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3444B - 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3444B
CN116013444B CN202310300135.9A CN202310300135A CN116013444B CN 116013444 B CN116013444 B CN 116013444B CN 202310300135 A CN202310300135 A CN 202310300135A CN 116013444 B CN116013444 B CN 1160134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phalt
epoxy
epoxy resin
temperature
visco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001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13444A (zh
Inventor
宋建军
吴少鹏
卓武极
余俊林
宋昱
刘声威
陈安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dong Yangtze River Highway Bridge Co ltd
Ningbo Tianyi Zhuoyu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dong Yangtze River Highway Bridge Co ltd
Ningbo Tianyi Zhuoyu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dong Yangtze River Highway Bridge Co ltd, Ningbo Tianyi Zhuoyu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Hubei Edong Yangtze River Highway Brid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001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34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3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3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13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3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待施工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
Figure ZY_1
;(2)选择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计算为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
Figure ZY_2
;当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
Figure ZY_3
处于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
Figure ZY_4
之内时,将所述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作为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环氧树脂保温温度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否则,进入步骤(3);(3)更新所述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或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进入步骤(2)。本发明保障环氧沥青的施工质量,减小黏度测试时间成本、节约原料保温能耗。

Description

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材料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抗腐蚀性能及抗疲劳性能,在国内沥青路面铺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条件要求较高,温度对环氧沥青固化速度影响较大,过快的固化速度会缩短施工窗口期,过慢的固化速度又会延缓交通开放时间,环氧沥青的温度会严重影响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及路面最终压实度,因此需要对环氧沥青材料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
在不同的应用需求和施工环境下,环氧沥青中环氧树脂的种类和组分配比不同、沥青胶结料的种类不同、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复配比例不同,并且在实际施工拌合时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各自的温度不同,这些可变因素的存在使实际操作时环氧沥青的黏度难以确定,导致环氧沥青的适宜施工温度范围无法确定,往往只能凭借经验来粗略调控变量,这极易导致最终施工质量低、环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差、环氧沥青路面病害频发、路面服役寿命大幅度降低等技术,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目的在于通过准确的计算特定保温温度下的原料混合后得到的环氧沥青的混合料的黏度,精确的将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黏度控制在恰当的施工范围黏度内,保障环氧沥青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小黏度测试时间成本、节约原料保温能耗,由此解决现有的环氧沥青保温温度靠经验控制,造成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所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工况确定待施工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
Figure SMS_1
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由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组成,其中环氧树脂质量占比为
Figure SMS_2
,沥青胶结料占比为/>
Figure SMS_3
,应有:
Figure SMS_4
式中,
Figure SMS_5
(2)选择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
Figure SMS_6
和/>
Figure SMS_7
,根据能量守恒计算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混合后的混合温度/>
Figure SMS_8
,以混合温度/>
Figure SMS_9
下环氧树脂的黏度占比与沥青胶结料的黏度占比之积作为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
Figure SMS_10
当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
Figure SMS_11
处于步骤(1)获取的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
Figure SMS_12
之内时,将所述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作为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环氧树脂保温温度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否则,进入步骤(3);
(3)当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
Figure SMS_15
高于所述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上限
Figure SMS_16
时,提高并更新所述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或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
Figure SMS_18
和/>
Figure SMS_14
,进入步骤(2);否则,即当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
Figure SMS_17
低于所述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下限/>
Figure SMS_19
时,降低并更新所述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或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
Figure SMS_20
和/>
Figure SMS_13
优选地,所述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其所述环氧树脂可以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多酚型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脂肪族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环氧化烯烃化合物、杂环型和混合型环氧树脂。
优选地,所述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其所述沥青胶结料可以为70#基质沥青、90#基质沥青、110#基质沥青、橡胶沥青以及SBS改性沥青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其所述环氧沥青混合料类型可以为AC型混合料、SMA型混合料、OGFC型混合料、EA型混合料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其所述混合温度
Figure SMS_21
下环氧树脂的黏度占比的值为以所述混合温度/>
Figure SMS_22
下所述环氧树脂的黏度为底数且以所述环氧树脂的质量占比/>
Figure SMS_23
为指数的幂,所述混合温度/>
Figure SMS_24
下沥青胶结料的黏度占比的值为以所述混合温度/>
Figure SMS_25
下所述沥青胶结料的黏度为底数且以所述沥青胶结料的质量占比/>
Figure SMS_26
为指数的幂。
优选地,所述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其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环氧树脂的保温温度在50℃至80℃之间,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在140℃至170℃之间。
优选地,所述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其所述根据能量守恒计算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混合后的混合温度
Figure SMS_27
具体为:
Figure SMS_28
其中,
Figure SMS_29
为所述环氧树脂的比热容,/>
Figure SMS_30
为所述环氧树脂的质量占比,/>
Figure SMS_31
为备选的环氧树脂保温温度,/>
Figure SMS_32
为所述沥青胶结料的比热容,/>
Figure SMS_33
为所述沥青胶结料的质量占比,
Figure SMS_34
为备选的沥青胶结料保温温度;
在混合温度Tij下环氧树脂的黏度占比
Figure SMS_35
为:
Figure SMS_36
其中,
Figure SMS_37
为在混合温度Tij下环氧树脂的黏度,/>
Figure SMS_38
为所述环氧树脂的质量占比;
在混合温度Tij下沥青胶结料的黏度占比
Figure SMS_39
为:/>
Figure SMS_40
其中,
Figure SMS_41
为在混合温度Tij下沥青胶结料的黏度,/>
Figure SMS_42
为所述沥青胶结料的质量占比;
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
Figure SMS_43
,按照如下方法计算:
Figure SMS_44
优选地,所述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其所述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处理方式分别为:50~80℃烘箱中保温4~5h和140~170℃烘箱中保温4~5h;所述环氧沥青的制备条件为:将保温处理后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混合并在2000~4000r/min的高速剪切速率下剪切5~20min。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的步骤。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的步骤。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精确的确定在不同原料保温温度下,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黏度,从而有效的进行原料保温温度控制,保证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从而保障环氧沥青的施工质量,减小黏度测试时间成本、节约原料保温能耗。
本发明综合分析了影响环氧沥青混合料拌合和压实温度的多种变量因素,构建了环氧沥青中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两组分的种类、配比及温度与环氧沥青黏度之间的关系。不仅能根据给定种类、复配比例以及保温温度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来确定环氧沥青的最终黏度,还能根据环氧沥青的目标黏度来反算出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各自的保温温度。
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的施工需求、施工工况,确定最适宜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拌合和压实的施工温度范围,明确最佳原材料保温处理温度,提高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效果和路面平整度,提升环氧沥青路面服役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所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环氧沥青黏度特性的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分析构建了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种类、配比、保温温度与环氧沥青的黏度之间的关系。由于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环氧沥青黏度特性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计算方法,填补了不同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种类、配比、保温温度下环氧沥青黏度计算方法的空缺,准确有效地计算出了环氧沥青的黏度与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种类、配比、保温温度之间的关系,为实际环氧沥青混合料拌合和压实温度范围的确定和调控提供了有力参考。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工况确定待施工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
Figure SMS_45
;所述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为环氧沥青拌合黏度范围/>
Figure SMS_46
或环氧沥青压实黏度范围
Figure SMS_47
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由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组成,其中环氧树脂质量占比为
Figure SMS_48
,沥青胶结料占比为/>
Figure SMS_49
,应有:
Figure SMS_50
式中,
Figure SMS_51
所述环氧树脂可以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多酚型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脂肪族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环氧化烯烃化合物、杂环型和混合型环氧树脂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沥青胶结料可以为70#基质沥青、90#基质沥青、110#基质沥青、橡胶沥青以及SBS改性沥青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环氧沥青混合料类型可以为AC型混合料、SMA型混合料、OGFC型混合料、EA型混合料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环氧沥青技术性能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1X)中相关规定要求。
(2)选择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
Figure SMS_54
和/>
Figure SMS_55
,根据能量守恒计算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混合后的混合温度/>
Figure SMS_58
,以混合温度/>
Figure SMS_53
下环氧树脂的黏度占比与沥青胶结料的黏度占比之积作为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
Figure SMS_57
;所述混合温度/>
Figure SMS_60
下环氧树脂的黏度占比的值为以所述混合温度/>
Figure SMS_62
下所述环氧树脂的黏度为底数且以所述环氧树脂的质量占比/>
Figure SMS_52
为指数的幂,所述混合温度/>
Figure SMS_56
下沥青胶结料的黏度占比的值为以所述混合温度/>
Figure SMS_59
下所述沥青胶结料的黏度为底数且以所述沥青胶结料的质量占比
Figure SMS_61
为指数的幂;
当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
Figure SMS_63
处于步骤(1)获取的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
Figure SMS_64
之内时,将所述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作为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环氧树脂保温温度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否则,进入步骤(3);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环氧树脂的保温温度,优选在50℃至80℃之间,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在140℃至170℃之间;
根据能量守恒计算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混合后的混合温度
Figure SMS_65
具体为:/>
Figure SMS_66
其中,
Figure SMS_67
为所述环氧树脂的比热容,/>
Figure SMS_68
为所述环氧树脂的质量占比,/>
Figure SMS_69
备选的环氧树脂保温温度,/>
Figure SMS_70
为所述沥青胶结料的比热容,/>
Figure SMS_71
为所述沥青胶结料的质量占比,/>
Figure SMS_72
为备选的沥青胶结料保温温度;
在混合温度Tij下环氧树脂的黏度占比
Figure SMS_73
为:
Figure SMS_74
其中
Figure SMS_75
为在混合温度/>
Figure SMS_76
下环氧树脂的黏度,/>
Figure SMS_77
为所述环氧树脂的质量占比;
在混合温度
Figure SMS_78
下沥青胶结料的黏度占比/>
Figure SMS_79
为:
Figure SMS_80
其中,
Figure SMS_81
为在混合温度/>
Figure SMS_82
下沥青胶结料的黏度,/>
Figure SMS_83
为所述沥青胶结料的质量占比;
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
Figure SMS_84
,按照如下方法计算:
Figure SMS_85
所述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处理方式分别为:50~80℃烘箱中保温4~5h和140~170℃烘箱中保温4~5h;所述环氧沥青的制备条件为:将保温处理后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混合并在2000~4000r/min的高速剪切速率下剪切5~20min。
假设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混合时与外界无能量交换,则有:
Figure SMS_86
其中,
Figure SMS_87
为环氧沥青在混合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值;/>
Figure SMS_88
为环氧沥青在混合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值;表示为:
Figure SMS_89
其中,所述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混合前的温度分别为
Figure SMS_90
,/>
Figure SMS_91
为环氧沥青总质量;所述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质量占比分别为/>
Figure SMS_92
由此可求解混合温度
Figure SMS_93
可知:环氧沥青的温度与环氧树脂、沥青胶结料各自的比热容、掺量及温度有关。故环氧沥青的黏度在环氧树脂、沥青胶结料的种类、掺量确定时,仅与混合温度/>
Figure SMS_94
有关,且此时混合温度/>
Figure SMS_95
仅与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温度有关,因此待施工环氧沥青的黏度可由环氧树脂、沥青胶结料的种类、掺量、各自的保温温度确定。
3)当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
Figure SMS_97
高于所述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上限/>
Figure SMS_99
时,提高并更新所述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或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
Figure SMS_101
和/>
Figure SMS_98
,进入步骤(2);否则,即当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
Figure SMS_100
低于所述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下限
Figure SMS_102
时,降低并更新所述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或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
Figure SMS_103
和/>
Figure SMS_96
环氧树脂经验保温温度范围在50~80℃,沥青胶结料经验保温温度范围在140~170℃,若保温温度控制精度为1℃,则可将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
Figure SMS_104
和/>
Figure SMS_105
分别表示为:
Figure SMS_106
Figure SMS_107
分别进行调整,从而更新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
Figure SMS_108
和/>
Figure SMS_109
本发明同时提供给了执行所述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以及运行所述程序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同时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执行所述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以下为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环氧沥青黏度特性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原材料:33.3 wt%的70#基质沥青,66.7 wt%不同比热容的环氧树脂,沥青胶接料比热容为1340 J/(kg·℃),三种环氧树脂的比热容分别为590、550、510 J/(k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所述环氧沥青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将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分别置于70℃和150℃烘箱中保温4h,即
Figure SMS_110
2)将保温处理后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混合并在3000r/min的高速剪切速率下剪切15min,得到环氧沥青。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计算环氧沥青的混合温度
Figure SMS_111
为:
Figure SMS_112
Figure SMS_113
分别为590、550、510 J/(kg·℃)时,代入上式可得三种不同环氧树脂作为原材料制备得到的环氧沥青温度分别为:112.51、113.90、115.39℃。
计算环氧沥青估计黏度
Figure SMS_114
以及实测测量环氧沥青结果如下表1所示,其中,相对误差计算方法为:
Figure SMS_115
表1 不同环氧沥青黏度的计算值和实测值(环氧树脂种类不同)
Figure SMS_116
由表1可知,本实施例采取的一种基于环氧沥青黏度特性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环氧沥青黏度值与实际的试验测试值非常接近,所有结果相对误差均不超过3%,计算方法可靠性高。
当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
Figure SMS_119
高于所述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上限/>
Figure SMS_120
,提高并更新所述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或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
Figure SMS_122
和/>
Figure SMS_118
,进入步骤(2);否则,即当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
Figure SMS_121
低于所述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下限/>
Figure SMS_123
时,降低并更新所述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或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
Figure SMS_124
和/>
Figure SMS_117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环氧沥青黏度特性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原材料:33.3 wt%的70#基质沥青,66.7 wt%的环氧树脂,沥青胶接料比热容为1340 J/(kg·℃),环氧树脂的比热容为550 J/(k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所述环氧沥青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将沥青胶结料置于150℃烘箱中保温4h,将7组环氧树脂分别置于55,60,65,70,75,80,85℃烘箱中保温4h,即
Figure SMS_125
=/>
Figure SMS_126
,/>
Figure SMS_127
2)将保温处理后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混合并在3000r/min的高速剪切速率下剪切15min,得到7组环氧沥青。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计算环氧沥青的混合温度
Figure SMS_128
为:
Figure SMS_129
计算环氧沥青估计黏度
Figure SMS_130
以及实测测量环氧沥青结果如下表2所示,其中,相对误差计算方法为:
Figure SMS_131
表2 不同环氧沥青黏度的计算值和实测值(环氧树脂保温温度不同)
Figure SMS_132
由表2可知,本实施例采取的一种基于环氧沥青黏度特性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环氧沥青黏度值与实际的试验测试值非常接近,所有结果相对误差均不超过3%,计算方法可靠性高。
按照环氧沥青施工温度范围,取合适的保温温度
Figure SMS_133
即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环氧沥青黏度特性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原材料:33.3 wt%的70#基质沥青,66.7 wt%的环氧树脂,沥青胶接料比热容为1340 J/(kg·℃),环氧树脂的比热容为550 J/(k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所述环氧沥青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将环氧树脂置于70℃烘箱中保温4h,将7组沥青胶接料分别置于135、140、145、150、155、160、165℃烘箱中保温4h。即
Figure SMS_134
=70℃,/>
Figure SMS_135
=135、140、145、150、155、160、165℃。
2)将保温处理后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混合并在3000r/min的高速剪切速率下剪切15min,得到7组环氧沥青。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计算环氧沥青的混合温度
Figure SMS_136
为:
Figure SMS_137
计算环氧沥青估计黏度
Figure SMS_138
以及实测测量环氧沥青结果如下表3所示,其中,相对误差计算方法为:
Figure SMS_139
表3 不同环氧沥青黏度的计算值和实测值(沥青胶接料保温温度不同)
Figure SMS_140
由表3可知,本实施例采取的一种基于环氧沥青黏度特性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环氧沥青黏度值与实际的试验测试值非常接近,所有结果相对误差均不超过3%,计算方法可靠性高。
按照环氧沥青施工温度范围,取合适的保温温度
Figure SMS_141
即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环氧沥青黏度特性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计算的模拟迭代过程,包括以下原材料:50 wt%的70#基质沥青,50 wt%的环氧树脂,沥青胶接料比热容为1340 J/(kg·℃),环氧树脂的比热容为550 J/(k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所述环氧沥青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将环氧树脂置于75℃烘箱中保温4h,将沥青胶接料置于165℃温度的烘箱中保温4h。即
Figure SMS_142
=75℃,/>
Figure SMS_143
=165℃。
2)将保温处理后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混合并在3000r/min的高速剪切速率下剪切15min,得到环氧沥青。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确定沥青混合料适宜拌合黏度为0.15~0.19Pa·s,即
Figure SMS_144
=0.15Pa·s,/>
Figure SMS_145
=0.19Pa·s。
(2)根据能量守恒计算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混合后的混合温度
Figure SMS_146
Figure SMS_147
计算该温度下环氧沥青黏度为0.147Pa·s,小于
Figure SMS_148
=0.15Pa·s,故进行沥青保温温度调整。
(3)降低沥青保温温度5℃,计算环氧沥青估计黏度
Figure SMS_149
以及实测测量环氧沥青,直到环氧沥青估计黏度大于等于/>
Figure SMS_150
=0.19Pa·s,结果如下表4所示,其中,相对误差计算方法为:
Figure SMS_151
/>
表4 不同环氧沥青黏度的计算值和实测值(沥青胶接料保温温度不同)
Figure SMS_152
由表4可知,本实施例采取的一种基于环氧沥青黏度特性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环氧沥青黏度值与实际的试验测试值非常接近,所有结果相对误差均不超过3%,计算方法可靠性高。
按照环氧沥青施工温度范围,取合适的保温温度
Figure SMS_153
即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工况确定待施工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μmin~μmax
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由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组成,其中环氧树脂质量占比为ae,沥青胶结料占比为aa,应有:
ae+aa=1
式中,0<ae<1,0<aa<1;
(2)选择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Tei和Taj,根据能量守恒计算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混合后的混合温度Tij,以混合温度Tij下环氧树脂的黏度占比与沥青胶结料的黏度占比之积作为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ηij
当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ηij处于步骤(1)获取的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μmin~μmax之内时,将所述备选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作为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环氧树脂保温温度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否则,进入步骤(3);
(3)当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ηij高于所述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上限μmax时,提高并更新所述备选的环氧树脂的保温温度Tei和/或备选的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Taj,进入步骤(2);否则,即当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ηij低于所述环氧沥青工作黏度范围下限μmin时,降低并更新所述备选的环氧树脂的保温温度Tei和/或备选的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Taj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多酚型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脂肪族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环氧化烯烃化合物、杂环型和混合型环氧树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胶结料为70#基质沥青、90#基质沥青、110#基质沥青、橡胶沥青以及SBS改性沥青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沥青混合料类型为AC型混合料、SMA型混合料、OGFC型混合料、EA型混合料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温度Tij下环氧树脂的黏度占比的值为以所述混合温度Tij下所述环氧树脂的黏度为底数且以所述环氧树脂的质量占比ae为指数的幂,所述混合温度Tij下沥青胶结料的黏度占比的值为以所述混合温度Tij下所述沥青胶结料的黏度为底数且以所述沥青胶结料的质量占比aa为指数的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环氧树脂的保温温度在50℃至80℃之间,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沥青胶结料的保温温度在140℃至170℃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能量守恒计算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混合后的混合温度Tij具体为:
Figure FDA0004215492390000021
其中,ce为所述环氧树脂的比热容,ae为所述环氧树脂的质量占比,Tei为备选的环氧树脂保温温度,ca为所述沥青胶结料的比热容,aa为所述沥青胶结料的质量占比,Tai为备选的沥青胶结料保温温度;
在混合温度Tij下环氧树脂的黏度占比ηe为:
Figure FDA0004215492390000022
其中,ηeij为在混合温度Tij下环氧树脂的黏度,ae为所述环氧树脂的质量占比;
在混合温度Tij下沥青胶结料的黏度占比ηa为:
Figure FDA0004215492390000031
其中,ηaij为在混合温度Tij下沥青胶结料的黏度,aa为所述沥青胶结料的质量占比;
所述待施工环氧沥青的估计黏度ηij,按照如下方法计算:
ηij=ηe·ηa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的保温处理方式分别为:50~80℃烘箱中保温4~5h和140~170℃烘箱中保温4~5h;所述环氧沥青的制备条件为:将保温处理后的环氧树脂和沥青胶结料混合并在2000~4000r/min的高速剪切速率下剪切5~20min。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环氧沥青混合料保温温度计算方法的步骤。
CN202310300135.9A 2023-03-27 2023-03-27 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013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0135.9A CN116013444B (zh) 2023-03-27 2023-03-27 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0135.9A CN116013444B (zh) 2023-03-27 2023-03-27 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3444A CN116013444A (zh) 2023-04-25
CN116013444B true CN116013444B (zh) 2023-06-09

Family

ID=86035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00135.9A Active CN116013444B (zh) 2023-03-27 2023-03-27 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344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60390A (ja) * 2002-07-31 2004-02-26 Sho Bond Constr Co Ltd 舗装用エポキシアスファルトコンクリート組成物
KR20120120888A (ko) * 2011-04-25 2012-11-02 쇼본드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아스팔트 합재 제조소에 있어서의 에폭시 아스팔트 합재의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5874B2 (ja) * 2011-04-25 2015-05-13 ショーボンド化学株式会社 アスファルト合材製造所におけるエポキシアスファルト合材の製造方法
JP2013181069A (ja) * 2012-02-29 2013-09-12 Nisshin Kasei Kk アスファルト組成物およびアスファルト混合物
CN103756259B (zh) * 2014-01-03 2016-05-25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一种沥青混合料干法改性剂、其制备方法及沥青混合料
CN104031397B (zh) * 2014-05-06 2016-04-20 宁波天意钢桥面铺装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环氧沥青路面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206636A1 (zh) * 2015-06-24 2016-12-29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一种聚氨酯、含有其的改性沥青和混合料及路面结构
CN107098621A (zh) * 2017-03-31 2017-08-29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钢箱梁桥面系统全寿命高温环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
CN113929358A (zh) * 2021-10-15 2022-01-1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环氧树脂体系的沥青路面旧混合料再生方法
CN115246997B (zh) * 2022-01-13 2023-10-20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沥青旧料再生用环氧沥青胶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48644B (zh) * 2022-10-25 2023-07-18 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沥青浇注式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60390A (ja) * 2002-07-31 2004-02-26 Sho Bond Constr Co Ltd 舗装用エポキシアスファルトコンクリート組成物
KR20120120888A (ko) * 2011-04-25 2012-11-02 쇼본드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아스팔트 합재 제조소에 있어서의 에폭시 아스팔트 합재의 제조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3444A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8827B (zh) 一种溶剂型冷补沥青液及其制备工艺
CN105601176B (zh) 一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生产方法
Han et al. Study on improvement of asphalt adhesion by hydrated lime based on surface free energy method
CN103558111A (zh) 一种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含水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CN105271950A (zh) 一种泡沫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及其性能评价方法
CN103332887B (zh) 一种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方法
CN103265229A (zh) 一种sma现场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CN116013444B (zh) 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29358A (zh) 一种基于环氧树脂体系的沥青路面旧混合料再生方法
CN103965643A (zh) 环氧复合型乳化沥青的冷拌料
CN108102375A (zh) 一种阻尼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9872B (zh) 一种废旧sbs改性沥青再生利用方法
CN104819912B (zh) 一种沥青发泡参数的确定方法
Jafarian et al. Study on the fatigue properties of bitumen emulsion-cement mastics using frequency sweep and linear amplitude sweep tests
CN108489863A (zh) 新铺沥青混凝土路面高温性能评估方法
CN112763378A (zh) 一种基于动态剪切流变仪的沥青表观粘度测试方法
CN108153958A (zh) 一种橡胶沥青粘度预估评价方法
CN113190962B (zh) 一种基于累积耗散能相对变化率平稳值的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CN104861665A (zh) 一种发泡环氧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
Al-Haddad Fatigue evaluation of Iraqi asphalt binders based on the dissipated energy and viscoelastic continuum damage (VECD) approaches
Shu et al. Road performanc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steel slag rubber asphalt surface layer
CN115124282A (zh) 一种基于sbs和环氧树脂体系的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利用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76161A (zh) 一种泡沫沥青发泡效果评价及发泡参数优选的方法
CN104845392A (zh) 一种发泡环氧沥青材料
CN111046477A (zh) 一种道路坑槽修复用常温施工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