测线的结构的部分立体图。
如图10所示,配线构件600包含检测电压的电压检测线610。多个电压检测线610向汇流条300伸出并与之连接。在多个单元10的每一个中配置由至少1个以上的电压检测线61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单元10的每一个中各配置有1个电压检测线610。由此,电压检测线610能够对单元10的电压进行检测。
下面,对于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1所示,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中,首先,配备分别具有棱柱形状的多个单电池100(S1工序)。
其次,以多个单电池100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并列的方式将多个单电池100收容于壳体200,形成壳体200支承多个单电池100的单元10(S2工序)。
接着,将汇流条300与多个单元10之中的单电池100接合(S3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汇流条300例如通过激光焊接与单电池100中的电极端子110接合。
接着,将多个单元10沿着第一方向(Y方向)排列(S4工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单元10,如图6中所示,由于与使单电池100单独地自立的情况相比,相对于图7中所示的单电池100的重心C2而言,壳体200的重心C1低,作为单元10可以将重心降低,因此,易于保持单元10的自立状态。
接着,利用约束构件500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约束多个单元10(S5工序)。另外,在利用壳体200预先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约束单电池100的情况下,对于为了最终约束单电池100所需的约束力,不仅是由约束构件500产生的约束力,还可以将由壳体200产生的约束力附加给单电池100。由此,与不利用壳体200约束单电池100的情况下的约束力相比,可以减小利用约束构件500约束多个单元10的约束力。其结果是,由于可以减小利用夹具将多个单元10向Y方向压缩时的夹具的压缩力,因此,可以使夹具小型化。另外,虽然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单元10彼此被约束构件500约束而被固定,但是,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
接着,利用汇流条300将多个单元10彼此连接起来(S6工序)。具体地说,通过焊接或者螺栓紧固等将配置在多个单元10的每一个中的汇流条300彼此连接起来。
接着,将配线构件600、管700以及连接端子800安装到多个单元10上(S7工序)。利用上述制造方法形成的电池模块1被收容到电池组内。
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及其制造方法中,与构成将多个单电池100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并列地收容到壳体200中的单元10,并且,通过将多个单元10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并列地配置而构成电池模块1,由此,将多个单电池100的每一个作为一个单位来制造电池模块1的情况相比,可以简化制作工艺。作为简化的例子,例如,可以列举出使小结构的单元10通过焊接机而进行单元10内的汇流条300的焊接之后,跨越不同的单元10将汇流条300接合起来。
另外,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及其制造方法中,通过构成将多个单电池100收容到壳体200中的单元10,可以以单元10为单位容易地将电池模块1解体或者进行更换。
另外,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及其制造方法中,由于通过构成将多个单电池100收容到壳体200中的单元10,当将电池模块1废弃时,可以将电池模块1以单电池100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低电压化,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电池模块1的废弃。
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中,可以利用约束构件500借助单元10的结构对单电池100进行约束。
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中,通过在第二方向(X方向)上支承单电池100,可以抑制单元10中的多个单电池100的每一个的位置的偏差。
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中,由于可以通过利用汇流条300将多个单元10彼此连接起来,以单元10为单位来制造电池模块1,因此,可以简化制造过程中的电池模块1的处理。
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中,由于在1个单元10中配置1个电压检测线610,因此,与将电压检测线610配置在单电池100的每一个中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电池模块1的成本。
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中,在1个单元中包含2个以上的单电池100,使2个以上的单电池100的每一个的输出密度在8000W/L以上的程度,由此,可以以单元10为单位形成规定电压以上的电源装置。
下面,对于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池模块进行说明。根据本变形例的电池模块,由于单元中的壳体的结构与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不同,因此,对于与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同样的结构不重复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变形例的电池模块配备的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变形例的电池模块1A配备的单元10A配备有单电池100和壳体200A。
壳体200A具有前壁部210、后壁部220、第一侧壁部230A、第二侧壁部240A、上表面部、第一间隔壁部260A和第二间隔壁部270A。
第一侧壁部230A的中央P1相对于X方向上的两端P2在Y方向上向第二间隔壁部270A侧呈凸状地弯曲。第二侧壁部240A的中央P1相对于X方向上的两端P2在Y方向上向第二间隔壁部270A侧呈凸状地弯曲。第一间隔壁部260A的中央P1相对于X方向上的两端P2在Y方向上向两侧呈凸状地弯曲。第二间隔壁部270A的X方向上的中央P1相对于X方向上的两端P2在Y方向上向两侧呈凸状地弯曲。
在Y方向上配置单电池100,由第一侧壁部230A、第二侧壁部240A、第一间隔壁部260A以及第二间隔壁部270A规定的空间的宽度随着从X方向的两端P2向中央P1接近而变窄。多个单电池100的每一个在X方向的中央P1被支承于壳体200A。
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池模块1A中,通过将壳体200A中的支承多个单电池100的位置配置于X方向的中央P1,可以有效地支承易于因单电池100的使用而膨胀的X方向上的中央部。
虽然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给出,应当包括要求保护的范围等同的含义及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

Claims (8)

1.一种电池模块,其中,配备有:
在第一方向上并列地配置的多个单元;以及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约束所述多个单元的约束构件,
所述多个单元的每一个包括:
多个单电池,所述多个单电池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分别具有棱柱形状;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收容所述多个单电池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支承所述多个单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壳体被所述约束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压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多个单电池分别具有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排列的2个电极端子,
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支承所述多个单电池。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还具有将所述多个单电池相互电连接的汇流条。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还配备有与所述多个单元电连接的配线构件,
所述配线构件包括对电压进行检测的电压检测线,
在所述多个单元的每一个中配置有至少1个以上所述电压检测线。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单元包括2个以上的单电池,
所述2个以上的单电池的每一个的输出密度在8000W/L以上。
7.一种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中,具有:
以使分别具有棱柱形状的多个单电池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将所述多个单电池收容于壳体,形成所述壳体支承所述多个单电池的单元的工序;以及
将多个所述单元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工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中,还具有利用约束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约束多个所述单元的工序。
CN202211431929.0A 2021-11-17 2022-11-16 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61373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87144 2021-11-17
JP2021187144A JP2023074275A (ja) 2021-11-17 2021-11-17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37363A true CN116137363A (zh) 2023-05-19

Family

ID=84330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1929.0A Pending CN116137363A (zh) 2021-11-17 2022-11-16 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07939A1 (zh)
EP (1) EP4184654A1 (zh)
JP (1) JP2023074275A (zh)
KR (1) KR20230072414A (zh)
CN (1) CN11613736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5110A1 (ja) 2012-10-25 2014-05-0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のガス排出構造
JP6198061B2 (ja) * 2013-10-28 2017-09-2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
DE102020203873A1 (de) * 2020-03-25 2021-09-30 Elringklinger Ag Batteriemodule, Batterievorrichtungen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Batteriemoduls
JP2021187144A (ja) 2020-05-26 2021-12-13 杉本印刷株式会社 お絵かきノートブッ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72414A (ko) 2023-05-24
EP4184654A1 (en) 2023-05-24
JP2023074275A (ja) 2023-05-29
US20230207939A1 (en) 2023-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50946B1 (en) Battery block and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JP5356033B2 (ja) 中型あるいは大型サイズのバッテリパック用カートリッジ
US9640790B2 (en) Middle or large-sized battery module
US7892669B2 (en) Middle or large-sized battery module
EP1994581B1 (en) Middle or large-sized battery module
KR101281811B1 (ko) 구조적 안정성이 향상된 전지팩
KR101326182B1 (ko) 외장부재와 카트리지를 포함하는 단위모듈에 기반한 전지모듈
CN103890997A (zh) 中大型电池组组件
KR20120126893A (ko) 전압 센싱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KR20190063809A (ko) 셀 조립체에 대한 초기 가압력 강화 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20074425A (ko)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20170095136A (ko) 통합형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EP4184661A1 (en) Battery module
CN116137363A (zh) 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EP4184660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unit
KR101859684B1 (ko) 버스 바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US20230155197A1 (en) Battery module
EP4184684A1 (en) Battery module
JP2024060671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7917798A (zh) 电池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