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5789B -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5789B
CN116095789B CN202211382083.6A CN202211382083A CN116095789B CN 116095789 B CN116095789 B CN 116095789B CN 202211382083 A CN202211382083 A CN 202211382083A CN 116095789 B CN116095789 B CN 1160957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communication
network
link node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820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95789A (zh
Inventor
刘晓民
吴晓星
吴德葆
王振举
刘志恒
徐明明
边红旗
杨星
张金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qi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q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qi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q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820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957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95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5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95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57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for reactiv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geographic position or lo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捕捉无线通信网络中网络链路节点,获取网络链路节点分布坐标位置,根据网络链路分布坐标位置构建无线通信网络链路节点拓扑图像;步骤2:实时接收无线通信网络中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分析发出通信请求用户端来源网络链路节点及其通信目标端所在链路节点;本发明可对各通信网络覆盖区域进行划分管理,并在通信网络覆盖区域范围的用户发出通信请求时,能够对发出通信请求用户的通信目标端用户进行分析,根据通信双方用户的所在通信网络覆盖区域进行链路通道的设计,有效的提升了通信网络覆盖区域的通信稳定及连通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
目前的无线通信技术在被用户与其他用户相互通信使用时,通信链路会根据发送通信请求用户接收通信请求用户双方间最短的链路通道进行配置,当同一通信网络覆盖区域或相邻通信网络覆盖区域的发送通信请求用户接收通信请求用户数量较多时,易出现通信网络卡顿、数据传输缓慢等问题,且在此种状态下,通信网络覆盖区域仍然存在限制的网络链路节点未被使用,这导致通信网络覆盖区域的用户使用体验减低,且通信网络的实际性能未被完全应用开发。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捕捉无线通信网络中网络链路节点,获取网络链路节点分布坐标位置,根据网络链路分布坐标位置构建无线通信网络链路节点拓扑图像;
步骤2:实时接收无线通信网络中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分析发出通信请求用户端来源网络链路节点及其通信目标端所在链路节点;
步骤3:接收当前用户端发出的通信请求及其通信目标端,获取用户端及目标端所在通信网络服务区域所属网络链路节点拓扑图像;
步骤4:分析两组网络链路节点拓扑图像中共享的网络链路节点,根据共享网络链路节点在各自网络链路节点拓扑图像中捕捉链路通道最优路径,以共享网络链路节点作为连接位置,连接从两组网络链路节点图像中捕捉的链路通道最优路径形成链路通道;
步骤5:记载当前步骤4及其子步骤提供的链路通道,在接收下一用户端发出的通信请求时再次跳转步骤2并向下级步骤执行对该用户端发出通信请求进行处理;
步骤6:获取步骤5中记载的链路通道,分析链路通道中应用的链路节点,分析链路节点使用率,根据链路节点使用率对链路节点进行适应性优化。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在执行时同步获取各网络链路节点的最大通信服务荷载,将获取到的网络链路节点最大通信服务荷载数据标记至链路节点拓扑图像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下级设置有子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设置网络链路节点通信服务荷载安全值,分析当前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及其通信目标端是否处于同一通信网络服务区域中;
步骤22:步骤21分析结果为是,根据链路节点拓扑图像为当前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配置链路通道建立通信;
步骤23:步骤21分析结果为否,将当前用户端发出的通信请求向步骤3传输。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2中为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配置的链路通道数量大于一,且选择链路通道中链路节点数量最少的一组作为优先使用目标提供至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
其中,链路通道于网络链路节点拓扑图像中选择若干链路节点相互连接组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下级设置有子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根据网络链路节点通信服务荷载安全值识别步骤4中由网络链路最优路径组成的链路通道闲置状态。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1在识别链路通道闲置状态时,根据网络链路节点通信服务荷载安全值判定链路通道中各链路节点当前荷载是否处于安全值内,每一次判定结果累积与其所对应的链路通道中,判定结果处于安全值内次数最多的链路通道作为最优选择目标向当前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反馈供用户端使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在执行对下一用户端发出的通信请求进行处理时对其记载的链路通道进行排除,不再参与下一用户端发出的通信请求处理过程,直至该链路通道不再使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对于链路节点的适应性优化通过对链路节点使用率分析结果数据向通信网络管理端发送后,通信网络管理端用户自主对链路节点进行适应性优化操作。
更进一步地,在实施该方法时对无线通信网络服务区域进行自定义区域划分,在每一自定义区域划分的无线通信网络分区区域中部署该方法,各无线通信网络分区中有不少于20%的于拓扑图像中存在的网络链路节点为共享网络链路节点。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1在进行链路通道闲置状态识别时同步获取链路通道中各链路节点的信号发射功率,并设置判定阈值,根据判定阈值进行链路通道可用性判定,链路节点信号发射功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PR(m,w)为链路节点m到w的无线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
Pr为无线通信信号发射功率;
r为链路节点m到w的通信距离;
n为传播因子。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通过该方法中的步骤执行,可对各通信网络覆盖区域进行划分管理,并在通信网络覆盖区域范围的用户发出通信请求时,能够对发出通信请求用户的通信目标端用户进行分析,根据通信双方用户的所在通信网络覆盖区域进行链路通道的设计,有效的提升了通信网络覆盖区域的通信稳定及连通率。
2、本发明中方法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能够实时的对方法步骤执行所提供过的链路通道进行记载及进一步处理,有效的避免了同一链路通道被重复生成并复用的情况发生,且通过数据记载再向通信网络管理端反馈的方式能够进一步的为通信网络管理端用户提供参考数据,以便于通信网络管理端用户对通信网络进行更好的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中步骤1-4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中步骤5-6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如图1-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捕捉无线通信网络中网络链路节点,获取网络链路节点分布坐标位置,根据网络链路分布坐标位置构建无线通信网络链路节点拓扑图像;
步骤2:实时接收无线通信网络中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分析发出通信请求用户端来源网络链路节点及其通信目标端所在链路节点;
步骤3:接收当前用户端发出的通信请求及其通信目标端,获取用户端及目标端所在通信网络服务区域所属网络链路节点拓扑图像;
步骤4:分析两组网络链路节点拓扑图像中共享的网络链路节点,根据共享网络链路节点在各自网络链路节点拓扑图像中捕捉链路通道最优路径,以共享网络链路节点作为连接位置,连接从两组网络链路节点图像中捕捉的链路通道最优路径形成链路通道;
步骤5:记载当前步骤4及其子步骤提供的链路通道,在接收下一用户端发出的通信请求时再次跳转步骤2并向下级步骤执行对该用户端发出通信请求进行处理;
步骤6:获取步骤5中记载的链路通道,分析链路通道中应用的链路节点,分析链路节点使用率,根据链路节点使用率对链路节点进行适应性优化。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步骤1在执行时同步获取各网络链路节点的最大通信服务荷载,将获取到的网络链路节点最大通信服务荷载数据标记至链路节点拓扑图像中。
如图1所示,步骤2下级设置有子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设置网络链路节点通信服务荷载安全值,分析当前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及其通信目标端是否处于同一通信网络服务区域中;
步骤22:步骤21分析结果为是,根据链路节点拓扑图像为当前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配置链路通道建立通信;
步骤23:步骤21分析结果为否,将当前用户端发出的通信请求向步骤3传输。
如图1所示,步骤22中为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配置的链路通道数量大于一,且选择链路通道中链路节点数量最少的一组作为优先使用目标提供至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
其中,链路通道于网络链路节点拓扑图像中选择若干链路节点相互连接组成。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步骤4下级设置有子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根据网络链路节点通信服务荷载安全值识别步骤4中由网络链路最优路径组成的链路通道闲置状态。
如图1所示,步骤41在识别链路通道闲置状态时,根据网络链路节点通信服务荷载安全值判定链路通道中各链路节点当前荷载是否处于安全值内,每一次判定结果累积与其所对应的链路通道中,判定结果处于安全值内次数最多的链路通道作为最优选择目标向当前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反馈供用户端使用。
如图1所示,步骤5在执行对下一用户端发出的通信请求进行处理时对其记载的链路通道进行排除,不再参与下一用户端发出的通信请求处理过程,直至该链路通道不再使用。
如图1所示,步骤6中对于链路节点的适应性优化通过对链路节点使用率分析结果数据向通信网络管理端发送后,通信网络管理端用户自主对链路节点进行适应性优化操作。
如图1所示,在实施该方法时对无线通信网络服务区域进行自定义区域划分,在每一自定义区域划分的无线通信网络分区区域中部署该方法,各无线通信网络分区中有不少于20%的于拓扑图像中存在的网络链路节点为共享网络链路节点。
如图1所示,步骤41在进行链路通道闲置状态识别时同步获取链路通道中各链路节点的信号发射功率,并设置判定阈值,根据判定阈值进行链路通道可用性判定,链路节点信号发射功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PR(m,w)为链路节点m到w的无线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
Pr为无线通信信号发射功率;
r为链路节点m到w的通信距离;
n为传播因子。
综上而言,通过上述实施例中方法中的步骤执行,可对各通信网络覆盖区域进行划分管理,并在通信网络覆盖区域范围的用户发出通信请求时,能够对发出通信请求用户的通信目标端用户进行分析,根据通信双方用户的所在通信网络覆盖区域进行链路通道的设计,有效的提升了通信网络覆盖区域的通信稳定及连通率;且方法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能够实时的对方法步骤执行所提供过的链路通道进行记载及进一步处理,有效的避免了同一链路通道被重复生成并复用的情况发生,且通过数据记载再向通信网络管理端反馈的方式能够进一步的为通信网络管理端用户提供参考数据,以便于通信网络管理端用户对通信网络进行更好的管理。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捕捉无线通信网络中网络链路节点,获取网络链路节点分布坐标位置,根据网络链路分布坐标位置构建无线通信网络链路节点拓扑图像;
步骤2:实时接收无线通信网络中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分析发出通信请求用户端来源网络链路节点及其通信目标端所在链路节点;
所述步骤2下级设置有子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设置网络链路节点通信服务荷载安全值,分析当前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及其通信目标端是否处于同一通信网络服务区域中;
步骤22:步骤21分析结果为是,根据链路节点拓扑图像为当前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配置链路通道建立通信;
步骤23:步骤21分析结果为否,将当前用户端发出的通信请求向步骤3传输;
步骤3:接收当前用户端发出的通信请求及其通信目标端,获取用户端及目标端所在通信网络服务区域所属网络链路节点拓扑图像;
步骤4:分析两组网络链路节点拓扑图像中共享的网络链路节点,根据共享网络链路节点在各自网络链路节点拓扑图像中捕捉链路通道最优路径,以共享网络链路节点作为连接位置,连接从两组网络链路节点图像中捕捉的链路通道最优路径形成链路通道;
步骤5:记载当前步骤4及其子步骤提供的链路通道,在接收下一用户端发出的通信请求时再次跳转步骤2并向下级步骤执行对该用户端发出通信请求进行处理;
步骤6:获取步骤5中记载的链路通道,分析链路通道中应用的链路节点,分析链路节点使用率,根据链路节点使用率对链路节点进行适应性优化;
在实施该方法时对无线通信网络服务区域进行自定义区域划分,在每一自定义区域划分的无线通信网络分区区域中部署该方法,各无线通信网络分区中有不少于20%的于拓扑图像中存在的网络链路节点为共享网络链路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在执行时同步获取各网络链路节点的最大通信服务荷载,将获取到的网络链路节点最大通信服务荷载数据标记至链路节点拓扑图像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中为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配置的链路通道数量大于一,且选择链路通道中链路节点数量最少的一组作为优先使用目标提供至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
其中,链路通道于网络链路节点拓扑图像中选择若干链路节点相互连接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下级设置有子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根据网络链路节点通信服务荷载安全值识别步骤4中由网络链路最优路径组成的链路通道闲置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1在识别链路通道闲置状态时,根据网络链路节点通信服务荷载安全值判定链路通道中各链路节点当前荷载是否处于安全值内,每一次判定结果累积与其所对应的链路通道中,判定结果处于安全值内次数最多的链路通道作为最优选择目标向当前发出通信请求的用户端反馈供用户端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在执行对下一用户端发出的通信请求进行处理时对其记载的链路通道进行排除,不再参与下一用户端发出的通信请求处理过程,直至该链路通道不再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对于链路节点的适应性优化通过对链路节点使用率分析结果数据向通信网络管理端发送后,通信网络管理端用户自主对链路节点进行适应性优化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1在进行链路通道闲置状态识别时同步获取链路通道中各链路节点的信号发射功率,并设置判定阈值,根据判定阈值进行链路通道可用r性判定,链路节点信号发射功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PR(m,w)为链路节点m到w的无线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
Pr为无线通信信号发射功率;
r为链路节点m到w的通信距离;n为传播因子。
CN202211382083.6A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 Active CN1160957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2083.6A CN116095789B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2083.6A CN116095789B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5789A CN116095789A (zh) 2023-05-09
CN116095789B true CN116095789B (zh) 2023-12-26

Family

ID=86201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82083.6A Active CN116095789B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957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82332B (zh) * 2023-08-10 2023-11-14 张家港保税科技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数据通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1531A (zh) * 2004-02-16 2007-05-09 克里斯多佛·迈克尔·戴维斯 网络体系结构
CN111918312A (zh) * 2020-08-14 2020-11-10 盐城工学院 一种新型无线通信网络的动态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4285758A (zh) * 2021-12-08 2022-04-0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opnet的通信网络优化仿真系统、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7178B (zh) * 2007-04-13 2012-04-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包含基站和无线中继站的无线传输网络的自适应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1531A (zh) * 2004-02-16 2007-05-09 克里斯多佛·迈克尔·戴维斯 网络体系结构
CN111918312A (zh) * 2020-08-14 2020-11-10 盐城工学院 一种新型无线通信网络的动态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4285758A (zh) * 2021-12-08 2022-04-0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opnet的通信网络优化仿真系统、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dentifying influential nodes in complex networks based on weighted formal concept analysis;Zejun Sun等;《IEEE Access》;第5卷;3777 - 3789 *
移动通信网络最优通信节点拓扑定位方法研究;黄继文等;《现代电子技术》;40(16);47-4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5789A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u et al. Cognition-inspired 5G cellular networks: A review and the road ahead
CN110235388B (zh) 利用波束形成和数据压缩来减小带宽
JP5995028B2 (ja) 干渉制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296098B2 (ja) 無線セルラーネットワークの過負荷制御の方法
JP5113184B2 (ja) サブ帯域に依存するアップリンク負荷管理
JP558042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遅延を考慮したマルチノード協力方法
US10117107B2 (en)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US9571177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macro base station, macro terminal, micro base station, and micro terminal for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hierarchical cellular network
US201702301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ell interference
CN108024278B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1820683A (zh) 干扰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JP2010512043A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メッセージ中の測定値の報告を差の形式で行うことにより信号伝達帯域幅の負荷を軽減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4639289B (zh) 一种wlan中空闲节点辅助的定向接入控制方法
WO2020207176A1 (zh) 自适应频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019563B1 (en)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CPE) self-organization in fixed wireless access (FWA) network
CN112261678B (zh) 一种适用于自组网的自适应跳频方法及系统
CN116095789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链路动态优化方法
CN11334767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370610B (zh) 密集网格网络中的干扰减轻
CN107969170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172706B (zh) 一种基于d2d通信的联合无线资源分配和功率控制方法
CN111866791A (zh) 一种直通链路传输方法和终端
CN106912059B (zh) 支持互信息积累的认知中继网络联合中继选择及资源分配方法
CN104168595A (zh)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291802A (zh) 一种通信节点的协作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