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9233B - 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9233B
CN116029233B CN202310327894.4A CN202310327894A CN116029233B CN 116029233 B CN116029233 B CN 116029233B CN 202310327894 A CN202310327894 A CN 202310327894A CN 116029233 B CN116029233 B CN 116029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sample
well cementation
displacement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278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29233A (zh
Inventor
柳华杰
田辉
步玉环
张洪旭
郭胜来
路畅
田磊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to CN2023103278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9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9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9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29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9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井工程固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本发明用拉伸试验机,通过重复拉伸做差的方法消除常规拉伸法中非界面位移造成的误差来获取真实的固井界面张力‑位移曲线和地层内聚力单元参数。然后根据获得的内聚力单元参数,利用ABAQUS软件建立的基于内聚力单元开裂行为的流固耦合密封模型模拟流体突破固井界面时界面区域的动态开裂过程,获取固井界面开裂密封压力并评价其密封性能。本发明避免了水力胶结强度测试时砂岩或水泥石渗透率的限制,在获取地层参数的过程中,解决了常规拉伸装置拉伸在测量界面张力位移曲线时拉伸载荷与界面不垂直的问题,消除了由于拉伸装置刚度不足引起的非界面位移造成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井工程固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内聚力单元流固耦合模型的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气井完井工程中,套管与水泥环之间的胶结面通常称为固井第一界面,水泥环与地层(或外套管)之间的胶结面通常称为固井第二界面。固井二次界面封闭系统是指由水泥浆、死泥浆、滤饼和地层壁组成的固化胶结整体。固井二次界面封闭系统的封隔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固井质量,油气井产能,和油气井生产经济效益。因此,能否准确的评价固井界面的密封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固井封固界面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剪切胶结强度法和水力胶结强度法,剪切胶结强度法的主要用于测试固井第一、第二界面轴向上的承载能力。但由于受到试样几何尺寸规整性、界面的胶结状况及迫使界面产生剪切破坏的压力源等影响,这种方法测量的剪切胶结强度并不稳定,且测量出来的剪切胶结强度更能反应水泥石在套管或井壁上的悬挂能力而非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而水力胶结强度法则是以流体(液体和气体)突破界面的方式来评价固井第一、第二界面纵向上的封隔能力。相比剪切胶结强度法而言,这种方法对固井第一、第二界面的密封性能评价更为准确,但受限于砂岩地层和水泥石渗透率的影响,水力胶结强度法仍难以评价井下真实地层固井界面的密封性能。
而在实验室建立数学模型来评价固井界面密封性能时需要输入地层内聚力单元参数,内聚力单元参数的获取依赖于开裂界面张力-位移曲线的测量。目前常见的张力-位移准则是基于弹塑性断裂力学提出的双线性准则,按照双线性准则,当潜在开裂界面在承受载荷时,随着开裂位移的增大而,张力线性增大,在达到峰值后张力随着位移的增长线性下降至零,此时潜在开裂界面完成开裂。此准则下的张力-位移曲线包括上升段和下降段两部分,该曲线的上升段不仅包括了开裂界面的位移,还常常的受到由于拉伸装置自身的刚度不足等因素造成的非开裂界面位移(包括拉伸装置的变形、开裂界面两侧材料的变形及试验机与试样连接机构间的滑移和变形)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不可避免,且造成的误差不能忽略。
发明内容
鉴于现剪切胶结强度法和水力胶结强度法在评价固井界面密封性能时存在的种种弊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基于内聚力单元模型的流固耦合密封模型、并用此流固耦合密封模型来模拟流体突破井下固井界面时的动态开裂过程,并捕捉流体突破区域界面的的最高憋压值、评价固井界面密封性能的方法。特别的,在ABAQUS软件建立基于内聚力单元开裂行为的流固耦合密封模型需要获取地层内聚力参数,而现有的直接拉伸法测界面开裂张力位移曲线、获取地层内聚力单元参数的方法时存在拉伸试验机的刚度与测量结果误差之间的矛盾问题和拉伸载荷的方向无法与开裂界面相垂直的问题,故本发明还涉及到了一种利用自行设计的拉伸试验机和重复拉伸做差来获取地层内聚力单元参数的方法,此方法充分考虑如何避免拉伸测试界面过程中拉伸载荷方向与开裂界面不相垂直的问题,并消除了非界面位移带来的误差,可以测量真实固井界面张力-位移曲线,并获取地层内聚力单元参数。
本发明所述发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基于内聚力单元流固耦合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模拟固井界面的真实张力-位移曲线和地层内聚力单元参数;
(2)获取模拟固井界面的其他参数;
(3)根据步骤(1)和(2)获得的参数,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基于内聚力单元开裂行为的流固耦合密封模型,模拟流体突破固井界面时界面区域的动态开裂过程,获取固井界面开裂密封压力并评价其密封性能。
所述的固井界面包括固井第一界面和固井第二界面。
步骤(2)中的其他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固井界面的岩心和水泥石的渗透率、弹性模量、流体饱和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步骤(1)中真实张力-位移曲线和地层内聚力单元参数采用拉伸试验机通过拉伸实验获得。
所述的拉伸试验机包括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下方连接预紧螺母,预紧螺母下方依次连接吊环螺母、D型卡扣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装置I和夹持装置II;所述夹持装置I包括金属块I和模具I;所述夹持装置II包括金属块II和/或模具II;模具I和模具II内均设有梯形槽;金属块I上设有圆孔,通过圆孔与D型卡扣连接;所述模具I内设有与计算机连接的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和应变片用以实时测量拉伸过程中的界面位移和应力,导出界面张力-位移曲线。
本发明中,预紧螺母、吊环螺母、D型卡扣,他们三个合起来可以起到万向节(轴)的作用,可以保证拉伸载荷与界面相垂直:拉伸之前需要保持拉伸试验机顶部和底部的预紧螺母处于稍松的状态,确保拉伸试验机顶部和底部的连接头能够在空间中任意方向倾斜少量角度,起到万向轴的作用,同时使连接部件处于稍微预紧状态。
预紧螺母与传动装置相连,通过吊环螺母和D型卡扣对加持装置上的模拟界面施加拉力。所述吊环螺母顶部螺进预紧螺母,所述预紧螺母上有固定插销,可以提前拉紧,防止拉紧后两个环错位。
所述的拉伸实验包括模拟拉伸测试固井第一界面和/或模拟拉伸测试固井第二界面。
模拟拉伸测试固井第一界面包括以下步骤:
S1-1模具I和模具II之间涂抹白色凡士林或油,然后整齐对接在一起,放在涂有油的平板上,向模具I中注入水泥;
S1-2待水泥凝固后,得到试样1和试样2;将试样1和试样2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到拉伸试验机上,然后使用恒定的拉伸速率进行拉伸测试,测试完成后导出应力-位移数据,关闭拉伸试验机。
模拟拉伸测试固井第二界面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预先切割好的人造砂岩岩心放入模具II中,将水泥灌进人造砂岩岩心与模具II之间的微小缝隙中,水泥凝固后,人造砂岩岩心被固定在模具II中;
S2-2分别使用400-2000目中的砂纸逐渐打磨与水泥接触的人造砂岩岩心端面,直至表面被2000目砂纸打磨光滑,并在相接触的岩心端面四周涂抹凡士林;确保水泥与人造砂岩岩心中间端面相接触;
S2-3模具I和模具II之间涂抹白色凡士林或油,然后整齐对接在一起,放在涂有油的平板上,向模具I中注入水泥;
S2-4待水泥凝固后,得到试样1和试样2;将试样1和试样2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到拉伸试验机上,然后使用恒定的拉伸速率进行拉伸测试,测试完成后导出应力-位移数据,关闭拉伸试验机。
本发明中,拉伸速率为0.1 mm/min,拉伸之前需要保持拉伸试验机顶部和底部的预紧螺母处于稍松的状态,确保拉伸试验机顶部和底部的连接头能够在空间中任意方向倾斜少量角度,起到万向轴的作用,同时使连接部件处于稍微预紧状态(5.2N左右)。
考虑固井第二界面泥饼时,需要在步骤S2-2中在人造砂岩岩心端面上预制泥饼。
步骤(1)中采用重复拉伸做差来消除非界面位移,获取模拟固井界面的真实张力-位移曲线和地层内聚力单元参数,具体步骤为:
通过局部涂抹凡士林的方法,仅控制试样1和试样2开裂界面面积不同,而保持其他实验无关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用同一台张力-位移曲线测量装置进行拉伸实验,
则有:
Figure SMS_1
Figure SMS_2
Figure SMS_3
其中
Figure SMS_6
、/>
Figure SMS_8
分别为试样1、试样2曲线上升段界面的位移,mm;/>
Figure SMS_11
、/>
Figure SMS_5
分别为试样1、试样2在曲线上升段的开裂界面位移,mm;而/>
Figure SMS_9
、/>
Figure SMS_12
分别为试样1、试样2在曲线上升段的非开裂界面位移,mm;/>
Figure SMS_13
、/>
Figure SMS_4
和/>
Figure SMS_7
分别为试样1达到试样2最大张力时的曲线上升段的开裂界面位移、非开裂界面位移和界面位移,mm;由以上后两式可得:
Figure SMS_10
由于试样1和试样2加载时材料均质性或界面组成、加载速率,加持方式及位置等其他实验无关因素相同,有:
Figure SMS_14
Figure SMS_15
Figure SMS_16
联立以上四式,可解得开裂界面的上升段位移值
Figure SMS_17
为:
Figure SMS_18
;/>
Figure SMS_19
开裂界面下降段曲线对应位移值可通过测量的下降段曲线直接获得:
Figure SMS_20
Figure SMS_21
式中,
Figure SMS_22
为试样1拉伸过程中的最大张力,Mpa; />
Figure SMS_26
为试样2拉伸过程中的最大张力,Mpa;/>
Figure SMS_28
和/>
Figure SMS_24
分别为试样1和试样2开裂界面张力-位移曲线中下降段曲线对应的位移值,mm;/>
Figure SMS_27
和/>
Figure SMS_29
分别为试样1和试样2承受张力下降到零时对应的位移,mm;此时,便可以得到消除了非界面位移后的真实张力-位移曲线以及地层内聚力单元参数/>
Figure SMS_30
,/>
Figure SMS_23
,/>
Figure SMS_25
除步骤(1)中所获取的内聚力单元参数,要建立流固耦合模型还需要所模拟固井界面的岩心和水泥石的渗透率、弹性模量、流体饱和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获取以上这些参数后,便可在ABAQUS软件中输入并开始建模:
模型的侧面采用的边界条件为ZASYMM(U1=U2=UR3),主要限制模型在X和Y方向的自由度;模型沿Z轴方向的中间一层节点采用ZSYMM边界条件,主要限制模型在Z方向的自由度;由于模型是流固耦合类模型,除了六个方向的位移自由度外,还需考虑模型的压力边界条件,即整个模型的外表面孔隙压力设置为0。模型中的测试装置及水泥的单元类型为C3D8P(Pore fluid/Stress),嵌入到界面的内聚力单元类型为COH3D8P(Cohesive PorePressure)。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现有的测量固井界面密封性能的方法中,剪切胶结强度法测量结果不稳定,且测量出来的剪切胶结强度更能反应水泥石在套管或井壁上的悬挂能力而非固井界面密封性能,相较而言,水力胶结强度法更适合用于评价固井界面密封性能,但受砂岩渗透率和水泥石渗透率的影响,这种评价方法在砂岩地层的适用范围有限,表现为:砂岩或水泥石渗透率较高时,测试流体易沿砂岩或水泥石内部流出,无法突破界面;砂岩或水泥石渗透率较低时,虽然能够确保流体沿界面突破,但无法评价砂岩或水泥石的渗透率对固井界面密封性能的影响。本发明是在获取了地层参数后,将水力胶结强度法测试固井界面密封性能中的憋压动态开裂过程改用ABAQUS软件模拟来实现,这就避免了水力胶结强度测试时砂岩或水泥石渗透率的限制,这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砂岩地层固井 封隔系统的密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本发明在获取地层参数的过程中,采用了自行设计的拉伸装置和做差数据处理方法,前者解决了常规拉伸装置拉伸在测量界面张力位移曲线时拉伸载荷与界面不垂直的问题,而后者则消除了由于拉伸装置刚度不足引起的非界面位移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固井界面拉力-位移曲线,其中:(a)固井第一界面的拉力-位移曲线;(b)固井第二界面的拉力-位移曲线;
图2为开裂界面张力-位移曲线实验与模拟对比;
图3为不同长度固井界面流体压力随时间变化规律,其中:(a)模拟获得I界面流体压力随时间变化规律;(b)模拟获得II界面流体压力随时间变化规律;
图4为流体最高压力值试验与模拟对比;
图5为本发明所述拉伸试验机结构示意图(省略传动装置),其中:1-预紧螺母;2-固定插销;3-吊环螺母;4-D型卡扣;5-应变片、6-位移传感器;7-固定插销;
图6为本发明所述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8-金属块I,9-金属块II,10-固井第一界面,11-固井第二界面,12-水泥,13-砂岩,14-模具I,15-模具II;
图7为做差法消除非界面位移带来的误差示意图;
图8为消除了非界面位移后的真实张力-位移曲线;
图9为井下固井界面模拟装置纵向剖面CAD图,其中:16-初始缺陷,17-密封接口,18-模拟固井第一界面,19-模拟固井第二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拉伸试验机包括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下方连接预紧螺母,预紧螺母下方依次连接吊环螺母、D型卡扣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装置I和夹持装置II;所述夹持装置I包括金属块I和模具I;所述夹持装置II包括金属块II和/或模具II;模具I和模具II内均设有梯形槽;金属块I上设有圆孔,通过圆孔与D型卡扣连接;所述模具I内设有与计算机连接的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和应变片。
所述吊环螺母顶部螺进预紧螺母,所述预紧螺母上有固定插销。
实施例2
真实张力-位移曲线和地层内聚力单元参数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拉伸试验机通过拉伸实验获得。
所述的拉伸实验包括模拟拉伸测试固井第一界面和/或模拟拉伸测试固井第二界面。
模拟拉伸测试固井第二界面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预先切割好的人造砂岩岩心放入模具II中,将水泥灌进人造砂岩岩心与模具II之间的微小缝隙中,水泥凝固后,人造砂岩岩心被固定在模具II中;
S2-2分别使用400-2000目中的砂纸逐渐打磨与水泥接触的人造砂岩岩心端面,直至表面被2000目砂纸打磨光滑,并在相接触的岩心端面四周涂抹凡士林;确保水泥与人造砂岩岩心中间端面相接触;
S2-3模具I和模具II之间涂抹白色凡士林或油,然后整齐对接在一起,放在涂有油的平板上,向模具I中注入水泥;
S2-4待水泥凝固后,得到试样1和试样2;将试样1和试样2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到拉伸试验机上,拉伸之前需要保持拉伸试验机顶部和底部的预紧螺母处于稍松的状态,确保拉伸试验机顶部和底部的连接头能够在空间中任意方向倾斜少量角度,起到万向轴的作用,同时使连接部件处于稍微预紧状态(5.2N左右);然后使用恒定的拉伸速率(0.1 mm/min)进行拉伸测试,测试完成后导出应力-位移数据,关闭拉伸试验机。
考虑固井第二界面泥饼时,需要在步骤S2-2中在人造砂岩岩心端面上预制泥饼。
模拟拉伸测试固井第一界面时,包括以下步骤:
S1-1模具I和模具II之间涂抹白色凡士林或油,然后整齐对接在一起,放在涂有油的平板上,向模具I中注入水泥;
S1-2待水泥凝固后,得到试样1和试样2;将试样1和试样2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到拉伸试验机上,然后使用恒定的拉伸速率进行拉伸测试,测试完成后导出应力-位移数据,关闭拉伸试验机。
测得界面张力位移曲线如图1所示。
由于有效接触面积不同、拉伸装置与连接部件存在微小偏离,操作前预紧压力未达到准确值等不可控因素,使得不同界面的拉伸曲线偏离较大。但仍能够获得诸如曲线I-1和I-2、I-1和I-6、I-2和I-6、I-3和I-8及I-4和I-5、II-3、II-4和II-5及II-1和II-2这些较为理想的曲线组合。这些曲线组合之间偏差很小、近乎重合。可以用做差法来处理这些组合,消除测量过程中非开裂界面位移的方式计算真实开裂界面张力-位移曲线上升段对应的位移
Figure SMS_31
Figure SMS_32
的获取依赖于界面拉伸测试曲线的下降段数据,由于拉伸试验机的拉力小于一定程度后视为不受力状态,因便此计算机不再进行数据采集。所以测得的界面张力-位移曲线的下降段不完整,但根据已经采集到的数据对曲线进行延伸,依旧可以获得完整的下降段曲线。
采用上述方法对测得的曲线进行处理计算,并将计算出的结果进行汇总,如表1、表2和表3所示,对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处理,剔除异常数据,然后对剩余数据求取平均值。
Figure SMS_33
;/>
Figure SMS_34
Figure SMS_35
实施例3
根据以上实施例2中获取的地层内聚力单元参数(特征位移
Figure SMS_36
、/>
Figure SMS_37
和界面最大张力值/>
Figure SMS_38
),结合和建模所需的其他参数如所性模量、泊松比、渗透系数等详见表4在ABAQUS软件中输入,并完成建模;/>
Figure SMS_39
在结果模型中隐藏其他材料,只显示内聚力单元,分别在模拟的固井第一二界面开裂区域内任选一个SDEG值为1的单元,提取其应力和应变数据,根据内聚力单元的初始厚度T0计算出开裂单元的位移,并绘制成张力-位移关系曲线,并与之前用重复拉伸做差法获取的张力位移曲线进行比对,如图2,可见比对结果十分吻合。这就验证了重复拉伸做差法获取固井界面张力-位移曲线的可行性。
实施例4
井下固井界面模拟装置,由一侧带有圆孔的钢制圆筒体、流体管、节流阀、密封接口、高压流体源和流体泵组成。
所述钢制圆筒体内部中心放有圆柱型岩心;所述钢制圆筒体与圆柱型岩心之间可灌入水泥浆。
所述钢制圆筒体侧面留有圆孔,用以预留胶结不良区(初始缺陷),且圆孔与密封接口的一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密封接口的一端与所述钢制圆筒体侧面的圆孔相连,另一端通过流体管与高压流体源相连。
优选的,所述流体管上装有节流阀,用于控制流体流速。
优选的,所述高压流体源内有流体泵,通过流体管向钢制圆筒体圆孔胶结不良区泵送流体。
利用该物理装置模型验证ABAQUS流固耦合类模型操作步骤如下(以固井第二界面为例):
(1)分别使用100目、500目、1000目、1500目和2000目砂纸将钢制圆筒体内壁打磨光滑并用清水清洗干净。
(2)准备直径小于钢制圆筒体且与之等高的岩心,并在岩心上与钢制圆筒体侧壁圆孔等高位置涂抹一个面积稍大于圆筒体侧壁圆孔的圆形凡士林区域作为预留的胶结缺陷区,然后用等径金属棒伸入圆孔抵住凡士林区,并确保液态水泥注入时不会外漏。
(3)向岩心与圆筒体之间的环空注入水泥,并等待水泥凝固,抽出金属棒。使用密封接口和流体管,一端接圆筒外壁圆孔,另一端接高压流体源或液体加压泵。开启阀门,以恒定流速向胶结缺陷区泵入高压流体。
(4)随着泵入的流体的体积不断增加,胶结缺陷区不断憋压。压力增大到一定值后,流体会突破界面,此时流体压力迅速下降。如果提前将整个设备放入水中,则会在圆筒体-岩心界面两端观察到大量气泡漫出。
(5)测试结束,关闭阀门,顶出圆筒体内的水泥和岩心,清洗钢制圆筒体模具。
利用井下固井界面模拟装置,验证上述ABAQUS流固耦合类模型的准确性,井下固井界面模拟装置中的钢制圆筒体模型中的物理尺寸(与ABAQUS流固耦合类模型保持一致)如表5所示:
Figure SMS_40
由于利用模拟装置在进行流体突破界面实验时,事先对流体用红墨水染过色,被突破界面界面会被着色,故此可将测试所得开裂区域形态与模拟所得开裂区域形态进行对比,可以观察到试验测试获得的界面开裂区域的形态与模拟获得开裂区域形态一致,表明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
然后提取流体突破不同长度界面时的最高压力值,与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如图3和图4所示,可以看出,模拟流体突破界面时的最高压力值与试验测试结果接近,略微小于试验测量值,没有数量级上的偏差,这可能是测量的内聚力单元参数略微偏小导致的。

Claims (7)

1.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评价方法基于内聚力单元流固耦合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拉伸试验机进行拉伸实验,通过重复拉伸做差来消除试样1和试样2的非界面位移,获取模拟固井界面的真实张力-位移曲线和地层内聚力单元参数;
具体步骤为:
通过局部涂抹凡士林的方法,仅控制试样1和试样2开裂界面面积不同,而保持其他实验无关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用同一台张力-位移曲线测量装置进行拉伸实验,则有:
Figure QLYQS_1
Figure QLYQS_2
Figure QLYQS_3
其中
Figure QLYQS_5
、/>
Figure QLYQS_9
分别为试样1、试样2曲线上升段界面的位移,mm;/>
Figure QLYQS_12
、/>
Figure QLYQS_6
分别为试样1、试样2在曲线上升段的开裂界面位移,mm;而/>
Figure QLYQS_8
、/>
Figure QLYQS_11
分别为试样1、试样2在曲线上升段的非开裂界面位移,mm;/>
Figure QLYQS_13
、/>
Figure QLYQS_4
和/>
Figure QLYQS_7
分别为试样1达到试样2最大张力时的曲线上升段的开裂界面位移、非开裂界面位移和界面位移,mm;由以上后两式可得:/>
Figure QLYQS_10
由于试样1和试样2加载时材料均质性或界面组成、加载速率,加持方式及位置等其他实验无关因素相同,有:
Figure QLYQS_14
Figure QLYQS_15
Figure QLYQS_16
联立以上四式,可解得开裂界面的上升段位移值
Figure QLYQS_17
为:
Figure QLYQS_18
Figure QLYQS_19
开裂界面下降段曲线对应位移值可通过测量的下降段曲线直接获得:
Figure QLYQS_20
Figure QLYQS_21
式中,
Figure QLYQS_22
为试样1拉伸过程中的最大张力,Mpa; />
Figure QLYQS_23
为试样2拉伸过程中的最大张力,Mpa;/>
Figure QLYQS_24
和/>
Figure QLYQS_25
分别为试样1和试样2开裂界面张力-位移曲线中下降段曲线对应的位移值,mm;/>
Figure QLYQS_26
和/>
Figure QLYQS_27
分别为试样1和试样2承受张力下降到零时对应的位移,mm;
此时,便可以得到消除了非界面位移后的真实张力-位移曲线以及地层内聚力单元参数
Figure QLYQS_28
,/>
Figure QLYQS_29
,/>
Figure QLYQS_30
(2)获取模拟固井界面的其他参数;其他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固井界面的岩心和水泥石的渗透率、弹性模量、流体饱和度和泊松比;
(3)根据步骤(1)和(2)获得的参数,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基于内聚力单元开裂行为的流固耦合密封模型,模拟流体突破固井界面时界面区域的动态开裂过程,获取固井界面开裂密封压力并评价其密封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井界面包括固井第一界面和固井第二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伸试验机包括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下方连接预紧螺母,预紧螺母下方依次连接吊环螺母、D型卡扣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装置I和夹持装置II;所述夹持装置I包括金属块I和模具I;所述夹持装置II包括金属块II和模具II;模具I和模具II内均设有梯形槽;金属块I上设有圆孔,通过圆孔与D型卡扣连接;所述模具I内设有与计算机连接的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和应变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螺母顶部螺进预紧螺母,所述预紧螺母上有固定插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伸实验包括模拟拉伸测试固井第一界面和/或模拟拉伸测试固井第二界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拟拉伸测试固井第一界面包括以下步骤:
S1-1模具I和模具II之间涂抹白色凡士林或油,然后整齐对接在一起,放在涂有油的平板上,向模具I中注入水泥;
S1-2待水泥凝固后,得到试样1和试样2;将试样1和试样2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到拉伸试验机上,然后使用恒定的拉伸速率进行拉伸测试,测试完成后导出应力-位移数据,关闭拉伸试验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拟拉伸测试固井第二界面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预先切割好的人造砂岩岩心放入模具II中,将水泥灌进人造砂岩岩心与模具II之间的微小缝隙中,水泥凝固后,人造砂岩岩心被固定在模具II中;
S2-2分别使用400-2000目中的砂纸逐渐打磨与水泥接触的人造砂岩岩心端面,直至表面被2000目砂纸打磨光滑,并在相接触的岩心端面四周涂抹凡士林;确保水泥与人造砂岩岩心中间端面相接触;
S2-3模具I和模具II之间涂抹白色凡士林或油,然后整齐对接在一起,放在涂有油的平板上,向模具I中注入水泥;
S2-4待水泥凝固后,得到试样1和试样2;将试样1和试样2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到拉伸试验机上,然后使用恒定的拉伸速率进行拉伸测试,测试完成后导出应力-位移数据,关闭拉伸试验机。
CN202310327894.4A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 Active CN116029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7894.4A CN116029233B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7894.4A CN116029233B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9233A CN116029233A (zh) 2023-04-28
CN116029233B true CN116029233B (zh) 2023-06-09

Family

ID=86089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27894.4A Active CN116029233B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92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50084B (zh) * 2023-12-05 2024-04-05 青岛理工大学 适于深水浅层的强度梯度固井安全性能评价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6775A (zh) * 2022-04-28 2022-08-1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评价固井水泥环在压裂工况下层间封隔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01289C (en) * 2010-06-09 2015-10-06 Michael T. Pelletier Formation evaluation probe set quality and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CN111997589B (zh) * 2020-09-10 2022-03-25 西南石油大学 全尺寸水泥环封隔能力及胶结强度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13063664B (zh) * 2021-03-25 2021-12-28 西南石油大学 油气井固井水泥环第一界面拉伸胶结强度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4993847A (zh) * 2022-06-30 2022-09-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固井界面密封能力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6775A (zh) * 2022-04-28 2022-08-1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评价固井水泥环在压裂工况下层间封隔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9233A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29233B (zh) 一种固井界面密封性能评价方法
CN102645383B (zh) 利用三轴压缩测量岩石不连续剪切面抗剪强度的方法
CN108590601B (zh) 一种注水扩容膨胀施工参数优选的实验方法
CN111638170B (zh) 两向加载裂隙岩体可视化劈裂注浆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9342195B (zh) 油井水泥第一胶结面的胶结强度测试方法
CN107991165B (zh) 一种水泥环气密封性失效判断方法
CN107991188B (zh) 一种基于岩心残余应力水平预测水力裂缝复杂性的方法
CN112360390B (zh) 一种动态裂缝堵漏评价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111044382A (zh) 一种液压式模拟套管非均匀围压的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686971A (zh) 一种精确判断裂隙岩体起裂应力及裂纹类型的方法
CN109633098B (zh) 固井水泥环微裂缝封堵剂进入能力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CN108519264B (zh) 一种裂隙试样制备方法
CN112878986B (zh) 一种测试油气井水泥环-地层界面力学性能和密封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CN212748586U (zh) 一种测量套管交变内压破坏水泥环完整性的装置
CN201635721U (zh) 多功能煤层钻井液动态污染评价装置
CN111157428A (zh) 一种测定注浆前后岩石渗透性能的方法
CN115392150A (zh) 一种弱胶结储层压裂可行性评价方法
CN111581819A (zh) 模拟地层中的可变裂缝的方法以及堵漏液的优化方法
CN115628989A (zh) 一种可实现深井充填材料成形的真三轴刚柔混合加载装置
CN110646292A (zh) 一种模拟静水压力条件下巴西圆盘劈裂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5110931A (zh) 一种低渗油藏压驱注水增渗程度表征方法
CN110886331B (zh) 测量浆液和土体粘结强度及压滤效应的装置及方法
Zh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ABAQUS Flow-Solid coupling model to evaluate sealing capability of sandstone formation interface based on the cracking behavior of cohesive force units
CN113567654A (zh) 一种用于评价气藏固井水泥石自愈合性能的实验方法
CN200972444Y (zh) 高压砂床滤失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