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5325A - 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5325A
CN116005325A CN202310300169.8A CN202310300169A CN116005325A CN 116005325 A CN116005325 A CN 116005325A CN 202310300169 A CN202310300169 A CN 202310300169A CN 116005325 A CN116005325 A CN 116005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arbon fiber
clamping plate
weft insertion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001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05325B (zh
Inventor
季铖
吕威
杨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Dingq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Dingq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Dingq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Dingq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001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5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5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5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05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5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编织设备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用于引出送纬机构上的碳纤维片端部,包括夹持机构和锁定机构;通过设置夹持机构,能够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实现夹持碳纤维片端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夹持块先将碳纤维片的端部夹持,并且能够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继续摆动的过程中,将碳纤维片的端部张紧,从而能够在夹持机构夹持后返程的过程中直接拉动碳纤维片,进而起到提升引纬效率的作用;解决了传统的引纬装置在夹持碳纤维片后的返程过程中,会先将碳纤维片张紧,再进行引纬的工作,从而因为增加的返程的路程而导致引纬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编织设备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主要由碳元素组成,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以碳纤维织物为代表的新型复合材料已经在建筑材料、交通、航空航天和医疗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碳纤维布通过碳纤维编织机进行编织,在编织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引纬装置将位于编织区一端的送纬机构上的碳纤维片端部夹持至编织区的另一端;传统的引纬装置在夹持碳纤维片后的返程过程中,会先将碳纤维片张紧,再进行引纬的工作,从而因为增加的返程的路程而导致引纬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用于引出送纬机构上的碳纤维片端部,包括夹持机构和锁定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碳纤维片端部,所述夹持机构安装在引纬支撑座上,夹持机构包括铰接杆、夹持滑块、第一夹持块、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夹持连杆,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一端分别通过夹持连杆与引纬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连杆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远离碳纤维片的一端;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靠近碳纤维片的一端的间隔处为用于夹持碳纤维片的夹持区,夹持区内设有夹持滑块,所述夹持滑块靠近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一侧分别铰接有第一夹持块,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块之间的间隔处正对碳纤维片端部设置,两个第一夹持块还分别通过铰接杆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铰接;所述夹持滑块的端部还与引纬支撑座上开设的横移滑槽滑动连接;
当所述夹持连杆处于初始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摆动至最大位移,所述夹持滑块位于横移滑槽靠近碳纤维片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块之间的宽度大于碳纤维片宽度;
当所述夹持连杆朝靠近碳纤维片的方向转动至第一夹持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至两个第一夹持块分别夹持碳纤维片两侧,所述夹持滑块处于第一位置;
当所述夹持连杆朝靠近碳纤维片的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至两个第一夹持块以及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别夹持碳纤维片,且夹持滑块拉动碳纤维片朝远离送纬机构的方向滑动至第二位置;
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在所述夹持连杆朝靠近夹持滑块的方向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时,锁定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位置,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梯形锁定件和限位滑块,所述梯形锁定件固定安装在第一夹板正对第二夹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板正对梯形锁定件的壳壁上开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槽侧边滑动连接有用于对梯形锁定件端部的限位台阶限位的限位滑块;
当所述夹持连杆朝靠近碳纤维片的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至梯形锁定件插入到锁定槽中,所述限位滑块朝梯形锁定件的方向滑动至抵住梯形锁定件的限位台阶,对梯形锁定件限位,实现锁定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位置。
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远离夹持连杆的一侧端部;
当所述夹持连杆朝靠近碳纤维片的方向转动至第一夹持角度时,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块间隔处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一夹持块间隔处的宽度;
当所述夹持连杆朝靠近碳纤维片的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时,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块分别夹持碳纤维片两侧。
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用于为夹持滑块让位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远离碳纤维片的一端。
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摆动杆、摆动轴、滑杆、弹簧和T形杆,所述摆动杆两端的让位滑槽分别与限位滑块和滑杆端部滑动铰接,所述摆动杆的中部还通过摆动轴与锁定槽转动连接,所述滑杆远离摆动杆的端部滑动连接在T形杆开设的滑槽中,且滑杆还通过弹簧与T形杆的滑槽端部连接;
当所述弹簧位于初始弹性状态时,所述限位滑块的端部与锁定槽内壁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梯形锁定件的限位台阶的最大宽度;
当所述夹持连杆朝靠近碳纤维片的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至梯形锁定件插入到锁定槽中,且梯形锁定件的限位台阶位于限位滑块与T形杆之间,限位滑块抵住梯形锁定件的限位台阶,弹簧处于初始弹性状态。
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夹持连杆还分别通过扭簧与引纬支撑座连接,当扭簧处于初始弹性状态时,所述夹持连杆处于初始角度。
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带动引纬支撑座朝送纬机构的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引纬支架和引纬滑块,所述引纬滑块固定安装在引纬支撑座上,且引纬滑块还与引纬支架开设的引纬滑槽滑动连接。
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远离的一侧端部均开设有受力斜坡,且受力斜坡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靠近碳纤维片的一端,所述受力斜坡与夹持联动块上的夹持联动斜坡配合,所述夹持联动块安装在送纬机构的送纬支架上;当引纬滑块朝引纬滑槽靠近碳纤维片的一端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夹持联动斜坡抵住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至夹持连杆位于第一夹持角度。
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包括齿轮轴、齿轮和解锁滑块,所述齿轮分别与T形杆上的第一齿形部和解锁滑块上的第二齿形部啮合连接,所述齿轮还通过齿轮轴与第二夹板转动连接,所述T形杆和解锁滑块分别与第二夹板滑动连接,且T形杆和解锁滑块的运动轨迹相互垂直设置。
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解锁组件还包括解锁受力板、解锁推杆和解锁连杆,所述解锁受力板的一端与限位滑块滑动连接,解锁受力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夹板外围,所述解锁受力板与解锁推杆配合,所述解锁推杆的一端正对解锁受力板设置,解锁推杆的另一端通过解锁连杆与引纬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解锁连杆还通过第二夹持块与引纬支架连接;所述齿轮位于T形杆远离解锁推杆的一侧;当所述引纬滑块朝引纬滑槽靠近解锁推杆的方向滑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解锁推杆推动解锁受力板朝靠近碳纤维片的方向滑动,带动齿轮传动T形杆朝远离限位滑块的方向滑动至限位滑块从梯形锁定件的限位台阶处移出,梯形锁定件失去限位。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能够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实现夹持碳纤维片端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夹持块先将碳纤维片的端部夹持,并且能够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继续摆动的过程中,将碳纤维片的端部张紧,从而能够在夹持机构夹持后返程的过程中直接拉动碳纤维片,进而起到提升引纬效率的作用;解决了传统的引纬装置在夹持碳纤维片后的返程过程中,会先将碳纤维片张紧,再进行引纬的工作,从而因为增加的返程的路程而导致引纬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在侧视状态的剖视图;
图2为夹持连杆处于初始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夹持机构在俯视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扭簧和夹持连杆与引纬支撑座连接的三维示意图;
图7为夹持连杆朝靠近碳纤维片的方向转动至第一夹持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夹持连杆朝靠近碳纤维片的方向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送纬支架;2、送纬轮;3、送纬轴;4、碳纤维片;5、夹持联动块;6、第一夹板;7、引纬支撑座;8、引纬支架;9、引纬滑槽;10、引纬滑块;11、解锁推杆;12、夹持连杆;13、第二夹板;14、让位槽;15、横移滑槽;16、夹持滑块;17、铰接杆;18、解锁受力板;19、解锁连杆;20、扭簧;21、第二夹持块;22、梯形锁定件;23、防滑部;24、第一夹持块;25、锁定槽;26、铰接件;27、限位滑块;28、摆动杆;29、摆动轴;30、滑杆;31、弹簧;32、T形杆;33、第一齿形部;34、齿轮轴;35、齿轮;36、第二齿形部;37、解锁滑块;51、夹持联动斜坡;61、受力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图3、图5和图7-图8,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用于引出送纬机构上的碳纤维片4端部,包括夹持机构和锁定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碳纤维片4端部,所述夹持机构安装在引纬支撑座7上,夹持机构包括铰接杆17、夹持滑块16、第一夹持块24、第一夹板6、第二夹板13和夹持连杆12,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的一端分别通过夹持连杆12与引纬支撑座7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连杆12位于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远离碳纤维片4的一端;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靠近碳纤维片4的一端的间隔处为用于夹持碳纤维片4的夹持区,夹持区内设有夹持滑块16,所述夹持滑块16靠近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的一侧分别通过铰接件26与第一夹持块24铰接,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块24之间的间隔处正对碳纤维片4端部设置,两个第一夹持块24还分别通过铰接杆17与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铰接;所述夹持滑块16的端部还与引纬支撑座7上开设的横移滑槽15滑动连接;
如图2所示,当所述夹持连杆12处于初始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摆动至最大位移,所述夹持滑块16位于横移滑槽15靠近碳纤维片4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块24之间的宽度大于碳纤维片4宽度;
如图7所示,当所述夹持连杆12朝靠近碳纤维片4的方向转动至第一夹持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至两个第一夹持块24分别夹持碳纤维片4两侧,所述夹持滑块16处于第一位置;
如图8所示,当所述夹持连杆12朝靠近碳纤维片4的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至两个第一夹持块24以及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分别夹持碳纤维片4,且夹持滑块16拉动碳纤维片4朝远离送纬机构的方向滑动至第二位置;
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在所述夹持连杆12朝靠近夹持滑块16的方向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时,锁定第一夹板6与第二夹板13的位置,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梯形锁定件22和限位滑块27,所述梯形锁定件22固定安装在第一夹板6正对第二夹板13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板13正对梯形锁定件22的壳壁上开设有锁定槽25,所述锁定槽25侧边滑动连接有用于对梯形锁定件22端部的限位台阶限位的限位滑块27;
当所述夹持连杆12朝靠近碳纤维片4的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至梯形锁定件22插入到锁定槽25中,所述限位滑块27朝梯形锁定件22的方向滑动至抵住梯形锁定件22的限位台阶,对梯形锁定件22限位,实现锁定第一夹板6与第二夹板13的位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用于为夹持滑块16让位的让位槽14,所述让位槽14位于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远离碳纤维片4的一端。从而能够在夹持滑块16朝远离送纬机构的方向滑动的过程中起到让位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还包括用于带动引纬支撑座7朝送纬机构的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引纬支架8和引纬滑块10,所述引纬滑块10固定安装在引纬支撑座7上,且引纬滑块10还与引纬支架8开设的引纬滑槽9滑动连接,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丝杆或液压缸等驱动件驱动引纬滑块10在引纬滑槽9内滑动,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为了提升对碳纤维片4的夹持的稳定性,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块24的夹持面均设有防滑部23。
为了对碳纤维片4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实际应用时,送纬机构还包括送纬支架1以及两个间隔设置的送纬轮2,两个所述送纬轮2分别通过送纬轴3与送纬支架1转动连接,两个送纬轮2相互靠近的端部分别与碳纤维片4两侧摩擦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夹持连杆12处于初始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摆动至最大位移,所述夹持滑块16位于横移滑槽15靠近碳纤维片4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块24之间的宽度大于碳纤维片4宽度,从而便于在引纬滑块10朝碳纤维片4的方向移动时,碳纤维片4的端部能够位于两个第一夹持块24之间;当所述夹持连杆12朝靠近碳纤维片4的方向转动至第一夹持角度时,所述夹持滑块16朝远离送纬机构的方向滑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至两个第一夹持块24分别夹持碳纤维片4两侧;当所述夹持连杆12朝靠近碳纤维片4的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继续摆动至夹持滑块16位于横移滑槽15远离碳纤维片4的另一端端部,此时两个第一夹持块24夹持碳纤维片4朝夹持连杆12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将端部松弛的碳纤维片4拉紧的作用,以便于在引纬滑块10方向运动时,将碳纤维片4从送纬轮2上拉出。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5,作为本申请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夹持块21,所述第二夹持块21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远离夹持连杆的一侧端部;
为了便于两个第一夹持块24夹持碳纤维片4之后,并且在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继续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的过程中,碳纤维片4能够被张紧,当所述夹持连杆12朝靠近碳纤维片4的方向转动至第一夹持角度时,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块21间隔处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一夹持块24间隔处的宽度;
当所述夹持连杆12朝靠近碳纤维片4的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时,两个第一夹持块24已经将碳纤维片4张紧,为了进一步提升对碳纤维片4夹持的稳定性,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块21分别夹持碳纤维片4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作为本申请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摆动杆28、摆动轴29、滑杆30、弹簧31和T形杆32,所述摆动杆28两端的让位滑槽分别与限位滑块27和滑杆30端部滑动铰接,所述摆动杆28的中部还通过摆动轴29与锁定槽25转动连接,所述滑杆30远离摆动杆28的端部滑动连接在T形杆32开设的滑槽中,且滑杆30还通过弹簧31与T形杆32的滑槽端部连接;
为了实现对梯形锁定件22的限位作用,当所述弹簧31位于初始弹性状态时,所述限位滑块27的端部与锁定槽25内壁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梯形锁定件22的限位台阶的最大宽度;当限位滑块27设有两个时,则两个限位滑块27之间的距离小于梯形锁定件22的限位台阶的最大宽度;
当所述夹持连杆12朝靠近碳纤维片4的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至梯形锁定件22插入到锁定槽25中,且梯形锁定件22的限位台阶位于限位滑块27与T形杆32之间,限位滑块27在弹簧31的弹性作用下,朝靠近梯形锁定件22的方向滑动至抵住梯形锁定件22的限位台阶,此时弹簧31处于初始弹性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6,作为本申请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两个所述夹持连杆12还分别通过扭簧20与引纬支撑座7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相互远离的一侧端部均开设有受力斜坡61,且受力斜坡61位于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靠近碳纤维片4的一端,所述受力斜坡61与夹持联动块5上的夹持联动斜坡51配合,所述夹持联动块5安装在送纬机构的送纬支架1上。
在本实施例中,当扭簧20处于初始弹性状态时,所述夹持连杆12处于初始角度;
当引纬滑块10朝靠近送纬支架1的方向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夹持联动斜坡51抵住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的受力斜坡61,使得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至夹持连杆12转动至第一夹持角度;
在引纬滑块10继续朝靠近送纬支架1的方向滑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因为夹持联动斜坡51的抵住而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继续摆动至夹持连杆12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在此过程中扭簧20均受到压缩;从而能够实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能够利用引纬滑块10朝碳纤维片4的方向移动,联动第一夹持块24夹持碳纤维片4,以及联动第一夹持块24拉动碳纤维片4和联动第二夹持块21夹持碳纤维片4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和图6,作为本申请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包括齿轮轴34、齿轮35和解锁滑块37,所述齿轮35分别与T形杆32上的第一齿形部33和解锁滑块37上的第二齿形部36啮合连接,所述齿轮35还通过齿轮轴34与第二夹板13转动连接,所述T形杆32和解锁滑块37分别与第二夹板13滑动连接,且T形杆32和解锁滑块37的运动轨迹相互垂直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解锁组件还包括解锁受力板18、解锁推杆11和解锁连杆19,所述解锁受力板18的一端与限位滑块27滑动连接,解锁受力板18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夹板13外围,所述解锁受力板18与解锁推杆11配合,所述解锁推杆11的一端正对解锁受力板18设置,解锁推杆11的另一端通过解锁连杆19与引纬支架8转动连接,所述解锁连杆19还通过第二夹持块21与引纬支架8连接;所述齿轮35位于T形杆32远离解锁推杆11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在夹持机构夹持了碳纤维片4之后,引纬滑块10朝远离碳纤维片4的方向滑动,当所述引纬滑块10朝引纬滑槽9靠近解锁推杆11的方向滑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解锁推杆11推动解锁受力板18朝靠近碳纤维片4的方向滑动,从而能够带动齿轮35转动,齿轮35带动T形杆32朝远离限位滑块27的方向滑动,进而能够利用摆动杆28带动限位滑块27朝远离梯形锁定件22的方向运动至:从梯形锁定件22的限位台阶处移出的位置,此时梯形锁定件22失去限位,从而第一夹板6能够在扭簧20的弹性作用下朝远离第二夹板13的方向摆动,实现松开碳纤维片4的作用。
为了保证解锁推杆11能够正对解锁受力板18设置,在实际应用时,所述解锁连杆19也通过其他的扭簧20与引纬支架8连接。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用于引出送纬机构上的碳纤维片(4)端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和锁定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碳纤维片(4)端部,所述夹持机构安装在引纬支撑座(7)上,夹持机构包括铰接杆(17)、夹持滑块(16)、第一夹持块(24)、第一夹板(6)、第二夹板(13)和夹持连杆(12),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的一端分别通过夹持连杆(12)与引纬支撑座(7)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连杆(12)位于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远离碳纤维片(4)的一端;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靠近碳纤维片(4)的一端的间隔处为用于夹持碳纤维片(4)的夹持区,夹持区内设有夹持滑块(16),所述夹持滑块(16)靠近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的一侧分别铰接有第一夹持块(24),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块(24)之间的间隔处正对碳纤维片(4)端部设置,两个第一夹持块(24)还分别通过铰接杆(17)与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铰接;所述夹持滑块(16)的端部还与引纬支撑座(7)上开设的横移滑槽(15)滑动连接;
当所述夹持连杆(12)处于初始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摆动至最大位移,所述夹持滑块(16)位于横移滑槽(15)靠近碳纤维片(4)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块(24)之间的宽度大于碳纤维片(4)宽度;
当所述夹持连杆(12)朝靠近碳纤维片(4)的方向转动至第一夹持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至两个第一夹持块(24)分别夹持碳纤维片(4)两侧,所述夹持滑块(16)处于第一位置;
当所述夹持连杆(12)朝靠近碳纤维片(4)的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至两个第一夹持块(24)以及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分别夹持碳纤维片(4),且夹持滑块(16)拉动碳纤维片(4)朝远离送纬机构的方向滑动至第二位置;
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在所述夹持连杆(12)朝靠近夹持滑块(16)的方向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时,锁定第一夹板(6)与第二夹板(13)的位置,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梯形锁定件(22)和限位滑块(27),所述梯形锁定件(22)固定安装在第一夹板(6)正对第二夹板(13)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板(13)正对梯形锁定件(22)的壳壁上开设有锁定槽(25),所述锁定槽(25)侧边滑动连接有用于对梯形锁定件(22)端部的限位台阶限位的限位滑块(27);
当所述夹持连杆(12)朝靠近碳纤维片(4)的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至梯形锁定件(22)插入到锁定槽(25)中,所述限位滑块(27)朝梯形锁定件(22)的方向滑动至抵住梯形锁定件(22)的限位台阶,对梯形锁定件(22)限位,实现锁定第一夹板(6)与第二夹板(13)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夹持块(21),所述第二夹持块(21)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远离夹持连杆的一侧端部;
当所述夹持连杆(12)朝靠近碳纤维片(4)的方向转动至第一夹持角度时,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块(21)间隔处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一夹持块(24)间隔处的宽度;
当所述夹持连杆(12)朝靠近碳纤维片(4)的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时,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块(21)分别夹持碳纤维片(4)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用于为夹持滑块(16)让位的让位槽(14),所述让位槽(14)位于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远离碳纤维片(4)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摆动杆(28)、摆动轴(29)、滑杆(30)、弹簧(31)和T形杆(32),所述摆动杆(28)两端的让位滑槽分别与限位滑块(27)和滑杆(30)端部滑动铰接,所述摆动杆(28)的中部还通过摆动轴(29)与锁定槽(25)转动连接,所述滑杆(30)远离摆动杆(28)的端部滑动连接在T形杆(32)开设的滑槽中,且滑杆(30)还通过弹簧(31)与T形杆(32)的滑槽端部连接;
当所述弹簧(31)位于初始弹性状态时,所述限位滑块(27)的端部与锁定槽(25)内壁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梯形锁定件(22)的限位台阶的最大宽度;
当所述夹持连杆(12)朝靠近碳纤维片(4)的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时,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至梯形锁定件(22)插入到锁定槽(25)中,且梯形锁定件(22)的限位台阶位于限位滑块(27)与T形杆(32)之间,限位滑块(27)抵住梯形锁定件(22)的限位台阶,弹簧(31)处于初始弹性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连杆(12)还分别通过扭簧(20)与引纬支撑座(7)连接,当扭簧(20)处于初始弹性状态时,所述夹持连杆(12)处于初始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带动引纬支撑座(7)朝送纬机构的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引纬支架(8)和引纬滑块(10),所述引纬滑块(10)固定安装在引纬支撑座(7)上,且引纬滑块(10)还与引纬支架(8)开设的引纬滑槽(9)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相互远离的一侧端部均开设有受力斜坡(61),且受力斜坡(61)位于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靠近碳纤维片(4)的一端,所述受力斜坡(61)与夹持联动块(5)上的夹持联动斜坡(51)配合,所述夹持联动块(5)安装在送纬机构的送纬支架(1)上;
当引纬滑块(10)朝靠近送纬支架(1)的方向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夹持联动斜坡(51)分别抵住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使得夹持连杆(12)转动至第一夹持角度;
当引纬滑块(10)继续朝靠近送纬支架(1)的方向滑动至第二位置时,夹持联动斜坡(51)分别进一步抵住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1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使得夹持连杆(12)转动至第二夹持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包括齿轮轴(34)、齿轮(35)和解锁滑块(37),所述齿轮(35)分别与T形杆(32)上的第一齿形部(33)和解锁滑块(37)上的第二齿形部(36)啮合连接,所述齿轮(35)还通过齿轮轴(34)与第二夹板(13)转动连接,所述T形杆(32)和解锁滑块(37)分别与第二夹板(13)滑动连接,且T形杆(32)和解锁滑块(37)的运动轨迹相互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组件还包括解锁受力板(18)、解锁推杆(11)和解锁连杆(19),所述解锁受力板(18)的一端与限位滑块(27)滑动连接,解锁受力板(18)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夹板(13)外围,所述解锁受力板(18)与解锁推杆(11)配合,所述解锁推杆(11)的一端正对解锁受力板(18)设置,解锁推杆(11)的另一端通过解锁连杆(19)与引纬支架(8)转动连接,所述解锁连杆(19)还通过第二夹持块(21)与引纬支架(8)连接;所述齿轮(35)位于T形杆(32)远离解锁推杆(11)的一侧;当所述引纬滑块(10)朝引纬滑槽(9)靠近解锁推杆(11)的方向滑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解锁推杆(11)推动解锁受力板(18)朝靠近碳纤维片(4)的方向滑动,使得齿轮(35)传动T形杆(32)朝远离限位滑块(27)的方向滑动至限位滑块(27)从梯形锁定件(22)的限位台阶处移出,梯形锁定件(22)失去限位。
CN202310300169.8A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 Active CN116005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0169.8A CN116005325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0169.8A CN116005325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5325A true CN116005325A (zh) 2023-04-25
CN116005325B CN116005325B (zh) 2024-01-30

Family

ID=86027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00169.8A Active CN116005325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532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4895A (zh) * 2018-11-09 2019-01-18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剑杆织机的接纬装置及引纬装置
CN109322045A (zh) * 2018-11-09 2019-02-12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剑杆织机的送纬装置及引纬装置
CN209353025U (zh) * 2018-11-09 2019-09-06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剑杆织机的接纬装置及引纬装置
CN115609654A (zh) * 2022-12-19 2023-01-17 无锡市鼎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复合碳纤维短切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4895A (zh) * 2018-11-09 2019-01-18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剑杆织机的接纬装置及引纬装置
CN109322045A (zh) * 2018-11-09 2019-02-12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剑杆织机的送纬装置及引纬装置
CN209353025U (zh) * 2018-11-09 2019-09-06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剑杆织机的接纬装置及引纬装置
CN115609654A (zh) * 2022-12-19 2023-01-17 无锡市鼎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复合碳纤维短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5325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90952B (zh) 工业机器人夹具
CN116005325B (zh) 一种用于碳纤维编织机的引纬装置
CN218461336U (zh) 一种板材焊接用固定装置
TWI582288B (zh) 具有織物拉緊裝置的刺繡機以及操作該刺繡機的方法
CN206872043U (zh) 一种共享单车生产用码垛机器人
CN110465903A (zh) 夹持机构
CN214787435U (zh) 一种煤矿开拓巷道支护钢筋网连接用装置
CN1882441B (zh) 用于将帆布施加到框架上的设备
CN1140657C (zh) 片梭和用于拾取纬纱线的装置
RU1814667C (ru) Ткацкий станок
CN210577665U (zh) 一种方便拆装电力挂板
CN115897039A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针织布料卷布辊
DE1239638B (de) Antriebsvorrichtung fuer den Schusseintrag bei Webmaschinen, bei welchen die Schussfaeden in das Webfach mit Hilfe im Rhythmus der Weblade hin- und herschwingender Greiferstangen eintragbar sind
CN208982088U (zh) 一种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架移架连接装置
CN205325586U (zh) 一种油田油气集输离心泵用盘根拆装装置
CN112411061A (zh) 一种印染用滚筒刷
CN217146472U (zh) 一种园林扎带的自动绑扎机
CN111648731A (zh) 一种油田钻头用钻头调节夹紧装置
CN107974822A (zh) 一种织带机的拉料机构
CN205241967U (zh) 超宽边折入边装置
CN110193847A (zh) 机器人的夹持装置
CN219442173U (zh) 一种汽车钢板弹簧表面处理用喷涂装置
CN112921626B (zh) 一种面料加工用裁断机
CN220643611U (zh) 一种机织布的裁剪装置
CN205000069U (zh) 碳纤扩展扁丝智能织机杠杆钳口夹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