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4312U - 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04312U CN212104312U CN201720241086.6U CN201720241086U CN212104312U CN 212104312 U CN212104312 U CN 212104312U CN 201720241086 U CN201720241086 U CN 201720241086U CN 212104312 U CN212104312 U CN 2121043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building
- air
- building energy
- rain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建筑物以及位于建筑物地下的蓄水池,建筑物内的房间设有与蓄水池连通的换热装置,建筑物上方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槽以及与该雨水槽连通的集水箱,在建筑物周边设有景观水池以及位于景观水池内的喷泉,所述雨水槽与集水箱之间设有第一控制阀以及过滤装置,集水箱与蓄水池之间相互连通且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雨水槽与景观水池之间通过放流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可利用雨水储备在冬夏季节时交替进行建筑内温度调节,进一步的还可以结合通风装置辅助调节,以提高能量的综合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综合利用回收能量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整个社会的能源消费主要由工业能耗、交通能耗和建筑能耗三部分组成。在中国,建筑能耗也已经达到能源消耗总量的30%左右,而且,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推进和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这一比例还在逐年增加,因此,提高建筑物中能量利用效率,对总能耗的降低和能源安全都有益。
为了提高能量综合利用,公开号为CN180448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地下蓄冷、热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在室外建造太阳能集热器和吸冷池,池中介质吸收的热量和冷能分别通过热输入器和冷输入器输入地下蓄热池和蓄冷池储存,在冬天将蓄热池中储存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和热风输出器送入房间取暖,也可以通过与蓄热池连接的热水输出器将热水送入房间内的暖气系统中供暖;在夏天,将在蓄冷池中储存的冷能通过冷交换器和冷风输出器把冷风送入房间内降温,同样亦可把冷水送入房间内的暖气系统中降温。
又例如公开号为CN202470258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房屋自然降温系统,包括房屋和地下水井,房屋的墙壁靠近房顶处设有通风窗,与设置通风窗相对应房屋的墙壁靠近地面处设有通风管,通风管与地下水井相连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房屋降温需要耗电又有噪音的技术问题。
关于建筑物的能量循环利用,尽管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的研究和披露,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各类能源的综合利用仍有待提高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雨水储备在冬夏季节时交替进行建筑内温度调节的系统,进一步的还可以结合通风装置辅助调节,以提高能量的综合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建筑物以及位于建筑物地下的蓄水池,建筑物内的房间设有与蓄水池连通的换热装置,建筑物上方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槽以及与该雨水槽连通的集水箱,在建筑物周边设有景观水池以及位于景观水池内的喷泉,所述雨水槽与集水箱之间设有第一控制阀以及过滤装置,集水箱与蓄水池之间相互连通且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雨水槽与景观水池之间通过放流管连通。
雨水槽收集的雨水到达足够液位后通过第一控制阀以及过滤装置流入集水箱,集水箱内的雨水吸收环境热量温度发生变化,而后通过带有第二控制阀的管路流入蓄水池。蓄水池位于建筑物地下温度相对稳定。雨水槽中多余的雨水通过放流管进入景观水池,为喷泉供水。
带有第二控制阀的管路可以是一条或两条,一条时既作排水又做供水。两条时,一条为集水箱向蓄水池排水,另一条为蓄水池向集水箱供水,供水时按需设置水泵等管路部件。
所述喷泉兼做水幕,在水幕的一侧设有送风机,送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水幕,所述蓄水池的水面上方设有与送风机相通的出风口,在蓄水池的水面上方还设有换风口,该换风口连接有换风机,换风机的出风口与建筑物内部相通。
空气经过水幕可以降温调湿,尤其在夏季,可用作建筑物内部的换风降温。
所述蓄水池分为相互独立的若干个,且通过管路连通,各蓄水池的水面上方相互连通为换风区域,送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换风口位于换风区域的两侧。
蓄水池的水面上方,相对于建筑物内部其空气也是冬暖夏凉,可进一步调节温度后再进入建筑物内。
蓄水池分为相互独立的若干个,可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泵阀,交替使用,以及根据水质进行外排处理等。
所述建筑物内设有入口门厅以及与入口门厅相通的楼梯间,所述换风机的出风口连通至入口门厅,在楼梯间顶部设有通风口。
从换风口、入口门厅、楼梯间直至所述通风口构成换风通道。
楼梯间一般是由上而下贯通建筑物,利用换风通道可以进一步改善建筑物内温度。
所述换风机的出风口连通至入口门厅的顶部,且在入口门厅的顶部设有相应的空气过滤装置。
所述雨水槽处设有位于放流管入口的浮子式的放流阀;雨水槽侧壁还设有溢流口,该溢流口连通至所述放流管。
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
漂浮在所述雨水槽中的浮子;
与所述浮子联动的翻板;
受所述翻板触发的传感器;
受控于所述传感器的执行机构;
受所述执行机构驱动的阀板,该阀板安装在过滤装置的入水口部位。
所述雨水槽的顶部为开放结构,集水箱的顶部为封闭结构,雨水槽环布在集水箱的外周。
当然,放流阀、第一控制阀以及第二控制阀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其他形式。
所述集水箱的顶面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中的用电设备通过太阳能发电装置辅助供电。
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可以是各泵、阀、风机、传感器或照明、监控等设备,一般情况用电设备采用市电供电,而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可进行辅助供电,以进一步降低能耗,为了便于存储电能,可在建筑物内,例如地下室等设置蓄电池组,收集存储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电能。
所述换热装置为安装在房间地面和/或外墙的盘管,各房间的换热装置通过进水总管、出水总管分别连通至蓄水池,在换热装置的进水、出水处设有相应的阀门,所述进水总管上设有供水泵。
所述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还设有采集室内外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接收温度传感器信号并相应控制各泵、阀的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软件等形式通过预设的逻辑控制泵阀等设备的开启关闭,实现自动调节,必要时,也可人工介入实施控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收集雨水并收集存贮在地下,当与建筑物内有足够温差时即可通过换热装置调节建筑物内的温度,还可以通过通风装置直接调节空气温度,进一步提高能量的综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放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建筑物,建筑物上方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槽2以及与该雨水槽2连通的集水箱1,雨水槽2顶部开放且环布在集水箱1周围,雨水槽2与集水箱1之间设有第一控制阀3以及过滤装置,集水箱1顶部为封闭结构,在集水箱1顶部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5,在建筑物周边设有景观水池12以及位于景观水池12内的喷泉13。
太阳能发电装置5发电输送至地下蓄电池存储,保证必要的电能,供整个系统的用电设备使用。
在建筑物地下设有蓄水池6,建筑物内的房间设有与蓄水池6连通的换热装置9,各房间的换热装置9可以采用铺设在房间地面和/或外墙的盘管,各房间的换热装置9分别通过进水总管7、出水总管8分别连通至蓄水池6,在换热装置9的进水、出水处设有相应的阀门,进水总管7上设有供水泵,图中省略各泵阀。
集水箱1与蓄水池6之间相互连通且设有第二控制阀(图中省略),雨水槽2与景观水池12之间通过放流管15连通,放流管15入口设有浮子式的放流阀;雨水槽侧壁还设有溢流口20,该溢流口20连通至放流管15。
雨水量较大时可通过溢流口排放至景观水池12,而一般情况下,通过可控的放流阀排放多余雨水,为了便于控制,雨水槽处还设有液位传感器,控制中心可以根据液位传感器的信号开关放流阀。放流阀一般位于雨水槽底部,溢流口位于预期的最高水位处。
建筑物内设有入口门厅11以及与入口门厅11相通的楼梯间10,喷泉13在喷水时可以兼做水幕,在水幕的一侧设有送风机14,送风机14的进风口朝向水幕,蓄水池6的水面上方设有与送风机相通的出风口18,即通过蓄水池6的水面上方通过送风管16与送风机连通。
在蓄水池的水面上方还设有换风口19,该换风口19通过换风机(图中省略)与入口门厅11顶部相通,且在入口门厅11的顶部设有相应的空气过滤装置。
蓄水池分为相互独立的若干个,可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泵阀,交替使用,以及根据水质进行外排处理等。各蓄水池通过管路连通,各蓄水池的水面上方相互连通为换风区域A,送风机的出风口18与换风口19位于换风区域A的两侧。在楼梯间顶部设有通风口17,从换风口、入口门厅、楼梯间直至通风口17构成换风通道。
参见图2,第一控制阀3包括:
漂浮在雨水槽2中的浮子3a;
浮子3a上升时,受浮子3a所抵的翻板;
受翻板触发的传感器3b;
受控于传感器3b的执行机构,本实施例采用电动推杆3c;
受电动推杆3c驱动的阀板3d,该阀板3d安装在过滤装置3e的入水口部位。水位到达预定高度后,浮子上升,第一控制阀开启。
参见图3,放流阀4包括浮子4a以及与浮子相连的阀芯4b,水位到达预定高度后,浮子上升,开放放流管。
本实施例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还设有采集室内外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接收温度传感器信号并相应控制各泵、阀的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软件等形式通过预设的逻辑控制泵阀等设备的开启关闭,实现自动调节,必要时,也可人工介入实施控制。
本实施例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中,屋顶雨水槽将雨水收集过滤至集水箱,集水箱已满后,第二控制阀开放将雨水通过管道存入地下的蓄水池。
夏季来临,在夏季高温作用下,屋顶水池雨水不断吸收建筑屋顶热量,当水温达到较高温度(如30度)时,将水通过管道流入蓄水池中的热水区域,然后通过水泵将蓄水池中的冷水区域的低温水抽至屋顶水池,不断循环,当夏季结束时,屋顶集水箱处于排空状态,地下蓄水池蓄满了热水。
蓄水池分为相互独立的若干个,可根据水温分为上述的热水区域和冷水区域。
冬天来临,当建筑物内(例如楼层地板)温度低于一定温度时(如15度),将地下温度较高的热水抽至各换热装置,达到为楼层保温目的。
当楼层水温或换热装置内水温降低至一定温度后(如18度),将该部分水用经由对应的蓄水池抽至屋顶的集水箱。
当屋顶集水箱中水温降至一定温度时(如5度),将水放至置地下的蓄水池,即放空集水箱,此反复,通过地下蓄水池内的高温水经过一个冬季,实现为楼层保温目的,并在冬季结束时全部转换成低温水存储于地下的蓄水池。上述过程可以由安装于楼层各处的传感器反馈并由控制中心自动执行。
空气循环为,夏季时,从喷泉处进入的空气通过蓄水池顶部再经过滤进入楼梯间并向上排出,得以使楼梯间降温;冬季时,从喷泉处进入空气经过蓄水池顶部再经过滤进入楼梯间,从顶部排出,得以使楼梯间升温。具体开启和关闭也可通过控制中心自动控制实施。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显然这些改动和变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保护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特殊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建筑物以及位于建筑物地下的蓄水池,建筑物内的房间设有与蓄水池连通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建筑物上方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槽以及与该雨水槽连通的集水箱,在建筑物周边设有景观水池以及位于景观水池内的喷泉,所述雨水槽与集水箱之间设有第一控制阀以及过滤装置,集水箱与蓄水池之间相互连通且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雨水槽与景观水池之间通过放流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泉兼做水幕,在水幕的一侧设有送风机,送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水幕,所述蓄水池的水面上方设有与送风机相通的出风口,在蓄水池的水面上方还设有换风口,该换风口连接有换风机,换风机的出风口与建筑物内部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分为相互独立的若干个,且通过管路连通,各蓄水池的水面上方相互连通为换风区域,送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换风口位于换风区域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内设有入口门厅以及与入口门厅相通的楼梯间,所述换风机的出风口连通至入口门厅,在楼梯间顶部设有通风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风机的出风口连通至入口门厅的顶部,且在入口门厅的顶部设有相应的空气过滤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槽处设有位于放流管入口的浮子式的放流阀;雨水槽侧壁还设有溢流口,该溢流口连通至所述放流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
漂浮在所述雨水槽中的浮子;
与所述浮子联动的翻板;
受所述翻板触发的传感器;
受控于所述传感器的执行机构;
受所述执行机构驱动的阀板,该阀板安装在过滤装置的入水口部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槽的顶部为开放结构,集水箱的顶部为封闭结构,雨水槽环布在集水箱的外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的顶面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中的用电设备通过太阳能发电装置辅助供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为安装在房间地面和/或外墙的盘管,各房间的换热装置通过进水总管、出水总管分别连通至蓄水池,在换热装置的进水、出水处设有相应的阀门,所述进水总管上设有供水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41086.6U CN212104312U (zh) | 2017-03-13 | 2017-03-13 | 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41086.6U CN212104312U (zh) | 2017-03-13 | 2017-03-13 | 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04312U true CN212104312U (zh) | 2020-12-08 |
Family
ID=73619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24108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04312U (zh) | 2017-03-13 | 2017-03-13 | 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0431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44346A (zh) * | 2021-09-03 | 2022-01-18 | 锦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雨污水循环绿色建筑 |
-
2017
- 2017-03-13 CN CN201720241086.6U patent/CN21210431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44346A (zh) * | 2021-09-03 | 2022-01-18 | 锦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雨污水循环绿色建筑 |
CN113944346B (zh) * | 2021-09-03 | 2023-01-03 | 锦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雨污水循环绿色建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89078B (zh) | 通风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0565026C (zh) | 自然空调系统 | |
RU2433359C2 (ru) | Теплонасосная система | |
JP5067730B2 (ja) | アース・ソーラーシステム | |
CN103835447B (zh) |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热气流发电通风与供热系统 | |
JP6805216B2 (ja) | 太陽熱利用機器の運転制御方法 | |
CN107062474A (zh) | 一种基于蓄能的近零能耗建筑系统 | |
CN205444603U (zh) | 生物净化系统 | |
EP2146150A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climate in a building, and respective building | |
CN212104312U (zh) | 建筑能量综合利用系统 | |
CN207006420U (zh) | 基于雨水收集与综合利用的农村住宅节能系统 | |
CN106677331A (zh) | 一种海绵城市光伏建筑一体化利用系统 | |
CN108679854A (zh) | 一种装配式太阳能花房及其装配方法 | |
CN107676857B (zh) | 一种太阳能集成智能利用系统 | |
CN208312591U (zh) | 建筑热循环系统 | |
CN203050154U (zh) | 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 | |
CN207569980U (zh) | 一种太阳能集成智能利用系统 | |
JP2006097425A (ja) | ソーラーシステムハウスの換気方法 | |
CN206448359U (zh) | 一种海绵城市光伏建筑一体化利用系统 | |
CN205777153U (zh) | 一种覆盖式蓄水屋面与室内水景瀑布相结合的系统 | |
CN205372735U (zh) | 一种百叶蓄热墙体与太阳能炕耦合作用下的集热系统 | |
CN210827820U (zh) |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结构 | |
CN1234998C (zh) | 分户供热系统 | |
CN208536407U (zh) | 一种装配式太阳能花房 | |
CN107702185A (zh) | 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