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1727A - 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1727A
CN116051727A CN202211460797.4A CN202211460797A CN116051727A CN 116051727 A CN116051727 A CN 116051727A CN 202211460797 A CN202211460797 A CN 202211460797A CN 116051727 A CN116051727 A CN 116051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target
space
house type
diag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607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e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e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e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e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607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17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1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17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应用于展示终端,该方法包括:在实景展示区域展示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以及在户型展示区域展示所述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其中,所述实景空间图中包括所述当前楼层与相邻楼层的连接介质,所述连接介质延伸至所述相邻楼层的部分至少包括触发区域;在观察点于所述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漫游的过程中,响应于所述观察点位于所述触发区域,在所述户型展示区域将所述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切换为所述相邻楼层的户型图。通过该方案,实现了灵活的空间展示,提升了用户获取空间信息的效率。

Description

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以手机为例的电子设备的普及,一些与空间有关的信息可以通过各种电子设备进行呈现。人们通过各种电子设备可以看到各类空间相关的信息。
但是,为了满足人们自身对空间的相关需求,人们想要更加立体的,直观的了解空间的真实性等相关信息。针对多楼层的建筑空间,在进行空间展示时,人们往往想要更加灵活性,针对性的对空间进行选择,以更加方便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以提升多楼层的空间展示的便捷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应用于展示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实景展示区域展示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以及在户型展示区域展示所述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其中,所述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包括所述当前楼层中各单位空间的实景空间图,所述实景空间图中包括所述当前楼层与相邻楼层的连接介质,所述连接介质延伸至所述相邻楼层的部分至少包括触发区域;
在观察点于所述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漫游的过程中,响应于所述观察点位于所述触发区域,在所述户型展示区域将所述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切换为所述相邻楼层的户型图。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装置,应用于展示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展示模块,用于在实景展示区域展示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以及在户型展示区域展示所述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其中,所述实景空间图中包括所述当前楼层与相邻楼层的连接介质,所述连接介质延伸至所述相邻楼层的部分至少包括触发区域;
处理模块,用于在观察点于所述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漫游的过程中,响应于所述观察点位于所述触发区域,在所述户型展示区域将所述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切换为所述相邻楼层的户型图。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至少可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至少可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针对由多楼层的构成的空间,在进行空间展示时,在展示终端界面上的实景展示区域展示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在户型展示区域展示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其中,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包括当前楼层中各单位空间的实景空间图。在同一界面上同时展示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和户型图,有利于用户准确掌握当前楼层中各单位空间的分布情况以及真实场景信息,快速了解目标房源。
另外,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中包括:当前楼层与相邻楼层的连接介质,比如:楼梯等,该连接介质延伸至相邻楼层的部分至少包括触发区域。用户在查看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时,可通过切换观察点在实景空间图中的位置,查看当前楼层中的不同单位空间的实景空间图。其中,切换观察点的位置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观察点在实景空间图中的漫游过程。在观察点于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漫游的过程中,响应于观察点位于触发区域,在户型展示区域将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切换为相邻楼层的户型图。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观察点和触发区域的设置,还可以实现不同楼层的户型图的自动触发切换,从而为用户提供更灵活的空间展示方式,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户型结构图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与图7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多楼层的空间展示装置对应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下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时序仅为一种举例,而非严格限定。
实际应用中,房屋建筑、多结构的连通容器、交通工具、积木结构等均具有一定的空间复杂度,为了便于用户获取其空间信息,通常会预先建立其对应的二维或三维模型,以用于空间展示。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以房屋建筑为例进行说明,但不以此为限。
在实际的房屋出租、房屋买卖等应用场景中,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例如虚拟现实(Vi rtua l Rea l ity,简称VR)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房源的空间信息可通过各种方式(比如:立体图、平面图等)展示给用户。但是,相关技术中,针对多楼层的房源,在为用户进行空间展示时,展示给用户的空间信息往往非常有限,且灵活性性较差,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获取需求。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间展示方法可以由一电子设备来执行,该电子设备可以是诸如PC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展示终端。
在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时,先假设具有多楼层的一房源中各楼层对应的实景空间图和户型图等已预先生成。可选地,用于生成各楼层对应的实景空间图和户型图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展示终端也可以是其他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在此先聚焦于空间展示,之后的实施例中会对实景空间图和户型图的生成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01、在实景展示区域展示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以及在户型展示区域展示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其中,实景空间图中包括当前楼层与相邻楼层的连接介质,连接介质延伸至相邻楼层的部分至少包括触发区域。
102、在观察点于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漫游的过程中,响应于观察点位于触发区域,在户型展示区域将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切换为相邻楼层的户型图。
为便于理解,结合图2进行说明。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界面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展示终端的界面上包含有:实景展示区域和户型展示区域。其中,实景展示区域用于展示各楼层的实景空间图;户型展示区域用于展示各楼层的户型图。通常每一楼层包括至少一个单位空间,任一楼层的实景空间图是由该楼层中各单位空间的实景空间图构成的。
实际应用中,实景展示区域和户型展示区域在展示终端界面上对应的显示位置,可依据实际需要自定义设置,比如:实景展示区域占据显示界面的左半部分,户型展示区域占据显示界面的右半部分;或者,户型展示区域悬浮设置于实景展示区域之上等,并不以图2中示意的情形为限。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展示终端的本地或者与展示终端通信连接的服务器中可预先存储有某一房源i中各楼层对应的实景空间图和户型图。除此之外,还可以存储有房源i对应的其他相关信息,比如:用于生成户型图的点云数据和全景图像等。
在展示房源i的空间信息时,响应于用户对房源i中的某一楼层的选择操作,确定用户当前正在查看的楼层,称为当前楼层。可选地,响应于用户在户型展示区域对某一楼层X的户型图的选择操作,确定楼层X为当前楼层。之后,从展示终端本地或服务器中,获取当前楼层对应的实景空间图和户型图,同时还可以获取其他相关信息,并在图2所示的实景展示区域展示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在户型展示区域展示当前楼层的户型图。
如图2所示,实景展示区域展示的当前楼层实景空间图中还包含有观察点,即图2中的“圆点”。用户在查看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时,可通过切换观察点在实景空间图中的位置,查看当前楼层中的不同单位空间的实景空间图。
可选地,观察点也可以在当前楼层的户型图中同步显示,观察点用于在户型图中定位当前正在展示的实景空间图对应的单位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实景空间图中标识的观察点与户型图中标识的观察点,对应于实际物理空间中的同一位置。由于当前楼层的户型图是由当前楼层包含的至少一个单位空间的户型结构图拼接得到的,因此,观察点在当前楼层的户型图中显示,实际上是在当前楼层中单位空间对应的户型结构图中显示。
其中,当观察点第一次在当前楼层的户型图中显示时,可在当前楼层中目标单位空间对应的户型结构图中展示观察点的初始位置。其中,观察点的初始位置为目标单位空间中用于生成实景空间图和户型结构图的全景图像对应的采集点(以下称为第二目标采集点)的映射点,目标单位空间为当前楼层包含的至少一个单位空间中的任一个,可预先进行定义。
可选地,当观察点第一次在当前楼层的户型图中显示时,还可在当前楼层中目标单位空间对应的户型结构图中展示观察点的初始位置和观察方向。其中,观察方向为第二目标采集点在目标单位空间的采集方向,用于指示实景展示区域当前展示的实景空间图对应的图像内容在户型结构图中相对于第二目标采集点的方向。通常在第二目标采集点上采集全景图像时,是在360度范围内采集的,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二目标采集点的采集方向是覆盖360度范围的。
另外,为保证用户的视觉关注点集中,提高用户获取目标房源的空间信息的效率,可选地,可将观察视角与观察点在展示终端界面上的临近区域内显示。举例来说,假设以“圆点”表示观察点,则可以用以“圆点”为顶点的扇形指示观察方向。
本实施例中,观察点和观察方向的设置,不仅便于用户确定当前展示的实景空间图对应于目标楼层的具体位置,还能够使用户获知当前展示的实景空间图对应于目标楼层的哪个方向,从而灵便的调整当前显示的实景空间图,获取想要查看的空间信息。
实际应用中,用户可基于展示终端界面上设置的功能选项或预设的操作手势,改变观察点的实际位置,其中包括:改变实景空间图中观察点的位置,以及改变户型图中观察点的位置。响应于观察点实际位置的改变,同步更新实景展示区域当前展示的实景空间图对应的图像内容,以实现在实景展示区域展示的实景空间图与观察点的实际位置相匹配。具体实施过程中,实景空间图和户型图中的观察点是联动的,即实景空间图中观察点的位置发生变化,户型图中的观察点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反之亦然。
上述切换观察点的位置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观察点在实景空间图中的漫游过程。由于展示终端同时展示的实景空间图的内容有限,通过设置观察点在每一楼层的实景空间图中漫游,可以基于对观察点的位置的调整,浏览每一楼层完整的实景空间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的“圆点”仅为示意性说明,观察点的具体形式,并不以此为限。
针对包含多楼层的房源来说,楼层与楼层之间通常通过楼梯、电梯等连接介质相互连通。从实景空间图上来看,针对相互连通的当前楼层和相邻楼层,假设两楼层通过楼梯Y连接,则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中包含有楼梯Y,且楼梯Y会延伸至相邻楼层的实景空间图。本实施例中,为提升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在实景空间图中连接介质对应的图像区域内设置有触发区域。
实际应用中,在观察点于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漫游的过程中,响应于观察点位于触发区域,将户型展示区域展示的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切换为相邻楼层的户型图。可以理解的是,当观察点位于触发区域内时,实际上实景展示区域内当前展示的实景空间图即为将要切换的相邻楼层的实景空间图。
本实施例中,基于观察点和触发区域的设置,可以实现不同楼层的户型图的自动触发切换,从而为用户提供更灵活的空间展示方式,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界面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户型展示区域内还包括模型切换控件。响应于对模型切换控件的触发,在户型展示区域展示多楼层的三维模型,其中,多楼层的三维模型可以理解为立体的“户型图”。在此先不说明三维模型的生成过程,在后续实施例中与户型图的生成过程一同进行说明。
为提升空间展示的界面友好性,在户型展示区域展示的多楼层的三维模型中,将当前楼层的三维模型以第一样式显示,将其他楼层的三维模型以第二样式显示。其中,将当前楼层的三维模型与其他楼层的三维模型通过不同的样式显示,其目的在于突出显示当前楼层的三维模型。本实施例中,不对上述突出显示的方式进行限制。可选地,可通过将当前楼层的三维模型进行高亮显示、放大显示等方式,突出当前楼层的三维模型。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户型展示区域展示多楼层的三维模型,并将当前楼层的三维模型的显示样式设置为与其他楼层的三维模型的显示样式不同的样式,以突出显示出当前楼层,便于用户从整体上感知实景展示区域展示的实景空间图对应的楼层在多楼层中对应的位置,以进行楼层切换。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界面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户型展示区域内还包括:楼层切换控件。实际应用中,楼层切换控件可以设置为包含多楼层对应楼层序号的控件,比如:一楼、二楼、三楼等;楼层切换控件也可以设置为楼层切换选择控件,比如:上一层、下一层等,本实施例中对楼层切换控件的表达样式不做限定。
实际应用中,响应于通过楼层切换控件触发将当前楼层切换至目标楼层,在户型展示区域将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切换为目标楼层的户型图,以及在实景展示区域展示目标楼层的起始观察点的观察视角下的实景空间图。
其中,目标楼层的起始观察点的观察视角可预先进行定义。起始观察点可以理解为切换至目标楼层时,观察点在目标楼层的空间实景图中的漫游起点,起始观察点可位于目标楼层的任一单位空间中。本实施例中,观察视角可覆盖360度范围。
本实施例中,基于楼层切换控件,可灵活实现户型图和实景空间图的切换。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界面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户型展示区域内还包括:模型切换控件和楼层切换控件。
具体实施过程中,响应于通过楼层切换控件触发将当前楼层切换至目标楼层,以及对模型切换控件的触发,在户型展示区域展示多楼层的三维模型,以及在三维模型中将目标楼层的三维模型以第一样式显示,将其他楼层的三维模型以第二样式显示。其具体过程可参照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为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情况,其中,上述多楼层中每一楼层的户型图、实景空间图和多楼层的三维模型可通过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获取。
本实施例中,包含有多楼层的房源,其每一楼层包括至少一个单位空间,以住宅为例,卧室、客厅等独立空间均可看作单位空间。在生成各楼层的户型图和实景空间图,以及多楼层的三维模型之前,需要预先通过感知设备(比如:相机等)对每一楼层中的各单位空间进行空间数据采集。
其中,每一单位空间存在至少一个采集单位空间的点云数据的第一采集点,以及至少一个采集单位空间的全景图像的第二采集点。其中,第一采集点和第二采集点可以理解为由不同采集点构成的集合,第一采集点和第二采集点包含的采集点在实际物理空间中对应的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任一单位空间X,通过激光传感器在单位空间X的第一采集点采集单位空间X的点云数据,通过相机在单位空间X的第一采集点采集单位空间X的全景图像。
概括来说,每一楼层的户型图由该楼层对应的至少一个单位空间的户型结构图拼接而成。其中,任一单位空间X的户型结构图,根据单位空间X对应的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和第二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生成。其中,第一目标采集点为单位空间X中第一采集点中的任一采集点,第二目标采集点为单位空间X中第二采集点中的任一采集点。
实际应用中,针对单位空间X,为了确保能够获取到完整的空间信息,通常在单位空间X中,设置的第一采集点和第二采集点都是超出实际的户型结构图生成需求的,即在第一采集点采集的点云数据和在第二采集点采集的全景图像,在生成单位空间X的户型结构图时是存在冗余的。可以理解的是,用于生成户型结构图的点云数据和全景图像越多,生成的户型结构图越准确,但随之而来的算力消耗也越大,处理效率也越低。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户型结构图的准确度和处理效率,用于生成单位空间X的户型结构图的点云数据和全景图像可以对应于相同或不同的采集点,即第一目标采集点和第二目标采集点可对应于相同或不同的采集点。举例来说,假设单位空间X中包含有两个第一采集点,分别为采集点A和采集点B,以及两个第二采集点,分别为采集点B和采集点C。基于此,若第一目标采集点为采集点A,则第二目标采集点既可以是采集点B也可以是采集点C;类似地,若第一目标采集点为采集点B,则第二目标采集点既可以是采集点B也可以是采集点C。
基于此,在生成单位空间X的户型结构图时,可从单位空间X的第一采集点的点云数据中选取优质地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从单位空间X的第二采集点的全景图像中选取优质的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以用于生成单位空间X的户型结构图。其中,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和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的选取,实际上是对第一采集点的点云数据和第二采集点的全景图像的筛选。基于这种筛选,一方面能够选取到优质的点云数据和全景图像,为单位空间X生成准确的户型结构图;另一方面,能够减少用于生成户型结构图的点云数据和全景图像的数据量,提高单位空间X的户型结构图的生成效率。
与上述过程类似地,可生成每一楼层中各单位空间的户型结构图。之后,将各单位空间的户型结构图进行拼接处理,以得到该楼层对应的户型图。
为便于理解,接下来,结合图6,具体说明单位空间的户型结构图的生成过程。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户型结构图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601、根据目标单位空间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和/或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获取目标单位空间的空间轮廓。
其中,目标单位空间为某一楼层中的任一单位空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选地,可根据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获取第一空间轮廓作为目标单位空间的空间轮廓;也可以对第一空间轮廓执行人工或自动化编辑处理,以将编辑处理后的第一空间轮廓作为目标单位空间的空间轮廓。
或者,根据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获取第二空间轮廓作为目标单位空间的空间轮廓;也可以对第二空间轮廓执行人工或自动化编辑处理,以将编辑处理后的第二空间轮廓作为目标单位空间的空间轮廓。
或者,根据第一空间轮廓或第二空间轮廓获取目标单位空间轮廓。具体地,可以在上述第一空间轮廓和上述第二空间轮廓中选择轮廓线质量较好地空间轮廓作为目标单位空间的空间轮廓;也可以对上述第一空间轮廓和上述第二空间轮廓的轮廓线做融合处理,得到轮廓线更优质的空间轮廓,可以直接将融合处理后的空间轮廓作为目标单位空间的空间轮廓;也可以对融合处理后的空间轮廓执行人工或自动化编辑处理,以将编辑处理后的空间轮廓作为目标单位空间的空间轮廓。
其中,根据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获取第一空间轮廓,包括:将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映射到二维平面,以得到目标单位空间的点云图像;然后,再根据点云图像,确定第一空间轮廓。作为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可通过例如边缘检测算法,识别点云图像对应的第一空间轮廓。另外,据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获取第二空间轮廓,包括:将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输入预先训练好的识别模型,以获取第二空间轮廓。
602、根据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获取目标介质,目标介质为目标单位空间中的实体介质在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中的图像。
603、在空间轮廓中确定目标介质对应的映射介质,以获取目标单位空间的户型结构图。
目标单位空间中的实体介质即目标单位空间中的门体和窗体。本实施例中,先基于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识别目标介质,进而确定目标介质对应的映射介质。为了便于区分,将目标单位空间中的门体和窗体在全景图像中对应的图像称为目标介质,将门体和窗体在空间轮廓中对应的标识称为映射介质。可选地,可基于预设的图像识别算法,识别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中的目标介质。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目标单位空间来说,其对应的第一目标采集点和第二目标采集点均位于目标单位空间,从而,基于采集前标定的相机与激光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一目标采集点和第二目标采集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便能够确定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和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之间的坐标映射。
进一步地,可以基于上述坐标映射,建立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和空间轮廓之间的映射,即确定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和空间轮廓之间的映射关系。
之后,根据目标单位空间的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和空间轮廓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目标介质在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中对应的全景像素坐标、所映射的空间轮廓坐标,以在空间轮廓中确定目标介质对应的映射介质,获取目标单位空间的户型结构图。
其中,映射介质的与目标介质的目标标识以及目标显示尺寸相适配,目标标识用于区分属于不同类型(比如:门体或窗体)的目标介质。
本方案中,通过识别目标单位空间的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中的目标介质(门体和窗体在目标全景图像中对应的图像),确定门体和窗体在目标单位空间的空间轮廓中对应的映射介质,从而最终获得的目标单位空间的空间结构图中包含有准确的空间轮廓,且在空间轮廓上的正确位置标识有用于表示门体和窗体的映射介质,从而空间结构图能够准确反映目标单位空间的实际空间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各楼层的户型图对应于点云数据,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确定各楼层的户型图之后,可基于户型图对应的点云数据所包含的深度信息,将户型图转化为立体的“户型图”。并结合各楼层之间的层间连接关系,将各楼层对应的立体的“户型图”进行拼接,从而得到多楼层的三维模型。其中,各楼层之间的层间连接关系,可根据每一楼层对应的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和/或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确定,比如,可通过将楼层A包含的所有单位空间对应的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与楼层B包含的所有单位空间对应的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进行特征匹配,确定楼层A与楼层B的层间连接关系。
每一楼层对应的实景空间图,实际上是由每一楼层包含的至少一个单位空间的实景空间图拼接得到的。其中,各单位空间的实景空间图是根据各单位空间对应的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生成的。可选地,可预先训练好一个用于根据全景图像重建实景空间图的模型,该模型可以是神经网络模型,实际应用中,通过将单位空间X中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输入训练好的模型,获取单位空间X的实景空间图。或者,根据单位空间X的户型结构图,获取单位空间X的立体“户型结构图”;基于单位空间X中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对单位空间X的立体“户型结构图”进行贴图处理,以获取单位空间X的实景空间图。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多楼层的空间展示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装置均可使用市售的硬件组件通过本方案所教导的步骤进行配置来构成。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展示终端,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展示模块11和处理模块12。
展示模块11,用于在实景展示区域展示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以及在户型展示区域展示所述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其中,所述实景空间图中包括所述当前楼层与相邻楼层的连接介质,所述连接介质延伸至所述相邻楼层的部分至少包括触发区域;
处理模块12,用于在观察点于所述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漫游的过程中,响应于所述观察点位于所述触发区域,在所述户型展示区域将所述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切换为所述相邻楼层的户型图。
可选地,所述户型展示区域还包括模型切换控件。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响应于对所述模型切换控件的触发,在所述户型展示区域展示所述多楼层的三维模型,以及在所述三维模型中将所述当前楼层的三维模型以第一样式显示,将其他楼层的三维模型以第二样式显示。
可选地,所述户型展示区域还包括楼层切换控件。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响应于通过所述楼层切换控件触发将所述当前楼层切换至目标楼层,在所述户型展示区域将所述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切换为所述目标楼层的户型图,以及在所述实景展示区域展示所述目标楼层的起始观察点的观察视角下的实景空间图。
可选地,所述户型展示区域还包括模型切换控件和楼层切换控件。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响应于通过所述楼层切换控件触发将所述当前楼层切换至目标楼层,以及对所述模型切换控件的触发,在所述户型展示区域展示所述多楼层的三维模型,以及在所述三维模型中将所述目标楼层的三维模型以第一样式显示,将其他楼层的三维模型以第二样式显示。
可选地,所述多楼层的每一楼层包括至少一个单位空间,所述每一单位空间存在至少一个采集所述单位空间的点云数据的第一采集点,以及至少一个采集所述单位空间的全景图像的第二采集点;所述每一楼层的户型图由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单位空间的户型结构图拼接而成,所述单位空间的户型结构图由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和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相结合而生成的,用于展示的所述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为根据所述当前楼层中各单位空间分别对应的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生成的,所述第一目标采集点为所述第一采集点中的任一采集点,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为所述第二采集点中的任一采集点。
可选地,所述展示模块11,还用于在所述当前楼层中目标单位空间对应的户型结构图中展示观察点的初始位置,或在所述当前楼层中目标单位空间对应的户型结构图中展示观察点的初始位置和观察方向;其中,所述目标单位空间为所述当前楼层包含的至少一个单位空间中的任一个,所述观察点的初始位置为所述当前楼层中目标单位空间的第二目标采集点的映射点;所述观察方向为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在所述目标单位空间的采集方向。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和/或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获取所述单位空间的空间轮廓;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的全景图像获取目标介质,所述目标介质为所述单位空间中的实体介质在所述目标全景图中的图像;在所述空间轮廓中确定所述目标介质对应的映射介质,以获取所述单位空间的空间结构图。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1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获取第一空间轮廓作为所述单位空间的空间轮廓,或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获取第二空间轮廓作为所述单位空间的空间轮廓,或根据所述第一空间轮廓或所述第二空间轮廓获取所述单位空间轮廓。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12,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单位空间的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和所述空间轮廓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所述目标介质在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中对应的全景像素坐标、所映射的空间轮廓坐标,以在所述空间轮廓中确定所述目标介质对应的映射介质;其中,所述映射关系为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和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之间的坐标映射,所建立的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和所述空间轮廓之间的映射;其中,所述映射介质的与所述目标介质的目标标识以及目标显示尺寸相适配,所述目标标识用于区分属于不同类型的目标介质。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12,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每一楼层对应的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和/或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确定所述每一楼层之间的层间连接关系;根据所述层间连接关系和所述每一楼层的户型图,获取所述多楼层的三维模型。
图7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步骤,详细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图7所示多楼层的空间展示装置的结构可实现为一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21、处理器22、通信接口23。其中,存储器21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处理器22执行时,使处理器22至少可以实现如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至少可以实现如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展示终端,包括:
在实景展示区域展示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以及在户型展示区域展示所述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其中,所述实景空间图中包括所述当前楼层与相邻楼层的连接介质,所述连接介质延伸至所述相邻楼层的部分至少包括触发区域;
在观察点于所述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漫游的过程中,响应于所述观察点位于所述触发区域,在所述户型展示区域将所述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切换为所述相邻楼层的户型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户型展示区域还包括模型切换控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模型切换控件的触发,在所述户型展示区域展示所述多楼层的三维模型,以及在所述三维模型中将所述当前楼层的三维模型以第一样式显示,将其他楼层的三维模型以第二样式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户型展示区域还包括楼层切换控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通过所述楼层切换控件触发将所述当前楼层切换至目标楼层,在所述户型展示区域将所述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切换为所述目标楼层的户型图,以及在所述实景展示区域展示所述目标楼层的起始观察点的观察视角下的实景空间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户型展示区域还包括模型切换控件和楼层切换控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通过所述楼层切换控件触发将所述当前楼层切换至目标楼层,以及对所述模型切换控件的触发,在所述户型展示区域展示所述多楼层的三维模型,以及在所述三维模型中将所述目标楼层的三维模型以第一样式显示,将其他楼层的三维模型以第二样式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楼层的每一楼层包括至少一个单位空间,所述每一单位空间存在至少一个采集所述单位空间的点云数据的第一采集点,以及至少一个采集所述单位空间的全景图像的第二采集点;
所述每一楼层的户型图由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单位空间的户型结构图拼接而成,所述单位空间的户型结构图由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和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相结合而生成的,用于展示的所述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为根据所述当前楼层中各单位空间分别对应的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生成的,所述第一目标采集点为所述第一采集点中的任一采集点,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为所述第二采集点中的任一采集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楼层中目标单位空间对应的户型结构图中展示观察点的初始位置,或在所述当前楼层中目标单位空间对应的户型结构图中展示观察点的初始位置和观察方向;其中,所述目标单位空间为所述当前楼层包含的至少一个单位空间中的任一个,所述观察点的初始位置为所述当前楼层中目标单位空间的第二目标采集点的映射点;所述观察方向为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在所述目标单位空间的采集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和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相结合生成所述单位空间的户型结构图,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和/或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获取所述单位空间的空间轮廓;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的全景图像获取目标介质,所述目标介质为所述单位空间中的实体介质在所述目标全景图中的图像;
在所述空间轮廓中确定所述目标介质对应的映射介质,以获取所述单位空间的空间结构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和/或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获取所述单位空间的空间轮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获取第一空间轮廓作为所述单位空间的空间轮廓,或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获取第二空间轮廓作为所述单位空间的空间轮廓,或
根据所述第一空间轮廓或所述第二空间轮廓获取所述单位空间轮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空间轮廓中确定所述目标介质对应的映射介质,包括:
根据所述单位空间的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和所述空间轮廓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所述目标介质在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中对应的全景像素坐标、所映射的空间轮廓坐标,以在所述空间轮廓中确定所述目标介质对应的映射介质;其中,所述映射关系为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和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之间的坐标映射,所建立的所述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和所述空间轮廓之间的映射;
其中,所述映射介质的与所述目标介质的目标标识以及目标显示尺寸相适配,所述目标标识用于区分属于不同类型的目标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每一楼层的户型图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每一楼层对应的第一目标采集点的点云数据和/或第二目标采集点的全景图像,确定所述每一楼层之间的层间连接关系;
根据所述层间连接关系和所述每一楼层的户型图,获取所述多楼层的三维模型。
11.一种多楼层的空间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展示终端,包括:
展示模块,用于在实景展示区域展示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以及在户型展示区域展示所述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其中,所述实景空间图中包括所述当前楼层与相邻楼层的连接介质,所述连接介质延伸至所述相邻楼层的部分至少包括触发区域;
处理模块,用于在观察点于所述当前楼层的实景空间图漫游的过程中,响应于所述观察点位于所述触发区域,在所述户型展示区域将所述当前楼层的户型图切换为所述相邻楼层的户型图。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
13.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
CN202211460797.4A 2022-11-21 2022-11-21 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0517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60797.4A CN116051727A (zh) 2022-11-21 2022-11-21 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60797.4A CN116051727A (zh) 2022-11-21 2022-11-21 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1727A true CN116051727A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12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60797.4A Pending CN116051727A (zh) 2022-11-21 2022-11-21 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172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2639B2 (en) Building a three-dimensional composite scene
CN112771539B (zh) 采用使用神经网络从二维图像预测的三维数据以用于3d建模应用
EP1883052B1 (en) Generating images combining real and virtual images
CN107484428B (zh) 用于显示对象的方法
CN108594999B (zh) 用于全景图像展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163942B (zh) 一种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JP5093053B2 (ja) 電子カメラ
CN105493155A (zh) 用于表示物理场景的方法和设备
CN111510701A (zh) 虚拟内容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926334B (zh) 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Veas et al. Extended overview techniques for outdoor augmented reality
CN108805917A (zh) 空间定位的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KR101181967B1 (ko) 고유식별 정보를 이용한 3차원 실시간 거리뷰시스템
CN112037314A (zh)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82618B (zh) 一种人脸图像的光照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282981A (zh) 快速获取户型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JP2023516656A (ja) 複数の特徴タイプに基づく効率的位置特定
CN108597034A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88127A1 (zh) 室内导航方法、服务器、装置和终端
Nguyen et al. Interactive syntactic modeling with a single-point laser range finder and camera
CN114089836B (zh) 标注方法、终端、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6051727A (zh) 多楼层的空间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14482A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65742A (zh) 空间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12564B (zh) 一种三维模型与实景照片智能融合的设备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