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11147B -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11147B
CN116111147B CN202310394682.8A CN202310394682A CN116111147B CN 116111147 B CN116111147 B CN 116111147B CN 202310394682 A CN202310394682 A CN 202310394682A CN 116111147 B CN116111147 B CN 1161111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input
output
switch structure
fuel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946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11147A (zh
Inventor
齐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yan Chuang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yan Chuang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yan Chuangn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yan Chuang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946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11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11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1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11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1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05Modeling, demonstration models of fuel cells, e.g. for training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2Tempera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01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992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thematical or computational algorithms, e.g. feedback control loops, fuzzy logic, neural networks 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50/00Fuel cell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Specific features of fuel cell system
    • H01M2250/20Fuel cell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氢燃料电池的测试数据;从测试数据中提取测试工作数据、测试环境数据和测试温度数据;根据测试工作数据、测试环境数据和测试温度数据建立氢燃料电池的标准工作温度模型;获取当前工作环境数据和当前工作数据;根据当前工作环境数据、当前工作数据和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当前标准工作温度;获取当前温度数据,并将当前温度数据与当前标准工作温度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根据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通过本发明方案,不仅能实时监测燃料电池的温度进行自动管理,还能根据燃料电池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对温度进行智能化调节,能够有效保证燃料电池的工作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由于其高效、环保、续驶能力强等优点,越来越多地用于车辆动力系统。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输出功率不断增加,散热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燃料电池散热温差过小,散热负荷较大,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应用场景下,容易出现过温故障,导致动力系统限制功率运行,严重影响驾乘安全和体验;另外,在低温环境下的燃料电池无法正常或及时启动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亟需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案来解决燃料电池散热、加热等温度管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本发明的方案,不仅能实时监测燃料电池的温度进行自动管理,还能根据燃料电池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对温度进行智能化调节,能够有效保证燃料电池的工作安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包括:所述氢燃料电池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和端板,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双极板和膜电极,所述膜电极包括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所述端板上设置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连接到温度管理装置;所述双极板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均贯穿所述氢燃料电池整体,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对接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外表面均套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所述输入管至少包括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所述输出管至少包括第一输出管和第二输出管;所述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氢燃料电池的测试数据;
从所述测试数据中提取测试工作数据、测试环境数据和测试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测试工作数据、所述测试环境数据和所述测试温度数据建立所述氢燃料电池的标准工作温度模型;
获取当前工作环境数据和当前工作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环境数据、所述当前工作数据和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当前标准工作温度;
获取当前温度数据,并将所述当前温度数据与所述当前标准工作温度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一输出管形成第一汽液通道,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流转的第一汽液为氢气或氧气;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析生成第一温度调节方案;
将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发送至所述温度管理装置;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解析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调整所述控制阀中对应的第一输入控制阀和第一输出控制阀的工作参数以控制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的所述第一汽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的所述第一汽液产生反应产生的热量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二输入管、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二输出管形成第二汽液通道,所述第二汽液通道中流转的第二汽液为温度调节物质;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析生成第二温度调节方案;
将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发送至所述温度管理装置;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解析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调整所述控制阀中对应的第二输入控制阀和第二输出控制阀的工作参数以控制所述第二汽液通道中的第二汽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二汽液吸收或释放热量速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入管和所述第一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一流道对接且连通的多个第一输入通气孔和多个第一输出通气孔;
所述第二输入管和所述第二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二流道对接且连通的第二输入通气孔和第二输出通气孔;
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一输出管、所述第二输入管和所述第二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开关结构、第二开关结构、第三开关结构和第四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通过电连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结构、所述第二开关结构、所述第三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开关结构的开闭以分别实现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的打开和闭合;
所述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还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单体电池的当前单体温度;
根据所述当前单体温度和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所述单体电池中存在温度异常的第一单体电池;
从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双极板对应的第一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一单体输出通气孔,并从所述第一开关结构和所述第二开关结构确定第一单体开关结构和第二单体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通过发送关闭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一单体开关结构和所述第二单体开关结构关闭以停止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工作。
可选地,所述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还包括步骤:
从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双极板对应的第二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二单体输出通气孔,并从所述第三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开关结构确定第三单体开关结构和第四单体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通过发送开启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三单体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单体开关结构打开以对所述第一单体电池进行温度调节。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系统,包括:氢燃料电池、温度管理装置和燃料电池管理模块;所述氢燃料电池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和端板,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双极板和膜电极,所述膜电极包括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所述端板上设置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连接到所述温度管理装置;所述双极板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均贯穿所述氢燃料电池整体,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对接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外表面均套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所述输入管至少包括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所述输出管至少包括第一输出管和第二输出管;其中,
所述燃料电池管理模块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氢燃料电池的测试数据;
从所述测试数据中提取测试工作数据、测试环境数据和测试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测试工作数据、所述测试环境数据和所述测试温度数据建立所述氢燃料电池的标准工作温度模型;
获取当前工作环境数据和当前工作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环境数据、所述当前工作数据和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当前标准工作温度;
获取当前温度数据,并将所述当前温度数据与所述当前标准工作温度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一输出管形成第一汽液通道,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流转的第一汽液为氢气或氧气;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操作中,所述燃料电池管理模块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析生成第一温度调节方案;
将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发送至所述温度管理装置;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被配置为:
解析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调整所述控制阀中对应的第一输入控制阀和第一输出控制阀的工作参数以控制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的所述第一汽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的所述第一汽液产生反应产生的热量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二输入管、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二输出管形成第二汽液通道,所述第二汽液通道中流转的第二汽液为温度调节物质;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操作中,所述燃料电池管理模块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析生成第二温度调节方案;
将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发送至所述温度管理装置;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被配置为:
解析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调整所述控制阀中对应的第二输入控制阀和第二输出控制阀的工作参数以控制所述第二汽液通道中的第二汽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二汽液吸收或释放热量速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入管和所述第一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一流道对接且连通的多个第一输入通气孔和多个第一输出通气孔;
所述第二输入管和所述第二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二流道对接且连通的第二输入通气孔和第二输出通气孔;
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一输出管、所述第二输入管和所述第二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开关结构、第二开关结构、第三开关结构和第四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通过电连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结构、所述第二开关结构、所述第三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开关结构的开闭以分别实现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的打开和闭合;
所述燃料电池管理模块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单体电池的当前单体温度;
根据所述当前单体温度和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所述单体电池中存在温度异常的第一单体电池;
从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双极板对应的第一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一单体输出通气孔,并从所述第一开关结构和所述第二开关结构确定第一单体开关结构和第二单体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被配置为:通过发送关闭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一单体开关结构和所述第二单体开关结构关闭以停止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工作。
可选地,所述燃料电池管理模块被配置为:
从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双极板对应的第二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二单体输出通气孔,并从所述第三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开关结构确定第三单体开关结构和第四单体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通过发送开启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三单体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单体开关结构打开以对所述第一单体电池进行温度调节。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氢燃料电池的测试数据;从所述测试数据中提取测试工作数据、测试环境数据和测试温度数据;根据所述测试工作数据、所述测试环境数据和所述测试温度数据建立所述氢燃料电池的标准工作温度模型;获取当前工作环境数据和当前工作数据;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环境数据、所述当前工作数据和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当前标准工作温度;获取当前温度数据,并将所述当前温度数据与所述当前标准工作温度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不仅能实时监测燃料电池的温度进行自动管理,还能根据燃料电池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对温度进行智能化调节,能够有效保证燃料电池的工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氢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系统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及系统。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包括:所述氢燃料电池包括多个端板和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双极板和膜电极,所述膜电极包括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所述端板上设置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连接到温度管理装置;所述双极板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均贯穿所述氢燃料电池整体且二者末端均密封,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对接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外表面均套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上设置有与所述通气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所述输入管至少包括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所述输出管至少包括第一输出管和第二输出管;所述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氢燃料电池的测试数据;
从所述测试数据中提取测试工作数据、测试环境数据和测试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测试工作数据、所述测试环境数据和所述测试温度数据建立所述氢燃料电池的标准工作温度模型;
获取当前工作环境数据和当前工作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环境数据、所述当前工作数据和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当前标准工作温度;
获取当前温度数据,并将所述当前温度数据与所述当前标准工作温度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测试工作数据(如输出功率/电流数据、气体输入/输出数据、排水数据等)、所述测试环境数据(如环境温度数据/温度变化数据、空气成分数据、海拔数据、大气压力数据等)和所述测试温度数据(如氢燃料电池的整体温度数据/温度变化数据、单体电池温度数据/温度变化数据等),通过利用前述的大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所述氢燃料电池的包括工作状态、环境数据与电池温度间的对应关系的标准工作温度模型。根据获取到的当前工作环境数据、当前工作数据,结合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氢燃料电池的当前标准工作温度。最后获取当前温度数据,并将所述当前温度数据与所述当前标准工作温度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不仅能实时监测燃料电池的温度进行自动管理,还能根据燃料电池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对温度进行智能化调节,能够有效保证燃料电池的工作安全。
进一步的,可以获取各单体电池的单体测试工作数据、单体电池的单体测试环境数据和单体测试温度数据,再结合神经网络训练得到单体电池的单体标准工作温度模型,进而可以对氢燃料电池进行更精细化的温度管理。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一输出管形成第一汽液通道,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流转的第一汽液为氢气或氧气;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析生成第一温度调节方案;
将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发送至所述温度管理装置;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解析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调整所述控制阀中对应的第一输入控制阀和第一输出控制阀的工作参数以控制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的所述第一汽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的所述第一汽液产生反应产生的热量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对氢燃料电池影响最大的是其利用气体发生反应发电的过程释放出的热量,为了准确高效地对氢燃料电池进行管理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析生成第一温度调节方案,比如根据比对结果分析出氢燃料电池当前的温度过高,则生成降低温度的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如减少进气量以减少气体反应产生的热量、加快废气/水的排出等);将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发送至所述温度管理装置;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解析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调整所述控制阀中对应所述第一输入管的第一输入控制阀和对应所述第一输出管的第一输出控制阀的工作参数以控制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的所述第一汽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的所述第一汽液产生反应产生的热量大小,达到对氢燃料电池的温度进行高效、准确地控制的目的。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输入管、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二输出管形成第二汽液通道,所述第二汽液通道中流转的第二汽液为温度调节物质;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析生成第二温度调节方案;
将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发送至所述温度管理装置;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解析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调整所述控制阀中对应的第二输入控制阀和第二输出控制阀的工作参数以控制所述第二汽液通道中的第二汽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二汽液吸收或释放热量速率。
进一步地,为了更高效更准确地进行温度调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入管、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二输出管形成第二汽液通道,所述第二汽液通道中流转的第二汽液为温度调节物质(如冷却液、温度高于特定值的气体/液体等);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析生成第二温度调节方案;比如根据比对结果分析出氢燃料电池当前的温度过高/过低,则生成降低/升高温度的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如加大或减小温度调节物质的在第二流道中的流通量、流速等)将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发送至所述温度管理装置;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解析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调整所述控制阀中所述第二输入管对应的第二输入控制阀和所述第二输出管对应的第二输出控制阀的工作参数以控制所述第二汽液通道中的第二汽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二汽液吸收或释放热量速率,达到对氢燃料电池的温度进行高效、准确地控制的目的。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入管和所述第一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一流道对接且连通的多个第一输入通气孔和多个第一输出通气孔;
所述第二输入管和所述第二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二流道对接且连通的第二输入通气孔和第二输出通气孔;
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一输出管、所述第二输入管和所述第二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开关结构、第二开关结构、第三开关结构和第四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通过电连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结构、所述第二开关结构、所述第三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开关结构的开闭以分别实现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的打开和闭合;
所述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还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单体电池的当前单体温度;
根据所述当前单体温度和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所述单体电池中存在温度异常的第一单体电池;
从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双极板对应的第一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一单体输出通气孔,并从所述第一开关结构和所述第二开关结构确定第一单体开关结构和第二单体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通过发送关闭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一单体开关结构和所述第二单体开关结构关闭以停止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对氢燃料电池的单体电池进行调节以实现更精细化的氢燃料电池温度管理,本实施例中,各输入管/输出管在其管道壁与各双极板的流道接口处开设有通气孔以保证气体/液体在各输入管/输出管与各双极板的流道间的流通,即所述第一输入管和所述第一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一流道对接且连通的多个第一输入通气孔和多个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管和所述第二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二流道对接且连通的第二输入通气孔和第二输出通气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一输出管、所述第二输入管和所述第二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开关结构、第二开关结构、第三开关结构和第四开关结构,所述温度管理装置通过电连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结构、所述第二开关结构、所述第三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开关结构的开闭以实现对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独立地打开与关闭,从而实现了对各单体电池的气体/液体的输入/输出的单独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获取所述单体电池的当前单体温度,根据所述当前单体温度和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所述单体电池中存在温度异常的第一单体电池(比如将各单体电池的当前单体温度输入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得到存在温度异常的第一单体电池,或者将各单体电池的当前单体温度、当前环境数据和各单体电池的当前工作数据输入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得到存在温度异常的第一单体电池);然后,从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双极板对应的第一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一单体输出通气孔,并从所述第一开关结构和所述第二开关结构确定第一单体开关结构和第二单体开关结构;最后,所述温度管理装置通过发送关闭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一单体开关结构和所述第二单体开关结构关闭以停止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工作,实现了对各单体电池的气体/液体的输入/输出的单独控制即对各单体电池的发电工作的单独控制。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还包括步骤:
从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双极板对应的第二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二单体输出通气孔,并从所述第三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开关结构确定第三单体开关结构和第四单体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通过发送开启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三单体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单体开关结构打开以对所述第一单体电池进行温度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通过温度调节物质对各单体电池进行精确的温度调节,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对对应各单体电池的用于温度调节的单体第二汽液通道进行控制。比如,通过从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双极板对应的第二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二单体输出通气孔,并从所述第三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开关结构确定第三单体开关结构和第四单体开关结构;所述温度管理装置通过发送开启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三单体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单体开关结构打开以对所述第一单体电池进行温度调节,应当说明的是,各单体电池对应的第二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二单体输出通气孔可以默认设置为关闭,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打开和关闭操作。
请参见图2和图3,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系统,包括:氢燃料电池100、温度管理装置200和燃料电池管理模块300;所述氢燃料电池100包括多个端板10和单体电池20,所述单体电池20包括双极板(图中未示出)和膜电极(图中未示出),所述膜电极包括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所述端板20上设置有输入管(图中101、102所示例)和输出管(图中103、104所示例),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均设置有控制阀(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阀连接到温度管理装置200;所述双极板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均贯穿所述氢燃料电池整体且二者末端均密封,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对接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外表面均套设有密封套(图中未示出),所述密封套上设置有与所述通气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所述输入管至少包括第一输入管101和第二输入管102,所述输出管至少包括第一输出管103和第二输出管104;其中,
所述燃料电池管理模块300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氢燃料电池100的测试数据;
从所述测试数据中提取测试工作数据、测试环境数据和测试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测试工作数据、所述测试环境数据和所述测试温度数据建立所述氢燃料电池100的标准工作温度模型;
获取当前工作环境数据和当前工作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环境数据、所述当前工作数据和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当前标准工作温度;
获取当前温度数据,并将所述当前温度数据与所述当前标准工作温度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进行温度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测试工作数据(如输出功率/电流数据、气体输入/输出数据、排水数据等)、所述测试环境数据(如环境温度数据/温度变化数据、空气成分数据、海拔数据、大气压力数据等)和所述测试温度数据(如氢燃料电池的整体温度数据/温度变化数据、单体电池温度数据/温度变化数据等),通过利用前述的大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所述氢燃料电池100的包括工作状态、环境数据与电池温度间的对应关系的标准工作温度模型。根据获取到的当前工作环境数据、当前工作数据,结合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氢燃料电池100的当前标准工作温度。最后获取当前温度数据,并将所述当前温度数据与所述当前标准工作温度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进行温度调节。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不仅能实时监测燃料电池的温度进行自动管理,还能根据燃料电池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对温度进行智能化调节,能够有效保证燃料电池的工作安全。
进一步的,可以获取各单体电池的单体测试工作数据、单体电池的单体测试环境数据和单体测试温度数据,再结合神经网络训练得到单体电池的单体标准工作温度模型,进而可以对氢燃料电池进行更精细化的温度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氢燃料电池100的结构图仅作示意,其所示出的各结构的数量、大小、长度、位置等(如输入管、输出管的长度、数量与位置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调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入管101、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一输出管103形成第一汽液通道,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流转的第一汽液为氢气或氧气;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进行温度调节的操作中,所述燃料电池管理模块300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析生成第一温度调节方案;
将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发送至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被配置为:
解析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调整所述控制阀中对应的第一输入控制阀和第一输出控制阀的工作参数以控制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的所述第一汽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的所述第一汽液产生反应产生的热量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对氢燃料电池影响最大的是其利用气体发生反应发电的过程释放出的热量,为了准确高效地对氢燃料电池进行管理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析生成第一温度调节方案,比如根据比对结果分析出氢燃料电池当前的温度过高,则生成降低温度的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如减少进气量以减少气体反应产生的热量、加快废气/水的排出等);将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发送至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解析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调整所述控制阀中对应所述第一输入管101的第一输入控制阀和对应所述第一输出管103的第一输出控制阀的工作参数以控制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的所述第一汽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的所述第一汽液产生反应产生的热量大小,达到对氢燃料电池的温度进行高效、准确地控制的目的。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输入管102、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二输出管104形成第二汽液通道,所述第二汽液通道中流转的第二汽液为温度调节物质;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进行温度调节的操作中,所述燃料电池管理模块300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析生成第二温度调节方案;
将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发送至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被配置为:
解析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调整所述控制阀中对应的第二输入控制阀和第二输出控制阀的工作参数以控制所述第二汽液通道中的第二汽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二汽液吸收或释放热量速率。
进一步地,为了更高效更准确地进行温度调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入管102、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二输出管104形成第二汽液通道,所述第二汽液通道中流转的第二汽液为温度调节物质(如冷却液、温度高于特定值的气体/液体等);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析生成第二温度调节方案;比如根据比对结果分析出氢燃料电池当前的温度过高/过低,则生成降低/升高温度的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如加大或减小温度调节物质的在第二流道中的流通量、流速等)将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发送至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所述温度管理装置300解析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调整所述控制阀中所述第二输入管102对应的第二输入控制阀和所述第二输出管104对应的第二输出控制阀的工作参数以控制所述第二汽液通道中的第二汽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二汽液吸收或释放热量速率,达到对氢燃料电池的温度进行高效、准确地控制的目的。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入管101和所述第一输出管103的管道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一流道对接且连通的多个第一输入通气孔和多个第一输出通气孔;
所述第二输入管102和所述第二输出管104的管道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二流道对接且连通的第二输入通气孔和第二输出通气孔;
所述第一输入管101、所述第一输出管103、所述第二输入管102和所述第二输出管104的管道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开关结构、第二开关结构、第三开关结构和第四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通过电连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结构、所述第二开关结构、所述第三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开关结构的开闭以分别实现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的打开和闭合;
所述燃料电池管理模块300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单体电池的当前单体温度;
根据所述当前单体温度和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所述单体电池中存在温度异常的第一单体电池;
从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双极板对应的第一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一单体输出通气孔,并从所述第一开关结构和所述第二开关结构确定第一单体开关结构和第二单体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被配置为:通过发送关闭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一单体开关结构和所述第二单体开关结构关闭以停止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对氢燃料电池的单体电池进行调节以实现更精细化的氢燃料电池温度管理,本实施例中,各输入管/输出管在其管道壁与各双极板的流道接口处开设有通气孔以保证气体/液体在各输入管/输出管与各双极板的流道间的流通,即所述第一输入管101和所述第一输出管103的管道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一流道对接且连通的多个第一输入通气孔和多个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管102和所述第二输出管104的管道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二流道对接且连通的第二输入通气孔和第二输出通气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输入管101、所述第一输出管103、所述第二输入管102和所述第二输出管104的管道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开关结构、第二开关结构、第三开关结构和第四开关结构,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通过电连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结构、所述第二开关结构、所述第三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开关结构的开闭以实现对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独立地打开与关闭,从而实现了对各单体电池的气体/液体的输入/输出的单独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获取所述单体电池的当前单体温度,根据所述当前单体温度和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所述单体电池中存在温度异常的第一单体电池(比如将各单体电池的当前单体温度输入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得到存在温度异常的第一单体电池,或者将各单体电池的当前单体温度、当前环境数据和各单体电池的当前工作数据输入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得到存在温度异常的第一单体电池);然后,从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双极板对应的第一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一单体输出通气孔,并从所述第一开关结构和所述第二开关结构确定第一单体开关结构和第二单体开关结构;最后,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通过发送关闭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一单体开关结构和所述第二单体开关结构关闭以停止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工作,实现了对各单体电池的气体/液体的输入/输出的单独控制即对各单体电池的发电工作的单独控制。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料电池管理模块300被配置为:
从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双极板对应的第二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二单体输出通气孔,并从所述第三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开关结构确定第三单体开关结构和第四单体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通过发送开启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三单体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单体开关结构打开以对所述第一单体电池进行温度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通过温度调节物质对各单体电池进行精确的温度调节,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对对应各单体电池的用于温度调节的单体第二汽液通道进行控制。比如,通过从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双极板对应的第二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二单体输出通气孔,并从所述第三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开关结构确定第三单体开关结构和第四单体开关结构;所述温度管理装置200通过发送开启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三单体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单体开关结构打开以对所述第一单体电池进行温度调节,应当说明的是,各单体电池对应的第二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二单体输出通气孔可以默认设置为关闭,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打开和关闭操作。
应当知道的是,图3所示的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框图仅作示意,其所示出的各模块的数量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包含上述不同功能、实施步骤的组合,包含软件和硬件的实施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燃料电池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和端板,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双极板和膜电极,所述膜电极包括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所述端板上设置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连接到温度管理装置;所述双极板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均贯穿所述氢燃料电池整体,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对接且连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外表面均套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所述输入管至少包括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所述输出管至少包括第一输出管和第二输出管;所述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氢燃料电池的测试数据;
从所述测试数据中提取测试工作数据、测试环境数据和测试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测试工作数据、所述测试环境数据和所述测试温度数据建立所述氢燃料电池的标准工作温度模型;
获取当前工作环境数据和当前工作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环境数据、所述当前工作数据和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当前标准工作温度;
获取当前温度数据,并将所述当前温度数据与所述当前标准工作温度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
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一输出管形成第一汽液通道,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流转的第一汽液为氢气或氧气;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析生成第一温度调节方案;
将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发送至所述温度管理装置;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解析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调整所述控制阀中对应的第一输入控制阀和第一输出控制阀的工作参数以控制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的所述第一汽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的所述第一汽液产生反应产生的热量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管、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二输出管形成第二汽液通道,所述第二汽液通道中流转的第二汽液为温度调节物质;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析生成第二温度调节方案;
将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发送至所述温度管理装置;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解析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调整所述控制阀中对应的第二输入控制阀和第二输出控制阀的工作参数以控制所述第二汽液通道中的第二汽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二汽液吸收或释放热量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管和所述第一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一流道对接且连通的多个第一输入通气孔和多个第一输出通气孔;
所述第二输入管和所述第二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二流道对接且连通的第二输入通气孔和第二输出通气孔;
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一输出管、所述第二输入管和所述第二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开关结构、第二开关结构、第三开关结构和第四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通过电连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结构、所述第二开关结构、所述第三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开关结构的开闭以分别实现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的打开和闭合;
所述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还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单体电池的当前单体温度;
根据所述当前单体温度和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所述单体电池中存在温度异常的第一单体电池;
从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双极板对应的第一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一单体输出通气孔,并从所述第一开关结构和所述第二开关结构确定第一单体开关结构和第二单体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通过发送关闭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一单体开关结构和所述第二单体开关结构关闭以停止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还包括步骤:
从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双极板对应的第二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二单体输出通气孔,并从所述第三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开关结构确定第三单体开关结构和第四单体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通过发送开启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三单体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单体开关结构打开以对所述第一单体电池进行温度调节。
5.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氢燃料电池、温度管理装置和燃料电池管理模块;所述氢燃料电池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和端板,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双极板和膜电极,所述膜电极包括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所述端板上设置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连接到所述温度管理装置;所述双极板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均贯穿所述氢燃料电池整体,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对接且连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外表面均套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所述输入管至少包括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所述输出管至少包括第一输出管和第二输出管;其中,
所述燃料电池管理模块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氢燃料电池的测试数据;
从所述测试数据中提取测试工作数据、测试环境数据和测试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测试工作数据、所述测试环境数据和所述测试温度数据建立所述氢燃料电池的标准工作温度模型;
获取当前工作环境数据和当前工作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环境数据、所述当前工作数据和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当前标准工作温度;
获取当前温度数据,并将所述当前温度数据与所述当前标准工作温度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
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一输出管形成第一汽液通道,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流转的第一汽液为氢气或氧气;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操作中,所述燃料电池管理模块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析生成第一温度调节方案;
将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发送至所述温度管理装置;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被配置为:
解析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方案调整所述控制阀中对应的第一输入控制阀和第一输出控制阀的工作参数以控制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的所述第一汽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一汽液通道中的所述第一汽液产生反应产生的热量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管、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二输出管形成第二汽液通道,所述第二汽液通道中流转的第二汽液为温度调节物质;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操作中,所述燃料电池管理模块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析生成第二温度调节方案;
将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发送至所述温度管理装置;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被配置为:
解析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方案调整所述控制阀中对应的第二输入控制阀和第二输出控制阀的工作参数以控制所述第二汽液通道中的第二汽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二汽液吸收或释放热量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管和所述第一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一流道对接且连通的多个第一输入通气孔和多个第一输出通气孔;
所述第二输入管和所述第二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双极板上的所述第二流道对接且连通的第二输入通气孔和第二输出通气孔;
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一输出管、所述第二输入管和所述第二输出管的管道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开关结构、第二开关结构、第三开关结构和第四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通过电连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结构、所述第二开关结构、所述第三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开关结构的开闭以分别实现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的打开和闭合;
所述燃料电池管理模块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单体电池的当前单体温度;
根据所述当前单体温度和所述标准工作温度模型确定所述单体电池中存在温度异常的第一单体电池;
从所述第一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一输出通气孔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双极板对应的第一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一单体输出通气孔,并从所述第一开关结构和所述第二开关结构确定第一单体开关结构和第二单体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被配置为:通过发送关闭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一单体开关结构和所述第二单体开关结构关闭以停止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管理模块被配置为:
从所述第二输入通气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通气孔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双极板对应的第二单体输入通气孔与第二单体输出通气孔,并从所述第三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开关结构确定第三单体开关结构和第四单体开关结构;
所述温度管理装置通过发送开启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三单体开关结构和所述第四单体开关结构打开以对所述第一单体电池进行温度调节。
CN202310394682.8A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111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4682.8A CN116111147B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4682.8A CN116111147B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1147A CN116111147A (zh) 2023-05-12
CN116111147B true CN116111147B (zh) 2023-06-30

Family

ID=86260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4682.8A Active CN116111147B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1114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7730A (zh) * 2009-03-27 2010-09-29 大同股份有限公司 具导流垫的燃料电池流场板
CN105206852A (zh) * 2015-09-30 2015-12-30 上海电机学院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06450388A (zh) * 2016-09-26 2017-02-22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度优化与控制方法
CN111628199A (zh) * 2020-05-29 2020-09-04 江苏大学 一种分段式燃料电池夹具
WO2021091019A1 (ko) * 2019-11-08 2021-05-14 주식회사 아이온커뮤니케이션즈 전동 카트에 적용된 dmfc의 발전 효율 최적화를 위한 운용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419180A (zh) * 2021-05-24 2021-09-2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氢燃料电池汽车安全检测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4335625A (zh) * 2021-11-15 2022-04-12 北京格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堆温度控制方法、装置、模型预测控制器及系统
CN115172840A (zh) * 2022-09-08 2022-10-11 北京新研创能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公共端板及双电堆燃料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81193A1 (en) * 2006-09-22 2011-11-17 Energyor Technologies Inc. Fuel cell fluid distribution system
WO2008079215A1 (en) * 2006-12-20 2008-07-03 Bloom Energy Corporation Model based real-time optimization of fuel cell clusters
KR102042077B1 (ko) * 2016-09-26 2019-11-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인공지능형 연료전지 시스템
CN115881977A (zh) * 2021-09-28 2023-03-31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的双极板、电池堆、燃料电池以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7730A (zh) * 2009-03-27 2010-09-29 大同股份有限公司 具导流垫的燃料电池流场板
CN105206852A (zh) * 2015-09-30 2015-12-30 上海电机学院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06450388A (zh) * 2016-09-26 2017-02-22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度优化与控制方法
WO2021091019A1 (ko) * 2019-11-08 2021-05-14 주식회사 아이온커뮤니케이션즈 전동 카트에 적용된 dmfc의 발전 효율 최적화를 위한 운용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628199A (zh) * 2020-05-29 2020-09-04 江苏大学 一种分段式燃料电池夹具
CN113419180A (zh) * 2021-05-24 2021-09-2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氢燃料电池汽车安全检测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4335625A (zh) * 2021-11-15 2022-04-12 北京格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堆温度控制方法、装置、模型预测控制器及系统
CN115172840A (zh) * 2022-09-08 2022-10-11 北京新研创能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公共端板及双电堆燃料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1147A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8713B (zh) 一种燃料电池低温启动系统及运行方法
US609350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fuel cell system
EP2226881B1 (en) A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flooding of a fuel cell in a back-up electric fuel cell generator and for accordingly recovering the flooded fuel cell
CN113067018A (zh) 一种燃料电池氢气循环测试系统
JP2018137210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分散故障管理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4050290B (zh) 一种燃料电池吹扫方法、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JP2008251362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
US8092953B2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fuel cell system
CN112310439A (zh) 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水路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0813274B1 (ko) 연료전지 스택의 기동방법
CN116111147B (zh)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301288B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及启动方法
CN107942258A (zh) 燃料电池进气比控制系统及燃料电池进气控制方法
CN116093383B (zh)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进气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725504A (zh) 一种应用于储能电池包的直冷系统及方法
CN109728326A (zh) 一种燃料电池的燃料气系统及车辆
CN117174968A (zh) 一种燃料电池流量控制方法
CN115692797A (zh)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系统优化方法
KR101848614B1 (ko) 차량용 열관리계 시스템
US20050277010A1 (en) Controlled process gas pressure decay at shut-down
US11942667B2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using same
CN218215376U (zh) 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US20220320549A1 (en) Operating method of fuel cell system
JP2007311314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KR101611064B1 (ko) 연료전지 스택의 온도제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