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42804U - 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642804U CN220642804U CN202321097338.4U CN202321097338U CN220642804U CN 220642804 U CN220642804 U CN 220642804U CN 202321097338 U CN202321097338 U CN 202321097338U CN 220642804 U CN220642804 U CN 2206428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wage
- tank
- module
- communicated
- purif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249 desinf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376 precipit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XKMRRTOUMJRJIA-UHFFFAOYSA-N ammonia nh3 Chemical compound N.N XKMRRTOUMJRJI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645 desinfec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737 Animal fa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75 animal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12 coag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65 homogen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13 microb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AHEWZZJEDQVLOP-UHFFFAOYSA-N monobromobimane Chemical compound BrCC1=C(C)C(=O)N2N1C(C)=C(C)C2=O AHEWZZJEDQVLO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13 municipal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539 nano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4 precipi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壳体和太阳能供电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加热模块以及净化模块;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净化模块加热;所述净化模块,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性连接,至少用于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至少能够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的净化模块,提高了对高寒高海拔地区服务区污水净化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服务区污水的循环利用效率;同时,通过设置所述加热模块对所述净化模块进行加热,防止低温结冰对净化模块造成损害;此外,还设置了太阳能供电装置,以利用太阳能驱动加热模块和净化模块的工作,充分利用环保能源,降低了设备用电量,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服务区一般设有公厕、商场、餐厅、停车(洗车)场、维修站和加油站,在为司乘人员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个污水排放源。由于高速公路服务区远离城市,产生的污水无法直接排入市政下水管网,如果污水不经处理就地排放,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设置单独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污水水量约为30-300m3/天,受车流量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污水不均匀系数大。
在我国高海拔地区建设的高速公路,由于低温、低压、低溶解氧及强紫外线的特殊环境条件,昼夜温差大,年低气温时间(≤10℃)较长。与低海拔地区的污水处理工艺相比,低温、低压、低氧会导致污水处理微生物的活性变低,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佳,同时能耗高,工艺设施耗损较大,设备及管道易受低温而冻裂、损坏。
多数服务区单独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的结构形式有一体化装置和分体式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两种形式,其中一体化装置占比80%以上,污水经化粪池后引入一体化装置进行处理。由于服务区污水一般处理体量较小,高海拔或寒冷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设施多采用地埋的方式,即采购成套的地埋式一体化设备,以解决低温、冰冻等问题。但是,传统地埋式服务区污水处理设备,难以保证高寒高海拔地区服务区的污水处理效率,导致处理后的服务区污水回用用途单一,不能充分的被循环利用,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同时,传统的地埋式服务区污水处理设备,多数采用电网系统供电,致使其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对于能源的利用并不充分,容易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传统的地埋式服务区污水处理设备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效率较低,且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对于清洁资源的利用不充分。
为此,非常需要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以通过太阳能对净化模块和加热模块进行供电,至少通过净化模块和加热模块的配合下,实现对污水进行深层净化,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污水净化,同时提高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净化的质量。
在本上下文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壳体和太阳能供电装置;以及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加热模块以及净化模块;
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净化模块加热;
所述净化模块,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性连接,至少用于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净化模块,包括:
第一净化单元,与生物反应池连通,用于对污水进行过滤、调节和沉淀;
所述生物反应池,与第二净化单元连通,用于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
所述第二净化单元,至少用于对污水进行消毒。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净化单元,包括:
进水管,与过滤设备连通,用于接入污水;
所述过滤设备,与调节池连通,用于过滤所述进水管接入的污水;
所述调节池,与沉淀池连通,用于调节所述过滤设备过滤后的污水;
所述沉淀池,与排污管连通,用于沉淀所述调节池调节后的污水;
所述排污管,用于排出所述沉淀池内的沉淀物。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净化单元,还包括:
第一引流管,一端与所述过滤设备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池连通;
所述第一引流管,用于将所述过滤设备过滤后的污水引流至所述调节池;
第二引流管,一端与所述调节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
所述第二引流管,用于将所述调节池调节后的污水引流至所述沉淀池;
第三引流管,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生物反应池连通;
所述第三引流管,用于将所述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引流至所述生物反应池。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净化单元,还包括:
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引流管外侧,用于对所述第一引流管进行加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净化单元,包括:
消毒设备,分别与所述生物反应池和清水池连通,用于对所述生物反应池生物净化后的污水进行消毒;
所述清水池,与排水管连通,用于存储所述消毒设备消毒后的清水;
所述排水管,用于排出所述清水池内的清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净化单元,还包括:
第四引流管,一端与所述生物反应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消毒设备连通;
所述第四引流管,用于将所述生物反应池生物净化后的污水引流至所述消毒设备;
第五引流管,一端与所述消毒设备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清水池连通;
所述第五引流管,用于将所述消毒设备消毒后的清水引流至所述清水池。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净化单元,还包括:
阀门,设置在所述清水池和所述排水管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管的开启和关闭;
水位探测器,设置在所述清水池的内部,与所述阀门电性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模块至少包括:
第一加热单元,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性连接,用于产生吹向所述第一净化单元和所述生物处理池的热风;
第二加热单元,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性连接,用于产生吹向所述生物处理池和所述第二净化单元的热风。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至少包括:
太阳能集热板,与电控柜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电控柜提供电能;
所述电控柜,分别与所述净化模块和所述加热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电控柜,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和净化模块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加热模块和所述净化模块的工作状态包括开启和关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至少包括:保温层和外壳;其中,所述保温层固定在所述外壳内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可以通过净化模块至少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使污水通过生物反应,得到更深层的净化,并在所述净化模块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的过程中,通过加热模块对净化模块进行加热,防止净化模块在净化污水的过程中因高寒高海拔地区温度过低而停止工作或损坏;一方面,利用太阳能供电装置为加热模块和净化模块进行供电,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对加热模块和净化模块进行供电,实现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电能节约。另一方面,通过壳体对加热模块和净化模块进行保温,进一步防止加热模块和净化模块因低温造成的故障,提高对高原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的效率,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壳体,11为保温层,12为外壳,2为太阳能供电装置,21为太阳能集热板,22为电控柜,3为加热模块,31为第一加热单元,32为第二加热单元,4为净化模块,41为第一净化单元,411为进水管,412为过滤设备,413为调节池,414为沉淀池,415为排污管,416为第一引流管,417为第二引流管,418为第三引流管,419为加热器,42为生物反应池,43为第二净化单元。431为消毒设备,432为清水池,433为排水管,434为第四引流管,435为第五引流管,436为阀门,437为水位探测器。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文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中的任何元素数量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制含义。
下面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参考图1可知,该系统可以包括:壳体1和太阳能供电装置2。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加热模块3以及净化模块4。所述加热模块3,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2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净化模块4加热。所述净化模块4,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2电性连接,至少用于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可以设置为至少能够容纳所述加热模块3和所述净化模块4的容器。所述壳体1可以用于为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保温,避免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温度过低对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的影响。其中,所述壳体1可以是采用泡沫塑料、海绵、隔热棉或保温棉等保温材质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2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顶部,以便于利用太阳能资源。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2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侧的任一位置;或者,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2还可以设置在与所述壳体1不同的位置,即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2可以利用太阳能为所述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供电即可。对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2的位置,本申请不做任何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模块3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加热模块3,可以设置在与所述净化模块4相邻的位置。所述加热模块3可以包括两个独立的加热单元,例如电加热丝或加热贴片。所述加热模块3中的两个加热单元可以分为两部分设置,其中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净化模块4的上部,另外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净化模块4的下部。所述加热模块3分为两部分设置时,还可以将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净化模块4的左侧,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净化模块4的右侧。即,所述加热模块3可以根据所述净化模块4的加热需求进行设置,进一步防止净化模块4由于温度过低而停止工作或损坏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模块4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净化模块4,对应设置在与所述加热模块3相邻的位置。所述净化模块4,可以在所述加热模块3加热的情况下,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所述净化模块4至少可以对接入的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此外,所述净化模块4,还可以对污水进行过滤、调节、沉淀和消毒。其中,所述净化模块4,包括:第一净化单元41,与生物反应池42连通,用于对污水进行过滤、调节和沉淀。所述生物反应池42,与第二净化单元43连通,用于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所述第二净化单元43,至少用于对污水进行消毒。
另外,所述净化模块4还可以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对处理好的清水进行储存。通过所述净化模块4至少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进一步提高污水净化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冬季的温度会降低至零下30℃,所以可以将所述壳体1设置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的地表之下。在将壳体1设置在地表之下的同时,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也可以设置在地表之下,以进一步防止温度过低对壳体1、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的影响,解决温度过低导致的冰冻问题。但是,由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2需要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所以可以将太阳能供电装置2设置在地表之上,以实现利用太阳能为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供电。
本实用新型中,参考图2所示,所述壳体1,至少包括:保温层11和外壳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11设置在所述外壳12内部。所述保温层11可以通过粘接或嵌入固定在所述外壳12的内表面。所述保温层11,可以采用泡沫塑料、海绵、隔热棉或保温棉等保温材质构成。所述保温层11,用于配合所述外壳12,实现对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的保温作用,降低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被低温损坏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中,参考图2所示,以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2设置在所述外壳12上部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2,包括太阳能集热板21和电控柜22。其中,所述太阳能集热板21,与所述电控柜22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电控柜22提供太阳辐射能量。其中,所述电控柜22中可以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电控柜22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可以将太阳辐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传递到所述蓄电池中。所述电控柜22中的太阳能控制器,可以对所述蓄电池进行过充电保护以及过放电保护的作用。所述电控柜22中的蓄电池,可以在有光照时将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所提供的电能储存起来,在所述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需要电能的时候,再提供给所述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
所述电控柜22,分别与所述加热模块3和所述净化模块4电性连接。所述电控柜22,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的工作状态。在所述电控柜22的控制下,所述加热模块3和所述净化模块4的工作状态包括开启和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集热板21可以设置在所述电控柜22上部。或者,所述太阳能集热板21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外壳12的左右两侧。所述太阳能集热板21与所述电控柜22电性连接。所述电控柜22,还分别与所述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集热板21,可以用于收集太阳辐射能量,并传递给电控柜22。所述电控柜22中可以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电控柜22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可以将太阳辐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传递到所述蓄电池中。所述电控柜22中的太阳能控制器,可以对所述蓄电池进行过充电保护以及过放电保护的作用。所述电控柜22中的蓄电池,可以在有光照时将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所提供的电能储存起来,在所述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需要电能的时候,再提供给所述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
本实用新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加热模块3,至少包括第一加热单元31和第二加热单元32。所述第一加热单元31,与所述电控柜22电性连接,用于产生吹向所述净化模块4的热风。所述第二加热单元32,与所述电控柜22电性连接,用于产生吹向所述净化模块4的热风。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31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32可以是由电热丝和风扇构成的吹风机,也可以是采用多个加热丝构成的加热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31,可以用于对净化模块4中的第一净化单元41和生物反应池42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31,可以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净化单元41相邻位置,或与所述生物反应池42相邻位置。例如,所述第一加热单元31,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净化单元41的上部。所述第一加热单元31的出风口,可以设置为朝向所述净化模块4中第一净化单元41和生物反应池42。以通过第一加热单元31实现对净化模块4的加热作用,防止低温对净化模块4对污水净化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单元32,可以用于对净化模块4中的生物反应池42和第二净化单元43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加热单元32,可以设置在与所述生物反应池42相邻位置,或与所述第二净化单元43相邻位置。例如,所述第二加热单元32,可以设置在所述生物反应池42和所述第二净化单元43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加热单元32的出风口,可以设置为朝向所述生物反应池42和第二净化单元43,以通过第二加热单元32实现对净化模块4的加热作用,进一步防止低温对净化模块4对污水净化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区生活污水经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之前,需要经过隔油池和化粪池处理,然后进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中的所述净化模块4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净化模块4,包括:第一净化单元41,与生物反应池42连通,用于对污水进行过滤、调节和沉淀。所述生物反应池42,与第二净化单元43连通,用于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所述第二净化单元43,至少用于对污水进行消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净化单元41与所述生物反应池42相邻。所述生物反应池42与所述第二净化单元43相邻。其中,所述生物反应池42,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净化单元41和所述第二净化单元43的中间。
在本实施例中,污水先经过第一净化单元41进行第一次净化。其中,所述第一净化单元41,包括:进水管411,与过滤设备412连通,用于接入污水。所述过滤设备412,与调节池413连通,用于过滤所述进水管411接入的污水中的杂质。所述调节池413,与沉淀池414连通,用于对所述过滤设备412过滤后的污水进行均质均量调节。所述沉淀池414,与排污管415连通,用于沉淀所述调节池413调节后的污水中的杂质。所述排污管415,用于排出所述沉淀池414内的由污水中的杂质形成的沉淀物。通过所述第一净化单元41净化后的污水,可实现杂质的清除以及水质水量的均衡。
经过第一净化单元41净化后的污水,直接流入所述生物反应池42。通过生物反应池42,对污水进行生物反应,以去除污水中的氨氮以及动物油脂,实现对污水的生物净化。经过生物反应池42净化后的污水,直接流入所述第二净化单元43。所述第二净化单元43,用于对生物净化后的污水进行消毒,以实现对污水的二次净化。所述第二净化单元43,还可以存储消毒后的清水,使净化后的污水能灵活实现储备和循环利用。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净化单元41中,还可以包括:第一引流管416,一端与所述过滤设备41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池413连通。所述第一引流管416,用于将所述过滤设备412过滤后的污水引流至所述调节池413。其中,所述调节池413可以是穿孔导流槽式水质调节池、环流式调节池或折流式调节。第二引流管417,一端与所述调节池41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沉淀池414连通。其中,所述沉淀池414可以是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或水平管沉淀池。所述第二引流管417,用于将所述调节池413调节后的污水引流至所述沉淀池414。第三引流管418,一端与所述沉淀池41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生物反应池42连通。所述第三引流管418,用于将所述沉淀池414沉淀后的污水引流至所述生物反应池42。
所述第一净化单元41,还可以包括:加热器419,设置在所述第一引流管416外侧,用于对所述第一引流管416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411的一端延伸出所述保温层11和外壳12,用于接入污水。所述进水管411的另一端,可以设置在所述过滤设备412的上部。所述进水管411与所述过滤设备412连通,用于将污水接入到所述过滤设备412中进行过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设备412通过与所述进水管411连通,接入污水,并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所述过滤设备412内部,可以设置多个格栅用于过滤污水中的杂质。或者,所述过滤设备412内部,还可以设置多个过滤网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污水经过所述过滤设备412的过滤处理,以去除污水中的杂物和大颗粒杂质,防止污水中的杂物和大颗粒杂质对调节池413、沉淀池414和生物反应池42净化功能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池413,可以设置在所述过滤设备412和所述沉淀池414之间。所述调节池413,通过第一引流管416,引入所述过滤设备412过滤后的污水。所述调节池413,可以对污水进行均质调节,或者也可以对污水进行均量调节,还可以对污水进行均质均量调节。经过所述调节池413对污水的调节,可以克服污水排放的不均匀性,有效降低污水的不一致性。通过所述调节池413对污水的调节,可以使污水在进入到所述生物反应池42时的进水量变得更加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414,可以设置在所述调节池413下部。所述沉淀池414,通过第二引流管417,引入所述调节池413调节后的污水。所述沉淀池414,可以对污水进行定时静置沉淀处理。或者,所述沉淀池414,可以对污水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所述沉淀池414,还可以利用絮体层流分流技术对污水进行沉淀。经过所述沉淀池414对污水的沉淀,可以去除水中可沉淀的悬浮物,净化水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污管415,一端延伸出所述保温层11和外壳12,另一端与所述沉淀池414连通。所述排污管415可以设置在所述沉淀池414与保温层11和外壳相邻的一端,以便于排出沉淀池414中的沉淀物。所述排污管415的尺寸,可以按照沉淀池414对污水的沉淀时间。或者,所述排污管415的尺寸,也可以按照沉淀池414中存储的沉淀物的体积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流管416、第二引流管417和第三引流管418中,均可以包括水管和对应的水泵。所述过滤设备412过滤后的污水,通过包括水管和水泵的第一引流管416,可以直接引流至所述调节池413中。所述调节池413调节后的污水,通过包括水管和水泵的第二引流管417,可以直接引流至所述沉淀池414中。所述沉淀池414沉淀后的污水,通过包括水管和水泵的第三引流管418,可以直接引流至所述生物反应池42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419,设置在所述第一引流管416的外侧。所述加热器419,可以是电加热丝,通过缠绕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引流管416上。或者,所述加热器419也可以是电加热棒,可以通过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流管416外侧。所述加热器419的设置,是为了进一步防止第一引流管416由于低温导致的结冰堵塞的情况,确保过滤设备412与调节池413之间的连通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进水管411接入收集后的服务区污水至过滤设备412。通过过滤设备412,将污水中的杂质和大颗粒的固形物过滤出来,以清除掉污水中的垃圾杂物,防止污水经过第一引流管416引流至调节池413时,造成第一引流管416的阻塞。经过滤设备412去除大颗粒的固体杂质后的污水,经过第二引流管417引流至调节池413中。调节池413会对过滤设备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均匀水质水量的调节,以使污水能够被生物反应池42进行更好的生物净化。经过调节池413调节后的污水,经过第三引流管418引流至生物反应池42中。经过上述净化处理,可以使污水在进入到生物反应池42之前,对污水进行初步净化,使污水能够更好的被生物反应池42进行生物净化。
本实用新型中,同样参照图2,所述生物反应池42,可以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所述生物反应池42,通过微生物作用实现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的处理,可以大量降低废水中COD、氨氮、SS等污染物的浓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反应池42,可以采用流动床生物膜法(MBBR法)对污水进行生物反应,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另外,生物反应池42,还可以采用基于流动床生物膜法的A2O-MBBR-二沉池-除磷沉淀技术,以新型纳米载体填料为载体,筛选复合高效微生物,创造微纳米曝气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反应池42的处理能力可以设置为50m3/天,以迅速有效的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所述生物反应池按照现有的基于流动床生物膜法的A2O-MBBR-二沉池-除磷沉淀技术,可以实现生化需氧量(BOD5)去除率达到90%及以上,氨氮去除率达到80%及以上,动物油类去除率达到75%及以上,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处理,使污水能达到循环利用的标准。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生物反应池42中,还可以设置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所述生物反应池42,可以通过设置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使污水进行内部回流,在进行生物净化的同时,利用活性污泥法去除生物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净化单元43,包括:消毒设备431,分别与所述生物反应池42和清水池432连通,用于对所述生物反应池42生物净化后的污水进行消毒。所述清水池432,与排水管433连通,用于存储所述消毒设备431消毒后的清水。所述排水管433,用于排出所述清水池432内的清水。
所述第二净化单元43,还包括:第四引流管434,一端与所述生物反应池4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消毒设备431连通。所述第四引流管434,用于将所述生物反应池42内的污水引流至所述消毒设备431。第五引流管435,一端与所述消毒设备43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清水池432连通。所述第五引流管435,用于将所述消毒设备431消毒后的清水引流至所述清水池432。
所述第二净化单元43,还包括:阀门436,设置在所述清水池432和所述排水管433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管433的开启和关闭。水位探测器437,设置在所述清水池432的内部,与所述阀门436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消毒设备431,可以设置在所述生物反应池42上部。或者,所述消毒设备431可以设置在与所述生物反应池42的相邻位置。污水经过第四引流管434引流至所述消毒设备431,将生物反应池42生物净化后的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所述消毒设备431内部,可以包括紫外线消毒灯。或者,可以在所述消毒设备431内部投放消毒剂。通过在消毒设备431内设置紫外线消毒灯或者消毒剂,使污水经过所述消毒设备431时进行消毒,使污水达到清水水质,实现对生物净化后的污水进行再次过滤,提高清水水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水池432,可以设置在与所述消毒设备431相邻位置。经过消毒设备431消毒后的清水,可以通过第五引流管435引流至所述清水池432内进行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433,可以设置在所述清水池432与保温层11和外壳12相邻的一侧。所述排水管433,延伸出所述保温层11和外壳12,以排出清水池432中的清水。同时,在所述清水池432和所述排水管433之间,设置阀门436控制所述排水管433的开启和关闭。并且,所述阀门436对所述排水管433的控制,是根据设置在所述清水池432内部的水位探测器437的控制实现的。通过水位探测器437对阀门436的控制,以及阀门436对排水管433的控制,实现对净化后的清水进行灵活存储和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净化模块4至少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提高对污水的净化程度,实现对污水的深层净化。并且在净化模块4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的同时,利用加热模块3进行加热,可以防止净化模块4因低温结冰导致的故障,提高净化模块4的运行效率,确保净化模块4可以持续高效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再利用太阳能供电装置2为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进行供电,减少因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的持续运行对电网提供电能的耗费,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对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进行供电,实现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电能节约。最后通过壳体1对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进行保温,进一步防止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因低温造成故障,充分保障净化模块4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的进行,提高对高原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的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1中设置保温层11对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进行保温,实现高原高寒地区服务区污水处理设备保温,有效改善低温对微生物活性和设备的影响。同时,通过利用太阳能供电装置2对加热模块3和净化模块4进行供电,降低了设备用的用电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另外,通过加热模块3对净化模块4内的污水进行加热保温,可以有效提高污染物降解效率。污水在净化模块4内,会经过净化模块4内经过包括过滤-调节-沉淀-生物反应-消毒的多级处理。经过净化模块4处理后的清水水质良好,可用于服务区绿化、洗车等回用用途,有效实现服务区污水资源化、高效化利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通过以上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但不仅限于此:
1.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壳体和太阳能供电装置;以及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加热模块以及净化模块;
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净化模块加热;
所述净化模块,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性连接,至少用于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
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系统,所述净化模块,包括:
第一净化单元,与生物反应池连通,用于对污水进行过滤、调节和沉淀;
所述生物反应池,与第二净化单元连通,用于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
所述第二净化单元,至少用于对污水进行消毒。
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系统,所述第一净化单元,包括:
进水管,与过滤设备连通,用于接入污水;
所述过滤设备,与调节池连通,用于过滤所述进水管接入的污水;
所述调节池,与沉淀池连通,用于调节所述过滤设备过滤后的污水;
所述沉淀池,与排污管连通,用于沉淀所述调节池调节后的污水;
所述排污管,用于排出所述沉淀池内的沉淀物。
4.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系统,所述第一净化单元,还包括:
第一引流管,一端与所述过滤设备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池连通;
所述第一引流管,用于将所述过滤设备过滤后的污水引流至所述调节池;
第二引流管,一端与所述调节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
所述第二引流管,用于将所述调节池调节后的污水引流至所述沉淀池;
第三引流管,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生物反应池连通;
所述第三引流管,用于将所述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引流至所述生物反应池。
5.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系统,所述第一净化单元,还包括:
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引流管外侧,用于对所述第一引流管进行加热。
6.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系统,所述第二净化单元,包括:
消毒设备,分别与所述生物反应池和清水池连通,用于对所述生物反应池生物净化后的污水进行消毒;
所述清水池,与排水管连通,用于存储所述消毒设备消毒后的清水;
所述排水管,用于排出所述清水池内的清水。
7.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系统,所述第二净化单元,还包括:
第四引流管,一端与所述生物反应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消毒设备连通;
所述第四引流管,用于将所述生物反应池生物净化后的污水引流至所述消毒设备;
第五引流管,一端与所述消毒设备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清水池连通;
所述第五引流管,用于将所述消毒设备消毒后的清水引流至所述清水池。
8.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系统,所述第二净化单元,还包括:
阀门,设置在所述清水池和所述排水管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管的开启和关闭;
水位探测器,设置在所述清水池的内部,与所述阀门电性连接。
9.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系统,所述加热模块至少包括:
第一加热单元,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性连接,用于产生吹向所述第一净化单元和所述生物处理池的热风;
第二加热单元,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性连接,用于产生吹向所述生物处理池和所述第二净化单元的热风。
10.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系统,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至少包括:
太阳能集热板,与电控柜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电控柜提供电能;
所述电控柜,分别与所述净化模块和所述加热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电控柜,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和净化模块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加热模块和所述净化模块的工作状态包括开启和关闭。
11.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系统,所述壳体至少包括:保温层和外壳;其中,所述保温层固定在所述外壳内表面。
Claims (9)
1.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太阳能供电装置;以及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加热模块以及净化模块;
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净化模块加热;
所述净化模块,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性连接,至少用于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
所述净化模块包括第一净化单元,所述第一净化单元与生物反应池连通,用于对污水进行过滤、调节和沉淀,所述第一净化单元包括:
进水管,与过滤设备连通,用于接入污水,所述过滤设备与调节池连通,用于过滤所述进水管接入的污水;
第一引流管,一端与所述过滤设备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池连通;所述第一引流管,用于将所述过滤设备过滤后的污水引流至所述调节池;
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引流管外侧,用于对所述第一引流管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池,与第二净化单元连通,用于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
所述第二净化单元,至少用于对污水进行消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池,与沉淀池连通,用于调节所述过滤设备过滤后的污水;
所述沉淀池,与排污管连通,用于沉淀所述调节池调节后的污水;
所述排污管,用于排出所述沉淀池内的沉淀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单元,还包括:
第二引流管,一端与所述调节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
所述第二引流管,用于将所述调节池调节后的污水引流至所述沉淀池;
第三引流管,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生物反应池连通;
所述第三引流管,用于将所述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引流至所述生物反应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单元,包括:
消毒设备,分别与所述生物反应池和清水池连通,用于对所述生物反应池生物净化后的污水进行消毒;
所述清水池,与排水管连通,用于存储所述消毒设备消毒后的清水;
所述排水管,用于排出所述清水池内的清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单元,还包括:
第四引流管,一端与所述生物反应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消毒设备连通;
所述第四引流管,用于将所述生物反应池生物净化后的污水引流至所述消毒设备;
第五引流管,一端与所述消毒设备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清水池连通;
所述第五引流管,用于将所述消毒设备消毒后的清水引流至所述清水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单元,还包括:
阀门,设置在所述清水池和所述排水管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管的开启和关闭;
水位探测器,设置在所述清水池的内部,与所述阀门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至少包括:
第一加热单元,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性连接,用于产生吹向所述第一净化单元和所述生物反应池的热风;
第二加热单元,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性连接,用于产生吹向所述生物反应池和所述第二净化单元的热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至少包括:
太阳能集热板,与电控柜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电控柜提供电能;
所述电控柜,分别与所述净化模块和所述加热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电控柜,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和净化模块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加热模块和所述净化模块的工作状态包括开启和关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97338.4U CN220642804U (zh) | 2023-05-08 | 2023-05-08 | 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97338.4U CN220642804U (zh) | 2023-05-08 | 2023-05-08 | 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642804U true CN220642804U (zh) | 2024-03-22 |
Family
ID=90288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097338.4U Active CN220642804U (zh) | 2023-05-08 | 2023-05-08 | 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642804U (zh) |
-
2023
- 2023-05-08 CN CN202321097338.4U patent/CN2206428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35292U (zh) | 农村户用污水处理器 | |
US20100243544A1 (en) | Sewage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sewage reuse system | |
CN208791414U (zh) | 一种小型农村太阳能热力循环污水处理设备 | |
CN103848535B (zh) | 多介质可再生生物过滤方法及装置 | |
CN107915374A (zh) | 太阳能型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 |
CN109020096A (zh) | 节能减排型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9368942A (zh)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110790382A (zh) |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模块化微动力设备及其方法 | |
CN206126956U (zh) | 用于北方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1264956Y (zh) | 太阳能热量交换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6033377U (zh) | 一种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9276332U (zh)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220642804U (zh) | 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9702489U (zh) | 用于高原环境的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7632675U (zh) | 太阳能型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 |
CN214422340U (zh) | 一种箱体集中式中小规模生活污水模块化处理系统 | |
CN114409193B (zh) | 一种资源型源分离模块化厕所系统及其处理粪污方法 | |
CN202744420U (zh) |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6858380U (zh)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206244583U (zh) | 集成化水处理设备 | |
CN205473230U (zh) | 一种提高了处理效率的膜生物反应装置 | |
CN111039403A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8951168U (zh) | 化粪池处理器 | |
CN209619108U (zh) | 带有风光热储装置的生活污水净化槽 | |
CN207877382U (zh) | 一种生物脱氮除磷系统及一种智慧型零排放生态厕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