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85385B -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85385B
CN116085385B CN202310371871.3A CN202310371871A CN116085385B CN 116085385 B CN116085385 B CN 116085385B CN 202310371871 A CN202310371871 A CN 202310371871A CN 116085385 B CN116085385 B CN 1160853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display
component
system end
display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718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85385A (zh
Inventor
杨国锋
范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718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853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85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85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85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85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6Hi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转轴组件包括:第一铰接部件、第一检测部件、第二铰接部件和第二检测部件,第一铰接部件用于带动所述显示端相对于电子设备的系统端翻转;第一检测部件设置于第一铰接部件上,用于检测显示端相对系统端的翻转角度信号;第二铰接部件与第一铰接部件连接,用于带动显示端相对系统端沿预定方向转动;第二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件上,用于检测转轴部件的转动角度信号。系统端可以根据翻转角度信号和转动角度信号实现对显示端的精准显示控制。

Description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具有可相对开合的显示端(显示端的两面都可以进行显示)和系统的电子设备在显示端相对系统端开合时,需要根据显示端相对于系统端的开合角度及相对位置,对应实现显示端屏幕的点亮、熄灭以及平板模式切换。现有的实现方式是,通过转动部件实现显示端和系统端的连接,并在显示端和系统端的对应位置设置磁铁和感应器(感应器集成在电路板,用于收集转换电信号),随着显示端相对于系统端进行开合动作,开合角度发生变化,对应磁铁与感应器之间距离变化,感应器由于感应到磁通量的变化而对应转化不同的电信号,经系统捕捉转化控制,进而实现显示端屏幕的点亮、熄灭以及平板模式的切换。但是,如图1所示,现有实现方式在仿真模拟时仅是考量磁铁与感应器之间绝对高度,但显示端与系统端之间距离应为磁铁和感应器在转轴作用下的旋转直线距离,而非仿真时采用的两者之间的绝对高度;且磁铁与感应器的配合角度在显示端打开过程中亦在同步变化。即在模拟评估中无法精准体现实际状况需求,进而在实际需求功能方面显示端的显示控制不够精确。另外,当前磁铁的高斯值在电子设备量产管控公差只能在正负200范围内,相对于笔记本的角度感应需求稍显牵强。综上,电子设备的上述功能实现上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是难以避免的,增加了电子设备在量产管控中的难度,最终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具有双面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显示控制不够精确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转轴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铰接部件,所述第一铰接部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显示端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端翻转;
第一检测部件,所述第一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上,用于检测所述显示端相对所述系统端的翻转角度信号;
第二铰接部件,所述第二铰接部件包括转轴部件和横杆部件,所述横杆部件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铰接;所述转轴部件设置于所述横杆部件上,所述转轴部件与所述系统端铰接,所述转轴部件用于带动所述显示端相对所述系统端沿预定方向转动,所述预定方向为垂直所述系统端朝向所述显示端的表面的方向;
第二检测部件,所述第二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件上,用于检测所述转轴部件的转动角度信号;
所述翻转角度信号和所述转动角度信号用于所述显示端的显示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部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显示端;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横杆部件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一角度探针,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角度探针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或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角度探针用于探测所述显示端相对所述系统端的翻转角度信号,所述翻转角度信号经所述第一电路板传输至所述系统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部件包括第二固定座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系统端,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横杆部件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部件还包括过渡连接件,所述过渡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过渡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定位用的定位凸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包括第二电路板和第二角度探针,所述第二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系统端或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角度探针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或所述系统端;所述第二角度探针用于探测所述显示端相对所述系统端的转动角度信号,所述转动角度信号经所述第二电路板传输至所述系统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包括第一信号传输线,第一检测部件通过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与所述系统端电联;所述转轴部件和所述横杆部件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走线用的容置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部处设置有防护盖板,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布置于所述防护盖板与所述容置部的内壁面形成的防护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杆部件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所述第一铰接部件和所述第一检测部件。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端和系统端,所述显示端通过上述转轴组件与所述系统端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铰接部件实现显示端与系统端的翻转,通过设置于第一铰接部件的第一检测部件精准检测显示端相对系统端的翻转角度信号;通过第二铰接部件实现显示端与系统端的转动以转换显示端的显示面,通过设置于第二铰接部件的第二检测部件精准检测显示端相对系统端的转动角度信号,系统端根据翻转角度信号和转动角度信号实现对显示端的精准显示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图2的M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为显示第二电路板及第二信号传输线)。
图5为本申请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过渡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图4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申请辅助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防护盖板与横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铰接部件,101第一固定座,102第一转轴,2第一检测部件,201第一电路板,202第一角度探针,203第一信号传输线,3第二铰接部件,301转轴部件,3011第二固定座,3012第二转轴,3013过渡连接件,3014定位槽,3015定位凸起,3016倾斜面,302横杆部件,303容置部,304防护盖板,4第二检测部件,401第二电路板,402第二角度探针,403辅助安装件,404第二信号传输线。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申请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上述“发明内容”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上述“发明内容”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申请。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申请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转轴组件。
如图2至图4所示,该转轴组件包括:第一铰接部件1、第一检测部件2、第二铰接部件3和第二检测部件4。
第一铰接部件1与电子设备的显示端连接,用于带动显示端相对于电子设备的系统端翻转。
第一检测部件2设置于上述第一铰接部件1上,在第一铰接部件1带动显示端相对于系统端翻转时,第一检测部件2用于检测显示端相对于系统端翻转时的翻转角度信号,翻转角度即显示端与系统端之间的夹角。第一检测部件2将检测到的翻转角度信号传输至系统端,用于显示端的显示控制。
第二铰接部件3包括转轴部件301和横杆部件302,横杆部件302与第一铰接部件1铰接;即第一铰接部件1是相对第二铰接部件3转动的。而转轴部件301是设置于在横杆部件302上的,转轴部件301与电子设备的系统端是铰接的。转轴部件301用于带动显示端以及第一铰接部件1和第一检测部件2同时相对系统端沿预定方向转动,以实现显示端的显示面的转换。预定方向为垂直系统端朝向显示端的表面的方向。
第二检测部件4是设置于第二铰接部件3上的,用于检测转轴部件301的转动角度信号。具体的,假如当显示端的其中一个显示面(第一显示面)朝向系统端时,此时转轴部件301的转动角度为0°;当转动转轴部件301使得显示端的另一个显示面(第二显示面,也就是与第一显示面相对的一面)朝向系统端时,此时转轴部件301的转动角度为180°。第二检测部件4将检测到的转动角度信号传输至系统端,用于显示端的显示控制。
通过第一铰接部件1实现显示端与系统端的翻转,通过设置于第一铰接部件1的第一检测部件2精准检测显示端相对系统端的翻转角度信号;通过第二铰接部件3实现显示端与系统端的转动以转换显示端的显示面,通过设置于第二铰接部件3的第二检测部件4精准检测显示端相对系统端的转动角度信号,系统端根据翻转角度信号和转动角度信号实现对显示端的精准显示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铰接部件1包括第一固定座101和第一转轴102,第一固定座101固定于显示端靠近系统端的一端,第一固定座101可以安装于显示端的壳体内,第一固定座101上设置有与显示端的壳体配合固定连接用的固定孔;除上述固定方式外,第一固定座101与显示端的固定方式也可以采用焊接或者其他固定方式。第一转轴102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座101,第一转轴102的另一端铰接于横杆部件302的一端。当翻转显示端时,固定于显示端的第一固定座101以及固定于第一固定座101的第一转轴102会与显示端同时相对横杆部件302转动。或者对于显示端的翻转实现采用第一转轴102固定于横杆部件302上,第一固定座101与第一转轴102铰接,第一固定座101与显示端绕第一转轴102的轴向翻转。
与上述第一铰接部件1配合使用的第一检测部件2包括第一电路板201和第一角度探针202,第一电路板201设置于第一转轴102或第一固定座101上,第一角度探针202对应设置于第一固定座101或第一转轴102上。本公开以第一电路板201设置于第一转轴102、第一角度探针202对应设置于第一固定座101为例进行举例说明。第一电路板201呈环形并套设于第一转轴102外侧,当第一转轴102转动时,第一电路板201固定不动,而第一角度探针202是随第一转轴102转动的。在第一转轴102转动时,第一角度探针202用于探测显示端相对系统端的翻转角度信号,探测到的翻转角度信号经第一电路板201传输至系统端,用于显示端的显示控制。
以上结构实现了显示端相对于系统端的翻转,系统端根据第一角度探针202探测到的翻转角度信号对显示端的显示进行控制。比如,当显示端的第一面贴合于系统端的表面时,此时第一角度探针202探测的角度信号为0°,此时系统端控制显示端的第一显示面和第二显示面都不被点亮;当将显示端相对系统端翻转至翻转角度在20°与180°之间(但不限于此范围)时,显示端的第一显示面被点亮,显示端的第二显示面熄灭(不被点亮)。第一显示面被点亮时对应显示端相对系统端的翻转角度也可以是25°、30°或者其他角度。
在第一铰接部件1和第一检测部件2实现了显示端翻转及翻转角度探测的基础上,第二铰接部件3和第二检测部件4实现了显示端相对系统端的转动。如图6所示,第二铰接部件3中的转轴部件301包括第二固定座3011和第二转轴3012,第二固定座3011是固定设置于系统端的,第二转轴3012相对于横杆部件302垂直布置,第二转轴3012的一端与横杆部件302连接,第二转轴3012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3011铰接。具体的,第二转轴301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座3011,在第二转轴3012穿过第二固定座3011的一端设置过渡连接件3013。如图7至图9所示,过渡连接件3013可以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3012上,与过渡连接件3013配合的,在第二固定座3011上设置有定位槽3014,过渡连接件3013上设有与定位槽3014配合定位用的定位凸起3015。定位槽3014的深度较浅,当第二转轴3012转动时,定位凸起3015可以脱离定位槽3014的限制;而当第二转轴3012转动一定角度,即定位凸起3015随第二转轴3012转动至对应定位槽3014的位置时,定位凸起3015再次卡固于定位槽3014内。为了定位槽3014实现对定位凸起3015的定位作用的同时便于定位凸起3015在第二转轴3012转动时脱离定位槽3014,将定位槽3014的侧槽壁设置为倾斜面3016,即定位槽3014为扩口的槽型结构。定位槽3014一般对称的设置两个,而定位凸起3015也对应的设置两个,要进行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时,显示端转动180°,定位凸起3015对应卡设与定位槽3014内。
设置于第二铰接部件3的第二检测部件4包括第二电路板401和第二角度探针402,第二电路板401安装于系统端或第二转轴3012,第二角度探针402对应设置于第二转轴3012或系统端,本申请以第二电路板401安装于系统端、第二角度探针402对应设置于第二转轴3012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电路板401时固定在系统端的,当第二转轴3012转动时,第二角度探针402与第二转轴3012同时转动,以探测第二转轴3012的转动角度。第二角度探针402用于探测所述显示端相对系统端的转动角度信号,转动角度信号经第二电路板401传输至系统端,系统端根据转动角度信号实现对显示端的精准显示控制。为了更好的实现第二角度探针402的安装,将第二角度探针402安装于辅助安装件403上,辅助安装件403的一端卡固于第二转轴3012穿过第二固定座3011的一端,如图10所示,辅助安装件403靠近第二电路板401的一端为外径大于第二转轴3012外径的圆盘状的板材,第二角度探针402设置于该圆盘状的板材上。
以上结构实现了显示端相对于系统端的沿设定方向的转动,也就是实现了电子设备的运行模式的转换。假如,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面朝向系统端时,电子设备作为笔记本电脑使用,而当第二转轴3012转动180°时,电子设备的显示端可折叠于系统端,此时,电子设备的第二显示面被点亮,电子设备切换为PAD模式(平板模式)。而需要再次将电子设备调整为笔记本电脑模式时,可以反向转动显示端180°,或者,在第一次转动180°的基础上继续沿同一方向转动180°即可。系统端根据第二角度探针402探测到的翻转角度信号对显示端的显示进行控制。比如,基于前述第一显示端的翻转动作,在第一铰接部件1带动显示端相对于系统端翻转至180°后,转动第二转轴3012,使得显示端折叠至系统端上,此时,显示端的第二面朝向系统端,显示端的两个显示面都不被点亮。然后再翻转显示端,显示端相对系统端翻转至翻转角度在20°与180°之间(但不限于此范围)时,显示端的第二面被点亮,而显示端的第一面不被点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件2还包括第一信号传输线203,第一检测部件2通过第一信号传输线203与系统端电联,具体的,第一信号传输线20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电路板201,另一端连接至系统端。转轴部件301和横杆部件302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203走线用的容置部303,对应第二转轴3012形成的容置部303可构造为沿第二转轴3012轴向形成的通孔。如图11所示,容置部303处设置有防护盖板304,防护盖板304的长度可以根据该转轴组件与显示端的壳体结构进行设计,不与显示端的壳体发生干涉为准。第一信号传输线203至少一部分布置于防护盖板304与容置部303的内壁面形成的防护空间内,第一信号传输线203的其他部分可以通过容置部303与显示端的壳体进行防护;该结构一方面提高了电子设备整体的美观性,另一方面,防止第一信号传输线203被破坏。而第二检测部件4则通过第二信号传输部件与系统端电联,具体的,第二信号传输线404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电路板401,另一端连接至系统端。第二信号传输线404可以布置于系统端的壳体内以得到防护。
为了更加平稳的实现显示端与系统端的翻转和连接,在横杆部件302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铰接部件1和第一检测部件2,第二转轴3012的一端则固定于横杆部件302的中间位置。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显示端和系统端,显示端通过上述转轴组件与系统端连接。
以上对本申请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申请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转轴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铰接部件,所述第一铰接部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显示端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端翻转;所述第一铰接部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一转轴;
第一检测部件,所述第一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上;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一角度探针,所述第一角度探针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或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角度探针是随第一转轴转动的;所述第一角度探针用于检测所述显示端相对所述系统端的翻转角度信号;探测到的翻转角度信号经所述第一电路板传输至所述系统端,用于所述显示端的显示控制;第二铰接部件,所述第二铰接部件包括转轴部件和横杆部件,所述横杆部件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铰接;所述转轴部件设置于所述横杆部件上,所述转轴部件与所述系统端铰接,所述转轴部件用于带动所述显示端相对所述系统端沿预定方向转动,所述预定方向为垂直所述系统端朝向所述显示端的表面的方向;
第二检测部件,所述第二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件上,用于检测所述转轴部件的转动角度信号;
所述翻转角度信号和所述转动角度信号用于所述显示端的显示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显示端;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横杆部件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一固定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部件包括第二固定座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系统端,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横杆部件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部件还包括过渡连接件,所述过渡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过渡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定位用的定位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包括第二电路板和第二角度探针,所述第二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系统端或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角度探针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或所述系统端;所述第二角度探针用于探测所述显示端相对所述系统端的转动角度信号,所述转动角度信号经所述第二电路板传输至所述系统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包括第一信号传输线,第一检测部件通过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与所述系统端电联;所述转轴部件和所述横杆部件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走线用的容置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处设置有防护盖板,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布置于所述防护盖板与所述容置部的内壁面形成的防护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部件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所述第一铰接部件和所述第一检测部件。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端和系统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端通过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组件与所述系统端连接。
CN202310371871.3A 2023-04-10 2023-04-10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085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1871.3A CN116085385B (zh) 2023-04-10 2023-04-10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1871.3A CN116085385B (zh) 2023-04-10 2023-04-10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85385A CN116085385A (zh) 2023-05-09
CN116085385B true CN116085385B (zh) 2023-07-18

Family

ID=86187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71871.3A Active CN116085385B (zh) 2023-04-10 2023-04-10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8538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32478A (fr) * 1965-05-12 1966-03-18 étau à main pour pièces cylindriques ou coniques
KR100825245B1 (ko) * 1999-05-06 2008-04-25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전자 장치의 열린/닫힌 상태를 검출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504143B1 (ko) * 2003-01-11 2005-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카메라 각도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JP4079833B2 (ja) * 2003-06-03 2008-04-23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回転規制機構付2軸ヒンジ
JP2005092702A (ja) * 2003-09-19 2005-04-07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CN101153625A (zh) * 2006-09-28 2008-04-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
JP4912969B2 (ja) * 2007-06-29 2012-04-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4719929B2 (ja) * 2009-03-31 2011-07-06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337638B2 (en) * 2013-01-29 2016-05-10 Grid Sentry LLC Clamp mechanism for power distribution line sensors
CN205278095U (zh) * 2016-01-13 2016-06-01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转轴部件及具有该转轴部件的转动支架
CN109478236A (zh) * 2018-10-15 2019-03-1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6748611U (zh) * 2022-02-10 2022-06-14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85385A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33280B2 (en) Multiaxial hinge assembly with rotational direction indicator
US6813143B2 (en) Mobile device featuring 90 degree rotatable front cover for covering or revealing a keyboard
US6460221B1 (en) Hinged electronic device
JPH066391Y2 (ja) 表示部開閉検出機構
JP5431915B2 (ja) ドアの位置センサ
JP5641890B2 (ja) 電子機器
JP4709693B2 (ja) 電子機器
JPS5853562A (ja) 電気式パ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8912902B1 (en) Lookdown enable/disable for detectors
CN116085385B (zh)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1504286A (zh) 角度测量装置
WO2018186024A1 (ja) 端末装置
JP5483762B2 (ja) 電子機器
JP2006118279A (ja) スイングドア開閉検知システム
JP5595150B2 (ja) 電子機器
US9606570B2 (en) Manipulator device
CN215212907U (zh) 智能门
CN218557142U (zh) 旋转夹爪
JP3851058B2 (ja) 扉ロック装置
CN221648833U (zh) 冰箱
JP2743900B2 (ja) 開閉式電子機器筐体
CN212726375U (zh) 一种双面翻转接线盒
CN113090146A (zh) 铰链和测距组件在铰链中的安装方法
CN214795743U (zh) 一种带屏幕的旋钮组件
CN220935396U (zh) 一种边框组件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