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05211A - 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05211A
CN116105211A CN202310005055.0A CN202310005055A CN116105211A CN 116105211 A CN116105211 A CN 116105211A CN 202310005055 A CN202310005055 A CN 202310005055A CN 116105211 A CN116105211 A CN 116105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house
plate
heating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050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涛
高娜
刘艳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aike Building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aike Building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aike Building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aike Building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050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052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05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052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涉及集成房屋技术领域。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包含房屋本体,所述光伏电池设置于所述房屋本体的顶部,用于对所述房屋本体供电,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设置于所述房屋本体的顶部;所述顶板和对称设置的所述底板之间形成两端呈扩口的通道,所述换气箱设置于所述房屋本体的内顶部,利用光伏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该集成房屋内部供电,以减少对市电的损耗,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形成热水,以供该集成房屋内部使用,并利用形成的热水的循环,将形成的热能尽可能的存储在该集成房屋底部,利用热能的逐渐逸散向屋内供暖,配合换气部可利用自然界的风将室内的浑浊空气排出,使室内保持新鲜空气。

Description

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集成房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集成房屋是由结构系统、地面系统、楼面系统、墙面系统、屋面系统组成,每个系统由数个单元模块组成,单元模块在工厂制造完成,房屋现场由单元模块装配完成,集成房屋可拆装、可移动,不破坏土地,受到广泛应用。
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集成房屋多由简单的泡沫彩钢夹心板配合龙骨拼装而成,在使用过程中,需接市电配合空调来实现室内的冬暖夏凉,对电能造成大量消耗,不能合理利用自身结构和自然环境来改善室内温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包括:
房屋本体,所述房屋本体包含龙骨、外板、底部隔板、光伏电池 和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外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龙骨外侧,所述底部隔板设置于所述龙骨底部周侧,所述光伏电池设置于所述房屋本体的顶部,用于对所述房屋本体供电,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设置于所述房屋本体的顶部;
所述房屋本体顶端设置有换气部,所述换气部包含底板、顶板、侧板和换气箱,所述底板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所述底板插接于所述房屋本体顶部,对称设置的所述底板之间形成较窄通道,所述顶板和对称设置的所述底板之间形成两端呈扩口的通道,所述侧板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所述侧板分别固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所述换气箱设置于所述房屋本体的内顶部,且所述换气箱的顶部开口和对称设置的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的较窄通道相适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有益效果是:利用光伏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该集成房屋内部供电,以减少对市电的损耗,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可将常温水形成热水,以供该集成房屋内部使用,并利用形成的热水的循环,将形成的热能尽可能的存储在该集成房屋底部,利用热能的逐渐逸散而向屋内供暖,并配合换气部可利用自然界的风将室内的浑浊空气排出,使室内保持新鲜空气。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板和所述底部隔板采用泡沫彩钢夹心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板内侧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采用保温隔热材料。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夹层的内侧设置有内板,所述内板采用阳极氧化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部隔板围成的空间内置有蓄热水箱。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蓄热水箱内铺设有管道,所述管道和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形成连通回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内侧对称设置有竖直向下的滑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部周侧设置有四个对称的限位卡条,所述限位卡条上滑动插接有挡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与所述顶板和对称设置的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的两端呈扩口的通道相适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的两端固接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远离所述挡板的一端固接于所述房屋本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部上设置有净化部,所述净化部包含滤网、弧形板和风罩,所述滤网滑动插接于所述顶板,且所述滤网和所述滑道滑动配合,所述弧形板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所述弧形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风罩插接于对称设置的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的较窄通道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板的截面呈螺旋形设计,且螺旋方向和所述底板的倾斜面相适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板的底端和所述底板的倾斜面相适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罩的顶端呈向上倾斜状设计,且所述风罩上设置有和对称设置的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的较窄通道相连通的竖直风道,该风道内从下向上依次对称设置有阻板,多个所述阻板从下向上依次缩短,且所述阻板呈向上倾斜状设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蓄热水箱的周侧采用相变材料填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道设置于蓄热水箱内的部分呈迂回状设置,且该部分所述管道上均匀设置有和所述蓄热水箱内部相连通的通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道上设置的通孔沿所述管道在所述蓄热水箱内的迂回轨迹在所述管道上螺旋分布。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该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在需要换气部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的时候,需将挡板打开,以使得换气部上的两端呈扩口的通道打开,实现室内换气,但是自然环境中,有较多虫类或者体型较小的兽类,且自然风中,也多含有灰尘和杂物,亦会随着气流的流动,掉落向该较窄通道内,甚至是换气箱内,一旦虫类、体型较小的兽类或者杂物钻入换气部上和室内相连通的较窄通道内,会对通道造成堵塞,影响气流的流动,而一旦有生物在该通道内死亡,时间久了甚至会有恶臭散发出,严重影响室内人员身心健康。
由此,该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在使用的时候,利用滤网对自然环境中虫类或者体型较小的兽类以及受风力作用扬起的杂物进行初步阻挡,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取下进行清理,并配合弧形板避免爬虫类穿过滤网的阻挡沿底板爬向室内,同时进一步对气流中的杂物进行阻挡,配合风罩的设计,进一步加速气流在风罩处的流速,增强竖向通道的负压,以提升对室内的换气效果,并进一步减少灰尘或者较小飞行类昆虫进入换气箱内,且滤网和风罩的插接设计,使得两者可以拆卸,日常生活中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来将滤网和风罩拆除进行清理。
该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在寒冷时节,需要保温的时候,可选择将挡板放下对换气部内的横向通道进行封堵,而后利用蓄热水箱内白天储备的热能对室内进行供暖,但是,仅凭蓄热水箱和底部隔断对热能进行阻挡,以免外界冷空气带走热量,会使得该房屋本体底部的热能消散较快,且储备热能的实效不长,往往还是需要辅以较多电能来对室内进行供暖。
由此,可以理解的是,需要进行热能储存并向室内供暖的时候,通过伸缩件将挡板放下,对换气部的横向通道进行封堵,使得室内气流减缓流动,继而得以使得室内温度得到一定程度的保存,而后再白天常开水泵,使得蓄热水箱和太阳能集热器之间的水形成往复的流动,太阳能集热器将水加热,热水在流经蓄热水箱的时候,通过管道上螺旋设计的通空和蓄热水箱内的水进行交换,逐渐使得蓄热水箱内的水形成热水,热能得以存储在蓄热水箱,并由填充在蓄热水箱周边的相变材料进行进一步存储,待到夜间,停止水泵的运转,减少水源流动,以减少水将热能过快的排出,而此时,储备的热能将逐渐释放,经由房屋本体底部向上释放,从而使得室内可以得到一定的供暖,减少对市电的依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房屋本体的结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换气部的结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换气部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两种室内空气流动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净化部的位置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净化部的结构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管道在蓄热水箱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蓄热水箱在底部隔板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管道在蓄热水箱内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房屋本体;11、龙骨;12、外板;121、夹层;122、内板;13、底部隔板;131、蓄热水箱;132、管道;14、光伏电池;15、太阳能集热器;2、换气部;21、底板;22、顶板;23、侧板;231、滑道;24、换气箱;25、限位卡条;26、挡板;27、伸缩件;3、净化部;31、滤网;32、弧形板;33、风罩;331、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包含房屋本体1,房屋本体1包含龙骨11、外板12、底部隔板13、光伏电池14 和太阳能集热器15,外板12可拆卸设置于龙骨11外侧,底部隔板13设置于龙骨11底部周侧,光伏电池14设置于房屋本体1的顶部,用于对房屋本体1供电,太阳能集热器15设置于房屋本体1的顶部。
其中,龙骨11可采用金属的轻钢骨架或铝合金骨架,便于拼接且具备一定的沉重能力,且能避免使用中因潮湿而受到腐蚀,对该集成房屋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其中,光伏电池14和太阳能集热器15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数量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太阳能集热器15的出水端根据需要分布于该集成房屋内部,以供日常使用,其进水端可外接城市自来水,利用太阳能集热器15自身的水泵将太阳能集热器15所连通的水源进行循环流动,借助太阳光线,使该循环流动的水源加热。
房屋本体1顶端设置有换气部2,换气部2包含底板21、顶板22、侧板23和换气箱24,底板21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底板21插接于房屋本体1顶部,对称设置的底板21之间形成较窄通道,顶板22和对称设置的底板21之间形成两端呈扩口的通道,侧板23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侧板23分别固接于底板21和顶板22,换气箱24设置于房屋本体1的内顶部,且换气箱24的顶部开口和对称设置的底板21之间形成的较窄通道相适配。
其中,换气箱24在室内的裸露面上开设有通风孔,以便室内气流涌入,具体的,可选择在换气箱24的侧壁上开孔,且可增设可拆卸的过滤部件,以便于拆卸清理。
具体的,底板21呈向上倾斜设计,其顶端为水平面,对称的底板21形成顶部为水平的拱桥形状,两个底板21之间的较窄通道和该房屋本体1的室内相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底板21、顶板22和侧板23所围成的通道利用文丘里原理,可在两个底板21之间的较窄通道处形成吸力,将室内的空气从此处排出。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地理位置,我国处于东部季风气候,夏季风主要是东南风,冬季西北风,故房屋的建设多为坐北朝南向,本实施例中的换气部2两端的开口故设计为南北方向,以便于充分利用自然风形成的气流,在经过顶板22和对称设置的底板21之间形成的两端呈扩口的通道时,将会使室内的空气排出。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的使用过程:日常使用的时候,利用光伏电池14将太阳光转化为220伏民用电(光伏电池14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为该房屋本体1提供相关电能,以减少对市电的消耗,同时利用太阳能集热器15将外接常温下的自来水转化为热水,并通过太阳能集热器15配置的水泵将热水供向底部隔板13内的蓄热水箱131,使太阳能集热器15和蓄热水箱131之间的循环水路中所有水均形成热水,以供日常使用,并利用底部隔板13内的蓄热水箱131对热能进行一定的存储,以供夜间气温下降的时候热量挥发时,向室内供暖,具体的,水泵可在白天常开,外接水源在太阳能集热器15和蓄热水箱131之间呈满水状态后关闭,常开的水泵将会使得蓄热水箱131和循环水路中的所有水持续经过太阳能集热器15,以持续形成热量,最终由蓄热水箱131尽可能的对热能进行存储,当然,具体的情况视实际使用环境而定,比如夏季,则可根据实际地理位置,如夜间需要供暖,则白天选择性将水泵开启,以使得蓄热水箱131储备热能,如为冬季,则可将水泵常开,使得蓄热水箱131尽可能的储备热能,同理,如日常生活中天气较为炎热,室内温度较高,则可利用伸缩件27将挡板26从换气部2两端打开,使两端敞口的通道打通,利用自然环境中的风从此通道吹过的时候,在底板21上的较窄通道处形成负压,进一步将室内气流带出,以使室内形成流通气流,减少室内的炙热感,同时可利用光伏电池14提供的电能配合现有制冷产品在室内使用,进一步进行降温操作。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外板12和底部隔板13采用泡沫彩钢夹心板,具备重量轻,隔热保温效果好的功效。
其中,外板12内侧设置有夹层121,夹层121采用保温隔热材料,进一步增强该集成房屋的保温隔热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夹层121的内侧设置有内板122,内板122采用阳极氧化板,作为室内裸露面,可增强该集成房屋室内的耐磨性以及硬度,提升该集成房屋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底部隔板13围成的空间内置有蓄热水箱131,蓄热水箱131作为储水和储备热能用,设置于房屋本体1底侧,且周侧以及底部由底部隔板13和龙骨11进行围挡,防止热能消散过快,并对蓄热水箱13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蓄热水箱131内铺设有管道132,管道132和太阳能集热器15形成连通回路,管道132和外接自来水连通,具体的,连通处设有阀门,以便控制供应水源的通断,且管道132和太阳能集热器15形成的连通回路之间连通有水泵,以便向此连通回路内的水提供动力。
具体的,侧板23内侧对称设置有竖直向下的滑道231。
进一步的,换气部2周侧设置有四个对称的限位卡条25,限位卡条25上滑动插接有挡板26。
进一步的,挡板26与顶板22和对称设置的底板21之间形成的两端呈扩口的通道相适配,以对该通道进行封堵。
进一步的,挡板26的两端固接有伸缩件27,伸缩件27远离挡板26的一端固接于房屋本体1,具体的,该伸缩件27可以为电动气缸等具备伸缩功能的现有产品,电源由光伏电池14提供。
由此,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控制伸缩件27的伸缩变化,来实现挡板26对两端呈扩口的通道的封堵或者打开。
其中,顶板22顶部凹陷处呈中间居高两端交底的拱形设计,以避免顶板22上淤积雨水以及自然环境中的污物。
需要说明的是,底板21和侧板23与房屋本体1的顶端为密封连接,以免房屋顶端渗水。
在相关技术中,该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在需要换气部2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的时候,需将挡板26打开,以使得换气部2上的两端呈扩口的通道打开,实现室内换气,但是自然环境中,有较多虫类或者体型较小的兽类,且自然风中,也多含有灰尘和杂物,亦会随着气流的流动,掉落向该较窄通道内,甚至是换气箱24内,一旦虫类、体型较小的兽类或者杂物钻入换气部2上和室内相连通的较窄通道内,会对通道造成堵塞,影响气流的流动,而一旦有生物在该通道内死亡,时间久了甚至会有恶臭散发出,严重影响室内人员身心健康。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图8所示,换气部2上设置有净化部3,净化部3包含滤网31、弧形板32和风罩33,滤网31滑动插接于顶板22,且滤网31和滑道231滑动配合,弧形板32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弧形板32设置于底板21上,风罩33插接于对称设置的底板21之间形成的较窄通道上。
可以理解的是,日常使用中,两个滤网31可一直插接在顶板22和滑道231上,以对自然环境中虫类或者体型较小的兽类以及受风力作用扬起的杂物进行阻挡,以免对和室内连通的较窄通道造成封堵。
其中,如图8所示,弧形板32的截面呈螺旋形设计,且螺旋方向和底板21的倾斜面相适配。
需要说明的是,弧形板32的底端和底板21的倾斜面相适配。
可以理解的是,当气流涌到底板21上时,受底板21的倾斜面作用,会有部分形成沿着该倾斜面向上流动的气流,而气流在遇到弧形板32的时候,会形成局部涡流,受涡流作用,位于换气部2底端即底板21上的气流则会流速减缓,导致其内所含杂物掉落,同时,弧形板32的设计,还可避免爬虫类穿过滤网31的阻挡沿底板21爬向室内,当爬虫在攀爬过程中,遇到弧形板32的时候,会受呈螺旋状设计的弧形板32的阻碍,无法爬向底板21的顶端。
具体的,风罩33的顶端呈向上倾斜状设计,且风罩33上设置有和对称设置的底板21之间形成的较窄通道相连通的竖直风道,该风道内从下向上依次对称设置有阻板331,多个阻板331从下向上依次缩短,且阻板331呈向上倾斜状设计。
风罩33顶端呈向上倾斜的设计,可以进一步缩小换气部2内部的横向通道(即由底板21和顶板22以及侧板23组成的两端呈扩口状的通道)的截面,以进一步加速气流在此的流速,增强竖向通道(两个底板21和室内所形成的较窄通道)的负压,以提升对室内的换气效果。
而风罩33上设置的竖向风道内,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逐渐缩短的对称的倾斜状的阻板331,可防止气流较弱的时候,有灰尘或者较小飞行类昆虫从风道向下钻入换气箱24内,且一旦气流较强的时候,风道底端的流速受底端的阻板331作用明显会大于顶部,进一步减少灰尘或者较小飞行类昆虫进入换气箱24内。
由此,该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在使用的时候,利用滤网31对自然环境中虫类或者体型较小的兽类以及受风力作用扬起的杂物进行初步阻挡,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取下进行清理,并配合弧形板32避免爬虫类穿过滤网31的阻挡沿底板21爬向室内,同时进一步对气流中的杂物进行阻挡,配合风罩33的设计,进一步加速气流在风罩33处的流速,增强竖向通道的负压,以提升对室内的换气效果,并进一步减少灰尘或者较小飞行类昆虫进入换气箱24内,且滤网31和风罩33的插接设计,使得两者可以拆卸,日常生活中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来将滤网31和风罩33拆除进行清理。
相关技术中,该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在寒冷时节,需要保温的时候,可选择将挡板26放下对换气部2内的横向通道进行封堵,而后利用蓄热水箱131内白天储备的热能对室内进行供暖,但是,仅凭蓄热水箱131和底部隔断对热能进行阻挡,以免外界冷空气带走热量,会使得该房屋本体1底部的热能消散较快,且储备热能的实效不长,往往还是需要辅以较多电能来对室内进行供暖。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9-图11所示,蓄热水箱131的周侧采用相变材料填充,具体的,相变材料可用袋装封存,而后进行填充,进一步的,相变材料的选用采用相变潜热以及比热容较大,且化学性质稳定的材料。
进一步的,管道132设置于蓄热水箱131内的部分呈迂回状设置,且该部分管道132上均匀设置有和蓄热水箱131内部相连通的通孔。
迂回状设置的管道132可以将蓄热水箱131内的水温分布热量尽可能的保持均匀,且迂回状的设计,使得管道132在蓄热水箱131内的分布面积较大,热能的吸收效果可以增加。
进一步的,管道132上设置的通孔沿管道132在蓄热水箱131内的迂回轨迹在管道132上螺旋分布。
沿着迂回缝补的管道132而螺旋设置的通孔,可以使得水流在管道132内流动的时候,和蓄热水箱131内的水源进行交换,且螺旋设计的通孔进一步增加了水源交换的范围,以进一步提升蓄热水箱131和管道132之间的热交换。
由此,可以理解的是,需要进行热能储存并向室内供暖的时候,通过伸缩件27将挡板26放下,对换气部2的横向通道进行封堵,使得室内气流减缓流动,继而得以使得室内温度得到一定程度的保存,而后再白天常开水泵,使得蓄热水箱131和太阳能集热器15之间的水形成往复的流动,太阳能集热器15将水加热,热水在流经蓄热水箱131的时候,通过管道132上螺旋设计的通空和蓄热水箱131内的水进行交换,逐渐使得蓄热水箱131内的水形成热水,热能得以存储在蓄热水箱131,并由填充在蓄热水箱131周边的相变材料进行进一步存储,待到夜间,停止水泵的运转,减少水源流动,以减少水将热能过快的排出,而此时,储备的热能将逐渐释放,经由房屋本体1底部向上释放,从而使得室内可以得到一定的供暖,减少对市电的依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该房屋本体1采用外板12、夹层121和内板122的三层设计,提升了该房屋本体1的整体隔热保温效果,同时,可配合门窗的开启、闭合来辅以室内气流的流动,以及室温的调节,具体的,窗上玻璃可采用双层真空玻璃,进一步提升该房屋本体1的隔音、隔热和保温的效果。
补充说明的是,实际使用中,可在该集成房屋顶部辅以透明材质制成阳光顶或者窗口,并在该阳光顶或者窗口内侧设置可滑动的遮挡部,用于采暖或者遮光,辅助本实施例对该集成房屋内部进行温度调控。
需要说明的是,蓄热水箱131、光伏电池14、太阳能集热器15和伸缩件27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其特征在于,包含:
房屋本体(1),所述房屋本体(1)包含龙骨(11)、外板(12)、底部隔板(13)、光伏电池(14) 和太阳能集热器(15),所述外板(12)可拆卸设置于所述龙骨(11)外侧,所述底部隔板(13)设置于所述龙骨(11)底部周侧,所述光伏电池(14)设置于所述房屋本体(1)的顶部,用于对所述房屋本体(1)供电,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5)设置于所述房屋本体(1)的顶部;
所述房屋本体(1)顶端设置有换气部(2),所述换气部(2)包含底板(21)、顶板(22)、侧板(23)和换气箱(24),所述底板(21)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所述底板(21)插接于所述房屋本体(1)顶部,对称设置的所述底板(21)之间形成较窄通道,所述顶板(22)和对称设置的所述底板(21)之间形成两端呈扩口的通道,所述侧板(23)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所述侧板(23)分别固接于所述底板(21)和所述顶板(22),所述换气箱(24)设置于所述房屋本体(1)的内顶部,且所述换气箱(24)的顶部开口和对称设置的所述底板(21)之间形成的较窄通道相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12)和所述底部隔板(13)采用泡沫彩钢夹心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12)内侧设置有夹层(121),所述夹层(121)采用保温隔热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121)的内侧设置有内板(122),所述内板(122)采用阳极氧化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隔板(13)围成的空间内置有蓄热水箱(13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水箱(131)内铺设有管道(132),所述管道(132)和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5)形成连通回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3)内侧对称设置有竖直向下的滑道(23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部(2)周侧设置有四个对称的限位卡条(25),所述限位卡条(25)上滑动插接有挡板(2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6)与所述顶板(22)和对称设置的所述底板(21)之间形成的两端呈扩口的通道相适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6)的两端固接有伸缩件(27),所述伸缩件(27)远离所述挡板(26)的一端固接于所述房屋本体(1)。
CN202310005055.0A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 Pending CN1161052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5055.0A CN116105211A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5055.0A CN116105211A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05211A true CN116105211A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66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05055.0A Pending CN116105211A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0521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9196B (zh) 新型浅层地能、太阳能、风能一体化建筑空调系统
JP2009127921A (ja) 採冷システム
CA2776977A1 (en) Low-energy building, especially self-sufficient zero-energy house
CN103835447B (zh)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热气流发电通风与供热系统
CN106568143A (zh) 一种智能被动式建筑的综合设计方法
CN2537782Y (zh) 环保节能民用住宅楼
JP2014062727A (ja) 建築物の冷暖房システム
CN208363260U (zh)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JP2002267227A (ja) 給気装置
CN106152329A (zh) 太阳能保温窗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
KR101480303B1 (ko) 1-자연에너지 생산 시설과 생활 편의시설 및 인체건강 시설이 주변과 내부로 설치된 자연환경 조립식 건축물.
CN108679854A (zh) 一种装配式太阳能花房及其装配方法
JP2013537270A (ja) Pcmを収容する建材、及び耐候性外装材
CN205531479U (zh) 一种适用于太阳房的降温通风系统
CN116105211A (zh) 一种自发电、自采暖制冷的集成房屋
KR20110132259A (ko) 2-친환경 조립식 텐트와 가 건물.
CN2901123Y (zh) 冷暖两用地温空调装置
CN2937285Y (zh) 一种双层幕墙的模块化功能装置
CN110345589B (zh) 一种被动式节能环保系统及房屋
KR101357003B1 (ko) 2-친환경 조립식 텐트와 가 건물.
KR20100100516A (ko) 저탄소 친환경 주거공간 시스템
CN212104312U (zh) 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
CN115325629B (zh) 窗户结构及房屋
CN109736477A (zh) 一种多重复合环保墙体
CN108592261A (zh) 一种基于能源互补的全新风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