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5592B - 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5592B
CN116055592B CN202210545780.2A CN202210545780A CN116055592B CN 116055592 B CN116055592 B CN 116055592B CN 202210545780 A CN202210545780 A CN 202210545780A CN 116055592 B CN116055592 B CN 1160555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frame
outer frame
housing assembly
frame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57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5592A (zh
Inventor
宋少华
徐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457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55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5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5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5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55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3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a decorative aspect, e.g. customization of casings, exchangeable facepl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电子设备的正面和背面具有缝隙,影响设备整体美观的问题。上述壳体组件包括显示模组、后壳、中框以及外框。后壳设置于显示模组的入光侧。中框固定于显示模组与后壳之间。外框套设于中框的外侧,且固定于显示模组与后壳之间。本发明提供的壳体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以使设备整体更加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是人们日常使用的电子设备。现有手机的外观部件一般包括显示模组、中框以及后壳,中框的一部分设置于显示模组与后壳之间,且中框的另一部分处于显示模组和后壳的外侧,并与显示模组以及后壳的侧壁抵接,并粘接固定。
但是,这样导致用户在使用时,从手机的正面以后背面能够直接看到中框与显示模组或者中框与后壳之间的缝隙,影响整体美观,因此,影响用户的视觉感受,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手机中框与显示模组以及后壳之间的缝隙,影响整体美观,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显示模组、后壳、中框以及外框。后壳设置于显示模组的入光侧。中框固定于显示模组与后壳之间。外框套设于中框的外侧,且固定于显示模组与后壳之间。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壳体组件,通过将中框设置于显示模组与后壳之间,避免中框部分处于显示模组与后壳的外侧;并且在中框外侧套设有外框,外框也固定于显示模组与后壳之间。这样一来,用户从正面或者背面均不会直接看到任何缝隙,仅能够看到一整块显示屏幕,有利于整体美观,从而提升用户的视觉感受,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另外,通过在中框外侧套设外框,能够对中框形成保护,从而避免中框损坏。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外框的材料包括透明玻璃,外框朝向中框的表面上设置有油墨层。通过在外框的内壁上涂覆油墨层,能够避免通过外框透光,并且能够使外框处显示不同的颜色,进一步提高手机整体美观。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油墨层的颜色包括红色、蓝色、黄色、绿色、橙色、紫色、白色以及黑色中的至少一种。这样一来,可以根据设备整体的颜色来搭配油墨层的颜色,从而更进一步提升整体美观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油墨层包括多种油墨图案。通过在外框内设置多种油墨图案,能够使设备整体更加美观,更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视觉感受。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中框上设置有多个功能件,外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缺口,功能件设置于第一缺口内。这样一来,手机的功能件依然设置于中框上,并且通过外框上的第一缺口裸露出来,不需要对外框进行加工,有利于降低外框的加工难度。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功能件包括音量键、锁屏键、卡托以及数据结构。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中框包括中框本体和第一凸起,外框套设于中框本体上。第一凸起设置于中框本体的外表面上,第一凸起伸入第一缺口内,且功能件设置于第一凸起上。通过第一凸起伸入第一缺口内,能够使用户在使用时,便于操作功能键,从而使用户使用更加方便。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远离中框本体的表面与外框的外壁齐平。这样一来,能够避免第一缺口在手机侧壁上形成一个凹陷结构,在提升整体美观性的同时,便于用户对功能件进行操作。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中框本体上设置有功能孔,所述外框上还开设有第二缺口,功能孔设置于第二缺口处。在中框设置功能孔,则不需要在外框上进行打孔,进一步降低外框的加工难度。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功能孔包括出音孔、耳机插孔、mic插孔以及数据接口。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中框还包括第二凸起,第二凸起设置于中框本体的外表面上,第二凸起伸入第二缺口内,且功能孔贯穿第二凸起远离中框本体的表面。通过第二凸起伸入第二缺口内,便于用户向功能孔内插入插头,以使用户使用更加方便。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凸起远离中框本体的表面与外框的外壁齐平。这样一来,能够避免第二缺口在手机侧壁上形成一个凹陷结构,在提升整体美观性的同时,便于用户在功能孔内插入插头。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盖板玻璃,中框设置于显示面板与后壳之间。盖板玻璃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外框固定于盖板玻璃与后壳之间。这样一来,使中框与显示面板固定连接,外框与盖板玻璃固定连接,有利于使盖板玻璃与显示面板之间连接更加紧固,从而有利于提升设备整体的连接稳定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胶层,外框与显示面板、盖板玻璃、中框以及后壳之间均通过第一胶层粘接固定。此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固性,从而使整体设备的结构件连接更加紧固。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二胶层,显示面板与中框之间,以及中框与后壳之间均通过第二胶层粘接固定。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和电路板,壳体组件为如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壳体组件。电路板设置于中框内。
由于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壳体组件,因此,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获得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作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3为相关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的局部剖面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框与显示模组、中框以及后壳之间的连接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壳体组件的局部剖面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以及外框沿平行其所在平面的方向的剖面图;
图8为图7提供的功能件的主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框以及外框沿平行其所在平面方向的剖面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缺口的主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缺口的主视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中框与外框的局部结构剖面图;
图13为图12提供的中框与外框沿其厚度方向的局部剖面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中框与外框的局部结构剖面图;
图15为图14提供的中框与外框沿其厚度方向的局部剖面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局部结构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与显示模组的局部结构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显示模组以及后壳的局部结构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中框的侧壁上进行点胶)、显示模组以及后壳的局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10-电子设备;100-显示模组;110-盖板玻璃;120-显示面板;200-中框;201-第一部分;202-第二部分;210-中框本体;220-第一凸起;230-第二凸起;240-功能件;240a-锁屏键;240b-音量键;250-功能孔;300-外框;310-油墨层;320-第一缺口;330-第二缺口;340-子框体;400-后壳;500-电路板组件;600-第一胶层;700-第二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此外,本申请中,“上”、“下”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tablet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等需要存储数据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均是以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的举例说明。
由上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的结构图,该电子设备10为手机。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的爆炸图,该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显示模组100、中框200以及后壳400。其中,电子设备10的中框200以及后壳400构成电子设备10的壳体,该壳体用于保护电子设备10内部的零部件,例如设置于中框200内部的电路板组件500。并且,该壳体能够使电子设备10的外形更加美观。
其中,请参阅图3,图3为相关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10的壳体的局部剖面图。上述显示模组100可以包括盖板玻璃110和显示面板120,盖板玻璃110设置于显示面板120的出光侧,中框200和后壳400设置于显示面板120的入光侧。并且该显示面板12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屏幕,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屏幕,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diodes,QLED),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等。
并且,上述盖板玻璃110可以采用普通盖板玻璃110,用于保护显示面板120,以避免显示面板120引外力碰撞导致损坏;也可以采用具有触控功能的盖板玻璃110,以使电子设备10具有触控功能,从而使用户使用更加方便。因此,本申请对于盖板玻璃110的具体材质不作特殊限定。
在相关技术中,请继续参阅图3,上述中框200包括第一部分201(也即是中板部分)和第二部分202(也即是边框部分),第二部分202围绕第一部分201的边缘设置,且第二部分202与第一部分201相连接为一体结构,第一部分201设置于显示模组100与后壳400之间,第二部分202与显示模组100以及后壳400的侧壁抵接,所述中框200与显示模组100以及后壳400之间通过胶粘固定连接。
但是,上述中框200的第二部分202与显示模组100以及后壳400之间均具有缝隙,如图3所示的间隙A和间隙B,且该缝隙A和B从电子设备10的正面或者背面均能够直观的看到,因此,会影响电子设备10的整体的美观性,降低了用户使用时的视觉感受,影响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10的壳体组件的局部剖面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包括上述显示模组100(包括盖板玻璃110和显示面板120)、后壳400以及中框200,中框200整体固定于显示面板120与后盖之间。该壳体组件还包括外框300,外框300套设于中框200上,且外框300固定于盖板玻璃110与后壳400之间。
具体地,中框200与显示面板120之间以及中框200与后壳400之间均可以通过第二胶层700(例如背胶)粘接固定,外框300与中框200的外壁以及显示面板120的侧壁之间通过第一胶层600(例如,通过热熔胶进行点胶)粘接固定,并且外框300与盖板玻璃110以及外框300与后壳400之间也通过第一胶层600粘接固定,从而实现壳体组件整体粘接固定。
这样一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中框200设置于显示面板120与后壳400之间,并且将外框300设置于盖板玻璃110与后壳400之间,使相关技术中的缝隙A和B由电子设备10的正面和背面转移至侧面,即图4中的缝隙A’和缝隙B’,以使用户由电子设备10的正面或者背面不能直接看到任何缝隙,形成整个显示模组100以及后壳400的悬浮效果,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视觉感受,从而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并且,通过外框300套设于中框200上,能够对中框200形成有效保护,从而避免中框200损坏。
另外,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中外框300与显示模组100、中框200以及后壳400之间的连接结构图。上述外框300在进行点胶固定时,由于第一胶层600(即热熔胶)需要一定的冷却时间,因此,需要进行保压固定,在保压的过程中,能够使第一胶层600进行扩散,从而使外框300与中框200之间、外框300与显示面板120之间、外框300与盖板玻璃110之间以及外框300与后壳400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胶层600,以使外框300与中框200、显示面板120、盖板玻璃110以及后壳400之间均形成有效粘接,有利于提升整体的粘接强度。
并且,由于上述缝隙A’和缝隙B’中均存在第一胶体600,因此,使电子设备10的密封路径更长,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10的防水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5,上述外框300的外壁可以与盖板玻璃110以及后壳400的侧壁齐平。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避免外框300由玻璃盖板与后壳400之间伸出,以使用户从正面和背面观看电子设备10时,均不能直接看到中框200,以确保用户由正面观看电子设备10时,能够形成显示模组100的悬浮效果。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在盖板玻璃110与后壳400之间形成凹陷结构,用户手握电子设备10,手指处于电子设备10的侧壁上时,外框300能够对手指形成支撑,有利于提升用户的手感。
基于此,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壳体组件的局部剖面图。为进一步使电子设备10整体更加美观,上述外框300可以采用透明玻璃材料制成,并且外框300朝向中框200的表面上设置有油墨层310。该油墨层310可以设置为不同的颜色,以使电子设备10整体更加美观。
示例性地,上述油墨层310的颜色可以包括红色、蓝色、黄色、绿色、橙色、紫色、白色以及黑色中的至少一种。这样一来,可以根据电子设备10的配色来搭配油墨层310的颜色,从而使电子设备10整体的配色更加舒适。
此外,上述油墨层310还可以包括多种油墨图案。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图案,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10的美观性,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感。
示例性地,油墨图案可以为生肖图案或者星座图案,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生肖和星座,选择对应油墨图案的电子设备,有利于更近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感。或者,油墨图案也可以为山川、河流等优美的风景图案;还可以为动漫人物等。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并且,上述油墨图案也可以提前定制,由用户提供喜欢的图案,生产厂家进行定制生产,例如,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艺术签名、或者喜欢的至理名言等作为图案设置于外框上,从而能够为用户生产专属设备,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油墨层310的颜色以及上述油墨图案包括但不限于上述颜色和图案,也可以是其他颜色或者任意图案,本申请对此不作进一步限定。
在此基础上,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200以及外框300沿平行其所在平面的方向的剖面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200上设置有多个功能件240,外框30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缺口320,功能件240设置于第一缺口320内。
其中,请参阅图8,图8为图7提供的功能件240的主视图,功能件240可以包括音量键240b、锁屏键240a、卡托以及数据结构。并且,上述多个功能件240可以与第一缺口320一一对应设置,也可以是一个第一缺口320内设置有多个功能件240。例如,可以将音量键240b和锁屏键240a设置于同一个第一缺口320内。
此外,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框200以及外框300沿平行其所在平面方向的剖面图,中框200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功能孔250,外框30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缺口330,功能孔250设置于第二缺口330内。其中,功能孔250可以包括出音孔、耳机插孔、mic插孔以及数据接口。上述多个功能孔250也可以与第二缺口330一一对应设置,或者在一个第二缺口330内设置多个功能孔250。
这样一来,在生产时,将上述多个功能件240以及功能孔250均设置于中框200上,因此,不需要在外框300上增加任何工艺结构,一方面能够避免外框300上增加零部件,有利于外框300结构更加美观;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外框300的加工难度,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缺口320的主视图,上述第一缺口320可以是在外框300上开设的一个通孔结构,第二缺口330(图10中未示出)与第一缺口320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即外框300依然是绕中框200一周设置的首尾相接的整体结构,上述功能件240和功能孔250设置于对应的第一缺口320和第二缺口330内即可。
并且,在上述第一缺口320和第二缺口330均为通孔结构时,上述外框300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采用四块基材,将四块基材首尾相接的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外框300,本申请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或者,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缺口320的主视图,上述第一缺口320也可以是将外框300局部区域沿电子设备10的厚度方向截断并去除一段外框300材料形成,第二缺口330(图11中未示出)与第一缺口320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此时,外框300沿中框200一周不能形成首尾相接的整体结构;并且再此情况下,第一缺口320和第二缺口330将外框300分为两个子框体340,由该两个子框体340共同构成外框300,且个子框体340的端部之间的空间则形成上述第一缺口320和第二缺口330。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缺口320或者第二缺口330设置有多个时,则外框300被分为多个子框体340,相邻的两个子框体340之间的空间则形成第一缺口320或第二缺口330。
基于此,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中框200与外框300的局部结构剖面图,上述中框200可以包括中框本体210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凸起220,外框300套设于中框本体210上,第一凸起220伸入对应的第一缺口320内,上述功能件240设置于第一凸起220上。其中,第一凸起220的数量与第一缺口320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这样一来,能够便于用户对功能件240进行操作,避免因外框300厚度较大,使第一缺口320深度较大,导致用户对功能件240操作不便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2,上述第一凸起220远离中框本体210的表面与外框300的外壁齐平。这样一来,则能够避免在第一缺口320处形成凹陷结构,在提升整体美观性的同时,便于用户对第一凸起220上的功能件240进行操作。
另外,请参阅图13,图13为图12提供的中框200与外框300沿其厚度方向的局部剖面图,在第一凸起220与盖板玻璃110之间的缝隙A’处,以及第一凸起220与后壳400之间的缝隙B’处,均通过外部注入的方式注入胶水,以使第一凸起220与盖板玻璃110之间以及第一凸起220与后壳400之间粘接固定,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同时,请参阅图14,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中框200与外框300的局部结构剖面图。上述中框2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凸起230,第二凸起230伸入对应的第二缺口330内,上述功能孔250贯穿第二凸起230远离中框本体210的表面。其中,第二凸起230的数量与第二缺口330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这样一来,能够便于用户对功能孔250进行操作,避免因外框300厚度较大,使第二缺口330深度较大,导致用户对功能孔250操作不便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与图14,上述第二凸起230远离中框本体210的表面与外框300的外壁齐平。这样一来,能够避免咋第二缺口330处形成凹陷结构,在提升整体美观性的同时,便于用户在第二凸起230上的功能孔250内插入对应的插头。
另外,请参阅图15,图15为图14提供的中框200与外框300沿其厚度方向的局部剖面图,在第二凸起230与盖板玻璃110之间的缝隙A’处,以及第二凸起230与后壳400之间的缝隙B’处,也可以通过外部注入的方式注入胶水,以使第二凸起230与盖板玻璃110以及后壳400之间粘接固定,从而更进一步提升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功能件240和功能孔250也可以设置于外框300上,即功能件240功能孔250贯穿外框300设置,例如,在外框300上设置有多个孔位,功能件240通过对应的孔位伸出外框300,以便于用户进行操作,功能孔250与对应的孔位对应设置,以便于用于将接头插入对应的功能孔250内,或者声音能够通过对应的孔位扩散出来。
在此情况下,外框300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结构,不需要将外框300分割为多个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外框300整体的支撑强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10整体的连接可靠性;并且,电子设备10的侧壁上,沿厚度方向不会存在缝隙,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美观性。
以下对于上述电子设备10的壳体组件的工艺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请参阅图16和图17,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200的局部结构图,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200与显示模组100的局部结构图。准备中框200,并将盖板玻璃110固定于显示面板120的出光侧,盖板玻璃110与显示面板120之间可以通过光学胶粘接固定,组成显示模组100;然后,将显示模组100与中框200固定连接,即显示面板120与中框200通过第二胶层700粘接固定。
接下来,请参阅图18,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200、显示模组100以及后壳400的局部结构图。将后壳400与中框200固定连接,后壳400固定于中框200远离显示模组100的一侧,中框200与后壳400之间通过第二胶层700粘接固定。这样一来,即可将显示模组100与中框200之间的缝隙,以及后壳400与中框200之间的缝隙转移至侧边,从而实现电子设备10的显示模组100以及后壳400的悬浮效果,以提升用户的视觉感受,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
接下来,请参阅图19,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200(中框200的侧壁上进行点胶)、显示模组100以及后壳400的局部结构图。在中框200以及显示面板120的侧壁上进行点胶(例如热熔胶),即第一胶层600,然后,在盖板玻璃110与后壳400之间安装外框300,以形成图4所示的壳体组件,并且进行保压,进而形成图5所示的壳体组件。由于点胶后,第一胶层600还未固化,因此,需要对外框300进行保压夹持,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一胶层600固化后,外框300的外壁与盖板玻璃110以及后壳400的侧壁齐平;另一方面,在保压的过程中,能够使第一胶层600进行扩散,以使中框200与外框300之间、显示面板120与外框300之间、盖板玻璃110与外框300之间以及后壳400与外框300之间均存在第一胶层600,以形成有效粘接,有利于增加粘接面积,增加粘接可靠性。
其中,上述外框300在安装之前,可以先在其内壁上设置油墨层310,该油墨层310可以设置不同的颜色,并且可以设置多种不同的油墨图案,以增加整体的美观性。
最后,在图13所示的中框200的第一凸起220与盖板玻璃110以及后壳400之间的缝隙中,和图15所示的中框200的第二凸起230与盖板玻璃110以及后壳400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外部注入的方式注入胶水,以使第一凸起220与盖板玻璃110以及后壳400之间粘接固定,并且使第二凸起230与盖板玻璃110以及后壳400之间粘接固定,从而更进一步提升壳体组件整体粘接可靠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
后壳,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入光侧;
中框,固定于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后壳之间;
外框,套设于所述中框的外侧,且固定于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后壳之间;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中框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后壳之间;
盖板玻璃,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外框固定于所述盖板玻璃与所述后壳之间;
所述外框的外壁与所述盖板玻璃以及所述后壳的侧壁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的材料包括透明玻璃,所述外框朝向所述中框的表面上设置有油墨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的颜色包括红色、蓝色、黄色、绿色、橙色、紫色、白色以及黑色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包括多种油墨图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上设置有多个功能件,所述外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缺口,所述功能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缺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包括音量键、锁屏键、卡托以及数据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
中框本体,所述外框套设于所述中框本体上;
第一凸起,设置于所述中框本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凸起伸入所述第一缺口内,且所述功能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远离所述中框本体的表面与所述外框的外壁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本体上设置有功能孔,所述外框上还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功能孔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孔包括出音孔、耳机插孔、mic插孔以及数据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还包括:
第二凸起,设置于所述中框本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凸起伸入所述第二缺口内,且所述功能孔贯穿所述第二凸起远离所述中框本体的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远离所述中框本体的表面与所述外框的外壁齐平。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第一胶层,所述外框与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盖板玻璃、所述中框以及所述后壳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一胶层粘接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第二胶层,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中框之间,以及所述中框与所述后壳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二胶层粘接固定。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为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
电路板,设置于所述中框内。
CN202210545780.2A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0555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5780.2A CN116055592B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5780.2A CN116055592B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5592A CN116055592A (zh) 2023-05-02
CN116055592B true CN116055592B (zh) 2024-03-08

Family

ID=86112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5780.2A Active CN116055592B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5592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13808A (ja) * 2008-07-01 2010-01-21 Kawamoku Construction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03117026A (zh) * 2012-12-26 2013-05-22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具有实体按键的显示装置
CN203942555U (zh) * 2014-06-30 2014-11-12 深圳市渴望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手机结构
CN108476248A (zh) * 2016-10-18 2018-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中框及移动终端
CN208316776U (zh) * 2018-03-02 2019-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框及终端设备
WO2019144460A1 (zh) * 2018-01-26 2019-08-01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417959A (zh) * 2019-06-14 2019-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组装方法、终端
CN209964108U (zh) * 2019-06-24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1314531A (zh) * 2020-02-10 2020-06-1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111830818A (zh) * 2019-04-19 202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产品
CN113037894A (zh) * 2019-12-24 2021-06-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064292A (zh) * 2021-03-19 2021-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4222460A (zh) * 2022-01-25 2022-03-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外框及制备方法、中框以及电子设备
CN216490620U (zh) * 2021-10-15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框结构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6138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Yung-Chun Chiu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nitor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13808A (ja) * 2008-07-01 2010-01-21 Kawamoku Construction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03117026A (zh) * 2012-12-26 2013-05-22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具有实体按键的显示装置
CN203942555U (zh) * 2014-06-30 2014-11-12 深圳市渴望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手机结构
CN108476248A (zh) * 2016-10-18 2018-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中框及移动终端
WO2019144460A1 (zh) * 2018-01-26 2019-08-01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08316776U (zh) * 2018-03-02 2019-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框及终端设备
CN111830818A (zh) * 2019-04-19 202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产品
CN110417959A (zh) * 2019-06-14 2019-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组装方法、终端
CN209964108U (zh) * 2019-06-24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3037894A (zh) * 2019-12-24 2021-06-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314531A (zh) * 2020-02-10 2020-06-1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113064292A (zh) * 2021-03-19 2021-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16490620U (zh) * 2021-10-15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框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4222460A (zh) * 2022-01-25 2022-03-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外框及制备方法、中框以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对液晶显示窄边框专利技术的研究;陈帅;陈卓;李乃升;高小霞;;中国新技术新产品(1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5592A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40653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tructural glass members
US10506731B2 (en) Display assembly,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7069179B (zh) 壳体、壳体制作方法、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EP3761617B1 (en) Mobile device having a touch sensitive portion
BRPI0715542A2 (pt) teclado de aparelho telefânico
EP348715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59105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220753B1 (ko)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어셈블리, 이의 어셈블링 방법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117106A (zh) 部件组装
CN108153026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863355A (zh) 支撑背膜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KR20170033487A (ko) 표시장치 및 윈도우 부재 제조방법
CN103677726B (zh) 双荧幕电子装置及其可拆卸的显示模块
CN116055592B (zh) 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1866218B (zh)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和壳体的制作方法
CN218276769U (zh) 电子设备
CN112134969B (zh)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CN111478995B (zh) 装饰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8243565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380944U (zh) 电子设备
CN218276765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5301199U (zh) 带语音发声孔结构的微机保护装置
JP5249380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117968019A (zh) 发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壳体组件、电子设备
CN116506531A (zh) 装饰组件、壳体结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