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8427B - 参数的配置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参数的配置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8427B
CN116028427B CN202310292906.4A CN202310292906A CN116028427B CN 116028427 B CN116028427 B CN 116028427B CN 202310292906 A CN202310292906 A CN 202310292906A CN 116028427 B CN116028427 B CN 1160284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slave device
memory
target slave
total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929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28427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ore Thread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ore Thread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ore Thread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ore Thread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929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84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8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8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28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8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参数的配置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配置系统包括:主设备,用以获取并发送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获取并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比对模块,用以获取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二配置信息及其第二数据总量;在第二数据总量等于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第二配置信息至接口时序转换器;接口时序转换器,用以将第二配置信息的接口时序转换为目标从设备的接口时序,并将转换后的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目标从设备;目标从设备,用以根据转换后的第二配置信息,配置目标从设备的参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配置系统可提升运行稳定性、主设备的业务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参数的配置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参数的配置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配置系统中基于主设备与从设备的通信框架十分普遍,而从设备的配置信息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若从设备的配置信息出现错误,则从设备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进而导致配置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故如何更好地实现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配置信息交互是开发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操作系统的切换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参数的配置系统,所述配置系统包括:主设备,用以获取并发送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获取并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配置信息存储器,与所述主设备相连,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主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比对模块,与所述主设备、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相连,用以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并作为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在所述第二数据总量等于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至接口时序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从设备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从设备相同;接口时序转换器,与所述比对模块相连,用以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接口时序转换为所述目标从设备对应的接口时序,并将转换后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从设备;目标从设备,与所述接口时序转换器相连,用以根据接收到的、转换后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所述目标从设备的参数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使能存储器、读取控制器;所述主设备还用以在完成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传输的情况下,发送传输开始标识至所述使能存储器;所述使能存储器,与所述主设备相连,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传输开始标识;所述读取控制器,与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所述使能存储器相连,用以在读取到所述使能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传输开始标识的情况下,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并作为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在所述第二数据总量等于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至接口时序转换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数据总量存储器,与所述主设备、所述读取控制器相连,用以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总量;所述读取控制器还用以获取所述数据总量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数据总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异常存储器;所述读取控制器还用以在所述第二数据总量不等于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异常标识至所述异常存储器;所述异常存储器,与所述主设备、所述读取控制器相连,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异常标识;所述主设备还用以在读取到所述异常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异常标识的情况下,重新执行所述获取并发送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所述获取并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并释放所述异常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传输状态存储器;所述目标从设备还用以在配置信息接收完成的情况下,发送传输完成标识至所述传输状态存储器;所述传输状态存储器,与所述目标从设备、所述主设备相连,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传输完成标识;所述主设备还用以在读取到所述传输状态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传输完成标识的情况下,发送待执行任务至所述目标从设备,并释放所述传输完成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设备与多个从设备相连;所述主设备还用以在读取到所述传输状态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传输完成标识、且所述多个从设备中存在未进行参数配置的从设备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从设备中未进行参数配置的从设备作为新的目标从设备,并重新执行所述获取并发送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所述获取并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释放所述传输完成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多个配置信息表;所述多个配置信息表通过同一次写入操作发送至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从设备为多个目标从设备;所述主设备还用以,获取并发送多个目标从设备对应的多个配置信息表至配置信息存储器;获取并发送所述多个目标从设备中每个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还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主设备发送的多个配置信息表;所述比对模块还用以,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多个配置信息表,并作为每个目标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每个目标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其中,不同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相同或不同;依次在所述多个目标设备中确定一个当前从设备,在所述当前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等于所述当前从设备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当前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至所述接口时序转换器;所述接口时序转换器还用以,将接受到的、所述当前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接口时序转换为所述当前从设备对应的接口时序,并将转换后的、所述当前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当前从设备;所述多个目标从设备中的当前从设备还用以,根据接受到的、转换后的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所述目标从设备的参数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参数的配置方法,所述配置方法应用于参数的配置系统,所述配置方法包括:通过主设备,获取并发送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通过主设备,获取并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通过配置信息存储器,接收并存储所述主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通过比对模块,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并作为第二配置信息;通过比对模块,获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通过比对模块,在所述第二数据总量等于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至接口时序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从设备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从设备相同;通过接口时序转换器,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接口时序转换为所述目标从设备对应的接口时序,并将转换后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从设备;通过目标从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转换后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所述目标从设备的参数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参数的配置方法。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配置系统包括:主设备,用以获取并发送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获取并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配置信息存储器,与所述主设备相连,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主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比对模块,与所述主设备、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相连,用以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并作为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在所述第二数据总量等于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至接口时序转换器。接口时序转换器,与所述比对模块相连,用以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接口时序转换为所述目标从设备对应的接口时序,并将转换后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从设备。目标从设备,与所述接口时序转换器相连,用以根据接收到的、转换后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所述目标从设备的参数配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配置系统通过设定比对模块的方式,可对传输过程中配置信息的数据总量进行比对,使得传输至目标从设备的配置信息的可信度更高,有利于提升配置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此外,本公开实施例可通过将第一配置信息保存至配置信息存储器的方式,减少主设备执行写入操作的次数,后续第一配置信息的读取由配置信息存储器提供即可,有利于提高主设备的业务处理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参数的配置系统的参考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参数的配置系统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参数的配置系统的参考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参阅图1所示,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参数的配置系统的参考示意图。结合图1,相关技术中,主设备需要将配置表写入数据接收控制单元,由数据接收控制单元将主设备发送的配置表发送至接口时序转换输出单元,完成与接收设备(也即从设备)的接口时序转换,实现一次配置表数据的发送,在接收设备接收到传送结束标识后,视为接收设备已接收到一个配置表,并由接收设备向完成状态寄存器写入完成标识,主设备持续查询完成状态寄存器,在检测到上述完成标识的情况下,开始发送下一个配置表。此举易产生以下问题:1、在向接收设备发送多个配置表的情况下,主设备需要逐条发送,即写入操作的执行次数与配置表数量相等,导致主设备被占用的时间过长,传输效率较低。2、仅通过传输结束标识确定从设备是否接收完成,无法确保配置表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正确性,容错性较低。结合从设备的实际场景,配置表一旦出现问题,极易引发配置系统的运行异常,换言之,该情况对于用户来说是难以容忍的。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的配置系统,所述配置系统包括:主设备,用以获取并发送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获取并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配置信息存储器,与所述主设备相连,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主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比对模块,与所述主设备、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相连,用以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并作为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在所述第二数据总量等于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至接口时序转换器。接口时序转换器,与所述比对模块相连,用以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接口时序转换为所述目标从设备对应的接口时序,并将转换后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从设备。目标从设备,与所述接口时序转换器相连,用以根据接收到的、转换后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所述目标从设备的参数配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配置系统通过设定比对模块的方式,可对传输过程中配置信息的数据总量进行比对,使得传输至目标从设备的配置信息的可信度更高,有利于提升配置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此外,本公开实施例可通过将第一配置信息保存至配置信息存储器的方式,减少主设备执行写入操作的次数,后续第一配置信息的读取由配置信息存储器提供即可,有利于提高主设备的业务处理效率。
参阅图2所示,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参数的配置系统的框图,结合图2所示,所述配置系统100包括:主设备110、配置信息存储器120、比对模块130、接口时序转换器140、目标从设备150。本公开所述的配置系统可为相关技术中任意一种终端设备或是终端设备的组合,例如主设备和目标从设备可分别位于不同的终端设备中,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限定其具体结构。上述主设备可表现为电子设备的主控板、主控芯片等具备控制功能的模块,上述从设备可表现为卡设备(如显卡、网卡、声卡等)、电源板等需要在配置系统上电后进行配置参数初始化的、可与主设备交互的设备,上述配置系统可全部或部分集成于上述电子设备之上,具体可视实际情况由开发人员进行主、从设备之间通信架构的设定。
主设备110,用以获取并发送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获取并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可包括至少一个配置信息表,配置信息表用以对从设备的参数进行配置,以使从设备可以为电子设备后续下发的任务进行处理。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限定配置信息表的具体内容,可对从设备的参数进行设定即可,开发人员可视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可包括多个配置信息表,多个配置信息表通过同一次写入操作发送至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示例性地,上述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的多个配置信息表也可对应多个目标从设备,也可对应一个目标从设备。示例性地,上述第一数据总量可由开发人员进行人为统计,或由配置系统在配置信息传输前进行自动统计,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主设备通过一次写入操作即可将一个或多个目标从设备对应的多个配置信息表发送至配置信息存储器,而后主设备可处理其他任务,实现了主设备通过一次写入操作配置一个或多个目标从设备的参数,有利于提高主设备的利用率、效率,可避免主设备被长时间占用。
配置信息存储器120,与所述主设备相连,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主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示例性地,上述配置信息存储器可表现为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其他具备存储功能的存储介质,可由开发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而定,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比对模块130,与所述主设备、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相连,用以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并作为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在所述第二数据总量等于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至接口时序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从设备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从设备相同。本公开实施例可通过比对第一数据总量、第二数据总量的方式,提高了配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有利于降低从设备在配置参数后出现异常的概率。在第一配置信息对应有多个目标从设备的情况下,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多个目标从设备与第一配置信息相同。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还可带有从设备标识,该从设备标识用以指示每个第一配置信息、每个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从设备,以在第一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对应有多个目标从设备的情况下,根据该从设备标识确定每个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从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使能存储器、读取控制器。所述主设备还用以在完成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传输的情况下,发送传输开始标识至所述使能存储器。所述使能存储器,与所述主设备相连,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传输开始标识。所述读取控制器,与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所述使能存储器相连,用以在读取到所述使能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传输开始标识的情况下,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并作为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在所述第二数据总量等于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至接口时序转换器。示例性地,使能存储器可由主设备进行读写访问,当主设备向使能存储器写入传输开始标识后,使能寄存器可向读取控制器发送一个时钟周期的传输开始标识,表明可以开始进行数据的读取及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数据总量存储器,与所述主设备、所述读取控制器相连,用以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总量。所述读取控制器还用以获取所述数据总量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示例性地,数据总量存储器可由主设备进行读写访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异常存储器。所述读取控制器还用以在所述第二数据总量不等于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异常标识至所述异常存储器。所述异常存储器,与所述主设备、所述读取控制器相连,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异常标识。所述主设备还用以在读取到所述异常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异常标识的情况下,重新执行所述获取并发送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所述获取并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并释放所述异常标识。示例性地,出现第一数据总量与第二数据总量不相等的情况可能包括:主设备准备配置信息时的人为引入错误、配置信息正确且完整,但是长度寄存器出现人为引入的填写错误、由于外界环境或相邻电路串扰,造成数据传输的起始位段或结束位段出现数据的异常跳变,造成读取控制器判断配置数据的起始位置、结束位置出现错误,进而引起数据总量不等。综上,在第一数据总量与第二数据总量不相等的情况下,从设备的参数配置易发生问题,而本公开实施例能够降低上述情况发生的概率。示例性地,异常存储器可由读取控制器进行写入访问,可由主设备进行读写访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传输状态存储器。所述目标从设备还用以在配置信息接收完成的情况下,发送传输完成标识至所述传输状态存储器。所述传输状态存储器,与所述目标从设备、所述主设备相连,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传输完成标识。所述主设备还用以在读取到所述传输状态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传输完成标识的情况下,发送待执行任务至所述目标从设备,并释放所述传输完成标识。示例性地,上述待执行任务可为所述目标从设备可执行的任务,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若目标从设备为显卡,显卡在配置参数后,则主设备可发送显示画面的渲染任务至显卡。示例性地,传输状态存储器在初始状态下存储的为传输完成标识,以使主设备开启初次的配置信息传输,主设备在初次访问到传输完成标识后,释放传输完成标识。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限定上述使能存储器、数据总量存储器、异常存储器、传输状态存储器的存储器种类,开发人员可视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
继续参阅图2,接口时序转换器140,与所述比对模块相连,用以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接口时序转换为所述目标从设备对应的接口时序,并将转换后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从设备。示例性地,上述接口时序转换器可将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接口时序转换为目标从设备对应的接口时序即可,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限定接口时序转换器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相关技术。上述接口时序转换器可根据目标从设备的接口约束对配置信息进行控制信号的时序转换,使得目标从设备可据此进行参数配置。
目标从设备150,与所述接口时序转换器相连,用以根据接收到的、转换后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所述目标从设备的参数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设备与多个从设备相连。所述主设备还用以在读取到所述传输状态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传输完成标识、且所述多个从设备中存在未进行参数配置的从设备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从设备中未进行参数配置的从设备作为新的目标从设备,并重新执行所述获取并发送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所述获取并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释放所述传输完成标识。示例性地,上述多个从设备可为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的多个从设备,具体可参考上文中列举的从设备。本公开实施例可依次在多个从设备中选取一个目标从设备,进行配置信息的传输,以自动化执行从设备的参数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从设备为多个目标从设备。所述主设备还用以,获取并发送多个目标从设备对应的多个配置信息表至配置信息存储器。示例性地,上述多个配置信息表可通过一次写入操作写入至上述配置信息存储器。获取并发送所述多个目标从设备中每个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还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主设备发送的多个配置信息表。所述比对模块还用以,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多个配置信息表,并作为每个目标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每个目标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其中,不同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相同或不同。依次在所述多个目标设备中确定一个当前从设备,在所述当前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等于所述当前从设备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当前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至所述接口时序转换器。示例性地,当前从设备的选定次序可由配置信息表的接收顺序而定。所述接口时序转换器还用以,将接受到的、所述当前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接口时序转换为所述当前从设备对应的接口时序,并将转换后的、所述当前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当前从设备。所述多个目标从设备中的当前从设备还用以,根据接受到的、转换后的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所述目标从设备的参数配置。本公开实施例允许在一次配置信息表的写入过程中写入多个目标从设备对应的多个配置信息表(目标从设备与配置信息表可为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具体可结合配置信息表的容量而定)以在一次配置流程中同时配置多个目标从设备,进而可减少主设备的业务中断次数,有利于提高主设备侧的业务处理效率。
参考图3所示,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参数的配置系统的参考示意图,结合图3,主设备向发送RAM(可参考上文所述的配置信息存储器)发送数据,该数据具体可参考上文所述的第一配置信息,在第一配置信息传输完成后,主设备向使能寄存器(可参考上文所述的使能存储器)写入发送使能(也即上文所述的传输开始标识)、向长度寄存器(可参考上文所述的数据总量存储器)写入第一数据总量,在读取控制器读取到发送使能的情况下,发送RAM开始被读取控制器读取,在读取完成后,读取控制器对存储的第二配置信息进行第二数据总量的计算,读取控制器获取长度寄存器中的长度信息(也即上文所述的第一数据总量),并将第二数据总量与第一数据总量进行对比,在二者相等的情况下,将第二配置数据发送至接口时序转换器,由接口时序转换器将第二配置数据的接口时序转换为接收设备(可参考上文所述的目标从设备)的接口时序。在接收设备完成第二配置数据的接收后,接收设备向完成状态寄存器(可参考上文所述的传输状态存储器)写入传输完成标识。主设备实时对完成状态寄存器进行读取,在读取到传输完成标识后,即可开始对接收设备进行任务的下发、或针对其他接收设备进行配置信息的传输。在第一数据总量与第二数据总量不相等的情况下,读取控制器向错误寄存器(可参考上文所述的异常存储器)写入错误状态(可参考上文所述的异常标识)。主设备实时读取错误寄存器,在读取到错误状态的情况下,重新对第一配置信息进行传输,换言之,可再次尝试对前次出现配置异常的接收设备进行再次配置,有利于接收设备参数配置的稳定性。
参阅图4所示,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4,所述配置方法应用于参数的配置系统(硬件架构可参考上文,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所述配置方法包括:步骤S100,通过主设备,获取并发送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
步骤S200,通过主设备,获取并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
步骤S300,通过配置信息存储器,接收并存储所述主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
步骤S400,通过比对模块,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并作为第二配置信息。
步骤S500,通过比对模块,获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
步骤S600,通过比对模块,在所述第二数据总量等于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至接口时序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从设备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从设备相同。
步骤S700,通过接口时序转换器,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接口时序转换为所述目标从设备对应的接口时序,并将转换后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从设备。
步骤S800,通过目标从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转换后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所述目标从设备的参数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比对模块包括使能存储器、读取控制器,所述配置方法还包括:通过主设备,在完成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传输的情况下,发送传输开始标识至使能存储器;通过使能存储器,接收并存储所述传输开始标识;步骤S400可包括:通过读取控制器,在读取到所述使能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传输开始标识的情况下,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并作为第二配置信息;步骤S500可包括:通过读取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步骤S600可包括:通过读取控制器,在所述第二数据总量等于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至接口时序转换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数据总量存储器,所述配置方法还包括:通过数据总量存储器,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总量;步骤S600还包括:通过读取控制器,获取所述数据总量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数据总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异常存储器,所述配置方法还包括:通过读取控制器,在所述第二数据总量不等于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异常标识至所述异常存储器;通过异常存储器,接收并存储所述异常标识;通过主设备,在读取到所述异常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异常标识的情况下,重新执行所述获取并发送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所述获取并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并释放所述异常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传输状态存储器;所述配置方法还包括:通过目标从设备,在配置信息接收完成的情况下,发送传输完成标识至所述传输状态存储器;通过传输状态存储器,接收并存储所述传输完成标识;通过主设备,在读取到所述传输状态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传输完成标识的情况下,发送待执行任务至所述目标从设备,并释放所述传输完成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设备与多个从设备相连,所述配置方法还包括:通过主设备,在读取到所述传输状态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传输完成标识、且所述多个从设备中存在未进行参数配置的从设备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从设备中未进行参数配置的从设备作为新的目标从设备,并重新执行所述获取并发送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所述获取并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通过主设备,释放所述传输完成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多个配置信息表;所述多个配置信息表通过同一次写入操作发送至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从设备为多个目标从设备,步骤S100可包括:通过主设备,获取并发送多个目标从设备对应的多个配置信息表至配置信息存储器;步骤S200可包括:通过主设备,获取并发送所述多个目标从设备中每个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步骤S300可包括:通过配置信息存储器,接收并存储所述主设备发送的多个配置信息表;步骤S400可包括:通过比对模块,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多个配置信息表,并作为每个目标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步骤S500可包括:通过比对模块,获取所述每个目标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其中,不同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相同或不同;步骤S600可包括:通过比对模块,依次在所述多个目标设备中确定一个当前从设备,在所述当前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等于所述当前从设备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当前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至所述接口时序转换器;步骤S700可包括:通过接口时序转换器,将接受到的、所述当前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接口时序转换为所述当前从设备对应的接口时序,并将转换后的、所述当前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当前从设备;步骤S800可包括:通过多个目标从设备中的当前从设备,根据接受到的、转换后的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所述目标从设备的参数配置。
可以理解,本公开提及的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在不违背原理逻辑的情况下,均可以彼此相互结合形成结合后的实施例,限于篇幅,本公开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执行顺序应当以其功能和可能的内在逻辑确定。
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程序,上述均可用来实现本公开提供的任一种参数的配置方法,相应技术方案和描述和参见方法部分的相应记载,不再赘述。
该方法与计算机系统的内部结构存在特定技术关联,且能够解决如何提升硬件运算效率或执行效果的技术问题(包括减少数据存储量、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硬件处理速度等),从而获得符合自然规律的计算机系统内部性能改进的技术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的功能或包含的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文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中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电子设备可以被提供为终端设备、服务器或其它形态的设备。
参阅图5所示,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900的框图。例如,电子设备19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或终端设备。参照图5,电子设备1900包括处理组件19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9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9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9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9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电子设备19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926被配置为执行电子设备19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950被配置为将电子设备19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接口1958。电子设备1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932的操作系统,例如微软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TM),苹果公司推出的基于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Mac OS XTM),多用户多进程的计算机操作系统(UnixTM), 自由和开放原代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LinuxTM),开放原代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FreeBSDTM)或类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932,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1900的处理组件192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
本公开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具体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结合的方式实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软件产品,例如软件开发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等等。
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撰写顺序并不意味着严格的执行顺序而对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各步骤的具体执行顺序应当以其功能和可能的内在逻辑确定。
若本申请技术方案涉及个人信息,应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产品在处理个人信息前,已明确告知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并取得个人自主同意。若本申请技术方案涉及敏感个人信息,应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产品在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前,已取得个人单独同意,并且同时满足“明示同意”的要求。例如,在摄像头等个人信息采集装置处,设置明确显著的标识告知已进入个人信息采集范围,将会对个人信息进行采集,若个人自愿进入采集范围即视为同意对其个人信息进行采集;或者在个人信息处理的装置上,利用明显的标识/信息告知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情况下,通过弹窗信息或请个人自行上传其个人信息等方式获得个人授权;其中,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可包括个人信息处理者、个人信息处理目的、处理方式以及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等信息。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参数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系统包括:
主设备,用以获取并发送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获取并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
配置信息存储器,与所述主设备相连,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主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
比对模块,与所述主设备、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相连,用以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并作为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在所述第二数据总量等于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至接口时序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从设备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从设备相同;
接口时序转换器,与所述比对模块相连,用以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接口时序转换为所述目标从设备对应的接口时序,并将转换后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从设备;
目标从设备,与所述接口时序转换器相连,用以根据接收到的、转换后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所述目标从设备的参数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使能存储器、读取控制器;
所述主设备还用以在完成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传输的情况下,发送传输开始标识至所述使能存储器;
所述使能存储器,与所述主设备相连,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传输开始标识;
所述读取控制器,与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所述使能存储器相连,用以在读取到所述使能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传输开始标识的情况下,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并作为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在所述第二数据总量等于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至接口时序转换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数据总量存储器,与所述主设备、所述读取控制器相连,用以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总量;
所述读取控制器还用以获取所述数据总量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数据总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异常存储器;
所述读取控制器还用以在所述第二数据总量不等于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异常标识至所述异常存储器;
所述异常存储器,与所述主设备、所述读取控制器相连,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异常标识;
所述主设备还用以在读取到所述异常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异常标识的情况下,重新执行所述获取并发送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所述获取并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并释放所述异常标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传输状态存储器;
所述目标从设备还用以在配置信息接收完成的情况下,发送传输完成标识至所述传输状态存储器;
所述传输状态存储器,与所述目标从设备、所述主设备相连,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传输完成标识;
所述主设备还用以在读取到所述传输状态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传输完成标识的情况下,发送待执行任务至所述目标从设备,并释放所述传输完成标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与多个从设备相连;
所述主设备还用以在读取到所述传输状态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传输完成标识、且所述多个从设备中存在未进行参数配置的从设备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从设备中未进行参数配置的从设备作为新的目标从设备,并重新执行所述获取并发送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所述获取并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释放所述传输完成标识。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多个配置信息表;所述多个配置信息表通过同一次写入操作发送至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从设备为多个目标从设备;
所述主设备还用以,获取并发送多个目标从设备对应的多个配置信息表至配置信息存储器;获取并发送所述多个目标从设备中每个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
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还用以,接收并存储所述主设备发送的多个配置信息表;
所述比对模块还用以,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多个配置信息表,并作为每个目标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每个目标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其中,不同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相同或不同;依次在多个目标设备中确定一个当前从设备,在所述当前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等于所述当前从设备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当前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至所述接口时序转换器;
所述接口时序转换器还用以,将接受到的、所述当前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接口时序转换为所述当前从设备对应的接口时序,并将转换后的、所述当前从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当前从设备;
所述多个目标从设备中的当前从设备还用以,根据接受到的、转换后的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所述目标从设备的参数配置。
9.一种参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方法应用于参数的配置系统,所述配置方法包括:
通过主设备,获取并发送目标从设备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至配置信息存储器;
通过主设备,获取并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数据总量至比对模块;
通过配置信息存储器,接收并存储所述主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
通过比对模块,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器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并作为第二配置信息;
通过比对模块,获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数据总量;
通过比对模块,在所述第二数据总量等于所述第一数据总量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至接口时序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从设备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从设备相同;
通过接口时序转换器,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接口时序转换为所述目标从设备对应的接口时序,并将转换后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从设备;
通过目标从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转换后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所述目标从设备的参数配置。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9所述的参数的配置方法。
CN202310292906.4A 2023-03-23 2023-03-23 参数的配置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0284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2906.4A CN116028427B (zh) 2023-03-23 2023-03-23 参数的配置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2906.4A CN116028427B (zh) 2023-03-23 2023-03-23 参数的配置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8427A CN116028427A (zh) 2023-04-28
CN116028427B true CN116028427B (zh) 2023-06-06

Family

ID=86089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92906.4A Active CN116028427B (zh) 2023-03-23 2023-03-23 参数的配置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842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9356A (zh) * 2020-12-09 2021-01-08 北京顺达同行科技有限公司 故障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5061732A (zh) * 2022-05-05 2022-09-16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系统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64621B2 (en) * 2013-10-03 2018-01-09 Red Hat Israel, Ltd. Virtual machine join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9356A (zh) * 2020-12-09 2021-01-08 北京顺达同行科技有限公司 故障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5061732A (zh) * 2022-05-05 2022-09-16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系统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嵌入式车载计算机通信设备的设计与开发;王雪;《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第10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8427A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4075B (zh) 基于消息中间件的数据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3593173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一体化开发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3572560B (zh) 用于确定时钟同步精度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740520B2 (en) Pessimism in static timing analysis
CN104516838A (zh) 管理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6028427B (zh) 参数的配置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5134427B (zh) 通信协议协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48770A (zh) 用于恢复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5167874A (zh) 自动驾驶软件镜像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08874387A (zh) 一种数据序列化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1813407B (zh) 游戏开发方法、游戏运行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548285B (zh) 游戏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309191B (zh) 存储业务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416843A (zh) 一种背板通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11176718A (zh) 脚本上线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0310921B2 (en) Computing system including PLSO command to maintain equivalency between independent coupling facilities
CN117172206B (zh) 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76229B (zh) 基于嵌入式设备的ftp文件系统软件交叉调试方法及系统
CN117931485B (zh)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776788B (zh) 上下文切换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7172205B (zh) 性能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4423B (zh) 基于验证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711244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10449A (zh) 一种多核嵌入式系统、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90278A (zh) 芯片内硬件互联结构、芯片、服务器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