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33365A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33365A
CN116033365A CN202310309138.9A CN202310309138A CN116033365A CN 116033365 A CN116033365 A CN 116033365A CN 202310309138 A CN202310309138 A CN 202310309138A CN 116033365 A CN116033365 A CN 116033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multicast group
terminal
messag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091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33365B (zh
Inventor
王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091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333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33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33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33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33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应用于LoRaWAN网络中的服务器,通过在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网关的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第一组播组对应的网关,作为第一网关;其中,LoRaWAN网络中需要接收待发送的第一报文的第一终端属于第一组播组;针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一个组播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该终端能够与该组播组对应的所有网关中的至少一个网关进行通信;向第一网关发送第一报文,以使第一网关通过无线空口发送第一报文,使得第一终端接收第一报文。基于此,能够缩短服务器与终端之间通信的时长,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LoRaWAN(Long Range Wide Area Network,长距离广域网)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
LoRaWAN网络中包括终端、网关和服务器。相关技术中,针对每一终端,服务器可以确定能够与该终端进行通信的网关(即该终端对应的网关)。进而,当需要同时向多个终端(可以称为目标终端)发送报文时,针对每一目标终端,服务器需要向该目标终端对应的网关发送针对该目标终端的报文。相应的,该目标终端对应的网关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报文后,也需要发送该报文,进而,使得该目标终端能够接收到对应的报文。
可见,基于上述方式,服务器向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目标终端的数目相同,且各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也与目标终端的数目相同。因此,若目标终端的数目较多,则会导致服务器向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较多,且各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也较多,进而,会增大服务器与终端之间通信的时长,导致业务处理的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缩短服务器与终端之间通信的时长,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LoRaWAN网络中的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网关的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第一组播组对应的网关,作为第一网关;其中,所述LoRaWAN网络中需要接收待发送的第一报文的第一终端属于所述第一组播组;针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一个组播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该终端能够与该组播组对应的所有网关中的至少一个网关进行通信;所述第一报文中携带有所述第一组播组的标识;
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以使所述第一网关通过无线空口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使得所述第一终端在确定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报文中携带有自身所属的所述第一组播组的标识的情况下,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第二网关发送的第二报文时,确定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第三报文的终端,作为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二网关基于所述第三报文得到的;
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
按照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包括:
在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组播组,作为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第二组播组。
可选的,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除所述第二网关以外的第三网关发送的第四报文;其中,所述第四报文为所述第三网关基于所述第三报文得到的;
判断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一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三网关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二信号强度;
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
可选的,所述按照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包括:
若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在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将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更新为预设初始值,以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
若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添加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设置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为所述预设初始值,以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的每一个对应关系,当达到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时,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删除该对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LoRaWAN网络中的服务器、网关和终端;
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通信方法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LoRaWAN网络中的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网关的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第一组播组对应的网关,作为第一网关;其中,所述LoRaWAN网络中需要接收待发送的第一报文的第一终端属于所述第一组播组;针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一个组播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该终端能够与该组播组对应的所有网关中的至少一个网关进行通信;所述第一报文中携带有所述第一组播组的标识;
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以使所述第一网关通过无线空口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使得所述第一终端在确定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报文中携带有自身所属的所述第一组播组的标识的情况下,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第二网关发送的第二报文时,确定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第三报文的终端,作为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二网关基于所述第三报文得到的;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
对应关系更新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
可选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组播组,作为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第二组播组。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报文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之前,接收除所述第二网关以外的第三网关发送的第四报文;其中,所述第四报文为所述第三网关基于所述第三报文得到的;
信号强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一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三网关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二信号强度;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
可选的,所述对应关系更新模块,包括:
第一更新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在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将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更新为预设初始值,以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
第二更新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添加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设置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为所述预设初始值,以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对应关系删除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的每一个对应关系,当达到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时,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删除该对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通信方法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通信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LoRaWAN网络中的服务器,通过在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网关的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第一组播组对应的网关,作为第一网关;其中,LoRaWAN网络中需要接收待发送的第一报文的第一终端属于第一组播组;针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一个组播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该终端能够与该组播组对应的所有网关中的至少一个网关进行通信;向第一网关发送第一报文,以使第一网关通过无线空口发送第一报文,使得第一终端接收第一报文。
基于上述处理,由于针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一个组播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该终端能够与该组播组对应的所有网关中的至少一个网关进行通信,也就是说,通过一个组播组对应的网关,能够实现属于该组播组的所有终端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因此,当需要向第一组播组中的多个终端发送第一报文时,服务器只需要向第一组播组对应的第一网关发送第一报文,也就能够使各第一终端从第一网关接收到第一报文。
可见,服务器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第一网关的数目相同。另外,针对一个网关来说,若其要向属于同一个组播组的多个终端发送报文,该网关也只需要发送一个报文,即,第一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第一网关的数目相同。
而通常一个网关可以连接多个终端,且属于同一组播组的终端可以连到同一个网关。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服务器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第一终端的数目相同,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降低服务器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且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第一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第一终端的数目相同,也能够降低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综上,能够缩短服务器与终端之间通信的时长,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oRaWAN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的第一种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的第二种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LoRaWAN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LoRaWAN是由LoRa(LongRange Radio,长距离无线电)联盟推出的一种基于开源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协议的LPWAN(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低功耗广域网)标准。该标准提供智能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服务,无需复杂配置。
LoRaWAN网络为星型拓扑结构,网络中包括终端、网关和服务器。其中,终端用于收集数据并通过无线空口向网关发送携带有收集到的数据的报文。网关用于在终端和服务器间传递报文。服务器用于对网关转发的报文进行处理,并对网关和终端进行管理。
LoRaWAN网络中的终端可以有Class A(A类)、Class B(B类)和Class C(C类)三种工作模式。Class A是一种节电模式,终端只有在需要通过网关向服务器发送报文时醒来,接收服务器通过网关发送的报文,其他时间均处于休眠状态,此种工作模式的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实时性较差,一般用于低功耗的数据采集终端。Class B是一种终端按照周期接收服务器通过网关发送的报文的工作模式。针对Class C,在终端发送报文以外的时段,终端一直处于能够接收报文的状态,此种工作模式下,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实时性较好,但耗电量较大,往往需要电源供电,一般用于电表和路灯等易供电的终端。
相关技术中,针对每一终端,服务器可以确定能够与该终端进行通信的网关(即该终端对应的网关)。进而,当需要同时向多个终端(可以称为目标终端)发送报文时,针对每一目标终端,服务器需要向该目标终端对应的网关发送针对该目标终端的报文。相应的,该目标终端对应的网关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报文后,也需要发送该报文,进而,使得该目标终端能够接收到对应的报文。
可见,基于上述方式,服务器向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目标终端的数目相同,且各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也与目标终端的数目相同。因此,若目标终端的数目较多,则会导致服务器向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较多,且各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也较多,进而,会增大服务器与终端之间通信的时长,导致业务处理的效率不高。
由于LoRaWAN网络的传输速率较低,物理层理论最大传输速率为5.4kbps(kilobitper second,千比特每秒),因此,在集中控制路灯开关的场景中,若使用上述方式同时控制上百个终端,则控制所需的时间最快为1~2分钟。另外,由于LoRaWAN基站(即网关)8路上行信道和1路下行信道的通用设计,当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报文较多时,易导致网关的拥塞,影响业务处理的效率。
为了实现服务器同时与多个终端进行通信,并降低服务器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以及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以缩短服务器与终端之间通信的时长,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LoRaWAN网络中的服务器。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一种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网关的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第一组播组对应的网关,作为第一网关。
其中,LoRaWAN网络中需要接收待发送的第一报文的第一终端属于第一组播组;针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一个组播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该终端能够与该组播组对应的所有网关中的至少一个网关进行通信;第一报文中携带有第一组播组的标识。
步骤S102:向第一网关发送第一报文,以使第一网关通过无线空口发送第一报文,使得第一终端在确定接收到的第一报文中携带有自身所属的第一组播组的标识的情况下,对接收到的第一报文进行处理。
基于上述处理,由于针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一个组播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该终端能够与该组播组对应的所有网关中的至少一个网关进行通信,也就是说,通过一个组播组对应的网关,能够实现属于该组播组的所有终端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因此,当需要向第一组播组中的多个终端发送第一报文时,服务器只需要向第一组播组对应的第一网关发送第一报文,也就能够使各第一终端从第一网关接收到第一报文。
可见,服务器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第一网关的数目相同。另外,针对一个网关来说,若其要向属于同一个组播组的多个终端发送报文,该网关也只需要发送一个报文,即,第一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第一网关的数目相同。
而通常一个网关可以连接多个终端,且属于同一组播组的终端可以连到同一个网关。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服务器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第一终端的数目相同,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降低服务器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且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第一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第一终端的数目相同,也能够降低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综上,能够缩短服务器与终端之间通信的时长,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
针对步骤S101和步骤S102,在本申请中可以预先将LoRaWAN网络中的终端划分为多个组播组,即,针对LoRaWAN网络中的每一终端,可以确定该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例如,可以将需要统一进行控制的多个终端划分为一个组播组。例如,可以按照终端的安装位置,将安装位置之间的距离较小的多个终端划分为一个组播组;或者,也可以按照终端的类型划分组播组,将同一类型的多个终端划分为一个组播组。具体划分组播组的方式,可以根据业务场景确定的。
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oRaWAN网络的结构示意图。LoRaWAN网络中的网关可以称为LoRa网关,终端可以称为LoRa终端。图2中的虚线表示网关和终端之间通过无线空口进行通信。图2中的LoRaWAN网络包括:Network server(网络服务器,即本申请中的服务器)、网关1-2以及终端1-4。终端1-3属于组播组1,终端4属于组播组2。终端1和终端2通过网关1与Network server进行通信,终端3和终端4通过网关2与Networkserver进行通信。
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网关的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有各组播组与各网关的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集合可以是用户预先设置并向服务器下发的,或者,也可以是服务器基于接收到的终端发送的报文学习到的。例如,服务器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记录第一对应关系集合。如,针对图2所示的LoRaWAN网络,可以用表1表示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表1中,网关1与组播组1对应,网关2分别与组播组1和组播组2对应。
表1
组播组 网关
组播组1 网关1
组播组1 网关2
组播组2 网关2
当需要向组播组1发送报文时,服务器可以查询表1,确定组播组1对应的网关1和网关2,并向网关1和网关2发送报文,以使组播组1中的终端能够从网关1和/或网关2接收报文。
例如,当组播组1存在100个终端时,按照相关技术,服务器共需要向网关1和网关2发送100个报文,该100个报文分别针对每一个终端。相应的,网关1和网关2共需要转发100个报文,才能使属于组播组1的100个终端均能够接收到报文。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服务器向网关1和网关2各发送1个报文,网关1和网关2分别通过无线空口转发接收到的报文,以使属于组播组1的100个终端能够接收报文。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降低服务器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以及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即,能够降低网关通过无线空口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也就能够减少通过无线空口对发送报文的干扰,优化无线空口网络环境。且对于传输速率较低的LoRaWAN网络,能够缩短批量控制终端所消耗的时间,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为LoRaWAN网络中当前需要接收待发送的报文(即第一报文)的终端,当前需要接收第一报文的终端可能为多个,即,当前可能存在多个第一终端。
例如,当需要对多个第一终端进行控制时,服务器需要向该多个终端发送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中可以携带有控制信息。例如,服务器可以基于用户下发的控制指令中携带的控制信息生成第一报文。相应的,当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报文时,也就能够根据第一报文中的控制信息执行对应的控制操作。
多个第一终端可能属于同一个组播组,也可能属于多个不同的组播组。相应的,服务器确定出的第一组播组可能为一个,也可能为多个。若确定出的第一组播组为多个,针对每一第一组播组,服务器均需确定该第一组播组对应的网关,并向确定出的网关发送第一报文。
例如,服务器能够确定当前需要接收报文的组播组(即第一组播组),该组播组中的终端也就是第一终端。如,当需要对第一组播组中的多个第一终端进行控制时,用户可以向服务器下发携带有第一组播组的标识的第一控制指令,相应的,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时,能够根据其中携带的标识确定当前需要接收报文的多个第一终端所属的组播组。
或者,服务器也可以先确定当前需要接收报文的终端(即第一终端),进而,确定第一终端所属的组播组(即第一组播组)。如,当需要对多个第一终端进行控制时,用户可以向服务器下发携带有多个第一终端各自的标识的第二控制指令,相应的,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控制指令时,能够根据其中携带的标识确定当前需要接收报文的第一终端,进而,确定第一终端所属的第一组播组。如,服务器可以记录每一终端与所属的组播组的对应关系。
在确定出第一组播组后,服务器可以在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查询到第一组播组对应的网关(即第一网关)。一个组播组可能存在多个对应的网关,即,第一组播组可能存在多个对应的第一网关。若第一网关为多个,则服务器可以向每一第一网关发送第一报文。相应的,每一第一网关均可以通过无线空口发送第一报文。
针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一个组播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该终端能够与该组播组对应的所有网关中的至少一个网关进行通信。也就是说,针对第一组播组中的任一第一终端,该第一终端可以与至少一个第一网关进行通信,因此,该第一终端可以接收到该至少一个第一网关通过无线空口发送的第一报文,也就能够实现服务器与该第一终端之间的通信,进而,也就能够实现服务器同时与第一组播组中的所有第一终端进行通信。
第一终端能够通过无线空口接收到第一网关发送的第一报文。当接收到第一报文时,第一终端可以判断第一报文中是否携带有第一组播组的标识,若确定出第一报文中携带有第一组播组的标识,则第一终端对接收到的第一报文进行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网关也可能会转发服务器向其他组播组发送的报文,相应的,第一终端也可能会接收到第一网关发送的未携带第一组播组的标识的报文,此时,第一终端可以确定接收到的报文中未携带第一组播组的标识,则第一终端会将接收到的报文丢弃。
另外,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只需对LoRaWAN网络中的服务器的处理逻辑进行修改,而无需对LoRaWAN网络中的网关和终端进行较大的调整,就可以缩短服务器与终端之间通信的时长,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因此,能够提高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的适应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服务器不能确定第一终端是否接收到自身发送的第一报文,因此,服务器可以向第一网关多次发送第一报文,以使第一网关通过无线空口多次发送第一报文,以尽可能保证每一第一终端均接收到第一报文。相应的,针对任一第一终端,该第一终端在一定时间段内,只对首次接收到的第一报文进行处理,并丢弃接收到的其他重复的第一报文。基于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网络等原因导致终端未接收到报文的情况,也就能够提高报文传输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实现服务器与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可靠性。
一种实现方式中,网关通过无线空口发送的报文中可以携带有预设的筛选标识,以表明该报文是网关向终端发送的,相应的,当一个网关接收到其他网关通过无线空口发送的报文时,在确定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有筛选标识的情况下,可以丢弃接收到的报文,相应的,也就能够避免出现网络成环的现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网关转发的报文,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以保证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对应关系的有效性,进而,保证业务处理的有效性。相应的,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的第一种流程图,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301:当接收到第二网关发送的第二报文时,确定向第二网关发送第三报文的终端,作为第二终端。
其中,第二报文为第二网关基于第三报文得到的。
步骤S302:确定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
步骤S303:按照第二网关与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网关与第一网关可以为同一个网关,或者,也可以为不同的网关。相应的,第二终端可以与第一终端为同一个终端,或者,也可以为不同的终端。
LoRaWAN网络中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报文,该报文可以为终端在入网时向服务器发送的Join request(加入请求)报文,或者,也可以为终端在入网后向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报文。相应的,当终端需要向服务器发送报文时,终端可以向网关发送报文,该报文中可以携带有该终端的标识。网关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报文后,可以在该报文中添加该网关的标识,得到新的报文。例如,网关的标识可以为网关的地址,或者,也可以为预先设置的网关ID(Identity document,唯一标识)。进而,网关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得到的新的报文。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网关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报文后,可以在第三报文中添加自身的标识,得到第二报文,并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网关发送的第二报文时,也就能够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和第二网关的标识,确定该第二报文是由第二网关转发的,且该第二报文的源发送端为第二终端。
在确定第二终端之后,服务器可以确定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即第二组播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报文中可以携带有第二组播组的标识,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二组播组的标识确定第二终端所属的第二组播组。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图3的基础上,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的第二种流程图,确定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步骤S302),包括:
步骤S3021:在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第二终端对应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终端所属的第二组播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预先划分的组播组,可以得到每一终端和该终端所属的组播组的对应关系(即第二对应关系集合)。相应的,服务器可以在预先记录的第二对应关系集合中,查询第二终端与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即第二组播组)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组播组。
例如,服务器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记录第二对应关系集合。如,针对图2所示的LoRaWAN网络,可以用表2表示第二对应关系集合。表2中,终端1、终端2和终端3分别与组播组1对应,终端4与组播组2对应,即,终端1-3属于组播组1,终端4属于组播组2。
表2
基于上述处理,可以在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集合,查询到第二终端所属的第二组播组,利用第二对应关系集合查询的效率较高,也就能够提高确定第二终端所属的第二组播组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
由于第二报文是由第二网关转发的,且该第二报文的源发送端为第二终端,即表明第二终端能够通过第二网关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因此,服务器可以确定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与第二网关的对应关系,并按照该对应关系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
基于此,在接收到网关转发的报文后,服务器能够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也就能够根据当前实际的网络结构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保证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对应关系的有效性,进而,保证业务处理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
且当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服务器可以根据最新的网络结构,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也就能够有效地兼容实现组播功能,且方便后续扩展标准的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照第二网关与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包括:
步骤1:若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在第二网关与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将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更新为预设初始值,以更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
步骤2:若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不存在第二网关与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在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添加第二网关与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设置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为预设初始值,以更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
其中,老化时间的预设初始值可以为18小时或者24小时,具体时长可以根据当前的业务需求确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在第二网关与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第二组播组中存在能够与第二网关进行通信的终端(可以称为第三终端),且服务器在当前时刻之前已根据第二网关转发的第三终端的报文,生成第二网关与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三终端可以为第二终端,或者,也可以为第二组播组中的其他终端。此时,服务器可以将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更新为预设初始值,以保证第二网关与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记录的有效性。后续,当需要向第二组播组中的第三终端发送报文时,服务器可以在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查询到第二网关,也就能够实现服务器与第三终端通过第二网关进行通信。
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不存在第二网关与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明服务器在当前时刻之前并未根据第二网关转发的第二组播组中的终端的报文,生成第二网关与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服务器首次接收到第二网关转发的第二组播组中的终端的报文,此时,服务器可以在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添加第二网关与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设置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为预设初始值。后续,当需要向第二组播组中的终端发送报文时,服务器可以在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查询到第二网关,也就能够实现服务器与第二组播组中的终端通过第二网关进行通信。
另外,在当前时刻之前,服务器已根据第二网关转发的第二组播组中的终端的报文,生成第二网关与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且当前已达到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此时,也会导致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不存在第二网关与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应的,服务器可以在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添加第二网关与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设置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
基于上述处理,能够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保证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对应关系的有效性,进而,也就能够保证业务处理的有效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图5中的网关也可以称为LoRa基站。
步骤S501:终端向网关发送Join request(加入请求)报文/数据报文。
其中,当终端需要接入网络时,可以向网关发送Join request报文。当终端完成入网后,终端可以向网关发送数据报文。Join request报文、数据报文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三报文。
步骤S502:网关接收报文并组装生成GWMP(Gateway Message Protocol,网关消息协议)PUSH(推送)协议报文。
即,网关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报文(包括Join request报文、数据报文)时,可以在接收到的报文中添加自身的标识,得到GWMP PUSH协议报文(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报文或第四报文)。
步骤S503:网关向网络服务器发送GWMP PUSH协议报文。
步骤S504:网络服务器接收并处理GWMP PUSH协议报文。
网络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网关发送的GWMP PUSH协议报文时,对GWMP PUSH协议报文进行处理,可以得到GWMP PUSH协议报文中携带的终端的标识和网关的标识。
步骤S505:网络服务器向网关发送PUSH ACK(Acknowledgement,确认)报文。
步骤S506:查询终端对应的组播组地址,创建/刷新组播路由表信息。
网络服务器可以根据GWMP PUSH协议报文中携带的终端的标识,在第二对应关系集合中查询到该标识表示的终端对应的组播组地址。
进而,若组播路由表(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不存在GWMP PUSH协议报文中携带的网关的标识表示的网关与查询到的组播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在组播路由表中添加该网关与查询到的组播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设置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为预设初始值。即,创建该标识表示的终端以及查询到的组播组地址的组播路由表信息。
若组播路由表中存在该网关与查询到的组播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将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更新为预设初始值。即,刷新该标识表示的终端以及查询到的组播组地址的组播路由表信息。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只需要网络服务器获取组播路由表,且网络服务器可以通过接收网关转发的终端发送的报文,学习到网关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的对应关系,并对组播路由表进行更新,即,网络服务器能够得到动态的组播路由表。组播路由表中可以记录有组播组地址与网关的对应关系。进而,网络服务器在发送报文时,也就能够按照组播路由表中的对应关系进行组播路由(即网关)的选择,并向选择出的网关发送报文,能够降低网络服务器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以及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进而,能够缩短网络服务器与终端之间通信的时长,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的每一个对应关系具有对应的老化时间。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针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的每一个对应关系,当达到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时,从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删除该对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LoRaWAN网络的网络结构会发生变化,因此,组播组与网关的对应关系可能发生变化,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的对应关系不再适用于当前的网络结构。为了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保证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对应关系的有效性,可以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的每一对应关系设置对应的老化时间,当达到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时,从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删除该对应关系。
例如,针对图2所示的LoRaWAN网络,还可以用表3表示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表3中,每一行表示第一个对应关系,老化时间的预设初始值为24小时,即,每一对应关系初始的老化时间为24小时,表3中的有效时间表示该对应关系当前剩余的老化时间。
表3
组播组 网关 有效时间
组播组1 网关1 23小时15分钟8秒
组播组1 网关2 8分8秒
组播组2 网关2 8秒
表3中,针对表3中的每一对应关系,当该对应关系的有效时间变为0时,删除该对应关系。可以理解的是,针对表3中第二行所表示的对应关系,若从当前时刻开始,在后续的23小时15分钟8秒,服务器未接收到网关1转发的属于组播组1的终端发送的报文,则达到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相应的,服务器可以该对应关系从表3中删除。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服务器可以将达到老化时间的对应关系从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删除,也就能够保证第一对应关系集合的有效性,能够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节省存储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之前,通信方法还包括:
步骤一:接收除第二网关以外的第三网关发送的第四报文。
其中,第四报文为第三网关基于第三报文得到的。
步骤二:判断第二网关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一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第三网关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二信号强度。
确定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包括:在第一信号强度大于第二信号强度的情况下,确定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一个终端可能会同时与多个网关进行通信,相应的,在终端通过无线空口发送报文后,该多个网关均会接收到该报文,并向服务器进行转发。因此,在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报文后,除第二网关以外,还可能存在其他网关(即第三网关)会接收到第三报文,相应的,第三网关可以基于第三报文向服务器发送第四报文。也就是说,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报文之前和/或之后,也可能会接收到第三网关发送的第四报文。
而由于安装位置等因素,可能会导致第二终端和第二网关之间的信号强度(即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二终端和第三网关之间的信号强度(即第二信号强度)存在差异。为了保证第二终端能够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报文,服务器可以在第一信号强度大于第二信号强度的情况下,确定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进而,可以按照第二网关与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如此,后续,当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报文时,基于第一对应关系集合,服务器可以确定向第二网关发送报文,使得第二终端能够从第二网关接收到报文。
例如,信号强度可以用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值表示。
基于上述处理,能够确定出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信号强度最高的第二网关,以记录第二网关与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后续,当服务器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报文时,可以通过信号强度较高的第二网关发送该报文,也就能够保证服务器和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提高报文传输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LoRaWAN网络中的服务器、网关和终端。
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通信方法步骤。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由于针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一个组播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该终端能够与该组播组对应的所有网关中的至少一个网关进行通信,也就是说,通过一个组播组对应的网关,能够实现属于该组播组的所有终端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因此,当需要向第一组播组中的多个终端发送第一报文时,服务器只需要向第一组播组对应的第一网关发送第一报文,也就能够使各第一终端从第一网关接收到第一报文。
可见,服务器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第一网关的数目相同。另外,针对一个网关来说,若其要向属于同一个组播组的多个终端发送报文,该网关也只需要发送一个报文,即,第一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第一网关的数目相同。
而通常一个网关可以连接多个终端,且属于同一组播组的终端可以连到同一个网关。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服务器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第一终端的数目相同,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降低服务器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且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第一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第一终端的数目相同,也能够降低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综上,能够缩短服务器与终端之间通信的时长,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应用于LoRaWAN网络中的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601,用于在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网关的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第一组播组对应的网关,作为第一网关;其中,所述LoRaWAN网络中需要接收待发送的第一报文的第一终端属于所述第一组播组;针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一个组播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该终端能够与该组播组对应的所有网关中的至少一个网关进行通信;所述第一报文中携带有所述第一组播组的标识;
报文发送模块602,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以使所述第一网关通过无线空口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使得所述第一终端在确定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报文中携带有自身所属的所述第一组播组的标识的情况下,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处理。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由于针对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一个组播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该终端能够与该组播组对应的所有网关中的至少一个网关进行通信,也就是说,通过一个组播组对应的网关,能够实现属于该组播组的所有终端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因此,当需要向第一组播组中的多个终端发送第一报文时,服务器只需要向第一组播组对应的第一网关发送第一报文,也就能够使各第一终端从第一网关接收到第一报文。
可见,服务器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第一网关的数目相同。另外,针对一个网关来说,若其要向属于同一个组播组的多个终端发送报文,该网关也只需要发送一个报文,即,第一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第一网关的数目相同。
而通常一个网关可以连接多个终端,且属于同一组播组的终端可以连到同一个网关。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服务器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第一终端的数目相同,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降低服务器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且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第一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与第一终端的数目相同,也能够降低网关发送的报文的总数目。综上,能够缩短服务器与终端之间通信的时长,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第二网关发送的第二报文时,确定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第三报文的终端,作为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二网关基于所述第三报文得到的;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
对应关系更新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组播组,作为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第二组播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报文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之前,接收除所述第二网关以外的第三网关发送的第四报文;其中,所述第四报文为所述第三网关基于所述第三报文得到的;
信号强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一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三网关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二信号强度;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应关系更新模块,包括:
第一更新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在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将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更新为预设初始值,以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
第二更新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添加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设置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为所述预设初始值,以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对应关系删除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的每一个对应关系,当达到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时,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删除该对应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处理器701、通信接口702、存储器703和通信总线704,其中,处理器701,通信接口702,存储器703通过通信总线7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7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7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在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网关的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第一组播组对应的网关,作为第一网关;其中,所述LoRaWAN网络中需要接收待发送的第一报文的第一终端属于所述第一组播组;针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一个组播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该终端能够与该组播组对应的所有网关中的至少一个网关进行通信;所述第一报文中携带有所述第一组播组的标识;
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以使所述第一网关通过无线空口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使得所述第一终端在确定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报文中携带有自身所属的所述第一组播组的标识的情况下,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处理。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通信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通信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 (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长距离广域网LoRaWAN网络中的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网关的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第一组播组对应的网关,作为第一网关;其中,所述LoRaWAN网络中需要接收待发送的第一报文的第一终端属于所述第一组播组;针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一个组播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该终端能够与该组播组对应的所有网关中的至少一个网关进行通信;所述第一报文中携带有所述第一组播组的标识;
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以使所述第一网关通过无线空口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使得所述第一终端在确定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报文中携带有自身所属的所述第一组播组的标识的情况下,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第二网关发送的第二报文时,确定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第三报文的终端,作为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二网关基于所述第三报文得到的;
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
按照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包括:
在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组播组,作为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第二组播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除所述第二网关以外的第三网关发送的第四报文;其中,所述第四报文为所述第三网关基于所述第三报文得到的;
判断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一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三网关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二信号强度;
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包括:
若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在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将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更新为预设初始值,以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
若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添加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设置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为所述预设初始值,以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的每一个对应关系,当达到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时,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删除该对应关系。
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长距离广域网LoRaWAN网络中的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网关的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第一组播组对应的网关,作为第一网关;其中,所述LoRaWAN网络中需要接收待发送的第一报文的第一终端属于所述第一组播组;针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记录的一个组播组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该终端能够与该组播组对应的所有网关中的至少一个网关进行通信;所述第一报文中携带有所述第一组播组的标识;
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以使所述第一网关通过无线空口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使得所述第一终端在确定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报文中携带有自身所属的所述第一组播组的标识的情况下,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第二网关发送的第二报文时,确定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第三报文的终端,作为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二网关基于所述第三报文得到的;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
对应关系更新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进行更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预先记录的组播组与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组播组,作为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第二组播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报文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之前,接收除所述第二网关以外的第三网关发送的第四报文;其中,所述第四报文为所述第三网关基于所述第三报文得到的;
信号强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一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三网关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二信号强度;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组播组,作为第二组播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更新模块,包括:
第一更新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在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将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更新为预设初始值,以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
第二更新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添加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第二组播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设置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为所述预设初始值,以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对应关系删除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的每一个对应关系,当达到该对应关系的老化时间时,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中删除该对应关系。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310309138.9A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0333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9138.9A CN116033365B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9138.9A CN116033365B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33365A true CN116033365A (zh) 2023-04-28
CN116033365B CN116033365B (zh) 2023-06-20

Family

ID=86072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09138.9A Active CN116033365B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33365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737A (zh) * 2013-08-02 2015-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报文的传输方法及交换机
CN105187311A (zh) * 2015-06-09 2015-12-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5897444A (zh) * 2016-05-26 2016-08-2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组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6059925A (zh) * 2016-05-11 2016-10-2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处理方法和设备
WO2016198017A1 (zh) * 2015-10-16 2016-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地址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7107465A1 (zh) * 2015-12-22 2017-06-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组呼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WO2018121584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165988A1 (zh) * 2017-03-17 2018-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67578A (zh) * 2018-07-31 2018-12-21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快速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039670A1 (ko) * 2017-08-23 2019-0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캐스트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128273A1 (zh) * 2017-12-28 2019-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网络设备连接关系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218247A (zh) * 2020-09-24 2021-01-12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消息下发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96050A (zh) * 2019-05-07 2021-12-14 萨基姆能源电信公司 网关选择方法
WO2022002043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737A (zh) * 2013-08-02 2015-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报文的传输方法及交换机
CN105187311A (zh) * 2015-06-09 2015-12-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WO2016198017A1 (zh) * 2015-10-16 2016-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地址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7107465A1 (zh) * 2015-12-22 2017-06-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组呼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6059925A (zh) * 2016-05-11 2016-10-2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5897444A (zh) * 2016-05-26 2016-08-2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组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WO2018121584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165988A1 (zh) * 2017-03-17 2018-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039670A1 (ko) * 2017-08-23 2019-0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캐스트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128273A1 (zh) * 2017-12-28 2019-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网络设备连接关系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067578A (zh) * 2018-07-31 2018-12-21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快速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96050A (zh) * 2019-05-07 2021-12-14 萨基姆能源电信公司 网关选择方法
WO2022002043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18247A (zh) * 2020-09-24 2021-01-12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消息下发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RDIGITAL: "R2-095634 \"FDD Relay Type 1 Backhaul Interference and HARQ Issues\"", 3GPP TSG_RAN\\WG2_RL2, no. 2 *
杨献烽;曹争;: "IPv4-IPv6组播过渡技术", 中兴通讯技术, no. 02 *
胡卫光: "IP组播技术分析与应用实现", 现代电子技术, no. 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33365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2242B2 (en) Low power sensor node oper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
CN108616904B (zh) 一种无线频点管理方法及系统
US899543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group service flow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124363B (zh) 报文广播方法及设备
US10171986B2 (en) Radio relay device and system with waiting time optimization
JP2018516506A (ja) マシン型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端末
CN113301511B (zh) 节点加入方法、对讲机、系统及存储介质
US985445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ulti-hop relay networks
US9380513B2 (en) Reducing broadcast duplication in hybrid wireless mesh protocol routing
US2022035394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S10594598B2 (en) Path setup in a mesh network
US103625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up interface between access points
CN106993321B (zh) 一种基于簇的网络数据通信方法
WO202110934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CN111556592A (zh) 一种组网方法、装置、LoRa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680899B1 (en) Topology discovery through multicast transmission
CN116033365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10795B (zh) 无线自组网的arp表优化方法、设备及应用
US20220337358A1 (en) Overloading broadcast dwell intervals in unsynchronized channel hopping mesh networks
CN112995043B (zh) 无线网格网络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300641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ulticast service
CN108770030B (zh) 一种下一代无线网络的数据通信方法
JPWO2020188656A1 (ja) 無線装置、無線装置集約局、マルチホップ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パラメータ決定方法、制御回路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427616A (zh) 一种寻呼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US11848867B2 (en) Regulation method intended for reducing congestion on a mesh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