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36487A - 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36487A
CN116136487A CN202310422226.XA CN202310422226A CN116136487A CN 116136487 A CN116136487 A CN 116136487A CN 202310422226 A CN202310422226 A CN 202310422226A CN 116136487 A CN116136487 A CN 1161364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imaging
tail
head
f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222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36487B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sh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osh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osh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osh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222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364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36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36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36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364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1/13Moving of cuvettes or solid samples to or from the investigating st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极片携带装置将待成像极片由取料台运输至纠偏台上;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监测极片片头入镜事件;若监测到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则触发片头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并通过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监测极片片尾入镜事件;若监测到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则触发片尾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并通过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简化飞拍成像设备结构,降低飞拍成像设备成本。

Description

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视觉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主要的电芯生产方式为卷绕和叠片。随着社会发展,对于电池能量密度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叠片逐渐成为电芯生产的主流方式。伴随着叠片机的研发越来越成熟,生产效率成为提升电芯生产量的瓶颈,其中,提升电芯的极片视觉检测效率尤为关键,因而在极片视觉检测过程中会采用飞拍技术来提升成像速度。在飞拍过程中,需要检测到整张极片的四个角,确定出极片的旋转中心位置并进行纠偏,在一般情况下,通常会使用四个相机,分别安装在极片安装空间位置的四个顶角处,该安装空间位置必须放得下整张极片。相机数量较多,整体设备结构较为复杂,设备成本高。
有鉴于此,亟需提出一种能够简化飞拍成像设备结构,降低飞拍成像设备成本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极片飞拍成像方法,能够简化飞拍成像设备结构,降低飞拍成像设备成本。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极片飞拍成像方法,包括:
通过极片携带装置将待成像极片由取料台运输至纠偏台上;待成像极片包含极片片头和极片片尾;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监测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其中,极片片头入镜事件为极片片头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进入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视野中的事件;飞拍成像阵列处于取料台和纠偏台之间并处于极片携带装置的运输轨迹上;飞拍成像阵列包含至少一个成像设备;若监测到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则触发片头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并通过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监测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其中,极片片尾入镜事件为极片片尾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进入成像视野中的事件;若监测到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则触发片尾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并通过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片头光源设置于极片携带装置上靠近极片片头的一端,使得在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发生时极片片头处于片头光源和飞拍成像阵列之间,并且片头光源的闪光照明光线的光线传播方向与飞拍成像阵列的拍摄方向相反;片尾光源设置于极片携带装置上靠近极片片尾的一端,使得在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发生时极片片尾处于片尾光源和飞拍成像阵列之间,并且片尾光源的闪光照明光线的光线传播方向与飞拍成像阵列的拍摄方向相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通过极片携带装置将待成像极片由取料台运输至纠偏台上之前,极片飞拍成像方法还包括:通过极片携带装置将二维码标定板由取料台运输至纠偏台上,并通过飞拍成像阵列采集二维码标定板的标定板片头图像以及标定板片尾图像;通过二维码标定板分别确定标定板片头图像以及标定板片尾图像中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坐标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触发片头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包括:响应于极片片头入镜事件生成第一闪光信号;响应于第一闪光信号控制片头光源进行闪光照明。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触发片尾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包括:响应于极片片尾入镜事件生成第二闪光信号;响应于第二闪光信号控制片尾光源进行闪光照明。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飞拍成像阵列包含第一成像设备和第二成像设备;第一成像设备和第二成像设备并列设置,且第一成像设备和第二成像设备并列设置的所在直线与极片携带装置的运输轨迹相交并垂直;极片片头包含第一片头顶角和第二片头顶角;通过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包括:响应于极片片头入镜事件生成第一成像信号;响应于第一成像信号控制第一成像设备对第一片头顶角进行成像,得到第一顶角图像;并且响应于第一成像信号控制第二成像设备对第二片头顶角进行成像,得到第二顶角图像;基于第一顶角图像和第二顶角图像构成极片片头图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极片片尾包含第一片尾顶角和第二片尾顶角;通过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包括:响应于极片片尾入镜事件生成第二成像信号;响应于第二成像信号控制第一成像设备对第一片尾顶角进行成像,得到第三顶角图像;并且响应于第二成像信号控制第二成像设备对第二片尾顶角进行成像,得到第四顶角图像;基于第三顶角图像和第四顶角图像构成极片片尾图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极片携带装置包含极片吸附板和机械臂;通过极片携带装置将待成像极片由取料台运输至纠偏台上包括:通过极片吸附板吸附放置于在取料台上的待成像极片;通过机械臂带动极片吸附板从取料台向纠偏台运动;当机械臂的运动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则生成放置信号;响应于放置信号,极片吸附板解除吸附效果,使得待成像极片能够放置于纠偏台上。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极片携带装置将包含极片片头和极片片尾的待成像极片由取料台运输至纠偏台上。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监测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其中,极片片头入镜事件为极片片头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进入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视野中的事件;飞拍成像阵列处于取料台和纠偏台之间并处于极片携带装置的运输轨迹上;飞拍成像阵列包含至少一个成像设备。若监测到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则触发片头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并通过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从而使得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就能完成极片片头图像的采集。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监测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其中,极片片尾入镜事件为极片片尾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进入成像视野中的事件。若监测到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则触发片尾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并通过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从而使得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就能完成极片片尾图像的采集。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纠偏台上等待夹持极片的机械臂移开之后,再通过分别安装在极片安装空间位置的四个顶角处的四个相机进行成像来说,本申请技术方案简化了飞拍成像设备结构,降低了飞拍成像设备成本,提升了飞拍成像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的飞拍系统示意图,其中,飞拍系统示意图中的各个标号指代如下:
1:极片携带装置、2:取料台、3:纠偏台、4:飞拍成像阵列、5:片头光源、6:片尾光源;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飞拍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应当理解,为了说明的简单和清楚,在认为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在附图中重复附图标记以指示对应或类似的元件。另外,本申请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文所述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没有详细描述公知的方法、过程和组件,以免模糊本文描述的实施例。而且,该描述不应被视为限制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
伴随着叠片机的研发越来越成熟,生产效率成为提升电芯生产量的瓶颈,其中,提升电芯的极片视觉检测效率尤为关键,因而在极片视觉检测过程中会采用飞拍技术来提升成像速度。在飞拍过程中,需要检测到整张极片的四个角,确定出极片的旋转中心位置并进行纠偏,在一般情况下,通常会使用四个相机,分别安装在极片安装空间位置的四个顶角处,该安装空间位置必须放得下整张极片。相机数量较多,整体设备结构较为复杂,设备成本高。有鉴于此,亟需提出一种能够简化飞拍成像设备结构,降低飞拍成像设备成本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飞拍成像方法,能够简化飞拍成像设备结构,降低飞拍成像设备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的飞拍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1和图5,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101中,通过极片携带装置将待成像极片由取料台运输至纠偏台上。上述的极片携带装置是用于在飞拍过程中携带待成像极片进行运动的装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极片携带装置中示例性地可以采用极片吸附板来对待成像极片进行吸附,以达到携带待成像极片的效果,进一步地,极片吸附板可以通过机械臂(图4中未示出)来带动运动,从而达到带动待成像极片进行运动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极片携带装置中还可以采用夹爪来夹持待成像极片进行移动,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本申请在此方面不作任何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成像极片包含极片片头和极片片尾。极片片头可以定义为具有极耳的一侧部分极片,而极片片尾可以定义为不具有极耳的一侧部分极片。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例如极片片头也可以是不具有极耳的一侧,极片片尾也可以是具有极耳的一侧,本申请在此方面不作任何的限制。还可以理解的都是,极片片头和极片片尾可以刚好是构成完整待成像极片的两部分,也可以是极片片头和极片片尾并不能构成一个完整待成像极片,在实际应用中,极片片头和极片片尾在待成像极片中的所占比例亦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本申请在此方面亦不作任何的限制。
在步骤102中,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监测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其中,极片片头入镜事件为极片片头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进入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视野中的事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例如当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视野中出现被摄物体,可以将该被摄物的形状与预先存储的极片片头模板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视为发生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又例如,监测待成像极片以取料台为起点出发之后的运动距离,当该运动距离达到第一距离阈值时,则视为发生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对于如何判断是否发生极片片头入镜事件的描述仅为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监测极片片头入镜事件的方式是多样的,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本申请在此方面不作任何的限制。
上述的飞拍成像阵列处于取料台和纠偏台之间并处于极片携带装置的运输轨迹上,换句话来说,在飞拍过程中,由极片携带装置所携带的待成像极片的运动路径会经过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视野。而且可以理解的是,在待成像极片经过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视野的过程中,待成像极片的极片片头和极片片尾会依次进入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视野。飞拍成像阵列包含至少一个成像设备。飞拍成像阵列所包含的成像设备可以示例性地采用高速工业相机,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本申请在此方面亦不作任何的限制。
在步骤103中,若监测到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则触发片头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并通过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其中,片头光源可以设置于极片携带装置上靠近极片片头的一端,使得在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发生时极片片头处于片头光源和飞拍成像阵列之间,并且片头光源的闪光照明光线的光线传播方向与飞拍成像阵列的拍摄方向相反,即例如片头光源从上往下照射,飞拍成像阵列从下往上采集。可以理解的是,片头光源的闪光照明光线的一部分光线会达到极片片头的第一面,另一部分光线照射到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设备的镜头中,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设备拍摄的是极片片头的第二面,因此极片片头图像会呈现出极片片头的剪影轮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片头光源可以采用爆闪光源,该爆闪光源能够在短时间内能爆发出150至300倍的亮度。这是由于飞拍的速度要求很快,相机的曝光时间必须足够短,否则会拍不到清晰的成像。因此,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要求光源必须足够的亮且亮的足够快,否则成像的亮度不均匀。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选用合适的片头光源,只需保证该片头光源足够的亮且亮的足够快即可,本申请在此方面不作任何的限制。
还可以理解的是,片头光源设置于极片携带装置上靠近极片片头的一端用于对极片片头提供照明光线,因此,片头光源需要有一部分固定在极片携带装置上,需要有一部分外露于极片携带装置上,以使得片头光源的照明光线能够打在极片片头上。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极片携带装置可以采用透明材质,更加方便片头光源透过极片携带装置达到极片片头上,从而提升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质量。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进行设定,本申请在此方面亦不作任何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飞拍的过程中,极片片头运动到飞拍成像阵列成像视野时,片头光源与飞拍成像阵列视野正好对立,就在此时片头光源被触发进行闪光照明,飞拍成像阵列采集图片,飞拍成像阵列和片头光源双方同步起来。从而能够在确保良好成像效果的情况下完成极片片头的采集取图。
在步骤104中,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监测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其中,极片片尾入镜事件为极片片尾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进入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视野中的事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例如当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视野中出现被摄物体,可以将该被摄物的形状与预先存储的极片片尾模板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视为发生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又例如,监测待成像极片以取料台为起点出发之后的运动距离,当该运动距离达到第二距离阈值时,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距离阈值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则视为发生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对于如何判断是否发生极片片尾入镜事件的描述仅为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监测极片片尾入镜事件的方式是多样的,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本申请在此方面不作任何的限制。
在步骤105中,若监测到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则触发片尾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并通过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其中,片尾光源可以设置于极片携带装置上靠近极片片尾的一端,使得在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发生时极片片尾处于片尾光源和飞拍成像阵列之间,并且片尾光源的闪光照明光线的光线传播方向与飞拍成像阵列的拍摄方向相反,即例如片尾光源从上往下照射,飞拍成像阵列从下往上采集。可以理解的是,片尾光源的闪光照明光线的一部分光线会达到极片片尾的第一面,另一部分光线照射到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设备的镜头中,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设备拍摄的是极片片尾的第二面,因此极片片尾图像会呈现出极片片尾的剪影轮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片尾光源也可采用上述的爆闪光源,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本申请在此方面不作任何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片尾光源设置于极片携带装置上靠近极片片尾的一端用于对极片片尾提供照明光线,因此,片尾光源需要有一部分固定在极片携带装置上,需要有一部分外露于极片携带装置上,以使得片尾光源的照明光线能够打在极片片尾上。而当极片携带装置是透明材质时,则能够更加方便片尾光源透过极片携带装置达到极片片尾上,从而提升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质量。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进行设定,本申请在此方面亦不作任何的限制。
还可以理解的是,极片片尾飞到飞拍成像阵列成像视野时,片尾光源与飞拍成像阵列视野正好对立,就在此时片尾光源爆闪,飞拍成像阵列采集图片,飞拍成像阵列和片尾光源双方同步起来。从而能够在确保良好成像效果的情况下完成极片片尾的采集取图。
通过极片携带装置将包含极片片头和极片片尾的待成像极片由取料台运输至纠偏台上。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监测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其中,极片片头入镜事件为极片片头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进入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视野中的事件;飞拍成像阵列处于取料台和纠偏台之间并处于极片携带装置的运输轨迹上;飞拍成像阵列包含至少一个成像设备。若监测到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则触发片头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并通过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从而使得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就能完成极片片头图像的采集。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监测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其中,极片片尾入镜事件为极片片尾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进入成像视野中的事件。若监测到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则触发片尾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并通过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从而使得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就能完成极片片尾图像的采集。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纠偏台上等待夹持极片的机械臂移开之后,再通过分别安装在极片安装空间位置的四个顶角处的四个相机进行成像来说,本申请技术方案简化了飞拍成像设备结构,降低了飞拍成像设备成本,提升了飞拍成像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采集极片片头图像和极片片尾图像时,会分别触发片头光源和片尾光源进行闪光照明,以能够达到更好的成像效果。飞拍成像阵列也可以包含第一成像设备和第二成像设备,以能够确保极片片头或极片片尾中的两个顶角能够拍摄得到。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中,采集极片片头图像的步骤可以包括:
在步骤201中,响应于极片片头入镜事件生成第一闪光信号。上述的第一闪光信号可以用于触发片头光源进行闪光照明。
在步骤202中,响应于第一闪光信号控制片头光源进行闪光照明。该第一闪光信号可以传输至片头光源中,响应于第一闪光信号片头光源进行闪光照明。
在步骤203中,响应于极片片头入镜事件生成第一成像信号。上述的第一成像信号可以用于触发飞拍成像阵列进行极片片头图像的采集。
在步骤204中,响应于第一成像信号控制第一成像设备对第一片头顶角进行成像,得到第一顶角图像,并且响应于第一成像信号控制第二成像设备对第二片头顶角进行成像,得到第二顶角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飞拍成像阵列可以包含第一成像设备和第二成像设备。其中,第一成像设备和第二成像设备并列设置,且第一成像设备和第二成像设备并列设置的所在直线与极片携带装置的运输轨迹相交并垂直。另外,极片片头包含第一片头顶角和第二片头顶角,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片头顶角和第二片头顶角是待成像极片中处于极片片头之内的两个极片顶角。从而使得第一成像设备和第二成像设备能够正对第一片头顶角和第二片头顶角进行成像,而避免出现成像畸变的情况,提升成像质量。
在步骤205中,基于第一顶角图像和第二顶角图像构成极片片头图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顶角图像和第二顶角图像进行拼接,从而得到极片片头图像。在实际应用中,基于第一顶角图像和第二顶角图像构成极片片头图像的方式是多样的,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本申请在此方面不作任何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202与步骤204之间应该确保同时执行,以使得触发闪光照明的同时能够完成图像采集工作。
另外,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成像方法中,采集极片片尾图像的步骤可以包括:
在步骤301中,响应于极片片尾入镜事件生成第二闪光信号。上述的第二闪光信号可以用于触发片尾光源进行闪光照明。
在步骤302中,响应于第二闪光信号控制片尾光源进行闪光照明。该第二闪光信号可以传输至片尾光源中,响应于第二闪光信号片尾光源进行闪光照明。
在步骤303中,响应于极片片尾入镜事件生成第二成像信号。上述的第二成像信号可以用于触发飞拍成像阵列进行极片片尾图像的采集。
在步骤304中,响应于第二成像信号控制第一成像设备对第一片尾顶角进行成像,得到第三顶角图像,并且响应于第二成像信号控制第二成像设备对第二片尾顶角进行成像,得到第四顶角图像。极片片尾包含第一片尾顶角和第二片尾顶角。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片尾顶角和第二片尾顶角是待成像极片中处于极片片尾之内的两个极片顶角。
在步骤305中,基于第三顶角图像和第四顶角图像构成极片片尾图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三顶角图像和第四顶角图像进行拼接,从而得到极片片尾图像。在实际应用中,基于第三顶角图像和第四顶角图像构成极片片尾图像的方式是多样的,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本申请在此方面不作任何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302与步骤304之间应该确保同时执行,以使得触发闪光照明的同时能够完成图像采集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通过极片携带装置将待成像极片由取料台运输至纠偏台上之前,即是实际进入对待成像极片进行飞拍成像之前,还可以通过二维码标定板来进行标定。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请参阅图4和图5,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401中,通过极片携带装置将二维码标定板由取料台运输至纠偏台上,并通过飞拍成像阵列采集二维码标定板的标定板片头图像以及标定板片尾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采集标定板片头图像以及标定板片尾图像的步骤流程与采集极片片头图像以及极片片尾图像的步骤流程是一致的,只是此时极片携带装置所携带的是二维码标定板,二维码标定板的尺寸示例性地可以和待成像极片的尺寸一致。
二维码标定板是带有固定间距图案阵列的平板,其在机器视觉、图像测量、摄影测量、三维重建等应用中,可以为视觉机器校正镜头畸变,可以确定物理尺寸和像素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可以确定空间物体表面某点的三维几何位置与其在图像中对应点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建立相机成像的几何模型。通过相机拍摄带有固定间距图案阵列平板、经过标定算法的计算,可以得出相机的几何模型,从而得到高精度的测量和重建结果。
在步骤402中,通过二维码标定板分别确定标定板片头图像以及标定板片尾图像中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坐标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二维码标定板上的每一二维码所记载的坐标信息,能够对应确定确定标定板片头图像以及标定板片尾图像中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坐标信息,从而完成二维码标定板的标定。在二维码标定板标定之后,可以获得飞拍成像阵列的相机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的转换关系,也就是飞拍成像阵列的视野范围内的像素尺寸所代表的实际物理尺寸。由于极片片头图像和极片片尾图像是由同一飞拍成像阵列所拍摄的,因此,也可以相应确定极片片头图像和极片片尾图像中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坐标信息。这样的话就可以只需要用一个飞拍成像阵列就可以获取极片上所需点的所有坐标信息,而且该飞拍成像阵列中可以只包含一个成像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两个成像设备,可以减少成像设备的数量,从而简化飞拍成像设备结构,降低飞拍成像设备成本。
在步骤403中,通过极片携带装置将待成像极片由取料台运输至纠偏台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极片携带装置包含极片吸附板和机械臂。如图5所示,具体地,首先可以通过极片吸附板吸附放置于在取料台上的待成像极片。进而通过机械臂带动极片吸附板从取料台向纠偏台运动。接着判断当机械臂的运动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该预设距离阈值示例性地可以是取料台中心点至纠偏台中心点的直线距离,则生成放置信号。最后响应于放置信号,极片吸附板解除吸附效果,使得待成像极片能够放置于纠偏台上。
与前述应用功能实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极片飞拍成像装置及相应的实施例。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飞拍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极片飞拍成像装置可以包括:
运输控制模块601,用于通过极片携带装置将待成像极片由取料台运输至纠偏台上;待成像极片包含极片片头和极片片尾;
事件监测模块602,用于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监测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其中,极片片头入镜事件为极片片头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进入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视野中的事件;飞拍成像阵列处于取料台和纠偏台之间并处于极片携带装置的运输轨迹上;并且用于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监测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其中,极片片尾入镜事件为极片片尾在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进入成像视野中的事件;
极片成像模块603,用于若监测到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则触发片头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并通过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其中,片头光源设置于极片携带装置上靠近极片片头的一端,使得在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发生时极片片头处于片头光源和飞拍成像阵列之间,并且片头光源的闪光照明光线的光线传播方向与飞拍成像阵列的拍摄方向相反;并且用于若监测到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则触发片尾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并通过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其中,片尾光源设置于极片携带装置上靠近极片片尾的一端,使得在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发生时极片片尾处于片尾光源和飞拍成像阵列之间,并且片尾光源的闪光照明光线的光线传播方向与飞拍成像阵列的拍摄方向相反。
与前述应用功能实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执行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的电子设备及相应的实施例。
图7示出可以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的电子设备70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0可以包括处理器710和存储器720。在图7的电子设备700中,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有关的组成元素。因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电子设备700还可以包括与图7中所示的组成元素不同的常见组成元素。比如:定点运算器。
电子设备700可以对应于具有各种处理功能的计算设备,例如,用于生成神经网络、训练或学习神经网络、将浮点型神经网络量化为定点型神经网络、或者重新训练神经网络的功能。例如,电子设备700可以被实现为各种类型的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PC)、服务器设备、移动设备等。
处理器710控制电子设备700的所有功能。例如,处理器710通过执行电子设备700上的存储器720中存储的程序,来控制电子设备700的所有功能。处理器710可以由电子设备700中提供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应用处理器(AP)、人工智能处理器芯片(IPU)等来实现。然而,本申请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710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单元711和计算单元712。I/O单元711可以用于接收各种数据,例如极片片头入镜事件的监测结果以及极片片尾入镜事件的监测结果。示例性的,计算单元712可以用于基于经由I/O单元711接收的监测结果,确定是否采集极片片头图像以及是否采集极片片尾图像。此极片片头图像以及极片片尾图像例如可以由I/O单元711输出。输出数据可以提供给存储器720以供其他设备(未示出)读取使用,也可以直接提供给其他设备使用。
存储器720是用于存储电子设备700中处理的各种数据的硬件。例如,存储器720可以存储电子设备700中的处理过的数据和待处理的数据。存储器720可存储处理器710已处理或要处理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过程中涉及的数据。此外,存储器720可以存储要由电子设备700驱动的应用、驱动程序等。例如:存储器720可以存储与将由处理器710执行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有关的各种程序。存储器720可以是DRAM,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存储器7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闪存、相变RAM(PRAM)、磁性RAM(MRAM)、电阻RAM(RRAM)、铁电RAM (FRAM)等。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动态RAM(DRAM)、静态RAM(SRAM)、同步DRAM(SDRAM)、PRAM、MRAM、RRAM、铁电RAM(FeRAM)等。在实施例中,存储器720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HDD)、固态驱动器(SSD)、高密度闪存(CF)、安全数字(SD)卡、微安全数字(Micro-SD)卡、迷你安全数字(Mini-SD)卡、极限数字(xD)卡、高速缓存(caches)或记忆棒中的至少一项。
综上,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700的存储器720和处理器710实现的具体功能,可以与本说明书中的前述实施方式相对照解释,并能够达到前述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这里便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710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处理器710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等等。
还应当理解,本文示例的执行指令的任何模块、单元、组件、服务器、计算机、终端或设备可以包括或以其他方式访问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可移除的)和/或不可移动的)例如磁盘、光盘或磁带。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以用于存储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
应当理解,本申请披露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及附图中的可能术语“第一”或“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申请披露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披露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定本申请披露。如在本申请披露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披露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 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虽然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内容只是为便于理解本申请而采用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和应用场景。任何本申请所述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极片飞拍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极片携带装置将待成像极片由取料台运输至纠偏台上;所述待成像极片包含极片片头和极片片尾;
在所述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监测极片片头入镜事件;
其中,所述极片片头入镜事件为所述极片片头在所述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进入飞拍成像阵列的成像视野中的事件;所述飞拍成像阵列处于所述取料台和所述纠偏台之间并处于所述极片携带装置的运输轨迹上;所述飞拍成像阵列包含至少一个成像设备;
若监测到所述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则触发片头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并通过所述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
在所述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监测极片片尾入镜事件;
其中,所述极片片尾入镜事件为所述极片片尾在所述待成像极片的运输过程中进入所述成像视野中的事件;
若监测到所述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则触发片尾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并通过所述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头光源设置于极片携带装置上靠近所述极片片头的一端,使得在所述极片片头入镜事件发生时所述极片片头处于所述片头光源和所述飞拍成像阵列之间,并且所述片头光源的闪光照明光线的光线传播方向与所述飞拍成像阵列的拍摄方向相反;
所述片尾光源设置于极片携带装置上靠近所述极片片尾的一端,使得在所述极片片尾入镜事件发生时所述极片片尾处于所述片尾光源和所述飞拍成像阵列之间,并且所述片尾光源的闪光照明光线的光线传播方向与所述飞拍成像阵列的拍摄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极片携带装置将待成像极片由取料台运输至纠偏台上之前,所述极片飞拍成像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极片携带装置将二维码标定板由取料台运输至纠偏台上,并通过所述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所述二维码标定板的标定板片头图像以及标定板片尾图像;
通过所述二维码标定板分别确定所述标定板片头图像以及所述标定板片尾图像中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坐标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片头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包括:
响应于所述极片片头入镜事件生成第一闪光信号;
响应于所述第一闪光信号控制所述片头光源进行闪光照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片尾光源进行闪光照明包括:
响应于所述极片片尾入镜事件生成第二闪光信号;
响应于所述第二闪光信号控制所述片尾光源进行闪光照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拍成像阵列包含第一成像设备和第二成像设备;所述第一成像设备和所述第二成像设备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成像设备和所述第二成像设备并列设置的所在直线与所述极片携带装置的运输轨迹相交并垂直;
所述极片片头包含第一片头顶角和第二片头顶角;
所述通过所述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包括:
响应于所述极片片头入镜事件生成第一成像信号;
响应于所述第一成像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成像设备对所述第一片头顶角进行成像,得到第一顶角图像;并且
响应于所述第一成像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成像设备对所述第二片头顶角进行成像,得到第二顶角图像;
基于所述第一顶角图像和所述第二顶角图像构成所述极片片头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片尾包含第一片尾顶角和第二片尾顶角;
所述通过所述飞拍成像阵列采集极片片头图像包括:
响应于所述极片片尾入镜事件生成第二成像信号;
响应于所述第二成像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成像设备对所述第一片尾顶角进行成像,得到第三顶角图像;并且
响应于所述第二成像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成像设备对所述第二片尾顶角进行成像,得到第四顶角图像;
基于所述第三顶角图像和所述第四顶角图像构成所述极片片尾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飞拍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携带装置包含极片吸附板和机械臂;
所述通过极片携带装置将待成像极片由取料台运输至纠偏台上包括:
通过所述极片吸附板吸附放置于在所述取料台上的所述待成像极片;
通过所述机械臂带动所述极片吸附板从所述取料台向所述纠偏台运动;
当所述机械臂的运动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则生成放置信号;
响应于所述放置信号,所述极片吸附板解除吸附效果,使得所述待成像极片能够放置于所述纠偏台上。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422226.XA 2023-04-19 2023-04-19 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1364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2226.XA CN116136487B (zh) 2023-04-19 2023-04-19 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2226.XA CN116136487B (zh) 2023-04-19 2023-04-19 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36487A true CN116136487A (zh) 2023-05-19
CN116136487B CN116136487B (zh) 2023-07-07

Family

ID=86326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22226.XA Active CN116136487B (zh) 2023-04-19 2023-04-19 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3648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5893A (zh) * 2020-03-31 2020-06-30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飞拍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397517A (zh) * 2020-04-17 2020-07-10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尺寸检测方法和极片尺寸检测系统
CN111510638A (zh) * 2020-05-30 2020-08-07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飞拍控制模块、板卡、电路及飞拍装置
CN111586289A (zh) * 2020-03-31 2020-08-25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飞拍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964721A (zh) * 2021-02-01 2021-06-15 苏州百迈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目标随机阵列飞拍视觉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3014816A (zh) * 2021-03-03 2021-06-22 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飞拍拍摄触发点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3884497A (zh) * 2021-09-09 2022-01-04 上海深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复合光源的fpca飞拍检测方法
DE202022101348U1 (de) * 2022-03-14 2022-04-14 Guangzhou Superson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 Ltd. Vollfunktions-Erfassungssystem für Wickelfehler bei der Polstückherstellung
CN114733781A (zh) * 2022-04-21 2022-07-12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极片在线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14740001A (zh) * 2022-04-13 2022-07-12 深圳市凌云视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锂电池极片尺寸检测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5893A (zh) * 2020-03-31 2020-06-30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飞拍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586289A (zh) * 2020-03-31 2020-08-25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飞拍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397517A (zh) * 2020-04-17 2020-07-10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尺寸检测方法和极片尺寸检测系统
CN111510638A (zh) * 2020-05-30 2020-08-07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飞拍控制模块、板卡、电路及飞拍装置
CN112964721A (zh) * 2021-02-01 2021-06-15 苏州百迈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目标随机阵列飞拍视觉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3014816A (zh) * 2021-03-03 2021-06-22 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飞拍拍摄触发点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3884497A (zh) * 2021-09-09 2022-01-04 上海深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复合光源的fpca飞拍检测方法
DE202022101348U1 (de) * 2022-03-14 2022-04-14 Guangzhou Superson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 Ltd. Vollfunktions-Erfassungssystem für Wickelfehler bei der Polstückherstellung
CN114740001A (zh) * 2022-04-13 2022-07-12 深圳市凌云视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锂电池极片尺寸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4733781A (zh) * 2022-04-21 2022-07-12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极片在线检测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波;唐动;刘林琳;石锦成;金先伦;: "高速检测元器件外观设备的视觉系统设计", 航天制造技术, no. 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36487B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6744B (zh) 改进的相机校准系统、目标和过程
CN103945210B (zh) 一种实现浅景深效果的多摄像头拍摄方法
WO2020024147A1 (zh) 样本图像的集合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872436B2 (en) Spatial positioning method, spatial positioning device, spati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0660107A (zh) 平面标定板、标定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9213202B (zh) 基于光学伺服的货物摆放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27422A (zh) 图像标注方法、装置、系统及主机
CN108022297B (zh) 三维成像建模方法、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04424662A (zh) 立体扫描装置
CN105594190A (zh) 无模糊图像拍摄系统
CN111627073B (zh) 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标定方法、标定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853102B (zh) 一种新的机器人视觉标定及引导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6136487B (zh) 极片飞拍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72572A (zh) 一种基于双Kinect相机的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8648141A (zh) 一种图像拼接方法及装置
CN107749069A (zh) 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图像处理系统
CN112822478B (zh) 一种用于三维重建的高质量照片序列获取方法
CN115830604A (zh) 面单图像矫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252933A (zh) 基于无人机的相机内参自动标定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6148186B (zh) 极片飞拍纠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191665A1 (zh) 旋转式拍摄方法、控制装置、可移动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09738157A (zh) 结构光投影器的视场角检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40124A (zh)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567781A (zh) 基于灵巧摄像头的拍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916445A (zh) 旋翼共锥度的测量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