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18576A - 冷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冷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18576A
CN116118576A CN202310107073.XA CN202310107073A CN116118576A CN 116118576 A CN116118576 A CN 116118576A CN 202310107073 A CN202310107073 A CN 202310107073A CN 116118576 A CN116118576 A CN 116118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heat
cavity
exchanger
exchang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070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忠杰
袁海兵
马骏
王晴
杨博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070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185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18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85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9/00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 F28F19/02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by using coatings, e.g. vitreous or enamel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6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7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3/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1/00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 F28F21/08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of metal
    • F28F21/081Heat exchange elements made from metals or metal alloys
    • F28F21/085Heat exchange elements made from metals or metal alloys from copper or copper allo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heat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组件、交换器本体和热交换模组;交换器本体内置有腔体,热交换组件设置在腔体内部,并连接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热交换模组设置在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的一侧和/或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的一侧;热交换组件配置为将腔体内的热交换液体的温度传递至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热交换模组配置为对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进行热交换。本申请冷热交换器仅通过热交换组件、交换器本体和热交换模组组成,且该冷热交换器的体积仅为交换器本体和热交换模组的体积,因而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且运维成本低。

Description

冷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逐渐取代燃油汽车,成为未来乘用车的主流。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存在的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要解决此问题,须要采用大功率直流充电,而较高的充电电流,会导致充电线缆在充电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发热问题。为解决此问题,通常需要使用液冷技术对其进行热交换成为较好的解决方案,该液冷技术需要用到冷热交换器。但目前市面上的液冷机结构复杂且体积较大,维修和安装都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交换器,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运维成本低。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组件、交换器本体和热交换模组;所述交换器本体内置有腔体,所述热交换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部,并连接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或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热交换模组设置在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远离所述热交换组件的一侧和/或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远离所述热交换组件的一侧;其中,所述热交换组件配置为将所述腔体内的热交换液体的温度传递至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或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热交换模组配置为对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或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进行热交换。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热交换组件设置在交换器本体的腔体内,并连接交换器的表面,并将热交换模组设置在交换器本体的表面,以将腔体内热交换液体的温度通过该热交换组件传导到交换器本体表面,并通过交换器本体表面的热交换模组将该交换器本体表面进行热交换,以完成热交换液体的热交换工作。整个冷热交换器仅通过热交换组件、交换器本体和热交换模组这几个组件组成,且该冷热交换器的体积仅包括交换器本体和热交换模组的体积,因而该冷热交换器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且运维成本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基板和导热体;所述基板的一侧阵列设置有所述导热体;所述导热体与所述腔体的底部表面接触,所述基板的侧边与所述腔体的边缘接触;其中,所述腔体的底部远离所述导热体的一侧连接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腔体边缘顶面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导热体的一侧连接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基板的一侧阵列设置多个导热体,该多个导热体均匀分布在腔体内,以将腔体内的热交换液体的温度均匀传导到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具有极佳的导热性能,提高了导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体与所述腔体的底部表面之间设置有银质钎焊片,并配置为通过所述银质钎焊片焊接;所述基板的侧边与所述腔体的边缘接触部之间设置有银焊带,并配置为通过所述银焊带焊接;其中,所述腔体的边缘顶面与所述基板在同一水平面。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银质钎焊片和银焊带焊接,基于银质焊料具有焊接熔点低,填满间隙能力强,且强度高,导热性好等优点,降低了导热体与腔体的底部表面之间以及基板的侧边与腔体的边缘接触部之间焊接要求,增强了焊接的密封性及焊接处的导热性。另外,通过将导热体与腔体的底部表面之间以及基板的侧边与腔体的边缘接触部之间均焊接,使得该热交换组件和交换器本体为一体式结构,增强热交换组件和交换器本体之间的密封性能,同时提高了热传导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体为铜导热体。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导热体设置为铜导热体,由于铜的吸热能力强,能够迅速将热交换液体中温度传导到冷热交换器本体的表面,提高了该导热体的热传导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通过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腔体远离所述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热交换液体进液口,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热交换液体出液口;其中,所述第一腔体配置为将通过所述热交换液体进液口流入的所述热交换液体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腔体配置为将通过所述通孔流入的所述热交换液体进行热交换;所述热交换液体出液口配置为将通过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热交换后的所述热交换液体从所述第二腔体排出。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使得该热交换液体依次通过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时均可以进行热交换,以对该热交换液体进行多次热交换,增强热交换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模组包括第一热交换模组、第二热交换模组、第三热交换模组和第四热交换模组;所述第一热交换模组和所述第三热交换模组设置在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热交换模组和所述第四热交换模组设置在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模组和所述第二热交换模组之间,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三热交换模组和所述第四热交换模组之间。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分别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对应的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设置热交换模组,使得传导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温度均能及时通过热交换模组进行散热或升温,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以及增强了热交换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模组包括:热交换片;所述热交换片设置在所述交换器本体与所述热交换模组之间,并配置为通过热交换对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或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进行热交换。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交换器本体与热交换模组之间设置热交换片,以将该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温度直接转移到该热交换片远离该交换器本体的一侧,能够快速的完成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温度交换,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模组还包括:散热元件和风扇;所述散热元件设置在所述风扇与所述热交换片之间,所述散热元件配置为将所述热交换片的温度传导到所述风扇,以通过所述风扇进一步进行热交换。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散热元件和风扇,在该热交换片远离该交换器本体的一侧为热端时,能够进一步对该热交换片的该端进行散热,以提高热交换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为多个侧向出风风扇,多个所述侧向出风风扇的出风口面向同一方向。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风扇设置为侧向出风,能够将该冷热交换器内部的温度通过该侧向出风口分散到该冷热交换器周围的空气中,且该多个侧向出风风扇的出风口面向同一方向,使得从各个出风口排出温度互相不影响,方便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热交换器的外表面喷涂热交换涂料。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冷热交换器的外表面喷涂热交换涂料,能够将该冷热交换器中的温度进一步进行交换,提高散热或升温效果。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热交换器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换器本体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换器本体和热交换组件剖面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换器本体和热交换组件爆炸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模组结构图。
附图说明:100-交换器本体、110-腔体、111-通孔、112-热交换液体进液口、113-热交换液体出液口、200-热交换模组、210-热交换片、220-散热元件、230-风扇、300-热交换组件、310-基板、320-导热体、400-银质钎焊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拜访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解释为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采暖已不能采用传统燃油车方式通过发动机冷却水的热量进行热交换给乘员舱提供热量。同时由于续航里程越来越大,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也越来越大,因此电池充电放电发热量大,需要一套专门的热交换系统进行热交换,同时电池在环境温度较低时,电池无法充放电,传统的方法采取电池内部电加热方式进行升温,但电加热膜容易短路,造成加热时效,而电加热时电池内部温度不均匀导致电池无法达到最佳使用状态,电池也需要专门的热交换系统进行热交换。
本申请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发现,目前市面上的冷热交换器体积较大、结构复杂,维修和安装都十分不便,且热交换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本申请发明人提出一种冷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组件、交换器本体和热交换模组。该热交换组件中包括多个导热体,且导热体与交换器本体设置为一体,当热交换液体流过该热交换本体内的腔体时,导热体将该热交换液体中的温度传导到热交换本体的上下表面,并经过热交换模组强制将上下表面的温度进行热交换,以高效的完成突然交换。且整个冷热交换器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有利于安装和维护。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热交换器示意图。包括:热交换组件300、交换器本体100和热交换模组200。
其中,交换器本体100内置有腔体110,热交换组件300设置在腔体110内部,并连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热交换模组200设置在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300的一侧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300的一侧。
这里的交换组件配置为将腔体110内的热交换液体的温度传递至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热交换模组200配置为对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进行热交换。
上述的第一表面可以是该交换器本体100的上表面、下表面或侧面等,该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也可以是该交换器本体100的上表面、下表面或侧面等。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
这里的热交换组件300可以为导热材料。如,铜、金刚石、银、氧化铝等。该热交换组件300可以是片状的、柱状的、丝状或多种形状的组合等。
上述的热交换模组200配置为散热或制热,以升高或降低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上的温度。该热交换模组200可以固定设置在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300的一侧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300的一侧,也可以可拆卸设置在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300的一侧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300的一侧。当该热交换模组200固定设置在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300的一侧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300的一侧时,该热交换模组200与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300的一侧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300的一侧之间涂抹导热硅脂。
可以理解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冷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组件300和热交换模组200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设置:
方式一:热交换组件300连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热交换模组200设置在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300的一侧。
方式二:热交换组件300连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热交换模组200设置在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300的一侧。
方式三:热交换组件300连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热交换模组200设置在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300的一侧和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300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热交换组件300除连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外,还可以同时连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三表面和/或第四表面。相应的热交换模组200设置在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三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300的一侧和交换器本体100的第四表面远离热交换组件300的一侧。该热交换组件300连接的交换机本体的表面的数量和类型可以根据对热交换能力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上述的腔体110用于容纳热交换液体,当热交换液体流入该腔体110时,该热交换液体的温度通过腔体110内的热交换组件300传递到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并通过设置在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的热交换模组200将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的温度进行热交换。例如,若热交换模组200为制冷模组,则该热交换模组200用于对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的较高温度进行降温。若热交换模组200为制热模组,则该热交换模组200用于对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的较低温度进行加热,并通过该热交换组件300将该较高温度传递到热交换液体,实现对该热交换液体加热等。
这里的腔体11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个腔体110内均设置有热交换组件300。若该腔体110为多个,则该相邻腔体110之间设置有通孔111,以实现热交换液体能够在多个腔体110之间流动。
可选地,该热交换组件300与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活动连接,还可以仅接触不连接等。该热交换组件300与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设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可以理解地,这里的冷热交换器设置在液体循环系统,该液体循环系统中的液体通过设置液冷结构存在发热问题的装置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液体因带有该装置上的热度,温度较高。因而需要设置冷热交换器,以将该温度较高的热交换液体中的热量散发出去,使得经该冷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液体能够冷却后再回到该液体循环系统中,以继续对该存在发热问题的装置进行降温。
在一些实施例中,这里的冷热交换器设置在液体循环系统,该液体循环系统中的液体通过设置加热结构存在温度过低问题的装置进行升温,升温后的液体因将温度传导到装置上,温度较低。因而需要设置冷热交换器,以将该冷热交换器中的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温度较低的热交换液体中,使得经该冷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液体能够回温后再回到该液体循环系统中,以继续对该存在温度过低问题的装置进行升温。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热交换组件设置在交换器本体的腔体内,并连接交换器的表面,并将热交换模组设置在交换器本体的表面,以将腔体内热交换液体的温度通过该热交换组件传导到交换器本体表面,并通过交换器本体表面的热交换模组将该交换器本体表面进行热交换,以完成热交换液体的热交换工作。整个冷热交换器仅通过热交换组件、交换器本体和热交换模组这几个组件组成,且该冷热交换器的体积仅包括交换器本体和热交换模组的体积,因而该冷热交换器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且运维成本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该热交换组件300包括:基板310和导热体320。
其中,基板310的一侧阵列设置有导热体320;导热体320与腔体110的底部表面接触,基板310的侧边与腔体110的边缘接触。
这里的腔体110的底部远离导热体320的一侧连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腔体110边缘顶面与基板310远离导热体320的一侧连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
可选地,该导热体320可以是导热柱、导热丝、导热片等,该导热体320结构和形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可以理解地,该导热体320可以通过焊接、一体式等方式固定设置在基板310上,也可以通过铆接、螺栓连接、螺钉连接等方式活动设置在基板310上。该导热体320与该基板310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腔体110的底部远离导热体320的一侧可以直接作为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腔体110边缘顶面与基板310可以直接作为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腔体110的底部远离导热体320的一侧可以直接作为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腔体110边缘顶面与基板310可以直接作为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
上述的基板310和导热体320均为导热材质,如铜、金刚石、银、氧化铝等。该基板310和导热体320可以是同一材质,也可以是不同材质。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基板的一侧阵列设置多个导热体,该多个导热体均匀分布在腔体内,以将腔体内的热交换液体的温度均匀传导到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具有极佳的导热性能,提高了导热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导热体320与腔体110的底部表面之间设置有银质钎焊片400,并配置为通过该银质钎焊片400焊接;基板310的侧边与腔体110的边缘接触部之间设置有银焊带,并配置为通过该银焊带焊接。
其中,腔体110的边缘顶面与基板310在同一水平面。
这里的导热体320与腔体110的底部表面之间采用真空银钎焊工艺,以将导热体320与腔体110的底部表面银钎焊接为一体。基板310的侧边与腔体110的边缘接触部之间也采用真空银钎焊工艺,以使基板310的侧边与腔体110的边缘接触部之间密封。
可选地,该银质钎焊片400可以替换为铜焊片、锡焊片、金锡焊片等。该银焊带可以替换为铜焊条、铝镁焊条、铝焊条等。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银质钎焊片和银焊带焊接,基于银质焊料具有焊接熔点低,填满间隙能力强,且强度高,导热性好等优点,降低了导热体与腔体的底部表面之间以及基板的侧边与腔体的边缘接触部之间焊接要求,增强了焊接的密封性及焊接处的导热性。另外,通过将导热体与腔体的底部表面之间以及基板的侧边与腔体的边缘接触部之间均焊接,使得该热交换组件和交换器本体为一体式结构,增强热交换组件和交换器本体之间的密封性能,同时提高了热传导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热体320为铜导热体320。
这里的铜导热体320可以是紫铜导热体320、黄铜导热体320等。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导热体设置为铜导热体,由于铜的吸热能力强,能够迅速将热交换液体中温度传导到冷热交换器本体的表面,提高了该导热体的热传导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腔体110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其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通孔111连通;第一腔体远离通孔111的一侧设置有热交换液体进液口112,第二腔体远离通孔111的一侧设置有热交换液体出液口113。
这里的第一腔体配置为将通过热交换液体进液口112流入的热交换液体进行热交换;第二腔体配置为将通过通孔111流入的热交换液体进行热交换;热交换液体出液口113配置为将通过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热交换后的热交换液体从第二腔体排出。
上述的热交换液体进液口112、热交换液体出液口113和通孔111均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该通孔111可以设置在该热交换液体进液口112和热交换液体出液口113的对角,以增加该热交换液体经过该冷热交换器的路径和时长,进而增强热交换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强该热交换液体的热交换效果,还可以增加第三腔体110、第四腔体110等,以通过多个腔体110对该热交换液体进行多次热交换,以得到较好的热交换效果。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使得该热交换液体依次通过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时均可以进行热交换,以对该热交换液体进行多次热交换,增强热交换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热交换模组200包括第一热交换模组、第二热交换模组、第三热交换模组和第四热交换模组。
其中,第一热交换模组和第三热交换模组设置在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第二热交换模组和第四热交换模组设置在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第一腔体设置在第一热交换模组和第二热交换模组之间,第二腔体设置在第三热交换模组和第四热交换模组之间。
这里的第一热交换模组、第二热交换模组、第三热交换模组和第四热交换模组可以是同一型号热交换模组200,也可以是不同型号热交换模组200。
可以理解地,该冷热交换器在工作时,热交换液体从该热交换液体进液口112流入第一腔体,该第一腔体中的热交换组件300将该热交换液体中的热量传导到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并经第一热交换模组和第二热交换模组分别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进行热交换,完成该热交换液体的第一次热交换。在该第一腔体进行第一热交换的热交换液体通过该通孔111流入第二腔体,该第二腔体中的热交换组件300将该热交换液体中的热量传导到该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并经第三热交换模组和第四热交换模组分别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进行热交换,以对该热交换液体进行第二次热交换。在该第二腔体进行第二热交换的热交换液体通过该热交换液体出液口113流入到液体循环系统中。
可选地,该第一热交换模组、第二热交换模组、第三热交换模组和第四热交换模组可以全部投入该热交换液体的热交换工作,也可以部分投入该热交换液体的热交换工作。当然,该第一热交换模组、第二热交换模组、第三热交换模组和第四热交换模组仅是示例性地,该冷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模组20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或减少。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分别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对应的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设置热交换模组,使得传导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温度均能及时通过热交换模组进行散热或升温,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以及增强了热交换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热交换模组200包括:热交换片210。
其中,热交换片210设置在交换器本体100与热交换模组200之间,并配置为通过热交换对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进行热交换。
这里的热交换片210是一个热传递工具,当该热交换片210工作时,该热交换片210一侧的热量会被转移到另一侧。如,传导到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的温度较高,则该热交换片210将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上较高的温度转移到该热交换片210远离该交换器本体100的一侧,并将该热交换片210远离该交换器本体100的一侧的较低的温度转移到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和/或交换器本体100的第二表面。
上述的热交换片210可以是半导体制冷片、板式换热器等。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交换器本体与热交换模组之间设置热交换片,以将该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温度直接转移到该热交换片远离该交换器本体的一侧,能够快速的完成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温度交换,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热交换模组200还包括:散热元件220和风扇230。
其中,散热元件220设置在风扇230与热交换片210之间,散热元件220配置为将热交换片210的温度传导到风扇230,以通过风扇230进一步进行热交换。
可以理解地,热交换片210进行热交换后,该热交换片210两侧会产生温差,进而形成冷端和热端。若该热交换片210远离该交换器本体100的一侧为热端,为了降低该侧的温度,还可以设置散热元件220和风扇230进行散热。
这里的散热元件220可以是散热鳍片、散热片等。
上述的风扇230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该热交换片210远离该交换器本体100的一侧为冷端,则该散热元件220可以替换为导热元件和加热元件,以通过该导热元件和加热元件对该侧的温度进行升温。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散热元件和风扇,在该热交换片远离该交换器本体的一侧为热端时,能够进一步对该热交换片的该端进行散热,以提高热交换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风扇230为多个侧向出风风扇230,多个侧向出风风扇230的出风口面向同一方向。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风扇设置为侧向出风,能够将该冷热交换器内部的温度通过该侧向出风口分散到该冷热交换器周围的空气中,且该多个侧向出风风扇的出风口面向同一方向,使得从各个出风口排出温度互相不影响,方便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冷热交换器的外表面喷涂热交换涂料。
这里的热交换涂料可以是散热涂料,还可以是保温隔热涂料。若该冷热交换器用于对热交换液体降温,则该热交换涂料可以为散热涂料。若该冷热交换器用于对热交换液体升温,则该热交换涂料可以为保温隔热涂料。
这里的热交换涂料可以是石墨烯、导热凝胶等。保温隔热涂料可以为二氧化硅气凝胶、太空绝热反射涂料、太阳热反射隔热涂料、水性反射隔热涂料、隔热防晒涂料、陶瓷绝热涂料等。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冷热交换器的外表面喷涂热交换涂料,能够将该冷热交换器中的温度进一步进行交换,提高散热或升温效果。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组件、交换器本体和热交换模组;
所述交换器本体内置有腔体,所述热交换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部,并连接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或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
所述热交换模组设置在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远离所述热交换组件的一侧和/或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远离所述热交换组件的一侧;
其中,所述热交换组件配置为将所述腔体内的热交换液体的温度传递至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或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热交换模组配置为对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或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基板和导热体;
所述基板的一侧阵列设置有所述导热体;
所述导热体与所述腔体的底部表面接触,所述基板的侧边与所述腔体的边缘接触;
其中,所述腔体的底部远离所述导热体的一侧连接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腔体的边缘顶面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导热体的一侧连接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体与所述腔体的底部表面之间设置有银质钎焊片,并配置为通过所述银质钎焊片焊接;
所述基板的侧边与所述腔体的边缘接触部之间设置有银焊带,并配置为通过所述银焊带焊接;
其中,所述腔体的边缘顶面与所述基板在同一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为铜导热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通过通孔连通;
所述第一腔体远离所述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热交换液体进液口,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热交换液体出液口;
其中,所述第一腔体配置为将通过所述热交换液体进液口流入的所述热交换液体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腔体配置为将通过所述通孔流入的所述热交换液体进行热交换;所述热交换液体出液口配置为将通过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热交换后的所述热交换液体从所述第二腔体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模组包括第一热交换模组、第二热交换模组、第三热交换模组和第四热交换模组;
所述第一热交换模组和所述第三热交换模组设置在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
所述第二热交换模组和所述第四热交换模组设置在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模组和所述第二热交换模组之间,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三热交换模组和所述第四热交换模组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模组包括:热交换片;
所述热交换片设置在所述交换器本体与所述热交换模组之间,并配置为通过热交换对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或所述交换器本体的第二表面进行热交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模组还包括:散热元件和风扇;
所述散热元件设置在所述风扇与所述热交换片之间,所述散热元件配置为将所述热交换片的温度传导到所述风扇,以通过所述风扇进一步进行热交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风扇为多个侧向出风风扇,多个所述侧向出风风扇的出风口面向同一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交换器的外表面喷涂热交换涂料。
CN202310107073.XA 2023-02-09 2023-02-09 冷热交换器 Pending CN1161185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7073.XA CN116118576A (zh) 2023-02-09 2023-02-09 冷热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7073.XA CN116118576A (zh) 2023-02-09 2023-02-09 冷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8576A true CN116118576A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95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07073.XA Pending CN116118576A (zh) 2023-02-09 2023-02-09 冷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185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4162B (zh) 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电池模组热管理方法及装置
KR101940577B1 (ko) 히트싱크 및 파워 배터리 시스템
EP2814089B1 (en) Battery pack with a bus bar having novel structure
CN108470959A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总成
CN106535564B (zh) 一种液冷散热器
CN106207309A (zh) 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
CN108390123A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105805873A (zh) 一种新型节能半导体空气调节模组
CN111029681B (zh) 一种管板式热管型动力电池热管理模组结构
CN113224415A (zh) 液冷板及电池包
CN105897060A (zh) 冷凝器热源温差发电装置
CN116118576A (zh) 冷热交换器
CN214647951U (zh) 车载显示屏和车辆
CN214841783U (zh) 制冷设备及车辆
CN213279515U (zh) 冷却装置、逆变器及冷却系统
CN208460920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总成
CN212340032U (zh) 动力电池组件及其换热器
CN210014474U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9857250U (zh) 空气调节系统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13782864A (zh) 电池用加热制冷装置及电池温度管理系统
CN113410540A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散热系统
CN217464940U (zh) 电卡模组及电卡制冷设备
CN218770826U (zh) 一种电源设备内环温的降温系统
CN211182455U (zh) 电池液冷装置
CN218679760U (zh) 散热系统、散热底盘及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