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6115A -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6115A
CN116056115A CN202310028245.4A CN202310028245A CN116056115A CN 116056115 A CN116056115 A CN 116056115A CN 202310028245 A CN202310028245 A CN 202310028245A CN 116056115 A CN116056115 A CN 116056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communication
packet
communication links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282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盛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zhou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zhou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zhou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zhou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282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61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6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1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缓存包的N个通信链路分别对应的通信质量;若N个通信链路中存在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则将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中的M个通信链路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第一指示值,并向外广播携带该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的信标帧;其中,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用于指示多链路站点获取该缓存包的通信链路,包括多个比特位,多个比特位中每个比特位用于指示对应的通信链路是否支持多链路站点获取该缓存包。本申请通过分析缓存包对应的各个链路的通信质量,以将通信质量较差的链路舍弃掉,使得发送缓存包时的丢包率更低。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电子产品进入人们的视线。家庭、企业以及密集区域所有事物的数字化驱动WiFi技术不断创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2019年3月,IEEE标准协会对下一代WLAN标准EHT(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工作组的文件审核立项,定名802.11.be。
802.11.be协议中多链路AP使用Per-Link Traffic Indication List(单链路流量指示表)指示处于节能模式的多链路STA获取缓存包的规则。主要过程为:多链路AP首先根据缓存包的类型,确定缓存包对应的TID;接着,根据TID-to-Link的映射规则,确定缓存包对应的Link,然后,根据缓存包对应的Link构建Per-Link Traffic Indication List,并将携带Per-Link Traffic Indication List的信标帧Beacon向外广播出去,以使缓存包对应的站点接收到该Beacon,并根据Beacon中携带的Per-Link Traffic Indication List,获取缓存包。
然而,通过现有的缓存包获取方法获取缓存包时,常常会出现丢包问题,导致链路的重传率较高,通信时延较大、吞吐量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实现以更高地发包成功率向多链路站点发送缓存包,以降低链路的重传率和通信时延,并提高吞吐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多链路接入点AP,该方法包括:
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若N个通信链路中存在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则将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中的M个通信链路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第一指示值,并向外广播携带该流量指示位图的信标帧Beacon,M为小于N的正整数;
其中,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用于指示多链路站点STA获取该缓存包的通信链路,该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包括多个比特位,该多个比特位与该多链路STA对应的多个通信链路一一对应,多个比特位中每个比特位用于指示对应的通信链路是否支持多链路站点获取该缓存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多链路站点STA,该方法包括:
接收多链路接入点AP发送的信标帧;
根据该信标帧中携带的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下的多个比特位,将该多个比特位中数值不同于第一指示值的比特位对应的通信链路,确定为缓存包对应的获取链路;
基于该缓存包对应的获取链路,从该多链路接入点中获取缓存包。
第三方面,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多链路接入点AP,该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更新单元,用于在检测到N个通信链路中存在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时,则将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中的M个通信链路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第一指示值,并向外广播携带该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的信标帧,M为小于N的正整数;
其中,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用于指示多链路站点STA获取该缓存包的通信链路,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包括多个比特位,该多个比特位与该多链路STA对应的多个通信链路一一对应,多个比特位中每个比特位用于指示对应的通信链路是否支持多链路站点获取该缓存包。
第四方面,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多链路站点STA,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多链路AP发送的信标帧;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信标帧中携带的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下的多个比特位,将该多个比特位中数值不同于第一指示值的比特位对应的通信链路,确定为缓存包对应的获取链路;
获取单元,用于基于该缓存包对应的获取链路,从多链路接入点中获取该缓存包。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多链路接入点与多链路站点在进行通信时,首先,多链路接入点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然后,将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与阈值进行比较,若N个通信链路中存在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则将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中的M个通信链路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第一指示值,并向外广播携带该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的信标帧Beacon,M为小于N的正整数;其中,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用于指示多链路站点STA获取该缓存包的链路,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包括多个比特位,该多个比特位与该多链路站点对应的多个通信链路一一对应,多个比特位中每个比特位用于指示对应的通信链路是否支持多链路站点获取该缓存包。这样在通信过程中,不单纯依赖于根据TID-to-Link映射规则得到的链路信息,还通过分析各个链路的通信质量,将通信质量较好的链路指示给多链路站点,以使得发送缓存包时的丢包率更低,从而降低了链路的重传率和通信时延,并进一步提高了吞吐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例图;
图2为多链路流量指示元素的一个示例图;
图3为单链路流量指示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链路流量指示控制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Beacon的部分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AP与多链路STA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装置;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介绍本申请技术方案之前,下面将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相关知识进行说明:
MLO(Multi-Link Operation,多链路操作):多链路操作(MLO)是Wi-Fi-7中一项重要且有用的功能。它使设备能够同时跨多个波段和信道发送和接收。它类似于有线(即以太网)网络的链路聚合或集群功能,但更复杂和灵活。它在不同的波段和信道中创建多个链路(无线电)的捆绑或绑定,作为连接对等体之间的一个虚拟链路。每个链路(无线电)可以独立和同时与其他链路工作,或协调最佳的聚合速度、延迟、范围(覆盖)或节省电力。Wi-Fi-7MLO是一个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介入控制层)层解决方案,可以同时使用多个链路,对上层协议和服务是透明的。MLO可以提高吞吐量、链路鲁棒性、漫游、干扰缓解和减少延迟。
WLAN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是为了满足无线用户的不同网络流量需求而提供的一种差分服务能力。802.11的WLAN的网络为用户提供了公平竞争无线资源的无线接入服务,但不同的应用需求对于网络的要求是不同的,而原始802.11网络并没有提供区分业务优先级的机制,不能为不同应用提供不同质量的接入服务。当网络发生流量拥塞时,需要优先处理的业务报文(例如,语音报文)和普通报文(例如,浏览网页的报文)会按相同的概率被丢弃。这和有线网络相对完善的QoS机制无法很好地衔接,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WLAN QoS能针对各种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网络服务质量。对实时性及可靠性要求高的数据报文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并进行优先处理;而对于实时性不强的普通数据报文,则提供较低的处理优先级。
TID(Traffic Identifier,流量标识符),用于表征QoS优先级的指标。
TID-to-Link,MLO方式中特有的,用于表征优先级和通信链路的映射关系。在EDCA(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增强分布式协调访问)的MAC层工作模式中,其取值范围为0-7。Link指MLO所建立的不同连接(或者链路),例如,2G/5G/6G频段各建立一个Link。
802.11be共定义了两种映射模式:
第一种:Default mapping mode(默认映射模式)
在默认映射模式下,所有的TID映射到所有的Link。
第二种:Negotiation of TID-to-link mapping mode(协商映射模式)
在协商映射模式下,将TID映射到特定的Link。例如,MLO中有Link1、Link2和Link3,将数值为0-4的TID映射到Link1,将数值为5-6的TID映射到Link2,将数值为7的TID映射到Link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通信设备间的无线通信。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多链路设备间的通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间的无线通信指多链路接入点AP与处于节能模式的多链路站点STA间的无线通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无线通信”还可以简称为“通信”,术语“通信”还可以描述为“数据传输”、“信息传输”或“传输”。
图1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例图。如图1所示,在WiFi系统中,无线局域网包括第一站点111、第二站点112和第三站点113,第一站点111、第二站点112、第三站点STA113与接入点120之间可以采用多条链路进行通信,从而达到提升吞吐量的效果。接入点120通过网络130与网络设备140连接,该网络130可以是有线网络也可以是无线网络。只有与接入点120建立连接的站点才能通过接入点120与网络设备140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可以理解,图1中示意的设备的数量及类型仅是示例性的,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事实上,图1中的无线局域网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站点(Station,STA)可以是无线通讯芯片、无线传感器或无线通信终端。例如: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移动电话、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平板电脑、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机顶盒、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智能电视、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计算机。
接入点(Access Point,AP)也称之为无线访问接入点或热点等。AP是一种特殊的站点,可以为站点提供接入服务,可以是移动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部署于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典型覆盖半径为几十米至上百米,当然,也可以部署于户外。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目前AP主要采用的标准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英文全称: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英文简称:IEEE)802.11系列。具体地,AP可以是带有WiFi芯片的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
本申请适用于包括多链路设备(multi-link device,MLD)的通信系统。下面对多链路设备进行简单介绍。多链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隶属的站点,隶属的站点是逻辑上的站点,“多链路设备包括隶属站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简要描述为“多链路设备包括站点”。隶属的站点可以为接入点AP或非接入点站点(non-access point station,non-APSTA)。为描述方便,本申请将隶属的站点为AP的多链路设备可以称为多链路AP,或多链路AP设备,或AP多链路设备(AP multi-link device);隶属的站点为non-AP STA的多链路设备可以称为多链路STA,或多链路STA设备,或STA多链路设备(STA multi-link device)。
无线网络中的Power save是指多链路STA的Sleep(睡眠)。多链路STA在睡眠之前,会给多链路AP发送一个特殊的帧,以使多链路AP获知它将进入节能模式。多链路AP在接收到这个帧后,将不再给该多链路STA发送数据。当有和该多链路STA通信的数据包想通过多链路AP传达给多链路STA时,多链路AP会帮该多链路STA将数据包缓存起来。
在802.11.be协议中,一个多链路接入点AP可以建议一个多链路非接入点AP(STA)使用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Link)获取缓存包。具体地,多链路AP使用Per-Link TrafficIndication List(单链路流量指示表)指示处于睡眠模式的多链路STA获取缓存包的规则。主要过程为:多链路AP首先根据缓存包的类型,确定缓存包对应的TID;接着,根据TID-to-Link的映射规则,确定缓存包对应的Link,然后,根据缓存包对应的Link构建Per-LinkTraffic Indication List,并将携带Per-Link Traffic Indication List的Beacon向外广播出去,以使缓存包对应的多链路STA接收到该Beacon,并根据Beacon中携带的Per-LinkTraffic Indication List,获取缓存包。
具体来讲,多链路AP发送信标帧Beacon给多链路STA,其中信标帧Beacon携带Multi-Link Traffic Indication element(多链路流量指示元素)。图2给出了多链路流量指示元素的一个示例图,如图2所示,该多链路流量指示元素包括元素ID、长度、元素ID扩展、多链路流量指示控制、单链路流量指示表。
图3为单链路流量指示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单链路流量指示表包括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Per-Link TrafficIndication Bitmap)和填充字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称为流量指示位图),其表示了与多链路AP建立了协商映射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多链路STA中每个多链路STA获取缓存包的链路信息。
图4为多链路流量指示控制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多链路流量指示控制字段包括位图大小(Bitmap Size)、AID偏移量(AID Offset)和保留字段。其中,AID(Association Identifier,关联ID),为AP为其网络中的多链路STA分配的序号,用以区分不同的多链路STA;位图大小子域用于指示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的大小,当它为m时表示Per-Link Traffic Indication Bitmap子域是m+1个比特。
对于协商了一种TID-to-Link映射关系的多链路设备,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在对应于Link ID的比特位会指示位1,表示多链路AP缓存了包。其AID为从AID Offset开始,例如,AID Offset=0,则表示从AID为0的多链路STA开始计算,每m+1个比特表示一个多链路STA获取缓存包的链路信息。
图5为一种Beacon的部分帧结构示意图。
图5A为一种Beacon中部分虚拟比特对映域的示意图。
如图5A所示,每个比特对映到一个与多链路AP连接的多链路STA,当某个多链路STA的数据包暂存在多链路AP中时,该多链路STA对应的比特位就会设为1,否则设为0。
由图5A可知,AID为k的多链路STA在部分虚拟比特对映域中的对应比特位为1,表示多链路AP为该多链路STA缓存了数据包;AID为k+1的多链路STA在部分虚拟比特对映域中的对应比特位为1,表示多链路AP为该多链路STA缓存了数据包;AID为k+2的多链路STA在部分虚拟比特对映域中的对应比特位为0,表示多链路AP没有为该多链路STA缓存数据包;AID为k+3的多链路STA在部分虚拟比特对映域中的对应比特位为1,表示多链路AP为该多链路STA缓存了数据包。
图5B为一种多链路流量指示控制域的示意图。
如图5B所示,AID偏移量(AID Offset)为k,表示从AID为k的多链路STA开始,位图大小(Bitmap Size)为2,则表示多链路设备建立了3个Link,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子域长为3比特,当每个比特位的值为1时表示该比特位对应的通信链路支持多链路STA获取缓存包。
根据图5B,第一个3比特对应AID为k的多链路STA,第二个3比特对应AID为k+1的多链路STA,第三个3比特对应AID为k+3的多链路STA。
由图5B可知,AID为k的多链路STA对应的缓存包的TID映射到Link1;AID为k+1的多链路STA对应的缓存包的TID映射到Link1;AID为k+3的多链路STA对应的缓存包的TID映射到Link0,Link1。
然而,多链路AP在指示多链路STA索取其睡眠过程中的缓存包时,完全依赖于TID-to-Link的协商结果,而不会考虑每个Link的实际通信情况。即使当前通信效果不佳,多链路AP仍然不会有选择性的指示较好的Link给多链路STA,导致多链路AP在向多链路STA发送缓存包时,常常会出现丢包问题,导致链路的重传率较高,通信时延较大、吞吐量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在进行通信时,首先,多链路接入点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然后,将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与阈值进行比较,若N个通信链路中存在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则将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中的M个通信链路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第一指示值,并向外广播携带该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的信标帧Beacon,M为小于N的正整数;其中,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用于指示多链路站点STA获取该缓存包的链路,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包括多个比特位,该多个比特位与该多链路站点对应的多个通信链路一一对应,多个比特位中每个比特位用于指示对应的通信链路是否支持多链路站点获取该缓存包。这样在通信过程中,不单纯依赖于根据TID-to-Link映射规则得到的链路信息,还通过分析各个链路的通信质量,将通信质量较好的链路指示给多链路站点,以使得发送缓存包时的丢包率更低,从而降低了链路的重传率和通信时延,并进一步提高了吞吐量。
下面通过一些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AP与多链路STA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交互过程包括如下S201至S203步骤:
S201、多链路AP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802.11.be的节能模式基本思想是:当多链路STA处于节能模式时,若有和多链路STA通信的数据包想通过AP传达给多链路STA时,AP会帮该多链路STA将数据包缓存起来。多链路AP缓存要传送给多链路STA的数据包,并周期性地向对应的多链路STA广播缓存区情况,从而使得多链路STA可以获取自己是否有数据包缓存在多链路AP。在休眠结束后,被缓存数据的多链路STA就会进行数据请求,以获取缓存在多链路AP中的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链路设备在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之前,需要得到缓存包对应的通信链路。在802.11.be协议中规定了多链路设备获取缓存包对应的通信链路的规则。
其过程为:首先,多链路AP根据缓存包的类型,确定该缓存包对应的流量标识符TID,该TID用于指示缓存包的优先级。然后,根据该缓存包对应的TID与通信链路的映射关系,确定该缓存包对应的通信链路。
其中,802.11.be协议可以提供四个不同的优先级,也可以称为接入类别(Accesscategories),从高到低的排序分别是:
语音服务(Voice,AC_VO):对延迟最为敏感,同时也是优先级最高的流量。
视频服务(Video,AC_VI):视频流量的优先级低于语音服务,高于其他两项。视频服务也是延迟敏感类型的服务,所以具有一定的优先级。
尽力传输(Best-effort,AC_BE):默认的无线流量类型就是best-effort类型,比如网页访问的数据流量类型。对于延迟有一定需求,但是没有那么敏感。
背景流量(Background,AC_BK):对于延迟要求最不敏感的流量,比如文件传输,打印作业的流量。
例如,多链路AP所缓存的数据包为语音类型的数据包,其对应的优先级较高,根据数据包类型与TID的对应关系,该数据包对应的TID为6;再根据TID-to-Link的映射关系,确定出该缓存包对应的通信链路为Link0、Link1、Link2。
本申请实施例对S201中多链路AP确定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如下S201-A1和S201-A2步骤确定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
S201-A1、确定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对确定预估发包成功率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直接将最近一次使用该通信链路发送数据包时对应的发包成功率,确定为该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如下S201-A1-11和S201-A1-12步骤确定每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
S201-A1-11、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获取使用该通信链路发送数据包时对应的历史发包成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通信链路对应的历史发包成功率可以从以前的帧传输结果中获得,例如,以确认帧(Acknowledge Character,简称ACK)的形式获取之前数据传输时的发包成功率。
S201-A1-12、基于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历史发包成功率,确定该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对S201-A1-12中,基于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历史发包成功率,确定该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如下S201-A1-12-11和S201-A1-12-12步骤确定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
S201-A1-12-11、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第i个通信链路,基于第i个通信链路对应的Q个历史发包成功率分别对应的发包时间,确定Q个历史发包成功率中每一个发包成功率对应的权重,i为从1到N的正整数,Q为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认为与当前时刻越接近,信道环境越相似,因此,与当前时刻越接近的历史发包成功率对当前时刻该通信链路的预估发包成功率的参考意义越大。于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当前时刻越接近的历史发包成功率对应的权重越大。
S201-A1-12-12、根据Q个历史发包成功率中每一个发包成功率对应的权重,对Q个历史发包成功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第i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如下公式(1)确定每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
PSR=αRSRt+(1-α)αRSRt-1+(1-α)2αPSRt-2+…+(1-α)t-1αPSR1      (1)
其中,PSR表示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PSRt表示第t次使用某一通信链路发送数据包时对应的发包成功率。其中α是一个0-1之间的系数,越是近期的数据权重越大,例如,PSRt的权重为α比PSRt-1的权重(1-α)α更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第i个通信链路,确定第i个通信链路对应的Q个历史发包成功率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确定为第i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
S201-A2、基于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S201-A2中基于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将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确定为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如下S201-A2-11和S201-A2-12步骤,确定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S201-A2-11、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确定通信链路当前时刻对应的信道空闲比,以及通信链路与多链路STA的协商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信道空闲比txop是衡量信道空闲情况的指标,信道空闲比越大,则表明信道越空闲,如果txop为0,则表示信道完全被占用,无法进行通信。
S201-A2-12、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基于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信道空闲比,以及通信链路与多链路STA的协商速率,确定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基于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信道空闲比,以及通信链路与多链路STA的协商速率,确定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将该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信道空闲比,以及通信链路与多链路STA的协商速率的乘积,确定为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将该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信道空闲比、通信链路与多链路STA的协商速率、预设值的乘积,确定为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链路AP通过确定通信链路的环境噪声指数,进而确定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具体可包括如下S201-B1和S201-B2步骤:
S201-B1、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确定通信链路当前时刻对应的环境噪声指数。
S201-B2、根据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当前时刻对应的环境噪声指数,得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信道中常常存在WIFI类或非WIFI类的同频/邻频干扰,例如蓝牙信号、微波炉产生的微波等。这些同频/邻频信号会对无线传输造成干扰。噪声越大,则无线信道可能越拥挤,每次传递的WIFI信号就越可能受到干扰导致通信失败,需要重传或无线降速。特别的,如果干扰信号大于CCA(Clear Channel Assessment,空闲信道评估)阈值,多链路AP应停止发包。
S202、若N个通信链路中存在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则多链路AP将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中的M个通信链路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第一指示值。
其中,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用于指示多链路站点STA获取缓存包的链路,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包括多个比特位,多个比特位与多链路站点对应的多个通信链路一一对应,多个比特位中每个比特位用于指示对应的通信链路是否支持多链路站点获取该缓存包。应理解的是,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多链路AP所确定出的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均低于阈值,这时,若将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第一指示值,则多链路STA根据接收到的信标帧,会得到所有链路都无法获取缓存包的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避免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均低于阈值,导致多链路STA无法获取缓存包的情况,只将N个通信链路中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中的M个通信链路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第一指示值,M为小于N的正整数。
具体地,多链路AP根据TID-to-Link的协商结果,确定出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接着,多链路AP确定N个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N个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均高于阈值,这时,直接根据TID-to-Link的协商结果,指示多链路STA从N个通信链路中任意一个通信链路获取缓存包。
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中,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存在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这时,若N个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均低于阈值,则从N个通信链路中选择M个通信链路,M为小于N的正整数,一般地,根据通信质量的高低,从N个通信链路中选择通信质量较差的M个通信链路,并将M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第一指示值;若N个通信链路中存在P个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低于阈值,P为小于N的正整数,则将该P个通信链路中的M个通信链路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第一指示值,M为小于等于P的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当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比特位的值为第一指示值时,表示该比特位对应的通信链路不支持多链路STA获取缓存包。比特位的值为0或1,一般地,第一指示值为0。
例如,多链路AP根据TID-to-Link的协商结果,确定出缓存包对应的通信链路为Link0、Link1、Link2;接着,多链路AP确定Link0、Link1、Link2的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Link0、Link1、Link2均高于阈值,这时,直接根据TID-to-Link的协商结果,指示多链路STA从Link0或Link1或Link2索取缓存包。
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中,Link0、Link1、Link2存在通信质量低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这时,若Link0、Link1、Link2三个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均低于阈值,且通信质量由高到低的排序为:Link0>Link1>Link2,则可将Link0、Link1、Link2中两个(此时,M=2)或者一个(此时,M=1)通信链路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0,一般地,将Link0、Link1、Link2中通信质量较差的两个(Link1和Link2)或者一个(Link2)通信链路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0;若Link0和Link2的通信质量低于阈值,且通信质量由高到低的排序为:Link1>阈值>Link0>Link2,则将Link0和/或Link2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0。
此时,若多链路AP将Link0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0,当多链路STA根据接收到的携带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的信标帧时,可得到可由通信链路Link1或Link2获取缓存包的信息;若多链路AP将Link2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0,当多链路STA根据接收到的携带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的信标帧时,可得到可由通信链路Link1或Link0获取缓存包的信息;若多链路AP将Link0和Link2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均更新为0,当多链路STA根据接收到的携带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的信标帧时,可得到可由通信链路Link1获取缓存包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链路AP综合考虑TID-to-Link的协商结果以及当前每个Link(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当部分Link的通信质量情况较为恶劣时,可以有选择地指示多链路STA去其他通信质量较好的Link索取缓存包。
S203、多链路AP向外广播携带流量指示位图的信标帧Beacon,M为小于N的正整数。
S204、多链路STA接收多链路AP发送的信标帧Beacon。
S205、多链路STA根据该Beacon中携带的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下的多个比特位,将多个比特位中数值不同于第一指示值的比特位对应的通信链路,确定为缓存包对应的获取链路。
S206、基于缓存包对应的获取链路,从多链路接入点中获取该缓存包。
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进行通信时,首先,多链路接入点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然后,将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与阈值进行比较,若N个通信链路中存在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则将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中的M个通信链路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第一指示值,并向外广播携带该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的信标帧Beacon,M为小于N的正整数;其中,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用于指示多链路站点STA获取该缓存包的链路,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包括多个比特位,该多个比特位与该多链路站点对应的多个通信链路一一对应,多个比特位中每个比特位用于指示对应的通信链路是否支持多链路站点获取该缓存包。这样在通信过程中,不单纯依赖于根据TID-to-Link映射规则得到的链路信息,还通过分析各个链路的通信质量,将通信质量较好的链路指示给多链路站点,以使得发送缓存包时的丢包率更低,从而降低了链路的重传率和通信时延,并进一步提高了吞吐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例如,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又例如,本申请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申请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内容。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方法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多链路接入点AP,该装置70包括:
确定单元71,用于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更新单元72,用于在检测到N个通信链路中存在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时,则将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中的M个通信链路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第一指示值,并向外广播携带该流量指示位图的信标帧Beacon,M为小于N的正整数;
其中,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用于指示多链路站点STA获取该缓存包的链路,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包括多个比特位,该多个比特位与该多链路站点对应的多个通信链路一一对应,多个比特位中每个比特位用于指示对应的通信链路是否支持多链路站点获取该缓存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72,用于确定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并基于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72,具体用于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获取使用通信链路发送数据包时对应的历史发包成功率;并基于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历史发包成功率,确定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72,具体用于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第i个通信链路,基于第i个通信链路对应的Q个历史发包成功率分别对应的发包时间,确定Q个历史发包成功率中每一个发包成功率对应的权重,i为从1到N的正整数,Q为正整数;并根据Q个历史发包成功率中每一个发包成功率对应的权重,对Q个历史发包成功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第i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72,具体用于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将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确定为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72,还用于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确定通信链路当前时刻对应的信道空闲比,以及通信链路与所述多链路STA的协商速率;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基于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信道空闲比,以及通信链路与多链路STA的协商速率,确定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72,具体用于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将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信道空闲比,以及通信链路与多链路STA的协商速率的乘积,确定为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72,还用于针对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确定通信链路当前时刻对应的环境噪声指数;并根据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当前时刻对应的环境噪声指数,得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链路确定单元73,该通信链路确定单元73,用于根据缓存包的类型,确定缓存包对应的流量标识符TID,TID用于指示所述缓存包的优先级;根据缓存包对应的TID与通信链路的映射关系,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多链路站点STA,该装置80包括:
接收单元81,用于接收多链路接入点发送的信标帧Beacon;
确定单元82,用于根据Beacon中携带的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下的多个比特位,将该多个比特位中数值不同于第一指示值的比特位对应的通信链路,确定为缓存包对应的获取链路;
获取单元83,用于基于该缓存包对应的获取链路,从多链路接入点中获取该缓存包。
应理解的是,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可以相互对应,类似的描述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地,图7和图8所示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通信方法的实施例,并且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前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计算设备对应的通信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上文中结合附图从功能模块的角度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应理解,该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形式的指令实现,还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模块组合实现。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和/或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可选地,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的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框图,该电子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通信方法。
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90可包括:
存储器91和处理器92,该存储器9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将该程序代码传输给该处理器92。换言之,该处理器92可以从存储器91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例如,该处理器92可用于根据该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器9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存储器91包括但不限于:
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该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在该存储器41中,并由该处理器42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该一个或多个模块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该计算机程序在该通信方法的执行过程。
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90还可包括:
收发器93,该收发器93可连接至该处理器92或存储器91。
其中,处理器92可以控制该收发器93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收发器93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93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应当理解,该设备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相连,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方法。或者说,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方法。
换言之,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该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例如,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多链路接入点AP,包括:
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若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存在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则将所述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中的M个通信链路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更新为第一指示值,并向外广播携带所述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的信标帧,所述M为小于N的正整数;
其中,所述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用于指示多链路站点STA获取所述缓存包的通信链路,所述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包括多个比特位,所述多个比特位与所述多链路STA对应的多个通信链路一一对应,所述多个比特位中每个比特位用于指示对应的通信链路是否支持所述多链路STA获取所述缓存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包括:
确定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
基于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确定所述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包括:
针对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获取使用所述通信链路发送数据包时对应的历史发包成功率;
基于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历史发包成功率,确定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历史发包成功率,确定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包括:
针对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第i个通信链路,基于所述第i个通信链路对应的Q个历史发包成功率分别对应的发包时间,确定所述Q个历史发包成功率中每一个发包成功率对应的权重,所述i为从1到N的正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Q个历史发包成功率中每一个发包成功率对应的权重,对所述Q个历史发包成功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所述第i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确定所述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包括:
针对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将所述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确定为所述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确定所述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包括:
针对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确定所述通信链路当前时刻对应的信道空闲比,以及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多链路STA的协商速率;
针对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信道空闲比,以及所述通信链路与多链路STA的协商速率,确定所述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信道空闲比,以及所述通信链路与多链路STA的协商速率,确定所述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包括:
针对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将所述通信链路对应的预估发包成功率、信道空闲比,以及所述通信链路与多链路STA的协商速率的乘积,确定为所述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包括:
针对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确定所述通信链路当前时刻对应的环境噪声指数;
根据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当前时刻对应的环境噪声指数,得到所述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缓存包的类型,确定所述缓存包对应的流量标识符TID,所述TID用于指示所述缓存包的优先级;
根据所述缓存包对应的TID与通信链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
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多链路站点STA,包括:
接收多链路接入点AP发送的信标帧;
根据所述信标帧中携带的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下的多个比特位,将所述多个比特位中数值不同于第一指示值的比特位对应的通信链路,确定为缓存包对应的获取链路;
基于所述缓存包对应的获取链路,从所述多链路AP中获取所述缓存包。
11.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多链路接入点AP,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缓存包对应的N个通信链路中每一个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质量,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更新单元,用于在检测到N个通信链路中存在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时,则将所述通信质量低于阈值的通信链路中的M个通信链路在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中对应比特位的值更新为第一指示值,并向外广播携带该流量指示位图的信标帧,所述M为小于N的正整数;
其中,所述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用于指示多链路站点STA获取所述缓存包的通信链路,所述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包括多个比特位,所述多个比特位与所述多链路站点对应的多个通信链路一一对应,所述多个比特位中每个比特位用于指示对应的通信链路是否支持所述多链路STA获取所述缓存包。
12.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多链路站点STA,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多链路接入点AP发送的信标帧;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标帧中携带的单链路流量指示位图下的多个比特位,将所述多个比特位中数值不同于第一指示值的比特位对应的通信链路,确定为缓存包对应的获取链路;
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缓存包对应的获取链路,从所述多链路AP中获取所述缓存包。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2310028245.4A 2023-01-09 2023-01-09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0561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8245.4A CN116056115A (zh) 2023-01-09 2023-01-09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8245.4A CN116056115A (zh) 2023-01-09 2023-01-09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115A true CN116056115A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29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28245.4A Pending CN116056115A (zh) 2023-01-09 2023-01-09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611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582959B (zh) 一种多链路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JP516141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可変出力制御の方法及び装置
KR102014830B1 (ko) 제1 및 제2의 분리되는 결합을 확립하는 방법
US200602688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in WLAN mesh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385828B (zh) 无线局域网收发数据的方法、终端和系统及网络接入设备
US101289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information about transmission failure frame
JP2006516376A (ja) ショートレンジ高速及びロングレンジ低速のデータ通信用デュアルモードユニット
US20200359402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06092801A2 (en) Wireless lan with contention avoidance
WO202105211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user equipment
JP2022520466A (ja) 伝送リソース検出方法、伝送リソース決定方法と通信機器
US2022040048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sidelink operation
US20160006554A1 (en) Many to One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WO2020031682A1 (ja) 通信装置
JP7389266B2 (ja) データ・バッファ・ステータス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2788623B (zh) 修改ba协议参数的方法及设备
US10050930B2 (en) Multi-radio single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4928871B (zh) 中继流量的方法、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介质及设备
WO2022267599A1 (zh) 一种非对称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CN116056115A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846924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干扰抑制方法及抗干扰的无线局域网设备
TWI416903B (zh) 於多重網路上進行通信之方法及裝置
CN113727453B (zh) 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07087605A2 (en) Transmit announcement indication
KR100778346B1 (ko) 교차 계층 최적화 기반의 매체접근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