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7963B - 一种智能调节机柜制冷量的调节方法及智能调节机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调节机柜制冷量的调节方法及智能调节机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7963B
CN116017963B CN202310308799.XA CN202310308799A CN116017963B CN 116017963 B CN116017963 B CN 116017963B CN 202310308799 A CN202310308799 A CN 202310308799A CN 116017963 B CN116017963 B CN 1160179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abinet
result
heigh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087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17963A (zh
Inventor
谭小敢
徐鹏乐
周建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tct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tct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tct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tct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087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79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7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7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179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79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调节机柜制冷量的调节方法及智能调节机柜,本发明解决的问题:空调器在给机柜进行制冷时,制冷量浪费严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调节机柜制冷量的调节方法,调节方法包括:实时检测第一机柜内的环境温度,得到第一温度结果;将第二机柜划分为多个高度区间,并根据高度区间对第二机柜进行监测,实时获取第二机柜在每个高度区间内的温度,得到区域温度结果;根据空间利用率和运行负荷计算各个高度区间的散热效率;根据散热效率对区域温度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区域修正结果;根据区域修正结果调整空调器的出风风向。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调节机柜制冷量的调节方法及智能调节机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调节机柜制冷量的调节方法及智能调节机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服务器、网络交换机、大型计算机等IT设备应用不断增多,数据中心规模不断扩大,IT设备的散热密度也显著增加。机柜内部往往会放置多个负载件,而多个机柜又会并排放置,方便维护管理,为了确保机柜能够正常的工作,需要让机柜时刻处于正常的温度范围内,现有技术采用超额的制冷量对整个机房进行制冷,但是这种模式下,空调器的输出功率过大,制冷量浪费严重,尤其是在机柜的负载率不高的情况下,因此,如何合理的控制空调器的输出功率,并保证机柜的正常工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空调器在给机柜进行制冷时,制冷量浪费严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调节机柜制冷量的调节方法,机柜包括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第二机柜有多个,多个第二机柜设于第一机柜的内部,调节方法包括:实时检测第一机柜内的环境温度,得到第一温度结果;将第二机柜划分为多个高度区间,并根据高度区间对第二机柜进行监测,实时获取第二机柜在每个高度区间内的温度,得到区域温度结果;获取第一机柜的空间利用率以及第二机柜在各个高度区间内的运行负荷,根据空间利用率和运行负荷计算各个高度区间的散热效率;根据散热效率对区域温度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区域修正结果;根据区域修正结果与散热效率判定是否需要调节制冷量;若是,则将区域修正结果与第一温度结果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根据第一比较结果调整空调器的出风温度;根据区域修正结果调整空调器的出风风向;若否,则空调器保持当前制冷量继续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温度结果的检测,对第二机柜的正常工作温度进行了限定,以第一温度结果为标准判断第二机柜的温度是否异常,区域温度结果的检测,能够更直观的检测出第二机柜上发生温度异常的区域,区域修正结果的设置,便于空调器针对该区域进行制冷量调节,在保证第二机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空调器的制冷量增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二机柜划分为多个高度区间,并根据高度区间对第二机柜进行监测,实时获取第二机柜在每个高度区间内的温度,得到区域温度结果,具体包括:沿第二机柜的高度方向设置多个温度检测点,相邻的温度检测点之间形成多个高度区间;获取温度检测点的温度,根据相邻的两个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计算区域温度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多个温度检测点的设置,让第二机柜上各个高度区间的平均温度能够直观的体现,避免了因为机柜高度过高,平均温度不好检测的问题,区域温度结果的设置,让空调器能够确定第二机柜上温度异常的区域,以便调整空调器的工作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温度检测点的温度,根据相邻的两个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计算区域温度结果,包括:将相邻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温度差值;当第一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区域温度结果为相邻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的较大值;当第一温度差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区域温度结果为相邻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的平均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温度阈值,让区域温度结果能够根据不同温度检测点之间的温差进行调整,让区域温度结果更加准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第一机柜的空间利用率以及第二机柜在各个高度区间内的运行负荷,根据空间利用率和运行负荷计算各个高度区间的散热效率,具体包括:根据空间利用率计算第一机柜的换热强度;获取各个高度区间内第二机柜内部运行的负载量,以及各个高度区间的高度值;根据负载量与换热强度计算各个高度区间的发热效率;根据高度值与换热强度计算各个高度区间的散热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一机柜的空间利用率对第二机柜的基础散热效果进行计算,在分析第二机柜的散热情况时,能够结合第一机柜内部的环境进行判断,同时通过负载量对每个高度区间的发热效率和散热效率进行单独计算,能够更精确的判断出第二机柜上每个高度区间的温度变化,便于空调器针对不同高度上的温度变化进行工作模式的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散热效率对区域温度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区域修正结果,具体包括:根据散热效率计算高度值带来的温度变化值;根据温度变化值与区域温度结果计算第二机柜在当前高度区间内的最高温度;根据最高温度修正区域温度结果,得到区域修正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根据散热效率和温度变化值对每个高度区间的区域温度结果进行校正,减小相邻的温度检测点之间的高度差带来的影响,让每个高度区间内的最高温度更加准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温度变化值与区域温度结果计算第二机柜在当前高度区间内的最高温度,包括:计算相邻的温度检测点之间的温度差值,得到第一温差结果;当温度变化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差结果时,最高温度为相邻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的较大值;当温度变化值小于第一温差结果时,计算温度变化值与第一温差结果之间的温差,得到第二温度差值;根据第二温度差值与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计算高度区间内的最高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减小相邻的温度检测点之间的高度差带来的影响,让每个高度区间内的最高温度更加准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区域修正结果调整空调器的出风风向,具体包括:将区域修正结果与相邻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根据第二比较结果调整空调器的出风风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区域修正结果的设置,让每个高度区间的温度更加精确,便于空调器针对不同的高度区间进行制冷量的调节,预防第二机柜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调节机柜,该智能调节机柜的制冷量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调节方法进行调节,该调节方法具有上述调节方法全部技术特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待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制冷量调节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制冷量调节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制冷量调节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制冷量调节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图5为本发明制冷量调节方法的流程图之五;
图6为本发明智能调节机柜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第一机柜;120-第二机柜;130-空调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调节机柜制冷量的调节方法,机柜包括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第二机柜有多个,多个第二机柜设于第一机柜的内部,调节方法包括:
S100、实时检测第一机柜内的环境温度,得到第一温度结果;
S200、将第二机柜划分为多个高度区间,并根据高度区间对第二机柜进行监测,实时获取第二机柜在每个高度区间内的温度,得到区域温度结果;
S300、获取第一机柜的空间利用率以及第二机柜在各个高度区间内的运行负荷,根据空间利用率和运行负荷计算各个高度区间的散热效率;
S400、则根据散热效率对区域温度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区域修正结果;
S500、根据区域修正结果与散热效率判定是否需要调节制冷量;
S510、若是,则将区域修正结果与第一温度结果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根据第一比较结果调整空调器的出风温度,
S520、根据区域修正结果与区域温度结果调整空调器的出风风向;
S530、若否,则空调器保持当前制冷量继续工作。
参见图1,在步骤S100中,第一机柜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第一机柜内部的整体温度进行检测,得到第一温度结果,第一机柜内部设有空调器,用于降低第一机柜内部的温度,同时,在第二机柜之间也间隔设置有空调器,空调器的高度与第二机柜的高度一致,第二机柜在工作时,部分区域的温度会高于周边的温度,若要降低整个第一机柜内部的温度,则需要大幅度的提高空调器的输出功率,在温度降低的过程中,制冷量浪费严重,此时,可以通过间隔设置的空调器对第二机柜上的特定位置进行降温,控制空调器以合理的功率运行,避免制冷量的浪费。
参见图2,在步骤S200中,通常情况下,第二机柜在第一机柜的内部并排设置,两排相邻的第二机柜之间会留下走道,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二机柜进行检修,在第二机柜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对每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进行实时的检测,得到区域温度结果,得到区域温度结果的步骤具体如下:
S210、沿第二机柜的高度方向设置多个温度检测点,相邻的温度检测点之间形成多个高度区间;
S220、获取温度检测点的温度,根据相邻的两个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计算区域温度结果。
在步骤S210中,每个第二机柜沿高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温度传感器能够分别检测第二机柜在该高度的温度值,两个相邻的温度传感器之间形成一个高度区间,位于最下端的温度传感器与安装面之间也形成一个高度区间,举例来说,第二机柜的高度为42U,在高度为0、6U、12U、18U、24U、30U、36U以及42U的位置均安装温度传感器,形成(0,6U)、[6U,12U)、[12U,18U)、[18U,24U)、[24U,30U)、[30U,36U)、[36U,42U]这7个高度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U是一种表示服务器外部尺寸的单位,1U约等于4.445cm,在第二机柜内部安装负载时,服务器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均为U的倍数,因此,相邻的温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也选取为U的倍数,能够避免同一个服务器位于两个不同的高度区间内。温度检测点的个数可以根据第二机柜的高度进行调整,也可以根据第二机柜内部的服务器的数量调整相邻的温度检测点之间的距离,在服务器排布密集的地方,可以适当的缩短两个温度检测点之间的距离。
多个温度检测点的设置,避免了因为第二机柜的高度过高而带来的检测误差,提升了第二机柜温度检测的稳定性。
在步骤S220中,获取每个温度检测点检测到的温度,然后将通过相邻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计算这两个温度检测点之间的高度区间的区域温度结果,举例来说,高度在6U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为T1,高度在12U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为T2,则通过T1和T2来计算[6U,12U)这个高度区间区域温度结果,具体计算步骤包括:
S221、将相邻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温度差值;
S221a、当第一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区域温度结果为相邻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的较大值;
S221b、当第一温度差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区域温度结果为相邻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的平均值。
在步骤S221中,将T1和T2的作差比较后取绝对值,得到第一温度差值,记第一温度差值为△Ta,以步骤S220中的温度数据为例,计算公式如下:
△Ta=| T1- T2| 。
在S221a中,根据不同的第一温度差值来确定该区域内的区域温度结果,在第二机柜工作时,并不是第二机柜内所有的设备都处于运行状态,在机柜内放置的服务器相同的情况下,一个高度区间内运行的服务器越多,该高度区间内的温度也就越高,因此,在确定区域温度结果时,需要判断相邻的温度检测点之间的温度差,在高度方向上,相隔的距离越远,受到其他高度区间所带来的温度的影响就越小,若是温度差值较大,说明第二机柜上的两个温度检测点的温度受到了相邻的高度区间的影响,若是温度差值较小,说明该高度区间的最高温度可以通过相邻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进行计算,因此,通过设定第一温度阈值,来初步判定该高度区间的区间温度,得到区域温度结果。
在步骤S221a中,通过设定第一温度阈值,来比较第一温度差值的大小,第一温度阈值与第二机柜的设定工作温度有关,第二机柜的设定工作温度越高,第一温度阈值也就越大,通常情况下,第一温度阈值在0.5℃至1℃之间。记区域温度结果为S1,举例来说,当△Ta=0.8℃,第一温度阈值为0.7℃时,此时第一温度差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若T1和T2之间的最大值为30℃,则S1=30℃。在第二机柜运行的过程中,首先要避免机柜温度过高,因此在判定区域温度结果时,以T1和T2之间的最大值作为判定标准,保证第二机柜的正常运行。
在步骤S221b中,当△Ta=0.8℃,第一温度阈值为0.9℃时,若T1=30.8℃,T2=30℃,此时第一温度差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S1=(T1+T2)/2=30.4℃,当确定了高度区间内的发热点后,根据两点之间温度的平均值作为区域温度结果。
区域温度结果的检测,让第二机柜上每个高度区间内的温度能够更直观的体现,通过设置第一温度阈值,让区域温度结果能够根据不同温度检测点之间的温差进行调整,让区域温度结果更加准确。
参见图3,进一步的,步骤S300具体包括:
S310、根据空间利用率计算第一机柜的换热强度;
S320、获取各个高度区间内第二机柜内部运行的负载量,以及各个高度区间的高度值;
S330、根据负载量与换热强度计算各个高度区间的发热效率;
S340、根据高度值与换热强度计算各个高度区间的散热效率。
在步骤S310中,记第一机柜的容积为L1,第二机柜的摆放体积为L2,计算得到空间利用率P=(L1-L2)/L1;运行负荷在第二机柜的控制面板处能够直接获取,运行负荷表示第二机柜内部运行的服务器的高度,记运行负荷为X,X的取值范围为0%至100%,换热强度E=X·P。
在步骤S320中,根据运行的服务器所在的位置,获取在每个高度区间内运行的服务器的数量。
在步骤S330中,可以理解的,在一个高度区间内,负载量越多,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换热强度随着空间利用率的提升而提升,即空间利用率越高,同等状态下机房的散热难度就越小,在相同的空间利用率下,换热强度随着第二机柜容积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第二机柜的材料对应的导热系数,来计算第二机柜的发热效率,第二机柜通常采用铝作为材料,铝的导热系数为237w/mk。
以步骤S210中的数据为例,第二机柜的高度为42U,共有7个高度区间,每个高度区间的高度值均为6U,即H0=6U,内部设有服务器20个,每个服务器的高度均为U,即H1=1U,此时运行的服务器的数量为15个,在[12U,18U)这个高度区间内放置有4个服务器,其中2台服务器处于工作状态,即Y=2,此时第二机柜整体的运行负荷为15除以42约等于35.7%,取L1=4000m³,L2=3200m³,则P=(4000-3200)÷4000=20%。
在步骤S340中,每个高度区间内的散热效率与该高度区间内放置的负载量有关,负载量越大,散热效率越低,负载量越小,散热效率越高,散热效率的计算方法与发热效率的计算方法一致,通过导热系数进行计算,最后根据发热效率和散热效率的比较结果进行判断,若发热效率大于散热效率,则该高度区间的温度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不断提升,此时需要通过空调器针对该高度区域进行降温,若发热效率小于散热效率,则该高度区间的温度会随着工作时间逐渐靠近第一温度结果。
通过第一机柜的空间利用率对第二机柜的基础散热效果进行计算,在分析第二机柜的散热情况时,能够结合第一机柜内部的环境进行判断,同时通过负载量对每个高度区间的发热效率和散热效率进行单独计算,能够更精确的判断出第二机柜上每个高度区间的温度变化,便于空调器针对不同高度上的温度变化进行工作模式的控制。
参见图4,进一步的,在步骤S400中,当区域温度结果检测完毕后,空调器的控制系统得到了第二机柜上每个高度区间内的温度结果,因为高温热点大部分情况下都不在温度检测点的位置,在第二机柜的散热作用下,温度检测点所检测到的温度值并非是该高度区间的最高温度值,因此,需要对区域温度结果进行修正,具体修正方式如下:
S410、根据散热效率计算高度值带来的温度变化值;
S420、根据温度变化值与第一温度结果计算第二机柜在当前高度区间内的最高温度;
S430、根据最高温度修正区域温度结果,得到区域修正结果。
在步骤S410中,可以理解的,散热效率越高,在相同的距离下所降低的温度也就越高,因此,在不同的高度值下,具有不同的温度变化值,通常情况下,相同的散热效率,温度检测点与高温热点之间的距离越远,温度降低的幅度越大,温度检测点与高温热点之间距离相同的情况下,散热效率越高,温度降低的幅度越大,为了提升区域温度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计算每个高度区间在当前散热效率下的温度变化值。
在步骤S420中,得到温度变化值后,根据相邻的两个温度检测点之间的温度差值便能够计算出高度区间内的最高温度,得到最高温度的具体步骤如下:
S421、计算相邻的所述温度检测点之间的温度差值,得到第一温差结果;
S422、当温度变化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差结果时,最高温度为相邻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的较大值;
S423、当温度变化值小于第一温差结果时,计算温度变化值与第一温差结果之间的温差,得到第二温度差值;
S424、根据第二温度差值与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计算高度区间内的最高温度。
在步骤S422中,第一温差结果通过计算得到后,将第一温差结果与温度变化值进行计算,温度变化值代表着这个高度区间在最大散热面积下,能够散发的热量,举例来说,在[6U,12U)这个高度区间内,高度为6U处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为30℃,高度为12U处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为30.8℃,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第一温度阈值为0.9℃,温度变化值为1℃,根据步骤S221b中的计算方式,此时的区域温度结果为30.4℃,但是因为温度变化值大于了第一温差结果,说明在12U的上端具有更高的温度,所以,该高度区间的最高温度为30.8℃。
在步骤S423中,若温度变化值小于第一温差结果,说明温度检测点所检测到的最高温度是经过散热后得到的数据,而高度区间的最高温度一定大于两个温度检测点之间的最大值,此时,需要计算温度变化值与第一温差结果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高度区间的最高温度。
在步骤S424中,先假定其中一个温度检测点的温度为高度区间的最大温度,并根据温度变化值推算出另一个温度检测点的温度,将推算出的温度与实际的该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温度差值,根据第二温度差值的大小计算出高度区间内最高温度的位置,最后根据温度变化值和最高温度的位置计算出高度区间的最高温度。
记6U处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为Ta,12U处的温度检测点的温度为Tb,温度变化值为△T,取Ta=31.5℃,Tb=31.5℃,△T=1℃,先假定Tb为[6U,12U)这个高度区间的最高温度,根据△T,可以得出Ta应为30.5℃,而此时Ta=31.5℃,说明Tb与Ta的数值都是经过散热后得到的,高度区间的最高温度应大于31.7℃,此时根据△T计算最高温度在高度区间内的具体位置,根据散热面积进行等比进行换算,高度区间的最高温度为32℃,若取Ta=31℃,Tb=31.7℃,△T=1℃,根据△T,可以得出Ta应为30.7℃,此时Ta与Tb的差值为0.7℃,0.7℃在当前的温度变化值的情况下为4.2U的散热距离,最高温度点距离12U处的距离为B,最高温度点距离6U处的距离为A,根据计算可得:
A+B=6U;
A-B=4.2U;
解得A=5.1U,B=0.9U,此时,最高温度点的高度为11.1U,最高温度点的温度为:31.7+0.9÷6=31.85℃。
根据散热效率和温度变化值对每个高度区间的区域温度结果进行校正,减小相邻的温度检测点之间的高度差带来的影响,让每个高度区间内的最高温度更加准确。
进一步的,在步骤S430中,在最高温度高于第一温度结果时,直接将最高温度的数值替换区域温度结果,得到区域修正结果,在最高温度低于第一温度结果时,将最高温度与第一温度结果相加求平均值,得到的结果作为区域修正结果。
参见图5,进一步的,在步骤S500中,当区域修正结果的数值大于第一温度结果时,且在当前散热效率下无法恢复正常温度时,需要控制空调器对该高度区间增大制冷量,制冷量的调节步骤具体如下:
S510、若是,则将区域修正结果与第一温度结果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根据第一比较结果调整空调器的出风温度;
S520、根据区域修正结果与区域温度结果调整空调器的出风风向;
在步骤S510中,将区域温度结果与第一温度结果进行比较,若在当前散热效率下,该高度区间内的温度会持续升高,则需要控制空调器对指定区域进行降温,避免温度过高而影响第二机柜的正常运行。
在出风温度调整的过程中,空调器根据最高温度与正常温度的比值,对当前的出风温度进行同比降低,举例来说,区域修正结果为31.85℃,当前空调器的出风温度为25℃,第二机柜的正常工作温度为30℃,此时,第二机柜的相对正常温度上升的百分比为6.16%,因此,空调器的出风温度同比下调,出风温度的计算公式为:
25×(1-6.16%)=23.46℃,最终数据保留一位小数,即需要将出风温度调整为23.5℃。
在步骤S520中,空调器的出风风向根据最高温度的具体位置进行调整,当最高温度点的高度为11.1U时,空调器的出风风向也随之调整至该高度,确保制冷量第一时间达到发热点。
出风温度的调整,让制冷量增大的幅度能够与高度区间内温度上升的幅度进行匹配,避免出风温度调整过大,导致制冷量浪费,出风风向的调整也让冷空气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对应的高度区间,提升了制冷的效率。
在步骤S530中,若区域温度结果小于第一温度结果,则无需对制冷量进行调节,若区域温度结果大于第一温度结果,则根据散热效率判断该温度是否能够在当前换热强度下降低,若能够降低,也无需调整空调器的制冷量。
区域修正结果的设置,让每个高度区间的温度更加精确,便于空调器针对不同的高度区间进行制冷量的调节,预防第二机柜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热。
第一温度结果的检测,对第二机柜的正常工作温度进行了限定,以第一温度结果为标准判断第二机柜的温度是否异常,区域温度结果的检测,能够更直观的检测出第二机柜上发生温度异常的区域,区域修正结果的设置,让,便于空调器针对该区域进行制冷量调节,在保证第二机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空调器的制冷量增量。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调节机柜,该智能调节机柜的制冷量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调节方法进行调节,该智能调节机柜包括第一机柜110与第二机柜120,第二机柜120并排设置于第一机柜110内,多个第二机柜120形成机柜组,相邻的机柜组之间设有空调器130,空调器130采用多联机系统,第一机柜110的内部的温度也通过空调器130进行维持,穿插在第二机柜120之间的空调器130针对第二机柜120的不同高度区间进行出风调节,在没有温度异常的情况下并不开启,通常情况下,两个第二机柜120并排设置形成一个机柜组,机柜组之间的空调器130能够向对面的两个机柜组进行针对式的制冷,以此实现对每一个第二机柜120的每个高度区间的温度进行调整,避免制冷量的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机柜120在第一机柜110内部的排布方式不受限制,只要确保每一个第二机柜120均可以受到空调器130的针对式制冷即可,优选的,多个第二机柜120也可环形排布。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智能调节机柜制冷量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包括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所述第二机柜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机柜设于所述第一机柜的内部,所述调节方法包括:
实时检测所述第一机柜内的环境温度,得到第一温度结果;
将所述第二机柜划分为多个高度区间,并根据所述高度区间对所述第二机柜进行监测,实时获取所述第二机柜在每个所述高度区间内的温度,得到区域温度结果;
获取所述第一机柜的空间利用率以及所述第二机柜在各个所述高度区间内的运行负荷,根据所述空间利用率和所述运行负荷计算各个所述高度区间的散热效率;
根据所述散热效率对所述区域温度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区域修正结果;
根据所述区域修正结果与所述散热效率判定是否需要调节制冷量;
若是,则将所述区域修正结果与所述第一温度结果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调整空调器的出风温度;
根据所述区域修正结果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出风风向;
若否,则所述空调器保持当前制冷量继续工作;
所述将所述第二机柜划分为多个高度区间,并根据所述高度区间对所述第二机柜进行监测,实时获取所述第二机柜在每个所述高度区间内的温度,得到区域温度结果,具体包括:
沿所述第二机柜的高度方向设置多个温度检测点,相邻的所述温度检测点之间形成多个所述高度区间;
获取所述温度检测点的温度,根据相邻的两个所述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计算所述区域温度结果;
所述获取所述温度检测点的温度,根据相邻的两个所述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计算所述区域温度结果,包括:
将相邻的所述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温度差值;
当所述第一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区域温度结果为相邻的所述温度检测点的温度的较大值;
当所述第一温度差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区域温度结果为相邻的所述温度检测点的温度的平均值;
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机柜的空间利用率以及所述第二机柜在各个所述高度区间内的运行负荷,根据所述空间利用率和所述运行负荷计算各个所述高度区间的散热效率,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空间利用率计算所述第一机柜的换热强度;
获取各个所述高度区间内所述第二机柜内部运行的负载量,以及各个所述高度区间的高度值;
根据所述负载量与所述换热强度计算各个所述高度区间的发热效率;
根据所述高度值与所述换热强度计算各个所述高度区间的散热效率;
所述根据所述散热效率对所述区域温度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区域修正结果,具体包括:
根据散热效率计算所述高度值带来的温度变化值;
根据所述温度变化值与所述区域温度结果计算所述第二机柜在当前所述高度区间内的最高温度;
根据所述最高温度修正所述区域温度结果,得到所述区域修正结果;
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变化值与所述区域温度结果计算所述第二机柜在当前所述高度区间内的最高温度,包括:
计算相邻的所述温度检测点之间的温度差值,得到第一温差结果;
当所述温度变化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温差结果时,所述最高温度为相邻的所述温度检测点的温度的较大值;
当所述温度变化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差结果时,计算温度变化值与第一温差结果之间的温差,得到第二温度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差值与所述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计算所述高度区间内的最高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节机柜制冷量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区域修正结果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出风风向,具体包括:
将区域修正结果与相邻的所述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出风风向。
3.一种智能调节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的制冷量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节方法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调节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柜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柜内,多个所述第二机柜形成机柜组,相邻的所述机柜组之间设有所述空调器。
CN202310308799.XA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智能调节机柜制冷量的调节方法及智能调节机柜 Active CN1160179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8799.XA CN116017963B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智能调节机柜制冷量的调节方法及智能调节机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8799.XA CN116017963B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智能调节机柜制冷量的调节方法及智能调节机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7963A CN116017963A (zh) 2023-04-25
CN116017963B true CN116017963B (zh) 2023-06-16

Family

ID=86030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08799.XA Active CN116017963B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智能调节机柜制冷量的调节方法及智能调节机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79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02652B (zh) * 2023-11-07 2024-03-15 浙江德塔森特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机房的节能调节方法和节能调节装置
CN117615547A (zh) * 2023-11-13 2024-02-27 东莞市鑫誉精密智造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柜体散热情况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17529069B (zh) * 2024-01-08 2024-04-05 浙江德塔森特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峰谷电应用控制方法以及管控服务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3434A (zh) * 2016-04-29 2017-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温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9963445A (zh) * 2019-04-08 2019-07-02 突破电气(天津)有限公司 多级调控智能精密送风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740617A (zh) * 2019-10-15 2020-01-31 青岛海信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机架式变频空调控制方法和机架式变频空调
CN113091262A (zh) * 2021-04-12 2021-07-09 国家计算机网络信息与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数据中心温湿度设定值确定方法
CN114615872A (zh) * 2022-03-31 2022-06-10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制丝车间电控柜散热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23918B2 (ja) * 1999-10-19 2001-10-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多室形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US20160037689A1 (en) * 2011-01-25 2016-02-04 Guangzhou Holdstor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Intelligent combination-type energy-saving cabinet
JP5525465B2 (ja) * 2011-01-31 2014-06-18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空調機運転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103926B2 (ja) * 2012-12-27 2017-03-29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空調機運転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4654538A (zh) * 2013-11-21 2015-05-27 深圳市中兴康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风量输出的方法及装置
DE202014104040U1 (de) * 2014-08-28 2014-09-29 ELMEKO GmbH + Co. KG Temperiereinrichtung zum Regulieren der Temperatur in einem Raum und Schaltschrank mit einer derartigen Temperiereinrichtung
FR3028134B1 (fr) * 2014-11-03 2016-12-23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Procede de selection d'une architecture d'armoire electrique, produit programme d'ordinateur et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de selection associes
CN106163217B (zh) * 2015-04-13 2020-06-2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调温机柜
CN105045949B (zh) * 2015-05-26 2018-05-04 浙江中控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步进式加热炉钢坯温度建模及在线校正方法
CN106211721B (zh) * 2016-08-30 2019-05-24 北京思博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智能气流优化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数据中心
WO2018120717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500717B (zh) * 2019-08-19 2021-04-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风量修正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空调系统
CN212519772U (zh) * 2020-05-26 2021-02-09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新风双冷却系统
CN112594817A (zh) * 2020-12-24 2021-04-02 武汉工程大学 节能型数据机房的冷却系统及方法
CN113251630A (zh) * 2021-04-26 2021-08-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智能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3175740B (zh) * 2021-04-28 2022-10-14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数据中心
CN113727588B (zh) * 2021-09-03 2022-11-0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机房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机房、设备和介质
CN114401621A (zh) * 2022-01-21 2022-04-26 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的入风温度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5013951B (zh) * 2022-08-08 2022-11-08 浙江德塔森特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据机房的智能监测方法和数据机房
CN115315150A (zh) * 2022-08-12 2022-11-08 深圳市臻荣通讯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机房空调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843170A (zh) * 2022-12-16 2023-03-24 广东志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机房空调节能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3434A (zh) * 2016-04-29 2017-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温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9963445A (zh) * 2019-04-08 2019-07-02 突破电气(天津)有限公司 多级调控智能精密送风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740617A (zh) * 2019-10-15 2020-01-31 青岛海信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机架式变频空调控制方法和机架式变频空调
CN113091262A (zh) * 2021-04-12 2021-07-09 国家计算机网络信息与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数据中心温湿度设定值确定方法
CN114615872A (zh) * 2022-03-31 2022-06-10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制丝车间电控柜散热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7963A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17963B (zh) 一种智能调节机柜制冷量的调节方法及智能调节机柜
US6868682B2 (en) Agent based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ergy management
US11093017B2 (e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optimizing power consumption
CN102486181B (zh) 一种调整封闭式设备内温度的控温装置及控温方法
KR100831854B1 (ko) 프로세서, 프로세서 시스템, 온도추정장치, 정보처리장치및 온도추정방법
JP6295867B2 (ja)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空調制御方法
US20130317654A1 (en)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and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JP6790889B2 (ja) 温度予測システムおよび温度予測方法
US2014000298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ope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data center
US9883617B2 (en)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data center
CN110778516A (zh) 一种显示屏控制器的风扇调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567739B (zh) 一种散热器散热状态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133286A (zh) 一种机房温度参数分布场三维图的生成与分析方法和系统
JP5672099B2 (ja) 電子機器を搭載した装置、電子機器を搭載した装置の冷却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子機器を搭載した装置の冷却方法
TW201445295A (zh) 風扇轉數控制系統及方法
JP6103926B2 (ja) 空調機運転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6600553B (zh) 一种室内服务器动态降温控制方法及系统
JPS59231369A (ja) 冷水温度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EP2575003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ssignment of loads of data center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JP7213049B2 (ja) ファン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サーバーラック、および空調管理システム
CN106895547A (zh) 自适应自动计算机机房空调crac主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06118837A (ja) 空調機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空調機制御方法
CN112105225B (zh) 一种散热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JP2009162412A (ja) 空調制御装置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CN117529069B (zh) 一种数据中心峰谷电应用控制方法以及管控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