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04786A - 一种自动扫风结构及挂屏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扫风结构及挂屏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04786A
CN116104786A CN202211673993.XA CN202211673993A CN116104786A CN 116104786 A CN116104786 A CN 116104786A CN 202211673993 A CN202211673993 A CN 202211673993A CN 116104786 A CN116104786 A CN 1161047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rib
automatic
air
gear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39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聪
陈正超
何嘉欣
彭必成
邵玉敏
梁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16739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047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04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047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04D25/10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having provisions for automatically changing direction of output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 F04D25/16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using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F04D29/28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the leading edge of each vane be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rotation axis
    • F04D29/283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the leading edge of each vane be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rotation axis rotors of the squirrel-cag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2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624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扇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扫风结构及挂屏风扇。该自动扫风结构的结构紧凑、体积小,而且送风范围广、送风面积大、用户体验感好。该自动扫风结构包括:壳体、风轮组件和扫风组件,壳体具有出风口,风轮组件设置于壳体内,扫风组件设置于壳体上,扫风组件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导风板,导风板设置在出风口处,扫风组件由风轮组件驱动并带动导风板往复摆动。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扫风结构及挂屏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扇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扫风结构及挂屏风扇。
背景技术
挂屏风扇是一种设置于电子设备(通常是电脑屏幕)之上,在温度较高时,用于降低电子设备温度或者为使用者纳凉的小型风扇设备,挂屏风扇具有体积小、易携带、拆装方便等特点,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现有的挂屏风扇只能向前送风,而使用者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坐在挂屏风扇的正前方,挂屏风扇吹出的风始终直吹向用户,容易引起用户身体的不适感,另外,由于现有挂屏风扇只能向前送风,送风宽度比较窄、送风面积较小,也使得用户的体验感较差,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挂屏风扇只能向前送风、送风宽度较窄、用户体验感较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送风范围广、送风面积大、用户体验感好的自动扫风结构及挂屏风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扫风结构,包括:
壳体,具有出风口;
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扫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扫风组件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扫风组件由所述风轮组件驱动并带动所述导风板往复摆动。
作为上述自动扫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扫风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盘、第二齿轮盘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齿轮盘和所述第二齿轮盘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传动组件上且所述第一齿轮盘和所述第二齿轮盘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齿轮盘和所述第二齿轮盘由所述风轮组件驱动,所述第一齿轮盘和所述第二齿轮盘拨动所述传动组件直线往复移动,所述传动组件还与所述导风板铰接。
作为上述自动扫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盘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一拨动凸筋,所述第一拨动凸筋自所述第一齿轮盘的轴心沿所述第一齿轮盘的半径方向伸出;所述第二齿轮盘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二拨动凸筋,所述第二拨动凸筋自所述第二齿轮盘的轴心沿所述第二齿轮盘的半径方向伸出。
作为上述自动扫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扫风组件还包括导风板支架,所述导风板支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支架上。
作为上述自动扫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导风杆,所述导风杆与所述导风板支架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导风杆与所述导风板平动铰接,所述导风杆上设置有第一弹性筋和第二弹性筋,所述第一弹性筋和所述第二弹性筋分别与所述第一拨动凸筋和所述第二拨动凸筋配合。
作为上述自动扫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筋和所述第二弹性筋相对于所述导风杆的垂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作为上述自动扫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拨动凸筋拨动所述第一弹性筋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拨动凸筋拨动所述第二弹性筋的内侧面,以带动所述导风杆直线往复移动。
作为上述自动扫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风杆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凸筋和限位槽,所述限位凸筋插入并限位在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凸筋设置于所述导风杆上,所述限位槽成型于所述壳体上。
作为上述自动扫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风板包括导风筋板和导风伸出杆,所述导风伸出杆的一端与所述导风筋板的上端连接,所述导风筋板和所述导风伸出杆行且朝相反方向延伸,所述导风筋板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导风板支架铰接,所述导风伸出杆远离所述导风筋板的一端与所述导风杆平动铰接。
作为上述自动扫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风杆上成型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长孔,所述导风伸出杆远离所述导风筋板的一端与所述长孔铰接。
作为上述自动扫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风板支架与所述壳体通过插接机构连接,所述插接机构包括插接配合的插接槽和插接卡筋,所述插接槽成型于所述出风口的两侧侧壁上,所述插接卡筋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支架的两侧。
作为上述自动扫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轮组件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齿轮盘与所述第一风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盘与所述第二风轮啮合。
作为上述自动扫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风轮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盘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风轮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盘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
一种挂屏风扇,包括上述的自动扫风结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扫风结构,包括壳体、风轮组件和扫风组件,其中扫风组件设置于壳体上,扫风组件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导风板,导风板设置在出风口处,扫风组件由风轮组件驱动并带动导风板往复摆动。通过上述设置在风轮组件开始工作后,会驱动扫风组件运行、带动导风板往复摆动,从而实现自动扫风,这种自动扫风结构使风不会一直向前吹,而是通过导风板的往复摆动能实现扫风,扩大送风范围,增加了送风面积,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而且这种自动扫风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设置,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感。
(2)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扫风结构,扫风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盘、第二齿轮盘和传动组件,第一齿轮盘和第二齿轮盘转动地设置在传动组件上且第一齿轮盘和第二齿轮盘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齿轮盘和第二齿轮盘由风轮组件驱动,第一齿轮盘和第二齿轮盘拨动传动组件直线往复移动,传动组件还与导风板铰接。通过风轮组件驱动第一齿轮盘和第二齿轮盘转动,进而带动传动组件发生相应的动作,使导风板往复摆动,上述结构的扫风组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而且传动关系可靠。
(3)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扫风结构,其中导风板支架与壳体通过插接机构相连接,便于导风板支架的安装和固定,插接机构包括插接配合的插接槽和插接卡筋,插接槽成型于出风口的两侧侧壁上,插接卡筋设置于导风板支架的两侧,上述结构的插接机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4)本发明提供的挂屏风扇,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扫风结构,能实现自动扫风,使风不会一直向前吹,而是通过导风板的往复摆动能实现自动扫风,扩大送风范围,增加了送风面积,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而且这种自动扫风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设置,用户体验感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自动扫风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扫风结构中下壳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自动扫风结构中上壳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自动扫风结构中第一风轮、第二风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自动扫风结构中第一齿轮盘、第二齿轮盘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自动扫风结构中第一齿轮盘、第二齿轮盘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自动扫风结构中导风板支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自动扫风结构中导风杆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自动扫风结构中导风板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自动扫风结构向左吹风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自动扫风结构向前吹风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自动扫风结构向右吹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01、出风口;102、上壳体;103、下壳体;104、电机安装槽;105、离心风道下凸筋;106、风轮安装槽;107、进风孔;108、限位槽;109、离心风道上凸筋;110、风轮上限位;111、齿轮盘上限位;
201、导风板;2011、导风筋板;2012、导风伸出杆;2013、导风板上安装轴;2014、导风板下安装轴;2015、导风伸出杆安装轴;202、第一齿轮盘;2021、第一拨动凸筋;2022、齿轮盘下安装轴;2023、齿轮盘上安装轴;203、导风板支架;2031、导风筋板上安装槽;2032、导风筋板下安装孔;2033、加强筋条;2034、伸出架;2035、齿轮盘安装孔;204、第二齿轮盘;2041、第二拨动凸筋;205、导风杆;2051、第一弹性筋;2052、第二弹性筋;2053、限位凸筋;2054、长孔;
301、第一风轮;3011、第一主动齿轮;302、第二风轮;3021、第二主动齿轮;303、电机;
401、插接槽;402、插接卡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自动扫风结构的优选实施例。该自动扫风结构可应用于风扇、空调等需要送风的电器设备中,能实现自动扫风,送风范围广、送风面积大,用户的舒适度好,而且这种自动扫风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设置,用户体验感好。
这种自动扫风结构包括壳体1、风轮组件和扫风组件。
其中,壳体1为自动扫风结构的载体,其具有出风口101。具体的,壳体1整体呈扁长方体形,壳体1包括上壳体102和下壳体103,在朝向用户的一侧,上壳体102和下壳体103均成型有开口并且共同形成出风口101,通过出风口101能够向外进行送风。上壳体102和下壳体103可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连接。
如图2所示,下壳体103整体为长方形盖状结构,下壳体103的内侧面(即下壳体103内部朝向上壳体102的一面)上具有两个电机安装槽104,用于安装电机,优选的是两个电机安装槽104相对于下壳体103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电机安装槽104的周围设置有多个进风孔107,多个进风孔107绕电机安装槽104的周向均匀设置。在进风孔107的外侧还设置有离心风道下凸筋105,离心风道下凸筋105形成风轮安装槽106。
如图3所示,上壳体102整体为长方形盖状结构,上壳体102的内侧面(即上壳体102内部朝向下壳体103的一面)具有两个离心风道上凸筋109,离心风道上凸筋109与离心风道下凸筋105的位置上下对应,在离心风道上凸筋109的内侧还设置有风轮上限位110,离心风道上凸筋109、离心风道下凸筋105以及风轮上限位110共同对风轮组件的位置进行限位。上壳体102的内侧面还设置有两个齿轮盘上限位111,并且两个齿轮盘上限位111相对于上壳体10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风轮组件设置于壳体1内,用于吸风和送风。风轮组件包括第一风轮301和第二风轮302,第一风轮301和第二风轮302均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内且第一风轮301和第二风轮302的转动方向相反。具体的,第一风轮301和第二风轮302分别设置于两个风轮安装槽106内,第一风轮301和第二风轮302的轴向垂直于下壳体103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轮301和第二风轮302均为离心风轮,当第一风轮301和第二风轮302快速旋转时,外界空气从进风孔107进入壳体1,经过壳体1内的离心风道进而从出风口101吹出。如图4所示,第一风轮301和第二风轮302的结构相同,第一风轮301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3011,第一主动齿轮3011的直径小于第一风轮301的直径,第一主动齿轮3011能随第一风轮301一起转动;同样的,第二风轮302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3021,第二主动齿轮3021的直径小于第二风轮302的直径,第二主动齿轮3021能随第二风轮302起转动。
进一步的,风轮组件还包括两个电机303,在本实施例中,电机303采用无刷直流电机。第一风轮301和第二风轮302分别由一个电机303进行驱动,电机303设置于电机安装槽104内。
扫风组件设置于壳体1上,扫风组件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导风板201,导风板201设置在出风口101处,扫风组件由风轮组件驱动并带动导风板201往复摆动,从而实现自动扫风。
在本实施例中,扫风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盘202、第二齿轮盘204和传动组件,第一齿轮盘202、第二齿轮盘204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上且第一齿轮盘202和第二齿轮盘204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齿轮盘202和第二齿轮盘204由风轮组件驱动,第一齿轮盘202和第二齿轮盘204拨动传动组件直线往复移动,传动组件还与导风板201铰接。第一齿轮盘202与第一风轮301啮合,第二齿轮盘204与第二风轮302啮合。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第一齿轮盘202和第二齿轮盘204的结构相同,第一齿轮盘202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一拨动凸筋2021,第一拨动凸筋2021自第一齿轮盘202的轴心沿第一齿轮盘202的半径方向伸出;同样的,第二齿轮盘204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二拨动凸筋2041,第二拨动凸筋2041自第二齿轮盘204的轴心沿第二齿轮盘204的半径方向伸出。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安装时,第一拨动凸筋2021和第二拨动凸筋2041的初始安装角度应不同,具体角度值应根据电机转速、摆动极限位置等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由于第一齿轮盘202和第二齿轮盘204的结构相同,因此以第一齿轮盘202为例,第一齿轮盘202的上表面具有齿轮盘上安装轴2023,下表面具有齿轮盘下安装轴2022,齿轮盘上安装轴2023和齿轮盘下安装轴2022同轴设置,齿轮盘上安装轴2023可插入齿轮盘上限位111中实现第一齿轮盘202的限位。第一齿轮盘202和第二齿轮盘204的轴向与第一风轮301和第二风轮302的轴向平行设置。具体的,第一齿轮盘202与第一主动齿轮3011啮合,第二齿轮盘204与第二主动齿轮3021啮合。
进一步的,扫风组件还包括导风板支架203,导风板支架203设置于壳体1内,导风板201可转动地设置于导风板支架203上。如图7所示,导风板支架203整体上为一长方形框架结构,其主体部分所在平面垂直于下壳体103的内侧面设置,导风板支架203的长度方向与下壳体103的长度方向平行。导风板支架203的上长边成型有多个导风筋板上安装槽2031,导风筋板上安装槽2031的一侧具有豁口且具有一定弹性,导风板支架203的下长边成型有多个导风筋板下安装孔2032,并且导风筋板上安装槽2031和导风筋板下安装孔2032的上下位置相互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导风筋板上安装槽2031和导风筋板下安装孔2032的设置数量均为8个。并且,为了提高结构强度,在导风板支架203的上长边和下长边之间还设置有多根间隔设置的加强筋条2033,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条2033的设置数量为7根。
进一步的,导风板支架203的顶部还设置有向设置有第一齿轮盘202和第二齿轮盘204方向延伸的两个伸出架2034,两个伸出架2034分别与第一齿轮盘202和第二齿轮盘204的设置位置对应,并且伸出架2034垂直于导风板支架203的主体部分。在伸出架2034上设置有齿轮盘安装孔2035,齿轮盘下安装轴2022可转动地设置在齿轮盘安装孔2035内,伸出架2034能够支撑第一齿轮盘202和第二齿轮盘204。
进一步的,导风板支架203与壳体1通过插接机构连接,具体的,插接机构包括插接槽401和插接卡筋402,插接槽401和插接卡筋402能够插接配合,插接槽401成型于出风口101的两侧侧壁上,插接卡筋402设置于导风板支架203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出风口101是由上壳体102和下壳体103共同形成的,因此,插接槽401的一部分成型于上壳体102上,另一部分成型于下壳体103上。安装时,可先将导风板支架203的插接卡筋402插入下壳体103的插接槽401中,然后再将上壳体102的插接槽401对准插接卡筋402,以实现上壳体102、导风板支架203和下壳体103的安装连接。
进一步的,传动组件包括导风杆205,导风杆205与导风板支架203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导风杆205与导风板201平动铰接,导风杆205上设置有第一弹性筋2051和第二弹性筋2052,第一弹性筋2051和第二弹性筋2052分别与第一拨动凸筋2021和第二拨动凸筋2041配合。需要说明的是,“平动铰接”是指导风杆205与导风板201之间的铰接只释放弯矩,而不限制二者的相对位移。第一拨动凸筋2021和第二拨动凸筋2041的初始安装角度应满足第一拨动凸筋2021和第二拨动凸筋2041不能同时接触并拨动相应的弹性筋。
如图8所示,进一步的,第一弹性筋2051和第二弹性筋2052相对于导风杆205的垂直中心线对称设置。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筋2051和第二弹性筋2052均为类S型,第一拨动凸筋2021拨动第一弹性筋2051的内侧面、第二拨动凸筋2041拨动第二弹性筋2052的内侧面,以带动导风杆205直线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导风杆205为杆状结构,导风杆205上成型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长孔2054,导风伸出杆2012远离导风筋板2011的一端与长孔2054铰接,以实现导风杆205与导风板201的平动铰接。
进一步的,在导风杆205与壳体1之间具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凸筋2053和限位槽108,限位凸筋2053插入并限位在限位槽108中,限位凸筋2053设置于导风杆205上,限位槽108成型于壳体1上。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杆205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凸筋2053,并且两个限位凸筋2053靠近导风杆205的两端设置,限位槽108成型在上壳体102的内侧面上,并且限位槽108为一长槽,限位槽108的长度方向与导风杆205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导风板201包括导风筋板2011和导风伸出杆2012,导风伸出杆2012的一端与导风筋板2011的上端连接,导风筋板2011和导风伸出杆2012平行且朝相反方向延伸,导风筋板2011的上端和下端均与导风板支架203铰接,导风伸出杆2012远离导风筋板2011的一端与导风杆205平动铰接。
具体的,导风筋板201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具有导风板上安装轴2013和导风板下安装轴2014,导风板上安装轴2013和导风板下安装轴2014同轴设置。导风板上安装轴2013适于卡入导风筋板上安装槽2031,而导风板下安装轴2014插入导风筋板下安装孔2032,从而实现导风板201与导风板支架203的铰接。在安装时,先将导风板下安装轴2014插入导风筋板下安装孔2032,然后将导风板上安装轴2013卡入导风筋板上安装槽2031,实现导风板201与导风板支架203的铰接。安装完成后,导风筋板2011的一部分伸出出风口101,以增强导风效果。
具体的,导风伸出杆2012自导风板上安装轴2013伸出,导风伸出杆2012远离导风板上安装轴2013的一端具有导风伸出杆安装轴2015,导风伸出杆安装轴2015向上伸出设置,导风伸出杆安装轴2015能够与长孔2054配合安装,从而实现导风板201与导风杆205的平动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板201的设置数量是8个。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挂屏风扇,包括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扫风结构,当然本实施例的挂屏风扇还包括现有挂屏风扇都具有的其他结构和部件,由于本发明不涉及这些结构和部件,故此不赘述。
这种挂屏风扇能实现自动扫风,使风不会一直向前吹,而是通过导风板的往复摆动能实现自动扫风,扩大送风范围,增加了送风面积,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而且这种自动扫风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设置,用户体验感好。
如图10-12所示,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施例自动扫风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自动扫风结构的工作过程进行叙述:
本实施例的挂屏风扇水平放置,因此自动扫风结构能进行水平方向的自动扫风,并且设导风板201的初始位置为向前,即朝向用户侧;
当挂屏风扇通电启动后,电机303驱动第一风轮301和第二风轮302朝相反方向旋转,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风轮301逆时针旋转、第二风轮302顺时针旋转为例,外界空气从进风孔107进入离心风道,在离心风道的导向作用下,从出风口101吹出;与此同时,第一主动齿轮3011随第一风轮301一起逆时针转动,第一主动齿轮3011将带动第一齿轮盘202顺时针转动,第二主动齿轮3021随第二风轮302一起顺时针转动,第二主动齿轮3021将带动第二齿轮盘204逆时针转动;当第二拨动凸筋2041拨动第二弹性筋2052的内侧面时,带动导风杆205将向右移动,导风伸出杆2012与导风杆205铰接的一端也向右移动,导风筋板2011将绕其与导风板支架203的连接轴转动,伸出出风口的导风筋板2011将向左摆动,当限位凸筋2053被限位槽108的一个侧边限位时(如图11所示位置),导风筋板2011到达左侧的极限位置,风向左侧吹出;
第一齿轮盘202和第二齿轮盘204继续转动,当第二拨动凸筋2041拨动第二弹性筋2052的内侧面时,带动导风杆205将向左移动,相应的,伸出出风口的导风筋板2011将向右摆动,当限位凸筋2053被限位槽108的另一侧边限位时(如图12所示位置),导风筋板2011到达右侧的极限位置,风向右侧吹出;
如此往复,导风板201将沿水平方向左右往复摆动(摆动方向如图10-12中箭头所示),从而实现挂屏风扇的水平方向自动扫风。
需要说明的是,导风板201的摆动速度与第一风轮301的转动速度成正比,风速越大,导风速度越快,用户吹风体验越好。而且,导风板201的摆动方向与挂屏风扇的设置姿态有关,比如当本实施例的挂屏风扇竖直放置时,导风板201的摆动方向就变成竖直方向自动扫风。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4)

1.一种自动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具有出风口(101);
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
扫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扫风组件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导风板(201),所述导风板(201)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01)处,所述扫风组件由所述风轮组件驱动并带动所述导风板(201)往复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盘(202)、第二齿轮盘(204)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齿轮盘(202)和所述第二齿轮盘(204)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传动组件上且所述第一齿轮盘(202)和所述第二齿轮盘(204)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齿轮盘(202)和所述第二齿轮盘(204)由所述风轮组件驱动,所述第一齿轮盘(202)和所述第二齿轮盘(204)拨动所述传动组件直线往复移动,所述传动组件还与所述导风板(20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盘(202)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一拨动凸筋(2021),所述第一拨动凸筋(2021)自所述第一齿轮盘(202)的轴心沿所述第一齿轮盘(202)的半径方向伸出;所述第二齿轮盘(204)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二拨动凸筋(2041),所述第二拨动凸筋(2041)自所述第二齿轮盘(204)的轴心沿所述第二齿轮盘(204)的半径方向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组件还包括导风板支架(203),所述导风板支架(203)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导风板(20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支架(20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导风杆(205),所述导风杆(205)与所述导风板支架(203)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导风杆(205)与所述导风板(201)平动铰接,所述导风杆(205)上设置有第一弹性筋(2051)和第二弹性筋(2052),所述第一弹性筋(2051)和所述第二弹性筋(2052)分别与所述第一拨动凸筋(2021)和所述第二拨动凸筋(2041)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筋(2051)和所述第二弹性筋(2052)相对于所述导风杆(205)的垂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动凸筋(2021)拨动所述第一弹性筋(2051)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拨动凸筋(2041)拨动所述第二弹性筋(2052)的内侧面,以带动所述导风杆(205)直线往复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杆(205)与所述壳体(1)之间具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凸筋(2053)和限位槽(108),所述限位凸筋(2053)插入并限位在所述限位槽(108)中,所述限位凸筋(2053)设置于所述导风杆(205)上,所述限位槽(108)成型于所述壳体(1)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201)包括导风筋板(2011)和导风伸出杆(2012),所述导风伸出杆(2012)的一端与所述导风筋板(2011)的上端连接,所述导风筋板(2011)和所述导风伸出杆(2012)平行且朝相反方向延伸,所述导风筋板(2011)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导风板支架(203)铰接,所述导风伸出杆(2012)远离所述导风筋板(2011)的一端与所述导风杆(205)平动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杆(205)上成型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长孔(2054),所述导风伸出杆(2012)远离所述导风筋板(2011)的一端与所述长孔(2054)铰接。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支架(203)与所述壳体(1)通过插接机构连接,所述插接机构包括插接配合的插接槽(401)和插接卡筋(402),所述插接槽(401)成型于所述出风口(101)的两侧侧壁上,所述插接卡筋(402)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支架(203)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组件包括第一风轮(301)和第二风轮(302),所述第一风轮(301)和所述第二风轮(30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第一风轮(301)和所述第二风轮(302)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齿轮盘(202)与所述第一风轮(30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盘(204)与所述第二风轮(302)啮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301)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3011),所述第一齿轮盘(202)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011)啮合;所述第二风轮(302)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3021),所述第二齿轮盘(204)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3021)啮合。
14.一种挂屏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扫风结构。
CN202211673993.XA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自动扫风结构及挂屏风扇 Pending CN1161047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3993.XA CN116104786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自动扫风结构及挂屏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3993.XA CN116104786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自动扫风结构及挂屏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04786A true CN116104786A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53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3993.XA Pending CN116104786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自动扫风结构及挂屏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0478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88190A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262778U (zh) 一种自动扫风结构及挂屏风扇
CN116104786A (zh) 一种自动扫风结构及挂屏风扇
CN219262744U (zh) 一种自动扫风结构及挂屏风扇
CN212130884U (zh) 一种扫风组件及无叶风扇
EP3940304A1 (en)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11271866B (zh) 一种空调器
CN211233086U (zh) 一种具有驱动装置安装板的空调中框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396359A (zh) 一种扫风组件及无叶风扇
CN115750447A (zh) 一种自动扫风结构及挂屏风扇
JPH111413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2376941U (zh) 风扇组件
CN214742265U (zh) 便携风扇装置
CN213514362U (zh) 扫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10292087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698401U (zh) 空气循环扇
CN110762824A (zh) 出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20355688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8217816U (zh) 一种带有便捷式拆装结构的多层线路板
CN216048024U (zh) 一种取暖器
CN219388205U (zh) 一种平衡空气循环扇转动力矩的机构
CN215409335U (zh) 一种挂屏风扇
CN213747242U (zh) 散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220831U (zh) 一种扇叶组件及散热扇
CN216591963U (zh) 扫风机构及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