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8003A - 无缝蓝牙切换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缝蓝牙切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8003A
CN116058003A CN202180055188.8A CN202180055188A CN116058003A CN 116058003 A CN116058003 A CN 116058003A CN 202180055188 A CN202180055188 A CN 202180055188A CN 116058003 A CN116058003 A CN 116058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t
accessory
identifier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51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志伟
陈民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zer Asia Pacific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zer Asia Pacific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zer Asia Pacific Pte Ltd filed Critical Razer Asia Pacific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058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80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 H04W36/035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in self-organis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促进蓝牙配件装置的蓝牙通信从第一蓝牙主机到第二蓝牙主机的无缝切换的方法和装置。第一主机标识符为第一蓝牙主机的蓝牙通信唯一地标识该第一蓝牙主机,第二主机标识符为第二蓝牙主机的蓝牙通信唯一地标识该第二蓝牙主机。主机标识符存储在蓝牙配件装置中并被提供至移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允许用户选择第一或第二蓝牙主机作为蓝牙配件装置的选定主机,而无需将主机装置与配件装置重新配对。由于无需重新配对,用户可快速地、无缝地在多个不同的主机装置之间切换蓝牙配件的通信。

Description

无缝蓝牙切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在此涉及用于在各种支持蓝牙的装置之间无缝切换通信的组件、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支持蓝牙的装置,包括如耳机、无线扬声器和其他配件,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同时,包括配件的许多装置,如汽车、电视、收音机、计算机、手机和/或智能型手机也是支持蓝牙的,并且能够连接到蓝牙装置。为了使支持蓝牙的装置能够与另一支持蓝牙的装置进行通信,这两个装置通常必须首先遵循蓝牙配对过程,其中,装置在交握过程中交换标识信息和其他参数。为将支持蓝牙的装置连接到不同的支持蓝牙的装置,支持蓝牙的配件可能需要与第一装置断开连接,然后再与第二装置连接。对于希望在多个装置之间快速切换蓝牙通信的用户来说,这个过程可能是冗长、耗时、且使人沮丧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的不同视图里,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说明相同或类似的组件、特征和结构。附图不一定是依照实际标尺比例而绘制,而是一般而言会多加强调本公开内容的方面。在以下说明中,将参照下列附图来描述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其中:
图1示出了能进行蓝牙通信的支持蓝牙的装置的示例性集合;
图2示出了允许支持蓝牙的装置在多个选定的支持蓝牙的装置之间无缝切换的示例性应用程序(APP);
图3示出了允许支持蓝牙的装置在多个支持蓝牙的装置之间无缝切换示例性应用程序(APP);
图4示出了允许支持蓝牙的装置在多个支持蓝牙的装置之间无缝切换的示例性系统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参考附图,以通过说明的方式示出了可以实施本公开内容的具体细节和方面。详尽地说明了一个或多个方面,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过实施本公开内容。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利用其他方面,并且可以进行结构、逻辑和电气改变。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因为一些方面可与一个或多个其他方面相结合,而形成新的方面。结合方法描述了各个方面,并且结合装置描述了各个方面,反之亦然。然而,可理解的是,结合方法描述的方面可以类似地应用于装置,反之亦然。应该注意的是,在整个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用来描述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特征和结构。
如以下更详细地讨论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允许支持蓝牙的装置(例如,配件)在各种支持蓝牙的装置(例如,主机装置)之间无缝切换其蓝牙通信,而不需要与新选定装置重新配对。该解决方案提高了当对例如蓝牙配件装置的从一个主机装置到另一个主机装置的连接进行切换时的速度和连续性。
图1示出了能够使用蓝牙通信协议相互通信的支持蓝牙的装置集合。蓝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短距离无线协议标准,允许在短距离内进行无线数据交换。蓝牙在2.402GHz至2.48GHz的频段上工作,并涵盖具有不同输出功率的各类装置。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Special Interest Group;“蓝牙SIG”)负责维护随时间推移新版本发布而进展的蓝牙标准,从蓝牙1.0开始,目前已经发展到蓝牙5.2。本文使用的用语“蓝牙”,除非具体指明特定的版本(或修订的版本),否则将包括所有过去和未来的蓝牙标准版本/发布。当提到特定的版本时,例如,“蓝牙4.1”,其意味着包括该特定版本的所有修订版以及兼容于该标准的版本。举例来说,目前核心蓝牙规范的版本是蓝牙核心规范,Rev.5.2(2019年12月31日发布),由蓝牙技术联盟发布。术语“蓝牙通信”,除非具体指明蓝牙标准中的特定消息或过程,否则是指在已建立到应用层的蓝牙协议堆栈的两个蓝牙装置之间的蓝牙通信接口上交换用户数据(即,应用层中的数据)。
在应用层进行用户数据的蓝牙通信的先决条件是,蓝牙装置必须遵循称为“配对”的交握过程。配对过程涉及两个支持蓝牙的装置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验证。在两个装置配对期间,其通过创建被称为“链接密钥”的共享密钥来建立关系。在两个装置都存储了相同的链接密钥后,其就被“配对”,并且它们可以使用链接密钥通过现已建立的蓝牙通信接口交换用户数据。这种配对和通信模式也可被称为“蓝牙经典”模式。
此类配对过程通常涉及某种程度的用户交互,以便用户可以确认已选择了正确的装置进行配对,并且这两个装置应开始进行蓝牙通信。对于无显示屏幕的小型配件装置(如支持蓝牙的耳机),配对过程可能特别麻烦,因为没有显示屏幕,用户可能不知道正在与哪个主机装置配对或正在连接到哪个主机装置。当存在配件均可与其连接的多个主机装置时,可能会产生问题。因此,每当配件装置将其蓝牙连接从一个主机更改到另一个主机时,用户通常都必须遵循配对过程。
图1示出了多个装置,每个装置都具有蓝牙模块,可允许与其他支持蓝牙的装置进行蓝牙通信。例如,智能手机100是示例性的支持蓝牙的装置,其具有蓝牙模块102,该模块使智能手机100能与其他蓝牙装置通信。智能手机100还具有允许智能手机100将如APP104等的用户应用程序实例化的硬件和软件(如处理器和操作系统)。耳机110是另一示例性的支持蓝牙的装置,具有蓝牙模块112,其使耳机110能与其他支持蓝牙的装置进行通信。举例来说,耳机110可包括如用于输出音频的扬声器114。电视机120也是示例性的支持蓝牙的装置,具有蓝牙模块122,其使电视机120能与其他支持蓝牙的装置通信。CD播放器130也是示例性的支持蓝牙的装置,具有蓝牙模块132,其使CD播放器130能与其他支持蓝牙的装置进行通信。
在操作过程中,举例来说,耳机110可与电视120配对,使两个装置之间使用蓝牙通信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一旦装置配对,就会建立蓝牙通信接口140b,并且电视120可使用蓝牙通信,通过蓝牙通信接口140b向耳机110提供音频数据流,耳机110对其解译,然后作为音频输出到其扬声器114。可替代地,作为另一示例,耳机110可与CD播放器130配对,以使两个装置之间使用蓝牙通信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一旦装置配对,就会建立蓝牙通信接口140c,并且CD播放器130可使用蓝牙通信,通过蓝牙通信接口140c向耳机110提供音频数据流,耳机110对其解译,然后输出音频到扬声器114。在这些示例性场景中,电视120和CD播放器130可被称为主机装置,而耳机110可被称为配件。通常情况下,如耳机110的配件一次可与一个主机装置连接。这意味着耳机110可能需与电视120断开连接,以便与CD播放器130连接和通信。如前所述,装置必须先行配对后,以便装置使用针对两个经连接的装置之间的蓝牙通信所建立的正确链接密钥。
在一些情况下,支持蓝牙的装置可使用所谓的蓝牙低功耗模式(Bluetooth lowenergy mode;也被称为“蓝牙LE”或“BLE”)与另一个支持蓝牙的装置进行通信。在这种模式下,与上述蓝牙经典模式下的配对相比,两个装置的通信能力可能较为有限。虽然支持蓝牙的装置一般只能在蓝牙经典模式下与另一装置配对,但如果其中一个配对是在BLE模式下,则该装置可与第二装置配对。参考图1,举例来说,耳机110可在BLE模式下与智能手机100配对,同时耳机110还在蓝牙经典模式下保持与电视120配对。这允许智能手机100通过已建立的蓝牙低功耗通信接口140a,使用蓝牙低功耗模式通信方式与耳机110交换有限的信息,而耳机110也可通过蓝牙通信接口140b使用蓝牙经典模式通信方式与电视120通信,以接收来自电视120的音频数据流、解译该音频数据并根据解译的音频数据在其扬声器114上输出声音。可替代地,为了根据从CD播放器130接收的音频数据输出声音,耳机110可断开与电视120的连接,并在蓝牙经典模式下与CD播放器130连接,以建立蓝牙通信接口140c,而不影响已在智能型手机100和耳机110之间建立的蓝牙低功耗通信接口140a。以此方式,APP 104例如可通过蓝牙低功耗通信接口140a将有限的信息从智能手机100传送到耳机110。
蓝牙装置,例如耳机110,可包括用于存储关于配对装置和/或先前配对装置的信息的存储器。信息可包括如唯一地识标识装置的标识符,例如配对装置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地址”)、与配对装置建立的链接密钥、配对装置的名称、关于配对装置的其他信息或关于两个装置之间建立的通信接口的其他信息。此类型的信息可作为信息/标识符的集合,并使用普遍已知的数据库技术存储在内存中,例如,将每个已知装置及其相关信息/标识符存储在数据库的字段和记录中。通过存储该信息,在某种意义上,耳机110可与一个以上的蓝牙装置保持“配对”,因为通过保留耳机110先前配对的蓝牙装置的配对信息,耳机110可轻松地将蓝牙通信从一个蓝牙装置切换到另一个蓝牙装置,而不必在重新配对过程中协商新的配对信息。
转向图2,其中示出了APP 104可如何操作,以与耳机110交换信息。在图2中隐含的是,智能型手机100(未示出)已建立蓝牙通信接口(未示出),用于与耳机110进行蓝牙通信。如上文关于图1所讨论的,可用蓝牙低功耗模式或蓝牙经典模式建立接口。一旦智能手机100建立了蓝牙通信接口,APP 104就可与耳机110通信。APP 104可例如接收关于耳机110先前已与之配对装置的信息。从耳机110接收的信息可包括配对装置的MAC地址、与每个配对装置建立的链接密钥、每个配对装置的名称或存储在耳机110的存储器中的任何其他信息。
APP 104可使用从耳机110接收的信息向智能手机100的APP 104的用户显示特定信息。例如,APP 104可显示从耳机110接收的信息生成的已知装置的列表。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APP 104从耳机110收到关于耳机110先前曾与之配对过的两个已知的蓝牙装置的信息。基于从耳机110收到的信息,APP 104可显示图片或名称(例如,电视图标106和CD图标107),每个都对应于耳机110的已知蓝牙装置(例如,电视120和CD播放器130)。APP 104还可提供一种方式,用于选择所显示的已知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作为选定装置。如图2所示,举例来说,所显示的电视图标106和CD图标107中的每一者旁边的选择框可通过将选择指示器108放置在选定装置的选择框中来显示已经选定了哪个装置。如图2的例子所示,选择指示器108指示电视图标106是选定装置。如通常所理解的,选择指示器108可经由各种方式由用户选择,例如使用触控屏幕、鼠标、键盘等,使得智能手机100的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将选择指示器108放在选定装置上。
APP 104可使用例如在两个装置之间建立的蓝牙通信接口将选定装置报告给耳机110。APP 104可例如在定期的时间间隔、当选择指示器108被移动到新选定装置时、当耳机110要求时、当用户要求刷新时、或是用任何其他方式,向耳机110传送选定装置。
耳机110可从APP 104接收信息,指示哪个装置是选定装置。基于接收到的信息,耳机110例如可将其蓝牙通信切换到选定装置。以图2和图3为例,图2示出选择指示器108已被放置在电视图标106旁边,其对应于电视120作为选定装置。这样,耳机110将其蓝牙通信设置为与电视120通信。在图3中,例如,选择指示器108已被放置在CD图标107旁边,其对应于CD播放器130作为选定装置。因此,耳机110将其蓝牙通信设置为与CD播放器130通信。
重要的是,耳机110不需与新选定装置重新配对以便使用蓝牙通信方式与之通信。尽管耳机110在将其蓝牙通信从一个装置(例如电视120)切换到另一装置(例如CD播放器130)之前,通常需与选定装置重新配对,但在此不需重新配对。在先前已与每个支持蓝牙的装置配对并将每次配对的信息存储在其存储器中后,耳机110能从与作为蓝牙通信的选定装置的电视120通信无缝地切换到与作为蓝牙通信的新选定装置的CD播放器130通信,而不被配对过程所干扰。如果与新选定装置的蓝牙通信不成功(举例来说,也许新选定装置不再位于耳机110的蓝牙通信范围内),那么耳机110可通知APP 104,与新选定装置的蓝牙通信不成功。耳机110可在等待一定的时间(例如,若干秒)和/或重试一定的次数后,通知APP104连接不成功。在与新选定装置的蓝牙通信不成功的情况下,耳机110可将蓝牙通信恢复为与先前所选择的装置的蓝牙通信。
这种无缝方法的好处在于:意味着用户可在使用不同的蓝牙装置之间方便且快捷地切换,而不被繁琐的配对过程干扰。例如,智能手机100的用户可选择CD播放器130作为选定装置,以便聆听由CD播放器130产生的音乐音频流,该音乐音频流使用蓝牙通信传输到耳机110,并在耳机110的扬声器114上输出。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用户可能会在电视120上观看感兴趣的东西,并希望在耳机110的扬声器114上聆听来自电视120的音频流。为方便快捷地进行切换,而不必将电视120与耳机110重新配对,如图2中的选择指示器108所示,用户可在APP 104中选择电视图标106,以指示电视120是选定装置。一旦选定,耳机110被指示将蓝牙通信从CD播放器130切换到电视120,使电视120的音频流被耳机110使用蓝牙通信接收,并在耳机110的扬声器114上输出。因为用户能切换蓝牙通信而不必重新配对电视120,用户可快速简单地在耳机110上接收来自电视120的音频流。
图4示出了本文描述的示例性系统的流程图400,其中图表的上方部分包括通常由例如支持蓝牙的装置(例如配件)(例如耳机或无线扬声器)执行的步骤,并且图表的下方部分包括通常由例如在支持蓝牙的计算机装置(例如智能手机装置)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例如APP)执行的步骤,该计算机装置可与配件通信。开始时,配件可在步骤410决定与新的主机配对。如果配件决定与新的主机配对,则配件移动到步骤415,若当前已与主机配对,则与当前配对的主机断开连接。接下来,在步骤420中,配件通过遵循蓝牙配对过程(例如,使用蓝牙经典模式通信接口)与新的主机装置配对。然后在步骤425中,配件收集关于新的主机装置的唯一标识符(例如,MAC地址)、名称、链接密钥和/或其他信息,并可将其存储在存储器中(例如,数据记录中)。然后,在步骤410中,配件可决定与另一新的主机装置配对,或者其可移动到步骤430,在该步骤中,其可以将存储的数据记录(或其任何部分)发送到APP。一旦被APP收到,在步骤435中,APP可根据从配件收到的数据记录中的信息来显示主机装置的列表。在步骤440中,可从显示的列表中选择主机(例如,通过用户用触控屏幕、键盘等进行选择),然后在步骤445中传输给配件,以通知配件装置所选定的主机。在步骤450中,配件将其蓝牙通信切换为与选定主机进行通信,而不启动与选定主机的第二次配对过程。
以下示例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
示例1为一种用于通信的无缝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配件处接收第一主机标识符,其唯一地标识用于通信的第一主机。该方法还包括在配件处接收第二主机标识符,其唯一地标识用于通信的第二主机。该方法还包括在配件中存储第一主机标识符和第二主机标识符作为标识符信息。该方法还包括在移动装置处接收标识符信息中的至少一部分。该方法还包括在移动装置处显示基于标识符信息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主机列表。该方法还包括从主机列表中选择第一主机作为选定主机。该方法还包括指示配件与选定主机通信,而不与选定主机重新配对。该方法还包括从主机列表中选择第二主机作为新选定主机。该方法还包括指示配件将通信从选定主机切换到新选定主机,而不与新选定主机重新配对。
在示例2中,示例1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通信是蓝牙通信。
在示例3中,示例1至2中任一者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指示配件与选定主机进行通信而不与该选定主机重新配对包括,指示配件使用蓝牙通信方式进行通信,而不与选定主机重新配对。
在示例4中,示例1至3中的任一者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在配件处接收第一主机标识符包括,将第一主机与配件配对。
在示例5中,示例1至4中的任一者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第一主机标识符包括第一主机的MAC地址。
在示例6中,示例1至5中的任一者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第一主机标识符包括第一主机的名称。
在示例7中,示例1至6中的任一者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标识符信息包括主机标识符集合,其中主机标识符集合中的每个主机标识符对应于不同的主机。
在示例8中,示例1至7中的任一者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指示配件与选定主机通信包括,将与选定主机对应的标识符信息传输给配件。
在示例9中,示例1至8中的任一者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当配件将通信从选定主机切换到新选定主机时,指示配件与选定主机断开连接。
在示例10中,示例1至9中的任一者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移动装置使用与配件间的蓝牙低功耗通信模式来接收标识符信息中的至少一部分。
在示例11中,示例1至10中的任一者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指示配件与选定主机通信包括,指示配件使用蓝牙经典模式通信方式与主机通信。
在示例12中,示例1至11中的任一者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在移动装置处接收标识符信息中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使用蓝牙低功耗模式通信方式从配件接收标识符信息中的至少一部分。
示例13为一种移动装置,其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与配件配对并从配件接收标识符信息。标识符信息包括第一主机标识符和第二主机标识符。第一主机标识符唯一地标识第一主机,第二主机标识符唯一地标识第二主机。移动装置还包括用户接口,其被配置为允许从自标识符信息得出的主机列表中选择出选定主机。通信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向配件发送指令,其中,指令指示配件与选定主机通信,而不与该选定主机重新配对。
在示例14中,示例13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通信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使用蓝牙低功耗模式通信方式向配件发送指令。
在示例15中,示例13至14中的任一者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先前已与配件配对。
在示例16中,示例13至15中的任一者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第一主机标识符包括第一主机的MAC地址。
在示例17中,示例13至16中的任一者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第一主机标识符包括第一主机的名称。
在示例18中,示例13至17中的任一者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指令包括与选定主机对应的标识符信息。
在示例19中,示例13至18中的任一者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第一主机包括支持蓝牙的电视,并且配件包括支持蓝牙的耳机。
示例20为一种配件,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配对过程期间接收第一主机标识符。通信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在第二配对过程期间接收第二主机标识符。第一主机标识符唯一地标识用于通信的第一主机,第二主机标识符唯一地标识用于通信的第二主机。配件还包括标识数据库,其被配置为将第一主机标识符和第二主机标识符存储为标识符信息。通信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将标识符信息中的至少一部分从标识数据库发送到移动装置。通信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从移动装置接收第一消息,其指示第一主机是选定主机。第一消息还指示配件与选定主机通信而不重复第一配对过程。通信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从移动装置接收第二消息,其指示第二主机是新选定主机。第二消息还指示配件与新选定主机通信而不重复第二配对过程。
可理解的是,所描述的系统可用硬件(例如硬布线电路)和/或软件(例如代码段或整个应用程序)方式来实现。举例来说,可提供应用程序(也被称为“程序”),其具有相应的代码段(例如程序代码)。代码段可在处理器上和/或通过具有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的电路来执行,并且其中的任何、全部、或部分皆可执行代码段的一个或多个部分。
本文的措辞“示例性”用于意指“作为示例、实例或说明”。本文所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例或设计,不一定是被解释为较其他实例或设计更为优选或有利。
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的措辞“多个”和“多个的”是明确地指大于一个的数量。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的措辞“一组(的)”、“一套(的)”、“集合(的)”、“系列(的)”、“序列(的)”、“分组(的)”等是指等于或大于一的数量,即一个或多个。任何以复数形式表达的措辞,若未明确说明是“多个”或“多个的”,也同样是指等于或大于一个的数量。
举例来说,本文的措辞“处理器”可理解为可用于处理数据、信号等的任何种类的实体。数据、信号可以根据由处理器执行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功能来处理。
因此,处理器可以是或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混合信号电路、逻辑电路、处理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集成电路、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作为例子,或为其任何组合。也可将以下进一步详述的任何其他种类的功能的实施方式,理解为处理器或逻辑电路。可理解的是,本文详述的任何两个(或以上)的处理器或逻辑电路可实现为具有同等功能的单一实体,反之,本文详述的任何单处理器或逻辑电路可实现为具有同等功能的两个(或以上)的独立实体。可理解的是,本文详述的一个或多个系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例如,实现),或可由处理器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特定功能来执行。
本文详述的术语“系统”可理解为一组交互元件,这些元件可示例性地而非限制地为一个或多个物理组件(例如,处理器、发射器和/或接收器)和/或一个或多个数字组件(例如,代码段、指令、协议)。一般来说,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待操作的功能(也被称为“操作功能”),其中每个功能可被控制,以操作整个系统。
处理器可以例如通过代码段(例如,软件)来配置,以控制系统的操作(例如,其操作顺序等),且可选的包括存储器,举例来说,以存储代码段,其代表控制器所执行的功能或处理。额外地或可替代地,举例来说,如本文所详述,存储器可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型、准则、规则和算法。可理解的是,本文详述的任何两个(或以上)的控制器可实现为具有大致同等功能的单一控制器,反之,本文详述的任何单一控制器可实现为具有大致同等功能的两个(或以上)的独立控制器。额外地,提及“控制器”时,可指两个或以上的控制器,其共同构成一个单一的控制器。
术语“软件”是指任何类型的可执行指令,包括固件。
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可利用或涉及无线通信技术。虽然一些实施例可能涉及特定的无线通信技术,但本文提供的示例可类似地应用于各种其他现有和尚未制定的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是当此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与以下示例所公开的特征类似的特征时。
虽然上述描述和随附附图可能会将电子装置组件描述为分离的组件,但具备技术的人员将可理解将分立的组件组合或集成到单个组件中的各种可能性。这可包括将两个或更多的电路从单一电路中组合起来,将两个或更多的电路安装在共同的芯片或底板上以形成集成组件,或在一个共同的处理器核心上执行分立的软件组件等。相反地,具备技术的人员将可理解将单一组件分离成两个或更多的分立组件的可能性,例如将单一电路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的分离电路,将芯片或底板分离成原先提供于其上的分立组件,将软件组件分离成两个或更多的部分,并在分离的处理器核心上分别执行每部分等。另外,可理解的是,硬件和/或软件组件的特定实施方案仅为说明用途,而执行本文所述方法的硬件和/或软件的其他组合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可理解的是,本文详述的方法的实施方案在本质上是示例性的,且因此被理解为能在相应的装置中实施。同样地,可理解的是,本文详述的装置的实施方案被理解为能被实施为相应的方法。因此,可理解的是,对应于本文详述的方法的装置,可包括被配置为执行相关方法的每个方面的一个或多个组件。
在上述说明中定义的所有简写及缩写也同样适用在本文所包括的所有权利要求书中。
虽然本发明已经参照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了具体展示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其中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指明,因此,在权利要求书的含义和等效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将被纳入其中。

Claims (20)

1.一种用于通信的无缝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配件处接收第一主机标识符,所述第一主机标识符唯一地标识用于通信的第一主机;
在所述配件处接收第二主机标识符,所述第二主机标识符唯一地标识用于通信的第二主机;
在所述配件中存储所述第一主机标识符和所述第二主机标识符作为标识符信息;
在移动装置处接收所述标识符信息中的至少一部分标识符信息;
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显示基于所述标识符信息中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标识符信息的主机列表;
从所述主机列表中选择所述第一主机作为选定主机;
指示所述配件与所述选定主机进行通信而不与所述选定主机重新配对;
从所述主机列表中选择所述第二主机作为新选定主机;
指示所述配件将通信从所述选定主机切换到所述新选定主机而不与所述新选定主机重新配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包括蓝牙通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指示所述配件与所述选定主机进行通信而不与所述选定主机重新配对包括:指示所述配件使用蓝牙通信方式通信,而不与所述选定主机重新配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配件处接收所述第一主机标识符包括:将所述第一主机与所述配件配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主机标识符包括所述第一主机的MAC地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主机标识符包括所述第一主机的名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识符信息包括主机标识符集合,其中所述主机标识符集合中的每个主机标识符对应于不同的主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指示所述配件与所述选定主机进行通信包括:将与所述选定主机对应的标识符信息传输给所述配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所述配件将通信从所述选定主机切换到所述新选定主机时,指示所述配件与所述选定主机断开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装置使用与所述配件间的蓝牙低功耗通信模式接收所述标识符信息中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标识符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指示所述配件与所述选定主机进行通信包括:指示所述配件使用蓝牙经典模式通信方式与所述选定主机进行通信。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接收所述标识符信息中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标识符信息包括:使用蓝牙低功耗模式通信方式从所述配件接收所述标识符信息中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标识符信息。
13.一种移动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配置为与配件配对并从所述配件接收标识符信息,其中所述标识符信息包括第一主机标识符和第二主机标识符,其中所述第一主机标识符唯一地标识第一主机,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主机标识符唯一地标识第二主机;和
用户接口,配置为允许从自所述标识符信息得出的主机列表中选择出选定主机,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配置为向所述配件发送指令,其中所述指令指示所述配件与所述选定主机进行通信,而不与所述选定主机重新配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配置为使用蓝牙低功耗模式通信方式向所述配件发送所述指令。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主机和所述第二主机先前已与所述配件配对。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主机标识符包括所述第一主机的MAC地址。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主机标识符包括所述第一主机的名称。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指令包括与所述选定主机对应的标识符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主机包括支持蓝牙的电视,并且所述配件包括支持蓝牙的耳机。
20.一种配件,包括:
通信模块,配置为在第一配对过程期间接收第一主机标识符,其中所述第一主机标识符唯一地标识用于通信的第一主机,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配置为在第二配对过程期间接收第二主机标识符,其中所述第二主机标识符唯一地标识用于通信的第二主机;以及
标识数据库,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主机标识符和所述第二主机标识符存储为标识符信息,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配置为将所述标识符信息中的至少一部分标识符信息从所述标识数据库发送到移动装置;
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配置为从所述移动装置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主机是选定主机,并且指示与所述选定主机进行通信而不重复所述第一配对过程,
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配置为从所述移动装置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指示所述第二主机是新选定主机,并指示与所述新选定主机进行通信而不必重复所述第二配对过程。
CN202180055188.8A 2020-09-14 2021-05-31 无缝蓝牙切换系统 Pending CN1160580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78273P 2020-09-14 2020-09-14
US63/078,273 2020-09-14
PCT/SG2021/050301 WO2022055415A1 (en) 2020-09-14 2021-05-31 Seamless bluetooth switching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8003A true CN116058003A (zh) 2023-05-02

Family

ID=80629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5188.8A Pending CN116058003A (zh) 2020-09-14 2021-05-31 无缝蓝牙切换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08976A1 (zh)
EP (1) EP4211935A4 (zh)
CN (1) CN116058003A (zh)
AU (1) AU2021341472A1 (zh)
TW (1) TW202218449A (zh)
WO (1) WO20220554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9416A (zh) * 2022-05-17 2023-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7641605A (zh) * 2022-08-09 2024-03-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636609A (zh) * 2022-08-09 2024-03-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智能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714967A (zh) * 2022-11-10 2023-02-24 如你所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连接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86781B2 (en) * 2007-06-22 2011-12-27 Apple Inc. Serial pass-through device
US8750799B2 (en) * 2010-09-30 2014-06-10 Apple Inc. Wireless accessory device pairing determination for multiple host devices
US8904056B2 (en) * 2012-04-20 2014-12-02 Logitech Europe S.A. Multi-host wireless input device
US9445032B2 (en) * 2014-03-24 2016-09-13 Broadcom Corporation Auto-pairing control device
US20170351471A1 (en) * 2016-06-03 2017-12-07 Logitech Europe S.A. Automatic multi-host switching for an input device
US10719148B2 (en) * 2018-07-10 2020-07-2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upling a pen device to a companion device based on pen proximit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08976A1 (en) 2023-09-28
WO2022055415A1 (en) 2022-03-17
EP4211935A1 (en) 2023-07-19
AU2021341472A1 (en) 2023-03-23
EP4211935A4 (en) 2023-07-19
TW202218449A (zh) 2022-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58003A (zh) 无缝蓝牙切换系统
KR101522801B1 (ko) 액세서리와 공조하는 애플리케이션 개시
US20210044887A1 (en) Wireless Audio Source Switching
US9369858B2 (en) Wi-Fi P2P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5573516B (zh) 多操作系统输入装置
US20130093958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system
EP2843973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5072482A (zh) 一种多媒体播放设备的播放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1254160A1 (zh) 蓝牙设备及其蓝牙抢占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272779A1 (en)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apable of reducing complexity of pairing bluetooth host device with bluetooth device set for user
EP306815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evice
US2017010291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udio ouputting method thereof
EP2575331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dia System Using Information Terminal
EP2842043A1 (en) Protocol translating adapter
CN105511961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终端
KR20080042203A (ko) 블루투스 기기에서 키 매핑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17223165A1 (en) Wireless audio source switching
CN114915511B (zh) 一种分体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87368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491278A (zh) 一种通过蓝牙设备播放音频的方法及终端
CN113746982B (zh) 一种音频播放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KR101812792B1 (ko) Hdmi 동글의 연결 형태를 변경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9176491A5 (zh)
KR20170030359A (ko) 음원 공유를 위한 사용자 단말, 이의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KR20110035347A (ko) 하이브리드 텔레비전 세트의 구동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