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8865A - 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8865A
CN116008865A CN202310308072.1A CN202310308072A CN116008865A CN 116008865 A CN116008865 A CN 116008865A CN 202310308072 A CN202310308072 A CN 202310308072A CN 116008865 A CN116008865 A CN 116008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iece
power supply
fixedly connected
alarm device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080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亮
孙尚屹
侯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Tai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Tai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Tai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Priority to CN2023103080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88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8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8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报警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沿两侧方向上滑动安装有内盒体,所述内盒体的前后表面分别固定贯穿有第二接触片与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接触片,所述第三接触片后端与第一接触片前端之间设置供电装置,所述内盒体的内侧底面固定设置有流体筒,所述流体筒的上端滑动插装有插柱,所述插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搭接片,本方案可以对应的布置在空气开关的下方,不影响正常接线的进行,并且,可以在发生断路时进行报警,其报警逻辑简单,无需复杂的系统与硬件配合使用,成本低。

Description

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报警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供电线路中,经常设置报警装置以在电路故障中进行报警,而现有技术中该装置伴有复杂的硬件与系统设计,并配置在供电站、电力基站等位置,而对于商业区域内,如220V/380v的商用地带时,在较多空气开关接线位置处,当某一外接线路出现断路问题时难以被检测并报警,仅仅能在短路时跳闸,在断路时不能及时的进行报警提示,需要使用电笔等检测仪器进行电路中电流检测,以检查出哪处线路发生断路,较为费时,从而延误抢修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沿两侧方向上滑动安装有内盒体,所述内盒体的前后表面分别固定贯穿有第二接触片与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接触片,所述第三接触片后端与第一接触片前端之间设置供电装置,所述内盒体的内侧底面固定设置有流体筒,所述流体筒的上端滑动插装有插柱,所述插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搭接片;
所述流体筒的表面分别与两个导电芯电性连接,两个所述导电芯分别连接火线与零线,所述流体筒内装有ER流体;
火线与零线间断电时,ER流体由固态转化为液态,搭接片下移,使得第一接触片与第三接触片间形成通路。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后内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导电板,两个所述导电板的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接电板,两个所述接电板分别与蓄电池的两极电性连接,所述接电板与蓄电池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触片以及第三接触片分别与导电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接触片与第一接触片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片,所述滑动片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部,所述导电板的表面开设有导槽,所述弧形部与导槽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接触片以及第三接触片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卡装片,所述卡装片滑动贴在导电板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透明盖,两个所述导电芯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所述内盒体的一侧靠近上端处固定设置有固定套,所述第一套体固定穿过固定套的内侧,所述第二套体与第一套体之间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第一套体以及第二套体在透明盖与壳体的缝隙间滑动。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盒体上端的导筒、滑动插装在导筒一侧的导杆,所述导杆的插入导筒内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防脱块,所述防脱块与导筒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导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套,所述第二套体固定穿过活动套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流体筒的外表面电线连接有第一接线与拉伸接线,所述第一接线穿过第一套体的下表面后与导电芯电线连接,所述拉伸接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接线,所述第二接线穿过第二套体的下表面后与导电芯电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警报器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的下表面与壳体的内底面滑动贴合。
优选的,所述搭接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的下表面与内盒体上端之间连接有拉簧,所述绝缘板的上表面插装有相螺纹配合的螺栓,所述透明盖的上表面嵌装有两根导架,所述螺栓滑动穿过两根导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的外表面靠近后端处分别插装有相螺纹配合的固定螺丝。
优选的,所述插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内板,所述内板位于流体筒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方案可以对应的布置在空气开关的下方,不影响正常接线的进行,并且,可以在发生断路时进行报警,其报警逻辑简单,无需复杂的系统与硬件配合使用,成本低。
2、两个导电芯分别插入空气开关的两极,进行电连接,对于导电芯的位置可以滑动调节,可以将内盒体在壳体的内侧平移,同时,可以进行两个导电芯之间的调距,通过平移第二套体,使得导杆沿着导筒的内侧平移,以保障两个导电芯可以分别对准空气开关的两极进行连接,而导电芯用于与外接线进行连接,可以适应空气开关的位置进行安装布置。
3、在通电时,由于流体筒内的ER流体通电后固态化,此时将会对内板进行支撑,通电后,旋下螺栓,在断电中,ER流体断电后呈液态,使得导杆下移,从而搭接片接触第一接触片与第二接触片,形成通路,促使警报器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可以在某条线路断路时快速的报警,由于对应的线路发生了报警,可以快速找到哪条线路发生的断路,利于快速的检修维护。
4、由于空气开关通常为一排多个设置,该壳体内的内盒体可以依需布置成多个,再基于相邻的两个导电芯之间可以调距,可以保障装置灵活的适应空气开关进行布置使用,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的图4中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的滑动片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的透明盖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的流体筒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的内盒体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的导电芯后端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的安装时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的安装时布线图。
1、壳体;2、透明盖;3、内盒体;4、第一接触片;5、第二接触片;6、流体筒;7、内板;8、插柱;9、搭接片;10、绝缘板;11、螺栓;12、拉簧;13、导架;14、第三接触片;15、滑动片;16、弧形部;17、卡装片;18、导电板;19、导槽;20、接电板;21、蓄电池;22、警报器;23、稳定座;24、导筒;25、导杆;26、防脱块;27、第一套体;28、第二套体;29、固定套;30、活动套;31、导电芯;32、固定螺丝;33、第一接线;34、拉伸接线;35、第二接线;36、总开关;37、分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图12所示的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沿两侧方向上滑动安装有内盒体3,内盒体3的前后表面分别固定贯穿有第二接触片5与第一接触片4,第一接触片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警报器22,警报器2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接触片14,第三接触片14后端与第一接触片4前端之间设置供电装置,警报器22在此为泛指,可以选用蜂鸣器、指示灯等,能在通路后给出提示即可,内盒体3的内侧底面固定设置有流体筒6,流体筒6的上端滑动插装有插柱8,插柱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搭接片9;
流体筒6的表面分别与两个导电芯31电性连接,两个导电芯31分别连接火线与零线,流体筒6内装有ER流体,ER流体又称作电流变流体,由易极化的细小固体颗粒分散到低介电常数的液体中所形成的悬浮体系,一般呈现流动的状态。在施加或撤去外加电场时,其性能就会发生突变,由易流动的液体向固体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表观粘度及剪切应力均增加几个数量级,所形成的固体呈Bingham塑性行为,其转变是可逆的,一旦撤去外加电场,瞬间恢复到液态;
火线与零线间断电时,ER流体由固态转化为液态,搭接片9下移,使得第一接触片4与第三接触片14间形成通路。
本方案可以对应的布置在空气开关的下方,不影响正常接线的进行,并且,可以在发生断路时进行报警,其报警逻辑简单,无需复杂的系统与硬件配合使用,成本低。
如图2、图3、图6所示,壳体1的前后内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导电板18,两个导电板18的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接电板20,两个接电板20分别与蓄电池21的两极电性连接,接电板20与蓄电池21内侧固定连接,第一接触片4以及第三接触片14分别与导电板18电性连接。
第三接触片14与第一接触片4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片15,滑动片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部16,导电板18的表面开设有导槽19,弧形部16与导槽19的内壁滑动配合,第一接触片4以及第三接触片14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卡装片17,卡装片17滑动贴在导电板18的外表面,卡装片17保障了第一接触片4以及第三接触片14与导电板18之间的滑动配合。
如图1、图7所示,壳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透明盖2,两个导电芯31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套体27与第二套体28,内盒体3的一侧靠近上端处固定设置有固定套29,第一套体27固定穿过固定套29的内侧,第二套体28与第一套体27之间设置有移动机构,第一套体27以及第二套体28在透明盖2与壳体1的缝隙间滑动。透明盖2选用塑料材质制成。
如图4、图5所示,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盒体3上端的导筒24、滑动插装在导筒24一侧的导杆25,导杆25的插入导筒24内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防脱块26,防脱块26与导筒24内壁滑动配合,防脱块26防止导杆25滑动过度而发生脱离导筒24内侧的问题,导杆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套30,第二套体28固定穿过活动套30的内侧。
如图5所示,流体筒6的外表面电线连接有第一接线33与拉伸接线34,第一接线33穿过第一套体27的下表面后与导电芯31电线连接,拉伸接线3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接线35,第二接线35穿过第二套体28的下表面后与导电芯31电线连接。
如图3、图4所示,警报器2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稳定座23,稳定座23的下表面与壳体1的内底面滑动贴合,增加警报器22移动时的稳定性,也保障了第二接触片5与第三接触片14的稳定。
如图2、图8、图9所示,搭接片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板10,绝缘板10的下表面与内盒体3上端之间连接有拉簧12,绝缘板10的上表面插装有相螺纹配合的螺栓11,透明盖2的上表面嵌装有两根导架13,螺栓11滑动穿过两根导架13之间,随着内盒体3的平移,螺栓11沿着两根导架13之间滑动,旋下后,在拉簧12的作用下,使得绝缘板10有着下移驱使,当断路停电时,插柱8即发生下移。
第一套体27与第二套体28的外表面靠近后端处分别插装有相螺纹配合的固定螺丝32,用来与外接线电连接。
插柱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内板7,内板7位于流体筒6的内侧,内板7在流体筒6内的稳定性较好。
如图11所示,使用时,布置在一排空气开关的下方,两个导电芯31分别插入空气开关的两极,进行电连接,对于导电芯31的位置可以滑动调节,可以将内盒体3在壳体1的内侧平移,同时,可以进行两个导电芯31之间的调距,通过平移第二套体28,使得导杆25沿着导筒24的内侧平移,以保障两个导电芯31可以分别对准空气开关的两极进行连接,而导电芯31用于与外接线进行连接,可以适应空气开关的位置进行安装布置。在通电时,由于流体筒6内的ER流体通电后固态化,此时将会对内板7进行支撑,通电后,旋下螺栓11,在断电中,ER流体断电后呈液态,使得导杆25下移,从而搭接片9接触第一接触片4与第二接触片5,形成通路,促使警报器22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可以在某条线路断路时快速的报警,由于对应的线路发生了报警,可以快速找到哪条线路发生的断路,利于快速的检修维护。当检修完成后,优先旋上螺栓11,将绝缘板10上提后,再通电,保障警报器22保持断开,以保障后期再使用时,可以再次进行报警。由于空气开关通常为一排多个设置,该壳体1内的内盒体3可以依需布置成多个,再基于相邻的两个导电芯31之间可以调距,可以保障装置灵活的适应空气开关进行布置使用,如图12所示,布置了对三个空气开关的设置,包括一个总开关36和两个分开关37,显然的,此时内盒体3处的机构共设置为三个,以对应每个空气开关进行布置,体现了较好的适应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沿两侧方向上滑动安装有内盒体(3),所述内盒体(3)的前后表面分别固定贯穿有第二接触片(5)与第一接触片(4),所述第一接触片(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警报器(22),所述警报器(2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接触片(14),所述第三接触片(14)后端与第一接触片(4)前端之间设置供电装置,所述内盒体(3)的内侧底面固定设置有流体筒(6),所述流体筒(6)的上端滑动插装有插柱(8),所述插柱(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搭接片(9);
所述流体筒(6)的表面分别与两个导电芯(31)电性连接,两个所述导电芯(31)分别连接火线与零线,所述流体筒(6)内装有ER流体;
火线与零线间断电时,ER流体由固态转化为液态,搭接片(9)下移,使得第一接触片(4)与第三接触片(14)间形成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后内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导电板(18),两个所述导电板(18)的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接电板(20),两个所述接电板(20)分别与蓄电池(21)的两极电性连接,所述接电板(20)与蓄电池(2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触片(4)以及第三接触片(14)分别与导电板(18)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触片(14)与第一接触片(4)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片(15),所述滑动片(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部(16),所述导电板(18)的表面开设有导槽(19),所述弧形部(16)与导槽(19)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接触片(4)以及第三接触片(14)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卡装片(17),所述卡装片(17)滑动贴在导电板(18)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透明盖(2),两个所述导电芯(31)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套体(27)与第二套体(28),所述内盒体(3)的一侧靠近上端处固定设置有固定套(29),所述第一套体(27)固定穿过固定套(29)的内侧,所述第二套体(28)与第一套体(27)之间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第一套体(27)以及第二套体(28)在透明盖(2)与壳体(1)的缝隙间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盒体(3)上端的导筒(24)、滑动插装在导筒(24)一侧的导杆(25),所述导杆(25)的插入导筒(24)内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防脱块(26),所述防脱块(26)与导筒(24)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导杆(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套(30),所述第二套体(28)固定穿过活动套(30)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筒(6)的外表面电线连接有第一接线(33)与拉伸接线(34),所述第一接线(33)穿过第一套体(27)的下表面后与导电芯(31)电线连接,所述拉伸接线(3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接线(35),所述第二接线(35)穿过第二套体(28)的下表面后与导电芯(31)电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器(2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稳定座(23),所述稳定座(23)的下表面与壳体(1)的内底面滑动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片(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板(10),所述绝缘板(10)的下表面与内盒体(3)上端之间连接有拉簧(12),所述绝缘板(10)的上表面插装有相螺纹配合的螺栓(11),所述透明盖(2)的上表面嵌装有两根导架(13),所述螺栓(11)滑动穿过两根导架(1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体(27)与第二套体(28)的外表面靠近后端处分别插装有相螺纹配合的固定螺丝(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内板(7),所述内板(7)位于流体筒(6)的内侧。
CN202310308072.1A 2023-03-28 2023-03-28 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 Pending CN1160088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8072.1A CN116008865A (zh) 2023-03-28 2023-03-28 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8072.1A CN116008865A (zh) 2023-03-28 2023-03-28 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8865A true CN116008865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32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08072.1A Pending CN116008865A (zh) 2023-03-28 2023-03-28 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8865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0989A (zh) * 2020-04-09 2020-07-17 张东虎 一种安全防过载的插座
CN212010680U (zh) * 2020-05-07 2020-11-24 苏州羽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变压器的接线引脚结构
CN214541020U (zh) * 2021-04-09 2021-10-29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喀什供电公司 一种配网电力线路故障定位报警装置
CN217825170U (zh) * 2022-07-20 2022-11-15 既明(河北雄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监控安防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0989A (zh) * 2020-04-09 2020-07-17 张东虎 一种安全防过载的插座
CN212010680U (zh) * 2020-05-07 2020-11-24 苏州羽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变压器的接线引脚结构
CN214541020U (zh) * 2021-04-09 2021-10-29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喀什供电公司 一种配网电力线路故障定位报警装置
CN217825170U (zh) * 2022-07-20 2022-11-15 既明(河北雄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监控安防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63243A1 (en) Contact switch for elevator safety door
CN202634058U (zh) 带断电自动照明装置的低压家用配电箱
CN116008865A (zh) 供电线路停供电报警装置
CN203787830U (zh) 复合监控智能型铠装移开式高压开关柜
CN112039037B (zh) 一种电力配电线路用防雷装置
CN211785886U (zh) 一种开关柜局部放电模拟自动控制电动执行机构
CN112103782B (zh)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高低压配电柜
CN205139304U (zh) 用于控制与保护开关中过流脱扣断路器的测试仪
CN208999069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脱扣器铁芯检测夹具
CN203632223U (zh) 电容器保护装置
CN110850245A (zh) 一种基于自动控制的开关柜局部放电模拟装置
CN210429714U (zh) 一种新型方便安装的断路器
CN202870260U (zh) 一种汽车电器开关检测设备
CN112071712A (zh) 一种机械式断路保护预警设备
CN202549651U (zh) 一种新型熔断器式隔离开关
CN219303575U (zh) 一种用于瞬时过载状态的断路器设备
CN211121685U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温度在线监测装置
CN117929814B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故障检测装置
CN216645840U (zh) 一种长效接触器铁芯寿命测试台
CN215417937U (zh) 一种应用于高压开关柜中行程开关的联动装置
CN211878108U (zh) 一种基于自动控制的开关柜局放试验气隙放电模型
CN209804470U (zh) 一种房车智能省电总开关装置
CN214122291U (zh) 一种低压台区分支用电监测报警装置
CN217181143U (zh) 一种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装置
CN212986666U (zh) 一种电力设备的高温预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