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27614A - 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27614A CN116127614A CN202310402498.3A CN202310402498A CN116127614A CN 116127614 A CN116127614 A CN 116127614A CN 202310402498 A CN202310402498 A CN 202310402498A CN 116127614 A CN116127614 A CN 1161276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 target
- direction angle
- unit
- wind spe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2414 Homo sapi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21 cluster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动力定位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用于提高对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时的准确率及效率。该方法包括:通过划分规则对风向角进行等角度划分,得到多个风向角度数据;对多个风向角度数据进行基准角度分析,得到基准风向角;通过目标船舶的风载荷系数集合对目标船舶进行作用力分析,得到目标船舶对应的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基于多个风向角度数据,通过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对目标船舶进行最大风速分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并通过目标风速包络图对目标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到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动力定位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类已经进入海洋经济时代,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探索也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在海洋环境中船舶常常要在特定需要的位置进行各种海洋作业,对设备本身的操作和定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动力定位系统由自身装备的各种传感器测量出船舶运动的位置和航向,利用计算机进行复杂的实时计算,进而控制船舶的推力装置产生推进力和力矩去抵抗由外界环境引起的干扰力,使船舶保持目标的船位和船艏向。船舶利用动力定位系统,可以在锚泊系统不起作用的深水区域进行操作,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是计算动力定位系统所产生的推力所能抵抗不同角度的最大环境载荷,分析船舶的动力定位能力。动力定位能力分析不仅可作为评估动力定位系统优劣的标准,而且还是动力定位系统设计的依据。因此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十分重要,无论是生产厂家、使用者还是第三方机构如船级社等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在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时,传统的求解方法是在某计算角度下,逐步增加风速,通过推力分配,判断有无可行解。如果有可行解,则代表船舶能够抵抗该风速所产生的力。继续增加风速,直至无可行解产生,即得到该角度下船舶所能抵抗的最大风速。再变化到其他角度进行分析。还有一些先进的处理方法,在某一角度下,采用二分法计算最大风速,减小求解步数。二分法求解最大风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速度,但也需要迭代数次,且随着精度要求的提高,迭代次数将继续增加,使计算速度变慢。在某些情况下,船舶需要在线对定位能力进行分析,以对现场作业操作进行决策,对计算的实时性有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对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时的准确率及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包括:通过预设的划分规则对风向角进行等角度划分,得到多个风向角度数据;对多个所述风向角度数据进行基准角度分析,得到基准风向角;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通过目标船舶的风载荷系数集合对目标船舶进行作用力分析,得到所述目标船舶对应的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所述单位纵向风载荷力、所述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所述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其中,所述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包括目标函数、不等式约束函数以及等式约束函数;基于多个所述风向角度数据,通过所述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最大风速分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并通过所述目标风速包络图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到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
在本发明中,所述通过预设的划分规则对风向角进行等角度划分,得到多个风向角度数据步骤,包括:对所述划分规则进行划分份数提取,确定目标划分份数;通过所述目标划分份数对所述风向角进行等角度划分,得到多个风向角度数据。
在本发明中,所述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通过目标船舶的风载荷系数集合对目标船舶进行作用力分析,得到所述目标船舶对应的纵向风载荷力、横向风载荷力以及艏向风载荷力矩步骤,包括: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以及所述风载荷系数集合中的纵向力系数,通过单位纵向风载荷力计算公式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纵向作用力分析,得到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以及所述风载荷系数集合中的侧向力系数,通过单位侧向风载荷力计算公式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侧向作用力分析,得到单位侧向风载荷力;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以及所述风载荷系数集合中的艏向力矩系数,通过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计算公式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艏向作用力分析,得到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
在本发明中,所述单位纵向风载荷力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所述单位侧向风载荷力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所述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为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单位侧向风载荷力,为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为纵向力系数,为侧向力系数,为艏向力矩系数,为空气密度,为风速,为所述目标船舶的船体水线以上部分的正向投影面积,为所述目标船舶的船体水线以上部分的侧向投影面积,为所述目标船舶的船体长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所述单位纵向风载荷力、所述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所述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其中,所述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包括目标函数、不等式约束函数以及等式约束函数步骤,包括: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建立目标函数,其中,所述目标函数为:
其中,为所述目标船舶中第个推进器的推力,为所述目标船舶中第个推进器的推力方向与所述目标船舶的纵向轴的夹角,N为推进器的数量,为第个推进器在目标船舶的纵向轴的坐标值、为第个推进器在目标船舶的侧向轴的坐标值;通过所述单位纵向风载荷力、所述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所述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不等式约束函数。
在本发明中,所述基于多个所述风向角度数据,通过所述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最大风速分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并通过所述目标风速包络图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到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步骤,包括:通过所述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分别对每一风向角度数据进行最大风速分析,得到每一风向角度数据对应的最大风速数据;通过所述每一风向角度数据对应的最大风速数据进行包络图生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通过所述目标风速包络图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到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
在本发明中,所述通过所述最大风速数据进行包络图生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步骤,包括:对所述每一风向角度数据对应的最大风速数据进行极坐标映射,得到极坐标下的极坐标点集合;对所述极坐标点集合中每一极坐标点进行连接,生成目标风速包络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系统,包括:
角度划分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的划分规则对风向角进行等角度划分,得到多个风向角度数据;
角度分析模块,用于对多个所述风向角度数据进行基准角度分析,得到基准风向角;
载荷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通过目标船舶的风载荷系数集合对目标船舶进行作用力分析,得到所述目标船舶对应的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所述单位纵向风载荷力、所述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所述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其中,所述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包括目标函数、不等式约束函数以及等式约束函数;
风速分析模块,用于基于多个所述风向角度数据,通过所述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最大风速分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并通过所述目标风速包络图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到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
本发明中,通过划分规则对风向角进行等角度划分,得到多个风向角度数据;对多个风向角度数据进行基准角度分析,得到基准风向角;通过目标船舶的风载荷系数集合对目标船舶进行作用力分析,得到目标船舶对应的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基于多个风向角度数据,通过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对目标船舶进行最大风速分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并通过目标风速包络图对目标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到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某一角度下,直接对能抵抗的最大风速进行寻优,1次寻优便可以得到船舶能抵抗的最大风速,计算时长大幅减小,本发明的最大风速是直接寻优得到的,计算精度大幅提高,以进一步提高对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时的准确率及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目标船舶的风载荷系数集合对目标船舶进行作用力分析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301、角度划分模块;302、角度分析模块;303、载荷分析模块;304、模型建立模块;305、风速分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为便于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流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通过预设的划分规则对风向角进行等角度划分,得到多个风向角度数据;
具体的,将0°至360°的风向角均匀划分为n份,则风向角度依次分别取值为0°、360°/n、360°/n×2、360°/n×3、…、360°/n×(n-1)。
S102、对多个风向角度数据进行基准角度分析,得到基准风向角;
S103、基于基准风向角,通过目标船舶的风载荷系数集合对目标船舶进行作用力分析,得到目标船舶对应的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
S104、基于基准风向角、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其中,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包括目标函数、不等式约束函数以及等式约束函数;
S105、基于多个风向角度数据,通过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对目标船舶进行最大风速分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并通过目标风速包络图对目标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到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
在本发明中,首先,将0°至360°角度,划分为n份,本例中n取72,即每5°取一个角度,所取角度为0°、5°、10°、15°、…、350°、355°。选定风向角度为0°,根据船舶的风载荷系数,计算单位风速(1m/s)下,船舶受到的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在所选角度为风向角度为0°的情况下,建立求解最大风速的寻优模型,其目标函数、等式约束函数和不等式约束函数,最终,求解由目标函数、等式约束函数和不等式约束函数组成的寻优模型,通过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对目标船舶进行最大风速分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并通过目标风速包络图对目标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到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重复上述步骤,分别计算求得5°、10°、15°、…、350°、355°方向下的最大风速,在极坐标下,连接不同角度下的最大风速,即得到风包络图。
通过执行上述步骤,通过划分规则对风向角进行等角度划分,得到多个风向角度数据;对多个风向角度数据进行基准角度分析,得到基准风向角;通过目标船舶的风载荷系数集合对目标船舶进行作用力分析,得到目标船舶对应的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基于多个风向角度数据,通过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对目标船舶进行最大风速分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并通过目标风速包络图对目标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到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某一角度下,直接对能抵抗的最大风速进行寻优,1次寻优便可以得到船舶能抵抗的最大风速,计算时长大幅减小,本发明的最大风速是直接寻优得到的,计算精度大幅提高,以进一步提高对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时的准确率及效率。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101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对划分规则进行划分份数提取,确定目标划分份数;
(2)通过目标划分份数对风向角进行等角度划分,得到多个风向角度数据。
具体的,首先,将0°至360°角度,划分为n份,本例中n取72,即每5°取一个角度,所取角度为0°、5°、10°、15°、…、350°、355°。需要说明的是,划分规则的划分份数提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方法,常用的包括分层抽样、等分法、聚类分析等等。确定目标划分份数需要考虑实际需求以及数据特点,通常需要进行反复尝试和调整,通过目标划分份数对风向角进行等角度划分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根据目标划分份数,将差值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得到每个等分区间的大小。从最小风向角开始,按照每个等分区间的大小逐个增加,得到多个风向角度数据,例如,如果原始数据中最大风向角为360度,最小风向角为0度,目标划分份数为8,则每个等分区间为45度。从最小风向角0度开始,依次增加45度得到的八个风向角度数据分别为0度、45度、90度、135度、180度、225度、270度、315度。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105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分别对每一风向角度数据进行最大风速分析,得到每一风向角度数据对应的最大风速数据;
(2)通过每一风向角度数据对应的最大风速数据进行包络图生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
(3)通过目标风速包络图对目标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到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
具体的,服务器需要根据划分规则对风向角度数据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子集数据。然后,针对每个子集数据使用最大风速求解模型,计算出每组风向角度数据对应的最大风速数据,服务器需要将每组风向角度数据对应的最大风速数据拼接在一起,同时使用插值等技术进行平滑处理,生成目标风速包络图。
针对目标船舶的设计特征和所处环境,在目标风速包络图上找到对应的点,读取该点对应的最大风速和其他相关参数,在服务器端进行船舶静态力学性能及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出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通过每一风向角度数据对应的最大风速数据进行包络图生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对每一风向角度数据对应的最大风速数据进行极坐标映射,得到极坐标下的极坐标点集合;
(2)对极坐标点集合中每一极坐标点进行连接,生成目标风速包络图。
具体的,对于每组风向角度数据对应的最大风速数据,进行极坐标映射。这可以通过将风向角度看作是角度坐标,最大风速看作是半径坐标来实现,将所有的极坐标点集合绘制在极坐标系中,并根据点的位置和密度等信息进行插值处理,得到平滑且完整的曲线,在极坐标系下连接所有的极坐标点,生成目标风速包络图。
需要注意的是,在绘制极坐标系下的包络图时,要避免出现多余的空白区域和缺失的数据点,同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极坐标映射的参数,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相比于直角坐标系下的包络图,极坐标系下的包络图不仅能够展示各个方向下的最大风速,还能够很好地反映不同风向角度下的变化趋势。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执行步骤S103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1、基于基准风向角以及风载荷系数集合中的纵向力系数,通过单位纵向风载荷力计算公式对目标船舶进行纵向作用力分析,得到单位纵向风载荷力;
S202、基于基准风向角以及风载荷系数集合中的侧向力系数,通过单位侧向风载荷力计算公式对目标船舶进行侧向作用力分析,得到单位侧向风载荷力;
S203、基于基准风向角以及风载荷系数集合中的艏向力矩系数,通过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计算公式对目标船舶进行艏向作用力分析,得到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单位纵向风载荷力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单位侧向风载荷力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为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单位侧向风载荷力,为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为纵向力系数,为侧向力系数,为艏向力矩系数,为空气密度,为风速,为目标船舶的船体水线以上部分的正向投影面积,为目标船舶的船体水线以上部分的侧向投影面积,为目标船舶的船体长度。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104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基于基准风向角,建立目标函数,其中,目标函数为:
(2)通过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等式约束函数,其中,等式约束函数如下所示: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三个等式的左侧为推进器产生的船舶纵向力、横向力及艏向力矩,等式右侧为负的风力,当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与负的风力相等时,推力与风力维持平衡,船舶可以维持原有的航向和位置。
(3)通过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不等式约束函数。
需要说明的是,不等式约束函数为:
式中,为目标船舶中第个推进器的最大推力,为目标船舶中第个推进器的推力方向与所述目标船舶的纵向轴的夹角的最小值,为目标船舶中第个推进器的推力方向与所述目标船舶的纵向轴的夹角的最大值。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侧向推进器,对于全回转推进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系统,如图3所示,该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系统具体包括:
角度划分模块301,用于通过预设的划分规则对风向角进行等角度划分,得到多个风向角度数据;
角度分析模块302,用于对多个所述风向角度数据进行基准角度分析,得到基准风向角;
载荷分析模块303,用于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通过目标船舶的风载荷系数集合对目标船舶进行作用力分析,得到所述目标船舶对应的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
模型建立模块304,用于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所述单位纵向风载荷力、所述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所述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其中,所述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包括目标函数、不等式约束函数以及等式约束函数;
风速分析模块305,用于基于多个所述风向角度数据,通过所述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最大风速分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并通过所述目标风速包络图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到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
通过上述各个模块的协同合作,通过划分规则对风向角进行等角度划分,得到多个风向角度数据;对多个风向角度数据进行基准角度分析,得到基准风向角;通过目标船舶的风载荷系数集合对目标船舶进行作用力分析,得到目标船舶对应的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基于多个风向角度数据,通过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对目标船舶进行最大风速分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并通过目标风速包络图对目标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到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某一角度下,直接对能抵抗的最大风速进行寻优,1次寻优便可以得到船舶能抵抗的最大风速,计算时长大幅减小,本发明的最大风速是直接寻优得到的,计算精度大幅提高,以进一步提高对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时的准确率及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预设的划分规则对风向角进行等角度划分,得到多个风向角度数据;
对多个所述风向角度数据进行基准角度分析,得到基准风向角;
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通过目标船舶的风载荷系数集合对目标船舶进行作用力分析,得到所述目标船舶对应的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
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所述单位纵向风载荷力、所述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所述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其中,所述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包括目标函数、不等式约束函数以及等式约束函数;
基于多个所述风向角度数据,通过所述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最大风速分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并通过所述目标风速包络图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到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的划分规则对风向角进行等角度划分,得到多个风向角度数据步骤,包括:
对所述划分规则进行划分份数提取,确定目标划分份数;
通过所述目标划分份数对所述风向角进行等角度划分,得到多个风向角度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通过目标船舶的风载荷系数集合对目标船舶进行作用力分析,得到所述目标船舶对应的纵向风载荷力、横向风载荷力以及艏向风载荷力矩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以及所述风载荷系数集合中的纵向力系数,通过单位纵向风载荷力计算公式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纵向作用力分析,得到单位纵向风载荷力;
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以及所述风载荷系数集合中的侧向力系数,通过单位侧向风载荷力计算公式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侧向作用力分析,得到单位侧向风载荷力;
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以及所述风载荷系数集合中的艏向力矩系数,通过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计算公式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艏向作用力分析,得到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所述单位纵向风载荷力、所述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所述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其中,所述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包括目标函数、不等式约束函数以及等式约束函数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建立目标函数,其中,所述目标函数为:
通过所述单位纵向风载荷力、所述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所述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等式约束函数,其中,所述等式约束函数如下所示:
其中,为所述目标船舶中第个推进器的推力,为所述目标船舶中第个推进器的推力方向与所述目标船舶的纵向轴的夹角,N为推进器的数量,为第个推进器在所述目标船舶的纵向轴的坐标值、为第个推进器在所述目标船舶的侧向轴的坐标值;
通过所述单位纵向风载荷力、所述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所述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不等式约束函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个所述风向角度数据,通过所述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最大风速分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并通过所述目标风速包络图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到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分别对每一风向角度数据进行最大风速分析,得到每一风向角度数据对应的最大风速数据;
通过所述每一风向角度数据对应的最大风速数据进行包络图生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
通过所述目标风速包络图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到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最大风速数据进行包络图生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步骤,包括:
对所述每一风向角度数据对应的最大风速数据进行极坐标映射,得到极坐标下的极坐标点集合;
对所述极坐标点集合中每一极坐标点进行连接,生成目标风速包络图。
8.一种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系统,用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角度划分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的划分规则对风向角进行等角度划分,得到多个风向角度数据;
角度分析模块,用于对多个所述风向角度数据进行基准角度分析,得到基准风向角;
载荷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通过目标船舶的风载荷系数集合对目标船舶进行作用力分析,得到所述目标船舶对应的单位纵向风载荷力、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准风向角、所述单位纵向风载荷力、所述单位横向风载荷力以及所述单位艏向风载荷力矩建立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其中,所述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包括目标函数、不等式约束函数以及等式约束函数;
风速分析模块,用于基于多个所述风向角度数据,通过所述最大风速求解模型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最大风速分析,得到目标风速包络图,并通过所述目标风速包络图对所述目标船舶进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得到目标动力定位能力分析结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02498.3A CN116127614B (zh) | 2023-04-17 | 2023-04-17 | 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02498.3A CN116127614B (zh) | 2023-04-17 | 2023-04-17 | 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27614A true CN116127614A (zh) | 2023-05-16 |
CN116127614B CN116127614B (zh) | 2023-06-27 |
Family
ID=86308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402498.3A Active CN116127614B (zh) | 2023-04-17 | 2023-04-17 | 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12761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12726A (zh) * | 2023-11-29 | 2023-12-29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 | 锚泊辅助动力定位作业时的能力评估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081821A1 (ko) * | 2010-10-29 | 2012-06-21 | 이영섭 | 선박용 전자 천측 항법 시스템 |
CN107729641A (zh) * | 2017-10-10 | 2018-02-23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海洋工程领域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 |
CN112036099A (zh) * | 2020-09-15 | 2020-12-04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基于帆船风帆攻角确定最小回转半径的方法 |
CN112084573A (zh) * | 2020-08-11 | 2020-12-15 | 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评价智能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定位能力的方法 |
CN115826606A (zh) * | 2023-02-14 | 2023-03-21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 | 一种自升式船舶平台的动力定位控制方法 |
-
2023
- 2023-04-17 CN CN202310402498.3A patent/CN11612761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081821A1 (ko) * | 2010-10-29 | 2012-06-21 | 이영섭 | 선박용 전자 천측 항법 시스템 |
CN107729641A (zh) * | 2017-10-10 | 2018-02-23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海洋工程领域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 |
CN112084573A (zh) * | 2020-08-11 | 2020-12-15 | 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评价智能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定位能力的方法 |
CN112036099A (zh) * | 2020-09-15 | 2020-12-04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基于帆船风帆攻角确定最小回转半径的方法 |
CN115826606A (zh) * | 2023-02-14 | 2023-03-21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 | 一种自升式船舶平台的动力定位控制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12726A (zh) * | 2023-11-29 | 2023-12-29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 | 锚泊辅助动力定位作业时的能力评估方法 |
CN117312726B (zh) * | 2023-11-29 | 2024-02-06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 | 锚泊辅助动力定位作业时的能力评估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27614B (zh) | 2023-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83479B (zh)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动力定位推力分配装置及方法 | |
CN116127614B (zh) | 基于求解风包络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 | |
Geisbert | Hydrodynamic modeling for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using computational and semi-empirical methods | |
Ma et al. | Hard sail optimiza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enhancement for sail-assisted vessel | |
CN112100835B (zh) | 一种适用于复杂流动的高效高精度翼型绕流数值模拟方法 | |
CN109325303B (zh) | 一种船舶回转运动模拟方法 | |
CN107729641A (zh) | 一种用于海洋工程领域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 | |
CN114035587B (zh) | 一种无人船集群多船协同的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及无人船 | |
CN111665846B (zh) | 一种基于快速扫描法的水面无人艇路径规划方法 | |
CN115774903B (zh) | 直升机旋翼桨盘载荷实时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09284577A (zh) | 一种船体型线实尺放样转数学放样方法 | |
CN115688383A (zh) | 一种无人潜航器水动力系数计算方法 | |
CN112464585A (zh) | 一种基于粘流和势流耦合的导管螺旋桨计算方法 | |
CN113587807A (zh) | 一种飞机壁板加工特征面的扫描路径生成方法 | |
CN114861336A (zh) | 一种全参数化螺旋桨模型构建方法 | |
CN106372282B (zh) | 一种体现制造几何缺陷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修调方法 | |
Malmek | Rapid Aerodynamic Method for Interacting Sails | |
CN115114864B (zh) | 一种基于cfd的飞行器全包线气动数据库生成方法 | |
Cella et al. | Combining analytical models and mesh morphing based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for the design of flying multihulls appendages | |
CN113935112B (zh) | 一种直升机旋翼厚度噪声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4818462A (zh) | 一种基于离散不变性网格卷积算子的流场建模方法 | |
Ozturk et al. | Affordable and Accurate Numerical Predictions of Helicopter Rotor Noise in Forward Flight | |
CN113487736A (zh) | 一种水下地形点云数据转换为obj三维模型的方法 | |
CN113935676B (zh) | 一种用于精确计算的航线计划优化方法和系统 | |
CN112598776A (zh) | 基于全息数据处理的三维地理模型可视化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