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06420A - 电池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池缺陷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池缺陷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06420A
CN116106420A CN202310393918.6A CN202310393918A CN116106420A CN 116106420 A CN116106420 A CN 116106420A CN 202310393918 A CN202310393918 A CN 202310393918A CN 116106420 A CN116106420 A CN 116106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layer
determining
material thickness
de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939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衡
龙文宝
周伟庆
林培钦
牛妍妍
项延火
韩永星
易晓姣
杨毅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939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064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06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064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04Analysing solids
    • G01N29/07Analysing solids by measuring propagation velocity or propagation time of acoustic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vibrations
    • G01B17/0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vibration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by vibrating str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44Processing the detected response signal, e.g.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池缺陷检测设备,其中,检测方法包括:检测超声信号在电池内的传播参数,其中,电池具有多层结构;在根据传播参数确定所述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根据传播参数确定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根据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电池的变形量。本申请的缺陷检测方法,在电池出现磕碰时,无需拆卸电池就可以精准快捷的检测出电池的变形量和脱胶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电池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池缺陷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池缺陷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池结构较为复杂,在电芯的外部还会设置多层结构,以保证电芯的正常使用,然而,在电池箱体托底发生底部磕碰损伤时,会导致电池的外部和内部发生变形。为了检测电池的变形情况,通常需要将电池结构拆卸开,检测电池的变形情况,这样就会导致拆卸后的电池报废,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池缺陷检测设备,采用超声探测的方式,检测超声信号在电池内的传播参数,由于电池为多层结构,每层结构的材质不同,超声信号在不同材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可以根据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电池的变形量,无需将多层结构的电池拆卸开,就可以精准快捷的检测出电池的变形量和脱胶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缺陷检测方法,包括:检测超声信号在电池内的传播参数,其中,所述电池具有多层结构;在根据所述传播参数确定所述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传播参数确定所述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根据所述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超声探测的方式检测电池的变形量,在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基于电池的多层结构,每层结构的材质不同,因此,超声信号在不同材质下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是不相同的,由于超声信号在空气中是无法传播的,根据超声信号在电池内的传播参数就可以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之间是否出现脱胶的情况。在根据传播参数确定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电池的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进而可以确定每层结构的变形情况,将每层结构的变形情况综合考虑,即可确定电池的变形量。由此,无需将多层结构的电池拆卸开,就可以精准快捷的检测出电池的变形量和脱胶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包括:根据所述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根据所述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
由于超声信号在不同材料上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可以根据超声信号在电池的每层结构上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再基于每层结构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即可确定每层结构的变形情况,再根据每层的变形情况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的多层结构包括水冷板层、涂胶层和电芯层,其中,根据所述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包括:若所述涂胶层的材料厚度处于第一预设厚度范围内、且所述电芯层的材料厚度处于第二预设厚度范围内,则根据所述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
以电池的多层结构包括水冷板层、涂胶层和电芯层为例,水冷板层和电芯层之间设有涂胶层,在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如果涂胶层的变形较小,即涂胶层的材料厚度处于第一预设厚度范围内,并且电芯层的材料厚度处于第二预设厚度范围内时,则电池的变形量等效于水冷板层的变形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包括:根据所述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与预设水冷板层材料厚度之间的厚度差值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由此,根据超声信号在水冷板层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水冷板层的当前材料厚度,再将当前材料厚度与预设水冷板层材料厚度进行比较,将厚度差值作为水冷板层的变形量,水冷板层的变形量等效于电池的变形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还包括:若所述涂胶层的材料厚度未处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或所述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或者,若所述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未处于所述第二预设厚度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或所述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
在涂胶层的材料厚度变形较大,或者电芯层的材料厚度变形较大时,可以将电芯层的材料厚度变化量作为电池的变形量,或者根据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与涂胶层的材料厚度设定值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或所述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包括:根据所述电芯层的材料厚度与预设电芯层的材料厚度之间的厚度差值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或者根据所述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与预设水冷板层材料厚度之间的厚度差值以及预设涂胶层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传播参数确定所述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包括:根据所述传播参数确定所述超声信号在所述电池内的传播速度变化次数;在所述传播速度变化次数等于预设次数时,确定所述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其中,所述预设次数由所述电池的多层结构确定。
由于超声信号在电池的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可以根据传播速度的变化次数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是否出现脱胶情况。例如,电池的多层结构为三层,那么在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情况时,传播速度的变化次数应该是两次,如果超声信号在电池中的传播速度发生两次变化,说明超声信号是连续传播的,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传播速度变化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时,确定所述电池的多层结构出现脱胶。由于超声信号在空气中是无法传播的,因此,当超声信号在电池中的传播速度的变化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时,说明中间出现了无法传播的情况,此时可以认为电池的多层结构出现了脱胶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传播速度变化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传播速度变化次数确定所述电池的脱胶所处层。
在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出现脱胶的情况时,还可以根据传播速度变化次数确定电池在哪一层出现了脱胶,例如,电池为三层结构,水冷板层、涂胶层和电芯层,若传播速度一次未发生变化,则说明水冷板层和涂胶层出现了脱胶,若传播速度发生一次变化,则说明电芯层出现了脱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所述电池的脱胶所处层后,输出包含所述电池的脱胶信息,从而为后续对电池的维修提供了便利。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缺陷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超声信号在电池内的传播参数,其中,所述电池具有多层结构;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传播参数确定所述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传播参数确定所述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超声探测的方式检测电池的变形量,在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基于电池的多层结构,每层结构的材质不同,因此,超声信号在不同材质下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是不相同的,利用这一原理,可以确定电池的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进而可以确定每层结构的变形情况,将每层结构的变形情况综合考虑,即可确定电池的变形量。由此,无需将多层结构的电池拆卸开,就可以精准快捷的检测出电池的变形量和脱胶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电池缺陷检测程序,该电池缺陷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缺陷检测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电池缺陷检测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电池缺陷检测程序时,实现上述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缺陷检测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缺陷检测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缺陷检测设备的方框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池缺陷检测装置100、检测模块110、第一确定模块120、第二确定模块130、输出模块140、电池缺陷检测设备200、存储器210、处理器2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的电池结构较为复杂,在电芯的外部还会设置多层结构,以保证电芯的正常使用,然而,在电池箱体托底发生底部磕碰损伤时,会导致电池的外部和内部发生变形。为了检测电池的变形情况,通常需要将电池结构拆卸开,检测电池的变形情况,这样就会导致拆卸后的电池报废,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用户体验。
申请人对电池的多层结构进行研究,结合超声探测技术,来探测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进而根据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根据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的变形量,由此可以确定电池的变形量。这种方式,不需要拆卸电池的多层结构,就可以准确快捷的检测出电池的变形情况,以便后续根据电池的变形情况评估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考虑到超声信号不能在空气中传播,因此还可以根据超声信号在电池中的传播速度的变化情况,确定电池的过程结构是否出现脱胶的情况,以便于后续维修。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结合图1对本申请的电池的检测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电池缺陷检测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超声信号在电池内的传播参数,其中,电池具有多层结构。
S2,在根据传播参数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根据传播参数确定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
S3,根据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具体而言,采用超声探测的方式检测电池的变形量,检测超声信号在电池内的传播参数,例如,传播参数包括传播速度、传播时间、频率、波长等,超声信号在不同材质物体上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物体的厚度不同,传播时间也不相同。由于超声信号在空气中是无法传播的,根据超声信号在电池内的传播参数就可以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之间是否出现脱胶的情况。在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基于电池的多层结构,每层结构的材质不同,并且每层结构的厚度也不同,因此,超声信号在电池的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是不相同的。可以根据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电池的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进而可以确定电池的每层结构的变形情况,再将每层结构的变形情况综合考虑,即可确定电池的变形量。由此,无需将多层结构的电池拆卸开,就可以精准快捷的检测出电池的变形量和脱胶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电池的变形量,包括:根据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根据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由于超声信号在不同材料上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可以根据超声信号在电池的每层结构上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即材料厚度等于传播速度乘以传播时间,再基于每层结构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即可确定每层结构的变形情况,再根据每层的变形情况确定电池的变形量。例如,可直接将水冷板层的变形量作为电池的变形量,或者根据水冷板层的变形量与涂胶层的材料厚度参考值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电池的多层结构可包括水冷板层、涂胶层和电芯层,其中,根据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包括:若涂胶层的材料厚度处于第一预设厚度范围内、且电芯层的材料厚度处于第二预设厚度范围内,则根据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以电池的多层结构包括水冷板层、涂胶层和电芯层为例,水冷板层和电芯层之间设有涂胶层,在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如果涂胶层的变形较小,即涂胶层的材料厚度处于第一预设厚度范围内,并且电芯层的材料厚度处于第二预设厚度范围内时,则电池的变形量等效于水冷板层的变形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包括:根据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与预设水冷板层材料厚度之间的厚度差值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根据超声信号在水冷板层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水冷板层的当前材料厚度,再将当前材料厚度与预设水冷板层材料厚度进行比较,将厚度差值作为水冷板层的变形量,水冷板层的变形量等效于电池的变形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还包括:若涂胶层的材料厚度未处于第一预设厚度范围内,或者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未处于第二预设厚度范围内,则根据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或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在涂胶层的材料厚度变形较大,或者电芯层的材料厚度变形较大时,可以将电芯层的材料厚度变化量作为电池的变形量,或者根据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与涂胶层的材料厚度设定值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根据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或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包括:根据电芯层的材料厚度与预设电芯层的材料厚度之间的厚度差值确定电池的变形量;或者根据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与预设水冷板层材料厚度之间的厚度差值以及预设涂胶层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在涂胶层的材料厚度未处于第一预设厚度范围内,或者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未处于第二预设厚度范围内时,可以根据电芯层的材料厚度与预设电芯层的材料厚度进行比较,计算获得厚度差值,将该厚度差值作为电池的变形量;或者,计算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与预设水冷板层材料厚度之间的厚度差值,将该厚度差值与预设涂胶层材料厚度之间的差值作为电池的变形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根据传播参数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包括:根据传播参数确定超声信号在电池内的传播速度变化次数;在传播速度变化次数等于预设次数时,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其中,预设次数由电池的多层结构确定。
由于超声信号在电池的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可以根据传播速度的变化次数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是否出现脱胶情况。例如,电池的多层结构为三层,包括水冷板层、涂胶层和电芯层,那么对应的预设次数为两次,在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情况时,传播速度的变化次数应该是两次,即在水冷板层的传播速度为V1,在涂胶层的传播速度变为V2,传播速度发生变化次数为1,在电芯层的传播速度为V3,传播速度发生变化次数为2,如果超声信号在电池中的传播速度发生2次变化,说明超声信号是连续传播的,超声信号从水冷板层传播到了电芯层,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电池的多层结构为四层,那么对应的预设次数为三次,以此类推,如果电池的多层结构为N层,那么对应的预设次数为N-1次。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还包括:在传播速度变化次数小于预设次数时,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出现脱胶。
由于超声信号在空气中是无法传播的,因此,当超声信号在电池中的传播速度的变化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时,说明中间出现了无法传播的情况,此时可以认为电池的多层结构出现了脱胶的情况。例如,仍以上述实施例的电池的多层结构为三层为例,对应的预设次数为两次,在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情况时,传播速度的变化次数应该是两次,即在水冷板层的传播速度为V1,在涂胶层的传播速度变为V2,传播速度发生变化次数为1,在电芯层的传播速度为V3,传播速度发生变化次数为2,如果超声信号在电池中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的次数不为2,说明超声信号是不连续传播的,即多层结构中出现了脱胶情况,以致超声信号无法从水冷板层传播到了电芯层。通过检测超声信号在电池中的传播速度变化次数,不仅适用于投入使用的电池是否脱胶的检测,还适用于在生产线处电池涂胶的均匀度判断。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传播速度变化次数小于预设次数时,方法还包括:根据传播速度变化次数确定电池的脱胶所处层。
在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出现脱胶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传播速度变化次数确定电池在哪一层出现了脱胶,例如,电池为三层结构,水冷板层、涂胶层和电芯层,若传播速度一次未发生变化,则说明水冷板层和涂胶层出现了脱胶,若传播速度发生一次变化,则说明电芯层出现了脱胶。从而可以准确判断电池的多层结构的脱胶情况,便于后续对电池的维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确定电池的脱胶所处层后,输出包含电池的脱胶信息,从而为后续对电池的维修提供了便利。
作为一个具体示例,在对电池进行检测时,首先将电池底部护板拆卸下来,在与电芯底部装配配合的零件外表面(水冷板层表面),涂抹检测探头耦合剂,以使在进行超声检测时,超声信号能够通过耦合剂进入电池。根据电池的多层结构的材质不同,测出每层结构对应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然后根据超声信号在电池中的传播速度的变化次数,来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是否出现脱胶,如果传播速度的变化次数达到设定值,则认为超声信号在电池内部的信号传递是连续的,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现象。如果传播速度的变化次数未达到设定值,则认为超声信号在电池内部的信号没有传递到电芯层,电池的多层结构之间出现了脱胶情况。在判断电池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根据超声信号在每层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然后通过一些软件设定,或者算法设定,根据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以便后续根据电池的变形量来判断电池的损坏程度、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根据电池的变形量确定电池的损坏程度不会出现安全事故时,可先暂时使用,提高用户体验;又如,根据电池的变形量确定电池的损坏程度较大时,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对电池进行维修。
另外,在根据超声信号在电池的多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的变化次数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是否出现脱胶的方式,不仅可以应用到电池已经出厂投入使用的情况,还可以应用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由此可以提高电池的出厂质量,降低缺陷品流入市场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超声探测的方式检测电池的变形量,在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基于电池的多层结构,每层结构的材质不同,因此,超声信号在不同材质下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是不相同的,可以根据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电池的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进而可以确定每层结构的变形情况,将每层结构的变形情况综合考虑,即可确定电池的变形量。由此,无需将多层结构的电池拆卸开,就可以精准快捷的检测出电池的变形量和脱胶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对应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电池的检测装置。
如图2所示,本申请的电池缺陷检测装置100可包括:检测模块110、第一确定模块120和第二确定模块130,其中,检测模块110用于检测超声信号在电池内的传播参数,其中,电池具有多层结构。第一确定模块120用于在根据传播参数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根据传播参数确定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第二确定模块130用于根据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具体而言,采用超声探测的方式检测电池的变形量,检测模块110检测超声信号在电池内的传播参数,例如,传播参数包括传播速度、传播时间、频率、波长等,由于超声信号在空气中是无法传播的,第一确定模块120根据超声信号在电池内的传播参数就可以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之间是否出现脱胶的情况,在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之间是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根据传播参数确定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超声信号在不同材质物体上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物体的厚度不同,传播时间也不相同。在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基于电池的多层结构,每层结构的材质不同,并且每层结构的厚度也不同,因此,超声信号在电池的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是不相同的。第二确定模块130可以根据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电池的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进而可以确定电池的每层结构的变形情况,再将每层结构的变形情况综合考虑,即可确定电池的变形量。由此,无需将多层结构的电池拆卸开,就可以精准快捷的检测出电池的变形量和脱胶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130根据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电池的变形量,具体用于:根据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根据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由于超声信号在不同材料上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第二确定模块130可以根据超声信号在电池的每层结构上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即材料厚度等于传播速度乘以传播时间,在基于每层结构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即可确定每层结构的变形情况,再根据每层的变形情况确定电池的变形量。例如,第二确定模块130可直接将水冷板层的变形量作为电池的变形量,或者第二确定模块130根据水冷板层的变形量与涂胶层的材料厚度参考值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电池的多层结构可包括水冷板层、涂胶层和电芯层,其中,第二确定模块130根据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具体用于:若涂胶层的材料厚度处于第一预设厚度范围内、且电芯层的材料厚度处于第二预设厚度范围内,则根据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以电池的多层结构包括水冷板层、涂胶层和电芯层为例,水冷板层和电芯层之间设有涂胶层,在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如果涂胶层的变形较小,即涂胶层的材料厚度处于第一预设厚度范围内,并且电芯层的材料厚度处于第二预设厚度范围内时,第二确定模块130则确定电池的变形量等效于水冷板层的变形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二确定模块130根据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具体用于:根据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与预设水冷板层材料厚度之间的厚度差值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第二确定模块130先根据超声信号在水冷板层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水冷板层的当前材料厚度,然后再将当前材料厚度与预设水冷板层材料厚度进行比较,将厚度差值作为水冷板层的变形量,水冷板层的变形量等效于电池的变形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二确定模块130根据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还用于:若涂胶层的材料厚度未处于第一预设厚度范围内,则根据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或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或者,若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未处于第二预设厚度范围内,则根据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或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在涂胶层的材料厚度变形较大,或者电芯层的材料厚度变形较大时,第二确定模块130可以将电芯层的材料厚度变化量作为电池的变形量,或者根据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与涂胶层的材料厚度设定值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二确定模块130根据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或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具体用于:根据电芯层的材料厚度与预设电芯层的材料厚度之间的厚度差值确定电池的变形量;或者根据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与预设水冷板层材料厚度之间的厚度差值以及预设涂胶层材料厚度确定电池的变形量。
在涂胶层的材料厚度未处于第一预设厚度范围内,或者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未处于第二预设厚度范围内时,第二确定模块130可以根据电芯层的材料厚度与预设电芯层的材料厚度进行比较,计算获得厚度差值,将该厚度差值作为电池的变形量;或者,计算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与预设水冷板层材料厚度之间的厚度差值,将该厚度差值与预设涂胶层材料厚度之间的差值作为电池的变形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确定模块120根据传播参数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具体用于:根据传播参数确定超声信号在电池内的传播速度变化次数;在传播速度变化次数等于预设次数时,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其中,预设次数由电池的多层结构确定。
由于超声信号在电池的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因此第一确定模块120可以根据传播速度的变化次数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是否出现脱胶情况。例如,电池的多层结构为三层,包括水冷板层、涂胶层和电芯层,那么对应的预设次数为两次,在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情况时,传播速度的变化次数应该是两次,即在水冷板层的传播速度为V1,在涂胶层的传播速度变为V2,传播速度发生变化次数为1,在电芯层的传播速度为V3,传播速度发生变化次数为2,如果超声信号在电池中的传播速度发生2次变化,说明超声信号是连续传播的,超声信号从水冷板层传播到了电芯层,第一确定模块120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电池的多层结构为四层,那么对应的预设次数为三次,以此类推,如果电池的多层结构为N层,那么对应的预设次数为N-1次。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确定模块120还用于:在传播速度变化次数小于预设次数时,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出现脱胶。
由于超声信号在空气中是无法传播的,因此,当超声信号在电池中的传播速度的变化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时,说明中间出现了无法传播的情况,此时第一确定模块120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出现了脱胶的情况。例如,仍以上述实施例的电池的多层结构为三层为例,对应的预设次数为两次,在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情况时,传播速度的变化次数应该是两次,即在水冷板层的传播速度为V1,在涂胶层的传播速度变为V2,传播速度发生变化次数为1,在电芯层的传播速度为V3,传播速度发生变化次数为2,如果超声信号在电池中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的次数不为2,说明超声信号是不连续传播的,即多层结构中出现了脱胶情况,以致超声信号无法从水冷板层传播到了电芯层。通过检测超声信号在电池中的传播速度变化次数,不仅适用于投入使用的电池是否脱胶的检测,还适用于在生产线处电池涂胶的均匀度判断。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确定模块120还用于:在传播速度变化次数小于预设次数时,根据传播速度变化次数确定电池的脱胶所处层。
在第一确定模块120确定电池的多层结构出现脱胶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传播速度变化次数确定电池在哪一层出现了脱胶,例如,电池为三层结构,水冷板层、涂胶层和电芯层,若传播速度一次未发生变化,则说明水冷板层和涂胶层出现了脱胶,若传播速度发生一次变化,则说明电芯层出现了脱胶。从而可以准确判断电池的多层结构的脱胶情况,便于后续对电池的维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上述的电池缺陷检测装置100还包括:输出模块140,用于在确定电池的脱胶所处层后,输出包含电池的脱胶信息,从而为后续对电池的维修提供了便利。
本申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电池缺陷检测程序,该电池缺陷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
对应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了电池缺陷检测设备。
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电池缺陷检测设备200,包括存储器210、处理器220及存储在存储器210上并可在处理器220上运行的电池缺陷检测程序,处理器执行电池缺陷检测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3)

1.一种电池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超声信号在电池内的传播参数,其中,所述电池具有多层结构;
在根据所述传播参数确定所述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传播参数确定所述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
根据所述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包括:
根据所述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
根据所述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多层结构包括水冷板层、涂胶层和电芯层,其中,根据所述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包括:
若所述涂胶层的材料厚度处于第一预设厚度范围内、且所述电芯层的材料厚度处于第二预设厚度范围内,则根据所述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包括:
根据所述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与预设水冷板层材料厚度之间的厚度差值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每层结构的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还包括:
若所述涂胶层的材料厚度未处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或所述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或者
若所述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未处于所述第二预设厚度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或所述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电芯层的材料厚度或所述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包括:
根据所述电芯层的材料厚度与预设电芯层的材料厚度之间的厚度差值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或者
根据所述水冷板层的材料厚度与预设水冷板层材料厚度之间的厚度差值以及预设涂胶层材料厚度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传播参数确定所述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包括:
根据所述传播参数确定所述超声信号在所述电池内的传播速度变化次数;
在所述传播速度变化次数等于预设次数时,确定所述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其中,所述预设次数由所述电池的多层结构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传播速度变化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时,确定所述电池的多层结构出现脱胶。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播速度变化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传播速度变化次数确定所述电池的脱胶所处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电池的脱胶所处层后,输出包含所述电池的脱胶信息。
11.一种电池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超声信号在电池内的传播参数,其中,所述电池具有多层结构;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传播参数确定所述电池的多层结构未出现脱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传播参数确定所述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超声信号在每层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确定所述电池的变形量。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电池缺陷检测程序,该电池缺陷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
13.一种电池缺陷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电池缺陷检测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电池缺陷检测程序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缺陷检测方法。
CN202310393918.6A 2023-04-13 2023-04-13 电池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池缺陷检测设备 Pending CN1161064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3918.6A CN116106420A (zh) 2023-04-13 2023-04-13 电池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池缺陷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3918.6A CN116106420A (zh) 2023-04-13 2023-04-13 电池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池缺陷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06420A true CN116106420A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60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3918.6A Pending CN116106420A (zh) 2023-04-13 2023-04-13 电池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池缺陷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064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8863A (zh) * 2023-11-22 2023-12-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的碰撞损害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5995A (zh) * 2013-11-18 2014-03-0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超声表面波的薄熔覆层厚度无损评价方法
CN105388212A (zh) * 2015-10-23 2016-03-09 北京大学 一种厚壁复合管状结构中缺陷的超声检测方法
US20180238837A1 (en) * 2017-02-23 2018-08-23 Southern Research Institute Ultrasonic Inspection System Employing Spectral and Time Domain Processing of Ultrasonic Signal
CN111812206A (zh) * 2020-06-19 2020-10-2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多层扩散焊接相控阵超声检测方法
CN113899816A (zh) * 2021-09-10 2022-01-07 国营芜湖机械厂 一种t型复合结构的超声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和r区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5995A (zh) * 2013-11-18 2014-03-0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超声表面波的薄熔覆层厚度无损评价方法
CN105388212A (zh) * 2015-10-23 2016-03-09 北京大学 一种厚壁复合管状结构中缺陷的超声检测方法
US20180238837A1 (en) * 2017-02-23 2018-08-23 Southern Research Institute Ultrasonic Inspection System Employing Spectral and Time Domain Processing of Ultrasonic Signal
CN111812206A (zh) * 2020-06-19 2020-10-2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多层扩散焊接相控阵超声检测方法
CN113899816A (zh) * 2021-09-10 2022-01-07 国营芜湖机械厂 一种t型复合结构的超声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和r区检测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董明利: "多层复合材料的超声检测系统设计", 《仪器仪表学报》, vol. 27, no. 6, pages 178 - 181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8863A (zh) * 2023-11-22 2023-12-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的碰撞损害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08863B (zh) * 2023-11-22 2024-04-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的碰撞损害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06420A (zh) 电池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池缺陷检测设备
JP5371298B2 (ja) 圧力タンク及び圧力タンクにおける内部欠陥検出方法
US8983733B2 (en) Vehicle battery safety system
KR102128297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상기 필름을 사용한 적층체, 및 상기 적층체와 실란트층을 포함하는 구성체
US201201052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 vehicular propulsion system battery
TWM517094U (zh) 用於電池電性測試的電池包裝膜
CN112677768B (zh) 确定车辆高压回路的连接可靠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07068959A (zh) 一种用于动力客车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早期探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55981A (zh) 用于控制转换器的装置和方法
CN114693603A (zh) 一种锂电池Mylar膜缺陷检测方法
US10018679B2 (en) Resistance based method and system to assess vehicle component integrity
WO2024004716A1 (ja) 電池評価システム、電池評価方法
US20220397502A1 (en) Fatigue testing apparatus for metallic foil and method using same
CN117538335A (zh) 极耳缺陷检测方法和极耳缺陷检测设备
JP6232355B2 (ja) ガス監視システム
CN110957545B (zh) 一种电池内部热失控扩散的检测方法
CN116086367B (zh) 电池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池检测设备
WO2023120281A1 (ja) 電池監視装置、バッテリマネージメントユニット
EP1690677A1 (en) Multi-layer resin film, metal plate coated with resin, method for producing multi-layer resin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etal sheet coated with resin
JP2023095745A (ja) 電池監視装置、バッテリマネージメントユニット
JP2023095746A (ja) 電池監視装置、電池輸送機器、電池監視方法
CN113589181A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RU2354964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корпуса судна, изготовленного из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находящегося в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использующий результаты неразрушающего контроля по обнаружению дефектов типа расслоение
CN220021225U (zh) 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JP6123948B2 (ja) タイヤインナーライナー用シートおよび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