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4945A - 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及应用、低合金钢 - Google Patents
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及应用、低合金钢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04945A CN116004945A CN202211734517.4A CN202211734517A CN116004945A CN 116004945 A CN116004945 A CN 116004945A CN 202211734517 A CN202211734517 A CN 202211734517A CN 116004945 A CN116004945 A CN 1160049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 microalloying
- low alloy
- alloy steel
- ref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29910000851 Alloy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7670 ref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9489 vacuum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29910052720 van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29910052758 niob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Argon Chemical group [Ar]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Calcium Chemical compound [Ca]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575 calciu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749 continuous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86 arg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150000004767 nit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5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2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1200 Ferro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23 S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616 Ferromanganes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676 Si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DALUDRGQOYMVLD-UHFFFAOYSA-N iron manganese Chemical compound [Mn].[Fe] DALUDRGQOYMVL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PYLLWONICXJARP-UHFFFAOYSA-N manganese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Mn] PYLLWONICXJA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628 steelm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628 Ferrovan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CYUOWZRAOZFACA-UHFFFAOYSA-N aluminum iron Chemical compound [Al].[Fe] CYUOWZRAOZFAC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PNXOJQQRXBVKEX-UHFFFAOYSA-N iron vanadium Chemical compound [V].[Fe] PNXOJQQRXBVKE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436 steel ty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tita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Ti]=O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592 Ferroniob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ZFGFKQDDQUAJQP-UHFFFAOYSA-N iron niobium Chemical compound [Fe].[Fe].[Nb] ZFGFKQDDQUAJQ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5 allo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566 austen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9 chemical elemen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JGQUHMNIGDVPM-UHFFFAOYSA-N nitrogen group Chemical group [N] QJGQUHMNIGDVP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7 phase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84 reaction tim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3 slow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7 sulfu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teel In Its Molten Sta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及应用、低合金钢,涉及钢铁技术领域。包括在LF精炼工序或RH真空处理工序中加入微合金元素,微合金元素包括Ti。LF精炼工序中加入Ti的时间为LF精炼工序开始后的20~30min,RH真空处理工序中加入Ti的时间为高真空状态形成后的3~6min。Ti元素形成的氮化物在低合金钢中的析出温度较高,因此在二冷前期氮化物就已经析出固定,且析出的氮化物呈现出弥散分布状态,对钢的塑性、韧性影响均较小,生产的板坯表面缺陷率低,因此可以热送热装,有利于钢铁的绿色制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及应用、低合金钢。
背景技术
低合金系列钢板以C、Si、Mn为主要合金元素,再根据力学性能和使用要求加入其他化学元素,使钢板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冲击吸收能量等力学性能指标和弯曲变形、可焊性、耐腐蚀性等工艺性能指标以及表面质量均符合标准要求和客户的使用要求。
在炼钢和精炼生产过程中,钢水中总会含有或多或少的游离氮,在连铸生产过程中,游离态的氮在板坯近表面的位置积聚,形成富氮层,若不进行固氮处理,容易使钢板在200~300℃时产生蓝脆(强度升高韧性降低)现象,后续又容易在室温下产生时效(强度大幅降低)现象,影响钢板的力学性能。为防止钢板发生蓝脆现象和产生时效,通常采取向钢中加入一定量的铝进行固氮的工艺措施,在板坯冷却过程中铝与氮形成AlN微粒在晶界析出,起到固氮和细化晶粒的作用。
但是在板坯二冷过程中,含Al钢在950~750℃的温度区间会析出大量的AlN微粒,且优先在温度较低的表面析出,同时在冷却过程中游离态的N不断向板坯表面渗透,导致AlN微粒在板坯近表面的晶界上聚集和长大,使该处晶界结合力降低,宏观表现为板坯的热塑性降低。因低合金板坯的拉矫温度一般在950~800℃的范围内,与AlN微粒旺盛析出的温度区间有较大的重叠区,在拉矫力的作用下容易在板坯上表面震痕的谷底产生晶界开裂。随着N含量的增加,在板坯近表面组织晶界上析出的AlN微粒数量增多,产生晶界开裂的几率上升。当钢中N含量>45ppm时,板坯产生晶界开裂的几率上升到5%以上,必须采取堆垛缓冷的工艺措施和离线剥皮或角部清理的检验方式降低钢板表面质量风险,导致板坯无法热送热装。
此外,当前各钢厂都在推进绿色制造技术,通常会在转炉炼钢工序中加入10%以上的废钢,随着废钢加入量的增加,就要延长转炉吹炼时间以保证出钢温度符合要求,而吹炼时间延长又会导致钢水中的N含量上升,当废钢加入量达到15%以上时,转炉出钢时钢水中的N含量就很难控制在45ppm以下的水平。如此,势必会再次影响板坯热送热装技术的推广,不符合轧钢绿色制造技术的发展要求。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及应用、低合金钢。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包括在LF精炼工序或RH真空处理工序中加入微合金元素,微合金元素包括Ti。
LF精炼工序中加入Ti的时间为LF精炼工序开始后的20~30min,RH真空处理工序中加入Ti的时间为高真空状态形成后的3~6min。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入Ti前,钢中的氧含量≤25pp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降低钢中的氧含量包括加入Al脱氧,脱氧结束后钢中的铝含量≤0.01%。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Ti/N的质量百分比之比为3~4;优选为3.2~3.6;更优选为3.4。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微合金元素为Ti时,按质量百分比计,Ti的添加量为0.015~0.028%。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微合金元素还包括Nb和V中的至少一种;Nb和/或V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
优选地,当微合金元素为Ti和Nb时,按质量百分比计,Ti的添加量为0.010~0.025%,Nb为0.010~0.050%。
优选地,当微合金元素为Ti和V时,按质量百分比计,Ti的添加量为0.010~0.025%,V为0.020~0.080%。
优选地,当微合金元素为Ti、V和Nb时,按质量百分比计,Ti的添加量为0.010~0.025%,V为0.020~0.080%,Nb为0.010~0.05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LF精炼工序或RH真空处理工序中加入微合金元素包括:当钢种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RH真空处理工序时,在RH真空处理工序加入Ti;当钢种的生产工艺流程不包括RH真空处理工序时,在LF精炼工序加入Ti。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入微合金元素进行微合金处理后,对钢水进行软吹,并喂钙线。
优选地,软吹介质为氩气,软吹时间≥6min。
优选地,连铸开浇炉喂入钙线100~120m,同一浇次的其他炉喂入钙线30~50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软吹结束后对钢水进行保护浇铸。
优选地,浇铸时的钢水过热度为10~30℃,拉速0.8~1.2m/min。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合金钢,由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制得。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在钢铁生产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及应用、低合金钢,通过加入Ti进行微合金化处理,并控制微合金元素的加入时间,利用Ti元素在钢中形成的TiN微粒析出温度高的特性,使钢水中大部分的游离N在板坯二冷前期以TiN微粒的形式析出而得到固定,防止二冷后期氮化物微粒在板坯表面附近的晶界上大量析出后与同时期析出的碳化物微粒聚集在一起形成大颗粒夹杂物、对板坯表面的晶界结合力带来不良影响,进而防止板坯表面在拉矫过程中产生横向的沿晶裂纹,降低板坯表面缺陷发生率,为板坯的热送热装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钢板的绿色制造。因TiN微粒的析出温度高,使其在整个板坯基体中呈弥散分布状态,在板坯加热和轧制过程中还可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由于控制了Ti的合金化时间,钢中氧化钛的析出量少且呈弥散发布状态,对轧成钢板的塑性和韧性影响很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Al微合金化制得的低合金钢板坯的横向微裂纹形貌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Al微合金化制得的低合金钢板坯经轧制成钢板后的表面形貌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Al微合金化制得的低合金钢板坯经轧制成钢板后的低倍解剖形貌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低合金钢板坯的外观图;
图5为本发明对比例1提供的低合金钢板坯的表面形貌图;
图6为本发明对比例2提供的低合金钢制得的钢板的金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含Al低合金板坯在二冷过程中会在近表面组织中析出大量的AlN微粒,这些AlN微粒在板坯近表面的晶界上聚集和长大,使其晶界结合力降低。随着N含量的增加,析出的AlN微粒数量增多,当钢中N含量>45ppm时,就会导致板坯近表面组织的晶界结合力严重下降,使板坯产生热脆性,易导致板坯上表面在拉矫过程中沿震痕的谷底发生沿晶开裂,形成表面微裂纹或角部裂纹,进而导致钢板发生表面龟裂或边裂,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为了防止板坯发生上表面微裂纹或角部裂纹,就必须将含Al低合金钢中的N含量控制在≤45ppm的水平,当钢中还含有Nb或(和)V时要进一步将钢中的N含量控制在≤30ppm的水平。随着钢铁行业绿色制造技术的发展,转炉炼钢生产过程中加入的废钢越来越多,废钢在转炉炼钢原料中的比率越来越高,需要延长转炉吹炼时间和精炼时间提高钢水温度使之符合连铸工序的要求,导致钢中的N含量急剧上升,很难将钢中的N含量控制到≤45ppm(含Al钢)和≤30ppm(含Al、Nb、V钢)的水平,导致大量含Al低合金钢板坯无法按热送热装工艺进行轧钢生产,不能满足轧钢生产绿色制造的要求。因此,发明人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包括在LF精炼工序或RH真空处理工序中加入微合金元素,微合金元素为Ti、Nb和V中的至少一种。适用于含有Ti、Ti+Nb、Ti+V或Ti+Nb+V等多种微合金元素组合的低合金钢板坯的生产。
LF精炼工序中加入Ti的时间为LF精炼工序开始后的20~30min,RH真空处理工序中加入Ti的时间为高真空状态形成后的3~6min。其中,加入微合金元素Ti后继续LF精炼或继续真空处理,至该工序结束。
根据不同钢种的LF精炼要求或是RH真空处理要求,加入微合金元素后的反应时间略有不同,本发明仅需要控制微合金元素Ti的添加时间,添加后,以RH真空处理或LF精炼的要求处理即可。将微合金元素Ti的加入时间控制在上述范围内,目的是在钢水氧含量较低的条件下加入Ti,使钢中氧化钛的析出量少且呈弥散分布状态,减少对轧成钢板的塑性和韧性的影响。
其中,高真空状态是指真空槽内的压力达到≤0.267kPa的状态。
通过加入Ti作为微合金元素后,因TiN在低合金钢中的开始析出温度为1200~1250℃,且在950~1150℃的温度范围内均有旺盛的析出,当温度降低至900℃时,TiN已基本析出完毕,TiN析出在板坯的整个基体内发生,呈很好的弥散分布状态,且此时板坯的组织仍为奥氏体,使板坯保持了良好的高温塑性。
因900℃以上的温度区处于低合金板坯的二冷前期,此时钢水中大部分的游离N以TiN微粒的形式析出而得到固定,可有效防止板坯在二冷后期,氮化物微粒在表面附近的晶界上大量析出后与同时期析出的碳化物微粒聚集在一起形成大颗粒夹杂物、对板坯表面的晶界结合力带来不良影响,进而防止板坯表面在拉矫过程中产生沿晶裂纹,提高了板坯的表面质量,为板坯的热送热装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钢板的绿色制造。因为TiN微粒在整个板坯基体中呈弥散分布状态,在后续的板坯加热和轧制过程中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钢板的力学性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LF精炼工序或RH真空处理工序中加入微合金元素包括:当钢种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RH真空处理工序时,在RH真空处理工序加入Ti;当钢种的生产工艺流程不包括RH真空处理工序时,在LF精炼工序加入Ti。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入Ti前,钢中的氧含量≤25ppm。
较佳地,控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在出钢过程加碳粉以及在出钢终点和LF精炼前期加入铝铁、在RH真空处理前期加入铝粒等。控氧的目的是防止化学性质活泼的Ti和O发生反应形成Ti2O3等难溶解的大颗粒夹杂物,对钢的塑韧性带来不良影响。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当钢中O含量≤25ppm时,Ti和O发生反应形成大颗粒Ti2O3夹杂物的几率非常低。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降低钢中的氧含量包括加入Al脱氧,例如可以加入铝铁或铝粒,但是为了降低板坯表面裂纹发生率,除了脱氧需要外,不再加入Al元素。
优选地,脱氧结束后钢中的铝含量≤0.01%。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Ti/N的质量百分比之比为3~4;优选为3.2~3.6;更优选为3.4。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低合金钢中除了微合金元素外的其他元素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12~0.19%,Si:0.15~0.55%,Mn:1.30~1.6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微合金元素为Ti时,即钢种中不含Nb和V元素,低合金钢的元素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12~0.19%,Si:0.15~0.55%,Mn:1.30~1.65%,Ti:0.015~0.028%,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微合金元素还包括Nb和V中的至少一种;Nb和/或V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然后在LF精炼过程中根据过程样的元素含量进行微调。
因此,在对低合金钢进行微合金化处理时,微合金元素至少包括Ti,除了Ti以外还可以根据不同钢种需要加入Nb和/或V共同作为微合金元素。当低合金钢中的微合金元素除了Ti还包含其他元素时,低合金钢的元素组成如下:
优选地,当钢种中含Nb元素,但不含V元素,即微合金元素为Ti和Nb时,低合金钢的元素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12~0.19%,Si:0.15~0.55%,Mn:1.30~1.65%,Ti:0.010~0.025%,Nb:0.010~0.050%,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当钢种中含V元素,但不含Nb元素,即微合金元素为Ti和V时,低合金钢的元素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12~0.19%,Si:0.15~0.55%,Mn:1.30~1.65%,Ti:0.010~0.025%,V:0.020~0.080%,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当钢种中含Nb和V元素,即微合金元素为Ti、V和Nb时,低合金钢的元素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12~0.19%,Si:0.15~0.55%,Mn:1.30~1.65%,Ti:0.010~0.025%,V:0.020~0.080%,Nb:0.010~0.050%,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具体的微合金元素的选择和含量根据钢种的不同而变化。本发明仅需要精细控制微合金元素Ti的添加时间,根据钢种的不同,当钢种中要求含有其他微合金元素,例如Nb和V元素时,这些合金主要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到钢包中,在LF精炼过程中根据过程样的元素含量加入相应重量的合金进行微调,微调的合金可在LF精炼过程的任意时刻加入到钢包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入微合金元素并完成LF精炼或RH真空处理后,对钢水进行软吹,并喂适量钙线。
优选地,软吹介质为氩气,软吹时间≥6min。
优选地,连铸开浇炉喂入钙线100~120m,同一浇次的其他炉喂入钙线30~50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软吹结束后对钢水进行保护浇铸,连铸过程钢包下水口与中间包长水口之间的接触处吹氩气进行封锁。
优选地,浇铸时的钢水过热度为10~30℃,拉速0.8~1.2m/min,二冷采取弱冷工艺。具体的拉速与板坯的横向断面尺寸相关,断面尺寸小的板坯选择较高的拉速,断面尺寸大的板坯选择较低的拉速。
优选地,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在转炉冶炼时可以加入10~25%的废钢,也不会影响最终的微合金化效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合金钢,由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制得。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在钢铁生产领域的应用。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转炉完成冶炼后出钢,在出钢量达到1/3时向钢包中加入锰硅合金、锰铁、铝铁等合金,其中铝铁的Al含量为40%、加入量为每吨钢1kg,其作用为预脱氧,将钢水中的氧含量脱至15~30ppm,出完钢后将钢包移送到LF炉精炼站进行精炼,根据到LF精炼站的定氧情况,在LF精炼开始前加入铝铁,进行精细脱氧,铝铁的加入量以每吨钢加入0.03kg铝铁脱氧10ppm计,精炼20min后,将钢水中的氧含量控制在<25ppm的水平,在LF精炼时间达到22min时加入钛铁进行微合金化处理,每吨钢加入70钛铁(Ti含量70%)0.36kg,然后再继续进行LF精炼10min。
精炼结束后对钢水进行软吹,并喂钙线。其中,软吹介质为氩气,软吹时间≥6min。
软吹结束后,将钢水吊上板坯连铸机进行浇铸,生产断面尺寸(厚×宽)为220×2050mm2的板坯,钢水过热度为10~30℃,拉速1.15m/min,二冷为弱冷工艺,制得含Ti低合金钢板坯。
本实施例制得的低合金钢板坯氮含量为60ppm,其形貌如图4所示,经检查,本实施例提供的低合金钢板坯表面未发现裂纹缺陷,符合热送热装要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转炉完成冶炼后出钢,在出钢量达到1/3时向钢包中加入锰硅合金、锰铁、钒铁、铝铁等合金,其中铝铁的Al含量为40%、加入量为每吨钢1kg,其作用为预脱氧,将钢水中的氧含量脱至15~30ppm,出完钢后将钢包移送到LF炉精炼站进行精炼,根据到LF精炼站的定氧情况,在LF精炼开始前加入铝铁,进行精细脱氧,铝铁的加入量以每吨钢加入0.03kg铝铁脱氧10ppm计,精炼22min后,钢水中的氧含量控制在<25ppm的水平,在LF精炼时间达到25min时加入钛铁进行微合金化处理,每吨钢加入70钛铁(Ti含量70%)0.28kg,然后再继续进行LF精炼13min。
精炼结束后对钢水进行软吹,并喂钙线。其中,软吹介质为氩气,软吹时间≥6min。
软吹结束后,将钢水吊上板坯连铸机进行浇铸,生产断面尺寸(厚×宽)为220×2250mm2的板坯,钢水过热度为12~30℃,拉速1.10m/min,二冷为弱冷工艺,制得含V、Ti的低合金钢板坯。
本实施例所生产的板坯氮含量为50ppm,表面质量正常,满足热送热装要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转炉完成冶炼后出钢,在出钢量达到1/3时向钢包中加入锰硅合金、锰铁、铌铁、铝铁等合金,其中铝铁的Al含量为40%、加入量为每吨钢1kg,其作用为预脱氧,将钢水中的氧含量脱至15~30ppm,出完钢后将钢包移送到LF炉精炼站进行精炼,根据到LF精炼站的定氧情况,在LF精炼开始前加入铝铁,进行精细脱氧,铝铁的加入量以每吨钢加入0.03kg铝铁脱氧10ppm计,精炼21min后,钢水中的氧含量控制在<25ppm的水平,然后再继续进行LF精炼18min,使钢水温度满足RH处理的要求。
完成LF精炼后,钢水转运到RH工序进行真空处理。当真空槽内的压力达到高真空条件(压力≤0.267kPa)的时间达到5min后,加入钛铁进行Ti微合金化处理,每吨钢加入70钛铁(Ti含量70%)0.28kg,然后继续进行RH真空处理6min。
RH真空处理结束后对钢水进行软吹,并喂钙线。其中,软吹介质为氩气,软吹时间≥6min。
软吹结束后,将钢水吊上板坯连铸机进行浇铸,生产断面尺寸(厚×宽)为220×2250mm2的板坯,钢水过热度为13~30℃,拉速1.10m/min,二冷为弱冷工艺,制得含Nb、Ti的低合金钢板坯。
本实施例所生产的板坯氮含量为43ppm,表面质量正常,满足热送热装要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转炉完成冶炼后出钢,在出钢量达到1/3时向钢包中加入锰硅合金、锰铁、铌铁、钒铁、铝铁等合金,其中铝铁的Al含量为40%、加入量为每吨钢1kg,其作用为预脱氧,将钢水中的氧含量脱至15~30ppm,出完钢后将钢包移送到LF精炼站进行精炼,根据到LF精炼站的定氧情况,在LF精炼开始前加入铝铁,进行精细脱氧,铝铁的加入量以每吨钢加入0.03kg铝铁脱氧10ppm计,经过22min精炼,将钢水中的氧含量控制在≤25ppm的水平,然后再继续进行LF精炼20min,使钢水温度满足RH处理的要求。
完成LF精炼后,钢水转运到RH工序进行真空处理。当真空槽内的压力达到高真空条件(压力≤0.267kPa)的时间达到6min后,加入钛铁进行Ti微合金化处理,每吨钢加入70钛铁(Ti含量70%)0.28kg,然后继续进行RH真空处理10min。
真空处理结束后对钢水进行软吹,并喂钙线。其中,软吹介质为氩气,软吹时间≥6min。
软吹结束后,将钢水吊上板坯连铸机进行浇铸,生产断面尺寸(厚×宽)为270×2260mm2的板坯,钢水过热度为13~30℃,拉速为0.85m/min,二冷为弱冷工艺,制得含Nb、V、Ti的低合金钢板坯。
本实施例所生产的板坯氮含量为36ppm,表面质量正常,满足热送热装要求。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其步骤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仅在于每吨钢使用0.85kg铝铁替代0.36kg钛铁。
本对比例制得的低合金钢板坯氮含量为45ppm,板坯的形貌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本对比例提供的低合金钢表面存在明显裂纹,不符合热送热装要求。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其步骤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仅在于LF精炼开始5min后就加入了钛铁。
本对比例制得的低合金钢板坯表面质量尚可,但是按热送热装工艺完成轧钢生产后,生产的20mm钢板的伸长率不合格,金相检测结果如图6所示。经分析,导致伸长率不合格的原因是钢板靠近厚度中心位置存在大尺寸的夹杂物,夹杂物中含有Ti、Mn、S、O等因素。由于LF精炼钢水加入钛铁时间过早,钢水中的氧含量太高,Ti和O发生反应形成Ti2O3,与MnS等聚集在一起成为大尺寸夹杂物,破坏了钢板基体的连续性,降低了钢板的塑性和韧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LF精炼工序或RH真空处理工序中加入微合金元素,所述微合金元素包括Ti;
所述LF精炼工序中加入Ti的时间为LF精炼工序开始后的20~30min,所述RH真空处理工序中加入Ti的时间为高真空状态形成后的3~6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所述Ti前,钢中的氧含量≤25pp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降低钢中的氧含量包括加入Al脱氧,脱氧结束后钢中的铝含量≤0.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其特征在于,Ti/N的质量百分比之比为3~4;优选为3.2~3.6;更优选为3.4;
优选地,当所述微合金元素为Ti时,按质量百分比计,Ti的添加量为0.015~0.0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合金元素还包括Nb和V中的至少一种;所述Nb和/或V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
优选地,当所述微合金元素为Ti和Nb时,按质量百分比计,Ti的添加量为0.010~0.025%,Nb为0.010~0.050%;
优选地,当所述微合金元素为Ti和V时,按质量百分比计,Ti的添加量为0.010~0.025%,V为0.020~0.080%;
优选地,当所述微合金元素为Ti、V和Nb时,按质量百分比计,Ti的添加量为0.010~0.025%,V为0.020~0.080%,Nb为0.010~0.0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LF精炼工序或RH真空处理工序中加入微合金元素包括:当钢种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RH真空处理工序时,在RH真空处理工序加入Ti;当钢种的生产工艺流程不包括RH真空处理工序时,在LF精炼工序加入Ti。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微合金元素进行微合金化处理后,对钢水进行软吹,并喂钙线;
优选地,软吹介质为氩气,软吹时间≥6min;
优选地,连铸开浇炉喂入钙线100~120m,同一浇次的其他炉喂入钙线30~50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吹结束后对钢水进行保护浇铸;
优选地,浇铸时的钢水过热度为10~30℃,拉速0.8~1.2m/min。
9.一种低合金钢,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制得。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在钢铁生产领域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734517.4A CN116004945A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及应用、低合金钢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734517.4A CN116004945A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及应用、低合金钢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04945A true CN116004945A (zh) | 2023-04-25 |
Family
ID=86029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734517.4A Pending CN116004945A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及应用、低合金钢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04945A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83177A (zh) * | 2019-11-24 | 2020-04-10 |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000MPa级含钛马氏体钢氮化钛夹杂物的控制方法 |
-
2022
- 2022-12-30 CN CN202211734517.4A patent/CN11600494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83177A (zh) * | 2019-11-24 | 2020-04-10 |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000MPa级含钛马氏体钢氮化钛夹杂物的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29992B (zh) | 一种钛微合金化低成本q355b钢板的冶炼生产方法 | |
CN105256095B (zh) | 一种大热输入焊接热影响区性能优异的钢板的冶炼方法 | |
CN105803330B (zh) | 一种正火船体用结构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184531A (zh) | 一种40-60mm厚易焊接心部低温韧性优良的容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4855057B (zh) | 一种薄规格高韧性12Cr1MoVR压力容器钢板的生产方法 | |
US5879479A (en) | Method of making ultra low-carbon steel | |
CN111254358A (zh) | 一种超高纯净度履带链轨节用钢的生产方法 | |
CN111719033A (zh) | 一种低成本含铝钢的快速冶炼方法 | |
CN115110007A (zh) | 一种含氮高碳硅锰铬钛磨球钢的制备方法 | |
CN113862559A (zh) | 一种520MPa级低屈强比风电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00052A (zh) | 窄淬透性齿轮钢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913673B (zh) | 一种用含镁合金控制钢中夹杂物尺寸和数量的方法 | |
CN117965840B (zh) | 低温钢的转炉控磷冶炼方法及高质量低温钢的生产方法 | |
CN117144253B (zh) | 铌微合金化热轧带肋钢筋及其生产方法 | |
CN116004945A (zh) | 低合金钢的微合金化方法及应用、低合金钢 | |
CN108286020B (zh) | 一种可用于制造大型结构部件的特厚高强高致密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3604724B (zh) | 一种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872672B (zh) | 一种含钒钛铁水冶炼食品级马口铁基料的方法 | |
CN115161430A (zh) | 一种焊瓶钢hp295夹杂物控制的冶炼方法 | |
CN114381661A (zh) | 一种eh36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647017A (zh) | 一种齿轮钢的夹杂物控制方法 | |
KR20010009041A (ko) | 심가공용 고청정 페라이트계 스테인레스강의 정련방법 | |
CN114150101A (zh) | 一种用钢包铸余钢水生产电镀锡基板钢的方法 | |
CN119287280B (zh) | 铝基或铝硅基镀层热冲压钢激光拼焊焊丝用钢的冶炼方法 | |
CN114480946B (zh) | 一种低铝包晶钢钢水的生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