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66984A - 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66984A
CN116066984A CN202211581950.9A CN202211581950A CN116066984A CN 116066984 A CN116066984 A CN 116066984A CN 202211581950 A CN202211581950 A CN 202211581950A CN 116066984 A CN116066984 A CN 116066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air conditioner
water
concentrat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819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昕
陈志伟
张福臣
李成俊
陈光玮
许泽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158195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669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66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669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2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 F24F8/24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using sterilising media
    • F24F8/26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using sterilising media using ozo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该方法包括:确定空调处于臭氧杀菌模式,所述臭氧杀菌模式为利用臭氧进行杀菌的模式;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其中,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中携带有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本发明提升了空调杀菌的有效性和杀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设备,具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随着工业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工艺、新材料、新造型、新技术在空调上的运用,不仅开发出了各式各样的空调,而且对空调在不同运行场景下的控制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全球家家户户都特别重视室内的空气质量,很多空调也配备了杀菌模块,以对室内进行高效杀菌,从而提高用户居家卫生防护。
现有的空调器除菌功能收效甚微,实际上并不能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例如57℃高温杀菌,需要在100℃情况下持续30分钟才能杀死,57℃的温度只能清除很小一部分的病菌;紫外线杀菌,紫外线虽具有杀菌效果,但是空调内部紫外线照射范围有限,并不能在复杂的空调内部达到有效消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空调消毒方式无法实现有效消毒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包括:确定空调处于臭氧杀菌模式,所述臭氧杀菌模式为利用臭氧进行杀菌的模式;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其中,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中携带有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
可选的,所述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包括: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一臭氧发生器在臭氧水出口处生成臭氧,以使得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其中,所述臭氧水出口为臭氧水从所述加湿模块喷出的出口;控制所述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从所述臭氧水出口喷出,并到达所述空调内部,以使得到达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携带所述羟基自由基。
可选的,所述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包括: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二臭氧发生器将生成的臭氧通入空调水箱内,以生成臭氧水;控制所述空调的加湿模块从所述空调水箱内获取所述臭氧水,并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二臭氧发生器将生成的臭氧通入空调水箱内,以生成臭氧水,包括:检测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在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二臭氧发生器将生成的臭氧通入空调水箱内,并在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细菌指标浓度或者所述空调水箱内水中臭氧浓度达到预设浓度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空调水箱内通入臭氧,以得到所述臭氧水。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不对所述空调水箱内通入臭氧,并将所述空调水箱内当前存在的水作为所述臭氧水。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一臭氧发生器在臭氧水出口处生成臭氧,包括:检测所述空调内部的第二细菌指标浓度;在所述空调内部的第二细菌指标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一臭氧发生器在臭氧水出口处生成臭氧。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空调内部的第二细菌指标浓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退出所述臭氧杀菌模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臭氧水的当前浓度;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量,对臭氧水的当前浓度进行调节,直到臭氧水的浓度达到预设浓度阈值。
可选的,在所述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空调开启制热模式,以蒸发所述空调内部的水以及分解残留的臭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装置,包括:臭氧杀菌模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空调处于臭氧杀菌模式,所述臭氧杀菌模式为利用臭氧进行杀菌的模式;臭氧水喷射单元,用于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其中,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中携带有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
可选的,所述臭氧水喷射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一臭氧发生器在臭氧水出口处生成臭氧,以使得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其中,所述臭氧水出口为臭氧水从所述加湿模块喷出的出口;控制所述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从所述臭氧水出口喷出,并到达所述空调内部,以使得到达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携带所述羟基自由基。
可选的,所述臭氧水喷射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二臭氧发生器将生成的臭氧通入空调水箱内,以生成臭氧水;控制所述空调的加湿模块从所述空调水箱内获取所述臭氧水,并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
可选的,所述臭氧水喷射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在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二臭氧发生器将生成的臭氧通入空调水箱内,并在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细菌指标浓度或者所述空调水箱内水中臭氧浓度达到预设浓度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空调水箱内通入臭氧,以得到所述臭氧水。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臭氧水生成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不对所述空调水箱内通入臭氧,并将所述空调水箱内当前存在的水作为所述臭氧水。
可选的,所述所述臭氧水喷射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空调内部的第二细菌指标浓度;在所述空调内部的第二细菌指标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一臭氧发生器在臭氧水出口处生成臭氧。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臭氧杀菌模式退出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空调内部的第二细菌指标浓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退出所述臭氧杀菌模式。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臭氧水当前浓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臭氧水的当前浓度;臭氧发生量调整单元,用于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量,对臭氧水的当前浓度进行调节,直到臭氧水的浓度达到预设浓度阈值。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制热模式开启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开启制热模式,以蒸发所述空调内部的水以及分解残留的臭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杀菌控制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通过确定空调处于臭氧杀菌模式,所述臭氧杀菌模式为利用臭氧进行杀菌的模式;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其中,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中携带有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实现了加湿模块将臭氧水喷至空调器内,同时喷出的臭氧水携带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氧化性更强的羟基自由基,使得机内既有臭氧水提高杀菌效率,气态臭氧也能在水无法到达的盲区进行杀菌,提高了杀菌效率和杀菌的有效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空调消毒方式无法实现有效消毒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除菌功能收效甚微,实际上并不能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例如57℃高温杀菌,需要在100℃情况下持续30分钟才能杀死,57℃的温度只能清除很小一部分的病菌;紫外线杀菌,紫外线虽具有杀菌效果,但是空调内部紫外线照射范围有限,并不能在复杂的空调内部达到有效消毒。
臭氧作为一种高效的广谱的杀菌剂,依靠其强氧化性可以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和真菌等。而且臭氧在使用后可以经过处理变成氧气,不会像其他化学消毒剂那样有残留,无消毒副产物,可以对空调内部环境进行无死角的杀菌。一般臭氧杀菌后机内的臭氧浓度都会处于较高的水平,用户需等待一段时间来进行臭氧的处理,才能安全的进行使用,这也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与安全。
基于上述问题,申请人发现,具有强氧化性的臭氧与水反应会生成氧化性更强的羟基自由基,能够更高效地作用于灭杀细菌、孢子、病毒和真菌等。臭氧溶解于水中形成臭氧水的杀菌效率比臭氧在空气中的杀菌率高,因为臭氧水相比臭氧含有大量的氧离子和羟基,氧化性更强。臭氧与水反应和溶解能提高臭氧的杀菌效率,同时也能降低机内臭氧浓度,提高臭氧杀菌的使用安全性。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通过确定空调处于臭氧杀菌模式,所述臭氧杀菌模式为利用臭氧进行杀菌的模式;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其中,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中携带有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实现了加湿模块将臭氧水喷至空调器内,同时喷出的臭氧水携带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氧化性更强的羟基自由基,使得机内既有臭氧水提高杀菌效率,气态臭氧也能在水无法到达的盲区进行杀菌,提高了杀菌效率和杀菌的有效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空调消毒方式无法实现有效消毒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请参阅图1,该方法可以通过空调控制器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1,确定空调处于臭氧杀菌模式,所述臭氧杀菌模式为利用臭氧进行杀菌的模式;
步骤S103,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其中,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中携带有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
在上述实施例中,加湿模块对于臭氧水的获取,可以是其他模块/单元生成臭氧水,加湿模块从该模块/单元获取。该模块/单元可以是空调配置的,或者也可以是空调外部的。或者,也可以是加湿模块自身设置有臭氧水的生成和容纳空间。优选的,空调水箱中容纳有臭氧水,例如,空调水箱中注入水,并且水箱内有臭氧发生装置,通过臭氧发生装置生成臭氧,并将臭氧通入水中,可以生成臭氧水。通过控制臭氧发生装置生成臭氧的速度,可以控制生成的臭氧水的浓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空调内部为需要进行杀菌的空调内部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中,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中携带有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可以是:加湿模块获取的臭氧水中已然有羟基自由基;或者,也可以是在加湿模块的臭氧水出口处现生成羟基自由基,并携带进加湿模块的臭氧水出口处喷射出的臭氧水或者水中。优选的,加湿模块的臭氧水出口处设置有臭氧发生装置,用于生成臭氧,生成的臭氧和臭氧水出口输出的臭氧水作用,生成羟基自由基。
需要说明的是,臭氧溶解于水中形成臭氧水的杀菌效率比臭氧在空气中的杀菌率高,因为臭氧水相比臭氧含有大量的氧离子和羟基,氧化性更强。臭氧与水反应和溶解能提高臭氧的杀菌效率,同时也能降低机内臭氧浓度,提高臭氧杀菌的使用安全性。
该实施例,通过确定空调处于臭氧杀菌模式,所述臭氧杀菌模式为利用臭氧进行杀菌的模式;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其中,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中携带有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实现了加湿模块将臭氧水喷至空调器内,同时喷出的臭氧水携带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氧化性更强的羟基自由基,使得机内既有臭氧水提高杀菌效率,气态臭氧也能在水无法到达的盲区进行杀菌,提高了杀菌效率和杀菌的有效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空调消毒方式无法实现有效消毒的技术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包括: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一臭氧发生器在臭氧水出口处生成臭氧,以使得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其中,所述臭氧水出口为臭氧水从所述加湿模块喷出的出口;控制所述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从所述臭氧水出口喷出,并到达所述空调内部,以使得到达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携带所述羟基自由基。
该实施例中,加湿模块将水箱中的臭氧水喷至空调器内,同时在水的出口处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喷出的臭氧水雾携带者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至空调器内进行杀菌,使得机内既有臭氧水提高杀菌效率,气态臭氧也能在水无法到达的盲区进行杀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包括: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二臭氧发生器将生成的臭氧通入空调水箱内,以生成臭氧水;控制所述空调的加湿模块从所述空调水箱内获取所述臭氧水,并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臭氧发生器和第二臭氧发生器可以是同一个臭氧发生器,或者,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臭氧发生器。
该实施例中,打开臭氧杀菌模式时,在水箱中通入臭氧进行对水的杀菌,保证水箱中水的洁净度,并得到具有一定臭氧浓度的臭氧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二臭氧发生器将生成的臭氧通入空调水箱内,以生成臭氧水,包括:检测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在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二臭氧发生器将生成的臭氧通入空调水箱内,并在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细菌指标浓度或者所述空调水箱内水中臭氧浓度达到预设浓度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空调水箱内通入臭氧,以得到所述臭氧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可以是细菌浓度。第一预设细菌指标浓度(单位为CFU/m l)可以是基于用户需求指定的,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不对所述空调水箱内通入臭氧,并将所述空调水箱内当前存在的水作为所述臭氧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一臭氧发生器在臭氧水出口处生成臭氧,包括:检测所述空调内部的第二细菌指标浓度;在所述空调内部的第二细菌指标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一臭氧发生器在臭氧水出口处生成臭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细菌指标浓度可以是细菌菌落浓度(数量)。第二预设细菌指标浓度(单位为CFU/m2)可以是基于用户需求指定的,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空调内部的第二细菌指标浓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退出所述臭氧杀菌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臭氧水的当前浓度;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量,对臭氧水的当前浓度进行调节,直到臭氧水的浓度达到预设浓度阈值。
该实施例中,调控臭氧发生器的单位时间臭氧发生量来控制喷出水雾的臭氧浓度,臭氧浓度为预设的能达到高杀菌率的最优浓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空调开启制热模式,以蒸发所述空调内部的水以及分解残留的臭氧。
上述实施例通过加湿水与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反应、溶解产生氧化性更强的氧离子和羟基自由基,提高杀菌效率;通过控制水箱中的细菌浓度,和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的量来控制加湿水中的臭氧浓度,使得机内臭氧浓度维持在相对低的水平上,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第一步,空调开启杀菌模式,所述空调为具有加湿、臭氧杀菌和制热功能的空调。
第二步,用微生物检测仪检测空调加湿水箱内的水洁净情况,所述水箱内部装有臭氧发生器1。判断水内细菌浓度是否超过预设值nCFU/m l,若结果为是,则进行第三步,若结果为否,则直接进入第四步。
第三步,打开水箱中的臭氧发生器1将臭氧通入水箱进行杀菌,实时用臭氧检测仪检测水中的臭氧浓度和用微生物检测仪检测水的洁净情况,当水内细菌浓度小于预设值nCFU/m l或水中臭氧浓度等于预设最优臭氧水浓度k时,关闭臭氧发生器。
第四步,用微生物检测仪检测空调机内菌落数是否超过预设值mCFU/m3,若结果为是,则进行第五步,若结果为否,则直接进行第九步。
第五步,空调打开加湿模块和臭氧发生器2,同时关闭空调进出风口。所述加湿模块可以为空调加湿功能所用的加湿模块,也可以是额外安装的加湿模块。所述臭氧发生器2安装于加湿模块出口处,能将发生的臭氧及时地溶解于加湿模块喷出的水。
第六步,实时检测加湿水与臭氧溶解后臭氧水的浓度,通过调控臭氧发生器的发生量使臭氧水浓度达到预设最优杀菌浓度k。
第七步,实时检测空调机内微生物数量,当微生物数量小于预设值mCFU/m3时,关闭臭氧发生器2和加湿模块;
第八步,空调打开制热模式,蒸发机内的臭氧水,分解机内空气中残留的臭氧;
第九步,臭氧杀菌模式关闭。
可选的,可以只在水箱里安装臭氧发生器,臭氧溶解至水中使得水箱中臭氧水浓度达到预设值k,再由加湿模块震荡喷出水雾,达到使用臭氧水进行机内臭氧杀菌和清洁的功能。
该实施例,为提高臭氧杀菌效率,以及解决臭氧杀菌后的安全问题,提高用户对于臭氧杀菌功能的体验感,该实施例在空调打开臭氧杀菌模式时,在水箱中通入臭氧进行对水的杀菌,保证水箱中水的洁净度,使得加湿时不会让机内细菌浓度过高,并得到具有一定臭氧浓度的臭氧水,臭氧水的杀菌效果强于臭氧在空气中进行杀菌的效果(具体如表1和表2所示)。加湿模块将水箱中的臭氧水喷至空调器内,同时在水的出口处臭氧发生器发生臭氧,喷出的臭氧水雾携带者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至空调器内进行杀菌,同时调控臭氧发生器的单位时间臭氧发生量来控制喷出水雾的臭氧浓度,臭氧浓度为预设的能达到高杀菌率的最优浓度k,以此来提高臭氧杀菌效率。
表1臭氧在空气中的杀菌效果
表2臭氧溶解于水中的杀菌效果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通过水为载体富集臭氧,使得臭氧杀菌后机内的空气中臭氧浓度大大减小,保证用户的安全,用户也能在杀菌后更短时间内能使用空调,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臭氧杀菌模式确定单元31,用于确定空调处于臭氧杀菌模式,所述臭氧杀菌模式为利用臭氧进行杀菌的模式;
臭氧水喷射单元33,用于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其中,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中携带有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
可选的,所述臭氧水喷射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一臭氧发生器在臭氧水出口处生成臭氧,以使得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其中,所述臭氧水出口为臭氧水从所述加湿模块喷出的出口;控制所述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从所述臭氧水出口喷出,并到达所述空调内部,以使得到达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携带所述羟基自由基。
可选的,所述臭氧水喷射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二臭氧发生器将生成的臭氧通入空调水箱内,以生成臭氧水;控制所述空调的加湿模块从所述空调水箱内获取所述臭氧水,并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
可选的,所述臭氧水喷射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在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二臭氧发生器将生成的臭氧通入空调水箱内,并在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细菌指标浓度或者所述空调水箱内水中臭氧浓度达到预设浓度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空调水箱内通入臭氧,以得到所述臭氧水。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臭氧水生成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不对所述空调水箱内通入臭氧,并将所述空调水箱内当前存在的水作为所述臭氧水。
可选的,所述所述臭氧水喷射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空调内部的第二细菌指标浓度;在所述空调内部的第二细菌指标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一臭氧发生器在臭氧水出口处生成臭氧。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臭氧杀菌模式退出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空调内部的第二细菌指标浓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退出所述臭氧杀菌模式。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臭氧水当前浓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臭氧水的当前浓度;臭氧发生量调整单元,用于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量,对臭氧水的当前浓度进行调节,直到臭氧水的浓度达到预设浓度阈值。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制热模式开启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开启制热模式,以蒸发所述空调内部的水以及分解残留的臭氧。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杀菌控制装置,通过确定空调处于臭氧杀菌模式,所述臭氧杀菌模式为利用臭氧进行杀菌的模式;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其中,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中携带有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实现了加湿模块将臭氧水喷至空调器内,同时喷出的臭氧水携带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氧化性更强的羟基自由基,使得机内既有臭氧水提高杀菌效率,气态臭氧也能在水无法到达的盲区进行杀菌,提高了杀菌效率和杀菌的有效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空调消毒方式无法实现有效消毒的技术问题。
实施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杀菌控制装置。该空调的杀菌控制装置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通过确定空调处于臭氧杀菌模式,所述臭氧杀菌模式为利用臭氧进行杀菌的模式;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其中,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中携带有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实现了加湿模块将臭氧水喷至空调器内,同时喷出的臭氧水携带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氧化性更强的羟基自由基,使得机内既有臭氧水提高杀菌效率,气态臭氧也能在水无法到达的盲区进行杀菌,提高了杀菌效率和杀菌的有效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空调消毒方式无法实现有效消毒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客户端,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空调处于臭氧杀菌模式,所述臭氧杀菌模式为利用臭氧进行杀菌的模式;
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其中,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中携带有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包括:
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一臭氧发生器在臭氧水出口处生成臭氧,以使得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其中,所述臭氧水出口为臭氧水从所述加湿模块喷出的出口;
控制所述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从所述臭氧水出口喷出,并到达所述空调内部,以使得到达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携带所述羟基自由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包括:
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二臭氧发生器将生成的臭氧通入空调水箱内,以生成臭氧水;
控制所述空调的加湿模块从所述空调水箱内获取所述臭氧水,并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二臭氧发生器将生成的臭氧通入空调水箱内,以生成臭氧水,包括:
检测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
在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二臭氧发生器将生成的臭氧通入空调水箱内,并在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细菌指标浓度或者所述空调水箱内水中臭氧浓度达到预设浓度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空调水箱内通入臭氧,以得到所述臭氧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空调水箱内水的第一细菌指标浓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不对所述空调水箱内通入臭氧,并将所述空调水箱内当前存在的水作为所述臭氧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一臭氧发生器在臭氧水出口处生成臭氧,包括:
检测所述空调内部的第二细菌指标浓度;
在所述空调内部的第二细菌指标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一臭氧发生器在臭氧水出口处生成臭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空调内部的第二细菌指标浓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细菌指标浓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退出所述臭氧杀菌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臭氧水的当前浓度;
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量,对臭氧水的当前浓度进行调节,直到臭氧水的浓度达到预设浓度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空调开启制热模式,以蒸发所述空调内部的水以及分解残留的臭氧。
10.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臭氧杀菌模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空调处于臭氧杀菌模式,所述臭氧杀菌模式为利用臭氧进行杀菌的模式;
臭氧水喷射单元,用于控制空调的加湿模块将获取的臭氧水喷射至空调内部,其中,喷射至所述空调内部的臭氧水中携带有臭氧与水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
1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的杀菌控制装置。
CN202211581950.9A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Pending CN1160669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1950.9A CN116066984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1950.9A CN116066984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66984A true CN116066984A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77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81950.9A Pending CN116066984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6698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30908A1 (e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focused gas phase application of biocide
JP2003227622A (ja) 殺菌水を用いた除菌脱臭空調システム
CN113251605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JPH10253096A (ja) 殺菌・脱臭手段を備えた空調装置
CN111336656B (zh) 空调器消毒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06966A (zh) 空气净化的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251603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6066984A (zh) 一种空调的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WO2023207095A1 (zh) 空调室内机除菌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3910114U (zh) 一种鞋底消毒的装置
WO2023086974A1 (en) Scent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an environment
CN113251606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JP2013213657A (ja) 空調機
CN113834181A (zh) 一种空调器的除菌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1397159A (zh) 一种杀毒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3834178B (zh) 一种控制方法、设备、空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540183B (zh) 空调臭氧控制方法、设备、空调、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JP6296275B2 (ja) 気化式加湿器の加湿用濾材の殺菌処理方法及び気化式加湿器を備えた加湿システム、並びに該加湿システムを備えた施設
CN220707632U (zh) 相对密闭空间专用的空气灭菌净化调控装置
CN216693921U (zh) 消毒设备
CN213810870U (zh) 一种电化学消毒的空调机组
JP2013213656A (ja) 空調機
CN115076875A (zh) 空调室内机除菌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nuwatsuk et al. Fabrication of ozone generator for indoor air quality
JP2011179791A (ja) 空気調和機室内機の殺菌洗浄方法及び殺菌洗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