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87849B - 一种mri专用梯度线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mri专用梯度线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87849B
CN116087849B CN202310178125.2A CN202310178125A CN116087849B CN 116087849 B CN116087849 B CN 116087849B CN 202310178125 A CN202310178125 A CN 202310178125A CN 116087849 B CN116087849 B CN 1160878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axis
shielding
main
main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781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87849A (zh
Inventor
包健
宗仁杰
裴红华
刘强
戚鑫
张辉耀
李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magnetism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magnetism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magnetism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magnetism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781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878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87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87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87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878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8Systems for generation, homoge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the main or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 G01R33/385Systems for generation, homoge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the main or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using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co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RI专用梯度线圈,包括整体呈球形或椭球形的主线圈和屏蔽线圈,所述主线圈形成梯度磁场,其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FOV空间;其中,所述所述主线圈包括设置于八个不同卦限的X轴主线圈和Y轴主线圈,以及同样设置于不同卦限且与所述X轴主线圈和所述Y轴主线圈部分重叠的Z轴主线圈;所述屏蔽线圈包括X轴屏蔽线圈、Y轴屏蔽线圈和Z轴屏蔽线圈,本发明通过调整线圈各部位置,使其具有更适用于大脑成像的开放式结构,同时其结构较常规线圈更为紧凑,通过缩小线圈在磁体轴向方向上的占用空间,进一步了提升磁体的利用率,同时本发明具有更高的使用效能,其较高的梯度切换率可满足快速成像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MRI专用梯度线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RI专用梯度线圈。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是现代医学影像中主要的成像方式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磁共振现象,采用射频激励激发人体中的氢质子,利用梯度场进行位置编码,随后使用接收线圈接收带位置信息的信号,最终通过傅里叶变换重建出图像信息。
磁共振梯度线圈是MRI系统的核心部件,为扫描成像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市场上的梯度线圈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通用型梯度线圈通常面向全身检查的需要,针对特殊部位缺乏针对性;而专用梯度线圈需要专门研发和定制,这给专用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研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困难。
磁共振MRI检查由于可进行多方位成像、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对比和分辨率,因而在脑部疾病诊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脑部疾病磁共振检查通常采用传统磁共振上进行扫描,通常采用永磁或超导设备。而传统磁共振上采用的梯度线圈通常是为了满足全身检查需要,大多采用双平面梯度线圈和圆柱形梯度线圈,此种结构的梯度线圈虽然能满足检查需要,但是缺乏对特殊部位的针对性设计,一方面线圈体积过大,能耗较高,线圈的扫描速度及图像质量提升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RI专用梯度线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作用于特殊部位的线圈、常规线圈体积过大且扫描速度及图像质量有待提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MRI专用梯度线圈,包括:整体呈球形或椭球形的主线圈和屏蔽线圈,所述主线圈形成梯度磁场,其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FOV空间;
所述主线圈包括设置于第Ⅰ卦限、第Ⅳ卦限、第Ⅵ卦限和第Ⅶ卦限的X轴主线圈和设置于第Ⅱ卦限、第Ⅲ卦限、第Ⅴ卦限和第Ⅷ卦限的Y轴主线圈,以及设置于所有卦限的Z轴主线圈,其中,所述X轴主线圈包括设置于第Ⅰ卦限和第Ⅳ卦限的第一X轴主线圈,以及设置于第Ⅵ卦限和第Ⅶ卦限的第二X轴主线圈;所述Y轴主线圈包括设置于第Ⅱ卦限和第Ⅲ卦限的第一Y轴主线圈,以及设置于第Ⅴ卦限和第Ⅷ卦限的第二Y轴主线圈;所述Z轴主线圈包括设置于第Ⅰ卦限、第Ⅱ卦限、第Ⅲ卦限、第Ⅳ卦限的第一Z轴主线圈,以及设置于第Ⅴ卦限、第Ⅵ卦限、第Ⅶ卦限、第Ⅷ卦限的第二Z轴主线圈;
所述屏蔽线圈包括X轴屏蔽线圈、Y轴屏蔽线圈和Z轴屏蔽线圈,其中,所述X轴屏蔽线圈包括第一X轴屏蔽线圈和第二X轴屏蔽线圈,所述第一X轴屏蔽线圈和所述第二X轴屏蔽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一X轴主线圈和所述第二X轴主线圈一一对应并设置于其外侧;所述Y轴屏蔽线圈包括第一Y轴屏蔽线圈和第二Y轴屏蔽线圈,所述第一Y轴屏蔽线圈和所述第二Y轴屏蔽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一Y轴主线圈和所述第二Y轴主线圈一一对应并设置于其外侧;所述Z轴屏蔽线圈包括第一Z轴屏蔽线圈和第二Z轴屏蔽线圈,所述第一Z轴屏蔽线圈和所述第二Z轴屏蔽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一Z轴主线圈和所述第二Z轴主线圈一一对应并设置于其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线圈完全罩覆所述主线圈外侧以屏蔽所述梯度磁场的外溢散磁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X轴主线圈和所述第二X轴主线圈关于原点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Y轴主线圈和所述第二Y轴主线圈关于原点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Z轴主线圈和所述第二Z轴主线圈关于xOy平面成平面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Y轴主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X轴主线圈绕y轴逆时针90°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Y轴主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二X轴主线圈绕y轴逆时针90°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Z轴主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X轴主线圈绕y轴逆时针45°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Z轴主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二X轴主线圈绕y轴逆时针45°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X轴主线圈、所述第二X轴主线圈、所述第一Y轴主线圈、所述第二Y轴主线圈、所述第一Z轴主线圈和所述第二Z轴主线圈均关于xOy平面成镜面对称。
有益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MRI专用梯度线圈,与传统的通用性型双平面梯度线圈和圆柱形梯度线圈相比,其在结构上更贴合人体头部,更适用于大脑成像,且成像性能更佳,其紧凑的结构降低了线圈在磁体中轴向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从而提升了磁体的利用效率,并进一步提高了线圈的使用效能;在使用时,该线圈对外周神经刺激较低,大幅提高患者脑部MRI成像扫描的安全性。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发明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发明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主线圈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屏蔽线圈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主线圈和屏蔽线圈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主线圈、111-第一X轴主线圈、112-第二X轴主线圈、121-第一Y轴主线圈、122-第二Y轴主线圈、131-第一Z轴主线圈、132-第二Z轴主线圈、2-屏蔽线圈、211-第一X轴屏蔽线圈、212-第二X轴屏蔽线圈、221-第一Y轴屏蔽线圈、222-第二Y轴屏蔽线圈、231-第一Z轴屏蔽线圈、232-第二Z轴屏蔽线圈、3-FOV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MRI专用梯度线圈,通过调整线圈各部位置,使其具有更适用于大脑成像的开放式结构,同时其结构较常规线圈更为紧凑,通过缩小线圈在磁体轴向方向上的占用空间,进一步了提升磁体的利用率,同时本发明具有更高的使用效能,其较高的梯度切换率可满足快速成像的需求。
基于上述基本构思,本实施例所涉及到的部件包括如图1和图3中的主线圈1,以及如图2和图3中设置于主线圈外起保护作用的屏蔽线圈2,所述主线圈1和所述屏蔽线圈2整体呈球形或椭球形,其中所述主线圈1形成梯度磁场,其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FOV空间3。
其中,所述主线圈1包括设置于第Ⅰ卦限、第Ⅳ卦限、第Ⅵ卦限和第Ⅶ卦限的X轴主线圈和设置于第Ⅱ卦限、第Ⅲ卦限、第Ⅴ卦限和第Ⅷ卦限的Y轴主线圈,以及设置于所有卦限的Z轴主线圈,其中,所述X轴主线圈包括设置于第Ⅰ卦限和第Ⅳ卦限的第一X轴主线圈111,以及设置于第Ⅵ卦限和第Ⅶ卦限的第二X轴主线圈112;所述Y轴主线圈包括设置于第Ⅱ卦限和第Ⅲ卦限的第一Y轴主线圈121,以及设置于第Ⅴ卦限和第Ⅷ卦限的第二Y轴主线圈122;所述Z轴主线圈包括设置于第Ⅰ卦限、第Ⅱ卦限、第Ⅲ卦限、第Ⅳ卦限的第一Z轴主线圈131,以及设置于第Ⅴ卦限、第Ⅵ卦限、第Ⅶ卦限、第Ⅷ卦限的第二Z轴主线圈132。
上述结构中,相比于传统磁共振采用的双平面或圆柱形梯度线圈,如图1所示,所述X轴主线圈、所述Y轴主线圈和所述Z轴主线圈共同合围构成用以形成梯度磁场的所述主线圈,所述主线圈在y轴轴向方向上具有提供所述FOV空间3的两端开放式容纳空间,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主线圈其整体呈椭圆形或圆形的结构更贴合人体头部的特殊外形构造。
如下表1所示,其分别示出了通过MATLAB及Comso l软件仿真计算得出的不同梯度线圈尺寸下球形或椭球形线圈与圆柱状线圈的各项参数数据。由表1中数据对比分析可知,本实施例中的球形或椭球形梯度线圈相较于传统的圆柱形梯度线圈,成像范围内的有效FOV空间尺寸两者基本相当,说明采用球形或椭球形的梯度线圈能够满足针对头部的MRI成像的视野范围要求。
表1球形/椭球形线圈和圆柱形线圈性能参数
梯度切换率是体现梯度场变化快慢的一个关键指标,表示单位时间内梯度场强的变化量,梯度切换率越高,则达到最大梯度场强所需要的爬升时间越短。在梯度场的爬升或下降阶段,其产生的变化的磁场受到与其相反的感应磁场的影响,梯度场的爬升或下降受到阻碍。如表1中电感L一项数据显示,球形或椭球形梯度线圈的电感参数远小于圆柱状梯度线圈,即前者对梯度场变化的影响远小于后者,从而有利于实现梯度线圈的快速爬升和切换,进而实现快速成像的需要。
如表1所示,梯度线圈的品质因数FoM指梯度线圈在某一频率的交流电压下工作时其所呈现的感抗与其等效损耗电阻之比,即表1中线圈效能η的平方与电感L的比值。品质因数越高,梯度线圈损耗越小,效率也越高,因此FoM可用于评价梯度线圈综合性能。由表1中FoM一项的数据显示,球形或椭球形梯度线圈远优于圆柱状梯度线圈。此外,由表1中线圈长度一项数据显示,球形或椭球形梯度线圈所需的线圈材料长度远小于圆柱形梯度线圈,进而可以减少产品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采用球形或椭球形梯度线圈在性能及成本方面均优于常规的圆柱形梯度线圈,能够满足MR I头部专用及高级成像功能的需求。
在MR I系统中,磁体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为MRI设备提供静磁场的作用,但磁体的磁力线并非定向而是在空间各个方向四散,形成杂散磁场,可能会对设备周边对磁场变化较为敏感的设备造成干扰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同样的,MR I设备周围的环境变化也会影响到磁场的均匀性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威胁病患的人身安全,因此,需采用相应的隔离措施进行有效的磁场屏蔽。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线圈2包括X轴屏蔽线圈、Y轴屏蔽线圈和Z轴屏蔽线圈,其中,所述X轴屏蔽线圈包括第一X轴屏蔽线圈211和第二X轴屏蔽线圈212,所述第一X轴屏蔽线圈211和所述第二X轴屏蔽线圈212分别与所述第一X轴主线圈111和所述第二X轴主线圈112一一对应并设置于其外侧;所述Y轴屏蔽线圈包括第一Y轴屏蔽线圈221和第二Y轴屏蔽线圈222,所述第一Y轴屏蔽线圈221和所述第二Y轴屏蔽线圈222分别与所述第一Y轴主线圈121和所述第二Y轴主线圈122一一对应并设置于其外侧;所述Z轴屏蔽线圈包括第一Z轴屏蔽线圈231和第二Z轴屏蔽线圈232,所述第一Z轴屏蔽线圈231和所述第二Z轴屏蔽线圈232分别与所述第一Z轴主线圈131和所述第二Z轴主线圈132一一对应并设置于其外侧。通过在所述主线圈1周围对应设置屏蔽材料即所述屏蔽线圈2,以达到防止梯度线圈外部环境中的铁磁材料影响其内部磁场的均匀性,同时屏蔽内部各轴向主线圈在线圈外部产生的杂散磁场从而大大削弱外部磁场杂乱散布的效果。同时,为保证上述效果,所述屏蔽线圈2完全罩覆所述主线圈1外侧,以更好地屏蔽所述梯度磁场的外溢散磁场,减少梯度线圈磁场导致的涡流损耗,进一步保障成像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线圈2的材料不作进一步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及设备状况自行选择,需说明的是,考虑到金属材料的电导率和铁磁性材料的磁导率在数量级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采用金属材质的屏蔽线圈的屏蔽效果远好于软磁材料。
为更贴合人体头部的特殊构造,使线圈更适用于大脑成像,梯度线圈整体采用球形或椭球形结构,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梯度线圈整体呈球形,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主线圈1中包括的X、Y、Z轴主线圈均采用立体对称设置,从而形成均匀的磁场,具体结构为,所述第一X轴主线圈111和所述第二X轴主线圈112关于原点对称,所述第一Y轴主线圈121和所述第二Y轴主线圈122关于原点对称,所述第一Z轴主线圈131和所述第二Z轴主线圈132关于xOy平面成平面对称,所述第一Y轴主线圈121相对于所述第一X轴主线圈111绕y轴逆时针90°设置,所述第二Y轴主线圈122相对于所述第二X轴主线圈112绕y轴逆时针90°设置,所述第一Z轴主线圈131相对于所述第一X轴主线圈111绕y轴逆时针45°设置,所述第二Z轴主线圈132相对于所述第二X轴主线圈112绕y轴逆时针45°设置。为配合呈立体对称设置的各轴向主线圈提供一个更为稳定、均匀的磁场,所述第一X轴主线圈111、所述第二X轴主线圈112、所述第一Y轴主线圈121、所述第二Y轴主线圈122、所述第一Z轴主线圈131和所述第二Z轴主线圈132均关于xOy平面成镜面对称。
如图2所示,相应的,所述屏蔽线圈2中的各轴屏蔽线圈的方位设置均与上述中所述主线圈1中各轴主线圈的方位设置一一对应,所述主线圈1中各轴主线圈的方位设置已详细说明,故所述屏蔽线圈2中的各轴屏蔽线圈的方位设置在此不作赘述。
通过上述中对所述主线圈1和所述屏蔽线圈2中各轴线线圈的设置,降低各部线圈在磁体中轴向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使其结构更为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整体体积更小,相应地能耗更低;相较于传统圆柱形梯度线圈,本实施例中的梯度线圈成像性能更高,此外,该线圈具有更高的使用效能,其更高的梯度切换率可满足快速成像的需求,同时其还具有较低的外周神经刺激,使用该梯度线圈进行MRI脑部成像扫描可大幅提高患者检查的安全性。
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MRI专用梯度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球形或椭球形的主线圈(1)和屏蔽线圈(2),所述主线圈(1)形成梯度磁场,其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FOV空间(3);
所述主线圈(1)包括设置于第Ⅰ卦限、第Ⅳ卦限、第Ⅵ卦限和第Ⅶ卦限的X轴主线圈和设置于第Ⅱ卦限、第Ⅲ卦限、第Ⅴ卦限和第Ⅷ卦限的Y轴主线圈,以及设置于所有卦限的Z轴主线圈,其中,所述X轴主线圈包括设置于第Ⅰ卦限和第Ⅳ卦限的第一X轴主线圈(111),以及设置于第Ⅵ卦限和第Ⅶ卦限的第二X轴主线圈(112);所述Y轴主线圈包括设置于第Ⅱ卦限和第Ⅲ卦限的第一Y轴主线圈(121),以及设置于第Ⅴ卦限和第Ⅷ卦限的第二Y轴主线圈(122);所述Z轴主线圈包括设置于第Ⅰ卦限、第Ⅱ卦限、第Ⅲ卦限、第Ⅳ卦限的第一Z轴主线圈(131),以及设置于第Ⅴ卦限、第Ⅵ卦限、第Ⅶ卦限、第Ⅷ卦限的第二Z轴主线圈(132);
所述屏蔽线圈(2)包括X轴屏蔽线圈、Y轴屏蔽线圈和Z轴屏蔽线圈,其中,所述X轴屏蔽线圈包括第一X轴屏蔽线圈(211)和第二X轴屏蔽线圈(212),所述第一X轴屏蔽线圈(211)和所述第二X轴屏蔽线圈(212)分别与所述第一X轴主线圈(111)和所述第二X轴主线圈(112)一一对应并设置于其外侧;所述Y轴屏蔽线圈包括第一Y轴屏蔽线圈(221)和第二Y轴屏蔽线圈(222),所述第一Y轴屏蔽线圈(221)和所述第二Y轴屏蔽线圈(222)分别与所述第一Y轴主线圈(121)和所述第二Y轴主线圈(122)一一对应并设置于其外侧;所述Z轴屏蔽线圈包括第一Z轴屏蔽线圈(231)和第二Z轴屏蔽线圈(232),所述第一Z轴屏蔽线圈(231)和所述第二Z轴屏蔽线圈(232)分别与所述第一Z轴主线圈(131)和所述第二Z轴主线圈(132)一一对应并设置于其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线圈(2)完全罩覆所述主线圈(1)外侧以屏蔽所述梯度磁场的外溢散磁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X轴主线圈(111)和所述第二X轴主线圈(112)关于原点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Y轴主线圈(121)和所述第二Y轴主线圈(122)关于原点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Z轴主线圈(131)和所述第二Z轴主线圈(132)关于xOy平面成平面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Y轴主线圈(121)相对于所述第一X轴主线圈(111)绕y轴逆时针90°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Y轴主线圈(122)相对于所述第二X轴主线圈(112)绕y轴逆时针90°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Z轴主线圈(131)相对于所述第一X轴主线圈(111)绕y轴逆时针45°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Z轴主线圈(132)相对于所述第二X轴主线圈(112)绕y轴逆时针45°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X轴主线圈(111)、所述第二X轴主线圈(112)、所述第一Y轴主线圈(121)、所述第二Y轴主线圈(122)、所述第一Z轴主线圈(131)和所述第二Z轴主线圈(132)均关于xOy平面成镜面对称。
CN202310178125.2A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mri专用梯度线圈 Active CN1160878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78125.2A CN116087849B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mri专用梯度线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78125.2A CN116087849B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mri专用梯度线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87849A CN116087849A (zh) 2023-05-09
CN116087849B true CN116087849B (zh) 2023-11-17

Family

ID=86202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78125.2A Active CN116087849B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mri专用梯度线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8784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82132B1 (en) * 2005-04-29 2008-06-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6-channel array coil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N102497811A (zh) * 2009-09-14 2012-06-1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导管移动以及用于导管定位的设备和方法
CN106908746A (zh) * 2015-12-22 2017-06-30 通用电气公司 头部磁共振成像设备及其头部梯度线圈组件
CN206362916U (zh) * 2017-01-03 2017-07-28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梯度装置及系统
CN107533119A (zh) * 2015-04-10 2018-01-02 圣纳普医疗(巴巴多斯)公司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匀场线圈
CN107773241A (zh) * 2016-08-30 2018-03-09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头部线圈组件
CN111110237A (zh) * 2020-01-15 2020-05-08 无锡濂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核磁共振脑功能线圈装置
JP2021194304A (ja) * 2020-06-16 2021-12-27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脳計測装置及び脳計測方法
CN114983387A (zh) * 2022-05-31 2022-09-0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低成本移动式超低场核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15032578A (zh) * 2022-05-27 2022-09-09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用于头部磁共振成像的正交射频线圈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36412A2 (en) * 2006-09-21 2008-03-27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form magnetic field spherical coil for mri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82132B1 (en) * 2005-04-29 2008-06-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6-channel array coil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N102497811A (zh) * 2009-09-14 2012-06-1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导管移动以及用于导管定位的设备和方法
CN107533119A (zh) * 2015-04-10 2018-01-02 圣纳普医疗(巴巴多斯)公司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匀场线圈
CN106908746A (zh) * 2015-12-22 2017-06-30 通用电气公司 头部磁共振成像设备及其头部梯度线圈组件
CN107773241A (zh) * 2016-08-30 2018-03-09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头部线圈组件
CN206362916U (zh) * 2017-01-03 2017-07-28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梯度装置及系统
CN111110237A (zh) * 2020-01-15 2020-05-08 无锡濂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核磁共振脑功能线圈装置
JP2021194304A (ja) * 2020-06-16 2021-12-27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脳計測装置及び脳計測方法
CN115032578A (zh) * 2022-05-27 2022-09-09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用于头部磁共振成像的正交射频线圈结构
CN114983387A (zh) * 2022-05-31 2022-09-0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低成本移动式超低场核磁共振成像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fieldmap-driven few-channel shim coil design for MRI of the human brain;Menese B P 等;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全文 *
基于MRI数据的多通道经颅磁刺激帽型线圈单元仿真研究;熊慧;邱博文;刘近贞;;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第0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87849A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79823B2 (en) Unilate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with aperture for interventions and methodologies for operating same
US9149205B2 (en) Breast coil for use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7852083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coil
EP2409170B1 (en) A tesseral shim coil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US4398150A (en) Ironless high-homogenety magnet and its application to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N104619249B (zh) 用于产生满足mpi以及mri要求的磁场分布的装置
CN101533078B (zh) 用于婴儿成像磁共振成像装置的超导磁体
US10847295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a magnetic measurement with permanent magnets
WO2012171309A1 (zh) 一种自屏蔽开放式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
JP4421079B2 (ja) Mri用傾斜磁場コイル
CN106782998A (zh) 开放式自屏蔽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
US20150316628A1 (en) Device for sequential examination of a measurement object by means of MPI and MRI methods
AU2010336013B2 (en) Open-bore magnet for use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N203773037U (zh)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乳腺磁共振射频接收线圈
CN107621615B (zh) 嵌入式梯度及射频集成线圈及带有该集成线圈的磁共振设备
JP2643384B2 (ja) 超電導マグネット
Janssens et al. A 22‐channel receive array with Helmholtz transmit coil for anesthetized macaque MRI at 3 T
JPH0824240A (ja) 磁気共鳴撮像装置
CN115128531A (zh) 具有弯曲场产生单元的磁共振成像设备
CN116087849B (zh) 一种mri专用梯度线圈
CN205280918U (zh) 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头颈部多通道射频线圈装置
Tang et al. A cone-shaped gradient coil design for high-resolution MRI head imaging
CN212872865U (zh) 用于乳腺专用核磁共振设备的梯度线圈系统
Wang Hardware of MRI System
Wei et al. Optimization design of a permanent magnet used for a low field (0.2 T) movable MRI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