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7918A - 针对iot设备的5g-nr连通性支持 - Google Patents

针对iot设备的5g-nr连通性支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7918A
CN116057918A CN202180043867.3A CN202180043867A CN116057918A CN 116057918 A CN116057918 A CN 116057918A CN 202180043867 A CN202180043867 A CN 202180043867A CN 116057918 A CN116057918 A CN 1160579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processor
network
monitoring object
connecti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38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奇拉
A·U·沙哈
L·B·加里梅拉·斯里文卡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057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79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04W8/245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from a network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各个方面通过以下操作来支持针对物联网(IoT)设备的5G NR连通性:向轻量级机器对机器(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添加一个或多个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以及使用5G特定参数来向LwM2M协议添加针对5G非自立(NSA)和/或5G自立(SA)对象的支持。

Description

针对IOT设备的5G-NR连通性支持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6月23日提交的题为“5G-NR Connectivity Support ForIOT Devices(针对IOT设备的5G-NR连通性支持)”的美国临时申请No.63/042,945的优先权权益,该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且出于所有目的被纳入于此。
背景
开放移动联盟(OMA)是定义轻量级机器对机器(LwM2M)协议的标准机构。LwM2M协议定义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定义信息元素(IE)的各种LwM2M对象。例如,LwM2M协议定义了安全性对象(对象ID=0)、服务器对象(对象ID=1)、接入控制对象(对象ID=2)、设备对象(对象ID=3)、连通性监视对象(对象ID=4)、以及固件更新对象(对象ID=5)。连通性监视对象包括网络承载IE、可用网络承载IE、无线电信号强度IE、链路质量IE、网际协议(IP)地址IE、链路利用IE、接入点名称(APN)IE、蜂窝小区id IE、服务移动网络码(SMNC)IE、以及服务移动国家码(SMCC)IE。这些信息元素允许监视与网络连通性相关的参数和/或允许通信网络或无线设备传达针对无线设备当前连接的最新值。
概述
各个方面实现了支持针对物联网(IoT)设备的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连通性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在传送给基站的轻量级机器对机器(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指示IoT设备是否能够接收5G NR,以及从基站接收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在一些方面,传送给基站的连通性监视对象可包括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和可用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在一些方面,从基站接收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可包括:接收标识可以与基站建立的网络承载类型或通信会话的信息。在一些方面,在传送给基站的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指示可包括:在所传送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添加或包括5G-NR蜂窝网络信息元素。在一些方面,在传送给基站的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指示可包括:在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添加或包括5G-NR频分双工(F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或5G-NR时分双工(T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
一些方面可包括用于支持针对物联网(IoT)设备的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连通性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在轻量级机器对机器(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从IoT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向IoT传送5G特定参数,该5G特定参数向LwM2M协议提供针对5G非自立(NSA)或5G自立(SA)对象的支持;以及向IoT设备提供5G NR服务。在一些方面,从IoT设备接收的连通性监视对象可包括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和可用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在一些方面,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可包括标识可以与基站建立的网络承载类型或通信会话的信息。在一些方面,在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从IoT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可包括:在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接收5G-NR蜂窝网络信息元素。在一些方面,在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从IoT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可包括:接收5G-NR频分双工(F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或5G-NR时分双工(T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
进一步方面包括具有处理器的IoT设备,该处理器配置有用以执行以上概括的任何IoT设备方法的操作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各个方面包括一种IoT设备,该IoT设备具有用于执行以上概括的任何IoT设备方法的功能的装置。各个方面包括其上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非瞬态处理器可读介质,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被配置成使IoT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上概括的任何IoT设备方法的操作。
进一步方面包括具有处理器的基站,该处理器配置有用于执行以上概述的任何基站方法的操作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各个方面包括一种基站,该基站具有用于执行以上概述的任何基站方法的功能的装置。各个方面包括其上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非瞬态处理器可读介质,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被配置成使基站的处理器执行以上概述的任何基站方法的操作。
附图简述
纳入本文且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解说了权利要求书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与以上给出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给出的详细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权利要求书的特征。
图1是概念性地解说示例电信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是解说适于实现各个实施例的示例IoT设备的组件的组件框图。
图3是解说适于与各个实施例联用的示例非IP数据递送(NIDD)数据呼叫架构的框图。
图4A是解说根据各个实施例的支持针对IoT设备的5G NR连通性的方法的过程流图。
图4B是解说根据各个实施例的供在用于支持针对IoT设备的5G NR连通性的方法中使用的连通性对象的信息元素和相互关系的数据结构框图。
图4C和图4D-1至图4D-4是解说根据各个实施例的供在用于支持针对IoT设备的5GNR连通性的方法中使用的连通性对象的示例对象和资源定义的图表。
图5A-图5D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可作为用于支持针对IoT设备的5GNR连通性的方法的一部分来执行的各操作的过程流图。
图6是适合于根据各个实施例使用的IoT设备的组件框图。
图7是适于与各个实施例联用的示例服务器的组件图。
详细描述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各个实施例。在可能之处,相同附图标记将贯穿附图用于指代相同或类似部分。对特定示例和实现作出的引述用于解说性目的,而无意限定权利要求的范围。
术语“IoT设备”在本文中用于指代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与其他设备或网络进行通信的收发机的各种设备中的任一者。为了便于描述,IoT设备的示例被描述为经由射频(RF)无线通信链路进行通信,但是IoT设备可以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与另一设备(或用户)进行通信,例如,作为通信网络(诸如IoT)中的参与者。此类通信可包括与另一无线设备、基站(包括蜂窝通信网络基站和IoT基站)、接入点(包括IoT接入点)、或其他无线设备的通信。
各个实施例可以在能够根据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16.11标准中的任一者、或IEEE 802.11标准中的任一者、蓝牙标准、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SM/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增强型数据GSM环境(EDGE)、地面集群无线电(TETRA)、宽带CDMA(W-CDMA)、演进数据优化(EV-DO)、1xEV-DO、EV-DO修订版A、EV-DO修订版B、高速分组接入(HS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演进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长期演进(LTE)、AMPS、或被用来在无线、蜂窝、或物联网(IoT)网络(诸如IEEE 802.15.4协议(例如,Thread、ZigBee和Z-Wave)、6LoWPAN、蓝牙低能量(BLE)、LTE机器类型通信(LTE MTC)、窄带LTE(NB-LTE)、蜂窝IoT(CIoT)、窄带IoT(NB-IoT)、BT智能、Wi-Fi、LTE-U、LTE-直连、MuLTEfire、以及相对扩展射程的广域物理层接口(PHY)(诸如随机相位多址(RPMA)、超窄带(UNB)、低功率长程(LoRa)、低功率长程广域网(LoRaWAN)、Weightless(失重))、或利用3G、4G或5G或其进一步实现技术的系统)内传达的其他已知信号来传送和接收RF信号的任何设备、系统或网络中实现。
术语“片上系统”(SOC)在本文中用于指代包含集成在单个基板上的多个资源和/或处理器的单个集成电路(IC)芯片。单个SOC可包含用于数字、模拟、混合信号和射频功能的电路系统。单个SOC还可包括任何数目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调制解调器处理器、视频处理器等)、存储器块(例如,ROM、RAM、闪存等)、以及资源(例如,定时器、电压调节器、振荡器等)。各SOC还可包括用于控制集成资源和处理器、以及用于控制外围设备的软件。
术语“系统级封装”(SIP)在本文中用于指代包含多个资源、计算单元、两个或更多个IC芯片上的核和/或处理器、基板或SOC的单个模块或封装。例如,SIP可包括在其上以垂直配置堆叠有多个IC芯片或半导体管芯的单个基板。类似地,SIP可包括多个IC或半导体管芯在其上被封装到统一基板中的一个或多个多芯片模块(MCM)。SIP还可包括经由高速通信电路系统耦合在一起并紧邻地封装在一起(诸如在单个主板上或在单个IoT设备中)的多个独立的SOC。SOC的邻近性促成了高速通信以及存储器和资源的共享。
术语“多核处理器”在本文中用于指代包含被配置成读取和执行程序指令的两个或更多个独立处理核(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核、网际协议(IP)核、图形处理器单元(GPU)核等)的单个集成电路(IC)芯片或芯片封装。SOC可包括多个多核处理器,并且SOC中的每个处理器可被称为核。术语“多处理器”在本文中用于指代包括被配置成读取和执行程序指令的两个或更多个处理单元的系统或设备。
各个实施例在本文中使用术语“服务器”来描述以指代能够用作服务器(诸如主交换服务器、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文档服务器、内容服务器、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服务器)的任何计算设备。服务器可以是专用计算设备或包括服务器模块的计算设备(例如,运行可使得计算设备作为服务器来操作的应用)。服务器模块(例如,服务器应用)可以是全功能服务器模块、或被配置成提供接收机设备上的动态数据库之间的同步服务的轻服务器模块或副服务器模块(例如,轻服务器应用或副服务器应用)。轻服务器或副服务器可以是服务器型功能性的精简版,其可以在接收机设备上实现由此使得接收机设备能够仅在用于提供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性所必需的程度上用作因特网服务器(例如,企业电子邮件服务器)。
如上面提到的,LwM2M协议定义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定义信息元素(IE)的各种LwM2M对象。例如,连通性监视对象(对象ID=4)包括网络承载IE、可用网络承载IE、无线电信号强度IE、链路质量IE、网际协议(IP)地址IE、链路利用IE、接入点名称(APN)IE、蜂窝小区id IE、服务移动网络码(SMNC)IE、服务移动国家码(SMCC)IE、信号SNR IE、以及位置区域码(LAC)IE。虽然这些信息元素(IE)对于在LTE、CDMA、NB-IoT和其他类似旧式系统中的监视网络连通性参数可能是足够的,但它们可能不足以支持对具有5G-NR能力的芯片组的设备管理或支持网络连通性和/或在5G NR和将来网络中传达最新连接值。
各个实施例包括被配置成更好地支持对具有5G-NR能力的芯片组和IoT设备的设备管理、更好地支持建立或维持网络连通性、和/或更好地支持在5GNR和将来网络中传达最新连接值的系统信息以及IoT设备和网络元件(例如,g B节点)。各个实施例包括向连通性监视对象(对象ID=4)添加一个或多个5G NR网络承载支持IE。在各个实施例中,IoT设备和网络元件可被配置成:通过使用5G特定参数添加针对5G非自立(NSA)和/或5G自立(SA)对象的支持来支持基于5G RAT的设备管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连通性监视对象(对象ID=4)添加5G NR网络承载支持IE可包括:向连通性监视对象的网络承载和/或可用网络承载IE添加标识可以建立的5G-NR网络承载类型和/或LwM2M通信会话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IoT设备和网络元件可被配置成:向连通性监视对象(对象ID=4)添加5G-NR蜂窝网络IE。在一些实施例中,IoT设备和网络元件可被配置成:向连通性监视对象(对象ID=4)添加5G-NR频分双工(FDD)蜂窝网络IE和/或5G-NR时分双工(TDD)蜂窝网络IE。在一些实施例中,IoT设备和网络元件可被配置成:通过使用5G特定参数添加针对5G非自立(NSA)和/或5G自立(SA)对象的支持来支持基于5G RAT的设备管理。
IoT设备可确定该IoT设备与其处于通信的网络(例如,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或另一合适网络)的身份,并基于所确定的网络身份来扫描在服务器对象中被链接的一个或多个连通性对象的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性对象可各自包括连通性选项IE、频带支持可用IE、频带附连IE、单个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NSSAI)IE、数据网络名称(DNN)IE、协议/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id IE、会话和服务连续性(SSC)模式IE、PDU会话类型IE、5G服务质量标识符(5QI)IE、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启用IE、服务质量流标识符(QFI)IE、会话聚集最大比特率(AMBR)IE、APN-AMBR IE、反射性服务质量(QOS)IE、接入阶层反射性QoSIE、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地址索引IE、PDU会话认证IE、PLMN id IE、局域数据网(LADN)支持IE、接入类型偏好IE、和/或对数据无线电承载(DRB)的完整性保护IE。
连通性选项IE可标识连通性选项(例如,1至7等等),该连通性选项标识或关联于核心网、主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和/或副RAT。例如,连通性选项“1”和“3”可将演进型分组核心(EPC)标识为核心网,而连通性选项“2”、“4”、“5”和“7”可将5G核心(5GC)标识为核心网。连通性选项“3”可进一步将新无线电(NR)标识为副RAT。连通性选项“2”和“4”可将新无线电(NR)标识为主RAT,而连通性选项“5”和“7”可将eLTE标识为主RAT。连通性选项“4”可将eLTE标识为副RAT。连通性选项“7”可将NR标识为副RAT。频带支持可用IE可标识IoT设备所支持的NR频带(在SA或NSA模式中)。频带附连IE可指示在5G蜂窝小区中IoT设备当前附连的NR频带(在SA或SNA模式中)。
S-NSSAI IE可指示用于5G SA模式的S-NSSAI元素,诸如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大规模IOT(mIoT)、定制等。DNN IE可标识在网络承载资源是5G SA(FDD/TDD)蜂窝网络情况下的数据网络名称。PDU会话id IE可标识针对5G SA(FDD/TDD)蜂窝网络在其上建立LwM2M会话的PDU会话。SSC模式IE可标识针对5G SA(FDD/TDD)蜂窝网络的SSC模式(例如,SSC模式1、SSC模式2、SSC模式3等等)。PDU会话类型IE可标识针对5G SA(FDD/TDD)蜂窝网络在其上建立LwM2M连接的PDU会话的类型(例如,IPv4、IPv6、IPv4v6、非结构化、以太网、保留等等)。
5QI IE可标识针对5G SA(FDD/TDD)蜂窝网络的5G QoS(例如,标准、因运营商而异、保留、备用等等)。SDAP启用IE可标识针对5G SA(FDD/TDD)蜂窝网络是否启用SDAP(例如,仅在上行链路中、仅在下行链路中、或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中)。QFI IE可标识针对5G SA(FDD/TDD)蜂窝网络的QoS流。会话AMBR IE可针对5G SA(FDD/TDD)蜂窝网络根据5G3GPP规范来标识会话聚集最大比特率。APN-AMBR IE可标识可应用于针对5G SA(FDD/TDD)蜂窝网络在其上建立LwM2M会话的给定APN的聚集最大比特率。
反射性QOS IE可标识针对5G SA(FDD/TDD)蜂窝网络在非接入阶层(NAS)层的QoS(例如,禁用、启用等等)。接入阶层反射性QoS IE可标识针对5G SA(FDD/TDD)蜂窝网络的接入阶层的QoS(例如,不存在、存在等等)。P-CSCF地址索引IE可标识针对5G SA(FDD/TDD)蜂窝网络的P-CSCF地址的索引。PDU会话认证IE可标识针对PDU会话的认证类型(例如,主、副、两者等等)。PLMN ID IE可标识针对5G SA(FDD/TDD)蜂窝网络无线设备当前附连的PLMN。LADN支持IE可标识针对5G SA(FDD/TDD)蜂窝网络是否支持LADN。接入类型偏好IE可标识针对5G SA(FDD/TDD)蜂窝网络的接入类型偏好(例如,3GPP、非3GPP等等)。对DRB的完整性保护IE可标识针对5G SA(FDD/TDD)蜂窝网络是否启用对数据无线电承载的完整性保护。
一些实施例可包括用于支持针对物联网(IoT)设备的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连通性的方法,这些方法可包括:向轻量级机器对机器(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添加一个或多个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使用5G特定参数来向LwM2M协议添加针对5G非自立(NSA)和/或5G自立(SA)对象的支持,以及提供基于5G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设备管理。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性监视对象可包括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和可用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向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添加一个或多个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可包括:向网络承载信息元素或可用网络承载信息元素添加标识可以建立的网络承载类型或通信会话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向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添加一个或多个5G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可包括:向连通性监视对象添加5G-NR蜂窝网络信息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向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添加一个或多个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可包括:向连通性监视对象添加5G-NR频分双工(F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或5G-NR时分双工(T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
图1解说了其中可以执行本公开的各实施例的示例无线网络100,诸如新无线电(NR)或5G网络。例如,装备有图2中所解说的系统级封装(SIP)200的IoT设备可包括被配置成经由无线网络100来发送和接收信息的5G调制解调器处理器。
在图1中所解说的示例中,无线网络100包括数个基站110和其他网络实体。基站可以是与无线设备(包括IoT设备)进行通信的站。每个基站110可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在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中,术语“蜂窝小区”可以指B节点的覆盖区域和/或服务该覆盖区域的B节点子系统,这取决于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在新无线电(NR)或第五代(5G)网络系统中,术语“蜂窝小区”和eNB、B节点、5G NB、接入点(AP)、NR基站、NR基站、或传送接收点(TRP)可以是可互换的。在一些示例中,蜂窝小区可以不一定是驻定的,并且该蜂窝小区的地理区域可根据移动基站的位置而移动。在一些示例中,基站可通过各种类型的回程接口(诸如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等等)使用任何合适的传输网络来彼此互连和/或互连至无线网络100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基站或网络节点(未示出)。
一般而言,在给定的地理区域中可部署任何数目的无线网络。每个无线网络可支持特定的RAT,并且可在一个或多个频率上操作。频率还可被称为载波、频率信道等。每个频率可在给定的地理区域中支持单个RAT以避免不同RAT的无线网络之间的干扰。支持IoT设备通信的无线网络100可以使用或支持数种不同的RAT,包括例如LTE/Cat.M、NB-IoT、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长期演进上语音(VoLTE)RAT以及其他RAT(例如,5G)。无线网络100可针对每一不同RAT使用不同的APN。
基站可提供对宏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和/或其他类型的蜂窝小区的通信覆盖。宏蜂窝小区可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为数千米),并且可允许由具有服务订阅的IoT设备无约束地接入。微微蜂窝小区可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可允许由具有服务订阅的IoT设备无约束地接入。毫微微蜂窝小区可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例如,住宅),并且可允许由与该毫微微蜂窝小区有关联的IoT设备(例如,封闭订户群(CSG)中的IoT设备、住宅中用户的IoT设备等)有约束地接入。用于宏蜂窝小区的基站可被称为宏基站。用于微微蜂窝小区的基站可被称为微微基站。用于毫微微蜂窝小区的基站可被称为毫微微基站或家用基站。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基站110a、110b和110c可以分别是用于宏蜂窝小区102a、102b和102c的宏基站。基站110x可以是用于微微蜂窝小区102x的微微基站。基站110y和110z可以是分别用于毫微微蜂窝小区102y和102z的毫微微基站。基站可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蜂窝小区。此外,基站可以支持使用多种RAT(诸如Cat.-M1、NB-IoT、GSM和VoLTE)的多个网络上的通信。
无线网络100还可以包括中继站。中继站是从上游站(例如,基站或IoT设备)接收数据和/或其他信息的传输并向下游站(例如,IoT设备或基站)发送该数据和/或其他信息的传输的站。中继站也可以是为其他无线设备(包括IoT设备)中继传输的无线设备。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中继站110r可与基站110a和IoT设备120r进行通信以促成基站110a与IoT设备120r之间的通信。中继站也可被称为中继基站、中继等。此外,中继站可以支持使用多种RAT(诸如Cat.-M1、NB-IoT、GSM和VoLTE)的多个网络上的通信。
无线网络100可以是包括不同类型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中继等)的异构网络。这些不同类型的基站可具有不同发射功率电平、不同覆盖区域、以及对无线网络100中的干扰的不同影响。例如,宏基站可具有高发射功率电平(例如,20瓦),而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和中继可具有较低发射功率电平(例如,1瓦)。
无线网络100可以支持同步或异步操作。对于同步操作,各基站可具有类似的帧定时,并且来自不同基站的传输在时间上可以大致对齐。对于异步操作,各基站可具有不同的帧定时,并且来自不同基站的传输在时间上可以不对齐。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被用于同步和异步操作两者。
网络控制器130可耦合到基站集合并且提供对这些基站的协调和控制。网络控制器130可以经由回程与基站110进行通信。基站110还可例如经由无线或有线回程直接或间接地彼此进行通信。
IoT设备120(例如,120x、120y等)可以分散遍及无线网络100,并且每个IoT设备可以是驻定的或移动的。一些IoT设备可被认为是演进型或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或演进型MTC(eMTC)设备。MTC和eMTC IoT设备包括例如机器人、无人机、远程设备、传感器、仪表、监视器、位置标签等,其可与基站、另一设备(例如,远程设备)或某个其他实体通信。无线节点可以例如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来为网络(例如,广域网(诸如因特网)或蜂窝网络)提供连通性或提供至该网络的连通性。
在图1中,具有双箭头的实线指示IoT设备与服务基站之间的期望传输,该服务基站是被指定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服务该IoT设备的基站。带有双箭头的虚线指示IoT设备与基站之间的干扰传输。
某些无线网络(例如,LTE)在下行链路上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并在上行链路上利用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OFDM和SC-FDM将系统带宽划分成多个(K个)正交副载波,这些副载波也常被称为频调、频槽等。每个副载波可用数据来调制。一般而言,调制码元对于OFDM是在频域中发送的,而对于SC-FDM是在时域中发送的。毗邻副载波之间的间隔可以是固定的,且副载波的总数(K)可取决于系统带宽。例如,副载波的间隔可以是15kHz,而最小资源分配(被称为“资源块”)可以是12个副载波(或180kHz)。因此,对于1.25、2.5、5、10或20兆赫兹(MHz)的系统带宽,标称全帧转移(FFT)大小可以分别等于128、256、512、1024或2048。系统带宽还可被划分成子带。例如,子带可以覆盖1.08MHz(即,6个资源块),并且对于1.25、2.5、5、10或20MHz的系统带宽,可分别有1、2、4、8或16个子带。
NR基站(例如,eNB、5G B节点、B节点、传送接收点(TRP)、接入点(AP))可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基站。NR蜂窝小区可被配置成接入蜂窝小区(ACell)或仅数据蜂窝小区(DCell)。例如,无线电接入网(RAN)(例如,中央单元或分布式单元)可以配置这些蜂窝小区。DCell可以是用于载波聚集或双连通性但不用于初始接入、蜂窝小区选择/重选、或切换的蜂窝小区。NR基站可以向IoT设备传送指示蜂窝小区类型的下行链路信号。基于蜂窝小区类型指示,IoT设备可以与NR基站进行通信。例如,IoT设备可以基于所指示的蜂窝小区类型来确定要考虑用于蜂窝小区选择、接入、切换(HO)和/或测量的NR基站。
各个实施例可在装备有数个单处理器和多处理器计算机系统(包括片上系统(SOC)或系统级封装(SIP))中的任一者的IoT设备上实现。图2解说了实现各个实施例的可在IoT设备(例如,IoT设备120)中使用的示例计算系统或SIP 200架构。参照图1和图2,SIP200可以提供支持给定IoT设备的任务或功能性所需的所有处理、数据存储和通信能力。相同的SIP 200可被用在各种不同类型的IoT设备(例如,智能仪表、智能家电、传感器等等)中,其中因设备而异的功能性经由对SIP内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编程来提供。此外,SIP200是可以在IoT设备中所使用的SIP中实现的组件的示例,并且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可被包括在IoT设备中所使用的SIP中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图2中所解说的示例SIP 200包括两个SOC 202、204、无线收发机266、时钟206和电压调节器20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SOC 202作为IoT设备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来操作,其通过执行由软件应用程序的指令指定的算术、逻辑、控制和输入/输出(I/O)操作来执行这些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SOC 204可作为专用处理单元来操作。例如,第二SOC 204可作为负责管理大容量、高速度(例如,5Gbps等)和/或超高频短波长度(例如,28GHz毫米波(mmWave)频谱等)通信的专用5G处理单元来操作。
在图2中所解说的示例中,第一SOC 202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210、调制解调器处理器212、图形处理器214、应用处理器216、连接到这些处理器中的一者或多者的一个或多个协处理器218(例如,矢量协处理器)、存储器220、定制电路系统222、系统组件和资源224、互连/总线模块226、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230、热管理单元232、以及热功率包络(TPE)组件234。第二SOC 204包括5G调制解调器处理器252、功率管理单元254、温度传感器262a、262b、互连/总线模块264、多个毫米波收发机256、存储器258和各种附加处理器260(诸如应用处理器、分组处理器等)。
每个处理器210、212、214、216、218、252、26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核,并且每个处理器/核可独立于其他处理器/核来执行操作。例如,第一SOC 202可包括执行第一类型的操作系统(例如,FreeBSD、LINUX、OS X等)的处理器以及执行第二类型的操作系统(例如,MICROSOFT WINDOWS 10)的处理器。另外,处理器210、212、214、216、218、252、260中的任一者或全部可被包括作为处理器群集架构(例如,同步处理器群集架构、异步或异构处理器群集架构等)的一部分。
第一和第二SOC 202、204可以包括用于管理传感器数据、模数转换、无线数据传输、以及用于执行其他专用操作(诸如解码数据分组以及处理经编码的音频和视频信号以供在web浏览器中呈现)的各种系统组件、资源和定制电路系统。例如,第一SOC 202的系统组件和资源224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电压调节器、振荡器、锁相环、外围桥接器、数据控制器、存储器控制器、系统控制器、接入端口、定时器、以及被用来支持在IoT设备上运行的处理器和软件客户端的其他类似组件。系统组件和资源224和/或定制电路系统222还可包括用于与外围设备(诸如相机、电子显示器、无线通信设备、外部存储器芯片等)对接的电路系统。
第一和第二SOC 202、204可以经由互连/总线模块250进行通信。各种处理器210、212、214、216、218可经由互连/总线模块226互连至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元件220、系统组件和资源224、和定制电路系统222、以及热管理单元232。类似地,处理器252、260可以经由互连/总线模块264来互连至功率管理单元254、毫米波收发机256、存储器258和各种附加处理器260。互连/总线模块226、250、264可包括可重配置逻辑门的阵列和/或实现总线架构(例如,CoreConnect、AMBA等)。通信可由高级互连(诸如高性能片上网络(NoC))来提供。
第一和/或第二SOC 202、204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与该SOC外部的资源(诸如时钟206和电压调节器208)通信的输入/输出模块(未解说)。SOC外部的资源(例如,时钟206、电压调节器208)可由两个或更多个内部SOC处理器/核共享。
图3解说了适于与各个实施例联用的示例非IP数据递送(NIDD)数据呼叫架构300。参照图1-图3,架构300示出了IoT设备302(例如,IoT设备120)与服务器304之间的NIDD数据呼叫的示例。架构300是参照LwM2M来讨论的,但是LwM2M仅仅是被用来解说架构300的各方面的NIDD数据呼叫的应用的示例。其他协议(诸如其他OMA协议)可被用来建立NIDD数据呼叫,并且架构300可以应用于非LwM2M NIDD数据呼叫。IoT设备302和服务器304可被配置成使用NIDD进行通信。作为示例,IoT设备302可以是LwM2M客户端设备。作为示例,服务器304可以是LwM2M服务器,诸如如由LwM2M定义的引导服务器或不是引导服务器的LwM2M服务器。服务器304可以是应用服务器。
服务能力开放功能(SCEF)310实现IoT设备302与服务器304之间的NIDD通信。SCEF310使得设备(诸如IoT设备302和应用服务器304)能够访问某些通信服务和能力,包括NIDD。SCEF 310可支持相对双工距离(RDD)。虽然被解说为与一个服务器304通信,但是SCEF310可以在使用可靠数据服务(RDS)协议时将话务路由到多个服务器,每个服务器由它们自己的相应目的地端口标识。以此方式,通过SCEF 310的单个NIDD数据呼叫可以包括旨在用于多个不同目的地的经复用话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IoT设备302可被配置有使用LwM2M设备管理协议的LwM2M客户端302a。LwM2M设备管理协议定义了可扩展资源和数据模型。LwM2M客户端302a可以采用服务层传输协议(诸如受约束应用协议(CoAP)302b)来实现数据的可靠和低开销传递等。IoT设备302可以采用通信安全协议(诸如数据报传输层安全性(DTLS)302c)。DTLS尤其可以为基于数据报的应用提供安全性。一个此类应用可以是非IP应用302d。非IP应用302d可以利用非IP协议302e来构造非IP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304可被配置有LwM2M服务器304a、传输协议(诸如CoAP304b)和安全协议(诸如DTLS 304c)。应用服务器304可被配置成利用各种通信协议(诸如非IP协议304d)、以及其他通信协议(诸如UDP、SMS、TCP等)。
作为示例,IoT设备302可以是具有非常小的功率存储设备的受约束设备并且可被配置成用于数年的操作寿命。用于建立IP数据承载的典型协议非常渴求功率。相比之下,NIDD可以使得IoT设备302能够在不使用IP栈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面而非用户面来传达少量数据。NIDD可能在Cat.-M1、NB-IoT和CIoT通信中具有特定应用,以使得受约束设备能够经由蜂窝网络进行通信,并且每通信发送或接收少量数据(例如,在一些情形中,在数百字节、数十字节或更小的数量级)。NIDD可以使得IoT设备302能够在不使用IP栈的情况下将少量数据嵌入到容器或对象312中,并经由SCEF 310向服务器304发送该容器或对象312。类似地,IoT设备302可以接收定义网络100的服务和能力的容器或对象312,IoT设备302可连接到网络100以使得IoT设备302能够到达SCEF310和服务器304。例如,定义服务和能力的此类容器或对象312可以包括各种OMA对象,诸如APN连接简档对象(对象ID 11)、LwM2M服务器对象(对象ID 1)、LwM2M安全性对象(对象ID 0)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IoT设备302可以在NIDD数据呼叫中支持RDS。IoT设备302可以通过发送带一对源和目的地端口号以及演进型分组系统(EPS)承载ID的上行链路话务来复用针对不同服务器304的上行链路话务。SCEF 310可以从IoT设备302接收上行链路话务并且可以基于为上行链路话务指示的目的地端口号来将上行链路话务路由到恰适的服务器(诸如服务器304或任何其他服务器)。
图4A是过程流图,图4B解说了组件框图,并且图4C是图表,其解说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方法400以及用于方法400中的组件的各方面。参照图1-图4C,方法400可在IoT设备(例如,IoT设备120)的硬件组件和/或软件组件中实现,其操作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处理器212、216、252或260)来控制。
在框402中,处理器可标识IoT设备的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特性偏好。例如,处理器可标识IoT设备当前连接到的网络(诸如PLMN)的网络标识符、当前RAT、优选网络绑定类型(例如,IP或NIDD)、或另一合适偏好。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对象可包括优选承载资源指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识IoT设备的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特性偏好可包括:确定一个或多个连通性对象的通信链路特性的列表次序。
在框404中,处理器可扫描在服务器对象中被链接的多个连通性对象的特性。例如,参照图4B,服务器对象420可包括至连通性对象(诸如连通性对象422、424、426和428)的多个链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性对象可包括对象11的实例。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对象链接可包括APN链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性对象的特性可包括APN名称430、PLMN标识符432、RAT标识符434、分组数据网络(PDN)类型436、以及其他合适的特性。
参照图4C,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性对象可包括对象13的一个或多个实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象13实例可包括偏好和/或优先级信息440,诸如图4C中所解说的描述栏中的示例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象13可包括指示优选RAT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象13可包括指示RAT优先级指示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象13可包括至LwM2M客户端处的一个或多个对象11实例的链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服务器对象(对象1)可包括至对象13实例的链接。
对象13可帮助处理器选择特定的PLMN/网络,并且对象13/x/0可允许对用于LwM2M通信的优选承载的选择。对象13/x/0可允许用户在各种承载(诸如LTE、以太网、蓝牙等等)之中进行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象13/x/0可包括使用保留值(诸如16)添加的NR信息元素。
返回参照图4A,在框406中,处理器可基于IoT设备的通信链路特性偏好和多个已链接连通性对象的经扫描特性来确定最佳匹配的接入点名称。例如,处理器可确定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特性偏好与已链接连通性对象的一个或多个经扫描特性相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基于通信链路特性偏好与已链接连通性对象的扫描特性之间的数个匹配来确定最佳匹配的接入点名称。
在框408中,处理器可基于所确定的最佳匹配的接入点来选择通信链路。
如上面讨论的,各个实施例包括用于支持针对IoT设备的5G NR连通性中的设备管理的方法,这些方法可包括:在传送给基站的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指示IoT设备是否能够接收5G NR,以及从基站接收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图4D-1至图4D-4解说了可以传送给基站以指示IoT设备是否能够接收5G NR的示例5G NR连通性对象。5G NR连通性对象可包括各种资源定义,诸如连通性选项、NR频带支持可用、NR频带附连、S-NSSAI、DNN名称、PDU会话ID、SSC模式、PDU会话类型、5QI、SDAP启用、QFI、会话AMBR、APN-AMBR、反射性QOS、接入阶层反射性QoS、P-CSCF地址索引、PDU会话认证、PLMN ID、LADN支持、接入类型偏好、以及对DRB的完整性保护,其示例描述在图4D-1至图4D-4中所解说的描述栏中提供。
图5A是解说可由IoT设备作为方法400的一部分来执行的操作500a的过程流图。参照图1-图5A,操作500a可在IoT设备(例如,IoT设备120)的硬件组件和/或软件组件中实现,其操作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处理器212、216、252或260)来控制。
参照图5A,在一些实现中,在方法400的框402的操作(图4A)之后,处理器可在框502中确定IoT设备与其通信的网络的身份。例如,处理器可确定PLMN身份或另一合适的网络身份。在框504中,处理器可基于所确定的网络身份来扫描在服务器对象中被链接的多个连通性对象的特性。处理器可行进至执行方法400的框406的操作(图4A)。
图5B是解说可由IoT设备和/或基站执行的用于支持针对物联网(IoT)设备的5GNR连通性的操作500b的过程流图。参照图1-图5B,操作500b可在IoT设备(例如,IoT设备120)和/或基站(例如,基站110)的硬件组件和/或软件组件中实现,其操作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处理器212、216、252或260)来控制。
参照图5B,在框510中,IoT设备和/或基站中的处理器可向轻量级机器对机器(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添加一个或多个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性监视对象可包括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和可用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向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添加一个或多个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可包括:向网络承载信息元素或可用网络承载信息元素添加标识可以建立的网络承载类型或通信会话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向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添加一个或多个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可包括:向连通性监视对象添加5G-NR蜂窝网络信息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向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添加一个或多个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可包括:向连通性监视对象添加5G-NR频分双工(F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或5G-NR时分双工(T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在框512中,处理器可使用5G特定参数来向LwM2M协议添加针对5G非自立(NSA)和/或5G自立(SA)对象的支持。在框514中,处理器可提供基于5G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设备管理。
图5C是解说可由IoT设备执行的用于支持针对物联网(IoT)设备的5G NR连通性的操作500c的过程流图。参照图1-图5C,操作500c可在IoT设备(例如,IoT设备120)的硬件组件和/或软件组件中实现,其操作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处理器212、216、252或260)来控制。
参照图5C,在框520中,IoT设备(例如,IoT设备120)中的处理器可在传送给基站的轻量级机器对机器(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指示IoT设备是否能够接收5G NR。该指示可通过在连通性监视对象中包括所指派的值以指示IoT设备的5G NR网络能力来提供。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520中传送给基站的连通性监视对象可包括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和可用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并且在框522中从基站接收的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可包括标识可以与基站建立的网络承载类型或通信会话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520中的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指示可包括:在所传送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添加或包括5G-NR蜂窝网络信息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520中的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指示可包括:在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添加或包括5G-NR频分双工(F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或5G-NR时分双工(T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包括值8以指示5G NR蜂窝网络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包括值8以指示5G NR FDD蜂窝网络能力或包括值9以指示5G NR TDD蜂窝网络能力。
在框522中,处理器可从基站接收与在框520中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所指示的能力一致的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
图5D是解说可由基站执行的用于支持针对物联网(IoT)设备的5G NR连通性的操作500d的过程流图。参照图1-图5D,操作500d可在基站(例如,基站110)的硬件组件和/或软件组件中实现,其操作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控制。
参照图5D,在框530中,基站可在轻量级机器对机器(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从IoT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如上面针对框522提到的,从IoT设备接收的连通性监视对象可包括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和可用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可包括标识可以与基站建立的网络承载类型或通信会话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530中在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接收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可包括:在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接收5G-NR蜂窝网络信息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530中在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从IoT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可包括:接收5G-NR频分双工(F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或5G-NR时分双工(T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接收到的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可包括值8以指示5G NR蜂窝网络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接收到的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可包括值8以指示5G NR FDD蜂窝网络能力或包括值9以指示5G NR TDD蜂窝网络能力。
在框532中,基站可向IoT传送与在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接收到的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一致的5G特定参数,该5G特定参数向LwM2M协议提供针对5G非自立(NSA)或5G自立(SA)对象的支持。在框534中,基站可向IoT设备提供5G NR服务。
各个实施例可在各种IoT设备上实现,图6中解说了供在设备中使用的电路板形式的示例。参照图1-图6,IoT设备600可包括耦合到第二SOC 204(例如,具有5G能力的SOC)和无线收发机266的第一SOC 202(例如,SOC-CPU)。第一和第二SOC 202、204可耦合到内部存储器606。附加地,IoT设备600可包括或耦合到天线604以用于从无线收发机266或在第二SOC 204内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天线604和无线收发机266和/或第二SOC 204可以支持使用各种RAT(包括Cat.-M1、NB-IoT、CIoT、GSM、和/或VoLTE)的通信。
IoT设备600还可包括声音编码/解码(CODEC)电路610,该电路将从话筒接收的声音数字化成适于无线传输的数据分组,并对所接收到的声音数据分组进行解码以生成提供给扬声器以生成支持语音或VoLTE呼叫的声音的模拟信号。此外,第一和第二SOC 202、204中的处理器、无线收发机266和CODEC610中的一者或多者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电路(未单独示出)。
一些IoT设备可包括内部电源,诸如被配置成对SOC和(诸)收发机供电的电池612。此类IoT设备可包括用于管理电池612的充电的功率管理组件616。
各个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参照图1-18讨论的实施例)还可以在各种市售服务器设备中的任一者(诸如图7中解说的服务器700)上实现。此类服务器700典型地包括耦合到易失性存储器702和大容量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盘驱动器703)的处理器701。服务器700还可包括耦合到处理器701的软盘驱动器、压缩碟(CD)或数字多用碟(DVD)驱动器706。服务器700还可包括耦合到处理器701的用于与通信网络707(诸如耦合到其他宣告系统计算机和服务器的局域网、因特网、公共交换电话网、和/或蜂窝网络(例如,CDMA、TDMA、GSM、PCS、3G、4G、5G、LTE或任何其他类型的蜂窝网络))建立网络接口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收发机704(诸如网络接入端口)。
在任何实施例中使用的处理器可以是可通过软件指令(应用)配置成执行包括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的功能在内的各种功能的任何可编程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或一个或多个多处理器芯片。在一些IoT设备中,可以提供多个处理器,诸如一个处理器专用于无线通信功能(例如,在SOC 204中)并且一个处理器专用于运行其他应用(例如,在SOC202中)。典型地,软件应用可被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0、258、606中,然后它们被访问并被加载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可以包括足以存储应用软件指令的内部存储器。
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及类似术语旨在包括计算机相关实体,诸如但不限于被配置成执行特定操作或功能的硬件、固件、硬件与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解说,在IoT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IoT设备两者都可被称为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的线程内,并且组件可局部化在一个处理器或核上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或核之间。另外,这些组件可从其上存储有各种指令和/或数据结构的各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来执行。各组件可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功能或规程调用、电子信号、数据分组、存储器读/写、以及其他已知的网络、计算机、处理器和/或与进程相关的通信方法体系来进行通信。
数个不同的蜂窝和移动通信服务和标准可用并在未来被构想,它们全部可实现且获益于各个实施例。此类服务和标准包括例如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3G)、第四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4G)、第五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5G)、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3GSM、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码分多址(CDMA)系统(例如,cdmaOne、CDMA1020TM)、增强型数据率GSM演进(EDGE)、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数字AMPS(IS-136/TDMA)、演进数据优化(EV-DO)、数字增强型无绳电信(DECT)、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无线局域网(WLAN)、Wi-Fi保护接入I和II(WPA、WPA2)、以及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IDEN)。这些技术中的每一种涉及例如语音、数据、信令和/或内容消息的传输和接收。应理解,对与个体电信标准或技术相关的术语和/或技术细节的任何引用仅用于解说目的,且并不意在将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于特定通信系统或技术,除非权利要求语言中有具体陈述。
所解说和描述的各个实施例是仅作为解说权利要求的各种特征的示例来提供的。然而,针对任何给定实施例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征不必限于相关联的实施例,并且可以与所示出和描述的其他实施例联用或组合。此外,权利要求书不旨在限于任何一个示例实施例。例如,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可以代替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操作或与之组合。
前述方法描述和过程流图仅作为解说性示例而提供,且并非旨在要求或暗示各个实施例的操作必须按所给出的次序来执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前述各实施例中的操作次序可按任何次序来执行。诸如“此后”、“随后”、“接着”等措辞并非旨在限定操作次序;这些措辞被用来指引读者遍历方法的描述。进一步,对单数形式的权利要求元素的任何引述(例如使用冠词“一”、“某”或“该”的引述)不应解释为将该元素限定为单数。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来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框、模块、组件、电路、和算法操作可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这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解说硬件与软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解说性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操作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类功能性是被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于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针对每种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实施例决策不应被解读为致使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用于实现结合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逻辑框、模块、以及电路的硬件可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接收机智能对象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替换地,一些操作或方法可由专用于给定功能的电路系统来执行。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这些功能可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非瞬态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上。本文中公开的方法或算法的操作可在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模块或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中实施,该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模块或处理器可执行指令可驻留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或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上。非瞬态计算机可读或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或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存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此类非瞬态计算机可读或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闪存、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智能对象、或能被用来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以上的组合也被包括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和处理器可读介质的范围内。另外,方法或算法的操作可作为一条代码和/或指令或者代码和/或指令的任何组合或集合而驻留在可被纳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非瞬态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和/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
提供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先前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制作或使用本权利要求。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中定义的通用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实施例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限定于本文中示出的实施例,而是应被授予与所附权利要求和本文中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一致的最广义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支持针对物联网(IoT)设备的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连通性中的设备管理的方法,包括:
在传送给基站的轻量级机器对机器(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指示IoT设备是否能够接收5G NR;以及
从所述基站接收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传送给所述基站的所述连通性监视对象包括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和可用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并且
从所述基站接收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包括:接收标识能够与所述基站建立的网络承载类型或通信会话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传送给所述基站的所述LwM2M协议的所述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指示包括:在所传送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包括5G-NR蜂窝网络信息元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传送给所述基站的所述LwM2M协议的所述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指示包括:在所述连通性监视对象中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或多者:
5G-NR频分双工(F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或者
5G-NR时分双工(T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
5.一种物联网(IoT)设备,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有用于以下操作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
在传送给基站的轻量级机器对机器(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指示IoT设备是否能够接收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以及
从所述基站接收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IoT设备,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使得传送给所述基站的所述连通性监视对象包括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和可用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并且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有用于以下操作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通过接收标识能够与所述基站建立的网络承载类型或通信会话的信息来从所述基站接收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IoT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有用于以下操作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通过在所传送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包括5G-NR蜂窝网络信息元素来在传送给所述基站的所述LwM2M协议的所述连通性监视对象中进行指示。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IoT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有用于以下操作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通过在所述连通性监视对象中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或多者来在传送给所述基站的所述LwM2M协议的所述连通性监视对象中进行指示:
5G-NR频分双工(F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或者
5G-NR时分双工(T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
9.一种物联网(IoT)设备,包括:
用于在传送给基站的轻量级机器对机器(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指示所述IoT设备是否能够接收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的装置;以及
用于从所述基站接收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的装置。
10.一种被配置成与物联网(IoT)设备通信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基站处理器,所述基站处理器被配置有用于以下操作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
在轻量级机器对机器(LwM2M)协议的连通性监视对象中从IoT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
向所述IoT传送5G特定参数,所述5G特定参数向所述LwM2M协议提供针对5G非自立(NSA)或5G自立(SA)对象的支持;以及
向所述IoT设备提供5G NR服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处理器被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使得:
从所述IoT设备接收的所述连通性监视对象包括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和可用网络承载信息元素;并且
所述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包括标识能够与所述基站建立的网络承载类型或通信会话的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所述基站处理器被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使得:在所述LwM2M协议的所述连通性监视对象中从IoT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包括:在所述连通性监视对象中接收5G-NR蜂窝网络信息元素。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所述基站处理器被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使得:在所述LwM2M协议的所述连通性监视对象中从IoT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5G NR网络承载支持信息元素包括接收以下至少一者或多者:
5G-NR频分双工(F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或者
5G-NR时分双工(TDD)蜂窝网络信息元素。
CN202180043867.3A 2020-06-23 2021-04-30 针对iot设备的5g-nr连通性支持 Pending CN1160579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42945P 2020-06-23 2020-06-23
US63/042,945 2020-06-23
US16/940,630 US11330641B2 (en) 2020-06-23 2020-07-28 5G-NR connectivity support for IOT devices
US16/940,630 2020-07-28
PCT/US2021/030270 WO2021262320A1 (en) 2020-06-23 2021-04-30 5g-nr connectivity support for iot devic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7918A true CN116057918A (zh) 2023-05-02

Family

ID=79022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3867.3A Pending CN116057918A (zh) 2020-06-23 2021-04-30 针对iot设备的5g-nr连通性支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30641B2 (zh)
EP (1) EP4169229A1 (zh)
KR (1) KR20230028273A (zh)
CN (1) CN116057918A (zh)
BR (1) BR112022025566A2 (zh)
WO (1) WO2021262320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65173A1 (en) * 2014-09-30 2017-09-14 Vodafone Ip Licensing Limited Remote controlled selection of network bearer
CN110221567A (zh) * 2019-07-08 2019-09-10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5g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管控系统
CN110392012A (zh) * 2018-04-17 2019-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轻量级机器到机器系统中重新引导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58247A (zh) * 2019-12-31 2020-06-09 苏州阿德文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通信基站智能关断控制开关的嵌入式管控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94771B2 (en) * 2014-07-31 2017-10-17 Cisco Technology, Inc. Node selection in network transitions
CN107113537B (zh) 2014-09-29 2020-06-23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控制在网络上的设备的省电模式特性的装置和方法
US10667321B2 (en) * 2015-02-09 2020-05-26 Intel IP Corporation Evolved Node-B,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transition between idle and connected modes
US10616901B2 (en) * 2015-05-13 2020-04-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nfiguring bearer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the method
KR20180087762A (ko) * 2017-01-25 2018-08-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를 검출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200403689A1 (en) * 2017-07-11 2020-12-24 Movandi Corporation Repeater device for 5g new radio communication
US11277837B2 (en) * 2017-08-09 2022-03-15 Nec Corporation Dual connectivity communication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9185118A1 (en) 2018-03-27 2019-10-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ptimized transmission of application data to an iot device
US11219014B2 (en) * 2018-09-14 2022-01-04 Google Llc Transmitting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ies
US20210022073A1 (en) * 2019-07-19 2021-01-21 T-Mobile Usa, Inc. Selecting Among Various Dual Connectivity and Single Connectivity Configurations
US11089065B2 (en) * 2019-08-30 2021-08-10 T-Mobile Usa, Inc. Efficient interactions to support internet-of-things (IoT) device power saving mode
US11229012B2 (en) * 2019-11-18 2022-01-18 Ver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Dynamic modification of device band an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65173A1 (en) * 2014-09-30 2017-09-14 Vodafone Ip Licensing Limited Remote controlled selection of network bearer
CN110392012A (zh) * 2018-04-17 2019-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轻量级机器到机器系统中重新引导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21567A (zh) * 2019-07-08 2019-09-10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5g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管控系统
CN111258247A (zh) * 2019-12-31 2020-06-09 苏州阿德文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通信基站智能关断控制开关的嵌入式管控平台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RTINO TURCATO 等: "OMA Lightweight M2M (LwM2M) - Ready For 5G", OPEN MOBILE ALLIANCE, 14 January 2020 (2020-01-14), pages 3 - 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69229A1 (en) 2023-04-26
WO2021262320A1 (en) 2021-12-30
US11330641B2 (en) 2022-05-10
KR20230028273A (ko) 2023-02-28
BR112022025566A2 (pt) 2023-01-03
US20210400737A1 (en) 2021-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0607B2 (en) Communication link selection performed by an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
CN114731546A (zh) 当不支持VoNR时从ePDG到LTE的VoWi-Fi切换的增强
CN115443619A (zh) 自主波束切换
US11751168B2 (en) Methods for handling anomaly notification messages
CN114731575A (zh) 对用于非公共网络(npn)的系统信息块(sib)有效性校验的增强
US11792639B2 (en) Remote SIM provisioning
CN116076034B (zh) 使用数字波束成形在毫米波频率上接收唤醒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20230224699A1 (en) Remote SIM Provisioning
EP4005181B1 (en) Rds support for lwm2m and non-lwm2m iot applications
US11330641B2 (en) 5G-NR connectivity support for IOT devices
CN115918143A (zh) 用于无线电接入网络比特率推荐的注意(at)接口
US11109343B2 (en) Transport protocol usage of confirmable versus non-confirmable notifications based on criticality of the observation
US20220346025A1 (en) Early Uplink Transmit Power Control
US20240056888A1 (en)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for Protocol Data Unit Sets
WO2022051985A1 (en) Managing a communication link for 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 communications
WO2021174435A1 (en) Managing a downlink bit rate
CA3154161A1 (en) User plane integrity protection (up ip) capability signaling in 5g/4g systems
CN115336332A (zh) 管理发射功率控制
CN116134802A (zh) 定制振铃信号能力的用户设备信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