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0962B - 智慧仓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慧仓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0962B
CN116090962B CN202310368431.2A CN202310368431A CN116090962B CN 116090962 B CN116090962 B CN 116090962B CN 202310368431 A CN202310368431 A CN 202310368431A CN 116090962 B CN116090962 B CN 1160909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data
goods
stored
hum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684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90962A (zh
Inventor
文磊
丁西凡
周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xso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xso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xso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xso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684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909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90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0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90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09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智慧仓储系统,可自动化对各类货物进行参数数据的采集,并根据各类货物的不同仓储需求,对待入库的货物进行仓储环境的设定以及堆码顺序的最优化设计,大大降低了货物在仓储过程中损坏的情况,且使得货物存储所占用的空间利用率达到最大化,降低无效空间的利用,并且在堆码过程中根据各个货物的仓储时长对其堆码顺序进行优化设计,可以使得各个货物在出库时不会对其他无需出库的货物造成影响,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便于后期货物出库。

Description

智慧仓储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系统领域,更具体的,涉及智慧仓储系统。
背景技术
仓储是通过仓库对商品与物品的储存与保管。“仓” 即仓库,为存放、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的总称,可以是房屋建筑、洞穴、大型容器或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 即储存、储备,表示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
仓储是集中反映工厂物资活动状况的综合场所,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对促进生产提高效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仓储是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因订单前置或市场预测前置而使产品、物品暂时存放。同时,围绕着仓储实体活动,清晰准确的报表、单据帐目、会计部门核算的准确信息也同时进行着,因此仓储是物流、信息流、单证流的合一。
传统仓储是指利用仓库对各类物资及其相关设施设备进行物品的入库、储存、出库的活动。现代仓储是指在传统仓储的基础上增加库内加工、分拣、库内包装等环节。仓储是生产制造与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活动的重要环节。
而随着电子商务平台在中国兴起后,网购消费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网购已成消费者消费重要渠道,但是某些厂家或销售商并无己有的存储仓库,而一些专门提供仓储空间的仓库则是这类厂家的首选存储合作单位,但是,目前这类专门供给他人进行货物仓储的仓库并无完整的仓储系统,无法自动化识别各类货物的参数以及存储需求,且无法为各类货物进行最优的仓储设计,导致有些货物在仓储过程中出现破损或损坏以及商品堆码时占用空间利用率较低、无法便捷出库等问题,不仅造成商家的损失,也大大提高了仓储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导致仓储效率低下,收益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智慧仓储系统,能够更有效更快速的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准确的数据服务。
本发明提供了智慧仓储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
其中,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包括货物的种类、体积、最大横截面积、重量、极限承重值、仓储温度范围、仓储湿度范围、货物所有者信息以及仓储时长;
多个仓储单元,用于分类存放待入库货物;
仓储单元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多个所述仓储单元的仓储环境参数,所述仓储环境参数包括仓储温度、仓储湿度;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已仓储空间数据、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未仓储空间数据、仓储温度数据以及仓储湿度数据;
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已仓储空间数据、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未仓储空间数据、仓储温度数据以及仓储湿度数据,并基于预设仓储策略进行分析处理后,生成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
其中,每一个所述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包括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以及适应仓储单元内堆码位置的三维空间数据;
待入库货物移动终端,用于获取每一个所述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并将相应的待入库货物移动至指定位置。
本方案中,所述数据获取模块获取包括激光扫码模块和极限承重值检测模块,所述激光扫码模块用于扫描待入库货物的信息二维码并获取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
当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中缺失极限承重值数据时,通过极限承重值检测模块对缺失极限承重值数据的待入库货物进行极限承重值检测,获取其极限承重值数据并添加至参数数据中。
本方案中,所述已仓储参数数据包括已仓储货物的种类、体积、最大横截面积、重量、极限承重值、仓储温度范围、仓储湿度范围、货物所有者信息、剩余仓储时长、所处仓储单元信息数据以及所处仓储单元内堆码位置的三维空间数据。
本方案中,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取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已仓储空间数据、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未仓储空间数据、仓储温度数据以及仓储湿度数据,并基于预设仓储策略进行分析处理后,生成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包括:
基于所有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温度范围、仓储湿度范围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仓储温度数据、仓储湿度数据并进行对比处理;
将仓储温度数据、仓储湿度数据均处于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温度范围、仓储湿度范围内的仓储单元设定为待入库货物的适应仓储单元,生成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并添加至相应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中。
本方案中,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取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已仓储空间数据、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未仓储空间数据、仓储温度数据以及仓储湿度数据,并基于预设仓储策略进行分析处理后,生成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还包括:
筛选出具有相同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的体积、最大横截面积、重量、极限承重值以及仓储时长数据;
将具有相同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按仓储时长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一优先排序,并生成第一优先排序数据;
基于第一优先排序数据,当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时长相同时,将相同的待入库货物按照极限承重值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二优先排序,并生成第二优先排序数据;
基于第二优先排序数据,当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时长、极限承重值均相同时,将相同的待入库货物按照体积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三优先排序,并生成第三优先排序数据;
基于第三优先排序数据,当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时长、极限承重值、体积均相同时,将相同的待入库货物按照最大横截面积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四优先排序,并生成第四优先排序数据;
基于第四优先排序数据,当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时长、极限承重值、体积、最大横截面积均相同时,将相同的待入库货物按照重量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五优先排序,并生成第五优先排序数据;
基于第五优先排序数据,生成具有相同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的优先堆码排序目录。
本方案中,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取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已仓储空间数据、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未仓储空间数据、仓储温度数据以及仓储湿度数据,并基于预设仓储策略进行分析处理后,生成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还包括:
基于具有相同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的优先堆码排序目录以及相对应仓储单元的未仓储空间数据,分析处理后生成待入库货物适应仓储单元内堆码位置的三维空间数据;
具体为,将具有相同适应仓储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按照优先堆码排序目录和预设堆码策略进行堆码排序;
所述预设堆码策略包括;
将具有相同适应仓储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从下至上依次堆码至仓储单元未仓储空间的一个区域中,直至将该区域从下至上堆满后,将未堆码的待入库货物于另一区域从下至上依次堆码,重复以上堆码过程,直至将具有相同适应仓储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堆码结束,并生成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的适应仓储单元内堆码位置的三维空间数据。
本方案中,所述预设堆码策略还包括:
所述将具有相同适应仓储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从下至上依次堆码至仓储单元未仓储空间的一个区域中,直至将该区域从下至上堆满的过程中,判断优先堆码排序目录中某一待入库货物的最大横截面积和/或重量是否大于其前一顺位的待入库货物的最大横截面积和/或重量,若是,则跳过该待入库货物,进行后一顺位的待入库货物的数据判断。
本方案中,所述仓储单元控制模块包括温度控制单元、湿度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湿度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用于分别控制仓储单元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变化;
所述湿度控制单元用于分别控制仓储单元内不同区域的湿度变化;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移动式检测仓储单元内不同区域的温度数据;
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移动式检测仓储单元内不同区域的湿度数据。
本方案中,当所述待入库货物移动终端获取每一个所述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并将相应的待入库货物移动至指定位置时,相应仓储单元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移动检测相应仓储单元内不同区域的温度数据,当相应仓储单元内的温度和/湿度出现数值波动并超出已仓储货物和/或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温度范围和/或仓储湿度范围时,通过相应的温度控制单元和/或湿度控制单元控制相应区域的温度数据重新恢复至相应已仓储货物和/或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温度范围和/或仓储湿度范围内。
本发明公开的智慧仓储系统,可自动化对各类货物进行参数数据的采集,并根据各类货物的不同仓储需求,对待入库的货物进行仓储环境的设定以及堆码顺序的最优化设计,大大降低了货物在仓储过程中损坏的情况,且使得货物存储所占用的空间利用率达到最大化,降低无效空间的利用,并且在堆码过程中根据各个货物的仓储时长对其堆码顺序进行优化设计,可以使得各个货物在出库时不会对其他无需出库的货物造成影响,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便于后期货物出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智慧仓储系统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本发明智慧仓储系统的示意框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智慧仓储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
其中,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包括货物的种类、体积、最大横截面积、重量、极限承重值、仓储温度范围、仓储湿度范围、货物所有者信息以及仓储时长;
多个仓储单元,用于分类存放待入库货物;
仓储单元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多个所述仓储单元的仓储环境参数,所述仓储环境参数包括仓储温度、仓储湿度;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已仓储空间数据、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未仓储空间数据、仓储温度数据以及仓储湿度数据;
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已仓储空间数据、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未仓储空间数据、仓储温度数据以及仓储湿度数据,并基于预设仓储策略进行分析处理后,生成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
其中,每一个所述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包括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以及适应仓储单元内堆码位置的三维空间数据;
待入库货物移动终端,用于获取每一个所述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并将相应的待入库货物移动至指定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货物仓储过程中,首先通过数据获取模块获取所有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并将所有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传输至数据存储模块中进行存储以供中央处理器进行数据读取,中央处理器读取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后,综合所有仓储单元的已仓储空间数据、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未仓储空间数据、仓储温度数据以及仓储湿度数据,并基于预设仓储策略进行分析处理后,生成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然后通过多个待入库货物移动终端将相应的待入库货物输送至相应的存储单元中的指定堆码位置,当货物出库时,待入库货物移动终端可便捷、精准的将相应的货物取出,实现自动化仓储货物的效果,将货物所占用空间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的同时达到了最优货物出库顺序的效果,大大降低了货物入库堆码、出库搬运所消耗的无效时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获取模块获取包括激光扫码模块和极限承重值检测模块,所述激光扫码模块用于扫描待入库货物的信息二维码并获取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
当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中缺失极限承重值数据时,通过极限承重值检测模块对缺失极限承重值数据的待入库货物进行极限承重值检测,获取其极限承重值数据并添加至参数数据中。
需要说明的是,因待入库货物的包装材料、体积不同,各个待入库货物的极限承受压力数值也不同,而某些商家在包装货物后会进行极限承受压力数值测试后将数值添加至二维码所对应的信息库中,则在入库过程中,可通过激光扫描模块扫描待入库货物的信息二维码,并获取待入库货物的种类、体积、最大横截面积、重量、极限承重值、仓储温度范围、仓储湿度范围、货物所有者信息以及仓储时长,为后续待入库货物的入库堆码设计提供数据支撑,若某些商家并未对货物进行极限承受压力数值测试,则需要在入库时对其记性极限承受压力数据测试,极限承重值检测模块包括施压板、用于在施压板上施加压力的施压单元,施压单元可对施压板施加逐渐增大的压力,还包括可以高精度检测施压板位移距离的位移检测机构,检测精度为毫米级,在检测货物的极限承重值时,通过施压板与货物接触,然后通过施压单元从零开始逐渐的增大施加于施压板上的压力,直至货物出现毫米级的形变时,施压板也会相应的产生毫米级的位移,当位移检测机构检测到施压板发生位移时施压板所承受的压力值即为货物的极限承重值,并将测得的数据集合至相应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中,形成完整的数据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已仓储参数数据包括已仓储货物的种类、体积、最大横截面积、重量、极限承重值、仓储温度范围、仓储湿度范围、货物所有者信息、剩余仓储时长、所处仓储单元信息数据以及所处仓储单元内堆码位置的三维空间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当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缺失其他参数,如仓储温度、仓储湿度,已仓储参数数据可以为待入库货物的分类存放提供参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取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已仓储空间数据、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未仓储空间数据、仓储温度数据以及仓储湿度数据,并基于预设仓储策略进行分析处理后,生成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包括:
基于所有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温度范围、仓储湿度范围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仓储温度数据、仓储湿度数据并进行对比处理;
将仓储温度数据、仓储湿度数据均处于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温度范围、仓储湿度范围内的仓储单元设定为待入库货物的适应仓储单元,生成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并添加至相应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中。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仓储单元为单独的仓储库,可为货物提供特定的仓储空间,且仓储单元之间隔离式的存放方式可以大大降低货物混放时的不稳定性,也可以降低货物损坏的几率,如:如冷冻物需要在零度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存储,而常温或高温存储的货物则需要在零度以上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存储,而通过货物的仓储需求,如温度、湿度,对其进行划分仓储单元,将其存放至具有相应存放环境的仓储单元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取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已仓储空间数据、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未仓储空间数据、仓储温度数据以及仓储湿度数据,并基于预设仓储策略进行分析处理后,生成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还包括:
筛选出具有相同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的体积、最大横截面积、重量、极限承重值以及仓储时长数据;
将具有相同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按仓储时长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一优先排序,并生成第一优先排序数据;
基于第一优先排序数据,当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时长相同时,将相同的待入库货物按照极限承重值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二优先排序,并生成第二优先排序数据;
基于第二优先排序数据,当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时长、极限承重值均相同时,将相同的待入库货物按照体积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三优先排序,并生成第三优先排序数据;
基于第三优先排序数据,当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时长、极限承重值、体积均相同时,将相同的待入库货物按照最大横截面积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四优先排序,并生成第四优先排序数据;
基于第四优先排序数据,当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时长、极限承重值、体积、最大横截面积均相同时,将相同的待入库货物按照重量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五优先排序,并生成第五优先排序数据;
基于第五优先排序数据,生成具有相同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的优先堆码排序目录。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属于同一个仓储单元内存放的不同货物进行存放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如何对货物进行堆码来达到最大的空间利用率,即最优堆码方案的设计,通常人工存放时,多是根据人工判断或根据货物大小来进行从大到小、从底到顶的堆码方式,容易出现货物挤压破损或将优先出库的货物堆积在底部而导致货物出库时需要先将上方的较多货物移除,导致货物仓储安全性以及出库效率均不能够得到保障;
而本发明在对货物进行堆码设计时,先将所有待入库货物按仓储时长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一次排序,并生成第一优先排序数据,如:(第一顺位:货物1、仓储时长90天,第二顺位:货物2、仓储时长80天,第三顺位:货物3、仓储时长80天...第N顺位:货物N、仓储时长5天);
基于第一优先排序数据,当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时长相同时,将相同的待入库货物按照极限承重值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二优先排序,并生成第二优先排序数据,如:(第一顺位:货物1、仓储时长90天、极限承重值100KG,第二顺位:货物3、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90KG,第三顺位:货物2、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第N顺位:货物N、仓储时长5天、极限承重值1KG);
基于第二优先排序数据,当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时长、极限承重值均相同时,将相同的待入库货物按照体积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三优先排序,并生成第三优先排序数据,如:(第一顺位:货物1、仓储时长90天、极限承重值100KG、体积1.1m3,第二顺位:货物3、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90KG、体积1.0m3,第三顺位:货物4、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9m3,第四顺位:货物2、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8m3,...,第N顺位:货物N、仓储时长5天、极限承重值1KG、体积0.1m3);
基于第三优先排序数据,当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时长、极限承重值、体积均相同时,将相同的待入库货物按照最大横截面积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四优先排序,并生成第四优先排序数据,如:(第一顺位:货物1、仓储时长90天、极限承重值100KG、体积1.1m3、最大横截面积1m2,第二顺位:货物3、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90KG、体积1.0m3、最大横截面积0.5m2,第三顺位:货物4、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9m3、最大横截面积0.3m2,第四顺位:货物5、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8m3、最大横截面积0.4m2,第五顺位:货物2、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8m3、最大横截面积0.2m2,...,第N顺位:货物N、仓储时长5天、极限承重值1KG、体积0.1m3、最大横截面积0.01m2);
基于第四优先排序数据,当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时长、极限承重值、体积、最大横截面积均相同时,将相同的待入库货物按照重量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五优先排序,并生成第五优先排序数据,如:(第一顺位:货物1、仓储时长90天、极限承重值100KG、体积1.1m3、最大横截面积1m2、重量100KG,第二顺位:货物3、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90KG、体积1.0m3、最大横截面积0.5m2、重量30KG,第三顺位:货物4、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9m3、最大横截面积0.3m2、重量20KG,第四顺位:货物5、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8m3、最大横截面积0.4m2、重量20KG,第五顺位:货物6、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8m3、最大横截面积0.2m2、重量15KG,第六顺位:货物2、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8m3、最大横截面积0.2m2、重量10KG,...,第N顺位:货物N、仓储时长5天、极限承重值1KG、体积0.1m3、最大横截面积0.01m2、重量1KG);
基于第五优先排序数据,生成具有相同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的优先堆码排序目录,如:(第一顺位:货物1、仓储时长90天、极限承重值100KG、体积1.1m3、最大横截面积1m2、重量100KG,第二顺位:货物3、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90KG、体积1.0m3、最大横截面积0.5m2、重量30KG,第三顺位:货物4、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9m3、最大横截面积0.3m2、重量20KG,第四顺位:货物5、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8m3、最大横截面积0.4m2、重量20KG,第五顺位:货物6、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8m3、最大横截面积0.2m2、重量15KG,第六顺位:货物2、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8m3、最大横截面积0.2m2、重量10KG,...,第N顺位:货物N、仓储时长5天、极限承重值1KG、体积0.1m3、最大横截面积0.01m2、重量1KG)。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取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已仓储空间数据、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未仓储空间数据、仓储温度数据以及仓储湿度数据,并基于预设仓储策略进行分析处理后,生成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还包括:
基于具有相同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的优先堆码排序目录以及相对应仓储单元的未仓储空间数据,分析处理后生成待入库货物适应仓储单元内堆码位置的三维空间数据;
具体为,将具有相同适应仓储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按照优先堆码排序目录和预设堆码策略进行堆码排序;
所述预设堆码策略包括;
将具有相同适应仓储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从下至上依次堆码至仓储单元未仓储空间的一个区域中,直至将该区域从下至上堆满后,将未堆码的待入库货物于另一区域从下至上依次堆码,重复以上堆码过程,直至将具有相同适应仓储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堆码结束,并生成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的适应仓储单元内堆码位置的三维空间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在将待入库货物存放至相应的仓储单元中时,先将第一顺位的货物1放置于仓储单元中未仓储空间的某一区域地面或货架上,然后根据货物1上方的空间大小进行后续货物的堆码,并生成每一个货物所处位置的三维空间数据,即仓储单元内的X轴、Y轴、Z轴数据,此为仓储单元设计值,为已所获知的数据,对应每一个货物堆码位置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后续堆码的货物的最大横截面积不能超过前一层货物的最大横截面积,后续堆码的货物的总重量之和不能大于最底层货物的极限承压值,并且每一层堆码的货物的总重量之和不能超过前一层货物的极限承压值,一方面可以使得每一层所堆码的货物能够较为稳定的放置,并且可以保证每一层货物不会受到超出其承压范围的重量,防止货物出现损坏,且每一层的仓储时长均是少于前一层的货物,在出库时,可以从上至下的一层一层出库,达到最优的出库顺序,减少出库时所消耗的无效时间,大大提高了仓储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预设堆码策略还包括:
所述将具有相同适应仓储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从下至上依次堆码至仓储单元未仓储空间的一个区域中,直至将该区域从下至上堆满的过程中,判断优先堆码排序目录中某一待入库货物的最大横截面积和/或重量是否大于其前一顺位的待入库货物的最大横截面积和/或重量,若是,则跳过该待入库货物,进行后一顺位的待入库货物的数据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在进行货物堆码位置、顺序设计时,参照所有待入库货物的优先堆码排序目录,如:第一顺位:货物1、仓储时长90天、极限承重值100KG、体积1.1m3、最大横截面积1m2、重量100KG,第二顺位:货物3、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90KG、体积1.0m3、最大横截面积0.5m2、重量30KG,第三顺位:货物4、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9m3、最大横截面积0.3m2、重量20KG,第四顺位:货物5、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8m3、最大横截面积0.4m2、重量20KG,第五顺位:货物6、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8m3、最大横截面积0.2m2、重量15KG,第六顺位:货物2、仓储时长80天、极限承重值80KG、体积0.8m3、最大横截面积0.2m2、重量10KG,...,第N顺位:货物N、仓储时长5天、极限承重值1KG、体积0.1m3、极限承重值1KG、体积0.1m3、最大横截面积0.01m2、重量1KG,其中,按照该目录排序时,从下至上的堆码顺序应是:货物1为第一堆码层、货物3、货物4为第二堆码层、货物5、货物6、货物2为第三堆码层,若当后一顺位的货物7的最大横截面积和/或重量大于第三堆码层的最大横街面积和/或极限承重值,则将该货物7跳过,直接判断货物8是否满足第四堆码层的堆码标准,若满足,则将其添加至第四堆码层,若不满足,则继续进行下一货物的判断,直至将货物1的第一堆码层的上方空间堆满,即接触到仓储单元的顶部或货架的顶部,而之前被跳过的货物则在另一区域堆码时作为第一堆码层进行设计,这样可以保证从下至上每一层的货物均是比前一层货物先出库,大大降低了货物转移所消耗的无效时间,大大提高了仓储的效率和收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仓储单元控制模块包括温度控制单元、湿度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湿度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用于分别控制仓储单元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变化;
所述湿度控制单元用于分别控制仓储单元内不同区域的湿度变化;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移动式检测仓储单元内不同区域的温度数据;
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移动式检测仓储单元内不同区域的湿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温度控制单元为调温设备,如空调和/或风扇和/或制冷机等,数量可根据仓储单元的空间、区域划分进行适应性的改变,可以单独控制仓储单元内的某一区域的温度,湿度控制单元可采用除湿机和/或空气加湿器等,数量可根据仓储单元的空间、区域划分进行适应性的改变,可以单独控制仓储单元内的某一区域的湿度,温度传感器可以在仓储单元内进行移动式检测,可对任一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如仓储单元内靠近出入门的区域或靠近顶部或底部的区域,并将检测的数据结合位置数据实时发送至中央处理器中,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相同的工作原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当所述待入库货物移动终端获取每一个所述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并将相应的待入库货物移动至指定位置时,相应仓储单元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移动检测相应仓储单元内不同区域的温度数据,当相应仓储单元内的温度和/湿度出现数值波动并超出已仓储货物和/或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温度范围和/或仓储湿度范围时,通过相应的温度控制单元和/或湿度控制单元控制相应区域的温度数据重新恢复至相应已仓储货物和/或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温度范围和/或仓储湿度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待入库货物移动终端可为叉车、输送机器人等智能化或半智能化的可扫描货物信息的输送设备,如上述,确定了待入库货物的仓储设定后,通过待入库货物移动终端将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移动至设定的仓储单元的指定位置处,而在入库输送过程中,因仓储单元的出入门需打开,而其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均为受到一定的影响,而靠近仓储单元出入门处或其他受到影响的区域中的已仓储货物容易受到影响,此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仓储单元的各个区域进行移动式数据采集,当出现温度和/湿度变化超出已仓储货物的仓储温度范围和/或仓储湿度范围时,则通过温度控制单元和/或湿度控制单元单独调整变化区域的温度和/或湿度,使其重新恢复至初始温度和/湿度范围内,可以防止在货物入库过程中对已仓储货物造成影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如上述,在设计待入库货物的入库堆码顺序时,判断已仓储空间中的已仓储货物是否存在当天出库的货物,若有,则将当天出库的货物所占用的空间数据纳入未仓储空间数据中,并基于如上述的货物堆码顺序数据和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将可以堆码至已仓储货物上的待入库货物划分至已仓储货物上方的空间堆码计划中,可合理利用仓储单元的空间。
本发明公开的智慧仓储系统,(可自动化对各类货物进行参数数据的采集,并根据各类货物的不同仓储需求,对待入库的货物进行仓储环境的设定以及堆码顺序的最优化设计,大大降低了货物在仓储过程中损坏的情况,且使得货物存储所占用的空间利用率达到最大化,降低无效空间的利用,并且在堆码过程中根据各个货物的仓储时长对其堆码顺序进行优化设计,可以使得各个货物在出库时不会对其他无需出库的货物造成影响,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便于后期货物出库)。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

1.智慧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
其中,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包括货物的种类、体积、最大横截面积、重量、极限承重值、仓储温度范围、仓储湿度范围、货物所有者信息以及仓储时长;
多个仓储单元,用于分类存放待入库货物;
仓储单元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多个所述仓储单元的仓储环境参数,所述仓储环境参数包括仓储温度、仓储湿度;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已仓储空间数据、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未仓储空间数据、仓储温度数据以及仓储湿度数据;
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已仓储空间数据、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未仓储空间数据、仓储温度数据以及仓储湿度数据,并基于预设仓储策略进行分析处理后,生成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
其中,每一个所述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包括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以及适应仓储单元内堆码位置的三维空间数据;
待入库货物移动终端,用于获取每一个所述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并将相应的待入库货物移动至指定位置;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包括激光扫码模块和极限承重值检测模块,所述激光扫码模块用于扫描待入库货物的信息二维码并获取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
当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中缺失极限承重值数据时,通过极限承重值检测模块对缺失极限承重值数据的待入库货物进行极限承重值检测,获取其极限承重值数据并添加至参数数据中;
极限承重值检测模块包括施压板、用于在施压板上施加压力的施压单元以及检测施压板位移距离的位移检测机构;
已仓储参数数据包括已仓储货物的种类、体积、最大横截面积、重量、极限承重值、仓储温度范围、仓储湿度范围、货物所有者信息、剩余仓储时长、所处仓储单元信息数据以及所处仓储单元内堆码位置的三维空间数据;
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取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已仓储空间数据、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未仓储空间数据、仓储温度数据以及仓储湿度数据,并基于预设仓储策略进行分析处理后,生成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包括:
基于所有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温度范围、仓储湿度范围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仓储温度数据、仓储湿度数据并进行对比处理;
将仓储温度数据、仓储湿度数据均处于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温度范围、仓储湿度范围内的仓储单元设定为待入库货物的适应仓储单元,生成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并添加至相应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中;
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取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已仓储空间数据、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未仓储空间数据、仓储温度数据以及仓储湿度数据,并基于预设仓储策略进行分析处理后,生成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还包括:
筛选出具有相同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的体积、最大横截面积、重量、极限承重值以及仓储时长数据;
将具有相同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按仓储时长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一优先排序,并生成第一优先排序数据;
基于第一优先排序数据,当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时长相同时,将相同的待入库货物按照极限承重值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二优先排序,并生成第二优先排序数据;
基于第二优先排序数据,当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时长、极限承重值均相同时,将相同的待入库货物按照体积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三优先排序,并生成第三优先排序数据;
基于第三优先排序数据,当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时长、极限承重值、体积均相同时,将相同的待入库货物按照最大横截面积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四优先排序,并生成第四优先排序数据;
基于第四优先排序数据,当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时长、极限承重值、体积、最大横截面积均相同时,将相同的待入库货物按照重量从大至小依次进行第五优先排序,并生成第五优先排序数据;
基于第五优先排序数据,生成具有相同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的优先堆码排序目录;
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取所述待入库货物的参数数据以及多个仓储单元的已仓储空间数据、已仓储货物参数数据、未仓储空间数据、仓储温度数据以及仓储湿度数据,并基于预设仓储策略进行分析处理后,生成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还包括:
基于具有相同适应仓储单元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的优先堆码排序目录以及相对应仓储单元的未仓储空间数据,分析处理后生成待入库货物适应仓储单元内堆码位置的三维空间数据;
具体为,将具有相同适应仓储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按照优先堆码排序目录和预设堆码策略进行堆码排序;
所述预设堆码策略包括;
将具有相同适应仓储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从下至上依次堆码至仓储单元未仓储空间的一个区域中,直至将该区域从下至上堆满后,将未堆码的待入库货物于另一区域从下至上依次堆码,重复以上堆码过程,直至将具有相同适应仓储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堆码结束,并生成每一个待入库货物的适应仓储单元内堆码位置的三维空间数据;
所述预设堆码策略还包括:
所述将具有相同适应仓储信息数据的所有待入库货物从下至上依次堆码至仓储单元未仓储空间的一个区域中,直至将该区域从下至上堆满的过程中,判断优先堆码排序目录中某一待入库货物的最大横截面积和/或重量是否大于其前一顺位的待入库货物的最大横截面积和/或重量,若是,则跳过该待入库货物,进行后一顺位的待入库货物的数据判断;
所述仓储单元控制模块包括温度控制单元、湿度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湿度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用于分别控制仓储单元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变化;
所述湿度控制单元用于分别控制仓储单元内不同区域的湿度变化;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移动式检测仓储单元内不同区域的温度数据;
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移动式检测仓储单元内不同区域的湿度数据;
当所述待入库货物移动终端获取每一个所述待入库货物的最优仓储数据并将相应的待入库货物移动至指定位置时,相应仓储单元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移动检测相应仓储单元内不同区域的温度数据,当相应仓储单元内的温度和/湿度出现数值波动并超出已仓储货物和/或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温度范围和/或仓储湿度范围时,通过相应的温度控制单元和/或湿度控制单元控制相应区域的温度数据重新恢复至相应已仓储货物和/或待入库货物的仓储温度范围和/或仓储湿度范围内。
CN202310368431.2A 2023-04-10 2023-04-10 智慧仓储系统 Active CN1160909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8431.2A CN116090962B (zh) 2023-04-10 2023-04-10 智慧仓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8431.2A CN116090962B (zh) 2023-04-10 2023-04-10 智慧仓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0962A CN116090962A (zh) 2023-05-09
CN116090962B true CN116090962B (zh) 2024-01-16

Family

ID=86214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68431.2A Active CN116090962B (zh) 2023-04-10 2023-04-10 智慧仓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90962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0922A (zh) * 2017-07-07 2017-12-1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两端式同轨双车运行模式下货位分配调度模型建立方法
CN111382889A (zh) * 2018-12-27 2020-07-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 仓储库位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211374350U (zh) * 2020-01-18 2020-08-28 张乐鑫 一种铁路轨道钢轨纵向拉压试验机
CN111798140A (zh) * 2020-07-08 2020-1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仓储货物的智能排布方法
CN112036667A (zh) * 2020-09-29 2020-12-04 劢微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仓库货位优化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2053119A (zh) * 2020-09-21 2020-12-08 深圳中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冷链物流仓储智能管理系统
CN212567951U (zh) * 2020-08-13 2021-02-19 武汉创元铝制休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手推车承载测试装置
CN114154931A (zh) * 2021-12-06 2022-03-08 吴旻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仓储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417696A (zh) * 2021-12-07 2022-04-29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分配优化方法
CN115034724A (zh) * 2022-07-12 2022-09-09 深圳市飞铭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仓库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5063090A (zh) * 2022-08-18 2022-09-16 江苏数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大宗商品仓储用数字货位管理方法
CN115249532A (zh) * 2022-07-26 2022-10-28 西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fahp-bcnn医药仓储中货物与货架匹配方法
CN115271588A (zh) * 2022-07-15 2022-11-01 河南大河速递广告有限公司 一种仓库管理系统
WO2022252268A1 (zh) * 2021-06-03 2022-12-08 江南大学 一种智能立体仓库优化调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1548A (zh) * 2016-01-21 2017-07-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仓库货位规划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0922A (zh) * 2017-07-07 2017-12-1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两端式同轨双车运行模式下货位分配调度模型建立方法
CN111382889A (zh) * 2018-12-27 2020-07-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 仓储库位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211374350U (zh) * 2020-01-18 2020-08-28 张乐鑫 一种铁路轨道钢轨纵向拉压试验机
CN111798140A (zh) * 2020-07-08 2020-1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仓储货物的智能排布方法
CN212567951U (zh) * 2020-08-13 2021-02-19 武汉创元铝制休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手推车承载测试装置
CN112053119A (zh) * 2020-09-21 2020-12-08 深圳中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冷链物流仓储智能管理系统
CN112036667A (zh) * 2020-09-29 2020-12-04 劢微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仓库货位优化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WO2022252268A1 (zh) * 2021-06-03 2022-12-08 江南大学 一种智能立体仓库优化调度方法
CN114154931A (zh) * 2021-12-06 2022-03-08 吴旻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仓储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417696A (zh) * 2021-12-07 2022-04-29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分配优化方法
CN115034724A (zh) * 2022-07-12 2022-09-09 深圳市飞铭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仓库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5271588A (zh) * 2022-07-15 2022-11-01 河南大河速递广告有限公司 一种仓库管理系统
CN115249532A (zh) * 2022-07-26 2022-10-28 西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fahp-bcnn医药仓储中货物与货架匹配方法
CN115063090A (zh) * 2022-08-18 2022-09-16 江苏数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大宗商品仓储用数字货位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0962A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4638B (zh) 一种基于rfid的立体仓储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US8560461B1 (en) Shipment splitting analyzer
US8560406B1 (en) Product dimension learning estimator
AU202026428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ation of a product inventory by intelligent adjustment of inbound purchase orders
CN104973378A (zh) 基于物联网的仓储系统
US11514766B1 (en) Detecting interactions with storage units based on RFID signals and auxiliary signals
WO201005156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distribution of items
US2023028155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ecanting inventory products from cases at a retail facility
US2023024505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space utilization of containers at retail storage facilities
CN11169585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料管理系统
US1195464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space utilization of containers at retail storage facilities
US7756902B2 (en) Auto-id simulator
CN116090962B (zh) 智慧仓储系统
KR20230061651A (ko) 신선 식품 유통을 위한 콜드체인 바이오 센싱 시스템
CN111056210B (zh) 料箱位置调整方法及装置、仓储系统、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533371A (zh) 一种具有安全装置的电力物联网设备的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及方法
CN110059998A (zh) 自动盘点货物的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EP3712833A1 (en) Product placement system, product placement method, and product placement program
CN111891611B (zh) 智能仓储分发系统、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24397A (zh) 冷冻物品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CN207082010U (zh) 一种全自动装卸车系统中整体调度系统
Romer et al. Data-based services for smart load carriers: functional design and requirements analysi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ies
Jedermann et al. UHF-rfid in the food chain-from identification to smart labels
Hao et al. Application of RFID technology in development of warehouse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by internet of things
Silapunt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mart object for the IoT-enabled smart warehou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