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0399A - 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0399A
CN116090399A CN202310355233.2A CN202310355233A CN116090399A CN 116090399 A CN116090399 A CN 116090399A CN 202310355233 A CN202310355233 A CN 202310355233A CN 116090399 A CN116090399 A CN 1160903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gger
delay
output end
clock
integra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52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90399B (zh
Inventor
吴振宇
胡春媚
刘必慰
宋睿强
梁斌
袁珩洲
罗登
宋芳芳
吕灵慧
张秋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03552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903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90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0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90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03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9Circuit design at the physical level
    • G06F30/392Floor-planning or layout, e.g. partitioning or plac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9Circuit design at the physical level
    • G06F30/394Rou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9Circuit design at the physical level
    • G06F30/396Clock tre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2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 H03K3/027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by the use of logic circuits, with internal or external positive feedback
    • H03K3/037Bistable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集成电路布局完成后,遍历集成电路中的触发器,得到每个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以及集成电路中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设置触发器替换区间。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上限和下限是根据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确定的。若当前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在触发器替换区间内,则将当前触发器替换为高性能触发器。高性能触发器指的是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小于当前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触发器。采用本方法能够降低芯片的面积和功耗,进而降低高性能计算成本。

Description

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社会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超级计算机正从后P级时代向E级迈进,计算机高性能算力称为人类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发现,在2012年以后,人工智能对算力的需求每隔3.4个月就会翻倍,这一速度已经超越了摩尔定律(每隔18个月,芯片中的晶体管数目翻倍),然而,依靠先进工艺红利来提高芯片能效日趋困难,碳中和的节能减排要求却日趋严厉,目前,国际上运算最快的超级计算机Supercomputer Fugaku运算芯片采用7 nm制造工艺,峰值性能约为0.5 Eflops,功耗约为30 MW,双精度浮点计算能效比约为16 Gflops/W。按照0.6元/度的电费计算,Supercomputer Fugaku每年的电费可达1.6亿元。由此可见,高性能计算成本十分巨大,迫切需要先进的芯片设计方法来降低高性能计算成本。
然而,目前绝大多数高性能计算芯片的核心计算部分都是同步电路,其基本结构包含触发器(UFF0和UFF1)、组合逻辑(Combinational logic)以及时钟树,同步电路在时钟的驱动下工作,要求满足建立时间时序约束,否则电路就会出现功能故障,建立时间时序约束违反时,就需要插入额外的缓冲器和反相器减小数据路径延时,这将会增大芯片的面积和功耗,使得高性能计算成本增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动态调整触发器性能的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及装置。
一种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集成电路布局完成后,遍历集成电路中的触发器,得到每个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以及集成电路中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
设置触发器替换区间。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上限和下限是根据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确定的。
若当前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在触发器替换区间内,则将当前触发器替换为高性能触发器。高性能触发器指的是触发器的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小于当前触发器的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触发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在集成电路通过集成电路开发流程进行布局完成后,遍历集成电路中的触发器,获取每个所述触发器数据输出端的建立时间裕量,计算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
根据所述集成电路中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的延时,得到所述集成电路中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先设定的比值为预先设定高性能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与当前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比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触发器替换区间为[N,M],根据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进行取负数,确定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下限N值为。根据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进行取正数,确定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上限M值为。其中,为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的延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遍历当前触发器组成的集成电路,得到功耗数据。根据功耗数据进行迭代优化,确定高性能集成电路的布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其中,为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为捕获时钟的延时,为时钟周期,为触发器的建立时间,为发射时钟的延时,为发射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的延时,为组合逻辑的延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集成电路的开发流程包括:RTL设计、逻辑综合、插扫描链、芯片布局、标准单元Placement、时钟树综合、布线以及面积与功耗评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集成电路包括:触发器、组合逻辑以及时钟树。
一种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建立时间模块,用于在集成电路布局完成后,遍历集成电路中的触发器,得到每个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以及集成电路中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
替换区间设定模块,用于设置触发器替换区间。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上限和下限是根据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确定的。
触发器替换模块,用于若当前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在触发器替换区间内,则将当前触发器替换为高性能触发器。高性能触发器指的是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小于当前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触发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高性能触发器是由极低阈值晶体管构成,或由定制设计得到。
上述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集成电路中每个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与高性能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关系,构建触发器的替换区间,结合触发器输出端建立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以此作为判断触发器替换依据,当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裕量在触发器替换区间内,就将触发器转换为高性能触发器,统计替换后的触发器对应的功耗数据,根据计算资源的丰富程度,可以时时迭代优化触发器的替换区间范围,确定功耗最低的触发器及其对应的集成电路布局,据此可以设计出触发器占用面积最少的高性能集成电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数字电路的典型结构组成;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集成电路开发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触发器输出端建立时间时序裕量的一个示例,其中,触发器UFF0输出端Q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为-70ps;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触发器UFF0替换成备用触发器后的电路;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触发器输出端建立时间时序裕量的一个示例,其中,触发器UFF0输出端Q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为100ps;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流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序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数字集成电路中,对于高性能计算机芯片的数字集成电路其核心计算部分为同步电路,该数字集成电路至少包括发射触发器UFF0和捕获触发器UFF1、组合逻辑(Combinational logic)以及时钟树。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序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数字集成电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在集成电路布局完成后,遍历集成电路中的触发器,得到每个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以及集成电路中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
高性能计算芯片的核心计算部分都是数字同步电路,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触发器(UFF0和UFF1)、组合逻辑以及时钟树等,其中触发器UFF0为发射触发器,触发器UFF1为捕获触发器。具体的,如图3所示,通过集成电路开发流程进行数字集成同步电路的布局,按照RTL设计、逻辑综合、插扫描链、芯片布局、标准单元Placement、时钟树综合、布线以及面积与功耗评估的顺序完成布局,并且满足建立时间时序约束条件。特别的,要求发射触发器(launch flip-flop)UFF0发射的数据在经过一段组合逻辑(combinational logic)的延时后,在捕获时钟到达捕获触发器UFF1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数据可以稳定的建立,另外,捕获时钟相比发射时钟滞后一个时钟周期,由此数据可以正确地被捕获时钟采样,然后遍历已经布局好的数字同步电路中的发射触发器,构建发射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setup slack:
其中,为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为捕获时钟的延时,为时钟周期,为触发器的建立时间,为发射时钟的延时,为发射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的延时,为组合逻辑的延时,从而根据数字同步电路中触发器的数量,计算出触发器的建立时间平均值
步骤204,设置触发器替换区间。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上限和下限是根据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确定的。
预先设定的比值为预先设定高性能触发器的时钟端(CK)到输出端(Q)延时与普通触发器时钟端(CK)到输出端(Q)延时的比值,可以通过电路模拟器spice得到不同跳变时间和负载情况下高性能触发器和普通触发器的时钟端(CK)到输出端(Q)的延时的比值β。
具体的,根据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进行取负数,确定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下限N值为。根据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进行取正数,确定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上限M值为。其中,为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的延时。
步骤206,若当前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在触发器替换区间内,则将当前触发器替换为高性能触发器。高性能触发器指的是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小于当前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触发器。
高性能发射触发器可以由极低阈值晶体管构成,也可以由定制设计得到。具体的,对于每个发射触发器,判断其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setup slack是否在触发器替换区间[N,M]内,若发射触发器输出端建立时间时序裕量setup slack在触发器替换区间[N,M]内,则将该发射触发器替换为高性能触发器,否则保持不变。由此替换后,计算当前触发器、组合逻辑以及时钟树组成的数字同步电路,得到其对应的芯片占用面积和功耗数据,根据计算资源的丰富程度,将数字集成同步电路进行面积和功耗数据的迭代优化,可以在N和M典型值附近微调N和M,得到新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对应的触发器替换区间[N,M],进而挑选出面积和功耗最小的电路设计作为最终设计,得到高性能集成电路的布局。
上述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集成电路中每个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与高性能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关系,构建触发器的替换区间,结合触发器输出端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以此作为判断触发器替换依据,当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裕量在触发器替换区间内,就将触发器转换为高性能触发器,统计替换后的触发器对应的功耗数据,根据计算资源的丰富程度,可以时时迭代优化触发器的替换区间范围,确定功耗最低的触发器及其对应的集成电路布局,据此可以设计出功耗最低的集成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集成电路通过集成电路开发流程进行布局完成后,遍历集成电路中的触发器,获取每个触发器数据输出端的建立时间裕量,计算所述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根据集成电路中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的延时,得到集成电路中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发射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为负的寄存器到寄存器时序路径,其数据路径延时往往相应较大,这会使得建立时间时序约束不满足,因而使得EDA工具(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在布局布线阶段插入额外的缓冲器和反相器来减小数据路径延时,额外插入的缓冲器和反相器会增大芯片的面积和功耗,进而会提升高性能计算成本,将此类时序路径的发射触发器替换为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较小的高性能触发器,可以使得建立时间时序约束更容易满足,由此可见,可以减少额外插入的缓冲器和反相器数目,进而减小芯片的面积和功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先设定的比值为预先设定高性能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与触发器的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比值。
值得说明的是,高性能发射触发器的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小于普通发射触发器,高性能发射触发器可以由极低阈值晶体管构成,也可以由定制设计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触发器替换区间为[N,M],根据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进行取负数,确定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下限N值为。根据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进行取正数,确定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上限M值为。其中,为触发器的时钟端到输出端的延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遍历当前触发器组成的集成电路,得到功耗数据。根据功耗数据进行迭代优化,确定高性能集成电路的布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其中,为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为捕获时钟的延时,为时钟周期,为触发器的建立时间,为发射时钟的延时,为发射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的延时,为组合逻辑的延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集成电路的开发流程包括:RTL设计、逻辑综合、插扫描链、芯片布局、标准单元Placement、时钟树综合、布线以及面积与功耗评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集成电路包括:触发器、组合逻辑以及时钟树。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数字集成同步电路开发流程包含RTL设计、逻辑综合、插扫描链、芯片布局、标准单元Placement、时钟树综合、布线以及面积与功耗评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现有集成电路开发流程的基础上,增加基于触发器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时序裕量的触发器替换方法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备好高性能触发器,高性能触发器是指延时比普通触发器延时小的触发器,高性能触发器可以由极低阈值晶体管构成,也可以由定制设计得到。通过电路模拟器spice得到不同跳变时间和负载情况下高性能发射触发器和普通发射触发器的比值β。
第二步,在芯片布局完成后,遍历设计中的每个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得到每个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setup slack和的平均值
第三步,设置发射触发器的转换区间,当发射触发器输出端建立的时间时序裕量setup slack位于该区间时,将该发射触发器替换为高性能触发器。N的典型值为,M的典型值为
第四步,对于每个发射触发器,判断其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是否在发射触发器的转换区间内,若触发器输出端建立时间时序裕量是在发射触发器的转换区间内,则将该发射触发器替换为高性能触发器,否则保持不变。
第五步,完成后续的标准单元Placement、时钟树综合、布线,得到面积和功耗数据。
第六步,根据计算资源的丰富程度,可以在N和M典型值附近微调N和M,得到新的发射触发器的转换区间。重复第四步和第五步,得到每个发射触发器的转换区间所对应的面积和功耗数据。
第七步,根据每个发射触发器的转换区间所对应的面积和功耗数据,挑选出面积和功耗最小的发射触发器的设计,作为最终设计。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图3、图7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图3、图7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发射触发器UFF0输出端需要经过2个反相器和1个与门才到达下一个捕获触发器UFF1,路径较长,触发器UFF0输出端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为-70ps,如图5所示,若发射触发器UFF0的转换区间为[-80ps,80ps],因图4发射触发器UFF0输出端建立的时序裕量为-70ps,落在发射触发器UFF0的转换区间内,因此将发射触发器UFF0从普通发射触发器替换为高性能发射触发器,由于高性能发射触发器的延时相比普通发射触发器的延时小70ps,此时高性能发射触发器UFF0输出端建立时间时序裕量变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发射触发器UFF0仅需经过1个反相器就会到达下一个捕获触发器,路径较短,发射触发器UFF0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为100ps,因此,发射触发器UFF0输出端的时序裕量没有落在发射触发器的转换区间[-80ps,80ps]内,故发射触发器UFF0保持为普通触发器不变,无须替换成高性能触发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装置,包括:获取建立时间模块802、替换区间设定模块804以及触发器替换模块806,其中:
获取建立时间模块802,用于在集成电路布局完成后,遍历集成电路中的触发器,得到每个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以及集成电路中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
替换区间设定模块804,用于设置触发器替换区间。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上限和下限是根据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确定的。
触发器替换模块806,用于若当前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在触发器替换区间内,则将当前触发器替换为高性能触发器。高性能触发器指的是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小于当前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触发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高性能触发器是由极低阈值晶体管构成,或由定制设计得到。
关于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集成电路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集成电路布局完成后,遍历所述集成电路中的触发器,得到每个所述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以及所述集成电路中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
设置触发器替换区间;所述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上限和下限是根据所述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确定的;
若当前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在所述触发器替换区间内,则将当前触发器替换为高性能触发器;所述高性能触发器指的是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小于当前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触发器;
所述预先设定的比值为预先设定高性能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与当前所述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比值;
所述触发器替换区间为 [N,M],根据所述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进行取负数,确定所述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下限N值为;根据所述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进行取正数,确定所述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上限M值为;其中,为所述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的延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成电路布局完成后,遍历所述集成电路中的触发器,得到每个所述触发器的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以及所述集成电路中触发器的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平均值,包括:
在所述集成电路通过集成电路开发流程进行布局完成后,遍历所述集成电路中的触发器,获取每个所述触发器数据输出端的建立时间裕量,计算所述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
根据所述集成电路中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的延时,得到所述集成电路中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若当前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在所述触发器替换区间内,则将当前触发器替换为高性能触发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遍历所述当前触发器组成的集成电路,得到功耗数据;根据所述功耗数据进行迭代优化,确定高性能集成电路的布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每个所述触发器数据输出端的建立时间裕量,计算所述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的步骤,包括:
其中,为所述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为捕获时钟的延时,为时钟周期,为所述触发器的建立时间,为发射时钟的延时,为发射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的延时,为组合逻辑的延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的开发流程包括:RTL设计、逻辑综合、插扫描链、芯片布局、标准单元Placement、时钟树综合、布线以及面积与功耗评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包括:触发器、组合逻辑以及时钟树。
7.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建立时间模块,用于在集成电路布局完成后,遍历所述集成电路中的触发器,得到每个所述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以及所述集成电路中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
替换区间设定模块,用于设置触发器替换区间;所述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上限和下限是根据所述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确定的;
触发器替换模块,用于若当前触发器输出端的建立时间时序裕量在所述触发器替换区间内,则将当前触发器替换为高性能触发器;所述高性能触发器指的是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小于当前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触发器;
所述预先设定的比值为预先设定高性能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与当前所述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比值;
所述触发器替换区间为 [N,M],根据所述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进行取负数,确定所述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下限N值为;根据所述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延时的平均值以及预先设定的比值进行取正数,确定所述触发器替换区间的上限M值为;其中,为所述触发器时钟端到输出端的延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触发器是由极低阈值晶体管构成,或由定制设计得到。
CN202310355233.2A 2023-04-06 2023-04-06 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60903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5233.2A CN116090399B (zh) 2023-04-06 2023-04-06 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5233.2A CN116090399B (zh) 2023-04-06 2023-04-06 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0399A true CN116090399A (zh) 2023-05-09
CN116090399B CN116090399B (zh) 2023-06-16

Family

ID=86199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5233.2A Active CN116090399B (zh) 2023-04-06 2023-04-06 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90399B (zh)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0092A1 (en) * 2000-01-20 2001-07-26 Nec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a reduced skew and layout method in design for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US20030056201A1 (en) * 2001-09-20 2003-03-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ploying externalized, dynamically configurable, cacheable trigger points
US20040049752A1 (en) * 2002-09-10 2004-03-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designing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US7743296B1 (en) * 2007-03-26 2010-06-22 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Logic analyze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
CN103226632A (zh) * 2013-03-29 2013-07-31 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 阈值电压器件的替换方法及装置
US20140043078A1 (en) * 2012-08-13 2014-02-13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Optimized flip-flop device with standard and high threshold voltage mos devices
CN108333910A (zh) * 2018-05-02 2018-07-27 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时间数字转化器
CN110956009A (zh) * 2018-09-25 2020-04-03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亚阈值数字电路功耗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2214097A (zh) * 2020-10-20 2021-01-12 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减少低阈值单元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71378A (zh) * 2020-12-24 2021-04-1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无频率损耗的集成电路抗单粒子翻转加固方法
CN112737560A (zh) * 2020-12-24 2021-04-3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无频率损耗的集成电路抗单粒子瞬态加固方法
CN112783065A (zh) * 2021-01-08 2021-05-11 重庆百瑞互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序电路优化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US20210191897A1 (en) * 2019-12-19 2021-06-24 Christian Cicerone Trigger/array for using multiple cameras for a cinematic effect
CN113361219A (zh) * 2020-05-21 2021-09-07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优化集成电路设计的系统和方法
WO2022041154A1 (zh) * 2020-08-28 2022-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持时间裕量的检测电路
WO2022110815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浙江大学 基于时序裕度和时序路径的分步多阈值电压单元分配方法
WO2022254076A1 (en) * 2021-06-01 2022-12-08 Minima Processor Oy Microelectronic circuit with dynamically adjustable coverage for in-situ timing event monitors
CN115455879A (zh) * 2022-09-19 2022-12-09 厦门紫光展锐科技有限公司 时序路径筛查方法及设备
CN115618782A (zh) * 2022-12-20 2023-01-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局部降电压的集成电路物理实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WO2023000684A1 (zh) * 2021-07-23 2023-01-26 东南大学 一种寄存器时序约束灵活建模方法
CN115664391A (zh) * 2022-12-27 2023-01-31 瀚博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触发器电路
CN115796088A (zh) * 2022-11-23 2023-03-14 南京美辰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双轨标准单元库的电压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0092A1 (en) * 2000-01-20 2001-07-26 Nec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a reduced skew and layout method in design for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US20030056201A1 (en) * 2001-09-20 2003-03-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ploying externalized, dynamically configurable, cacheable trigger points
US20040049752A1 (en) * 2002-09-10 2004-03-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designing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US7743296B1 (en) * 2007-03-26 2010-06-22 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Logic analyze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
US20140043078A1 (en) * 2012-08-13 2014-02-13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Optimized flip-flop device with standard and high threshold voltage mos devices
CN103226632A (zh) * 2013-03-29 2013-07-31 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 阈值电压器件的替换方法及装置
CN108333910A (zh) * 2018-05-02 2018-07-27 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时间数字转化器
CN110956009A (zh) * 2018-09-25 2020-04-03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亚阈值数字电路功耗优化方法及系统
US20210191897A1 (en) * 2019-12-19 2021-06-24 Christian Cicerone Trigger/array for using multiple cameras for a cinematic effect
CN113361219A (zh) * 2020-05-21 2021-09-07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优化集成电路设计的系统和方法
WO2022041154A1 (zh) * 2020-08-28 2022-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持时间裕量的检测电路
CN112214097A (zh) * 2020-10-20 2021-01-12 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减少低阈值单元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10815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浙江大学 基于时序裕度和时序路径的分步多阈值电压单元分配方法
CN112737560A (zh) * 2020-12-24 2021-04-3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无频率损耗的集成电路抗单粒子瞬态加固方法
CN112671378A (zh) * 2020-12-24 2021-04-1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无频率损耗的集成电路抗单粒子翻转加固方法
CN112783065A (zh) * 2021-01-08 2021-05-11 重庆百瑞互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序电路优化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WO2022254076A1 (en) * 2021-06-01 2022-12-08 Minima Processor Oy Microelectronic circuit with dynamically adjustable coverage for in-situ timing event monitors
WO2023000684A1 (zh) * 2021-07-23 2023-01-26 东南大学 一种寄存器时序约束灵活建模方法
CN115455879A (zh) * 2022-09-19 2022-12-09 厦门紫光展锐科技有限公司 时序路径筛查方法及设备
CN115796088A (zh) * 2022-11-23 2023-03-14 南京美辰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双轨标准单元库的电压分配方法
CN115618782A (zh) * 2022-12-20 2023-01-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局部降电压的集成电路物理实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664391A (zh) * 2022-12-27 2023-01-31 瀚博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触发器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ENYU WU; SHUMING CHEN; JUNTING YU; JIANJUN CHEN; PENGCHENG HUANG; RUIQIANG SONG: "Recoil-Ion-Induced Single Event Upsets in Nanometer CMOS SRAM Under Low-Energy Proton Radiation", IEEE, pages 654 *
吴振宇, 罗军: "基于数据库应用的计算逻辑的实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vol. 28, no. 2, pages 279 - 281 *
李益航;罗小华;俞淼;卢宇峰;: "基于双位触发器的低功耗技术研究", 电子技术, no. 03, pages 10 - 13 *
王逵;董海瀛;程旭;: "针对面积优化的时钟偏斜规划算法",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1, pages 31 - 36 *
胡春媚,陈书明,吴振宇,宋睿强,池雅庆: "利用脉冲激光的片上系统芯片单粒子效应试验",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vol. 39, no. 2, pages 134 - 13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0399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62908B1 (en) Static timing analysis with design-specific on chip variation de-rating factors
US20170061057A1 (e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method reducing clock power and integrated clock gater merged with flip-flops
US11442103B2 (en) Multibit vectored sequential with scan
CN108092660B (zh) 一种亚阈值电路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US7958476B1 (en) Method for multi-cycle path and false path clock gating
US10073944B2 (en) Clock tree synthesis based on computing critical clock latency probabilities
US8762922B1 (en) System for reducing leakage power of electronic circuit
CN116090399B (zh) 基于数据输出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及装置
JPWO2008078740A1 (ja) 非同期式論理回路の論理回路設計装置、論理回路設計方法および論理回路設計プログラム
CN104168012A (zh) 电压电平转换器和实现其的系统
US10262956B2 (en) Timing based camouflage circuit
CN113723045A (zh) 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
Srivastava et al. Interdependent latch setup/hold time characterization via Euler-Newton curve tracing on state-transition equations
US6434727B1 (en) Methods of making hard macro cell using timing interval
CN115618782B (zh) 局部降电压的集成电路物理实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6384318A (zh) 基于数据输入端建立时间裕量的触发器转换方法及装置
US20170140088A1 (en) Layouting of interconnect lines in integrated circuits
US20200044631A1 (en) D flip-flops with low clock dissipation power
US8850381B1 (en) Automatic clock to enable conversion for FPGA based prototyping systems
CN116108797B (zh) 基于触发器扇出数量的触发器替换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alimera et al. Reducing leakage power by accounting for temperature inversion dependence in dual-Vt synthesized circuits
CN116432587A (zh) 基于触发器扇入数量的触发器替换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JP4813937B2 (ja) 半導体装置
Attaoui et al. A new MBFF merging strategy for post-placement power optimization of IoT devices
Posser et al. Electromigration Inside Logic Ce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