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87102A - 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87102A
CN116087102A CN202310039540.XA CN202310039540A CN116087102A CN 116087102 A CN116087102 A CN 116087102A CN 202310039540 A CN202310039540 A CN 202310039540A CN 116087102 A CN116087102 A CN 116087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situ
cold
interface
vacu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395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87102B (zh
Inventor
赵海峰
盛强
宁志涛
赵亚东
王珂
屈原皋
刘翠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enter for Space Utilization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enter for Space Utilization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enter for Space Utilization of CAS filed Critic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enter for Space Utilization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3100395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871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87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87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87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87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 G01N17/004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to ligh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G01N21/35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infrared ligh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5Raman scatte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包括检测设备、真空泵组、制冷装置、原位观测装置、原位辐射装置和样品台,检测设备具有真空腔体,真空泵组与检测设备内的真空腔体连通,真空腔体与制冷装置的制冷腔体密封连接,制冷装置内设有导冷结构,导冷结构的自由端穿过制冷腔体并位于真空腔体内,导冷结构的自由端与样品台连接;原位观测装置和原位辐射装置均安装在真空腔体的观测位点和辐射位点,原位观测装置和原位辐射装置位于真空腔体内的一端均朝向样品台布置。本发明可以搭建冰卫星和地外海洋超低温、高真空和宇宙辐射的极端环境系统,并在此极端环境系统下对实验样品进行原位和显微微区观测。

Description

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卫星和地外海洋环境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对于探索生命起源、研究地外海洋等重大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地外海洋”特指地球意外具有全球或区域流动性的液态水体,相关研究工作是深海与深空、科学与工程的紧密结合的前沿交叉科学。目前仅有美国和欧洲对地外海洋展开了实地探测,现阶段主要且现实的研究手段是在类比研究、数值模拟研究和地外海洋环境模拟研究。但是地球类比不能全面性的复现地外海洋实际的综合环境条件,数值模拟的假设大部分基于地球背景。要丰富的对地外海洋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了解,非常需要把地外海洋搬进实验室。但是目前国际上有关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模拟实验装置并不多,并且国内目前还没有为地外海洋系统研究而设计的实验模拟装置。
英国肯特大学研制的模拟彗星撞击卫星冰面实验装置,以了解高速冲击是否可以生成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以高速冲击典型的彗星冰混合物后生成多种氨基酸,其中包括等量的D-和L-丙氨酸,提供了在太阳系中蛋白质组分的合成生产的直接证据。英国公开大学研制的模拟土卫二表面环境模拟装置,以了解冰羽喷出的冰粒所含物质被高能电子辐射的分解反应含H2O:CO2:CH4:NH3:CH3OH的冰高能电子辐射后生成了多种物质,其中包含一氧化碳、氰酸根阴离子、甲酰胺和甲醛等生物可用化学能,及铵、六亚甲基四胺、甲醇等未被侦查与土卫二的物质。指导太阳系早期阶段的化学演化及生命起源前的化学研究。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研制的模拟木卫二冰面环境装置,以了解氯化钠晶体受高能电子辐射的光谱特性。氯化钠晶体的特征波460nm(可视光段)和720nm(近红外光段)随温度、辐射强度及辐射频率而改变。提出辐射暴露年龄的计算方法,以便指导未来着陆地点选址。德国海德堡大学研制的模拟土卫二冰面环境装置,以了解冰粒受红外脉冲激光照射的质谱特性。利用在类比土卫二环境所得的有机分子的质谱特征来解释来自卡西尼号宇宙尘埃分析仪的数据,提供了土卫二冰羽中含有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的直接证据。
现有的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实验模拟系统装置设计比较单一,不适合进行多元化实验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来解决现有实验装置不能多元化实验的问题,并填补国内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实验设备的空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包括检测设备、真空泵组、制冷装置、原位观测装置、原位辐射装置和样品台,所述检测设备具有真空腔体,所述真空泵组与所述检测设备内的真空腔体连通,所述真空腔体与制冷装置的制冷腔体密封连接,所述制冷装置内设有导冷结构,所述导冷结构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制冷腔体并位于所述真空腔体内,所述导冷结构的自由端与样品台连接;
所述原位观测装置和原位辐射装置均安装在所述真空腔体的观测位点和辐射位点,所述原位观测装置和原位辐射装置位于所述真空腔体内的一端均朝向所述样品台布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将制冷装置、真空泵组、辐射装置以及原位观测装置同时集成到真空腔体上,可以搭建冰卫星和地外海洋超低温、高真空和宇宙辐射的极端环境系统,并在此极端环境系统下对实验样品进行原位和显微微区观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原位观测装置包括拉曼观测装置和红外观测装置,所述检测设备上还设有真空泵组接口、原位红外镜头接口、原位拉曼镜头接口、原位辐射源接口,所述真空泵组通过真空泵组接口与真空腔体内部连通,所述红外观测装置和拉曼观测装置分别通过原位红外镜头接口以及原位拉曼镜头接口与真空腔体内部连通,所述原位辐射装置通过原位辐射源接口与真空腔体内部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此套实验装置可以通过模拟不同冰卫星和地外海洋的超低温和超真空的实验工况,并在此极端工况下对实验样品进行原位拉曼观测和红外观测。可通过在原位辐射接口上安装不同的辐射源,可以模拟冰卫星和地外海洋的不同辐射环境,并在此环境下对样品进行原位观测。
进一步,所述检测设备上还设有观察窗口、气体置换接口、真空计接口、底部排液口、排气口和上部滴液口,所述气体置换接口、真空计接口、底部排液口、排气口和上部滴液口上均可拆卸密封连接有法兰盘。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真空腔体上安装的气体置换接口可以注入模拟不同大气组分的气体-液体界面环境系统,并在此环境系统下进行样品实验和实验结果原位观测。
进一步,所述检测设备呈圆筒状结构,所述检测设备内真空腔体轴向的一端设有运动机构接口,所述运动机构接口与所述制冷腔体穿出导冷结构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真空腔体轴向的另一端设有检修观察窗。
进一步,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固定装配机构、活动装配机构、三维运动机构、旋转运动机构和制冷机,所述固定装配机构具有第一装配孔,所述活动装配机构具有第二装配孔,所述固定装配机构与所述活动装配机构之间通过柔性管道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一装配孔与第二装配孔通过柔性管道连通形成制冷腔体;所述固定装配机构与所述真空腔体密封连接;
所述制冷机转动安装在所述活动装配机构上,所述制冷机的冷头贯穿所述第二装配孔且与导冷结构连接;所述旋转运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制冷机连接并驱动制冷机的冷头在所述制冷腔体内转动;所述三维运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活动装配机构连接并驱动所述活动装配机构进行三维运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运动机构与制冷机连接,从而可带动低温样品台在真空腔体内进行运动以及在样品在观测时进行观测镜头对焦等操作。
进一步,所述柔性管道为柔性波纹管,所述柔性波纹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法兰和运动法兰,所述柔性波纹管贯穿所述第一装配孔且所述固定法兰密封固定在所述固定装配机构上,所述运动法兰与所述活动装配机构轴向的一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装配机构轴向的另一端与制冷机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柔性管道的两端设置运动法兰和固定法兰,可以实现运动法兰相对于固定法兰的四维运动,进而对制冷机所连接的导冷结构的位置的调整。
进一步,所述导冷结构包括导冷杆、导冷杆支撑块以及冷屏蔽罩,所述导冷杆的一端与所述制冷装置的第一冷头固定连接,所述导冷杆的另一端穿过制冷腔体并延伸至真空腔体内,所述冷屏蔽罩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制冷装置的第二冷头上,所述冷屏蔽罩套设在所述导冷杆上,所述冷屏蔽罩与所述导冷杆之间的间隙通过导冷杆支撑块进行支撑。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GM制冷机冷头末端增加导冷杆,并在导冷杆外部布置冷屏蔽罩来减少冷量散失,从而增加GM制冷的导冷距离,方便样品台的安装。
进一步,所述样品台包括样品台底座、加热器和样品池,所述样品台底座包括一体连接的加热段和样品池安装段,所述样品池安装段的正面形成有插槽,所述样品池插接在所述插槽内并通过锁紧螺栓与所述样品池安装段锁紧固定,所述样品池安装段上开设有第一透光窗口;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加热段上;所述样品池安装段的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样品台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在不同的实验反应仓舱内,并且样品台具有第一透光窗口,可以同时满足拉曼光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的透光要求。本发明的样品池和样品台底座之间采用插接,此种可拆卸连接方式,方便样品池的更换以及清洗。
进一步,所述样品池包括样品反应池主体和载玻片盖板,所述样品反应池主体的正面形成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槽底形成有载玻片容置槽,所述载玻片容置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二透光窗口,所述第一透光窗口与所述第二透光窗口对应布置;所述载玻片盖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装配槽内并与所述载玻片容置槽合围形成载玻片容置空间;所述载玻片盖板上形成有多个透光通道,多个所述透光通道覆盖所述第二透光窗口所在区域。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透光通道,并将多个透光通道覆盖第二透光窗口所在区域,将整个样品反应池主体分成多个样品反应区域,可以将不同样品同时进行实验以及原位观测。除此之外,根据红外光谱波段的不同,通过更换不同材质的透明载玻片,来达到最优的透红外光效果,这样既可以满足拉曼光谱分析仪透光要求,又可以满足红外光谱分析仪透光要求。
进一步,所述载玻片盖板中部采用多个筋板交叉布置形成网格状的透光通道;所述筋板的高度不超出所述装配槽的深度;所述载玻片盖板通过连接螺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装配槽内;所述样品反应池主体背离加热段的一端设有操作手柄;
所述样品反应池主体的背面固定有锁紧螺栓,所述样品池安装段背离所述加热段的一端中部开设有限位缺口,所述锁紧螺栓容置在所述限位缺口内,所述锁紧螺栓上设有与所述样品池安装段进行锁紧的锁紧螺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限位缺口,可将锁紧螺栓卡接在所述限位缺口内,并通过锁紧螺母进行锁紧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中样品台台所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检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有四维运动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导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三维运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三维运动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样品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样品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样品台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样品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样品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样品分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本发明样品分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样品台底座;101、加热段;102、样品池安装段;103、加热器;104、插槽;105、装配槽;106、第一透光窗口;107、限位缺口;108、安装法兰;109、温度传感器;110、盖板;111、加热器容纳槽;112、限位边;
200、样品池;201、锁紧螺栓;202、锁紧螺母;203、弹片;204、样品反应池主体;205、载玻片盖板;206、载玻片容置槽;207、筋板;208、操作手柄;209、透光通道;210、插接边;211、连接螺栓;212、第二透光窗口;
300、检测设备;301、拉曼光谱分析仪光源;302、拉曼光谱分析镜头;303、红外光谱分析镜头;304、载玻片;
400、制冷机;401、第一冷头;402、第二冷头;403、连接管;404、线缆导出管;405、导冷杆;406、导冷杆支撑块;407、冷屏蔽罩;408、屏蔽罩支撑块;
500、旋转运动机构;501、Z向电机;502、Z向底座;503、Z向运动板;504、Y向电机;505、Y向底座;506、X向电机;507、X向底座;508、导杆;509、标尺;510、X向丝杠;511、Y向丝杆;512、Z向丝杠;
600、固定装配机构;601、活动装配机构;602、柔性管道;603、固定法兰;604、运动法兰;
700、真空腔体;701、真空泵组;702、拉曼观测装置;703、红外观测装置;704、原位辐射装置;705、真空泵组接口;706、原位红外镜头接口;707、原位拉曼镜头接口;708、原位辐射源接口;709、观察窗口;710、气体置换接口;711、真空计接口;712、底部排液口;713、排气口;714、上部滴液口;715、检修观察窗;716、运动机构接口;717、真空插板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包括检测设备300、真空泵组701、制冷装置、原位观测装置、原位辐射装置704和样品台,所述检测设备300具有真空腔体700,所述真空泵组701与所述检测设备300内的真空腔体700连通,所述真空腔体700与制冷装置的制冷腔体密封连接,所述制冷装置内设有导冷结构,所述导冷结构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制冷腔体并位于所述真空腔体内,所述导冷结构的自由端与样品台连接;
所述原位观测装置和原位辐射装置704均安装在所述真空腔体700的观测位点和辐射位点,所述原位观测装置和原位辐射装置704位于所述真空腔体700内的一端均朝向所述样品台布置。
本实施例的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真空腔室是其主要实验区域,并通过原位辐射装置、制冷装置以及真空泵组之间的协同工作来搭建冰卫星和地外海洋的极端环境,从而实现对实验样品的实验及原位观测;将制冷装置、真空泵组、辐射装置以及原位观测装置同时集成到真空腔体上,可以搭建冰卫星和地外海洋超低温、高真空和宇宙辐射的极端环境系统,并在此极端环境系统下对实验样品进行原位和显微微区观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原位观测装置包括拉曼观测装置702和红外观测装置703,所述检测设备300上还设有真空泵组接口705、原位红外镜头接口706、原位拉曼镜头接口707、原位辐射源接口708,所述真空泵组701通过真空泵组接口705与真空腔体700内部连通,所述红外观测装置703和拉曼观测装置702分别通过原位红外镜头接口706以及原位拉曼镜头接口707与真空腔体700内部连通,所述原位辐射装置704通过原位辐射源接口708与真空腔体700内部连通。此套实验装置可以通过模拟不同冰卫星和地外海洋的超低温和超真空的实验工况,并在此极端工况下对实验样品进行原位拉曼观测和红外观测。可通过在原位辐射接口上安装不同的辐射源,可以模拟冰卫星和地外海洋的不同辐射环境,并在此环境下对样品进行原位观测。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检测设备300上还设有观察窗口709、气体置换接口710、真空计接口711、底部排液口712、排气口713和上部滴液口714,所述气体置换接口710、真空计接口711、底部排液口712、排气口713和上部滴液口714上均可拆卸密封连接有法兰盘。通过在真空腔体上安装的气体置换接口可以注入模拟不同大气组分的气体-液体界面环境系统,并在此环境系统下进行样品实验和实验结果原位观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检测设备300呈圆筒状结构,所述检测设备300轴向的一端设有运动机构接口716,所述运动机构接口716与所述制冷腔体穿出导冷结构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真空腔体700轴向的另一端设有检修观察窗715。
如图6~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固定装配机构600、活动装配机构601、三维运动机构、旋转运动机构500和制冷机400,所述固定装配机构600具有第一装配孔,所述活动装配机构601具有第二装配孔,所述固定装配机构600与所述活动装配机构601之间通过柔性管道602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一装配孔与第二装配孔通过柔性管道602连通形成制冷腔体;所述固定装配机构与所述真空腔体700密封连接;
所述制冷机400转动安装在所述活动装配机构601上,所述制冷机400的冷头贯穿所述第二装配孔且与导冷结构连接;所述旋转运动机构500的驱动端与所述制冷机400连接并驱动制冷机400的冷头在所述制冷腔体内转动;所述三维运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活动装配机构601连接并驱动所述活动装配机构601进行三维运动。
其中,本实施例的所述旋转运动机构500可采用差分轴旋转运动机构。所述制冷机400可采用GM低温制冷机。由于各级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装配孔、第二装配孔、以及柔性管道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进行抽真空操作,实现真空超低温环境。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柔性管道602为柔性波纹管,所述柔性波纹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法兰603和运动法兰604,所述柔性波纹管贯穿所述第一装配孔且所述固定法兰603密封固定在所述固定装配机构上,所述运动法兰604与所述活动装配机构601轴向的一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装配机构601轴向的另一端与制冷机400转动连接。通过在柔性管道的两端设置运动法兰和固定法兰,可以实现运动法兰相对于固定法兰的四维运动,进而对制冷机所连接的导冷结构的位置的调整。
其中,所述固定法兰603为整套超低温系统的安装法兰,用于与真空舱体进行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法兰后依次安装Y向运动机构、X向运动机构、Z向运动机构以及运动法兰,通过XYZ三个方向运动的叠加来带动运动法兰进行三维运动。除此之外固定法兰和运动法兰之间通过柔性管道连接,保证两个法兰之间的空间与外部隔绝,以此来保证此XYZ三维运动机构可以应用于真空环境。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四维运动的制冷系统还包括连接管403,所述连接管403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装配机构601的密封转动连接,具体可以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403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机400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制冷机400的冷头贯穿所述连接管403以及所述第二装配孔设置。通过设置连接管,方便与活动装配机构以及制冷机进行连接固定。所述制冷机400可以通过法兰安装在所述连接管403的一端。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连接管403的外侧壁上连接有多个线缆导出管404,所述线缆导出管404与所述连接管403连通。线缆导出管可以将线缆进行密封导出。多个线缆导出管404可以朝向制冷机400的方向倾斜延伸。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导冷结构包括导冷杆405、导冷杆支撑块406以及冷屏蔽罩407,所述导冷杆405的一端与所述制冷机400的第一冷头401固定连接,所述导冷杆405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制冷机400的外侧,所述冷屏蔽罩40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制冷机400的第二冷头402上,所述冷屏蔽罩407套设在所述导冷杆405上,所述冷屏蔽罩407与所述导冷杆405之间的间隙通过导冷杆支撑块406进行支撑。通过GM制冷机冷头末端增加导冷杆,并在导冷杆外部布置冷屏蔽罩来减少冷量散失,从而增加GM制冷的导冷距离,方便样品台的安装。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冷屏蔽罩407的外侧壁上设有屏蔽罩支撑块408,所述屏蔽罩支撑块408与所述第一装配孔或第二装配孔之间间隙配合。屏蔽罩支撑块可以将冷屏蔽罩在装配孔内支撑。冷屏蔽罩407表面镀有低导热性能材料,用于防止导冷杆405的冷量散失。屏蔽罩支撑块均匀布置在导冷杆上,用导冷杆冷屏蔽罩的支撑。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导冷杆405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屏蔽罩407的另一端平齐,或所述导冷杆405的另一端从所述冷屏蔽罩407的另一端延伸出。
具体的,所述导冷结构的导冷杆405安装在所述制冷机400的第一冷头401上,将制冷机400产生的冷量通过导冷杆405传递至安装在导冷杆405另一端的样品台上,样品台上的温度传感器等电子元件的线缆通过线缆导出管上的真空穿线法兰接口导出至整套系统外部。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三维运动机构包括X向运动机构、Y向运动机构和X向运动机构,所述Y向运动机构用于驱动X向运动机构、Z向运动机构、活动装配机构601、旋转运动机构500以及制冷机400相对于固定装配机构600进行Y向运动,所述X向运动机构用于驱动Z向运动机构、活动装配机构601、旋转运动机构500以及制冷机400相对于固定装配机构600进行X向运动,所述Z向运动机构用于驱动活动装配机构601、旋转运动机构500以及制冷机400相对于固定装配机构600进行Z向运动。
其中,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为,所述X向运动机构、Y向运动机构和X向运动机构均采用丝杠螺母驱动机构。
具体的,所述Z向运动机构包括Z向电机501、Z向丝杠512、Z向底座502和Z向运动板503,所述Z向电机501的驱动端通过蜗轮机构与Z向丝杠512传动连接,所述Z向运动板503为圆环形板,所述Z向丝杠512穿设且螺纹连接Z向运动板503,所述Z向运动板503上滑动套设有多个导杆508,所述导杆508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Z向底座502上,所述导杆508的另一端沿所述连接管403的轴向延伸;由于柔性管道的设置,所述Z向电机501通过驱动Z向丝杠512,进而驱动运动法兰604、活动装配机构601、旋转运动机构500以及制冷机400相对于固定装配机构600进行Z向运动,运动过程中,所述柔性管道可以进行轴向伸缩运动。所述X向运动机构包括X向丝杠510、X向电机506和X向底座507,X向底座507与Z向底座502滑动连接,所述X向电机506安装在所述Z向底座502上,并与所述X向丝杠510连接,所述X向丝杠510与所述X向底座507螺纹连接,由于固定装配机构600不动,通过X向电机506驱动X向丝杠510转动,可利用X向丝杠510反向驱动X向电机506沿X向运动,进而带动Z向底座502沿X向滑动,使Z向运动机构、运动法兰604、活动装配机构601、旋转运动机构500以及制冷机400相对于固定装配机构600进行X向运动。所述Y向运动机构包括Y向电机504、Y向底座505和Y向丝杠511,所述Y向电机504固定在所述X向底座507上并与Y向丝杠511固定连接,所述Y向底座505与所述X向底座507滑动连接,所述Y向丝杠511与所述Y向底座505螺纹连接,所述Y向底座505作为固定装配机构与固定法兰603固定连接,所述Y向底座505固定不动,通过Y向电机504驱动Y向丝杠511转动,在Y向丝杠511的反作用下,使Y向电机504沿Y向运动,进而带动X向底座507沿Y向运动,使X向运动机构、Z向运动机构、运动法兰604、活动装配机构601、旋转运动机构500以及制冷机400相对于固定装配机构600进行X向运动。本实施例的三维运动机构通过X向、Y向和Z向运动的三级叠加实现三维运动。
如图6、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固定装配机构600上还设有标尺509,所述标尺509沿Z向延伸。可以利用标尺对移动位置进行测量。
本实施例的具有四维运动的制冷系统,可以实现将样品台进行超低温环境的模拟以及样品台可以实现XYZ方向的平移运动以及绕Z向的旋转运动。此套制冷系统可以在高真空环境中进行样品台超低温环境的搭建,用于在超低温环境进行原位运动,辅助低温环境下的原位观测。此具有四维运动的超低温制冷系统可以通过应用真空三维运动机构、差分抽旋转运动机构以及GM低温制冷机的组合,来实现冰卫星和地外海洋环境超低温环境的模拟,通过此制冷系统来降温的样品平台可以实现四维运动。
如图10~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样品台包括样品台底座100、加热器103和样品池200,所述样品台底座100包括一体连接的加热段101和样品池安装段102,所述样品池安装段102的正面形成有插槽104,所述样品池200插接在所述插槽104内并通过锁紧螺栓201与所述样品池安装段102锁紧固定,所述样品池安装段102上开设有第一透光窗口106;所述加热器103安装在所述加热段101上。
其中,为了保证样品台良好的热传递效率,样品台采用无氧铜、银、氮化铝等高导热性材料为主要材料,具备良好的导冷性能,可以应用于超低温环境。并且此实验平台结构紧凑,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实验反应舱内。样品台的加热段上的连接法兰,用于与超低温制冷设备连接并给样品台提供超低温环境或者用于与驱动机构连接进行位移。
如图13~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样品池200包括样品反应池主体204和载玻片盖板205,所述样品反应池主体204的正面形成有装配槽105,所述装配槽105的槽底形成有载玻片容置槽206,所述载玻片容置槽206的槽底开设有第二透光窗口212,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6与所述第二透光窗口212对应布置;所述载玻片盖板205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装配槽105内并与所述载玻片容置槽206合围形成载玻片容置空间,可在载玻片容置空间内设置载玻片304;所述载玻片盖板205上形成有多个透光通道209,多个所述透光通道209覆盖所述第二透光窗口212所在区域。且所述第二透光窗口212所在区域大于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6所在区域。通过设置多个透光通道,并将多个透光通道覆盖第二透光窗口所在区域,将整个样品反应池主体分成多个样品反应区域,可以将不同样品同时进行实验以及原位观测。除此之外,根据红外光谱波段的不同,通过更换不同材质的透明载玻片,来达到最优的透红外光效果,这样既可以满足拉曼光谱分析仪透光要求,又可以满足红外光谱分析仪透光要求。样品反应池本体与透明载玻片采用分离式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红外光线波段要求,更换不同材质(氟化钙、溴化钾、硒化锌等)的载玻片,从而达到更好的红外透光效果。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载玻片盖板205中部采用多个筋板207交叉布置形成网格状的透光通道209;所述筋板207的高度不超出所述装配槽105的深度;所述载玻片盖板205通过连接螺栓21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装配槽105内;所述样品反应池主体204背离加热段101的一端设有操作手柄208。样品反应池采用“井”字格形状,将整个样品反应池分成多个样品反应区域,可以将不同样品同时进行实验及原位观测。
如图12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样品反应池主体204的背面固定有锁紧螺栓201,所述样品池安装段102背离所述加热段101的一端中部开设有限位缺口107,所述锁紧螺栓201容置在所述限位缺口107内,所述锁紧螺栓201上设有与所述样品池安装段102进行锁紧的锁紧螺母202。通过设置限位缺口,可将锁紧螺栓卡接在所述限位缺口内,并通过锁紧螺母进行锁紧固定。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锁紧螺栓201上套设有弹片203,所述弹片203分别与所述锁紧螺母202以及所述样品池安装段102的背面进行弹性抵接。弹片的设置,有利于稳定可靠锁接。其中,所述弹片203可采用U型或V型弹片,可将锁紧螺栓201活动贯穿弹片203的两个侧壁。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样品池安装段102正面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边112,两条所述限位边112平行相对延伸且分别与所述样品池安装段102正面之间形成所述插槽104;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样品反应池主体204的两侧底部分别设有插接边210,两条所述插接边210分别适配插接在两条插槽104内。采用限位边与插接边配合的插接方式,不妨碍第一透光窗口和第二透光窗口的透光效果。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加热段101的正面高于所述样品池安装段102的正面,使所述插槽104一端被所述加热段101封堵,所述插槽104背离所述加热段101的一端为敞口,所述样品池200从所述插槽104敞口的一端插接在所述插槽104内且与所述加热段101抵接。可以利用加热段对样品池进行限位。
如图10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加热段101背离所述样品池安装段102的一端设有安装法兰108,所述安装法兰108的轴线与所述插槽104的延伸方向相同。安装法兰的设置,方便与制冷系统或者驱动机构等进行连接固定。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样品池安装段102的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09,所述加热段101的正面开设有加热器容纳槽111,所述加热器103放置在所述加热器容纳槽111内,所述加热段101的正面还固定有盖板110,所述盖板110覆盖在所述加热器容纳槽111上并将所述加热器103限位在所述加热器容纳槽111内。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样品池的下方,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对样品池的温度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的样品台,透明载玻片放置在样品反应池主体底面上,并通过载玻片盖板和连接螺栓将其与样品反应池主体固定。载玻片盖板主体采用“井”字格形状,将整个样品反应池分成多个样品反应区域,可以将不同样品同时进行实验及原位观测。除此之外,根据红外光谱波段的不同,通过更换不同材质的透明载玻片,来达到最优的透红外光效果,这样既可以满足拉曼光谱分析仪透光要求,又可以满足红外光谱分析仪透光要求。
本实施例的样品台,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在不同的实验反应仓舱内,并且样品台具有第一透光窗口,可以同时满足拉曼光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的透光要求。本发明的样品池和样品台底座之间采用插接,此种可拆卸连接方式,方便样品池的更换以及清洗。
本实施例样品台在检测设备内进行运动时,如图15和图16所示,拉曼观测装置702的拉曼光谱分析镜头302位于所述检测设备的真空腔体内,红外观测装置703的红外光谱分析镜头303位于所述检测设备的真空腔体内,所述真空腔体内还设有拉曼光谱分析仪光源301,所述样品台、拉曼光谱分析仪光源301、拉曼光谱分析镜头302和红外光谱分析镜头303均安装在所述检测设备300内,所述拉曼光谱分析仪光源301以及所述拉曼光谱分析镜头302相对布置在所述样品台的两侧,所述红外光谱分析镜头303为两个且相对布置在所述样品台的两侧;
其中,两个所述红外光谱分析镜头303同轴,所述拉曼光谱分析仪光源301以及所述拉曼光谱分析镜头302同轴,所述红外光谱分析镜头303的轴线与所述拉曼光谱分析镜头302的轴线垂直布置,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样品台连接并驱动样品台移动使第一透光窗口106与拉曼光谱分析镜头302或红外光谱分析镜头303对应布置。
本实施例的样品台进行工作的时候,样品台上设有载玻片,将样品池置于具有原位拉曼光谱测量和红外光谱测量的设备中,拉曼光谱分析镜头和红外光谱分析镜头布置在相同的工作平面内,拉曼光谱分析仪轴线于红外光谱分析仪轴线呈90度布置,拉曼光谱分析镜头轴线方向上布置有拉曼光谱分析仪光源,当样品台平面垂直于拉曼光谱分析仪轴线时,对样品进行拉曼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完成后,将样品台旋转90度,对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这样可以实验样品原位分析,不需要经过环境的改变,实验结果误差更小。
本实施例的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通过制冷装置对样品台进行超低温环境(-252℃)模拟,通过运动机构带动样品台在真空腔体700进行四维运动。原位辐射装置704通过真空腔体700上原位辐射源接口708与真空腔体700连接,用于实现冰卫星和地外海洋的辐射环境搭建。原位观测装置704主要包含两种观测模式,即通过原位红外镜头接口706与真空腔体700连接的红外观测装置703和通过原位拉曼镜头接口707与舱体连接的拉曼观测装置702,用于实验过程中对样品的原位观测,真空泵组701通过真空插板阀717通过真空泵组接口705与真空腔体700连接,用于搭建真空实验环境。实验过程中通过上部滴液口714将实验样品注入低温样品平台上,然后启动制冷装置对样品台进行降温,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60℃)后,启动真空泵组701,真空腔体700内进行抽真空操作,并通过真空计接口711上安装的真空计实时监测整个腔体内的真空度,当真空度和温度达到实验要求后,启动辐射装置,对样品台进行辐射,辐射一定时间后,运动机构带动样品台运动到原位观测装置位置,对样品进行原位观测。实验完成后,将实验后样品从底部排液口712收集后可进行后续的质谱监测。样品排出后,通过排气口713将真空腔体内进行气压恢复,并通过检修观察窗715将样品台取出进行清理,以便进行下次实验。此套实验系统除了可以搭建真空环境外,还可以通过气体置换接口将真空腔体内充入不同组份的气体,来模拟不同冰卫星的大气环境,从而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实验研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设备、真空泵组、制冷装置、原位观测装置、原位辐射装置和样品台,所述检测设备具有真空腔体,所述真空泵组与所述检测设备内的真空腔体连通,所述真空腔体与制冷装置的制冷腔体密封连接,所述制冷装置内设有导冷结构,所述导冷结构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制冷腔体并位于所述真空腔体内,所述导冷结构的自由端与样品台连接;
所述原位观测装置和原位辐射装置均安装在所述真空腔体的观测位点和辐射位点,所述原位观测装置和原位辐射装置位于所述真空腔体内的一端均朝向所述样品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观测装置包括拉曼观测装置和红外观测装置,所述检测设备上还设有真空泵组接口、原位红外镜头接口、原位拉曼镜头接口、原位辐射源接口,所述真空泵组通过真空泵组接口与真空腔体内部连通,所述红外观测装置和拉曼观测装置分别通过原位红外镜头接口以及原位拉曼镜头接口与真空腔体内部连通,所述原位辐射装置通过原位辐射源接口与真空腔体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上还设有观察窗口、气体置换接口、真空计接口、底部排液口、排气口和上部滴液口,所述气体置换接口、真空计接口、底部排液口、排气口和上部滴液口上均可拆卸密封连接有法兰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呈圆筒状结构,所述检测设备内真空腔体轴向的一端设有运动机构接口,所述运动机构接口与所述制冷腔体穿出导冷结构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真空腔体轴向的另一端设有检修观察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固定装配机构、活动装配机构、三维运动机构、旋转运动机构和制冷机,所述固定装配机构具有第一装配孔,所述活动装配机构具有第二装配孔,所述固定装配机构与所述活动装配机构之间通过柔性管道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一装配孔与第二装配孔通过柔性管道连通形成制冷腔体;所述固定装配机构与所述真空腔体密封连接;
所述制冷机转动安装在所述活动装配机构上,所述制冷机的冷头贯穿所述第二装配孔且与导冷结构连接;所述旋转运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制冷机连接并驱动制冷机的冷头在所述制冷腔体内转动;所述三维运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活动装配机构连接并驱动所述活动装配机构进行三维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道为柔性波纹管,所述柔性波纹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法兰和运动法兰,所述柔性波纹管贯穿所述第一装配孔且所述固定法兰密封固定在所述固定装配机构上,所述运动法兰与所述活动装配机构轴向的一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装配机构轴向的另一端与制冷机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冷结构包括导冷杆、导冷杆支撑块以及冷屏蔽罩,所述导冷杆的一端与所述制冷装置的第一冷头固定连接,所述导冷杆的另一端穿过制冷腔体并延伸至真空腔体内,所述冷屏蔽罩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制冷装置的第二冷头上,所述冷屏蔽罩套设在所述导冷杆上,所述冷屏蔽罩与所述导冷杆之间的间隙通过导冷杆支撑块进行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台包括样品台底座、加热器和样品池,所述样品台底座包括一体连接的加热段和样品池安装段,所述样品池安装段的正面形成有插槽,所述样品池插接在所述插槽内并通过锁紧螺栓与所述样品池安装段锁紧固定,所述样品池安装段上开设有第一透光窗口;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加热段上;所述样品池安装段的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池包括样品反应池主体和载玻片盖板,所述样品反应池主体的正面形成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槽底形成有载玻片容置槽,所述载玻片容置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二透光窗口,所述第一透光窗口与所述第二透光窗口对应布置;所述载玻片盖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装配槽内并与所述载玻片容置槽合围形成载玻片容置空间;所述载玻片盖板上形成有多个透光通道,多个所述透光通道覆盖所述第二透光窗口所在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片盖板中部采用多个筋板交叉布置形成网格状的透光通道;所述筋板的高度不超出所述装配槽的深度;所述载玻片盖板通过连接螺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装配槽内;所述样品反应池主体背离加热段的一端设有操作手柄;
所述样品反应池主体的背面固定有锁紧螺栓,所述样品池安装段背离所述加热段的一端中部开设有限位缺口,所述锁紧螺栓容置在所述限位缺口内,所述锁紧螺栓上设有与所述样品池安装段进行锁紧的锁紧螺母。
CN202310039540.XA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 Active CN1160871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9540.XA CN116087102B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9540.XA CN116087102B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87102A true CN116087102A (zh) 2023-05-09
CN116087102B CN116087102B (zh) 2023-11-03

Family

ID=86207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39540.XA Active CN116087102B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87102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6918A (en) * 1990-05-10 1994-04-26 Goudonnet Jean Pierre Installation for the study 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rface of samples placed in a vacuum or in a controlled atmosphere
CN201508364U (zh) * 2009-06-04 2010-06-16 大连齐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五维驱动器
CN103063575A (zh) * 2011-10-19 2013-04-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包裹体激光剥蚀样品池
CN105300886A (zh) * 2015-11-13 2016-02-03 福建师范大学 一体化红外液体样品池装置与红外样品池
CN105806810A (zh) * 2016-06-01 2016-07-27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真空环境下的光谱反射率原位测试系统
CN206544157U (zh) * 2017-02-21 2017-10-10 大连齐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连体五维旋转样品驱动器
CN108318415A (zh) * 2018-01-31 2018-07-24 兰州大学 一种基于gm制冷机可视化的薄膜材料摩擦试验装置
CN108445330A (zh) * 2018-06-12 2018-08-24 清华大学 原位置检测装置
CN109580884A (zh) * 2018-12-18 2019-04-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空间多因素环境地面模拟及原位分析试验舱装置
CN110726555A (zh) * 2019-11-11 2020-01-24 清华大学 低温大温变关节轴承测试平台及关节轴承的测量方法
CN110793773A (zh) * 2019-11-11 2020-02-14 清华大学 低温大温变关节轴承测试平台
CN111272654A (zh) * 2018-12-04 2020-06-1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高真空条件低温到高温可控温红外原位反应池
CN112051167A (zh) * 2020-08-28 2020-12-08 吉林大学 高/低温复杂氛围环境加载装置
WO2021092970A1 (zh) * 2019-11-11 2021-05-20 清华大学 低温大温变关节轴承测试平台及测量与观测方法
CN113340813A (zh) * 2021-05-12 2021-09-03 西安交通大学 兼具微区表征功能的便携超高真空低温观测腔及操作方法
CN215903462U (zh) * 2021-09-26 2022-02-25 日扬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位移平台
CN217490941U (zh) * 2022-07-01 2022-09-27 锦正茂实验仪器(河北)有限公司 一种比色皿测量用真空低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6918A (en) * 1990-05-10 1994-04-26 Goudonnet Jean Pierre Installation for the study 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rface of samples placed in a vacuum or in a controlled atmosphere
CN201508364U (zh) * 2009-06-04 2010-06-16 大连齐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五维驱动器
CN103063575A (zh) * 2011-10-19 2013-04-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包裹体激光剥蚀样品池
CN105300886A (zh) * 2015-11-13 2016-02-03 福建师范大学 一体化红外液体样品池装置与红外样品池
CN105806810A (zh) * 2016-06-01 2016-07-27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真空环境下的光谱反射率原位测试系统
CN206544157U (zh) * 2017-02-21 2017-10-10 大连齐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连体五维旋转样品驱动器
CN108318415A (zh) * 2018-01-31 2018-07-24 兰州大学 一种基于gm制冷机可视化的薄膜材料摩擦试验装置
CN108445330A (zh) * 2018-06-12 2018-08-24 清华大学 原位置检测装置
CN111272654A (zh) * 2018-12-04 2020-06-1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高真空条件低温到高温可控温红外原位反应池
CN109580884A (zh) * 2018-12-18 2019-04-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空间多因素环境地面模拟及原位分析试验舱装置
CN110793773A (zh) * 2019-11-11 2020-02-14 清华大学 低温大温变关节轴承测试平台
CN110726555A (zh) * 2019-11-11 2020-01-24 清华大学 低温大温变关节轴承测试平台及关节轴承的测量方法
WO2021092970A1 (zh) * 2019-11-11 2021-05-20 清华大学 低温大温变关节轴承测试平台及测量与观测方法
CN112051167A (zh) * 2020-08-28 2020-12-08 吉林大学 高/低温复杂氛围环境加载装置
CN113340813A (zh) * 2021-05-12 2021-09-03 西安交通大学 兼具微区表征功能的便携超高真空低温观测腔及操作方法
CN215903462U (zh) * 2021-09-26 2022-02-25 日扬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位移平台
CN217490941U (zh) * 2022-07-01 2022-09-27 锦正茂实验仪器(河北)有限公司 一种比色皿测量用真空低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87102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9024A (zh) X射线分析仪器
Noakes et al. Chemical and counting advances in liquid scintillation age dating
CN116087102B (zh) 一种冰卫星和地外海洋极端环境模拟系统实验装置
CN104903490A (zh) 生产金刚石的装置和方法
Arnold et al. Lower stratosphere trace gas detection using aircraft-borne active chemic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KR101234604B1 (ko) 생체시료의 전자현미분석 관찰을 위한 크라이오 스테이지
CN205984890U (zh) 一种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关联分析用真空移动装置
CN107213932B (zh) 一种用于小角散射实验的多样品恒温器
CN115096858A (zh) 一种旋转低温样品台、圆偏振发光测试系统装置与方法
Motamedi et al. Design of a Mars atmosphere simulation chamber and testing a Raman Laser Spectrometer (RLS) under conditions pertinent to Mars rover missions
JP2007183160A (ja) 地中の気液混合流体観測装置
US11640099B2 (en) High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HTHP) cell in sum frequency generation (SFG) spectroscopy for liquid/liquid interface analysis
CN115856176A (zh) 一种环境监测仪器中的VOCs预浓缩处理组件及处理方法
US20200318022A1 (en) Apparatus for growing hydrate crystals
CN209356446U (zh) 一种分析硅同位素组成的装置
CN116087103B (zh) 可应用于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的样品台及样品分析系统
CN110758781A (zh) 具有可凝挥发污染物吸收功能的热真空设备及使用方法
US2917629A (en)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liquid chlorine
CN216285340U (zh)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盘装置
CN211954547U (zh) 真空探测器盒体
CN220568710U (zh) 一种用于检测气态物质的质谱进样装置
CN113960081B (zh) 一种散射或衍射实验用低温自动换样器
CN115717517B (zh) 模拟钻探对水合物抑制分解性能影响评价装置及实验方法
CN216815646U (zh) 一种带安装结构的碳排放计量装置
CN215250735U (zh) 测序系统、试剂抽取机构及试剂存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