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46161A - 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46161A
CN116046161A CN202211644059.5A CN202211644059A CN116046161A CN 116046161 A CN116046161 A CN 116046161A CN 202211644059 A CN202211644059 A CN 202211644059A CN 116046161 A CN116046161 A CN 116046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lluminometer
sensation
light sensation
cal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440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英臣
林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440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461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46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461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1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by comparison with reference light or electric value provisionally void
    • G01J1/16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by comparison with reference light or electric value provisionally void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包括: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本公开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以及光感测试之前,先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可以实时检测光源是否发生老化,以便产线及时调整光源,避免了光源老化原因导致的光感校准问题,减少对后续测试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感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产线光感校准过程中,校准光源容易老化导致光源偏离校准环境所需标准,光源老化未及时发现会导致产出机器光感值失真。
现有技术中,产线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的过程是将待测机器置于光感校准或光感测试装置中,由光源照射待测机器,光感校准或光感测试装置读取待测机器的光感值,再将此光感值与一个固定的目标值进行比对。由于光感校准或光感测试的目标值并非照度计实时读值,而是固定值,且光源发生老化也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因此,现有技术无法实时检测光源是否发生老化,也无法避免光源老化原因导致的光感校准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包括:
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
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
将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
可选的,所述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包括:
获取照度计的照度值;
若所述照度计的照度值不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调节所述光源的光源参数,直至所述照度计的照度值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所述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
若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所述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返回执行所述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
可选的,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还包括:
获取判断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所述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次数,若所述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确定所述待测光感设备光感测试不良。
可选的,所述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包括:根据校准室中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校准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
在所述将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之前包括:根据检测室中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检测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
所述将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包括:将检测室中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检测室中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包括:
光源、照度计固定位以及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
所述照度计固定位用于固定所述照度计;所述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用于固定所述待测光感设备;所述光源用于为所述照度计或所述待测光感设备提供光照;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以及将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
可选的,所述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包括校准室和检测室;
所述校准室以及所述检测室均包括光源、照度计固定位以及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校准室中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校准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并在对校准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后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根据检测室中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检测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并在对检测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后将检测室中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检测室中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
可选的,所述照度计固定位的中心位置与所述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的中心位置重合。
可选的,所述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包括灯箱,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灯箱内壁的顶部,所述照度计固定位以及所述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位于所述灯箱内壁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灯箱顶部设置有定位标识。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包括: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本公开通过在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以及光感测试之前,先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是否老化进行检测,并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实现了在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以及光感测试之前,可以先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实时检测光源是否发生老化,以便产线及时调整光源,避免了光源老化原因导致的光感校准问题,减少对后续测试的影响。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参数调节旋钮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标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
具体的,光源向照度计提供光照,获取照度计的照度值,若照度计的照度值偏离预设照度值范围,说明此时光源需要校准,因此可以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
步骤102、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
在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之后,采用校准后的光源照射待测光感设备,待测光感设备中设置有光感传感器。将光感传感器的光感值与目标光感数值进行比对,并调整校准系数,以使光感传感器的光感值达到目标光感数值,完成光感校准。
具体的,在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之后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这样设置可以在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之前完成对光源的校准,避免了光源老化原因导致的光感校准问题,减少对后续测试及终端用户体验的影响。
步骤103、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
具体的,在对光源完成校准以及待测光感设备完成光感校准以后,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是否准确。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以及光感测试之前,先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是否老化进行检测,并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实现了在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以及光感测试之前,可以先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实时检测光源是否发生老化,以便产线及时调整光源,避免了光源老化原因导致的光感校准问题,减少对后续测试的影响。且在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之后进行光感测试,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不准确问题,既提高了光感校准的准确性,又减少对终端用户体验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包括:
获取照度计的照度值;
若照度计的照度值不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调节光源的光源参数,直至照度计的照度值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
具体的,通过照度计对光源进行检测,读取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如果待测光感设备所读取的照度计的照度值不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说明此时光源状态不符合测试要求。因此需要对光源进行调节,本公开实施例在照度计的照度值不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调节光源的光源参数(例如调节光源的工作电流),直至照度计的照度值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这样设置的实质是在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之前对光源进行光源校准,避免光源老化原因导致的光感校准问题,减少对后续测试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包括:
获取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
若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返回执行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
具体的,待测光感设备完成光感校准之后,需要对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结果进行光感测试。待测光感设备中具有光感传感器,通过待测光感设备中预装的软件读取光感传感器的采集值,即光感设备的光感值。将该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如果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判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不准确,本公开实施例此时重新返回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如果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差值,则判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准确,结束对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和光感测试流程。通过上述光感测试流程有效避免出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不准确问题,既提高了光感校准的准确性,又减少对终端用户体验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还包括:获取判断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次数,若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确定待测光感设备光感测试不良。
步骤201、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
步骤202、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
步骤203、获取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
步骤204、判断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
步骤205、获取判断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次数。
步骤206、判断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
步骤207、确定待测光感设备光感测试不良。
步骤208、光感测试准确,结束流程。
具体的,待测光感设备完成光感校准之后,需要对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结果进行光感测试。待测光感设备中具有光感传感器,通过待测光感设备中预装的软件读取光感传感器的采集值,即光感设备的光感值。将该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如果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判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不准确,本公开实施例此时重新返回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如果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差值,则判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准确,结束对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和光感测试流程。如果测试次数到达预设次数时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仍大于预设差值,则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不良,交由研发对不良原因进行分析。通过上述光感测试流程有效避免出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不准确问题,既提高了光感校准的准确性,又减少对终端用户体验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以及将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可以在同一装置内进行。即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先在该装置内通过照度计获取照度值,根据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然后待测光感设备获取光感值并进行光感校准。在光源校准以及待测光感设备光感校准后,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
上述方式,若装置内放置照度计和放置待测光感设备的位置不交叠,可以将照度计以及待测光感设备均放置在装置中,依次执行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以及将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若装置内放置照度计和放置待测光感设备的位置交叠,需要先在装置中放置照度计,执行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然后取出照度计,放置待测光感设备,执行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在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之后,将光感校准后的待测光感设备获取的光感值与光源校准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两个装置进行本公开实施例的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其中一个装置为校准室,一个装置为检测室。
相应的,所述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包括:根据校准室中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校准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
在所述将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之前包括:根据检测室中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检测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
所述将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包括:将检测室中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检测室中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3,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301、根据校准室中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校准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
步骤302、在校准室中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
步骤303、根据检测室中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检测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
步骤304、将检测室中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检测室中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
具体的,在校准室中先依次进行光源校准以及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完成后,将待测光感设备放置于检测室中先依次进行光源校准以及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这样设置可以使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流程在产线上由多人同时进行,提高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的工作效率。
由于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分别置于两个不同装置中进行,所以在校准室和检测室中的光源在进行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前都需要进行光源校准,因此需要根据校准室中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校准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以此来避免光源老化原因导致的光感校准问题,减少对后续测试的影响。
在对已完成光感校准的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测试之前,需要先读取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再对检测室中的光源通过该照度计进行校准,如果所读取的照度计的照度值不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则对光源的光源参数进行调节,直至所读取的照度计的照度值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这样设置的实质是在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之前对光源完成光源校准,避免光源老化原因导致的光感校准问题,减少对后续测试的影响。
当检测室光源完成光源校准后,需要对在校准室完成光感校准的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测试。待测光感设备中具有光感传感器,通过待测光感设备中预装的软件读取光感传感器的采集值,即光感设备的光感值。将该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如果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判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不准确,本公开实施例此时重新返回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如果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差值,则判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准确,结束对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流程。通过上述流程有效避免出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不准确问题,既提高了光感校准的准确性,又减少对终端用户体验的影响。
优选的,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4,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401、获取校准室中照度计的照度值。
步骤402、判断校准室中照度计的照度值是否不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
步骤403、调节校准室中的光源的光源参数。
步骤404、对校准室中的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
步骤405、获取检测室中照度计的照度值。
步骤406、判断校准室中照度计的照度值是否不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
步骤407、调节检测室中的光源的光源参数。
步骤408、获取所述检测室中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
步骤409、判断检测室中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检测室中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
步骤410、判断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次数是否达到2次。
步骤411、光感测试准确,结束流程。
具体的,在校准室中先依次进行光源校准以及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完成后,将待测光感设备放置于检测室中先依次进行光源校准以及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这样设置可以使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流程在产线上由多人同时进行,提高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的工作效率。
由于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分别置于两个不同装置中进行,所以在校准室和检测室中的光源在进行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前都需要进行光源校准,因此需要根据校准室中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校准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以此来避免光源老化原因导致的光感校准问题,减少对后续测试的影响。
在对已完成光感校准的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测试之前,需要先读取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再对检测室中的光源通过该照度计进行校准,如果所读取的照度计的照度值不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则对光源的光源参数进行调节,直至所读取的照度计的照度值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这样设置的实质是在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之前对光源完成光源校准,避免光源老化原因导致的光感校准问题,减少对后续测试的影响。
待测光感设备完成光感校准之后,需要对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结果进行光感测试。待测光感设备中具有光感传感器,通过待测光感设备中预装的软件读取光感传感器的采集值,即光感设备的光感值。将该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如果第一次测试时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判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不准确,本公开实施例此时重新返回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如果第一次测试时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差值,则判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准确,结束对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和光感测试流程。如果第二次测试时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仍大于预设差值,则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不良,交由研发对不良原因进行分析;如果第二次测试时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差值,则判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准确,结束对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和光感测试流程。通过上述光感测试流程有效避免出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不准确问题,既提高了光感校准的准确性,又减少对终端用户体验的影响。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包括:光源501、照度计固定位502以及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503。
照度计固定位502用于固定照度计;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503用于固定待测光感设备;光源501用于为照度计或待测光感设备提供光照。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501进行校准,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以及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
具体的,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以及光感测试流程都可以在同一装置中进行。首先,在装置中先依次进行光源校准以及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完成后,可直接在装置中进行光感测试。这样设置可以使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流程在产线上由同一人进行,这样设置即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由于只需在光感校准以及光感测试前进行一次光源校准,使流程步骤减少提高工作效率。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以及光感测试流程还可以在不同装置中进行,可以在校准室中先依次进行光源校准以及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完成后,将待测光感设备放置于检测室中依次进行光源校准以及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这样设置可以使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流程在产线上由多人同时进行,提高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的工作效率。
示例性的,以控制模块集成于待测光感设备中为例。在开启流程之前,先将待测光感设备与照度计连接,利用待测光感设备读取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光源校准时,通过照度计对光源501进行检测,待测光感设备读取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如果待测光感设备所读取的照度计的照度值不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则对光源501的光源参数进行调节,直至照度计的照度值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在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之后,采用校准后的光源照射待测光感设备,待测光感设备中设置有光感传感器。将光感传感器的光感值与目标光感数值进行比对,并调整校准系数,以使光感传感器的光感值达到目标光感数值,完成光感校准。
可选的,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可以与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501进行校准同时进行,即将照度计固定于照度计固定位502的同时将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于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503。在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的同时,照度计对光源501进行检测,若发现光源501发生老化即可立即对光源501进行调整。这样设置实现了实时检测光源501是否发生老化,以便产线及时调整光源501的光源参数至目标值,避免了光源老化原因导致的光感校准问题,减少对后续测试及终端用户体验的影响。
可选的,还可以在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之前先对光源501进行校准,即先将照度计固定于照度计固定位502,待完成光源校准之后取出照度计,再将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于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503。这样设置可以在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之前完成对光源501的校准,提高了对光源校准的精度,也避免了光源老化原因导致的光感校准问题,减少对后续测试及终端用户体验的影响。
待测光感设备完成光感校准之后,需要对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结果进行光感测试。通过待测光感设备中预装的软件读取光感传感器的采集值,即光感设备的光感值。将该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如果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判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不准确,本公开实施例此时重新返回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如果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差值,则判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准确,结束对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和光感测试流程。通过上述光感测试流程有效避免出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不准确问题,既提高了光感校准的准确性,又减少对终端用户体验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还可以集成于其它设备中,该设备再与照度计连接,用于完成上述任一项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包括灯箱500,光源501位于灯箱500内壁的顶部,照度计固定位502以及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503,位于灯箱500内壁的底部。
具体的,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以及光感测试流程都可以在灯箱500中进行。首先,在灯箱500中先依次进行光源校准以及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完成后,可直接在灯箱500中进行光感测试。这样设置可以使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流程在产线上由同一人进行,这样设置即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由于只需在光感校准以及光感测试前进行一次光源校准,使流程步骤减少提高工作效率。
图6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包括校准室601和检测室602。
校准室601以及检测室602均包括光源501、照度计固定位502以及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503。
具体的,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以及光感测试流程可分别在校准室601以及检测室602中进行,在校准室601中先依次进行光源校准以及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完成后,将待测光感设备放置于检测室602中依次进行光源校准以及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这样设置可以使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流程在产线上由多人同时进行,提高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的工作效率。
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根据校准室中601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校准室601中的光源501进行校准,并在对校准室601中的光源501进行校准后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根据检测室中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检测室中的光源501进行校准,并在对检测室中的光源501进行校准后将检测室中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检测室中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
示例性的,以控制模块集成于待测光感设备中为例。在开启流程之前,先将待测光感设备与照度计连接,利用待测光感设备读取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由于将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分别置于两个不同装置中进行,所以在校准室601和检测室602中的光源501在进行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与光感测试前都需要进行光源校准,因此需要根据校准室601中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校准室602中的光源进行校准,以此来避免光源老化原因导致的光感校准问题,减少对后续测试的影响。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以及光感测试之前,先将照度计固定于照度计固定位502,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是否老化进行检测,并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待完成光源校准之后取出照度计,再将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于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503,进行光感校准以及光感测试。实现了在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以及光感测试之前,可以先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实时检测光源是否发生老化,以便产线及时调整光源,避免了光源老化原因导致的光感校准问题,减少对后续测试的影响。且在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之后进行光感测试,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不准确问题,既提高了光感校准的准确性,又减少对终端用户体验的影响。
待测光感设备在校准室中601完成光感校准之后,需要对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结果在检测室602中进行光感测试。通过待测光感设备中预装的软件读取光感传感器的采集值,即光感设备的光感值。将该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如果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判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不准确,本公开实施例此时重新返回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如果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差值,则判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准确,结束对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和光感测试流程。通过上述光感测试流程有效避免出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校准不准确问题,既提高了光感校准的准确性,又减少对终端用户体验的影响。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参数调节旋钮示意图,如图7所示,光源参数调节旋钮与光源501电连接。
具体的,通过照度计对光源501进行检测,读取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如果待测光感设备所读取的照度计的照度值不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说明此时光源501状态不符合测试要求。因此需要对光源501进行调节,本公开实施例在照度计的照度值不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通过光源参数调节旋钮调节光源501的光源参数(例如调节光源的工作电流),直至照度计的照度值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这样设置的实质是在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之前对光源501进行光源校准,避免光源501老化原因导致的光感校准问题,减少对后续测试的影响。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如图8所示,照度计固定位502的中心位置与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503的中心位置重合。
具体的,照度计固定位502用于固定照度计,且照度计的检测区域位于光源正下方。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503用于固定待测光感设备,且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传感器位于光源正下方。照度计固定位502的中心位置与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503的中心位置重合。基于上述设置,照度计的检测区域与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传感器可以位于同一位置,这样二者所采集到的光源的光照值相同,进而提高光感校准的校准精度以及光感测试的测试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箱500顶部设置有定位标识504。
示例性的,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标识示意图,如图9所示,定位标识504可以是设置于灯箱500的顶部的十字标识,该十字标识可以由放入灯箱500的待测光感设备的摄像机拍照获取,再通过所获取的照片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放置位置是否正确,若放置位置正确则进入光感校准流程,若否,重新调整放置位置再拍照。这样设置可以提高待测光感设备与光源之间的对位精度,使光感校准流程中,每个待测光感设备在固定于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后,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传感器可以获取相同的光源光照,进而提高光感校准的校准精度以及光感测试的测试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
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
将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包括:
获取照度计的照度值;
若所述照度计的照度值不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调节所述光源的光源参数,直至所述照度计的照度值满足预设照度值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所述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
若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所述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返回执行所述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判断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所述照度计的照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次数,若所述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确定所述待测光感设备光感测试不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包括:根据校准室中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校准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
在所述将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之前包括:根据检测室中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检测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
所述将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包括:将检测室中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检测室中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
6.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照度计固定位以及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
所述照度计固定位用于固定所述照度计;所述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用于固定所述待测光感设备;所述光源用于为所述照度计或所述待测光感设备提供光照;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照度计获取的照度值对光源进行校准,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以及将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包括校准室和检测室;
所述校准室以及所述检测室均包括光源、照度计固定位以及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校准室中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校准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并在对校准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后对待测光感设备进行光感校准;根据检测室中的照度计的照度值对检测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并在对检测室中的光源进行校准后将检测室中所述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值与检测室中照度计的照度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光感设备的光感测试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度计固定位的中心位置与所述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的中心位置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包括灯箱,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灯箱内壁的顶部,所述照度计固定位以及所述待测光感设备固定位,位于所述灯箱内壁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感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箱顶部设置有定位标识。
CN202211644059.5A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0461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44059.5A CN116046161A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44059.5A CN116046161A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46161A true CN116046161A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26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44059.5A Pending CN116046161A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461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2647A (zh) * 2023-11-10 2023-12-15 深圳市鑫达辉软性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光感机构孔的智能穿戴fpc光感测试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2647A (zh) * 2023-11-10 2023-12-15 深圳市鑫达辉软性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光感机构孔的智能穿戴fpc光感测试系统
CN117232647B (zh) * 2023-11-10 2024-02-06 深圳市鑫达辉软性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光感机构孔的智能穿戴fpc光感测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8645B2 (en) Tes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ir sensing device
US840126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measurements and calibration of computerized magnifying instruments
WO2017067023A1 (zh) 一种基于专用试纸对体液的检测方法
JP7278276B2 (ja) 発色反応に基づいて分析測定を行う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6046161A (zh) 一种光感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210299651A1 (en) Multi-factor urine test system that adjusts for lighting and timing
CN109297587B (zh) 光学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和装置
CN105929351B (zh) 测试装置及紫外成像仪灵敏度的测试方法
JP2012150096A (ja) 試験紙自動判定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3065538A (zh) 基于图像识别的压力传感器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243561B (zh) 弹簧测试机及其弹簧检测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EP2905595A1 (en) Gauge Testing Device
WO2017198204A1 (zh) 一种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9000703B (zh) 自动参数标定方法与系统
CN107257533B (zh) 一种阻抗触发自动化测试方法
KR101492972B1 (ko) 컴퓨팅 단말 장치의 광학 특성 캘리브레이션 방법과 광학 진단검사 보조장치
TWI807057B (zh) 膜厚測定裝置及修正方法
CN217332725U (zh) 一种红外感应芯片测试装置
CN115902685A (zh) 航标灯专用光学测试系统
CN113989477A (zh) 红外测温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915876A (zh) 自动白平衡方法和装置
CN104567664A (zh) 影像量测系统、影像量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和终端装置
CN113496910B (zh) 校温片及其应用方法
CN109186940B (zh) 测试精度的监控方法及测试精度的监控装置
CN113655061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物质熔点的方法及熔点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