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85938A - 一种冷媒安全控制装置、空调器、方法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媒安全控制装置、空调器、方法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85938A
CN116085938A CN202310084753.4A CN202310084753A CN116085938A CN 116085938 A CN116085938 A CN 116085938A CN 202310084753 A CN202310084753 A CN 202310084753A CN 116085938 A CN116085938 A CN 116085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sensor
air conditioner
main
safety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47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宗敏
刁凯迪
颜利波
陈东红
郑春元
丁云霄
谭锡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847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859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85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859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6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to leakag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媒安全控制装置、空调器、方法及介质,应用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利用主用冷媒传感器对空调器附近的微可燃冷媒浓度进行检测,并基于主用冷媒传感器检测到的微可燃冷媒浓度对空调器进行冷媒泄露检测及冷媒安全控制,可以有效避免空调器发生冷媒泄露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而且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可以在主用冷媒传感器不满足主用条件时将备用冷媒传感器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继续检测空调器附近的微可燃冷媒浓度,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因冷媒传感器异常导致对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检测及冷媒安全控制失效的问题,进而可以实现对空调器更长周期的冷媒泄露检测及冷媒安全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冷媒安全控制装置、空调器、方法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媒安全控制装置、空调器、方法及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空调器通常采用诸如R22、R410A等非可燃制冷剂,而非可燃制冷剂因存在破坏大气臭氧层、产生温室效应等不利因素,将被逐渐淘汰及限制使用,为此诸如R32、R290等具有环保节能优点的制冷剂将逐渐投入空调器的开发使用中。
然而,由于诸如R32、R290等制冷剂为微可燃制冷剂,因此采用诸如R32、R290等微可燃制冷剂作为空调器的冷媒时具有一定危险性,需采取必要措施保证空调器的使用安全,但目前针对诸如R32、R290等微可燃制冷剂在空调器中的安全使用的研究较少,难以有效避免空调器发生冷媒泄露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媒安全控制装置、空调器、方法及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诸如R32、R290等微可燃制冷剂作为空调器冷媒时空调器的使用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媒安全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分别连接的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中包括主用冷媒传感器和备用冷媒传感器;
主用冷媒传感器,用于检测微可燃冷媒浓度;
备用冷媒传感器,用于在主用冷媒传感器出现异常时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
处理器,用于获取主用冷媒传感器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并基于主用冷媒传感器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确定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控制空调器断开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冷媒管道的连通。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外机,连接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冷媒管道,以及上述冷媒安全控制装置。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媒安全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中的主用冷媒传感器出现异常时,将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中的备用冷媒传感器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
获取主用冷媒传感器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并基于主用冷媒传感器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确定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控制空调器断开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冷媒管道的连通。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冷媒安全控制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通过利用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中的主用冷媒传感器对空调器附近的微可燃冷媒浓度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基于主用冷媒传感器检测到的微可燃冷媒浓度对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检测及冷媒安全控制,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空调器发生冷媒泄露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进而可以提高采用诸如R32、R290等微可燃制冷剂作为冷媒的空调器的使用安全性,而且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可以在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中的主用冷媒传感器不满足主用条件时,将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中的备用冷媒传感器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继续检测空调器附近的微可燃冷媒浓度,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因冷媒传感器异常导致对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检测及冷媒安全控制失效的问题,进而可以实现对空调器更长周期的冷媒泄露检测及冷媒安全控制。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可以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冷媒安全控制装置的一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冷媒安全控制装置的另一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冷媒安全控制装置的又一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冷媒安全控制方法的概况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先对本申请涉及的技术用语进行简单介绍。
冷媒传感器,为将微可燃冷媒浓度转换成电信号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安全浓度范围,为空调器发生冷媒泄露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最低安全浓度范围。
在介绍了本申请涉及的技术用语后,接下来,对本申请的应用场景和设计思想进行简单介绍。
在大多数采用诸如R32、R290等微可燃制冷剂作为冷媒的空调器中,往往未设置用于检测微可燃冷媒浓度的冷媒传感器,从而导致空调器发生冷媒泄露时难以实现对冷媒泄露浓度的检测及对空调器使用安全的控制,进而难以避免空调器发生冷媒泄露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为此,本申请利用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中的主用冷媒传感器对空调器附近的微可燃冷媒浓度进行检测,并基于主用冷媒传感器检测到的微可燃冷媒浓度对空调器进行冷媒泄露检测及冷媒安全控制,可以有效避免空调器发生冷媒泄露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从而可以提高采用诸如R32、R290等微可燃制冷剂作为冷媒的空调器的使用安全性,而且本申请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可以在主用冷媒传感器不满足主用条件时将备用冷媒传感器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继续检测空调器附近的微可燃冷媒浓度,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因冷媒传感器异常导致对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检测及冷媒安全控制失效的问题,进而可以实现对空调器更长周期的冷媒泄露检测及冷媒安全控制。
在介绍了本申请的应用场景和设计思想之后,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媒安全控制装置,参阅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至少包括处理器11,以及与处理器11分别连接的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包括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和备用冷媒传感器122;
主用冷媒传感器121,用于检测微可燃冷媒浓度;
备用冷媒传感器122,用于在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出现异常时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
处理器11,用于获取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并基于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确定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控制空调器断开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冷媒管道的连通。
在具体实施时,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可以作为零部件安装于空调器的室内机内部;在另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还可以作为独立装置使用,以方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安装与否以及安装数量和位置等,例如,用户可以选择在空调器的室内机附近安装一个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也可以选择在室内多个位置分别安装一个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进一步的,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有线(如CAN总线)、无线(如WiFi)、蓝牙等任一通信方式与空调器的室内机通信连接以方便后续冷媒泄露指令的传输。
实际应用中,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首次上电使用时,处理器11可以从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选取至少一个冷媒传感器12作为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开始启用以检测微可燃冷媒浓度,而将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除至少一个主用冷媒传感器121之外的冷媒传感器12作为备用冷媒传感器122暂不启用,同时以主用冷媒传感器121首次检测微可燃冷媒浓度为起始,对主用冷媒传感器121的运行时长进行计时,以便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非首次上电使用时,处理器11可以对主用冷媒传感器121的运行时长是否不低于寿命阈值进行监测,在监测到主用冷媒传感器121的运行时长不低于寿命阈值时,确定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出现异常,当然,还可以在监测到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出现短路故障、断路故障等内部故障时,确定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出现异常,也可以在监测到主用冷媒传感器121的运行时长不低于寿命阈值且出现短路故障、断路故障等内部故障时,确定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出现异常,此时,处理器11可以将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的备用冷媒传感器122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具体可以将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未出现短路故障、断路故障等内部故障且运行时长低于寿命阈值的备用冷媒传感器122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121,从而可以在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不满足主用条件时,将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满足主用条件的备用冷媒传感器122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121继续检测空调器附近的微可燃冷媒浓度,进而可以实现对空调器更长周期的冷媒泄露检测。此外,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每次上电使用时,在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持续检测微可燃冷媒浓度的过程中,处理器11可以实时或定时获取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基于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确定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浓度未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继续实时或定时获取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反之,确定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控制空调器断开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冷媒管道的连通,例如,可以通过向空调器的室内机发送冷媒泄露指令并通过空调器的室内机向室外机转发冷媒泄露指令,来控制空调器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关闭所有电磁阀以断开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冷媒管道的连通,又如,可以通过向空调器的室内机发送冷媒泄露指令,来控制空调器的室内机关闭设置于冷媒管道上的冷媒截止装置中的电磁阀以断开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冷媒管道的连通,从而可以实现基于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到的微可燃冷媒浓度对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检测及冷媒安全控制,进而可以有效避免空调器发生冷媒泄露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提高采用诸如R32、R290等微可燃制冷剂作为冷媒的空调器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所示,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还可以包括本体14;本体14用于固定处理器11和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
在具体实施时,处理器11和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可以通过本体14固定,具体的,处理器11可以固定于本体14内部,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可以固定于本体14外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所示,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还可以包括排气装置13;排气装置13与处理器11连接,排气装置13用于在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进行排气。
在具体实施时,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排气装置13可以作为零部件安装于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本体14上,例如,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本体14上安装排气风扇等排气装置13;在另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排气装置13还可以作为独立装置使用,以方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安装与否以及安装数量和位置等,例如,用户可以选择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附近安装排气风扇、新风系统等排气装置13,也可以选择在室内多个位置分别安装一个排气风扇、新风系统等排气装置13,还可以选择将已经安装好的排气风扇、新风系统等作为排气装置13。进一步的,排气装置13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有线(如CAN总线)、无线(如WiFi)、蓝牙等任一通信方式与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处理器11通信连接,以便处理器11在基于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确定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浓度未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通过向排气装置13发送排气指令来控制排气装置13进行排气,从而可以有效且快速地降低冷媒泄露浓度,进而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空调器发生冷媒泄露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进一步提高采用诸如R32、R290等微可燃制冷剂作为冷媒的空调器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所示,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还可以包括报警装置15;报警装置15设置在本体14上且与处理器11连接,报警装置15用于在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进行报警。
在具体实施时,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报警装置15可以作为零部件安装于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本体14上;在另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报警装置15还可以作为独立装置使用,以方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安装与否以及安装数量和位置等,例如,用户可以选择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附近安装报警装置15,也可以选择在室内多个位置分别安装一个报警装置15,还可以选择将已经安装好的声光报警器、智能音箱等作为报警装置15。进一步的,报警装置15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有线(如CAN总线)、无线(如WiFi)、蓝牙等任一通信方式与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处理器11通信连接,以便处理器11在基于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确定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浓度未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通过向报警装置15发送报警指令来控制报警装置15进行报警,例如,报警装置15可以通过灯光闪烁且持续蜂鸣进行报警,还可以通过语音播报进行报警等,从而可以有效且快速地通知用户空调器发生冷媒泄露,以便用户及时进行开窗通风、空调器维修等后续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2所示,在本体14的同一方位上设置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和一个报警装置15。
在具体实施时,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本体14的同一方位上(例如前方)设置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和一个报警装置15的情况下,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首次上电使用时,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处理器11可以从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选择一个冷媒传感器12作为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并将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除主用冷媒传感器121之外的冷媒传感器12作为备用冷媒传感器122,从而通过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实现对冷媒泄露浓度的检测。此外,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非首次上电使用时,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处理器11可以在监测到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不满足主用条件时,将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满足主用条件的备用冷媒传感器122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121继续检测空调器附近的微可燃冷媒浓度,从而可以实现对空调器的更长周期的冷媒泄露检测。而且,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处理器11在基于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确定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还可以在控制空调器断开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冷媒管道的连通的同时,通过报警装置15进行报警,从而可以有效且快速地通知用户空调器发生冷媒泄露以便用户及时进行后续操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3所示,在本体14的不同方位上均设置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和一个报警装置15。
在具体实施时,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本体14的不同方位上(例如上方、下方、前方、左方、右方等)均设置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和一个报警装置15的情况下,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首次上电使用时,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处理器11可以针对每一方位,从该方位设置的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选择一个冷媒传感器12作为该方位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并将该方位设置的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除主用冷媒传感器121之外的冷媒传感器12作为该方位的备用冷媒传感器122,从而可以通过不同方位上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实现对不同方位的冷媒泄露浓度的检测,进而可以提高冷媒泄露浓度检测的准确性和冷媒安全控制的可靠性。此外,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非首次上电使用时,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处理器11可以针对每一方位,在监测到该方位设置的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不满足主用条件时,将该方位设置的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满足主用条件的备用冷媒传感器122切换为该方位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继续检测该方位的空调器附近的微可燃冷媒浓度,从而可以实现对不同方位更长周期的冷媒泄露检测。而且,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处理器11针对每一方位,在基于该方位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确定该方位的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在控制空调器断开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冷媒管道的连通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该方位的报警装置15进行报警,从而可以有效且快速地通知用户空调器发生冷媒泄露的具体方位以便用户及时进行后续处理。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参阅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40至少包括室内机41,室外机42,连接在室内机41和室外机42之间的冷媒管道43,以及与室内机41连接的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
在具体实施时,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可以利用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微可燃冷媒浓度,从而可以基于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到的微可燃冷媒浓度,监测冷媒泄露浓度是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当监测到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断开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冷媒管道的连通,例如,可以向室内机41发送冷媒泄露指令并通过室内机41向室外机42转发冷媒泄露指令,来控制室内机41和室外机42关闭所有电磁阀,从而可以断开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冷媒管道的连通,又如,可以通过向室内机41发送冷媒泄露指令,来控制室内机41关闭设置于冷媒管道43上的冷媒截止装置中的电磁阀,从而可以断开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冷媒管道的连通,进而可以实现对冷媒泄露检测及冷媒安全控制,有效避免冷媒泄露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提高使用安全性。而且,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在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不满足主用条件时,还可以将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满足主用条件的备用冷媒传感器122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121继续检测微可燃冷媒浓度,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因冷媒传感器异常导致冷媒泄露检测及冷媒安全控制失效的问题,进而可以实现更长周期的冷媒泄露检测及冷媒安全控制。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冷媒安全控制方法,该可以应用于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中的处理器11,具体的,参阅图5所示,该冷媒安全控制方法的概况流程如下:
步骤51:确定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出现异常时,将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的备用冷媒传感器122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121。
实际应用中,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首次上电使用时,处理器11可以从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选取至少一个冷媒传感器12作为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开始启用以检测微可燃冷媒浓度,而将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除至少一个主用冷媒传感器121之外的冷媒传感器12作为备用冷媒传感器122暂不启用,同时以主用冷媒传感器121首次检测微可燃冷媒浓度为起始,对主用冷媒传感器121的运行时长进行计时,以便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非首次上电使用时,处理器11可以对主用冷媒传感器121的运行时长是否不低于寿命阈值进行监测,在监测到主用冷媒传感器121的运行时长不低于寿命阈值时,确定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出现异常,当然,还可以在监测到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出现短路故障、断路故障等内部故障时,确定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出现异常,也可以在监测到主用冷媒传感器121的运行时长不低于寿命阈值且出现短路故障、断路故障等内部故障时,确定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出现异常,此时,处理器11可以将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的备用冷媒传感器122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具体可以将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未出现短路故障、断路故障等内部故障且运行时长低于寿命阈值的备用冷媒传感器122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121,从而可以在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不满足主用条件时,将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满足主用条件的备用冷媒传感器122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121继续检测空调器附近的微可燃冷媒浓度,进而可以实现对空调器更长周期的冷媒泄露检测。
在具体实施时,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本体14的同一方位上设置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的情况下,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首次上电使用时,处理器11可以从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选择一个冷媒传感器12作为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并将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除主用冷媒传感器121之外的冷媒传感器12作为备用冷媒传感器122,从而通过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实现对冷媒泄露浓度的检测。此外,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非首次上电使用时,在监测到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不满足主用条件时,将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满足主用条件的备用冷媒传感器122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121继续检测空调器附近的微可燃冷媒浓度,从而可以实现对空调器的更长周期的冷媒泄露检测。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本体14的不同方位上均设置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和一个报警装置15的情况下,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首次上电使用时,处理器11可以针对每一方位,从该方位设置的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选择一个冷媒传感器12作为该方位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并将该方位设置的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除主用冷媒传感器121之外的冷媒传感器12作为该方位的备用冷媒传感器122,从而可以通过不同方位上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实现对不同方位的冷媒泄露浓度的检测。此外,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非首次上电使用时,处理器11可以针对每一方位,在监测到该方位设置的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不满足主用条件时,将该方位设置的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满足主用条件的备用冷媒传感器122切换为该方位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继续检测该方位的空调器附近的微可燃冷媒浓度,从而可以实现对不同方位更长周期的冷媒泄露检测。
步骤52:获取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并基于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确定空调器40的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控制空调器40断开室内机41与室外机42之间冷媒管道43的连通。
在具体实施时,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本体14的同一方位上设置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的情况下,处理器11从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中选择一个冷媒传感器12作为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冷媒泄露浓度后,处理器11可以实时或定时获取该一个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并基于该一个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监测空调器40的冷媒泄露浓度是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当监测到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浓度未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继续实时或定时获取该一个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反之,当监测到空调器40的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可以控制空调器40断开室内机41与室外机42之间冷媒管道43的连通,例如,可以通过向空调器40的室内机41发送冷媒泄露指令并通过空调器40的室内机41向室外机42转发冷媒泄露指令,来控制空调器40的室内机41和室外机42关闭所有电磁阀以断开室内机41与室外机42之间冷媒管道43的连通,又如,可以通过向空调器40的室内机41发送冷媒泄露指令,来控制空调器40的室内机41关闭设置于冷媒管道43上的冷媒截止装置中的电磁阀以断开室内机41与室外机42之间冷媒管道43的连通,同时,还可以向排气装置13发送排气指令来控制排气装置13进行排气以及向报警装置15发送报警指令来控制报警装置15进行报警,从而可以在有效且快速地降低冷媒泄露浓度的同时,有效且快速地通知用户空调器发生冷媒泄露,以便用户及时进行开窗通风、空调器维修等后续处理。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冷媒安全控制装置10的本体14的不同方位上均设置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12和一个报警装置15的情况下,处理器11分别为各个方位选择一个冷媒传感器12作为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开始启用后,各个方位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开始持续检测冷媒泄露浓度,处理器11可以实时或定时获取各个方位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并基于各个方位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监测空调器40各个方位的冷媒泄露浓度是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当监测到空调器所有方位的冷媒泄露浓度均未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继续实时或定时获取各个方位的主用冷媒传感器121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反之,当监测到空调器40至少一个方位的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可以控制空调器40断开室内机41与室外机42之间冷媒管道43的连通,例如,可以通过向空调器40的室内机41发送冷媒泄露指令并通过空调器40的室内机41向室外机42转发冷媒泄露指令,来控制空调器40的室内机41和室外机42关闭所有电磁阀以断开室内机41与室外机42之间冷媒管道43的连通,又如,可以通过向空调器40的室内机41发送冷媒泄露指令,来控制空调器40的室内机41关闭设置于冷媒管道43上的冷媒截止装置中的电磁阀以断开室内机41与室外机42之间冷媒管道43的连通,同时,还可以向排气装置13发送排气指令来控制排气装置13进行排气以及向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的各个方位上的报警装置15发送报警指令来控制报警装置15进行报警,从而可以在有效且快速地降低冷媒泄露浓度的同时,有效且快速地通知用户空调器发生冷媒泄露的具体方位,以便用户及时进行开窗通风、空调器维修等后续处理。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11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媒安全控制方法。具体地,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内置在处理器11中,这样,处理器11就可以通过执行内置的计算机指令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媒安全控制方法。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媒安全控制方法还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在处理器11上运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媒安全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存储介质的任意组合,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但不限于是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具体地,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RAM、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采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还可以在诸如冷媒安全控制装置等设备上运行。然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代码的有形介质,该程序代码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媒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的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中包括主用冷媒传感器和备用冷媒传感器;
所述主用冷媒传感器,用于检测微可燃冷媒浓度;
所述备用冷媒传感器,用于在所述主用冷媒传感器出现异常时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主用冷媒传感器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并基于所述主用冷媒传感器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确定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控制所述空调器断开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冷媒管道的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用于固定所述处理器和所述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媒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在所述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进行报警。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冷媒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排气装置用于在所述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进行排气。
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室外机,连接在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之间的冷媒管道,以及与所述室内机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冷媒安全控制装置。
6.一种冷媒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中的主用冷媒传感器出现异常时,将所述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中的备用冷媒传感器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
获取所述主用冷媒传感器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并基于所述主用冷媒传感器检测的微可燃冷媒浓度,确定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浓度超出安全浓度范围时,控制所述空调器断开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冷媒管道的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媒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中的主用冷媒传感器出现异常之前,还包括:
以所述主用冷媒传感器首次检测微可燃冷媒浓度为起始,对所述主用冷媒传感器的运行时长进行计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媒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中的主用冷媒传感器出现异常,包括:
监测到所述主用冷媒传感器出现内部故障时,确定所述主用冷媒传感器出现异常;
和/或;
监测到所述主用冷媒传感器的运行时长不低于寿命阈值时,确定所述主用冷媒传感器出现异常。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冷媒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中的备用冷媒传感器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包括:
将所述至少两个冷媒传感器中未出现内部故障且运行时长低于寿命阈值的备用冷媒传感器切换为主用冷媒传感器。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冷媒安全控制方法。
CN202310084753.4A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冷媒安全控制装置、空调器、方法及介质 Pending CN1160859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4753.4A CN116085938A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冷媒安全控制装置、空调器、方法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4753.4A CN116085938A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冷媒安全控制装置、空调器、方法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85938A true CN116085938A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06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84753.4A Pending CN116085938A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冷媒安全控制装置、空调器、方法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8593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27377B2 (en) 2014-09-26 2024-03-12 Waterfurnace International, In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vapor injection compressor
US11953239B2 (en) 2018-08-29 2024-04-09 Waterfurnace International, Inc. Integrated demand water heating using a capacity modulated heat pump with desuperheat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27377B2 (en) 2014-09-26 2024-03-12 Waterfurnace International, In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vapor injection compressor
US11953239B2 (en) 2018-08-29 2024-04-09 Waterfurnace International, Inc. Integrated demand water heating using a capacity modulated heat pump with desuperheat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85938A (zh) 一种冷媒安全控制装置、空调器、方法及介质
US11125457B1 (en) Refrigerant leak sensor and mitig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CN102032650B (zh) 空调监控系统
CN105864964A (zh) 空调器的故障处理方法、故障处理装置和空调器
EP3726157B1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remote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saving a history of operation data of an air conditioner
CN103375874A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冷媒循环异常保护控制方法
CN105485856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制热状态下的异常检测方法
JP2015094574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822664A (zh) 空调的冷媒回收方法、系统及空调
CN109282424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控制装置
CN104566776A (zh) 水冷型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水冷型空调机组
CN112762527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断电控制方法
JP2004092976A (ja) 故障診断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11692638B (zh) 一种分体式一拖一空调系统及其冷剂泄漏监测控制方法
CN113028586B (zh) 压缩机的控制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556231A (zh) 一种机组及其高压保护方法
CN114754463A (zh) 冷媒泄露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
CN108332380B (zh) 风冷磁悬浮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55951B (zh) 空调制冷模式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空调
CN114153176A (zh) 发动机试验室安全运行监控系统
CN106403189A (zh) 一种空调器制冷剂泄漏的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CN110057027B (zh) 温湿度调节设备监控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1114501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100792521B1 (ko) 시스템 에어컨의 운전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8495188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