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3618A - 一种储能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3618A
CN116053618A CN202211741350.4A CN202211741350A CN116053618A CN 116053618 A CN116053618 A CN 116053618A CN 202211741350 A CN202211741350 A CN 202211741350A CN 116053618 A CN116053618 A CN 116053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pack
cell
energy storage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413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3618B (zh
Inventor
柏延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413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36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3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3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3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3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8Systems for data transfer from batteries, e.g. transfer of battery parameters to a controller, data transferred between battery controller and main controll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储能装置,储能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电池包管理单元,每个电池包管理单元用于采集电池储能系统中所有电池簇中一个对应的电池包的运行参数;多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每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用于采集所有电池包中一个对应的电池模组的运行参数;多个电芯管理单元,每个电芯管理单元用于采集所有电池模组中一个对应的电芯的运行参数;总控单元,总控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有运行参数,确定是否允许电池包放电;针对每个电池簇,当该电池簇中所有电池包都确定为允许放电时,则确定该电池簇允许放电。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储能系统为了降低成本,多采用新能源汽车退役后的电池包组建。但储能系统中投入电池簇运行时逻辑功能简单,仅判定簇端电压在设定的范围内就轮流按序投入工作,容易拉大电池簇的性能差异,可能造成储能电池系统的提前退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储能装置,通过控制电池储能系统的工作逻辑,可以降低电池簇之间的性能差异,保证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管理系统,适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电池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簇,每个电池簇包括多个串联的回收电池包,储能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电池包管理单元,每个电池包管理单元用于采集电池储能系统中所有电池簇中一个对应的电池包的运行参数;多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每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用于采集所有电池包中一个对应的电池模组的运行参数,并发送给对应的电池包管理单元;多个电芯管理单元,每个电芯管理单元用于采集所有电池模组中一个对应的电芯的运行参数,并发送给对应的电池模组管理单元,每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还将接收到的所有电芯管理单元发送的运行参数,转发给对应的电池包管理单元;总控单元,总控单元用于接收每个电池包管理单元发送的电池包的运行参数、电池模组的运行参数以及电芯的运行参数,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运行参数,确定是否允许电池包放电;针对每个电池簇,当该电池簇中所有电池包都确定为允许放电时,则确定该电池簇允许放电;当确定电池包允许放电时,还包括确定电池包放电的放电功率。
优选的,运行参数至少包括电芯的电压值,总控单元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是否允许每个电池包放电:针对该电池包中的每个电池模组,计算该电池模组中的所有电芯的电压值的和,作为该电池模组的电压值;根据该电池包中的所有电池模组的电压值的和,计算该电池包的电压值;当该电池包的电压值等于预设电池包电压值时,则确定允许该电池包放电;当该电池包的电压值不等于预设电池包电压值时,则确定不允许该电池包放电。
优选的,总控单元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每个电池包放电的放电功率:针对该电池包中的每个电池模组,根据计算出的该电池模组的电压值与预设电池模组电压值的大小,确定该电池模组是否就位;根据该电池包中的所有电池模组中就位的数量,确定该电池包放电的放电功率。
优选的,总控单元还用于在确定允许电池包放电之前,针对每个就位的电池模组,确定出该电池模组的目标电压差值;当每个就位的电池模组对应的目标电压差值均小于预设电压差值,则确定所有就位的电池模组符合预充条件,控制对应的电池包所连接的预充接触器闭合预设时长,以进入预充模式;其中,目标电压差值为电池模组中电芯的最大电压值与电芯的最小电压值之间的差值。
优选的,总控单元还用于当至少一个就位的电池模组对应的目标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则确定至少一个电池模组故障,并生成故障信号发送至车辆主控芯片。
优选的,储能管理系统还包括储能变流单元,总控单元还用于在每个电池包充电时,针对放电的电池包中的所有电芯,比较每个电芯的电压值与充电停止电压值之间的大小,确定该电芯是否完成充电,若该电芯未完成充电,则比较该电芯的电压值与充电降流电压之间的大小,确定该电芯是否需要降流,若确定该电芯需要降流,则生成该电芯对应的降流请求信号,并记录该电芯的降流次数,以及当该电芯降流次数等于预设次数时,则不再生成降流请求信号;储能变流单元用于接收总控单元发送的与电芯对应的降流请求信号,并根据降流请求信号,降低向对应的电芯输送的电流。
优选的,储能管理系统还包括储能变流单元,总控单元还用于在每个电池包放电时,针对放电的电池包中的所有电芯,比较每个电芯的电压值与放电停止电压值之间的大小,确定该电芯是否完成放电,若该电芯未完成放电,则比较该电芯的电压值与放电降流电压之间的大小,确定该电芯是否需要降流,若确定该电芯需要降流,则生成该电芯对应的降流请求信号,并记录该电芯的降流次数,以及当该电芯降流次数等于预设次数时,则不再生成降流请求信号;储能变流单元用于接收总控单元发送的与电芯对应的降流请求信号,并根据降流请求信号,降低向对应的电芯输送的电流。
优选的,运行参数还包括电芯的温度值和电芯极柱的温度值,总控单元还用于针对每个就位的电池模组中的所有电芯,比较获取到的每个电芯的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值的大小,若该电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值,则控制与对应的电池模组连接目标接触器断开。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方法包括采集电池储能系统中所有电池簇中一个对应的电池包的运行参数;采集所有电池包中一个对应的电池模组的运行参数,并发送给对应的电池包管理单元;采集所有电池模组中一个对应的电芯的运行参数,并发送给对应的电池模组管理单元,每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还将接收到的所有电芯管理单元发送的运行参数,转发给对应的电池包管理单元;接收每个电池包管理单元发送的电池包的运行参数、电池模组的运行参数以及电芯的运行参数,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运行参数,确定是否允许电池包放电;针对每个电池簇,当该电池簇中所有电池包都确定为允许放电时,则确定该电池簇允许放电;当确定电池包允许放电时,还包括确定电池包放电的放电功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储能装置,所述电池储能装置包括:如前述的储能管理系统;电池储能系统,所述电池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簇,每个电池簇包括多个串联的回收电池包。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的储能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的储能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储能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储能管理系统,适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电池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簇,每个电池簇包括多个串联的回收电池包,储能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电池包管理单元,每个电池包管理单元用于采集电池储能系统中所有电池簇中一个对应的电池包的运行参数;多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每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用于采集所有电池包中一个对应的电池模组的运行参数,并发送给对应的电池包管理单元;多个电芯管理单元,每个电芯管理单元用于采集所有电池模组中一个对应的电芯的运行参数,并发送给对应的电池模组管理单元,每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还将接收到的所有电芯管理单元发送的运行参数,转发给对应的电池包管理单元;总控单元,总控单元用于接收每个电池包管理单元发送的电池包的运行参数、电池模组的运行参数以及电芯的运行参数,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运行参数,确定是否允许电池包放电;针对每个电池簇,当该电池簇中所有电池包都确定为允许放电时,则确定该电池簇允许放电;当确定电池包允许放电时,还包括确定电池包放电的放电功率。通过对储能系统中电池包、电池模组和电芯等进行多层次的运行参数采集,确定电池包的状态以判断电池包是否适合上电,如果上电还可以根据电池包内的状态,确定电池包放电的功率,对所有电池包的运行进行保护,延长电池储能系统的寿命。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储能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储能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每个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可适用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本申请可应用于电池储能系统中电池包充放电的控制。
现有储能系统为了降低成本,多采用新能源汽车退役后的电池包组建。但储能系统中投入电池簇运行时逻辑功能简单,仅判定簇端电压在设定的范围内就轮流按序投入工作,容易拉大电池簇的性能差异,可能造成储能电池系统的提前退役。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储能装置。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储能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如图1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管理系统,适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电池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簇,每个电池簇包括多个串联的回收电池包,储能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电池包管理单元,多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多个电芯管理单元,总控单元。
每个电池包管理单元用于采集电池储能系统中所有电池簇中一个对应的电池包的运行参数。每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用于采集所有电池包中一个对应的电池模组的运行参数,并发送给对应的电池包管理单元。每个电芯管理单元用于采集所有电池模组中一个对应的电芯的运行参数,并发送给对应的电池模组管理单元,每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还将接收到的所有电芯管理单元发送的运行参数,转发给对应的电池包管理单元。总控单元用于接收每个电池包管理单元发送的电池包的运行参数、电池模组的运行参数以及电芯的运行参数,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运行参数,确定是否允许电池包放电。针对每个电池簇,当该电池簇中所有电池包都确定为允许放电时,则确定该电池簇允许放电。当确定电池包允许放电时,还包括确定电池包放电的放电功率。
这里电池储能系统中的每个电池包是从废弃的新能源车辆中拆卸回收的。电池储能系统中每个电池包都对应连接一个电池包管理单元,每个电池包的多个电池模组中,每个电池模组都对应连接一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每个电池模组的多个电芯中,每个电芯都对应连接一个电芯管理单元。
这里的运行参数可以为电压值、电流值、温度值、功率等基于传感器可以采集到的物理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管理系统通过对储能系统中电池包、电池模组和电芯等进行多层次的运行参数采集,确定电池包的状态以判断电池包是否适合上电,如果上电还可以根据电池包内的状态,确定电池包放电的功率,对所有电池包的运行进行保护,进而延长了电池储能系统的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运行参数至少包括电芯的电压值,总控单元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是否允许每个电池包放电:
针对该电池包中的每个电池模组,计算该电池模组中的所有电芯的电压值的和,作为该电池模组的电压值。根据该电池包中的所有电池模组的电压值的和,计算该电池包的电压值。当该电池包的电压值等于预设电池包电压值时,则确定允许该电池包放电。当该电池包的电压值不等于预设电池包电压值时,则确定不允许该电池包放电。
这里基于实时采集到的每个电芯的电压值,计算出电池储能系统中每个电池模组的电压值,再计算出每个电池包的电压值,对于每个电池簇中的每个电池包,确定该电池包的电压值是否等于该电池包对应的额定的电池包电压值。这里的预设电池包电压值为与电池包对应的电池包额定的电池包电压值。
还可以将计算出的电池包的电压值与采集到达电池包的电压值进行比较,判断电池包的连接是否异常。
具体的,总控单元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每个电池包放电的放电功率:针对该电池包中的每个电池模组,根据计算出的该电池模组的电压值与预设电池模组电压值的大小,确定该电池模组是否就位。根据该电池包中的所有电池模组中就位的数量,确定该电池包放电的放电功率。
这里根据每个电池包中每个电池模组的电压值与其对应的额定电压值是否相等,确定电池模组是否就位,电池包中的所有电池模组都确认就位时,则确认该电池包符合工作条件,针对每个电池簇,该电池簇中所有串联的电池包都确认符合工作条件时,可以确定该电池簇就位。
针对每个电池包,根据电池包中电池模组的就位数量,限定对电池包放电的放电功率。这里的放电功率为储能变流器向该电池包放电的功率。电池模组的就位数量与放电功率之间成正比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总控单元还用于在确定允许电池包放电之前,针对每个就位的电池模组,确定出该电池模组的目标电压差值;当每个就位的电池模组对应的目标电压差值均小于预设电压差值,则确定所有就位的电池模组符合预充条件,控制对应的电池包所连接的预充接触器闭合预设时长,以进入预充模式。其中,目标电压差值为电池模组中电芯的最大电压值与电芯的最小电压值之间的差值。
在对每个电池包放电之间,需要对电池包中的每个电池模组进行压差检测,一个电池模组中每个电芯的电压值中,最大电压值和最小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应在一定范围内,否则电芯之间压差较大,不允许电芯连接在电池模组中投入工作。电池包的管理逻辑类似,压差较大的电池模组可以不接入该电池包中投入工作。闭合对应的预充接触器,对所有即将放电或充电的电池包进行预充,均衡电池包的电压。对与电池簇相连的高压系统中的电容进行预充电,在判定预充电过程完成后,才能闭合电池簇对应的继电器,否则,继电器容易过流产热而发生触点粘连损坏现象,导致电池簇无法工作。
具体的,总控单元还用于当至少一个就位的电池模组对应的目标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则确定至少一个电池模组故障,并生成故障信号发送至车辆主控芯片。
当电池模组的压差过大时,则需要故障上报,进行人工维修。同时关闭故障的电池模组不再投入使用,甚至关闭故障的电池包/电池簇,避免电池储能系统的电路异常,保证电池储能系统运行正常。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储能管理系统还包括储能变流单元,一方面,总控单元还用于在每个电池包充电时,针对放电的电池包中的所有电芯,比较每个电芯的电压值与充电停止电压值之间的大小,确定该电芯是否完成充电,若该电芯未完成充电,则比较该电芯的电压值与充电降流电压之间的大小,确定该电芯是否需要降流,若确定该电芯需要降流,则生成该电芯对应的降流请求信号,并记录该电芯的降流次数,以及当该电芯降流次数等于预设次数时,则不再生成降流请求信号。储能变流单元用于接收总控单元发送的与电芯对应的降流请求信号,并根据降流请求信号,降低向对应的电芯输送的电流。
另一方面,总控单元还用于在每个电池包放电时,针对放电的电池包中的所有电芯,比较每个电芯的电压值与放电停止电压值之间的大小,确定该电芯是否完成放电,若该电芯未完成放电,则比较该电芯的电压值与放电降流电压之间的大小,确定该电芯是否需要降流,若确定该电芯需要降流,则生成该电芯对应的降流请求信号,并记录该电芯的降流次数,以及当该电芯降流次数等于预设次数时,则不再生成降流请求信号;储能变流单元用于接收总控单元发送的与电芯对应的降流请求信号,并根据降流请求信号,降低向对应的电芯输送的电流。
这里的储能变流单元为储能变流器(PowerConversionSystem,PCS)。在该实施例中,实时监测每个电芯的单体电压以及电池包温度。根据电池储能系统状态评估充电上限电压值、放电下限电压值、可充电最大电流、可放电最大电流,通过报文发给PCS。PCS进行充放电操作,控制充放电电流不能超过BMS请求最大值。在充电时,当单体电压充到充电降流单体电压,BMS根据当前PCS充电电流,进行降流请求。当多次达到充电降流单体电压后,电流会达到最小限制充电电流,BMS不再控制降流,维持PCS充电,直至充电达到充电停止单体电压,BMS将充满标志置位,充电限制电流限制为0。PCS停止进行充电。
在放电时,当单体电压放到放电降流单体电压,BMS根据当前PCS放电电流,进行降流请求。当多次达到放电降流单体电压后,电流会达到最小限制放电电流,BMS不再控制降流,维持PCS放电,直至放电达到放电停止单体电压,BMS将放空标志置位,放电限制电流限制为0,PCS停止进行放电。
具体的,运行参数还包括电芯的温度值和电芯极柱的温度值,总控单元还用于针对每个就位的电池模组中的所有电芯,比较获取到的每个电芯的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值的大小,若该电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值,则控制与对应的电池模组连接目标接触器断开。
电池的充放电对环境温度范围有要求,因此需要监控电池温度以进行保护。具体包括单体过温保护、单体欠温保护、单体温差大保护、电芯极柱过温保护等。其中极柱温度过高是由连接处螺丝松动或浮充电压过高引起的,可以人工对应执行维护。
进一步的,每个电芯的容量、内阻和电压等参数不可能完全一致,电池单体(电芯)间微小的内部性能差异会随着充放电运行而不断累积,并明显地体现为电池系统一致性变差、电池系统充放电性能劣化、电池系统可用容量大幅衰减等缺陷。根据电池电压进行电池间的均衡充电,能够提高成组电池一致性,缓解电池短板效应引起的电池系统性能劣化问题。均衡控制分为被动均衡和主动均衡两种。被动均衡是电阻耗能式,在每一颗单体电池并联一个电阻分流,耗能均衡就是将电池中多余的能量消耗掉,实现整组电池电压的均衡。主动均衡为能量转移式,将单体能量高的转移到单体能量低的,或用整组能量补充到单体最低电池,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储能环节,使得能量通过这个环节重新进行分配。
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方法包括:
S101、采集电池储能系统中所有电池簇中一个对应的电池包的运行参数,采集所有电池包中一个对应的电池模组的运行参数,并发送给对应的电池包管理单元,采集所有电池模组中一个对应的电芯的运行参数,并发送给对应的电池模组管理单元,每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还将接收到的所有电芯管理单元发送的运行参数,转发给对应的电池包管理单元。
S102、接收每个电池包管理单元发送的电池包的运行参数、电池模组的运行参数以及电芯的运行参数,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运行参数,确定是否允许电池包放电。
S103、针对每个电池簇,当该电池簇中所有电池包都确定为允许放电时,则确定该电池簇允许放电。
当确定电池包允许放电时,还包括确定电池包放电的放电功率。
这里的储能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由储能管理系统执行,具体执行流程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储能装置,电池储能装置包括如前述的储能管理系统和电池储能系统。电池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簇,每个电池簇包括多个串联的回收电池包。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中所示,所述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10、存储器320和总线330。
所述存储器320存储有所述处理器31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300运行时,所述处理器310与所述存储器320之间通过总线330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310执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储能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储能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储能管理系统,适用于电池储能系统,所述电池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簇,每个电池簇包括多个串联的回收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管理系统包括:
多个电池包管理单元,每个电池包管理单元用于采集电池储能系统中所有电池簇中一个对应的电池包的运行参数;
多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每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用于采集所有电池包中一个对应的电池模组的运行参数,并发送给对应的电池包管理单元;
多个电芯管理单元,每个电芯管理单元用于采集所有电池模组中一个对应的电芯的运行参数,并发送给对应的电池模组管理单元,每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还将接收到的所有电芯管理单元发送的运行参数,转发给对应的电池包管理单元;
总控单元,所述总控单元用于接收每个电池包管理单元发送的电池包的运行参数、电池模组的运行参数以及电芯的运行参数,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运行参数,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电池包放电;针对每个电池簇,当该电池簇中所有电池包都确定为允许放电时,则确定该电池簇允许放电;当确定电池包允许放电时,还包括确定电池包放电的放电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参数至少包括电芯的电压值,所述总控单元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是否允许每个电池包放电:
针对该电池包中的每个电池模组,计算该电池模组中的所有电芯的电压值的和,作为该电池模组的电压值;
根据该电池包中的所有电池模组的电压值的和,计算该电池包的电压值;
当该电池包的电压值等于预设电池包电压值时,则确定允许该电池包放电;
当该电池包的电压值不等于预设电池包电压值时,则确定不允许该电池包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单元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每个电池包放电的放电功率:
针对该电池包中的每个电池模组,根据计算出的该电池模组的电压值与预设电池模组电压值的大小,确定该电池模组是否就位;
根据该电池包中的所有电池模组中就位的数量,确定该电池包放电的放电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单元还用于:
在确定允许电池包放电之前,
针对每个就位的电池模组,确定出该电池模组的目标电压差值;
当每个就位的电池模组对应的目标电压差值均小于预设电压差值,则确定所有就位的电池模组符合预充条件,控制对应的电池包所连接的预充接触器闭合预设时长,以进入预充模式;
其中,所述目标电压差值为电池模组中电芯的最大电压值与电芯的最小电压值之间的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单元还用于:
当至少一个就位的电池模组对应的目标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组故障,并生成故障信号发送至车辆主控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管理系统还包括储能变流单元,
所述总控单元还用于在每个电池包充电时,针对放电的电池包中的所有电芯,比较每个电芯的电压值与充电停止电压值之间的大小,确定该电芯是否完成充电,若该电芯未完成充电,则比较该电芯的电压值与充电降流电压之间的大小,确定该电芯是否需要降流,若确定该电芯需要降流,则生成该电芯对应的降流请求信号,并记录该电芯的降流次数,以及当该电芯降流次数等于预设次数时,则不再生成降流请求信号;
所述储能变流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总控单元发送的与电芯对应的降流请求信号,并根据所述降流请求信号,降低向对应的电芯输送的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管理系统还包括储能变流单元,
所述总控单元还用于在每个电池包放电时,针对放电的电池包中的所有电芯,比较每个电芯的电压值与放电停止电压值之间的大小,确定该电芯是否完成放电,若该电芯未完成放电,则比较该电芯的电压值与放电降流电压之间的大小,确定该电芯是否需要降流,若确定该电芯需要降流,则生成该电芯对应的降流请求信号,并记录该电芯的降流次数,以及当该电芯降流次数等于预设次数时,则不再生成降流请求信号;
所述储能变流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总控单元发送的与电芯对应的降流请求信号,并根据所述降流请求信号,降低向对应的电芯输送的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参数还包括电芯的温度值和电芯极柱的温度值,所述总控单元还用于针对每个就位的电池模组中的所有电芯,比较获取到的每个电芯的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值的大小,若该电芯的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则控制与对应的电池模组连接目标接触器断开。
9.一种储能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电池储能系统中所有电池簇中一个对应的电池包的运行参数;
采集所有电池包中一个对应的电池模组的运行参数,并发送给对应的电池包管理单元;
采集所有电池模组中一个对应的电芯的运行参数,并发送给对应的电池模组管理单元,每个电池模组管理单元还将接收到的所有电芯管理单元发送的运行参数,转发给对应的电池包管理单元;
接收每个电池包管理单元发送的电池包的运行参数、电池模组的运行参数以及电芯的运行参数,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运行参数,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电池包放电;针对每个电池簇,当该电池簇中所有电池包都确定为允许放电时,则确定该电池簇允许放电;当确定电池包允许放电时,还包括确定电池包放电的放电功率。
10.一种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储能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管理系统;
电池储能系统,所述电池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簇,每个电池簇包括多个串联的回收电池包。
CN202211741350.4A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储能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储能装置 Active CN116053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41350.4A CN116053618B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储能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41350.4A CN116053618B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储能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3618A true CN116053618A (zh) 2023-05-02
CN116053618B CN116053618B (zh) 2023-12-05

Family

ID=86124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41350.4A Active CN116053618B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储能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361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6813A (zh) * 2023-06-30 2023-09-29 浙江东鸿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储能单元的储能管理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70940A1 (en) * 2012-02-29 2014-12-18 Nec Energy Devices, Ltd. Battery control system, battery pack, electronic device and charger
JP2016092996A (ja) * 2014-11-06 2016-05-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蓄電池制御装置及び蓄電池制御方法
KR20170110885A (ko) * 2016-03-24 2017-10-12 주식회사 비긴스 배터리 방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8683203A (zh) * 2018-04-12 2018-10-19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
CN109037812A (zh) * 2018-08-02 2018-12-18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余能利用方法及装置
CN109742471A (zh) * 2018-11-28 2019-05-10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退役电池的处理系统
CN112537219A (zh) * 2019-09-20 2021-03-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低温充电控制方法、车辆和介质
CN112769209A (zh) * 2020-12-28 2021-05-07 湖南新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及电池模组充放电功率动态控制方法
CN112994131A (zh) * 2019-12-16 2021-06-18 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 电池簇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4957032U (zh) * 2021-06-25 2021-11-30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充电分散式控制电池系统
CN114006060A (zh) * 2021-10-29 2022-02-01 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CN114400722A (zh) * 2021-10-21 2022-04-26 无锡赛思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船舶电池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498836A (zh) * 2022-01-26 2022-05-13 上海安酷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充/放电电流控制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70940A1 (en) * 2012-02-29 2014-12-18 Nec Energy Devices, Ltd. Battery control system, battery pack, electronic device and charger
JP2016092996A (ja) * 2014-11-06 2016-05-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蓄電池制御装置及び蓄電池制御方法
KR20170110885A (ko) * 2016-03-24 2017-10-12 주식회사 비긴스 배터리 방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8683203A (zh) * 2018-04-12 2018-10-19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
CN109037812A (zh) * 2018-08-02 2018-12-18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余能利用方法及装置
CN109742471A (zh) * 2018-11-28 2019-05-10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退役电池的处理系统
CN112537219A (zh) * 2019-09-20 2021-03-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低温充电控制方法、车辆和介质
CN112994131A (zh) * 2019-12-16 2021-06-18 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 电池簇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69209A (zh) * 2020-12-28 2021-05-07 湖南新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及电池模组充放电功率动态控制方法
CN214957032U (zh) * 2021-06-25 2021-11-30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充电分散式控制电池系统
CN114400722A (zh) * 2021-10-21 2022-04-26 无锡赛思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船舶电池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06060A (zh) * 2021-10-29 2022-02-01 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CN114498836A (zh) * 2022-01-26 2022-05-13 上海安酷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充/放电电流控制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6813A (zh) * 2023-06-30 2023-09-29 浙江东鸿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储能单元的储能管理系统
CN116826813B (zh) * 2023-06-30 2024-04-12 浙江东鸿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储能单元的储能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3618B (zh) 202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54554B1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2361100B (zh)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均衡的控制方法
KR20180082345A (ko) 에너지 절약 및 빠른 셀 밸런싱이 가능한 충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TWI726687B (zh) 電池系統、電壓平衡程序之控制方法與平衡電量之計算方法
JP7469554B2 (ja) 電池加熱システム、電池パック及び電力消費装置
TWI667864B (zh) Battery balance management circuit
CN113659681A (zh) 一种从控模块、电池管理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696735B (zh) 电池系统的上电方法、电池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JP2022517404A (ja) 並列マルチ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に含まれたスイッチ部のターンオン動作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N116053618A (zh) 一种储能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储能装置
KR101516027B1 (ko) 전지 전력 저장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210044029A (ko) 운행하기 전 개별 팩간 에너지 차이를 이용한 병렬 전지팩 밸런싱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5800418A (zh) 电池控制方法、储能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294163B (zh) 具有蓄电池单体均衡功能的蓄电池状态巡检方法及装置
JP2024546967A (ja) 電池管理装置、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パックの充電制御方法
JP2012028049A (ja) 蓄電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蓄電装置
CN113517743A (zh) 一种电池系统中的电芯均衡回收方法
CN112147531A (zh) 电池数字化储能系统及其自动运维巡检装置和方法
WO2008092343A1 (en)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and device
CN206640359U (zh) 一种具有电量指示的分体充电式电池组装置及电动工具
CN118888886A (zh) Bms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15303088B (zh) 燃料电池发动机起停的控制方法、装置、处理器及车辆
TW202337733A (zh) 電動車能源轉換管理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CN114834317A (zh) 自动驾驶车辆的电池智能换电系统
CN116803750A (zh) 一种电动车能源转换管理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