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2890A - 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2890A
CN116002890A CN202211607440.4A CN202211607440A CN116002890A CN 116002890 A CN116002890 A CN 116002890A CN 202211607440 A CN202211607440 A CN 202211607440A CN 116002890 A CN116002890 A CN 116002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ewage
pipe
biochemica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074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永生
蒋勇
常江
苏博君
师路远
崔保聪
王佳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raina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raina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raina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raina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074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28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2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28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包括:过滤装置,用于对污水过滤调节和水解酸化处理,生化装置,用于对污水生化处理,通过第一水管与过滤装置连接,脱色装置,用于泥水分离和对分离后的污水脱色消毒,通过虹吸管与生化装置连接,虹吸管的进水端位于生化装置的上端且低于第一水管的出水端,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过滤装置、生化装置和脱色装置依次处理污水,该户用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过滤装置、生化装置和脱色装置的处理进度,三者共同作用达到污水高效处理的效果,且生化装置和过滤装置通过虹吸管自动平衡调节液位,在不使用滗水器的同时避免曝气时污泥随污水溢流或回流至调节池而流失。

Description

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各地农村主要采用污水集中收集的处理模式,管网投资占比过高,大大拉高了污水处理成本,地方财政难以负担,因而针对户用农污处理方法逐步引起行业内重视。目前农村污水户用装置领域面临着站点分散、单个站点规模小、冲击负荷大、农村地区冬季水温过低、出水难以满足回用要求等问题。SBR工艺具有流程简单、灵活多变、抗冲击能力强等优势。现有SBR工艺往往采用滗水器的方式产水,滗水器设备故障率较高,不适用于农村污水处理。另有无滗水器SBR工艺采用顶水式排水,但顶水式排水SBR工艺必须降低SBR池运行液位,否则会造成曝气时污泥随污水溢流而流失,因此现有工艺常采用在布水器中设置回流管的方式降低液位,长期运行会造成调节池污泥积累,生化池污泥浓度难以提高。另外目前困扰SBR工艺在农村污水应用的还有出水SS难以控制的问题,目前往往采用混凝沉淀的方式降低出水SS,但传统混凝沉淀工艺需配套加药系统并周期性补充药剂,难以满足户用农污处理装置需求。
因此,基于目前的上述技术的发展现状,亟待提出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解决农村的污水处理不适用滗水器的方式产水处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过滤装置,用于对污水过滤调节和水解酸化处理;
生化装置,用于对污水生化处理,通过第一水管与所述过滤装置连接;
脱色装置,用于泥水分离和对分离后的污水脱色消毒,通过虹吸管与所述生化装置连接,所述虹吸管的进水端位于所述生化装置的上端且低于所述第一水管的出水端;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过滤装置、所述生化装置和所述脱色装置依次处理污水。
可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水管,另一侧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水管;
隔渣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靠近所述进水管的一侧,所述隔渣挡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上侧壁连接,所述隔渣挡板的下端靠近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下侧壁;
快清洗格栅,所述快清洗格栅上设置在所述隔渣挡板和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进水管的一侧的内壁之间;
进水泵,所述第一壳体内部靠近所述第一水管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斜板,所述进水泵设置在所述斜板上,通过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生化装置连接;
第一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和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一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和所述第一液位计的设置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
可选地,所述生化装置包括:
第二壳体,一侧上端与所述第一水管连接,另一侧上端设置有所述虹吸管;
布水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布水器通过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过滤装置连接;
第二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和第二液位计,所述第二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和所述第二液位计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液位计位于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虹吸管之间;
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底部。
可选地,所述脱色装置包括:
第三壳体,上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用于所述脱色装置溢流;
电絮凝装置,设置在第三壳体内,与所述虹吸管的出水口连接;
斜板沉淀池,设置在所述电絮凝装置一侧,下端与所述电絮凝装置的下端连通,所述虹吸管的出水经所述电絮凝装置和所述斜板沉淀池后流入所述第三壳体;
臭氧曝气器,所述臭氧曝气器的曝气端设置在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
臭氧发生器,通过曝气管路与所述臭氧曝气器连接;
回用管和回用泵,所述回用泵设置在所述第三壳体内部,所述回用管的一端与所述回用泵连接,所述回用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壳体外露。
可选地,所述脱色装置还设置有测温模块、加热模块和通风模块。
可选地,还包括风机,所述过滤装置、所述生化装置和所述脱色装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泥模块、第二排泥模块和第三排泥模块;
所述第一排泥模块包括第一气提泵,所述第一气提泵的第一排泥管穿过所述第一壳体外露;
所述第二排泥模块包括第二气提泵,所述第二气提泵的第二排泥管穿过所述第二壳体外露;
所述第三排泥模块包括第三气提泵,所述第三气提泵的升液管底部位于斜管沉淀池底部,所述第三气提泵的第三排泥管穿过所述第三壳体外露;
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分别通过曝气管路与所述第一排泥模块、第二排泥模块和所述第三排泥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分别设置在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一排泥模块、所述第二排泥模块和所述第三排泥模块相连的曝气管路上;
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负极分别与所述电絮凝装置的阳极、阴极连接;
供电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风机、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启闭。
还提供一种户用污水处理方法,利用上述的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使用控制装置控制过滤装置、生化装置和脱色装置依次处理污水;
使用过滤装置将污水过滤调节和水解酸化;
使用生化装置将过滤后的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和硝化反硝化;
使用脱色装置将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一步泥水分离、化学除磷并脱色消毒。
可选地,还包括:
所述生化装置根据水位和时序进行序批式处理,并根据污水位水量设置周期和每周期运行时长。
可选地,还包括根据温度切换冬季模式和夏季模式;
若测温模块检测温度低于预设值则切换冬季模式启动加热模块关闭通风模块;
若测温模块检测温度高于预设值则切换夏季模式关闭加热模块启动通风模块。
本发明提供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
1、该户用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控制装置提供动力和控制指令,控制过滤装置、生化装置和脱色装置的处理进度,通过过滤装置对污水进行过滤调节和水解酸化作用,通过生化装置对污水进行生物降解、硝化反硝化作用,以及通过脱色装置对污水进行臭氧消毒等,三者共同作用达到污水高效处理的效果,整体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运行控制简单的优势,且生化装置和过滤装置通过虹吸管自动平衡调节液位,在不使用滗水器的同时避免曝气时污泥随污水溢流或回流至调节池而流失。
2、本发明的过滤装置同时具有过滤、隔渣、沉淀、调节、水解酸化的功能。极大节省了占地空间,底部斜板可收集污泥,同时避免进水泵因污泥而堵塞。同时回流的污泥可附着生长在悬挂填料上,实现水解酸化功能,提高系统B/C。
3、本发明的生化装置为无滗水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具有SBR工艺流程简单、灵活多变、抗冲击能力强等优势。同时,本发明采用的虹吸式排水在不使用滗水器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化池液位,避免了曝气时污泥随污水溢流或回流至调节池而流失。具有设备简单、设备可靠性高等优点。本装置采用三维电絮凝+斜板沉淀池,解决SBR工艺出水SS较高的问题。同时本装置通水管路可全部地埋、极大缓解了农村污水冬季低温的困境。
4、本发明的脱色装置具有臭氧消毒功能,可将产水提高至回用标准,契合污水资源化的思想,同时为农户带来的安全、廉价的回用水。同时,脱色装置中还设有电加热棒,在冬季白天光伏充足时利用光伏产生的电能加热清水池中的水,进一步缓解了冬季低温的问题。
5、本发明提供了冬季、夏季两种运行模式,冬季白天光伏维持工艺运转、为电池充电的同时还可利用多余电量加热池水,储存热量,电池储备的电能还可为夜间应急防冻提供能量。
夏季模式下不再开启电加热系统,改为全天开启强制通风系统,保证了系统安全性。同时开启除蚊灯,为用户带来了便利,可降低推广阻力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过滤装置;2、生化装置;3、脱色装置;4、进水管;5、快清洗格栅;6、第一液位计;7、第一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8、第一排泥模块;9、进水泵;10、底部斜板;11、第一水管;12、第二液位计;13、布水器;14、曝气系统;15、第二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16、第二排泥模块;17、虹吸管;18、阴极;19、阳极;20、电絮凝装置;21、斜管沉淀池;22、第三排泥模块;23、第三液位计;24、臭氧曝气器;25、电加热器;26、温度计;27、回用泵;28、出水管;29、回用管;30、光伏系统;31、控制模块;32、直流电源;33、臭氧发生器;34、风机;35、第一电磁阀;36、第二电磁阀、37、第三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过滤装置1,用于对污水过滤调节和水解酸化处理;
生化装置2,用于对污水生化处理,通过第一水管11与过滤装置1连接;
脱色装置3,用于泥水分离和对分离后的污水脱色消毒,通过虹吸管17与生化装置2连接,虹吸管17的进水端位于生化装置2的上端且低于第一水管11出水端;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过滤装置1、生化装置2和脱色装置3依次处理污水。
具体的,通过控制装置提供动力和控制指令,控制过滤装置1、生化装置2和脱色装置3的处理进度,通过过滤装置1对污水进行过滤调节和水解酸化作用,通过生化装置2对污水进行生物降解、硝化反硝化作用,以及通过脱色装置3对污水进行脱色消毒等,三者共同作用达到污水高效处理的效果,整体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运行控制简单的优势,同时虹吸管17能够自动出水且避免使用滗水器流失生化装置2内的污泥。
进一步,生化装置2内虹吸管17的进口低于第二排泥模块16和第二液位计12,高于第二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15和电絮凝装置,每当到达户用装置进水时序时进水泵开启直到第二液位计12提示高液位或到达反应时序,污水经虹吸管17进入脱色装置3;
而后因虹吸效应持续出水直至生化装置2液位低于虹吸管17进口位置,虹吸破坏。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1包括:
第一壳体,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水管4,另一侧上端设置有第一水管11;
隔渣挡板,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靠近进水管4的一侧,隔渣挡板的上端与第一壳体内部的上侧壁连接,隔渣挡板的下端靠近第一壳体内部的下侧壁;
快清洗格栅5,快清洗格栅5上设置在隔渣挡板和第一壳体靠近进水管4的一侧的内壁之间;
进水泵9,第一壳体内部靠近第一水管11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斜板10,进水泵9设置在斜板10上,通过第一水管11与生化装置2连接;
第一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7和第一液位计6,第一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7和第一液位计6的设置第一壳体的内部。
具体的,污水从进水管4进入过滤装置1,在快清洗格栅5的过滤作用下,除去了部分悬浮物,而后污水中的浮渣和浮油被过滤装置1中设置的隔渣挡板拦截,污水由隔渣挡板下方进入池体内部,余下悬浮物在过滤装置1处沉淀,同时由于过滤装置1的调节作用,污水实现了均质均量化,有效降低了冲击负荷,同时进水泵9设置在底部斜板10上,可以避免进水泵9深入污泥层,处理后的污水经第一水管11输出至生化装置。
第一液位计6监测过滤装置1的液位,达到警戒值时强制启动生化装置2并将污水输入生化装置2。
第一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7上的生物膜使过滤装置1具备了水解酸化功能,使得过滤装置1的出水B/C提高15-25%,出水TN降低10~15%。
在本实施例中,生化装置2包括:
第二壳体,一侧上端与第一水管11连接,另一侧上端设置有虹吸管17;
布水器13,设置在第二壳体的内部,布水器13通过第一水管11与过滤装置1连接;
第二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15和第二液位计12,第二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15和第二液位计12的设置在第二壳体的内部,第二液位计12位于第一水管11和虹吸管17之间;
曝气系统14,曝气系统14设置在第二壳体底部。
具体的,通过第二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15对污水再次处理,同时布水器13避免进水时水流扰动污泥,曝气系统14在进水结束后曝气使污水在生化装置2中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在硝化、反硝化作用下,污水中除粪大肠菌群数外的各项主要指标均达到回用要求,当生化装置2内的液位超过虹吸管17时,激活第二液位计12发出警报信号,停止继续进水,避免第二壳体内进水量大于出水量导致满溢,通过虹吸管17将污水输入脱色装置3,直至生化装置2内的液位低于虹吸管17的进水口,在不使用滗水器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化装置内部的液位,避免了曝气时污泥随污水溢流或回流至过滤装置而流失。
在本实施例中,脱色装置3包括:
第三壳体,上端设置有出水管28,出水管28用于脱色装置3溢流;
电絮凝装置20,设置在第三壳体内,与虹吸管17的出水口连接;
斜板沉淀池21,设置在电絮凝装置20一侧,下端与电絮凝装置20的下端连通,虹吸管17的出水经电絮凝装置20和斜板沉淀池21后流入第三壳体;
臭氧曝气器24,臭氧曝气器24的曝气端设置在第三壳体的内部;
臭氧发生器33,通过曝气管路与臭氧曝气器24连接;
回用管29和回用泵27,回用泵27设置在第三壳体内部,回用管29的一端与回用泵27连接,回用管29的另一端穿过第三壳体外露。
具体的,电絮凝装置20和斜板沉淀池21过滤杂质,强化泥水分离,污水进入脱色装置3后,臭氧发生器26启动,通过臭氧曝气器24向脱色装置3中输送臭氧,保证污水消毒效果,需要时启动回用泵27和回用管29使用,脱色装置内液位低于第三液位计23的预警值时停止回用泵27,或通过出水管28自动溢流使用。
进一步,电絮凝装置20包括外壳,外壳内填充有牺牲填料,并连接有阴极18、阳极19,外壳底部设有反冲洗曝气管。
在本实施例中,脱色装置还设置有测温模块、加热模块和通风模块。
具体的,测温模块为温度计26,加热模块为电加热装置25,通风模块包括通风机和吸气管路,吸气管路与过滤装置1、生化装置2和脱色装置3连通,保障运行安全,使用时通过电加热装置25在冬季运行下,应对夜间低温,且温度计26反馈夜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限时,电加热装置25强制开启,根据温度计26反馈的温度选择不同运行模式,提供夏季/冬季两种运行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风机34,过滤装置1、生化装置2和脱色装置3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泥模块8、第二排泥模块16和第三排泥模块22;
第一排泥模块8包括第一气提泵,第一气提泵的第一排泥管穿过第一壳体外露;
第二排泥模块16包括第二气提泵,第二气提泵的第二排泥管穿过第二壳体外露;
第三排泥模块22包括第三气提泵,第三气提泵的升液管底部位于斜管沉淀池底部,第三气提泵的第三排泥管穿过第三壳体外露;
风机34的输出端分别通过曝气管路与第一排泥模块8、第二排泥模块16和第三排泥模块22连接。
具体的,通过风机34提供气流进行气提排泥。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电磁阀35、第二电磁阀36和第三电磁阀37,分别设置在风机34与第一排泥模块8、第二排泥模块16和第三排泥模块22相连的曝气管路上;
直流电源32,直流电源32的正极、负极分别与电絮凝装置20的阳极19、阴极18连接;
供电模块和控制模块,供电模块与控制模块31电连接,控制模块31用于控制风机34、臭氧发生器33、直流电源32、第一电磁阀35、第二电磁阀36和第三电磁阀37的启闭。
具体的,供电模块为光伏系统30,包括光伏板、光伏控制器和储能电池,控制模块31设有嵌入式网络控制器,控制系统自动、安全运行,存储运行数据,通过WiFi与局域网连接,或通过SIM卡与移动网络连接,实现远程监控与故障报警,所有系统电压均采用直流12~36V。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户用污水处理方法,利用上述的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使用控制装置控制过滤装置、生化装置和脱色装置依次处理污水;
使用过滤装置将污水过滤调节和水解酸化;
使用生化装置将过滤后的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和硝化反硝化;
使用脱色装置将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一步泥水分离、化学除磷并脱色消毒。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生化装置根据水位和时序进行序批式处理,并根据污水位水量设置周期和每周期运行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温度切换冬季模式和夏季模式;
若测温模块检测温度低于预设值则切换冬季模式启动加热模块关闭通风模块;
若测温模块检测温度高于预设值则切换夏季模式关闭加热模块启动通风模块。
本实施例户用污水处理系统使用时,以户用污水处理使用为例,
某农户生活污水是一类排放水量小和冲击负荷大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其典型水质特征为:COD=300mg/L、BOD5=150mg/L、NH4 +-N=45mg/L、TN=50mg/L、SS=200mg/L。
S1:启动户用污水处理系统,污水通过进水管4流入过滤装置1,经快清洗格栅5过滤和预处理沉淀,经第一水管11进入生化装置2;
S2:污水进入生化装置2后积蓄在生化装置2进行生物降解和硝化反硝化,当生化装置2内积蓄污水液位超过虹吸管17,利用虹吸结构自动将污水抽取至脱色装置3,并当生化装置2内积蓄污水液位低于虹吸管17自动停止,无需额外装置操作;
S3:污水进入脱色装置3后经臭氧消毒,被回用泵18抽升回用,或经出水管28重力排出。
其中,生化装置2采取序批式处理方式,按周期变水位运行,根据来水每日处理5~6周期,每周期3h,随季节自动调整,每周期产水时间不超过48min;
过滤装置1、生化装置2和脱色装置需根据设定排泥周期和排泥时间实现排泥,排泥时自动打开第一电磁阀35、第二电磁阀36和第三电磁阀37向升液管中曝气,进行气提排泥,或使用其他形式排泥装置;
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具有两种运行模式,根据温度计30反馈的温度自行切换冬季夏季模式;
冬季模式下,光伏系统30储能电池充电完成后,启动电加热器25,直至光伏板停止发电;
夏季模式下,电加热器25不启动,全天开启强制通风系统和灭蚊灯。
户用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周期包括的进水-反应-曝气-产水-消毒五个时序,其中进水-反应-曝气-产水时序所对应的阶段即为步骤S2,各时序时长设置为40min,排水比25%左右。
户用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BOD平均值12mg/L,平均去除率92%,NH4+-N均值为8mg/L,平均去除率82%,TN平均值16mg/L,平均去除率68%,户用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除污染物冲击负荷外,可稳定达到北京地方标准(DB11/1612-2019)中三级标准、国家标准(GB20922-2007)表一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368-2006)中表4.0.4中限值。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装置,用于对污水过滤调节和水解酸化处理;
生化装置,用于对污水生化处理,通过第一水管与所述过滤装置连接;
脱色装置,用于泥水分离和对分离后的污水脱色消毒,通过虹吸管与所述生化装置连接,所述虹吸管的进水端位于所述生化装置的上端且低于所述第一水管的出水端;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过滤装置、所述生化装置和所述脱色装置依次处理污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水管,另一侧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水管;
隔渣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靠近所述进水管的一侧,所述隔渣挡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上侧壁连接,所述隔渣挡板的下端靠近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下侧壁;
快清洗格栅,所述快清洗格栅上设置在所述隔渣挡板和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进水管的一侧的内壁之间;
进水泵,所述第一壳体内部靠近所述第一水管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斜板,所述进水泵设置在所述斜板上,通过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生化装置连接;
第一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和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一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和所述第一液位计的设置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装置包括:
第二壳体,一侧上端与所述第一水管连接,另一侧上端设置有所述虹吸管;
布水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布水器通过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过滤装置连接;
第二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和第二液位计,所述第二固定悬挂式生物填料和所述第二液位计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液位计位于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虹吸管之间;
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装置包括:
第三壳体,上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用于所述脱色装置溢流;
电絮凝装置,设置在第三壳体内,与所述虹吸管的出水口连接;
斜板沉淀池,设置在所述电絮凝装置一侧,下端与所述电絮凝装置的下端连通;
臭氧曝气器,所述臭氧曝气器的曝气端设置在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臭氧发生器,通过曝气管路与所述臭氧曝气器连接;
回用管和回用泵,所述回用泵设置在所述第三壳体内部,所述回用管的一端与所述回用泵连接,所述回用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壳体外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装置还设置有测温模块、加热模块和通风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所述过滤装置、所述生化装置和所述脱色装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泥模块、第二排泥模块和第三排泥模块;
所述第一排泥模块包括第一气提泵,所述第一气提泵的第一排泥管穿过所述第一壳体外露;
所述第二排泥模块包括第二气提泵,所述第二气提泵的第二排泥管穿过所述第二壳体外露;
所述第三排泥模块包括第三气提泵,所述第三气提泵的升液管底部位于斜管沉淀池底部,所述第三气提泵的第三排泥管穿过所述第三壳体外露;
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分别通过曝气管路与所述第一排泥模块、第二排泥模块和所述第三排泥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分别设置在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一排泥模块、所述第二排泥模块和所述第三排泥模块相连的曝气管路上;
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负极分别与所述电絮凝装置的阳极、阴极连接;
供电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风机、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启闭。
8.一种户用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使用控制装置控制过滤装置、生化装置和脱色装置依次处理污水;
使用过滤装置将污水过滤调节和水解酸化;
使用生化装置将过滤后的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和硝化反硝化;
使用脱色装置将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一步泥水分离、化学除磷并脱色消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生化装置根据水位和时序进行序批式处理,并根据污水位水量设置周期和每周期运行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温度切换冬季模式和夏季模式;
若测温模块检测温度低于预设值则切换冬季模式启动加热模块关闭通风模块;
若测温模块检测温度高于预设值则切换夏季模式关闭加热模块启动通风模块。
CN202211607440.4A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60028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7440.4A CN116002890A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7440.4A CN116002890A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2890A true CN116002890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25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07440.4A Pending CN116002890A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289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3737A (zh) * 2014-11-28 2015-07-01 广州新滔水质净化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CN204661494U (zh) * 2015-03-30 2015-09-23 姜一民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1999015U (zh) * 2019-12-30 2020-11-24 江苏汇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黑臭水体的改良型uct耦合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
CN212425772U (zh) * 2020-01-16 2021-01-29 杭州盛大高科技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虹吸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14084998A (zh) * 2021-10-26 2022-02-25 长沙工研院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中转站废水与生活污水协同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3737A (zh) * 2014-11-28 2015-07-01 广州新滔水质净化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CN204661494U (zh) * 2015-03-30 2015-09-23 姜一民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1999015U (zh) * 2019-12-30 2020-11-24 江苏汇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黑臭水体的改良型uct耦合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
CN212425772U (zh) * 2020-01-16 2021-01-29 杭州盛大高科技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虹吸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14084998A (zh) * 2021-10-26 2022-02-25 长沙工研院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中转站废水与生活污水协同处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肖玉南 等: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漂白脱色工艺处理纺织综合废水", 环境工程, no. 03, 30 June 2004 (2004-06-30), pages 27 - 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61494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6430847B (zh) 一种集约化养猪废水处理设备
CN211497312U (zh) 环保智能型污水处理系统
CN204958688U (zh) 一种农村废水处理系统
CN213446687U (zh) 一种高速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
CN106698863A (zh) 用于水冲型移动厕所冲厕污水的内循环处理工艺及系统
CN108585369A (zh) 一种采用物联网技术的养殖基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0711164U (zh) 一种葡萄酒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16106532U (zh) 一种太阳能无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6002890A (zh) 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8483648B (zh) 一种利用风能和太阳能驱动污水生物处理的集成装置
CN106430815A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3700114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3429022B (zh) 一种模块化的养殖沼液废水快速处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8996831A (zh) 一种自供能循环式处理啤酒厂废水的方法
CN213060571U (zh) 双动力a1/o+mbr法全自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5382055U (zh) 小型生活污水集成处理机
CN209161742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粪便处理厕所
CN115594338A (zh) 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10510817A (zh) 一种葡萄酒废水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20642804U (zh) 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
CN213327208U (zh) 基于物联网的污水自动处理系统
CN213446706U (zh) 外置mbr膜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3295106U (zh) 一种粪便污水处理系统
CN218951168U (zh) 化粪池处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