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7934A - 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双循环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双循环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7934A
CN116017934A CN202211550803.5A CN202211550803A CN116017934A CN 116017934 A CN116017934 A CN 116017934A CN 202211550803 A CN202211550803 A CN 202211550803A CN 116017934 A CN116017934 A CN 116017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mode
fluorine pump
refrigeration
refrigera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508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冠明
贺群
张文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15508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79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7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79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双循环制冷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确定制冷模式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时,向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其中,第一制冷模式是由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第二制冷模式是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频率调节指令用于指示压缩机降低运行频率;在压缩机响应频率调节指令后,获取储液罐的当前液位,其中,储液罐用于存储制冷剂;在当前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向氟泵发送启动指令,其中,启动指令用于指示氟泵进入运行模式。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氟泵与压缩机串联的双循环制冷系统中,压缩机运行向氟泵运行切换过程中,容易造成氟泵气蚀或空载,降低空调器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双循环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双循环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计算机房设备发热量大,且常年都在运行,所以需要全年制冷,为节能减排,很多空调制造商研制出压缩机和氟泵双循环系统空调;在夏季室外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主要采用压缩机制冷的模式,在冬季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主要采用氟泵制冷模式,达到节能的目的。氟泵与压缩机串联的双循环制冷系统中,存在压缩机运行与氟泵运行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压缩机运行向氟泵运行切换过程中,整个系统压力降低,容易造成氟泵气蚀或空载,严重影响了氟泵的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氟泵与压缩机串联的双循环制冷系统中,压缩机运行向氟泵运行切换过程中,容易造成氟泵气蚀或空载,降低空调器的稳定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双循环制冷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氟泵与压缩机串联的双循环制冷系统中,压缩机运行向氟泵运行切换过程中,容易造成氟泵气蚀或空载,降低空调器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在确定制冷模式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时,向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其中,所述第一制冷模式是由所述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所述第二制冷模式是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所述频率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压缩机降低运行频率;在所述压缩机响应所述频率调节指令后,获取储液罐的当前液位,其中,所述储液罐用于存储制冷剂;在所述当前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向所述氟泵发送启动指令,其中,所述启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氟泵进入运行模式。
可选地,确定制冷模式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包括:获取当前室外温度;在所述当前室外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确定需要从所述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制冷模式。
可选地,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向所述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的同时,向节流部件发送开度调节指令,其中,所述开度调节指令用于指示减小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所述节流部件用于调节从所述储液罐流出的所述制冷剂的流量。
可选地,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向所述氟泵发送启动指令时,触发第一旁通回路上的第一单向阀关闭,以导通所述第二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回路,其中,所述第一旁通回路与所述氟泵并联。
可选地,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确定所述氟泵响应所述启动指令的时长达到预定时长后,触发第二旁通回路上的第二单向阀开启,关闭所述压缩机,以关闭所述第一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回路,其中,所述第二旁通回路与所述压缩机并联。
可选地,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制冷模式由所述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制冷模式的过程中,获取室内温度变化信息;基于所述室内温度变化信息调节节流部件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制冷模式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时,向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其中,所述第一制冷模式是由所述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所述第二制冷模式是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所述频率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压缩机降低运行频率;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压缩机响应所述频率调节指令后,获取储液罐的当前液位,其中,所述储液罐用于存储制冷剂;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向所述氟泵发送启动指令,其中,所述启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氟泵进入运行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室外温度;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室外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确定需要从所述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制冷模式。
可选地,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向所述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的同时,向节流部件发送开度调节指令,其中,所述开度调节指令用于指示减小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所述节流部件用于调节从所述储液罐流出的所述制冷剂的流量。
可选地,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触发单元,用于在向所述氟泵发送启动指令时,触发第一旁通回路上的第一单向阀关闭,以导通所述第二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回路,其中,所述第一旁通回路与所述氟泵并联。
可选地,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触发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氟泵响应所述启动指令的时长达到预定时长后,触发第二旁通回路上的第二单向阀开启,关闭所述压缩机,以关闭所述第一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回路,其中,所述第二旁通回路与所述压缩机并联。
可选地,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制冷模式由所述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制冷模式的过程中,获取室内温度变化信息;调节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室内温度变化信息调节节流部件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双循环制冷系统,所述双循环制冷系统使用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所述电器设备包括上述中的双循环制冷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制冷模式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时,向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其中,第一制冷模式是由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第二制冷模式是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频率调节指令用于指示压缩机降低运行频率;在压缩机响应频率调节指令后,获取储液罐的当前液位,其中,储液罐用于存储制冷剂;在当前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向氟泵发送启动指令,其中,启动指令用于指示氟泵进入运行模式。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实现了只有压缩机的运转速度降低到使得储液罐的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才会触发氟泵启动的目的,达到了提高空调器在进行制冷模式切换时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也提高了空调器的可靠性,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氟泵与压缩机串联的双循环制冷系统中,压缩机运行向氟泵运行切换过程中,容易造成氟泵气蚀或空载,降低空调器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器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在确定制冷模式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时,向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其中,第一制冷模式是由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第二制冷模式是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频率调节指令用于指示压缩机降低运行频率。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循环制冷系统可以应用在空调器、冰箱等电器设备中。在该实施例中,以应用在空调器中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确定的空调器的制冷模式需要从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切换至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时,会触发向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的操作,以对压缩机的运转频率进行调整,以使得空调器能够平稳地从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切换至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
步骤S104,在压缩机响应频率调节指令后,获取储液罐的当前液位,其中,储液罐用于存储制冷剂。
在该实施例中,当压缩机接收到频率调节指令后,会响应于该频率调节指令,以降低压缩机运转频率,并需要获取储液罐的当前液位,以确定储液罐中制冷剂的当前液位,便于后续确定氟泵的开启时机。
步骤S106,在当前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向氟泵发送启动指令,其中,启动指令用于指示氟泵进入运行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在储液罐内制冷剂的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可以向氟泵发送启动指令,以控制氟泵基于该启动指令启动。
由上述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空调器的双循环制冷系统需要进行制冷模式切换时,即,当空调器的双循环制冷系统需要由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切换至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时,会触发频率调节指令的生成,并将该频率调节指令发送至压缩机,以使得压缩机基于该频率调节指令降低运转频率,同时在储液罐内制冷剂的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向氟泵发送启动指令,以启动氟泵,实现了只有压缩机的运转速度降低到使得储液罐的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才会触发氟泵启动的目的,达到了提高空调器在进行制冷模式切换时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也提高了空调器的可靠性。
容易注意到,由于在当空调器的双循环制冷系统需要由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切换至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时,会先控制压缩机的运转速度降低至能够使得储液罐中制冷剂的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才会触发氟泵启动,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氟泵在运行模式切换的过程中出现气蚀或空载从而影响氟泵使用寿命的情况,提高了空调机组在运行模式切换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氟泵与压缩机串联的双循环制冷系统中,压缩机运行向氟泵运行切换过程中,容易造成氟泵气蚀或空载,降低空调器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确定制冷模式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包括:获取当前室外温度;在当前室外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确定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在当前室外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才会确定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即,由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切换至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
例如,室外环境温度比较低,室内环境温度比较高时,可以利用自然冷源进行制冷,无需再利用压缩机进行压缩制冷。此时,可以利用氟泵驱动管道内的制冷剂快速进行室内外的热交换,这时只需要利用驱动氟泵运行的电能即可实现制冷目的,而驱动氟泵所需电能远远小于驱动压缩机所需的电能,从而可以节省驱动压缩机所需的大量电能,进而可以节省电能。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由于压缩机降低运转频率后,双循环制冷系统的回路中所需的制冷剂也会减少,此时需要减少双循环制冷系统的回路中的制冷剂。因此,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向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的同时,向节流部件发送开度调节指令,其中,开度调节指令用于指示减小节流部件的开度,节流部件用于调节从储液罐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
在该实施例中,在向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以降低压缩机的运转频率时,可以同时向节流部件发送开度调节指令,以减小节流部件的开度,进而减少双循环制冷系统的回路中的制冷剂,从而使得在双循环制冷系统的压力作用下,促使冷凝器中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储液罐中,而由于节流部件的开度减小,储液罐出来的制冷剂会减少,有效防止储液罐内制冷剂出现闪发。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向氟泵发送启动指令时,触发第一旁通回路上的第一单向阀关闭,以导通第二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回路,其中,第一旁通回路与氟泵并联。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在控制氟泵开启时,会关闭氟泵旁通回路(即,第一旁通回路)的单向阀(即,第一单向阀),从而可以导通氟泵制冷模式下的冷却回路,此时,氟泵与压缩机同时运行。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确定氟泵响应启动指令的时长达到预定时长后,关闭压缩机,触发第二旁通回路上的第二单向阀开启,以关闭第一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回路,其中,第二旁通回路与压缩机并联。
在该实施例中,当氟泵与压缩机同时运行时长达到预定时长时,可以确定氟泵完全开启。当确定氟泵完全启动后,会控制压缩机旁通回路(即,第二旁通回路)的单向阀(即,第二单向阀)开启,同时关闭压缩机,此时完全进入氟泵制冷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压缩机运行频率骤降对制冷模式切换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制冷模式由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的过程中,获取室内温度变化信息;基于室内温度变化信息调节节流部件的开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冷模式由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切换至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时,会根据空调器所在房间内的温度的变化情况调节节流部件的开度,以完成制冷模式的切换。由于在进行制冷模式的切换时,实时将空调器所在机房的温度变化情况作为参考因素,以调节节流部件的开度,通过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根据温度变化调节节流部件的开度,使得室内温度保持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内,进而用户能够有更加舒适的体验。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确定需要进行制冷模式切换时,并且切换操作是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切换至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时,控制压缩机降频率运行,以防止压缩机频率骤降,系统压力降低,造成的储液罐内制冷剂出现闪发的现象,同时可以控制节流部件开度减小,减少系统回路上的制冷剂,使储液罐内制冷剂液位升高;当检测到储液罐的液位上升至第二预设液位(即,预定液位)时,启动氟泵,关闭单向阀1(即,第一单向阀),在预定时长后,氟泵完全启动后,开启单向阀2(即,第二单向阀),关闭压缩机,根据空调器所在机房内温度变化调节节流装置(即,节流部件)的开度,完成制冷模式切换。
由上述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压缩机运行模式需要向氟泵运行模式切换时,通过控制模块(即,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中心)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同时将节流装置的开度减小;压缩机降低频率后,系统回路中需要的制冷剂会减少,在系统压力作用下,冷凝器中的液态制冷剂会进入到储液罐中,而由于节流装置开度的减小,储液罐出来的制冷剂会减少,这时,储液罐的液位会上升,当控制模块检测到储液罐的液位上升到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模块控制氟泵开启,并关闭氟泵旁通回路的单向阀1,此时,氟泵与压缩机同时运行,当氟泵完全启动后,控制模块控制压缩机旁通回路的单向阀2开启,并关闭压缩机,同时根据机房内的温度的变化情况调节节流装置的开度,完成模式的切换。在整个切换模式过程中,系统压力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避免了由于系统压力突然降低储液罐内制冷剂出现闪发,从而造成氟泵入口气蚀的现象;同时,机房内的温度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保证机组稳定地进行模式切换。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增加连接部件,仅仅通过对双循环制冷系统进行逻辑控制(通过逻辑方式控制,逐步调整各系统部件,能够使空调运行模式稳定可靠地进行切换)即可实现压缩机运行模式向氟泵运行模式的稳定切换,也即是,通过调节压缩机和节流装置的运行状态,从而调整储液罐的液位,保证氟泵正常启动运行,有效避免制冷循环系统压力的降低造成的储液罐内制冷剂出现闪发的现象,也能有效避免压缩机运行模式向氟泵运行模式切换时,氟泵出现气蚀或空载的情况,提高空调机组在运行模式切换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有效减小了对氟泵使用寿命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发送单元31,第一获取单元33以及第二发送单元35。
其中,第一发送单元31,用于在确定制冷模式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时,向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其中,第一制冷模式是由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第二制冷模式是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频率调节指令用于指示压缩机降低运行频率。
第一获取单元33,用于在压缩机响应频率调节指令后,获取储液罐的当前液位,其中,储液罐用于存储制冷剂。
第二发送单元35,用于在当前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向氟泵发送启动指令,其中,启动指令用于指示氟泵进入运行模式。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发送单元31,第一获取单元33以及第二发送单元35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6,三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实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由上可知,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记载的方案中,可以利用第一发送单元在确定制冷模式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时,向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其中,第一制冷模式是由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第二制冷模式是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频率调节指令用于指示压缩机降低运行频率;接着利用第一获取单元在压缩机响应频率调节指令后,获取储液罐的当前液位,其中,储液罐用于存储制冷剂;并利用第二发送单元在当前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向氟泵发送启动指令,其中,启动指令用于指示氟泵进入运行模式,实现了只有压缩机的运转速度降低到使得储液罐的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才会触发氟泵启动的目的,达到了提高空调器在进行制冷模式切换时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也提高了空调器的可靠性。
容易注意到,由于在当空调器的双循环制冷系统需要由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切换至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时,会先控制压缩机的运转速度降低至能够使得储液罐中制冷剂的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才会触发氟泵启动,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氟泵在运行模式切换的过程中出现气蚀或空载从而影响氟泵使用寿命的情况,提高了空调机组在运行模式切换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氟泵与压缩机串联的双循环制冷系统中,压缩机运行向氟泵运行切换过程中,容易造成氟泵气蚀或空载,降低空调器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单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室外温度;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当前室外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确定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向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的同时,向节流部件发送开度调节指令,其中,开度调节指令用于指示减小节流部件的开度,节流部件用于调节从储液罐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触发单元,用于在向氟泵发送启动指令时,触发第一旁通回路上的第一单向阀关闭,以导通第二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回路,其中,第一旁通回路与氟泵并联。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触发单元,用于在确定氟泵响应启动指令的时长达到预定时长后,触发第二旁通回路上的第二单向阀开启,关闭压缩机,以关闭第一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回路,其中,第二旁通回路与压缩机并联。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制冷模式由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的过程中,获取室内温度变化信息;调节单元,用于基于室内温度变化信息调节节流部件的开度。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双循环制冷系统,双循环制冷系统使用上述中任一项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其中,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双循环制冷系统包括:氟泵、压缩机、节流装置、蒸发器、单向阀1、单向阀2、冷凝器以及储液罐。需要说明的是,在储液罐中设置有液位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储液罐中的制冷剂的液位。当空调器处于氟泵制冷模式下时,双循环制冷系统的回路为:氟泵-节流装置-蒸发器-单向阀2-冷凝器-储液罐-氟泵;当空调器处于压缩机制冷模式下时,双循环制冷系统的回路为: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单向阀1-节流装置-蒸发器-压缩机。
由上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循环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凝结成液态,并在系统压力的推动下进入储液罐。储液罐设置有液位检测部件,能够实时反映储液罐制冷剂的液位,氟泵的入口与储液罐的出口相连,氟泵设置有旁通回路,回路上有单向阀1,氟泵未开启时制冷剂通过旁通回路完成循环;氟泵的出口与节流装置入口相连;节流装置通过管道依次与蒸发器、压缩机(设置有旁通回路,回路上有单向阀2,压缩机停机时制冷剂通过旁通回路完成循环)、冷凝器和储液罐相连。氟泵及其单向阀、压缩机及其单向阀、节流装置和储液罐上的液位检测部件均与控制模块连接。
当压缩机运行模式需要向氟泵运行模式切换时,通过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中心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同时将节流装置的开度减小;压缩机降低频率后,系统回路中需要的制冷剂会减少,在系统压力作用下,冷凝器中的液态制冷剂会进入到储液罐中,而由于节流装置开度的减小,储液罐出来的制冷剂会减少,这时,储液罐的液位会上升,当控制模块检测到储液罐的液位上升到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模块控制氟泵开启,并关闭氟泵旁通回路的单向阀1,此时,氟泵与压缩机同时运行,当氟泵完全启动后,控制模块控制压缩机旁通回路的单向阀2开启,并关闭压缩机,同时根据机房内的温度的变化情况调节节流装置的开度,完成模式的切换。在整个切换模式过程中,系统压力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避免了由于系统压力突然降低储液罐内制冷剂出现闪发,从而造成氟泵入口气蚀的现象;同时,机房内的温度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保证机组稳定地进行模式切换。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增加连接部件,仅仅通过对双循环制冷系统进行逻辑控制(通过逻辑方式控制,逐步调整各系统部件,能够使空调运行模式稳定可靠地进行切换)即可实现压缩机运行模式向氟泵运行模式的稳定切换,也即是,通过调节压缩机和节流装置的运行状态,从而调整储液罐的液位,保证氟泵正常启动运行,有效避免制冷循环系统压力的降低造成的储液罐内制冷剂出现闪发的现象,也能有效避免压缩机运行模式向氟泵运行模式切换时,氟泵出现气蚀或空载的情况,提高空调机组在运行模式切换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有效减小了对氟泵使用寿命的影响。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电器设备包括上述中的双循环制冷系统。
其中,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器设备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器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4所述的双循环制冷系统。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结构如上述实施例4中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该双循环制冷系统的结构还可以包括多于图4所示的各个部件,其中的部件也可以采用其他可替换的部件替换。
上述电器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空调器、冰箱等。
实施例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程序执行上述中任意一项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中,或者位于通信设备群中的任意一个通信设备中。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确定制冷模式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时,向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其中,第一制冷模式是由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第二制冷模式是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频率调节指令用于指示压缩机降低运行频率;在压缩机响应频率调节指令后,获取储液罐的当前液位,其中,储液罐用于存储制冷剂;在当前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向氟泵发送启动指令,其中,启动指令用于指示氟泵进入运行模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获取当前室外温度;在当前室外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确定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向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的同时,向节流部件发送开度调节指令,其中,开度调节指令用于指示减小节流部件的开度,节流部件用于调节从储液罐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向氟泵发送启动指令时,触发第一旁通回路上的第一单向阀关闭,以导通第二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回路,其中,第一旁通回路与氟泵并联。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确定氟泵响应启动指令的时长达到预定时长后,触发第二旁通回路上的第二单向阀开启,关闭压缩机,以关闭第一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回路,其中,第二旁通回路与压缩机并联。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制冷模式由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的过程中,获取室内温度变化信息;基于室内温度变化信息调节节流部件的开度。
实施例6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中任意一项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确定制冷模式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时,向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其中,所述第一制冷模式是由所述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所述第二制冷模式是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所述频率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压缩机降低运行频率;
在所述压缩机响应所述频率调节指令后,获取储液罐的当前液位,其中,所述储液罐用于存储制冷剂;
在所述当前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向所述氟泵发送启动指令,其中,所述启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氟泵进入运行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制冷模式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包括:
获取当前室外温度;
在所述当前室外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确定需要从所述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制冷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向所述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的同时,向节流部件发送开度调节指令,其中,所述开度调节指令用于指示减小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所述节流部件用于调节从所述储液罐流出的所述制冷剂的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向所述氟泵发送启动指令时,触发第一旁通回路上的第一单向阀关闭,以导通所述第二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回路,其中,所述第一旁通回路与所述氟泵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氟泵响应所述启动指令的时长达到预定时长后,触发第二旁通回路上的第二单向阀开启,关闭所述压缩机,以关闭所述第一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回路,其中,所述第二旁通回路与所述压缩机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制冷模式由所述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制冷模式的过程中,获取室内温度变化信息;
基于所述室内温度变化信息调节节流部件的开度。
7.一种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制冷模式需要从第一制冷模式切换至第二制冷模式时,向压缩机发送频率调节指令,其中,所述第一制冷模式是由所述压缩机驱动的制冷模式,所述第二制冷模式是由氟泵驱动的制冷模式,所述频率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压缩机降低运行频率;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压缩机响应所述频率调节指令后,获取储液罐的当前液位,其中,所述储液罐用于存储制冷剂;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向所述氟泵发送启动指令,其中,所述启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氟泵进入运行模式。
8.一种双循环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循环制冷系统使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9.一种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设备包括上述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循环制冷系统。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11.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2211550803.5A 2022-12-05 2022-12-05 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双循环制冷系统 Pending CN1160179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0803.5A CN116017934A (zh) 2022-12-05 2022-12-05 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双循环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0803.5A CN116017934A (zh) 2022-12-05 2022-12-05 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双循环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7934A true CN116017934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25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0803.5A Pending CN116017934A (zh) 2022-12-05 2022-12-05 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双循环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79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51800A (zh) * 2023-09-15 2023-10-2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双循环制冷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51800A (zh) * 2023-09-15 2023-10-2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双循环制冷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951800B (zh) * 2023-09-15 2024-01-0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双循环制冷系统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68028B (zh) 移动空调制冷除霜的方法、移动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08758972B (zh) 空调器制热化霜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1688713B (zh) 具有自由冷却泵起动程序的空调系统和方法
CN109405353B (zh) 回油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存储介质和三管制空调系统
US2021026271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mpressor to Switch Cylinder Mode,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System
CN111207485B (zh) 一种防冻结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水多联系统
CN112682910B (zh) 一种切换双动力冷却系统的运行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CN113137704A (zh) 热泵空调机组及其四通阀制热换向异常的修复方法
CN116017934A (zh) 双循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双循环制冷系统
CN113639442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控制方法
CN114517973B (zh) 空调分流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53249B (zh) 用于多联机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多联机空调
CN114216230A (zh)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JP2002013781A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111271832B (zh)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669784B (zh) 提升无水地暖机组启动时压缩机缺油的控制方法及三联供系统
CN11054222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79371A (zh) 空调停电补偿功能的分流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CN110895013B (zh) 水多联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水多联系统
CN107202460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60863A (zh) 一种冷水机组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54222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4222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1854A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42233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