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4568A - 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14568A CN116014568A CN202211066461.XA CN202211066461A CN116014568A CN 116014568 A CN116014568 A CN 116014568A CN 202211066461 A CN202211066461 A CN 202211066461A CN 116014568 A CN116014568 A CN 1160145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val
- type
- wiring
- switch
- interva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拓扑接线分析领域,提供一种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制定开关间隔的结构种类和分类原则,包括断路器间隔6类和隔离开关间隔2类;将开关设备划分入相应间隔类型,由开关间隔及其连接的设备,构建间隔拓扑关系;基于间隔拓扑关系,对待处理接线进行预处理,得到待处理接线的各开关间隔类型集合;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提高了主接线类型识别的准确度,为变电站防误规则判断提供了准确的静态数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拓扑接线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电站防误操作功能中,先通过画变电站的主接线图,建立每个设备与其引出的所有端点的数据模型,确定拓扑连接关系。在拓扑连接关系基础上,再通过人工标注间隔及属性、主接线类型。但是人工维护数据的工作量巨大,且人工标注错误也不可避免,从而导致了主接线类型识别的准确度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旨在提高主接线类型识别的准确度,为变电站防误规则判断提供准确的静态数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包括:
制定开关间隔的结构种类和分类原则,包括断路器间隔6类和隔离开关间隔2类;
将开关设备划分入相应间隔类型,由开关间隔及其连接的设备,构建间隔拓扑关系;
基于所述间隔拓扑关系,对待处理接线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接线的各开关间隔类型集合;
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定开关间隔的结构种类和分类原则,包括断路器间隔6类和隔离开关间隔2类,包括:
开关间隔类型分为断路器间隔和隔离开关间隔,断路器间隔类型确定为A类,隔离开关间隔类型确定为B类;
断路器间隔的组成特点为:以1个断路器为核心,包含与断路器直接连接的所有隔离开关;
根据隔离开关位置,断路器间隔分为6类:只有1个断路器,确定为A1类;有1个断路器,只有一侧有1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2类;有1个断路器,只有一侧有2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3类;有1个断路器,两侧各有1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4类;有1个断路器,一侧有1个隔离开关,另一侧有2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5类;有1个断路器,两侧各有2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6类;
隔离开关间隔的组成特点为:以1个隔离开关为核心,包含其两侧的其它隔离开关;
根据其它隔离开关位置,隔离开关间隔分为2类:只有1个隔离开关,确定为B1类;有1个隔离开关,其两侧各有1个隔离开关,确定为B2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包括:
若基于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确定符合角形接线特点,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角形接线;
其中,所述角形接线特点为:A4间隔类型集合中存在有开关间隔首尾相连的独立环,且所述独立环中至少存在三个开关间隔;在所述独立环中,每两个开关间隔之间连接一个B1间隔类型集合中的开关间隔。
所述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包括:
若基于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确定符合3/2或4/3接线特点,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3/2或4/3接线;
其中,所述3/2或4/3接线特点为:至少存在两个母线;两个母线之间所有开关间隔组成的串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中,开关间隔是A4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A1间隔类型集合和B1间隔类型集合中的间隔;两个母线之间的所有串中至少有一串存在三个断路器间隔或四个断路器间隔;若两母线之间只有2个串,则至少有1个母线不连接隔离开关间隔;
若最大断路器间隔数为3,则确定主接线类型为3/2接线;若最大断路器间隔数为4,则确定主接线类型为4/3接线。
所述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包括:
确定A1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A4间隔类型集合和B1间隔类型集合中,一端连接进出线的开关间隔,并将其另一端的端点存入至NQ集合;
将所述A1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2间隔类型集合和所述A4间隔类型集合中,符合条件的所有进出线间隔的公共端点存入至BUSQ集合,其中,所述条件为:进出线间隔只与所述B1间隔类型集合中的一个进出线间隔连接,且进出线名称不同;
若所述A1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2间隔类型集合和所述A4间隔类型集合中的非进出线间隔,一端连接BUSQ集合中的端点,另一端连接NQ集合中的端点,则确定两端端点为桥母线;
若所述桥母线的桥间隔的数量为一个,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普通桥接线;
若所述桥母线的桥间隔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桥间隔有一个公共端点,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扩大桥接线;
若所述桥接线的开关间隔中,所有主变间隔是断路器间隔,所有线路间隔是隔离开关间隔,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外桥接线;
若所述桥接线的开关间隔中,所有主变间隔是隔离开关间隔,所有线路间隔是断路器间隔,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内桥接线。
所述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包括:
确定A1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和A4间隔类型集合中,一端连接进出线,另一端连接母线的开关间隔,并将所有母线存入至BUS集合;
若所述BUS集合取出的母线不连接B1间隔类型集合中的开关间隔,则确定取出的母线的所有进出线间隔组成单母线,并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单母接线;
所述BUS集合中所有母线分析完成后,将所有单母接线存入至BUS-Single集合中,并确定出所述A1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2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3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4间隔类型集合、A5间隔类型集合、A6间隔类型集合、B1间隔类型集合和B2间隔类型集合中的非进出线间隔;
若所述一个非进出线间隔两端或有串联关系的两个非进出线间隔组成的回路两端,连接BUS-Single集合中的两个母线,且两个母线位于断路器的两侧,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单母分段接线。
所述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包括:
将A3间隔类型集合和A5间隔类型集合中,一端连接进出线,另两端连接母线的开关间隔的两个母线确定为互为双母;
若所有互为双母的母线数为两个,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双母接线;
若所有互为双母的母线数为三个,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双母单分段接线;
若所有互为双母的母线数为四个,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双母双分段接线。
所述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包括:
将所有主母线存入至BUS-M集合;
将B1间隔类型集合中,一端连接进出线的所有开关间隔的另一端点确定为旁路母线,并将所有的旁路母线存入至BUS-P集合;
若A1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A3间隔类型集合、A4间隔类型集合、A5间隔类型集合和A6间隔类型集合中的非进出线间隔,各端连接BUS-M集合和BUS-P集合中的母线,且主母线和旁路母线位于断路器间隔的两侧,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带旁路接线。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装置包括:
制定模块,用于制定开关间隔的结构种类和分类原则,包括断路器间隔6类和隔离开关间隔2类;
构建模块,用于将开关设备划分入相应间隔类型,由开关间隔及其连接的设备,构建间隔拓扑关系;
预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间隔拓扑关系,对待处理接线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接线的各开关间隔类型集合;
识别模块,用于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定开关间隔的结构种类和分类原则,包括断路器间隔6类和隔离开关间隔2类;将开关设备划分入相应间隔类型,由开关间隔及其连接的设备,构建间隔拓扑关系;基于间隔拓扑关系,对待处理接线进行预处理,得到待处理接线的各开关间隔类型集合;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
在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的过程中,通过构建出的间隔拓扑关系对待处理接线进行预处理,再将得到的各个开关间隔类型集合结合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自动分析识别出接线的主接线类型,提高了主接线类型识别的准确度,为变电站防误规则判断提供了准确的静态数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开关间隔的结构种类;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3/2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申请提供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开关间隔的结构种类;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3/2接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数据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完成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以电子设备作为执行主体进行举例,本申请实施例以主线识别系统作为电子设备的表现形式之一,并不进行限制。
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开关间隔的结构种类。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S10,制定开关间隔的结构种类和分类原则,包括断路器间隔6类和隔离开关间隔2类;
步骤S20,将开关设备划分入相应间隔类型,由开关间隔及其连接的设备,构建间隔拓扑关系;
步骤S30,基于所述间隔拓扑关系,对待处理接线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接线的各开关间隔类型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需要将原来以单个一次设备为基本单元的电网拓扑结构转化为以间隔为基本单位的拓扑结构。具体为:首先分别以将断路器及隔离开关为核心设备进行开关间隔的划分,划分出断路器间隔和隔离开关间隔,即将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设备划分到断路器间隔和隔离开关间隔。进一步地,根据开关间隔端子数以及设备组成不同,具体可分为8种不同类型的开关间隔,具体步骤为:
开关间隔类型分为断路器间隔和隔离开关间隔,断路器间隔类型确定为A类,隔离开关间隔类型确定为B类,其中,断路器间隔的组成特点为:以1个断路器为核心,包含与断路器直接连接的所有隔离开关。隔离开关间隔的组成特点为:以1个隔离开关为核心,包含其两侧的其它隔离开关。
进一步地,根据隔离开关位置,断路器间隔分为6类:只有1个断路器,确定为A1类;有1个断路器,只有一侧有1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2类;有1个断路器,只有一侧有2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3类;有1个断路器,两侧各有1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4类;有1个断路器,一侧有1个隔离开关,另一侧有2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5类;有1个断路器,两侧各有2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6类;
进一步地,根据其它隔离开关位置,隔离开关间隔分为2类:只有1个隔离开关,确定为B1类;有1个隔离开关,其两侧各有1个隔离开关,确定为B2类。
进一步地,根据开关间隔相连的非开断的核心设备赋予每个开关间隔进出线属性,从而构建出间隔拓扑关系,如与变压器相连的开关间隔可被标记为变压器间隔。
进一步地,提取目标厂站的基本拓扑数据(待处理接线),通过间隔拓扑关系对待处理接线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结果,即在预处理结果范围内分析主接线类型。然后,将该地点的所有开关间隔分为8种不同的开关间隔类型,并分别存入至A1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A3间隔类型集合、A4间隔类型集合、A5间隔类型集合、A6间隔类型集合、B1间隔类型集合和B2间隔类型集合,其中,将A1隔类型集合定义为BAYA1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定义为BAYA2集合,A3间隔类型集合定义为BAYA3集合,A4间隔类型集合定义为BAYA4集合,A5间隔类型集合定义为BAYA5集合,A6间隔类型集合定义为BAYA6集合,B1间隔类型集合定义为BAYB1集合,B2间隔类型集合定义为BAYB2集合。
进一步地,分析每个开关间隔各端连接的设备,标注开关间隔的设备属性:如果只有一端连接进出线,标注为进出线类型和名称;如果所有端都不连接进出线,标注为非进出线类型。
步骤S40,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主接线类型包括但不限制于角形接线、3/2或4/3接线、桥接线、单母接线、单母分段接线、双母接线、双母分段接线和带旁路接线,因此,需要确定角形接线、3/2或4/3接线、桥接线、单母接线、单母分段接线、双母接线、双母分段接线和带旁路接线的接线特点,根据角形接线、3/2或4/3接线、桥接线、单母接线、单母分段接线、双母接线、双母分段接线和带旁路接线的接线特点对各个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具体如步骤S401至步骤S420所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在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的过程中,通过构建出的间隔拓扑关系对待处理接线进行预处理,再将得到的各个开关间隔类型集合结合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自动分析识别出接线的主接线类型,提高了主接线类型识别的准确度,为变电站防误规则判断提供准确的静态数据。
进一步地,主接线类型包括但不限制于角形接线、3/2或4/3接线、桥接线、单母接线、单母分段接线、双母接线、双母分段接线和带旁路接线。对于角形接线的识别过程如步骤S401,具体为:
步骤S401,若基于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确定符合角形接线特点,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角形接线;
角形接线特点为:A4间隔类型集合中存在有开关间隔首尾相连的独立环,且独立环中至少存在三个开关间隔;在独立环中,每两个开关间隔之间连接一个B1间隔类型集合中的开关间隔。即可以理解为,角形接线特点为:BAYA4集合中存在有开关间隔首尾相连的独立环(即每个开关间隔端点只连接2个间隔),且独立环环中包含3个及以上开关间隔;在独立环中,每两个开关间隔之间连接一个BAYB1集合中的开关间隔。
因此,若满足角形接线特点的独立环及连接的BAYB1集合中的开关间隔,这些开关间隔组成角形接线,即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角形接线,独立环中包含的断路器间隔数,就是角形接线的角数。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角形接线特点自动识别出角形接线,提高主接线类型识别的准确度,为变电站防误规则判断提供准确的静态数据。
进一步地,对于3/2或4/3接线的识别过程如步骤S402,具体为:
步骤S402,若基于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确定符合3/2或4/3接线特点,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3/2或4/3接线;
3/2或4/3接线特点为:至少存在两个母线;两个母线之间所有开关间隔组成的串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中,开关间隔是A4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A1间隔类型集合和B1间隔类型集合中的间隔;两个母线之间的所有串中至少有一串存在三个断路器间隔或四个断路器间隔;如果这两母线之间只有2个串,则至少有1个母线不连接隔离开关间隔。即可以理解为,3/2或4/3接线特点为:(1)同一地点的所有母线,至少有2个,存入BUS集合;(2)BUS集合中的两个母线之间,找出所有开关间隔组成的串,开关间隔是BAYA1集合、BAYA2集合、BAYA4集合和BAYB1集合中的开关间隔;(3)两母线之间至少有2个串;(4)这两母线之间的所有串中,至少有一串包含3个断路器间隔或4个断路器间隔;(5)如果这两母线之间只有2个串,则至少有1个母线不连接隔离开关间隔。特点(4)是考虑到有的串不完整,但所有串中,必须有1个串是完整的。特点(5)是为了将有2个串的3/2接线与六角形接线区分开。3/2接线的母线一般是不直接接入回路,但考虑到应允许1台厂用启动备用变压器接入一个母线。如果有2台厂用启动备用变压器分别接入两个母线,只能判定是角形接线,不是3/2接线。
因此,若满足上述串形接线特点的两母线之间的所有串及接入串的隔离开关间隔,这些开关间隔组成3/2接线或4/3接线,这两母线标记为主母线。所有串中包含的最大断路器间隔数,如果最大断路器间隔数是3,则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3/2接线,如果最大断路器间隔数是4,则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4/3接线。
本申请实施例根3/2接线特点和4/3接线特点自动识别出3/2接线和4/3接线,提高了主接线类型识别的准确度,为变电站防误规则判断提供了准确的静态数据。
对于桥接线的识别过程如步骤S403至步骤S409,具体为:
步骤S403,确定A1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A4间隔类型集合和B1间隔类型集合中,一端连接进出线的开关间隔,并将其另一端的端点存入至NQ集合;
步骤S404,将所述A1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2间隔类型集合和所述A4间隔类型集合中,符合条件的所有进出线间隔的公共端点存入至BUSQ集合,其中,所述条件为:进出线间隔只与所述B1间隔类型集合中的一个进出线间隔连接,且进出线名称不同;
步骤S405,若所述A1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2间隔类型集合和所述A4间隔类型集合中的非进出线间隔,一端连接BUSQ集合中的端点,另一端连接NQ集合中的端点,则确定两端端点为桥母线;
步骤S406,若所述桥母线的桥间隔的数量为一个,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普通桥接线;
步骤S407,若所述桥母线的桥间隔的数量为两个,且有一个公共端点,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扩大桥接线;
步骤S408,若所述桥接线的开关间隔中,所有主变间隔是断路器间隔,所有线路间隔是隔离开关间隔,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外桥接线;
步骤S409,若所述桥接线的开关间隔中,所有主变间隔是隔离开关间隔,所有线路间隔是断路器间隔,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内桥接线。
具体为,在BAYA1集合、BAYA2集合、BAYA4集合和BAYB集合中,搜索一端连接进出线的开关间隔,其另一端的端点存入至NQ集合。进一步地,取BAYA1集合、BAYA2集合和BAYA4集合中的一个进出线间隔,如果该进出线间隔只与BAYB集合中的1个进出线间隔连接,且进出线名称不同,则所有符合这个条件的公共端点存入至BUSQ集合。进一步地,取BAYA1集合、BAYA2集合和BAYA4集合中的一个非进出线间隔,如果该非进出线间隔一端连接BUSQ集合中的端点,另一端连接NQ集合中的端点,则该断路器间隔标记为桥间隔,两端端点标记为桥母线。按照这个条件判断所有的桥间隔,存入BUSQ-BAY集合。
进一步地,如果BUSQ-BAY集合中只有1个桥间隔,该桥间隔及连接的进出线间隔为普通桥接线,即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普通桥接线。如果BUSQ-BAY集合中有2个桥间隔,且这2个桥间隔有1个公共端点,则这2个桥间隔及连接的进出线间隔为扩大桥接线,即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扩大桥接线。如果桥接线的开关间隔中,所有主变间隔是断路器间隔,所有线路间隔是隔离开关间隔,则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外桥接线;如果桥接线的开关间隔中,所有主变间隔是隔离开关间隔,所有线路间隔是断路器间隔,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内桥接线。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桥接线特点自动识别出桥接线,提高了主接线类型识别的准确度,为变电站防误规则判断提供了准确的静态数据。
进一步地,对于单母接线和单母分段接线的识别过程如步骤S410至步骤S413,具体为:
步骤S410,确定A1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和A4间隔类型集合中,一端连接进出线,另一端连接母线的开关间隔,并将所有母线存入至BUS集合;
步骤S411,若所述BUS集合取出的母线不连接B1间隔类型集合中的开关间隔,则确定取出的母线的所有进出线间隔组成单母线,并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单母接线;
步骤S412,所述BUS集合中所有母线分析完成后,将所有单母接线存入至BUS-Single集合中,并确定出所述A1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2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3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4间隔类型集合、A5间隔类型集合、A6间隔类型集合、B1间隔类型集合和B2间隔类型集合中的非进出线间隔;
步骤S413,若所述一个非进出线间隔两端或有串联关系的两个非进出线间隔组成的回路两端,连接BUS-Single集合中的两个母线,且两个母线位于断路器的两侧,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单母分段接线。
具体为,在BAYA1集合、BAYA2集合和BAYA4集合中,搜索一端连接进出线,另一端连接母线的开关间隔,所有这些母线存入至BUS集合。进一步地,取BUS集合中的一个母线,如果该母线不连接BAYB集合中的开关间隔,则该母线连接的所有进出线间隔组成单母线,将该母线标记为单母主母线,即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单母接线。进一步地,BUS集合中所有母线分析完成后,将所有单母主母线存入BUS-Single集合中。进一步地,搜索所有BAYA1集合、BAYA2集合、BAYA3集合、BAYA4集合、BAYA5集合、BAYA6集合和BAYB集合中的非进出线间隔,如果该非进出线间隔两端连接BUS-Single集合中的两个母线,且这两母线位于断路器的两侧,则该间隔标记为分段间隔,这两母线标记为互为分段。所有互为分段的母线及连接的开关间隔组成单母分段接线,即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单母分段接线,母线数即为分段数。没有互为分段的母线及连接的开关间隔组成单母接线。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单母接线特点和单母分段接线特点,自动识别出单母接线和单母分段接线,提高了主接线类型识别的准确度,为变电站防误规则判断提供了准确的静态数据。
进一步地,对于双母接线和双母分段接线的识别过程如步骤S414至步骤S417,具体为:
步骤S414,将A3间隔类型集合和A5间隔类型集合中,一端连接进出线,另两端连接母线的开关间隔的两个母线确定为互为双母;
步骤S415,若所有互为双母的母线数为两个,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双母接线;
步骤S416,若所有互为双母的母线数为三个,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双母单分段接线;
步骤S417,若所有互为双母的母线数为四个,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双母双分段接线。
具体为,在BAYA3集合和BAYA5集合中,搜索一端连接进出线、另两端连接母线的开关间隔,这两母线标记为双母主母线、互为双母,所有这些母线存入BUS-Double集合。进一步地,搜索BAYA1集合、BAYA2集合、BAYA3集合、BAYA4集合、BAYA5集合和BAYA6集合中的非进出线间隔,如果该非进出线间隔两端连接BUS-Double集合中的两个母线,且这两母线是互为双母,且这两母线位于断路器的两侧,则该非进出线间隔标记为母联间隔。进一步地,搜索所有BAYA1集合、BAYA2集合、BAYA3集合、BAYA4集合、BAYA5集合、BAYA6集合和BAYB集合中所有的非进出线间隔,如果该非进出线间隔两端连接BUS-Double集合中的两个母线,且这两母线不是非互为双母关系,则该非进出线间隔标记为分段间隔。
进一步地,如果所有互为双母的母线数为2,这些母线及连接的开关间隔组成双母接线,即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双母接线。如果所有互为双母的母线数为3,这些母线及连接的开关间隔组成双母单分段接线,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双母接线。如果所有互为双母的母线数为4,这些母线及连接的开关间隔组成双母双分段接线,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双母双分段接线。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双母接线特点和双母分段接线特点,自动识别出双母接线和双母分段接线,提高了主接线类型识别的准确度,为变电站防误规则判断提供了准确的静态数据。
进一步地,对于带旁路接线的识别过程如步骤S418至步骤S420,具体为:
步骤S418,将所有主母线存入至BUS-M集合;
步骤S419,将B1间隔类型集合中,一端连接进出线的所有开关间隔的另一端点确定为旁路母线,并将所有的旁路母线存入至BUS-P集合;
步骤S420,若A1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A3间隔类型集合、A4间隔类型集合、A5间隔类型集合和A6间隔类型集合中的非进出线间隔,各端连接BUS-M集合和BUS-P集合中的母线,且主母线和旁路母线位于断路器间隔的两侧,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带旁路接线。
具体为,带旁路接线是在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单母接线、单母分段接线、双母线或双母分段接线的基础上识别的。因此可以理解为,如果当前主接线类型为单母线或单母分段接线或双母线或双母分段接线,则取所有主母线,存入至BUS-M集合。
进一步地,取BAYB集合中的一个间隔,如果该间隔一端连接进出线,则其另一端点标注为旁路母线。BAYB集合中所有间隔分析完成后,将所有旁路母线存入至BUS-P集合。搜索所有BAYA1集合、BAYA2集合、BAYA3集合、BAYA4集合、BAYA5集合和BAYA6集合中的非进出线间隔,如果该非进出线间隔未划入当前主接线范围,且其各端只连接主母线BUS-M集合和旁路母线BUS-P集合中的母线,且主母线和旁路母线位于该断路器间隔的两侧,则该间隔标记为旁路间隔。在当前主接线中,增加满足上述条件的旁路母线连接的所有开关间隔,就是组成带旁路接线的母线和开关间隔,即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带旁路接线。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带旁路接线特点自动识别出带旁路接线,提高了主接线类型识别的准确度,为变电站防误规则判断提供了准确的静态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3/2接线结构示意图。接线中,各个设备两端的端点名以及设备名均已知,且端点N1和N2被标注为母线端点。下面对该接线形式进行识别。
按照步骤S30进行预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为预处理结果。
表1预处理结果
其中,进出线类型中的“0”表示非进出线类型,“1”表示进出线类型。
根据步骤S401中角形接线的角形接线特点,未搜索由BAYA4类型间隔组成的独立环,因此不是角形接线;
根据步骤S402中3/2接线或4/3接线中的串形接线特点(1),搜索该地点的母线端点,存入BUS集合{N1,N2};根据步骤S402中3/2接线或4/3接线中的串形接线特点(2),搜索母线之间由开关间隔组成的串,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为开关间隔组成的串。
表2开关间隔组成的串
串序号 | 间隔类型 | 间隔号 |
1 | BAYA4 | 2 |
进一步地,根据表2中可知,母线N1和母线N2之间只有一个串,不满足3/2接线或4/3接线中的串形接线特点(3),因此也不是3/2接线或4/3接线。
进一步地,根据步骤S410得到连接母线的搜索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为连接母线的搜索结果,连接母线存入集合BUS{N1}。
表3连接母线的搜索结果
进一步的,根据步骤S411,取BUS集合中母线端点N1,与其相连的4号开关间隔类型为B1型,因此不是单母线或单母分段接线;
进一步地,在该接线中,未搜索到BAYA3与BAYA5型的开关间隔,因此不是双母或双母分段接线;
进一步地,由步骤S418至步骤S420可知,带旁路接线方式是以存在单母或双母主母线为前提,根据前面判断本接线中不存在单母或双母主母线,因此不属于带旁路接线形式。
进一步地,根据步骤S403至步骤S409可知,将符合条件的端点存入NQ集合{N1,N2}。根据步骤S403至步骤S409可知,只有间隔1和间隔3的公共端点N1符合条件,将其存入BUSQ集合{N1}。进一步地,根据步骤S403至步骤S409可知,只有间隔2满足条件,标记为桥间隔,存入BUSQ-BAY集合{2},将该间隔两端端点标记为桥母线,集合为{N1,N2}。由于该接线中只有一个桥间隔,根据步骤S403至步骤S409可知,该接线为普通桥形接线由表1分析得到,所有主变间隔为隔离开关间隔,所有线路间隔为断路器间隔,根据步骤S403至步骤S409可知,该接线为内桥接线。
进一步地,下对本申请提供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装置进行描述,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装置与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装置包括:
制定模块401,用于制定开关间隔的结构种类和分类原则,包括断路器间隔6类和隔离开关间隔2类;
构建模块402,用于将开关设备划分入相应间隔类型,由开关间隔及其连接的设备,构建间隔拓扑关系;
预处理模块403,用于基于所述间隔拓扑关系,对待处理接线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接线的各开关间隔类型集合;
识别模块404,用于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
进一步地,制定模块401还用于:
开关间隔类型分为断路器间隔和隔离开关间隔,断路器间隔类型确定为A类,隔离开关间隔类型确定为B类;
断路器间隔的组成特点为:以1个断路器为核心,包含与断路器直接连接的所有隔离开关;
根据隔离开关位置,断路器间隔分为6类:只有1个断路器,确定为A1类;有1个断路器,只有一侧有1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2类;有1个断路器,只有一侧有2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3类;有1个断路器,两侧各有1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4类;有1个断路器,一侧有1个隔离开关,另一侧有2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5类;有1个断路器,两侧各有2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6类;
隔离开关间隔的组成特点为:以1个隔离开关为核心,包含其两侧的其它隔离开关;
根据其它隔离开关位置,隔离开关间隔分为2类:只有1个隔离开关,确定为B1类;有1个隔离开关,其两侧各有1个隔离开关,确定为B2类。
进一步地,识别模块404还用于:
若基于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确定符合角形接线特点,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角形接线;
其中,所述角形接线特点为:A4间隔类型集合中存在有开关间隔首尾相连的独立环,且所述独立环中至少存在三个开关间隔;在所述独立环中,每两个开关间隔之间连接一个B1间隔类型集合中的开关间隔。
进一步地,识别模块404还用于:
若基于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确定符合3/2或4/3接线特点,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3/2或4/3接线;
其中,所述3/2或4/3接线特点为:至少存在两个母线;两个母线之间所有开关间隔组成的串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中,开关间隔是A4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A1间隔类型集合和B1间隔类型集合中的间隔;两个母线之间的所有串中至少有一串存在三个断路器间隔或四个断路器间隔;若两母线之间只有2个串,则至少有1个母线不连接隔离开关间隔;
若最大断路器间隔数为3,则确定主接线类型为3/2接线;若最大断路器间隔数为4,则确定主接线类型为4/3接线。
进一步地,识别模块404还用于:
确定A1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A4间隔类型集合和B1间隔类型集合中,一端连接进出线的开关间隔,并将其另一端的端点存入至NQ集合;
将所述A1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2间隔类型集合和所述A4间隔类型集合中,符合条件的所有进出线间隔的公共端点存入至BUSQ集合,其中,所述条件为:进出线间隔只与所述B1间隔类型集合中的一个进出线间隔连接,且进出线名称不同;
若所述A1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2间隔类型集合和所述A4间隔类型集合中的非进出线间隔,一端连接BUSQ集合中的端点,另一端连接NQ集合中的端点,则确定两端端点为桥母线;
若所述桥母线的桥间隔的数量为一个,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普通桥接线;
若所述桥母线的桥间隔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桥间隔有一个公共端点,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扩大桥接线;
若所述桥接线的开关间隔中,所有主变间隔是断路器间隔,所有线路间隔是隔离开关间隔,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外桥接线;
若所述桥接线的开关间隔中,所有主变间隔是隔离开关间隔,所有线路间隔是断路器间隔,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内桥接线。
进一步地,识别模块404还用于:
确定A1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和A4间隔类型集合中,一端连接进出线,另一端连接母线的开关间隔,并将所有母线存入至BUS集合;
若所述BUS集合取出的母线不连接B1间隔类型集合中的开关间隔,则确定取出的母线的所有进出线间隔组成单母线,并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单母接线;
所述BUS集合中所有母线分析完成后,将所有单母接线存入至BUS-Single集合中,并确定出所述A1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2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3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4间隔类型集合、A5间隔类型集合、A6间隔类型集合、B1间隔类型集合和B2间隔类型集合中的非进出线间隔;
若所述一个非进出线间隔两端或有串联关系的两个非进出线间隔组成的回路两端,连接BUS-Single集合中的两个母线,且两个母线位于断路器的两侧,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单母分段接线。
进一步地,识别模块404还用于:
将A3间隔类型集合和A5间隔类型集合中,一端连接进出线,另两端连接母线的开关间隔的两个母线确定为互为双母;
若所有互为双母的母线数为两个,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双母接线;
若所有互为双母的母线数为三个,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双母单分段接线;
若所有互为双母的母线数为四个,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双母双分段接线。
进一步地,识别模块404还用于:
将所有主母线存入至BUS-M集合;
将所有主母线存入至BUS-M集合;
将B1间隔类型集合中,一端连接进出线的所有开关间隔的另一端点确定为旁路母线,并将所有的旁路母线存入至BUS-P集合;
若A1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A3间隔类型集合、A4间隔类型集合、A5间隔类型集合和A6间隔类型集合中的非进出线间隔,各端连接BUS-M集合和BUS-P集合中的母线,且主母线和旁路母线位于断路器间隔的两侧,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带旁路接线。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图5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5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520、存储器(memory)530和通信总线550,其中,处理器510,通信接口520,存储器530通过通信总线55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510可以调用存储器5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制定开关间隔的结构种类和分类原则,包括断路器间隔6类和隔离开关间隔2类;
将开关设备划分入相应间隔类型,由开关间隔及其连接的设备,构建间隔拓扑关系;
基于所述间隔拓扑关系,对待处理接线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接线的各开关间隔类型集合;
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5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制定开关间隔的结构种类和分类原则,包括断路器间隔6类和隔离开关间隔2类;
将开关设备划分入相应间隔类型,由开关间隔及其连接的设备,构建间隔拓扑关系;
基于所述间隔拓扑关系,对待处理接线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接线的各开关间隔类型集合;
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提供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制定开关间隔的结构种类和分类原则,包括断路器间隔6类和隔离开关间隔2类;
将开关设备划分入相应间隔类型,由开关间隔及其连接的设备,构建间隔拓扑关系;
基于所述间隔拓扑关系,对待处理接线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接线的各开关间隔类型集合;
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定开关间隔的结构种类和分类原则,包括断路器间隔6类和隔离开关间隔2类;
将开关设备划分入相应间隔类型,由开关间隔及其连接的设备,构建间隔拓扑关系;
基于所述间隔拓扑关系,对待处理接线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接线的各开关间隔类型集合;
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定开关间隔的结构种类和分类原则,包括断路器间隔6类和隔离开关间隔2类,包括:
开关间隔类型分为断路器间隔和隔离开关间隔,断路器间隔类型确定为A类,隔离开关间隔类型确定为B类;
断路器间隔的组成特点为:以1个断路器为核心,包含与断路器直接连接的所有隔离开关;
根据隔离开关位置,断路器间隔分为6类:只有1个断路器,确定为A1类;有1个断路器,只有一侧有1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2类;有1个断路器,只有一侧有2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3类;有1个断路器,两侧各有1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4类;有1个断路器,一侧有1个隔离开关,另一侧有2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5类;有1个断路器,两侧各有2个隔离开关,确定为A6类;
隔离开关间隔的组成特点为:以1个隔离开关为核心,包含其两侧的其它隔离开关;
根据其它隔离开关位置,隔离开关间隔分为2类:只有1个隔离开关,确定为B1类;有1个隔离开关,其两侧各有1个隔离开关,确定为B2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包括:
若基于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确定符合角形接线特点,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角形接线;
其中,所述角形接线特点为:A4间隔类型集合中存在有开关间隔首尾相连的独立环,且所述独立环中至少存在三个开关间隔;在所述独立环中,每两个开关间隔之间连接一个B1间隔类型集合中的开关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包括:
若基于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确定符合3/2或4/3接线特点,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3/2或4/3接线;
其中,所述3/2或4/3接线特点为:至少存在两个母线;两个母线之间所有开关间隔组成的串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中,开关间隔是A4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A1间隔类型集合和B1间隔类型集合中的间隔;两个母线之间的所有串中至少有一串存在三个断路器间隔或四个断路器间隔;若两母线之间只有2个串,则至少有1个母线不连接隔离开关间隔;
若最大断路器间隔数为3,则确定主接线类型为3/2接线;若最大断路器间隔数为4,则确定主接线类型为4/3接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包括:
确定A1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A4间隔类型集合和B1间隔类型集合中,一端连接进出线的开关间隔,并将其另一端的端点存入至NQ集合;
将所述A1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2间隔类型集合和所述A4间隔类型集合中,符合条件的所有进出线间隔的公共端点存入至BUSQ集合,其中,所述条件为:进出线间隔只与所述B1间隔类型集合中的一个进出线间隔连接,且进出线名称不同;
若所述A1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2间隔类型集合和所述A4间隔类型集合中的非进出线间隔,一端连接BUSQ集合中的端点,另一端连接NQ集合中的端点,则确定两端端点为桥母线;
若所述桥母线的桥间隔的数量为一个,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普通桥接线;
若所述桥母线的桥间隔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桥间隔有一个公共端点,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扩大桥接线;
若所述桥接线的开关间隔中,所有主变间隔是断路器间隔,所有线路间隔是隔离开关间隔,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外桥接线;
若所述桥接线的开关间隔中,所有主变间隔是隔离开关间隔,所有线路间隔是断路器间隔,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内桥接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包括:
确定A1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和A4间隔类型集合中,一端连接进出线,另一端连接母线的开关间隔,并将所有母线存入至BUS集合;
若所述BUS集合取出的母线不连接B1间隔类型集合中的开关间隔,则确定取出的母线的所有进出线间隔组成单母线,并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单母接线;
所述BUS集合中所有母线分析完成后,将所有单母接线存入至BUS-Single集合中,并确定出所述A1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2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3间隔类型集合、所述A4间隔类型集合、A5间隔类型集合、A6间隔类型集合、B1间隔类型集合和B2间隔类型集合中的非进出线间隔;
若所述一个非进出线间隔两端或有串联关系的两个非进出线间隔组成的回路两端,连接BUS-Single集合中的两个母线,且两个母线位于断路器的两侧,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单母分段接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包括:
将A3间隔类型集合和A5间隔类型集合中,一端连接进出线,另两端连接母线的开关间隔的两个母线确定为互为双母;
若所有互为双母的母线数为两个,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双母接线;
若所有互为双母的母线数为三个,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双母单分段接线;
若所有互为双母的母线数为四个,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双母双分段接线。
8.根据权利要求6至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包括:
将所有主母线存入至BUS-M集合;
将B1间隔类型集合中,一端连接进出线的所有开关间隔的另一端点确定为旁路母线,并将所有的旁路母线存入至BUS-P集合;
若A1间隔类型集合、A2间隔类型集合、A3间隔类型集合、A4间隔类型集合、A5间隔类型集合和A6间隔类型集合中的非进出线间隔,各端连接BUS-M集合和BUS-P集合中的母线,且主母线和旁路母线位于断路器间隔的两侧,则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为带旁路接线。
9.一种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定模块,用于制定开关间隔的结构种类和分类原则,包括断路器间隔6类和隔离开关间隔2类;
构建模块,用于将开关设备划分入相应间隔类型,由开关间隔及其连接的设备,构建间隔拓扑关系;
预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间隔拓扑关系,对待处理接线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接线的各开关间隔类型集合;
识别模块,用于基于各种接线的接线特点,结合各个所述开关间隔类型集合进行接线识别,确定所述待处理接线的主接线类型。
10.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
11.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66461.XA CN116014568A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66461.XA CN116014568A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14568A true CN116014568A (zh) | 2023-04-25 |
Family
ID=86017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66461.XA Pending CN116014568A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1456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21951A (zh) * | 2023-07-03 | 2023-08-01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500kv变电站母线接线型式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2022
- 2022-08-31 CN CN202211066461.XA patent/CN11601456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21951A (zh) * | 2023-07-03 | 2023-08-01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500kv变电站母线接线型式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CN116521951B (zh) * | 2023-07-03 | 2023-10-20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500kV变电站母线接线型式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18673B (zh) | 电网自动化智能分区方法 | |
CN112732716B (zh) | 多个电网设备纵续动作构成的故障soe序列智能分析方法 | |
CN111147306B (zh) |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故障分析方法、装置以及物联网平台 | |
CN116014568A (zh) | 基于间隔拓扑的主接线类型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0556920A (zh) | 一种配电自动化监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4722340B (zh) | 一种配电网停电范围分析方法 | |
CN112231871B (zh) | 一种基于属性图的电力系统拓扑分析方法 | |
CN116500385B (zh) | 输电网监测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CN106599447B (zh) | 基于电气间隔的变电站分层拓扑分析方法 | |
CN111579924A (zh) | 一种故障位置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879983B (zh) | 一种台区户变与相序关系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06226657B (zh) | 一种用于电网故障诊断的停电区域识别方法 | |
CN116316486B (zh) | 一种配电网线路保护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10009240B (zh) | 一种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 |
CN112436490B (zh) | 一种多母线互联自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312518A (zh) | 基于配电网cim模型的网架结构解析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5271314A (zh) | 一种基于馈线分段搜索的最大停电范围分析方法 | |
CN112084611B (zh) | 一种电站拓扑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 |
CN118508424A (zh) | 配电网自动化开关规划方法、规划装置和电子设备 | |
Rossini et al. | An alternative solution for the multiple estimation problem using fuzzy sets | |
Shi et al. | An automated model based fault locating method for distribution systems | |
CN112186741B (zh) | 一种基于bpa模拟计算的电网运行薄弱点判别方法 | |
CN111953071B (zh) | 一种变电站接线形式智能分类统计的方法 | |
CN111402350B (zh) | 一种用于继电保护整定软件的分区着色方法 | |
CN111611257B (zh) | 一种主接线图g文件与ssd文件的一致性校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