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9383A - 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9383A
CN116019383A CN202211133264.5A CN202211133264A CN116019383A CN 116019383 A CN116019383 A CN 116019383A CN 202211133264 A CN202211133264 A CN 202211133264A CN 116019383 A CN116019383 A CN 116019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uction port
housing
main body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332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品川直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019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93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能够容易地除去缠绕在设置于壳体的底面的车轮的尘埃、进入到收纳该车轮的空间即所谓的轮胎室的尘埃,并且具有损耗少且坚固的车轮的支承构造。吸入口体(6)具备:壳体(34),具有吸入口(19);第1车轮(65),能够旋转地设置于壳体(34);车轮保持体(69),具有朝向与壳体(34)的底面相同的方向的表侧(69f)、面对壳体(34)的底面的里侧(69b)、以及贯通表里的车轮配置口(68),安装于壳体(34)的底部;以及第2车轮(66),从车轮保持体(69)的里侧(69b)朝向表侧(69f)配置在车轮配置口(68),且具有夹在壳体(34)与车轮保持体(69)之间而被保持的车轴(76)。

Description

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已知有具备吸口体主体、能够旋转地设置于吸口体主体的自如车轮、以及设置于吸口体主体的底面的滚子的吸入口体。滚子配置在向吸入口体的上方凹陷的凹陷部,且比壳体的底面向下方突出。凹陷部相当于车辆所说的轮胎室(车轮罩)。滚子配置在比自如车轮靠前侧的位置。这样的滚子的配置使吸口体主体的行驶稳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73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以往的吸入口体的凹陷部从吸口体主体的底面朝向下方开放。凹陷部的前后左右以及上方被封闭。
一般情况下,凹陷部的左右各自的壁部具有开口较窄的凹部,滚子具备嵌入到凹陷部的凹部的轴。通过被强力地压入开口较窄的各个凹部的轴的各个轴端,滚子被固定于吸口体主体。
然而,有时线状的尘埃例如线头、毛发卷绕于滚子,或者棉状的尘埃卷入滚子而进入凹陷部的里侧、即顶面附近。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者尝试用剪刀、工具抠挖滚子而除去卷绕于滚子的丝状的尘埃,或者尝试除去进入到凹陷部的里侧的尘埃。此时,抠挖滚子的剪刀、工具有时会使支承滚子的轴从开口较窄的凹部脱出。如果轴从凹部脱出,则滚子有可能从吸口体主体脱落而丢失。此外,如果反复轴的脱出,则凹部的开口被削去而扩大。如果凹部的开口宽,则滚子容易从吸入口体脱落,滚子的丢失风险大大提高。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这样一种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能够容易地除去缠绕在设置于壳体的底面的车轮上的尘埃、进入到收纳该车轮的空间即所谓的轮胎室的尘埃,并且具有损耗少且坚固的车轮的支承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具备:壳体,具有吸入口;第1车轮,能够旋转地设置于上述壳体;车轮保持体,具有朝向与上述壳体的底面相同的方向的表侧、面对上述壳体的底面的里侧以及贯通表里的车轮配置口,安装于上述壳体的底部;以及第2车轮,从上述车轮保持体的上述里侧朝向上述表侧配置在上述车轮配置口,且具有夹在上述壳体与上述车轮保持体之间而被保持的车轴。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具备:壳体,具有吸入口;第1车轮,能够旋转地设置于上述壳体;车轮保持体,具有朝向与上述壳体的底面相同的方向的表侧、面对上述壳体的底面的里侧以及贯通表里的车轮配置口,安装于上述壳体的底部;中间部件,配置在上述壳体与上述车轮保持体之间;以及第2车轮,从上述车轮保持体的上述里侧朝向上述表侧配置在上述车轮配置口,且具有夹在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车轮保持体之间而被保持的车轴。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具备:吸尘器主体;电动鼓风机,收纳于上述吸尘器主体,产生负压;以及上述吸入口体,通过上述电动鼓风机产生的负压吸入空气。
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能够容易地除去缠绕在设置于壳体的底面的车轮上的尘埃、进入到收纳该车轮的空间即所谓的轮胎室的尘埃,并且具有损耗少且坚固的车轮的支承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底面侧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车轮保持机构的表侧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车轮保持机构的里侧的第1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车轮保持机构的里侧的第2分解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局部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局部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另一例的仰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清扫体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清扫体的轴端部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清扫体的侧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清扫体的另一例的侧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第2车轮的支承构造的另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第2车轮的支承构造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另一例的底面放大图。
符号的说明
1:电动吸尘器;2:二次电池;3:吸尘器主体;5:延长管;6、6A;6B:吸入口体;11:把手部;12:主体壳体;12a:前部;12b:中央部;12c:后部;13:电动鼓风机;15:吸入管;16:分离集尘部;17:主体控制部;19:吸入口;21:控制电路板;22:输入部;22a:运转开始开关;22b:运转停止开关;25:排气口;31:旋转清扫体;32:电动机;33、33B:吸入口主体;33b:底面;34、34B:壳体;35:连接管部;36、36B:下壳体;36b:底面;36h:隐蔽部位;36e:暴露部位;37:上壳体;38:上罩;39:前罩;41:吸入室;41a:下半部;41b:上半部;42:电动机室;43:正面吸入口;45:固定管;46:万向接头部;51:旋转轴;52:清扫体;55:动力传递机构;56:驱动侧带轮;57:从动侧带轮;58:带;61:铰链机构;62:车轮;63、63A:密封部;65:第1车轮;66、66B:第2车轮;68:车轮配置口;69:车轮保持体;69f:表侧;69b:里侧;71、71A:右保持体;72、72A:左保持体;75、75a、75b:轴端部;76:车轴;77:滚子;79:车轴脱落防止部;81:凹部;83:中间部件;85、85A:第2保持机构;87:滑动机构;88、88B:凹陷部;91:刷毛;92:保持框体;93:密封配置部;95:槽部;95L:端部;96:爪部;99、99A、99B:保持体;99f:表侧;99b:里侧;101:第2密封配置部;102:第2密封部;112:清扫体部;113、113A:筒管部;115:轴承保持体;116:轴承;117:轴部;121:第1凸缘部;122:第2凸缘部;123:筒部;125:切口部;126:凹部;128:第2肋;131:第三肋;141:螺钉;142: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20对本发明的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多个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是将二次电池2作为电源的例如棒型,也可以是手持型。电动吸尘器1具备能够手持操作的吸尘器主体3、能够相对于吸尘器主体3拆装的延长管5、以及能够相对于延长管5拆装的吸入口体6。
另外,图1相当于从手持操作电动吸尘器1的使用者的左斜前方观察电动吸尘器1的图。
此外,电动吸尘器1能够以卸下延长管5以及吸入口体6而仅保留吸尘器主体3的方式作为手持型电动吸尘器加以利用。即,吸尘器主体3也能够单独作为手持型电动吸尘器加以利用。此外,电动吸尘器1也能够代替延长管5以及吸入口体6,而安装相比延长管5极短的吸嘴进行使用。
进而,电动吸尘器1也可以是罐型或者直立型。电动吸尘器1也可以代替二次电池2而将商用交流电源作为电源。
吸尘器主体3具备:主体壳体12,具有把手部11;电动鼓风机13,收纳于主体壳体12,产生吸入负压;吸入管15,与电动鼓风机13的吸入侧流体地连接;分离集尘部16,能够拆装地安装于主体壳体12;主体控制部17,主要对电动鼓风机13进行控制;二次电池2,能够拆装地安装于主体壳体12;以及保持机构,将分离集尘部16能够拆装地保持于主体壳体12。
吸尘器主体3通过二次电池2蓄积的电力驱动电动鼓风机13,通过电动鼓风机13的驱动产生负压,使所产生的吸入负压作用于分离集尘部16。作用于分离集尘部16的吸入负压依次作用于吸入管15、延长管5以及吸入口体6。到达吸入口体6的吸入负压作用于吸入口体6的吸入口19。作用于吸入口19的吸入负压从地面将包含尘埃的空气吸入到吸入口19。以下,将包含尘埃的空气称作“含尘空气”。被吸入到吸入口19的含尘空气通过吸入口体6、延长管5以及吸入管15流入分离集尘部16。分离集尘部16从通过吸入负压吸入的含尘空气中分离尘埃,捕集分离后的尘埃并蓄积,并且将分离尘埃后的空气输送到电动鼓风机13。电动鼓风机13将分离尘埃后的空气排出到主体壳体12外。
另外,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尘器主体3由手持吸尘器主体3的使用者以各种姿势利用。因此,在图1中,将从实线箭头P方向观察设为俯视观察(上面观察),将从与实线箭头P相反的方向观察设为仰视观察。在图1中,将从实线箭头F方向观察设为正面观察(前面观察),将从与实线箭头F相反的方向观察设为背面观察。在图1中,将从实线箭头L方向观察设为左侧面观察,将从与实线箭头L相反的方向观察设为右侧面观察。在使用者将延长管5水平地朝向使用者的前方的情况下,电动吸尘器1的前后、上下、左右与使用者的前后、上下、左右一致。
主体壳体12收纳电动鼓风机13以及安装有主体控制部17的控制电路板21。
主体壳体12具备:配置在延长管5的延长线上且沿着延长管5的延长线延伸的柱状的前部12a;从前部12a向下斜后方垂下的中央部12b;从中央部12b的背面的下半部向后方延伸的筒状的后部12c;从中央部12b的背面的上半部向后方延伸,弯曲成圆弧形状而与后部12c的上表面的后端相连的把手部11。
此外,主体壳体12具备向二次电池2引导充电电力的充电插座。充电插座经由充电电路与二次电池2连接。
进而,主体壳体12具备输入部22,该输入部22配置在握住把手部11的使用者能够移动其手指进行操作的范围内。
前部12a与中央部12b协作而将分离集尘部16保持为能够拆装。分离集尘部16整体上具有筒状的外观。前部12a与中央部12b使分离集尘部16的中心线C、换言之为长边方向与延长管5的中心线的延长线平行地保持分离集尘部16。在延长管5以及分离集尘部16安装于主体壳体12的状态下,延长管5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以及分离集尘部16的中心线C配置在将主体壳体12左右实质上均等地分开的中央纵截面上。长条状的前部12a与筒状的分离集尘部16以各自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式并排设置。
主体壳体12的前部12a收纳配置在延长管5的长边方向、即延伸方向的延长上并呈管状延伸的吸入管15。
主体壳体12的后部12c收纳电动鼓风机13以及控制电路板21。后部12c具有将电动鼓风机13的排气从主体壳体12内排出的排气口25。
主体壳体12的中央部12b以遮盖与前部12a并排设置的分离集尘部16的后端部的一部分的方式进行保持,且收纳将分离集尘部16与电动鼓风机13相连的风路(省略图示)。中央部12b与实质上呈直线状延伸的前部12a的后端部连接并朝向主体壳体12的下斜后方鼓出。中央部12b具有朝向主体壳体12的后方向下倾斜的外观。
吸入管15收纳在主体壳体12的前部12a内并支承于主体壳体12。在主体壳体12安装有分离集尘部16的状态下,吸入管15与分离集尘部16平行地排列。吸入管15是实质上不弯曲而笔直地延伸的直管。沿着吸入管15的中心线的方向、吸入管15的延伸方向、吸入管15的长边方向实质上是一个意思,与主体壳体12的前后方向实质上一致。
吸入管15具备能够拆装延长管5的接头构造。该接头构造设置于吸入管15的开口端部。吸入管15是吸尘器主体3的流体的入口,也是将延长管5与分离集尘部16流体连接的接头。通过从吸尘器主体3卸下延长管5,吸入管15作为将吸尘器主体3作为手持型电动吸尘器而单体使用时的吸入口发挥功能。吸入管15的筒口向吸尘器主体3的前方开放。
吸入管15的后端部具有与分离集尘部16连接的第2开口。第2开口朝向吸入管15的径向外侧开放并朝向分离集尘部16。第2开口朝向主体壳体12的下方开放。第2开口设置在主体壳体12的前部12a的底面。在主体壳体12安装有分离集尘部16的状态下,前部12a的底面接近而效仿分离集尘部16。于是,第2开口与分离集尘部16流体连接。
分离集尘部16配置在主体壳体12的前部12a与主体壳体12的中央部12b所成的L字形状的收纳空间。分离集尘部16将从流入吸尘器主体3的含尘空气中将尘埃分离、捕集并蓄积,另一方面,将除去尘埃后的清洁的空气输送到电动鼓风机13。分离集尘部16是利用尘埃与空气的质量的差异而将尘埃与空气离心分离的离心分离方式。也可以在分离集尘部16的下游侧设置从含尘空气中滤取尘埃的过滤分离方式的过滤器。
此外,分离集尘部16沿着主体壳体12的前后方向呈筒状延伸。换言之,分离集尘部16是具有沿着主体壳体12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的筒形状的容器。沿着分离集尘部16的中心线C的方向、分离集尘部16的延伸方向、分离集尘部16的长边方向实质上是一个意思,与主体壳体12的前后方向实质上一致。因而,分离集尘部16的中心线C与吸入管15的中心线实质上平行。此外,分离集尘部16与吸入管15并排设置。即,分离集尘部16的长边方向与吸入管15的长边方向一致。分离集尘部16的直径大于吸入管15的直径,分离集尘部16比吸入管15以及主体壳体12的前部12a向吸尘器主体3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突出。另外,吸尘器主体3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相当于实质上包含筒状的分离集尘部16的中心线C以及吸入管15的中心线的假想平面的法线方向、或者实质上通过筒状的分离集尘部16的中心线C以及吸入管15的中心线的假想平面的法线方向。此外,该假想平面相当于吸尘器主体3的中央纵截面。
保持机构具备将分离集尘部16的一方的端部与主体壳体12能够拆装地连结的第1机构、以及将分离集尘部16的另一方的端部与主体壳体12能够拆装地连结的第2机构。
第1机构是在设置于分离集尘部16的凹部钩挂设置于主体壳体12的凸部而将分离集尘部16与主体壳体12连结的锁定机构。第1机构的凹部与凸部根据分离集尘部16与主体壳体12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钩挂或者脱离。
第1机构的凸部设置于主体壳体12的前部12a的底面的前端部。第1机构的凹部是分离集尘部16的一方的端部,配置在与凸部相适合的位置。
第2机构是在设置于分离集尘部16的凸部钩挂设置于主体壳体12的凹部而将分离集尘部16与主体壳体12连结的锁定机构。第2机构与第1机构不同,具备能够保持分离集尘部16与主体壳体12的相对位置不变而从凹部卸下凸部的操作片。操作片设置于分离集尘部16,第2机构的凸部与操作片一体化。
第2机构的凹部设置在主体壳体12的中央部12b的底部、即在吸入管15的径向上最大程度远离吸入管15的部位。第2机构的凸部是分离集尘部16的另一方的端部,配置在与凹部相适合的位置。并且,第1机构的凹部与第2机构的凸部均设置于分离集尘部16,且相对于分离集尘部16的长边方向的中心且短边方向的中心实质上对称地配置。此外,从第1机构的凹部观察,第2机构的凸部配置在分离集尘部16内最大程度远离的部位。
操作片能够进行伴随包括滑动、摆动的机械移动的操作,是将伴随该操作的移动转换成从凹部卸下凸部的动作的各种机构的一部分。例如,使用者通过使操作片滑动,能够从凹部卸下第2机构的凸部。此外,操作片在未被使用者操作的情况下,使第2机构的凸部向钩挂于凹部的位置移动。操作片优选不从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突出。
在分离集尘部16安装于主体壳体12的情况下,第1机构在凹部钩挂凸部而将分离集尘部16与主体壳体12连结,第2机构在凹部钩挂凸部而将分离集尘部16与主体壳体12连结。然后,当操作片被操作而第2机构的凸部从第2机构的凹部脱出时,第2机构的锁定被解除。此时,第1机构的凸部维持钩挂于凹部的状态。因此,使用者在第2机构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以第1机构为支点使分离集尘部16的另一方的端部远离主体壳体12。于是,分离集尘部16从主体壳体12离开,最终第1机构的凸部从凹部脱出,第1机构的锁定也被解除。
在分离集尘部16从主体壳体12脱离的情况下,首先,第1机构的凸部钩挂于凹部。使用者在第1机构被锁定的状态下,以第1机构为支点使分离集尘部16的另一方的端部接近主体壳体12。于是,分离集尘部16安装于主体壳体12,最终第2机构的凸部钩挂于凹部,第2机构也被锁定。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分离集尘部16一边描绘圆弧轨道一边相对于主体壳体12拆装,但也可以一边向吸入管15的径向描绘直线轨道一边进行拆装。在该情况下,优选第1机构以及第2机构实质上同时锁定或者解除锁定。相对于主体壳体12拆装分离集尘部16时的分离集尘部16的移动方向只要是与吸入管15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可。因而,只要当在主体壳体12安装分离集尘部16时,分离集尘部16在吸入管15的径向上向接近吸入管15的方向移动,当分离集尘部16从主体壳体12脱离时,分离集尘部16在吸入管15的径向上向远离吸入管15的方向移动即可。
主体壳体12的中央部12b具备与分离集尘部16的排气侧流体连接的连结口、以及将连结口与电动鼓风机13流体连接的分离部下游风路管。中央部12b包括夹在分离集尘部16与主体壳体12的后部12c之间的部位。在该部位配置连结口以及分离部下游风路管。
连结口配置在面对中央部12b的正面的部位。在分离集尘部16安装于主体壳体12的状态下,连结口正对分离集尘部16的后侧的端面。因而,在分离集尘部16安装于主体壳体12的状态下,连结口配置在分离集尘部16的中心线C的延长线上。
电动鼓风机13的吸入侧经由连结口以及分离部下游风路管而与分离集尘部16连接。电动鼓风机13从分离集尘部16吸入空气而产生吸入负压。电动鼓风机13具备叶轮、产生叶轮的旋转驱动力的电动机、以及从电动机向叶轮传递旋转驱动力的旋转轴。
叶轮例如是涡轮风扇,具备多个叶片。各个叶片具有从圆锥状的轮毂的中心部朝向轮毂的外缘部而逐渐朝向轮毂的径向立起的扭转的形状。换言之,各个叶片是翼型(airfoil)或者翼截面(wing section)从前缘到后缘变化的所谓的三维翼。叶轮被具有吸入口的壳体覆盖。
电动鼓风机13具有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圆筒状或者圆柱状的形状。电动鼓风机13将旋转轴的中心线沿着主体壳体12的前后方向且将吸入口朝向前方收纳于主体壳体12。此外,电动鼓风机13的旋转轴的中心线实质上配置在分离集尘部16的延长线上。
主体壳体12的后部12c收纳安装有主体控制部17的控制电路板21。控制电路板21配置在电动鼓风机13的正后方。
主体控制部17具备微型处理器以及存储微型处理器执行的各种运算程序、参数等的存储装置。存储装置存储与预先设定的多个运转模式相关的各种设定、即自变量。多个运转模式与电动鼓风机13的输出建立关联。在各个运转模式中,设定相互不同的输入值、即电动鼓风机13的输入值,即设定流过电动鼓风机13的电流目标值。各个运转模式与输入部22接受的操作输入建立关联。主体控制部17从预先设定的多个运转模式择一地选择与向输入部22的操作输入对应的任意的运转模式,从存储部中读出所选择的运转模式的设定,按照所读出的运转模式的设定使电动鼓风机13运转。
在分离集尘部16安装于主体壳体12的状态下,主体壳体12的后部12c配置在分离集尘部16的中心线C的延长线上。
二次电池2也被称作蓄电池、充电式电池以及充电池。二次电池2蓄积由电动鼓风机13、主体控制部17消耗的电力。二次电池2能够拆装地安装于主体壳体12的后部12c的底部。二次电池2也可以被固定为不能拆装。能够拆装的二次电池2通过准备多个二次电池2,能够适当地更换并加以利用。在安装于电动吸尘器1的二次电池2的充电率降低的情况下,通过将该二次电池2更换成充电完毕的二次电池2,电动吸尘器1能够继续运转。
另外,电动吸尘器1可以代替二次电池2而将一次电池作为电源利用,也可以利用商用交流电源。
把手部11一体地设置于主体壳体12。把手部11是为了用电动吸尘器1对地面进行吸尘而供使用者用手把持的部分。因此,把手部11优选具有容易用人的手指把持的适当的形状。
把手部11架设在主体壳体12的前部12a与后部12c之间。把手部11从前部12a的后端向延长管5的延长方向延伸,且弯曲成弧状而与后部12c的后端部相连。在把手部11与主体壳体12的中央部12b的背面之间以及把手部11与主体壳体12的后部12c的顶面之间,向主体壳体12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贯通有连续的空间。在该空间配置握住把手部11的使用者的手指、主要包括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这四指。通过在该空间配置四指,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手持操作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尘器主体3。
输入部22设置在把手部11的前侧的端部的顶面,以便握住把手部11的使用者能够容易地用其拇指进行操作。
输入部22具备接受电动鼓风机13的运转开始操作的运转开始开关22a、以及接受电动鼓风机13的运转停止操作的运转停止开关22b。运转开始开关22a以及运转停止开关22b与主体控制部17电连接。电动吸尘器1的使用者能够操作输入部22而择一地选择电动鼓风机13的运转模式。运转开始开关22a在电动鼓风机13的运转中也作为运转模式的切换开关发挥功能。在该情况下,主体控制部17每当从运转开始开关22a接收到操作信号时按照强→中→弱→强→中→弱→……的顺序切换运转模式。另外,输入部22也可以代替运转开始开关22a,而单独地具备强运转开关(省略图示)、中运转开关(省略图示)以及弱运转开关(省略图示)。
吸入口体6在木地板、地毯等的被吸尘面上行驶自如或者滑行自如,在行驶状态或者滑行状态下与被吸尘面对置的底面具有吸入口19。此外,吸入口体6具备配置在吸入口19的旋转自如的旋转清扫体31、以及驱动旋转清扫体31的电动机32。在吸入口体6的一方的端部(此处,后方的端部)设置有相对于延长管5的另一方的端部(此处,前方的端部)拆装自如的接头构造。吸入口体6通过延长管5与分离集尘部16流体连接。即,吸入口体6、延长管5以及分离集尘部16是从电动鼓风机13通向吸入口19的吸入风路。
电动吸尘器1在运转开始开关22a被操作时启动电动鼓风机13。例如,电动吸尘器1在电动鼓风机13停止的状态下,当运转开始开关22a被操作时,首先以强运转模式运转电动鼓风机13,当运转开始开关22a再次被操作时,以中运转模式运转电动鼓风机13,当运转开始开关22a第三次被操作时,以弱运转模式运转电动鼓风机13,以下同样地反复。强运转模式、中运转模式以及弱运转模式是预先设定的多个运转模式。向电动鼓风机13的输入值在强运转模式下最大,在弱运转模式下最小。
接着,对吸入口体6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底面侧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仰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剖视图。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6具备在行进方向即前后方向上较短且在左右方向上宽幅的扁平的吸入口主体33、以及设置于吸入口主体33的中央部后部的连接管部35。
此处,将吸入口体6的前进方向(图2至图4的实线箭头Fo)设为前方,将其相反方向设为后方。
吸入口主体33具有壳体34,该壳体34具有对具有在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开口的吸入口19的吸入室41进行划分的内表面。壳体34也可以具有收纳电动机32的电动机室42、以及收纳对电动机32的驱动进行控制的电动机用控制电路板的控制电路板室。吸入口主体33具备具有吸入口19的下壳体36、从上方覆盖下壳体36的后半部的上壳体37、与上壳体37的前方相邻的上罩38、以及从上罩38的前缘部垂下的前罩39。
另外,壳体34至少具有在底面33b开口的吸入口19,且包括对将吸入口19与延长管5相连的风路进行划分的部件,与向构成构件的分割部位以及构成构件的分割数无关。
下壳体36划分出具有吸入口19的吸入室41的下半部41a、与吸入室41相邻的电动机室42的下半部以及与吸入室41相邻的控制电路板室的下半部。
吸入室41的底面以及吸入室41的正面开放。吸入室41的底面侧的开放部分相当于吸入口19。将吸入室41的正面侧的开放部位称作正面吸入口43。吸入口19与正面吸入口43连续地连接。正面吸入口43的靠上的大部分被前罩39覆盖。
此外,吸入室41配置在吸入口主体33的前半部并左右延伸。吸入室41与连接管部35流体相连。即,吸入室41通过连接管部35以及延长管5与吸尘器主体3流体相连。
吸入口主体33的后半部、且是与吸入室41的后方相邻且与连接管部35的侧方相邻的部位在吸入口主体33的左右有一对。在其中的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方划分出电动机室42,在另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方划分出控制电路板室。
电动机室42配置在吸入口主体33的后半部,与吸入室41的后方相连且与连接管部35的一方的侧方相邻。控制电路板室配置在吸入口主体33的后半部,与吸入室41的后方相邻且与连接管部35的另一方的侧方相邻。
连接管部35是相对于电动吸尘器1的延长管5拆装自如的接头。连接管部35兼作将吸入口主体33相对于延长管5沿着上下方向摆动自如且旋转自如地连接的万向接头。在吸入口体6在被吸尘面上移动的中途,延长管5与被吸尘面所成的角时刻变化。连接管部35追随该延长管5与被吸尘面所成的角而使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顺畅地面对被吸尘面。连接管部35在吸入口主体33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上夹在电动机室42与控制电路板之间。连接管部35对吸入室41作用负压。连接管部35具备与吸入室41连接的固定管45、以及相对于固定管45旋转以及摆动的万向接头部46。
旋转清扫体31配置于吸入室41,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吸入口主体33。旋转清扫体31的一部分向吸入口19的外侧突出。旋转清扫体31具备横穿吸入室41而延伸的旋转轴51、以及设置在旋转轴51的周围且实质上遍及吸入室41的整个宽度呈螺旋状延伸的多个清扫体52。多个清扫体52通过将软质树脂制的刮板以及带状的刷毛单独或者交替地组合而成。
电动机32收纳于电动机室42。电动机32产生使旋转清扫体31旋转的驱动力。电动机32的输出轴朝向吸入口主体33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电动机32的输出轴朝向吸入口主体33的左右任一方的接近电动机32的一方的侧壁突出。该侧壁是电动机室的侧壁、且是最远离连接管部35的侧壁。电动机32与旋转清扫体31经由动力传递机构55连接。动力传递机构55将电动机32输出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旋转清扫体31。动力传递机构55具备设置于电动机32的输出轴的驱动侧带轮56、与旋转清扫体31的轴端连接的从动侧带5轮7、以及卷挂在驱动侧带轮56与从动侧带轮57之间的带58。
上壳体37与下壳体36组合而划分出电动机室42的上半部以及控制电路板室的上半部。
此外,上壳体37架设在电动机室42与控制电路板室之间。连接管部35的固定管45夹在该上壳体37的架设部分与下壳体36之间而被保持。
上罩38与下壳体36一体地成型,封闭吸入室41的上半部41b。
前罩39的上端缘与上罩38的前缘部邻接。前罩39经由铰链机构61支承于上罩38。铰链机构61将前罩39支承为向正面吸入口43的前后方向摆动自如。铰链机构61包括扭簧。扭簧产生将前罩39向其摆动范围的前端侧推出的弹力。当吸入口体6的正面被推压到墙边时,前罩39克服扭簧的弹力向后方摆动、即向接近旋转清扫体31的方向摆动,从而接近地面。该前罩39的动作为,缩小正面吸入口43的开口面积,使空气的流速上升,从而向吸入室41更可靠地吸取墙边的尘埃。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6具备:多个车轮62,设置于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在被吸尘面上支承吸入口主体33;以及密封部63、64,沿着吸入口19的边缘延伸,从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突出。
多个车轮62包括设置在吸入口主体33的后侧的第1车轮65、以及设置在吸入口主体33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的多个第2车轮66。
第1车轮65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吸入口主体33。
多个第2车轮66例如有两个,配置在吸入口主体33的左右各自的侧部。两个第2车轮66的旋转轴配置在同一轴线上。
优选在吸入口体6的前后方向上,在第1车轮65的旋转轴与多个第2车轮66的旋转轴之间配置有连接管部35的关节部分。这样的关节部分与多个车轮62之间的配置关系使与被吸尘面接触的吸入口主体33的姿势稳定,使相互面对的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与被吸尘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稳定。
密封部63沿着吸入口19的后侧的边缘延伸。密封部63作为阻碍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与被清扫面之间、且吸入室41的后方的空气的流动的风路阻力发挥功能,提高吸入室41的静压。优选密封部63以及两个第2车轮66的旋转轴在吸入口主体33的仰视下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密封部63与多个第2车轮66之间的配置关系使密封部63与被吸尘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即两者之间的距离稳定,进而使密封部63的密封功能稳定。
另外,多个第2车轮66也可以包括具有从密封部63的延长线偏离配置的旋转轴的第2车轮66。
第2密封部64沿着吸入口19的左右各自的侧方且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的左右各自的边缘延伸。第2密封部64作为阻碍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与被清扫面之间且吸入室41的左方以及右方的空气的流动的风路阻力发挥功能,提高吸入室41的静压。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车轮保持机构的表侧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车轮保持机构的里侧的第1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车轮保持机构的里侧的第2分解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通过第2车轮66的旋转中心线且与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垂直的截面的剖视图。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6具备多个车轮保持体69,上述多个车轮保持体69具有朝向与壳体34的底面相同的方向的表侧69f、面对壳体34的底面的里侧69b、以及贯通表里的车轮配置口68,安装于壳体34的底部。
各个车轮保持体69覆盖下壳体36的底面36b的一部分,安装于下壳体36。下壳体36的底面36b包括被车轮保持体69遮盖的隐蔽部位36h、以及不被车轮保持体69遮盖而暴露的暴露部位36e。安装于壳体34的车轮保持体69的表侧69f以及下壳体36的底面36b的暴露部位36e相当于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
多个车轮保持体69包括配置在吸入口主体33的右侧方的右保持体71、以及配置在吸入口主体33的左侧方的左保持体72。右保持体71从吸入口主体33的右侧端部的前缘跨越到后缘。左保持体72被限定在吸入口主体33的左侧端部的后半部。多个车轮保持体69配置成不与吸入口19以及正面吸入口43重叠而不遮挡它们。左侧的第2密封部64设置于左保持体72,另一方面,右侧的第2密封部64设置于下壳体36。
当从吸入口主体33卸下右保持体71时,旋转清扫体31的一方的轴端、在此为右侧的轴端部75露出。当在旋转清扫体31的右侧的轴端部75露出的状态下旋转清扫体31的左侧的轴端从动力传递机构55的从动侧带轮57分离时,旋转清扫体31从吸入口主体33分离。换言之,在右保持体71安装于吸入口主体33的情况下,旋转清扫体31被阻止从吸入口主体33卸下,在右保持体71从吸入口主体33卸下的情况下,旋转清扫体31能够从吸入口主体33卸下。
如图6以及图7的双点划线箭头所示,第2车轮66从各个车轮保持体69的里侧69b朝向表侧69f配置在车轮配置口68。此外,第2车轮66具有夹在壳体34与各个车轮保持体69之间而被保持的车轴76。第2车轮66通过夹在与壳体34组合的车轮保持体69与壳体34之间的车轴76而被牢固地保持于吸入口主体33。
第2车轮66可以具备由车轴76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滚子77,也可以具备与车轴76一体旋转的滚子77而将车轴76能够旋转地支承于车轮保持体69。在通过车轮保持体69将车轴76保持为能够旋转的情况下,优选车轮保持体69在车轴76的轴承部位具有耐磨损性。该轴承部位可以是与车轮保持体69不同的部件,也可以车轮保持体69本身由具有耐磨损性的材料制造。通过车轮保持体69将车轴76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方式与通过车轴76将滚子77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方式相比,丝状的尘埃难以缠绕于第2车轮66。
各个车轮保持体69具备车轴脱落防止部79,该车轴脱落防止部79在车轮保持体69从吸入口主体33卸下的状态下,防止车轴76从车轮保持体69脱离而第2车轮66从车轮保持体69脱落。车轴脱落防止部79例如是向远离车轮保持体69的里侧69b的方向开放的凹部81。凹部81的开口比凹部81的底部窄,将车轴76保持为不容易从凹部81脱离。凹部81对车轴76的保持力只要为车轴76不会因第2车轮66的自重而从凹部81脱出的程度、例如从几十千克到一百几十千克的程度即可,可以为在作用成人女性的指力、例如以千克为单位的力的情况下车轴76容易从凹部81脱出的程度。车轴脱落防止部79意图防止从吸入口主体33卸下车轮保持体69时的第2车轮66的丢失,可以不具有将第2车轮66牢固地保持于车轮保持体69的功能。
另外,吸入口体6也可以具备配置在壳体34与车轮保持体69之间的中间部件83。在该情况下,优选第2车轮66具有夹在中间部件83与车轮保持体69之间而被保持的车轴76。优选车轮保持体69具备脱落防止部,该脱落防止部在车轮保持体69从壳体34卸下的状态下,防止中间部件83从车轮保持体69脱离而脱落。脱落防止部例如是如下的嵌合构造,即,具备设置于车轮保持体69和中间部件83的任意一方的凸部、以及设置于车轮保持体69和中间部件83的任意另一方且嵌入凸部的凹部。嵌合构造的保持力只要为中间部件83不会因自重而从车轮保持体69脱落的程度、例如几十克到一百几十克程度即可,可以为在作用成人女性的手指的力、例如以千克为单位的情况下中间部件83容易从车轮保持体69分离的程度。脱落防止部意图防止从壳体34卸下车轮保持体69时的中间部件83的丢失,也可以不具有将中间部件83牢固地保持于车轮保持体69的功能。
吸入口主体33具备将车轮保持体69能够拆装地保持于下壳体36的第2保持机构85。第2保持机构85设置于各个车轮保持体69。即,右保持体71以及左保持体72单独地具备第2保持机构85。
第2保持机构85具备:设置于车轮保持体69和下壳体36的任意一方的第1凹部、设置于车轮保持体69和下壳体36的任意另一方且钩挂于第1凹部的固定凸部;设置于车轮保持体69和下壳体36的任意一方的第2凹部;以及设置于车轮保持体69和下壳体36的任意另一方且钩挂于第2凹部的可动凸部。可动凸部例如通过设置于车轮保持体69的滑动机构87能够相对于第2凹部插拔地移动。第2保持机构85通过钩挂于第1凹部的固定凸部和钩挂于第2凹部的可动凸部将车轮保持体69与下壳体36连结。此外,第2保持机构85通过操作滑动机构87使可动凸部从第2凹部脱离,能够使固定凸部从第1凹部脱离,能够将车轮保持体69与下壳体36分离。滑动机构87优选沿着吸入口体6的左右方向滑动。吸入口体6主要沿着前后方向行驶。因此,沿着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动机构有可能在吸入口体6的行驶中意外地被障碍物挂住而解除第2保持机构85。沿着左右方向滑动的滑动机构87在吸入口体6的行驶中意外地被障碍物挂住的可能性低,使第2保持机构85被解除的可能性降低。
此外,吸入口主体33具备凹陷部88,该凹陷部88与车轮保持体69的车轮配置口68协作来收纳第2车轮66的一部分。当车轮保持体69与壳体34连结时,车轮保持体69的车轮配置口68与壳体34的凹陷部88划定收纳第2车轮66的一部分的空间、即所谓的轮胎室。
然而,有时线状的尘埃、例如线头、毛发卷绕于第2车轮66,或者棉状的尘埃卷入第2车轮66而进入凹陷部88的里侧、即第2车轮66的轮胎室的里侧。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6中,通过解除第2保持机构85,并将车轮保持体69从壳体34卸下,壳体34的凹陷部88容易开放。当第2车轮66与车轮保持体69一起从壳体34分离时,进入到凹陷部88的里侧的尘埃不会被第2车轮66隐藏而暴露在下壳体36的底面36b的隐蔽部位36h从而容易除去,或者在附着于第2车轮66的状态下容易从凹陷部88除去。
此外,在车轮保持体69从壳体34卸下的状态下,使用者能够从车轮保持体69的里侧69b以及表侧69f的两面对第2车轮66进行保养。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除去附着于第2车轮66的尘埃,能够在暴露于车轮保持体69的里侧69b或者表侧69f的端部拉拽卷绕于第2车轮66的车轴76、滚子77的尘埃而容易将其除去。在线状的尘埃缠绕于第2车轮66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通过剪刀那样的道具将暴露于车轮保持体69的里侧69b或者表侧69f的部位切断,或者将第2车轮66从车轮保持体69暂时卸下,解开缠绕的尘埃而将其除去。
图9是卸下车轮保持体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局部立体图。
图10是安装有车轮保持体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局部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9至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6具备直线状的密封部63,该密封部63在车轮保持体69安装于吸入口主体33的情况下(图2、图10)固定于吸入口主体33,在车轮保持体69从吸入口主体33卸下的情况下(图9)能够从吸入口主体33分离。
密封部63具备沿着吸入口主体33的左右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刷毛91、以及保持刷毛91的基底的C通道形状的保持框体92。刷毛91的基底是向吸入口主体33的前后方向宽度窄的平板状的布料,刷毛91是沿着该基底的法线方向延伸的大量的毛的集合。保持框体92牢固地保持刷毛91的基底,使大量的毛、即刷毛91从C通道形状的开放部位突出。
吸入口主体33具备沿着吸入口19的边缘延伸且能够使密封部63滑动地配置的密封配置部93。
密封配置部93包括在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开放的槽部95、以及设置在槽部95的开口缘并钩挂于密封部63的多个爪部96。槽部95的任意一方的端部、本实施方式中左侧的端部95L在下壳体36的底面36b的隐蔽部位36h开放。即,槽部95的左侧的端部95L在左保持体72安装于吸入口主体33的状态下被左保持体72堵塞。多个爪部96包括在槽部95的开口缘对置的多对。多个爪部96的对在槽部95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本实施方式的爪部96的对为4个,在槽部95的延伸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
密封配置部93通过爪部96按压配置于槽部95的密封部63的保持框体92,由此防止密封部63从槽部95向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面对的方向脱落。
此外,车轮保持体69阻碍收纳于密封配置部93的密封部63的滑动而将密封部63固定于吸入口主体33。即,左保持体72堵塞槽部95的端部95L的开口,由此防止密封部63从槽部95的长边方向脱出。
即,本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6当从吸入口主体33卸下左保持体72时,能够从在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露出的槽部95的左侧的端部95L拔出密封部63。吸入口体6收纳电动机32和电动机用控制电路板,因此,难以对安装于吸入口主体33的状态下的密封部63进行水洗。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6具备能够容易地从密封配置部93卸下、能够单独且容易地进行水洗的密封部63。收拾完成后的密封部63从槽部95的端部95L的开口插入到槽部95内,由此能够容易地恢复到密封配置部93。
另外,车轮保持体69只要具有密封部63的防脱功能(图9至图11)与第2车轮66的保持功能(图5至图7)中的任意一方即可。换言之,也可以是具有密封部63的防脱功能而不具有第2车轮66的保持功能、起到密封部63的防脱功能的保持体99。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另一例的仰视图。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6A也可以具备比吸入口19更大幅度地向左右延伸的密封部63A。
换言之,密封部63A具有保持于吸入口主体33的密封配置部93的第1部位、以及保持于保持体99A的第2密封配置部101的第2部位。密封部63A的第1部位沿着吸入口19的边缘,密封部63A的第2部位也从第1部位延伸并从保持体99A的表侧99f突出。在吸入口体6A的仰视观察下,密封部63A从壳体34的底面的暴露部位36e延伸到保持体99A的表侧99f。
保持体99A至少保持密封部63A的一方的端部,吸入口主体33保持密封部63A的其他部分。右保持体71A保持密封部63A的右侧的端部,左保持体72A保持密封部63A的左侧的端部。保持体99A具备具有与吸入口主体33的密封配置部93相同的构造的第2密封配置部101。即,保持体99A具备能够使第2部位滑动地配置的第2密封配置部101。
另外,密封部63A也可以仅向右保持体71A和左保持体72A的任意一侧延长。
此外,密封部63A可以在第1部位与第2部位被分割。换言之,密封部63A也可以具备保持于吸入口主体33的密封配置部93的密封部63、以及在密封部63的延伸方向上排列且从保持体99A的表侧99f突出的第2密封部102。在该情况下,保持体99A的第2密封配置部101能够单独插拔地保持第2密封部102,当保持体99A安装于壳体34时,密封部63A与第2密封部102在彼此的端面相互按压而起到彼此的防脱功能。
如图12的双点划线所示,第2车轮66可以配置在密封部63A的第2部位的前方,也可以配置在密封部63A的第2部位的后方。此外,第2车轮66可以与图3相同地呈直线状配置在密封部63A的延长线上。在密封部63A的第2部位的前方或者后方配置第2车轮66的情况下,与在密封部63A的延长线上配置第2车轮66的情况相比,容易使吸入口主体33的宽度尺寸小型化。此外,在密封部63A的第2部位的前方配置第2车轮66的情况下,与将第2车轮66配置在其他的部位的情况相比,第1车轮65的旋转轴中心与第2车轮66的旋转轴中心的轴间距离延长,与被吸尘面接触的吸入口主体33的姿势稳定以及连接管部35的关节部分的配置余量提高。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清扫体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清扫体的轴端部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清扫体的侧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15相当于从轴向观察旋转清扫体31的图。图16通过旋转清扫体31的旋转中心线。
如图13至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清扫体31具备:一对轴端部75;长条的清扫体部112,由一对轴端部75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筒管部113,设置于清扫体部112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一体旋转地固定于清扫体部112。
一方的轴端部75a与清扫体部112的筒管部113邻接,另一方的轴端部75b将动力传递机构55的从动侧带轮57支承为能够旋转。从动侧带轮57相对于清扫体部112能够拆装且一体旋转地连结。即,另一方的轴端部75b固定于吸入口主体33,将从动侧带轮57支承为能够旋转。
各个轴端部75具备固定于吸入口主体33的轴承保持体115、以及保持于轴承保持体115的轴承116。轴承保持体115具有以旋转清扫体31的旋转中心为基准而径向尺寸变化的形状、例如从沿着旋转清扫体31的旋转中心线的方向观察具有四边形状。这样的形状的轴承保持体115容易不能旋转地保持于吸入口主体33。轴承116将从与清扫体部112一体旋转的筒管部113突出的轴部117、或者从与清扫体部112一体旋转的从动侧带轮57突出的轴部117支承为能够旋转。此外,各个轴端部7具有适当的防脱机构,以免轴部117从轴承116脱离。
清扫体部112具有:旋转轴51,横穿吸入室41而延伸;以及多个清扫体52,设置于旋转轴51的周围,实质上遍及吸入室41的整个宽度呈螺旋状延伸。旋转轴51优选为中空轴。具有清扫体部112的一方的端部固定于筒管部113,清扫体部112的另一方的端部将从动侧带轮57与清扫体部112连结的嵌合构造。该嵌合构造例如是联轴器。嵌合构造具有:多个凹部,在清扫体部112的径向上排列,设置在清扫体部112和从动侧带轮57的任意一方;以及多个凸部,设置在清扫体部112和从动侧带轮57的任意另一方,且能嵌入多个凹部。旋转清扫体31将车轮保持体69(左保持体72、72A)从吸入口主体33卸下而使一方的轴端部75a露出,将一方的轴端部75a从吸入口主体33卸下,解除该嵌合构造的嵌合,由此容易从吸入口主体33取出。
另外,旋转清扫体31也可以不具备嵌合构造,从动侧带轮57与清扫体部112被一体旋转地固定。在该情况下,旋转清扫体31将另一方的轴端部75b从吸入口主体33取出且将带58从从动侧带轮57卸下,由此容易从吸入口主体33卸下。
筒管部113具备第1凸缘部121、比第1凸缘部121接近清扫体部112的第2凸缘部122、以及设置在第1凸缘部121与第2凸缘部122之间的筒部123。
第1凸缘部121、第2凸缘部122以及筒部123均优选从沿着旋转清扫体31的旋转中心线的方向观察为圆形状或者正多边形状。优选筒部123的最大外径小于第1凸缘部121的最大外径以及第2凸缘部122的最大外径,第1凸缘部121的最大外径大于第2凸缘部122的最大外径。根据这样的尺寸关系,筒管部113容易捕捉要卷绕于清扫体部112的轴端部的丝状的尘埃。
第1凸缘部121比第2凸缘部122接近一方的轴端部75a。并且,第1凸缘部121具有与筒部123的外周面相连的切口部125。
此外,筒管部113具有凹部126,该凹部126与切口部125连续,使筒部123的一部分朝向清扫体部112的旋转中心线凹陷。凹部126向接近筒管部113的轴端部75侧开放,能够看到。
清扫体部112的旋转方向、即清扫体部112的周向上的切口部125的宽度以及凹部126的宽度具有比第1凸缘部121的板厚大的规定的宽度尺寸。切口部125的宽度以及凹部126的宽度的宽度尺寸例如为3毫米到6毫米,设定为使市售的剪刀向旋转清扫体31的轴向移动而能够容易地插入切口部125以及凹部126的尺寸。
在这样的构造的旋转清扫体31中,使用者使市售的剪刀、刀具向旋转清扫体31的轴向移动而容易插入切口部125以及凹部126,能够切除卷绕于筒管部113的尘埃。在以往的旋转清扫体中,剪刀、刀具从旋转清扫体31的径向外侧朝向旋转清扫体31的中心线插入。因此,用于使用剪刀、刀具的空间上的余量较少,难以进行剪刀、刀具的处理。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清扫体31中,使用者能够使插入到切口部125以及凹部126的剪刀、刀具向从旋转清扫体31的中心线远离径向外侧的方向操作。切口部125以及凹部126的径向外侧、即筒管部113的径向外侧是没有任何障碍的开放空间。因而,使用者能够极其容易且按照意图操作插入到切口部125以及凹部126的剪刀、刀具。此外,筒管部113的轴向长度不受向切口部125以及凹部126插入的剪刀、刀具的操作容易度影响,只要为缠绕丝状的尘埃的必要充分的长度即可。即,旋转清扫体31的全长不受向切口部125以及凹部126插入的剪刀、刀具的操作容易度影响,能够实现缩短。
另外,筒管部113具备切口部125以及凹部126中的至少切口部125即可。此外,筒管部113可以设置于具有嵌合构造的清扫体部112的端部、即与从动侧带轮57相邻的清扫体部112的端部,也可以设置于清扫体部112的双方的端部。
吸入口主体33具有夹在筒管部113的第1凸缘部121与第2凸缘部122之间的第2肋128。第2肋128也设置于车轮保持体69(左保持体72、72A)。第2肋128优选在不妨碍旋转清扫体31的旋转的范围内接近筒管部113的筒部123。第2肋128的突出端优选效仿筒管部113的筒部123的形状。第2肋128容易妨碍卷绕于清扫体部112、筒管部113的丝状的尘埃进入旋转清扫体31的旋转部分与固定部分的边界部位。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清扫体的另一例的侧视图。
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筒管部113A也可以具备架设在第1凸缘部121与第2凸缘部122之间的第三肋131。
从沿着旋转清扫体31的旋转中心线方向观察,第三肋131优选配置成,在相邻的第三肋131的突出端之间假想引出的直线L和从第三肋131的突出端向筒部123的外周面假想引出的切线T的任意较短的一方横穿切口部125。
第三肋131将筒管部113A的筒部123的外周面与卷绕于筒管部113A的丝状的尘埃之间的间隙放大,提高丝状的尘埃的切断的容易性。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第2车轮的支承构造的另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第2车轮的支承构造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如图5至图7所示,吸入口体6具备第2车轮66,该第2车轮66具有向从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的里侧接近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的表侧的方向移动而安装的车轴76。此处所说的“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的里侧”相当于车轮保持体69的里侧69b,“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的表侧”相当于车轮保持体69的表侧69f。
与此相对,如图18以及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6B具备第2车轮66B,该第2车轮66B具有从与吸入口主体33B的底面33b平行的方向安装的车轴76。
吸入口主体33B的壳体34B具备与保持体99B的车轮配置口68协作来收纳第2车轮66B的一部分的凹陷部88B。当在壳体34B连结保持体99B时,保持体99B的车轮配置口68与吸入口主体33B的凹陷部88B划定收纳第2车轮66B的一部分的空间、即所谓的轮胎室。
凹陷部88B与图5至图7所示的壳体34的凹陷部88不同,支承第2车轮66B的车轴76。
第2车轮66B具备由车轴76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滚子77。如图18的双点划线箭头所示,第2车轮66B的滚子77从壳体34B的底面的隐蔽部位36h的远方接近隐蔽部位36h而配置于凹陷部88B。第2车轮66B的车轴76从与吸入口主体33B的底面33b平行的方向配置于凹陷部88B。即,凹陷部88B的左右的壁的任意一方具有支承车轴76的贯通孔,凹陷部88B的左右的壁的任意另一方具有非贯通的止动孔。凹陷部88B的左右的壁中的、接近吸入口体6的外缘的壁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的壁,具有贯通孔,远离吸入口体6的外缘的壁、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的壁具有止动孔。
止动孔优选为随着趋向孔的底部而孔径变小的锥形孔。这样的止动孔作为防止车轴76从壳体34B脱离而第2车轮66B从壳体34B脱落的车轴脱落防止部发挥功能。止动孔对车轴76的保持力只要为车轴76不会因车轴76的自重而从止动孔脱出的程度、例如几十克到一百几十的程度即可,可以为在作用成人女性的手指的力、例如以千克为单位的力的情况下车轴76容易从止动孔脱出的程度。
车轴脱落防止部也可以设置于贯通孔的开口端。这样的车轴脱落防止部可以是局部地缩小贯通孔的孔径以便防止车轴76从贯通孔脱离的突起。该突起对车轴76的保持力只要为车轴76不会因车轴76的自重而从贯通孔脱出的程度、例如几十克到一百几十克的程度即可,可以为在作用成人女性的手指的力、例如以千克为单位的力的情况下车轴76容易从贯通孔脱出的程度。
设置于止动孔的车轴脱落防止部以及设置于贯通孔的车轴脱落防止部的任一个都意图防止从壳体34B卸下保持体99B时的第2车轮66B的丢失,也可以不具有将第2车轮66B牢固地保持于凹陷部88B的功能。
保持体99B具有朝向与壳体34B的底面相同的方向的表侧99f、面对壳体34B的底面的里侧99b、以及贯通表里的车轮配置口68,安装于壳体34B的底部。
保持体99B覆盖下壳体36B的底面36b的一部分并安装于下壳体36B。即,下壳体36B的底面36b包括被保持体99B遮盖的隐蔽部位36h、以及不被车轮保持体69遮盖而暴露的暴露部位36e。安装于壳体34B的保持体99B的表侧69f以及下壳体36B的底面36b的暴露部位36e相当于吸入口主体33B的底面33b。
另外,吸入口体6、6A、6B并不限定于图5至图7所示的第2车轮66B的车轴76向车轴76的径向、且从车轮保持体69的里侧69b向表侧69f移动而配置于车轮保持体69的方式、图18所示的第2车轮66B的车轴76向车轴76的轴向、且向与吸入口主体33B的底面33b平行的方向移动而配置于凹陷部88B的方式。吸入口体6、6A如图18所示,包括第2车轮66的车轴76向车轴76的轴向、且向与车轮保持体69的底面平行的方向移动而配置于车轮配置口68的方式。此外,吸入口体6B如图5至图7所示,包括第2车轮66B的车轴76向车轴76的径向、且从吸入口主体33B的上方向下方移动而配置于凹陷部88B的方式。具体而言,包括第2车轮66B的车轴76向车轴76的径向、面对吸入口主体33B的底面33b并从吸入口主体33B的前上方向后下方移动而配置于凹陷部88B的方式。
即,如图18所示,在车轴76首先安装于吸入口主体33、33B的情况下,车轮保持体69(或者保持体99、99A、99B)作为在将车轴76安装于吸入口主体33、33B时堵塞车轴76移动的路径而妨碍车轴76的移动的闭塞部发挥功能。此外,如图5至图7所示,在车轴76首先安装于车轮保持体69(或者保持体99、99A、99B)的情况下,吸入口主体33、33B作为将车轴76安装于车轮保持体69(或者保持体99、99A、99B)时堵塞车轴76移动的路径而妨碍车轴76的移动的闭塞部发挥功能。
另外,吸入口体6B也可以具备配置在壳体34B与保持体99B之间的中间部件。在该情况下,中间部件作为在将车轴76安装于壳体34B或者保持体99B时堵塞车轴76移动的路径而妨碍车轴76的移动的闭塞部发挥功能。壳体34B或者保持体99B优选具备脱落防止部,该脱落防止部在保持体99B从壳体34B卸下的状态下,防止中间部件从壳体34B或者保持体99B脱离而脱落。脱落防止部例如是具备设置在壳体34B和中间部件的任意一方的凸部、以及设置在壳体34B和中间部件的任意另一方且嵌入凸部的凹部的嵌合构造。此外,脱落防止部例如也可以是具备设置在保持体99B和中间部件的任意一方的凸部、以及设置在保持体99B和中间部件的任意另一方且嵌入凸部的凹部的嵌合构造。嵌合构造的保持力只要为中间部件不会因自重而从壳体34B或者保持体99B脱落的程度、例如几十克到一百几十克的程度的保持力即可,可以为在作用成人女性的手指的力、例如以千克为单位的力的情况下中间部件容易从壳体34B或者保持体99B分离的程度。脱落防止部意图防止在将壳体34B从保持体99B卸下时的中间部件的丢失,也可以不具有将中间部件牢固地保持于壳体34B或者保持体99B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6B中,通过解除第2保持机构85,并将保持体99B从壳体34B卸下,容易将第2车轮66B的车轴76从吸入口主体33B卸下,并且通过将第2车轮66B的滚子77从凹陷部88B取出,容易开放壳体34B的凹陷部88B。进入到凹陷部88B的里侧的尘埃不被第2车轮66B隐藏而露出到下壳体36B的底面36b的隐蔽部位36h,从而容易除去,或者在附着于第2车轮66B的滚子的状态下容易从凹陷部88B除去。
此外,在车轴76从吸入口主体33B卸下的状态下,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收拾第2车轮66的滚子77。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除去附着于第2车轮66B的尘埃以及附着于车轴76、滚子77的尘埃。
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入口体的另一例的底面放大图。
如图2至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入口体6、6A具备第2保持机构85,该第2保持机构85将车轮保持体69和第2车轮66一并保持为能够从吸入口主体33不需要工具地脱离。
此外,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入口体6、6A也可以具备第2保持机构85A,该第2保持机构85A通过利用工具而将车轮保持体69和第2车轮66一并保持为能够从吸入口主体33脱离。在该情况下,第2保持机构85A是能够利用工具、例如螺丝刀(起子)紧固的搭扣件、例如螺钉141。吸入口主体33具备紧固螺钉141的内螺钉部,车轮保持体69具有插通螺钉141的开口。螺钉141的头优选不从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突出。因此,车轮保持体69具有收纳螺钉141的头的凹部142。凹部142优选向吸入口主体33的后方开放以免尘埃堵塞。
在不具有第2车轮66的保持功能的保持体99、99A、99B的情况下也相同,吸入口体6、6A、6B可以具备保持为能够从吸入口主体33不需要工具而脱离的第2保持机构85,也可以具备保持为通过利用工具而能够从吸入口主体33脱离的第2保持机构85A。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入口体6、6A具备:车轮保持体69,具有朝向与壳体34的底面相同的方向的表侧69f、面对壳体34的底面的里侧69b、以及贯通表里的车轮配置口68,安装于壳体34的底部;以及第2车轮66,具有从车轮保持体69的里侧69b朝向表侧69f配置在车轮配置口68且夹在壳体34与车轮保持体69之间而被保持的车轴76。因此,使用者能够将车轮保持体69从壳体34卸下并从车轮保持体69的里侧69b以及表侧69f的两面容易地保养第2车轮66。使用者能够容易地除去附着于第2车轮66的尘埃,能够将卷绕于第2车轮66的车轴76、滚子77的尘埃在露出到车轮保持体69的里侧69b或者表侧69f的端部拉伸而容易除去。在线状的尘埃缠绕于第2车轮66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利用剪刀那样的道具切断露出到车轮保持体69的里侧69b或者表侧69f的部位,或者将第2车轮66从车轮保持体69暂时卸下而解开并除去缠绕于第2车轮66的尘埃。此外,使用者不使用剪刀、工具抠挖第2车轮66,就能够从车轮保持体69的里侧69b以及表侧69f的两面容易地收拾第2车轮66。即,使用者不需要每次都将第2车轮66的车轴76从车轮保持体69拆装。因而,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入口体6、6A能够具备损耗少且坚固的第2车轮66的支承构造。此外,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入口体6、6A也能够降低第2车轮66的丢失的风险。具备配置在壳体34与车轮保持体69之间的中间部件83的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入口体6、6A也同样起到这些效果。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入口体6、6A具有车轴脱落防止部79,该车轴脱落防止部79在车轮保持体69从吸入口主体33卸下的状态下,防止车轴76从车轮保持体69脱离而第2车轮66从车轮保持体69脱落。因此,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入口体6、6A能够大幅度降低第2车轮66的丢失的风险。
进而,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入口体6、6A具备与车轴76一体旋转的滚子77。通过车轮保持体69将车轴76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方式与通过车轴76将滚子77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方式相比,能够防止丝状的尘埃缠绕于第2车轮66。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入口体6、6A具备旋转清扫体31,该旋转清扫体31能够旋转且能够拆装地保持于吸入口主体33并配置于吸入口19,且在车轮保持体69安装于吸入口主体33的情况下,该旋转清扫体31被阻止从吸入口主体33卸下。因此,使用者在第2车轮66的收拾时,能够将旋转清扫体31从吸入口主体33卸下而一并收拾第2车轮66以及旋转清扫体31。
进而,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入口体6、6A具备长条状的密封部63、63A,该密封部63、63A在车轮保持体69从壳体34卸下的情况下能够从壳体34分离。密封部63、63A有可能接近被吸尘面且与吸入口体6、6A的多个车轮62一起与被吸尘面接触,容易附着污垢。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入口体6、6A能够通过安装于壳体34的车轮保持体69将密封部63、63A牢固地固定于吸入口主体33,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从壳体34卸下车轮保持体69而将密封部63、63A从吸入口主体33卸下。使用者能够单独且容易地收拾、例如水洗从壳体34卸下的密封部63、63A。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入口体6、6A具备在吸入口主体33的仰视下配置在一条直线上的车轴76和密封部63。因此,密封部63与被吸尘面之间的距离稳定,进而密封部63的密封功能稳定。
进而,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入口体6、6A具备第2保持机构85,该第2保持机构85将车轮保持体69保持于壳体34,以便能够将车轮保持体69和第2车轮66一并从壳体34不需要工具地脱离。因此,使用者能够极其容易地收拾第2车轮66。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入口体6、6A也可以具备第2保持机构85A,该第2保持机构85A将车轮保持体69保持于壳体34,以便能够通过利用工具将车轮保持体69和第2车轮66一并从壳体34脱离。因此,第2保持机构85A以及第2车轮66不会容易地脱落。
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以及吸入口体6、6A,能够容易地除去缠绕于设置在吸入口主体33的底面33b的第2车轮66的尘埃、进入收纳该第2车轮66的空间即所谓的轮胎室的尘埃,并且具有损耗少且坚固的第2车轮66的支承构造。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意图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加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和与其等同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具有吸入口;
第1车轮,能够旋转地设置于上述壳体;
车轮保持体,具有朝向与上述壳体的底面相同的方向的表侧、面对上述壳体的底面的里侧以及贯通表里的车轮配置口,安装于上述壳体的底部;以及
第2车轮,从上述车轮保持体的上述里侧朝向上述表侧配置于上述车轮配置口,且具有夹在上述壳体与上述车轮保持体之间而被保持的车轴。
2.一种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具有吸入口;
第1车轮,能够旋转地支承于上述壳体;
车轮保持体,具有朝向与上述壳体的底面相同的方向的表侧、面对上述壳体的底面的里侧以及贯通表里的车轮配置口,安装于上述壳体的底部;
中间部件,配置在上述壳体与上述车轮保持体之间;以及
第2车轮,从上述车轮保持体的上述里侧朝向上述表侧配置于上述车轮配置口,且具有夹在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车轮保持体之间而被保持的车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轮保持体具有车轴脱落防止部,该车轴脱落防止部在上述车轮保持体从上述壳体卸下的状态下,防止上述车轴从上述车轮保持体脱离而上述第2车轮从上述车轮保持体脱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车轮具备上述车轴、以及与上述车轴一体旋转的滚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入口体具备旋转清扫体,该旋转清扫体能够旋转且能够拆装地保持于上述壳体并配置在上述吸入口,且在上述车轮保持体安装于上述壳体的情况下,该旋转清扫体被阻止从上述壳体卸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入口体具备长条状的密封部,该密封部沿着上述吸入口的边缘延伸并从上述壳体的底面突出,且在上述车轮保持体安装于上述壳体的情况下与上述车轮保持体一起固定于上述壳体,在上述车轮保持体从上述壳体卸下的情况下能够从上述壳体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轴与上述密封部配置在一条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入口体具备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将上述车轮保持体保持于上述壳体,以便能够将上述车轮保持体以及上述第2车轮一并从上述壳体不需要工具地脱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入口体具备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将上述车轮保持体保持于上述壳体,以便能够通过利用工具而将上述车轮保持体以及上述第2车轮一并从上述壳体脱离。
10.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吸尘器主体;
电动鼓风机,收纳于上述吸尘器主体,产生负压;以及
通过上述电动鼓风机产生的负压吸入空气的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口体。
CN202211133264.5A 2021-10-26 2022-09-15 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 Pending CN1160193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74513A JP2023064307A (ja) 2021-10-26 2021-10-26 吸込口体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2021-174513 2021-10-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9383A true CN116019383A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71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33264.5A Pending CN116019383A (zh) 2021-10-26 2022-09-15 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64307A (zh)
CN (1) CN11601938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64307A (ja) 2023-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0767B2 (en)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EP2988641B1 (en) Vacuum cleaner including a removable dirt collection assembly
US8918952B2 (en) Vacuum cleaner
US20160095485A1 (en) Vacuum cleaner including a removable dirt collection assembly
KR20140009062A (ko) 전기 청소기
JP5812744B2 (ja) 電気掃除機
CN116019383A (zh) 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
WO2020262599A1 (ja) 電気掃除機
JP2023064310A (ja) 吸込口体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WO2020262633A1 (ja) 電気掃除機
JP2023064308A (ja) 回転清掃体、吸込口体、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2023064309A (ja) 吸込口体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WO2012165054A1 (ja) 電気掃除機
JP6724500B2 (ja) 吸込具
JP6960068B1 (ja) 電気掃除機
JP6980060B1 (ja) 電気掃除機
JP6799189B1 (ja) 電気掃除機
JP6818808B2 (ja)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その集塵装置
JP5567394B2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WO2022070320A1 (ja) ダストユニットと掃除機
JP5172415B2 (ja) 電気掃除機
JP5818558B2 (ja) 電気掃除機
JP2022140431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22140172A (ja) 電気掃除機
JP3889415B2 (ja) 電気掃除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