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1632A - 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1632A
CN116001632A CN202310302144.1A CN202310302144A CN116001632A CN 116001632 A CN116001632 A CN 116001632A CN 202310302144 A CN202310302144 A CN 202310302144A CN 116001632 A CN116001632 A CN 116001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battery
bracket
cabinet
char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021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01632B (zh
Inventor
徐任弘
徐国胜
王周晨
朱其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Aip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Aip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Aip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Aip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021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1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1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1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01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1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及方法,属于电池充电柜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摄像装置获取当前充电柜中待充电电池的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待充电电池的图像信息输入到所述训练完成的电池类型识别模型中进行识别,以获取当前充电柜中待充电电池的电池类型;将所述充电柜中待充电电池的电池类型输入到所述数据库中进行匹配,以获取相应的充电适配器,并根据所述相应的充电适配器启动所述匹配机构,通过所述匹配机构匹配对应的充电适配器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通过本装置可以根据电池的类型匹配到相应的充电适配器,从而使得相应的适配器能够对对应类型的电池,使得电池的充电速度符合预设充电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电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充电模式的效率制约日益显著,换电模式是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进行更换,以满足车主的续航需求,是一种将车和电池分离进行补能的模式。不同于充电桩充电模式,换电模式可以大大节省车主的补能时间。在安全性方面,换电相比充电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换电模式也可有效缓解电网负荷。针对新能源换电需求,智能换电柜具有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一台充换电柜即可满足一个站点的用户使用需求等特点。如今的电池类型层出不穷,不同电池类型需要匹配不同的充电适配器进行充电,当充电适配器与电池类型不匹配时,这时就会导致电池充电速度慢,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电池智能识别并匹配自动充电、充换电柜的可拓展性需求成为提高充换电柜实用性、使用效率及使用寿命的重点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及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所述电池充电柜包括:
充电柜体,所述充电柜体分为多个充电区域,其中每个充电区域的顶部上均至少设置一个摄像装置,通过所述摄像装置获取每个充电区域中的电池图像数据,根据所述电池图像数据进行匹配相应的充电适配器类型;
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与物联网平台联通,并通过物联网平台获取各电池类型的充电适配器类型,并将所述各电池类型的充电适配器类型存储于数据库中;
匹配机构,所述匹配机构安装于所述充电区域的底部,且所述匹配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一光纤传感器以及第二光纤传感器,根据所述第一光纤传感器以及第二光纤传感器形成相应的编码,并将充电适配器类型以及编码逐一绑定,并存储于数据库的不同空间中。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充电区域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其中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充电接触棒,所述通孔的尺寸大小大于所述充电接触棒的外形尺寸大小。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机构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台固定相连,且所述旋转台上安装有若干呈圆周阵列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表面上安装有充电适配器,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面上呈线性阵列安装有若干第一光纤传感器。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通过第二支架相连,且所述第三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连杆,所述连杆与第二铰链以及第三铰链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二铰链与第四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第四铰链固定于所述第四支架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铰链的两侧均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能够与充电接触棒配合使用,使得所述充电接触棒能够做直线运动,且所述充电接触棒的下方与第五铰链相连,且所述第五铰链的下方与接触块相连。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适配器的上方通过导线与电磁铁相连,且所述接触块与所述电磁铁中心对位,其所述第四支架的上安装有若干呈线性阵列的第二光纤传感器,且所述第一光纤传感器与第二光纤传感器逐一中心对位。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机构还包括第五支架,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上安装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充电适配器通过导线相连。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另一端与伸缩杆连接,且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贴合块,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贴合块中心对位,且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导线接通。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的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各电池类型的充电适配器类型,并构建数据库,将所述各电池类型的充电适配器类型输入到所述数据库的不同空间中进行存储;
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大量电池类型的图像信息,基于神经网络构建电池类型识别模型,并将所述大量电池类型的图像信息输入到所述电池类型识别模型中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电池类型识别模型;
通过摄像装置获取当前充电柜中待充电电池的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待充电电池的图像信息输入到所述训练完成的电池类型识别模型中进行识别,以获取当前充电柜中待充电电池的电池类型;
将所述充电柜中待充电电池的电池类型输入到所述数据库中进行匹配,以获取相应的充电适配器,并根据所述相应的充电适配器启动所述匹配机构,通过所述匹配机构匹配对应的充电适配器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各电池类型在充电过程中的正常充电参数信息,并将所述各电池类型在充电过程中的正常充电参数信息存储于所述数据库中;
通过充电接触棒获取预设时间之内当前充电柜的充电电池的充电参数信息,获取当前充电电池的电池类型,并所述当前充电电池的电池类型输入到所述数据库中进行匹配,以获取当前充电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正常充电参数信息;
计算所述预设时间之内当前待充电电池的充电参数信息与当前充电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正常充电参数信息之间的充电参数差值,并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
若所述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获取该电池出现当前待充电电池的充电参数信息的次数,若所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信息,则将该电池标记为异常的充电电池,并停止充电,生成电池回收信息。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摄像装置获取当前充电柜中待充电电池的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待充电电池的图像信息输入到所述训练完成的电池类型识别模型中进行识别,以获取当前充电柜中待充电电池的电池类型;将所述充电柜中待充电电池的电池类型输入到所述数据库中进行匹配,以获取相应的充电适配器,并根据所述相应的充电适配器启动所述匹配机构,通过所述匹配机构匹配对应的充电适配器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通过本装置可以根据电池的类型匹配到相应的充电适配器,从而使得相应的适配器能够对对应类型的电池,使得电池的充电速度符合预设充电速度。另一方面,通过本装置的充电接触棒能够获取充电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充电参数信息,从而对充电参数信息进行识别,当识别到充电参数信息为异常时,停止充电并生成回收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对电池进行回收,及时回收充电柜中异常的电池,能够有效地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自燃的现象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的匹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的匹配机构的部分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的部分结构第一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的匹配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的部分结构第二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的匹配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控制终端,2.充电柜体,3.匹配机构,201.充电区域,202.摄像装置,301.第一光纤传感器,302.第二光纤传感器,303.充电接触棒,304.第一支架,305.旋转电机,306.旋转台,307.固定支架,308.充电适配器,309.第三支架,310.第四支架,311.第一铰链,312.连杆,313.第二铰链,314.第三铰链,315.第四铰链,316.直线轴承,317.第五铰链,318.电磁铁,319.接触块,320.第五支架,321.第一接线端子,322.伸缩杆,323.贴合块,324.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该电池充电柜包括:
控制终端1,控制终端与物联网平台联通,并通过物联网平台获取各电池类型的充电适配器类型,并将各电池类型的充电适配器类型存储于数据库中;在该实施例中,由于不同厂家或者不同使用类型的电池所对应的充电适配器是不一致的,如电动车的新能源电池、汽车的新能源电池等,由于充电适配器的不一致,当电动车的新能源电池的充电适配器用于汽车的新能源电池进行充电时,此时的充电速度就会很慢,通过本设置能够通过物联网平台以及大数据网络能够获取到不同使用类型的电池对应的充电适配器。
充电柜体2,充电柜体分为多个充电区域201,其中每个充电区域201的顶部上均至少设置一个摄像装置202,通过摄像装置202获取每个充电区域201中的电池图像数据,根据电池图像数据进行匹配相应的充电适配器类型。在该实施例中,电池图像数据中包括电池的品牌数据、电池的型号数据等数据,通过该类数据对电池类型进行识别,从而根据电池图像数据进行匹配相应的充电适配器类型,实现电池充电时,充电电池能够对应相应的充电适配器。
如图2、图3、图5以及图7所示,匹配机构3,匹配机构安装于充电区域的底部,且匹配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一光纤传感器301以及第二光纤传感器302,根据第一光纤传感器301以及第二光纤传感器302形成相应的编码,并将充电适配器类型以及编码逐一绑定,并存储于数据库的不同空间中。在该实施例中,若干个第一光纤传感器301以及第二光纤传感器302能够逐一对应,其中第一光纤传感器301均为工作状态,即通电状态;其次,第二光纤传感器302可为通电状态或者不通电状态。当第二光纤传感器302为通电状态时,此时第一光纤传感器301以及第二光纤传感器302形成通路,此时控制终端的编码标记为“1”,当第二光纤传感器301为不通电状态时,此时第一光纤传感器301以及第二光纤传感器302形成断路,此时控制终端的编码标记为“0”,当有5个第二光纤传感器时,形成的二进制编码为25种类型的二进制编码,即“00000”到“11111”,一共32种编码类型,其中,一种编码类型对应一种充电适配器类型,如“00000”代表的是电动车的某种电池的充电适配器,“11111”代表的是汽车的某种电池的充电适配器。当匹配机构工作时,即匹配机构旋转时,根据电池的类型进行旋转,每旋转一次第一光纤传感器301以及第二光纤传感器302就会使得进行对位,当对应的编码符合当前待充电电池的充电适配器类型时,接通电源,进而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作用,通过本设置可以使得匹配机构在工作时精准识别出对应的充电适配器,提高匹配机构的响应速度。
如图1以及图4所示,其中,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每个所述充电区域201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其中通孔内设置有充电接触棒303,该通孔的尺寸大小大于所述充电接触棒的外形尺寸大小。在充电的过程中,当待充电电池已经匹配好相应的充电适配器时,此时,接通电源,充电接触棒303分别与待充电电池的正负极进行接触,从而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如图2、图3、图5以及图7所示,其次,在本发明中,匹配机构3括第一支架304,第一支架304上安装有旋转电机305,旋转电机305的输出端与旋转台306固定相连,且旋转台306上安装有若干呈圆周阵列的固定支架307,固定支架307的上表面上安装有充电适配器308,而第一光纤传感器301安装在固定支架307的底面上。其中,匹配机构3还包括第二支架324以及第三支架309,第三支架309通过第二支架324相连,且在第三支架308上固定安装有第四支架310,第四支架310的上安装有若干呈线性阵列的第二光纤传感器302,而第一光纤传感器301与第二光纤传感器302能够逐一对位。在该实施例中,当控制终端识别到当前待充电电池的类型并匹配到相应的充电适配器类型时,通过驱动电机305驱动旋转台306,从而使得第一光纤传感器301以及第二光纤传感器302对位,当编码类型对应的充电适配器类型符合待充电电池时,第二接线端子323通电,从而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能够有效地匹配对应的充电适配器,避免充电速度慢的情况出现。
如图2、图3、图5以及图7所示,其次,在第四支架310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铰链311,所述第一铰链31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连杆312,所述连杆312与第二铰链313以及第三铰链314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二铰链310与第四铰链315活动连接,所述第四铰链315固定于所述第四支架310上,第四铰链315的两侧均设置有直线轴承316,所述直线轴承316能够与充电接触棒303配合使用,使得所述充电接触棒303能够做直线运动,且所述充电接触棒303的下方与第五铰链317相连,且所述第五铰链317的下方与接触块319相连,充电适配器308的上方通过导线与电磁铁318相连,且所述接触块319与所述电磁铁318中心对位。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铰链311、第二铰链313、第三铰链314、第四铰链315以及第五铰链317的作用,当电磁铁318通电时,由于充电接触棒303能够做更稳定的直线运动,由于电磁铁318的作用,接触块319能够与电磁铁318进行接触,使得充电接触棒303通电并与待充电电池进行接触,从而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当电磁铁318为断电状态时,接触块319与电磁铁318不接触,使得充电接触棒303为原始高度,不能与待充电电池的正负极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在充电过程中时,通过充电接触棒获取预设时间之内当前充电柜的充电电池的充电参数信息,当预设时间之内当前待充电电池的充电参数信息与当前充电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正常充电参数信息之间的充电参数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并且该电池出现当前待充电电池的充电参数信息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说明该电池为故障状态的电池,并通过切断电源进行断电处理,此时接触块319与电磁铁318不接触,充电接触棒303回归至原始的位置,从而不对该类型的电池进行充电,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对电池进行回收,及时回收充电柜中异常的电池,能够有效地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自燃的现象出现。
如图5所示,最后,本实施例中,该匹配机构3还包括第五支架320,所述第五支架320的一端上安装有第一接线端子321,所述第一接线端子321与所述充电适配器308通过导线相连。所述第一接线端子321的另一端与伸缩杆322连接,且所述伸缩杆3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贴合块323,所述第五支架320的另一端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接线端子324,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24与所述贴合块323中心对位,且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23与导线接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接线端子324内安装有电流检测仪,通过电流检测仪能够获取通过第二接线端子324的电流值,当电流值大于预设电流值时,通过伸缩杆322,使得伸缩杆322另一端连接的贴合块323与第二接线端子324断开,能够保障充电适配器308的正常运行。当电流值为正常值时,贴合块323与第二接线端子324接通,持续为电池充电。通过本设置能够避免雷雨天气时,电流异常而导致的适配器损坏的现象出现,而且能够避免充电电流异常而导致电池损坏或者电池爆炸的现象出现,有利于电池充电柜的正常使用。
另外,在一些另外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的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包括以下步骤:
S302: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各电池类型的充电适配器类型,并构建数据库,将所述各电池类型的充电适配器类型输入到所述数据库的不同空间中进行存储;
S304: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大量电池类型的图像信息,基于神经网络构建电池类型识别模型,并将所述大量电池类型的图像信息输入到所述电池类型识别模型中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电池类型识别模型;
S306:通过摄像装置获取当前充电柜中待充电电池的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待充电电池的图像信息输入到所述训练完成的电池类型识别模型中进行识别,以获取当前充电柜中待充电电池的电池类型;
S308:将所述充电柜中待充电电池的电池类型输入到所述数据库中进行匹配,以获取相应的充电适配器,并根据所述相应的充电适配器启动所述匹配机构,通过所述匹配机构匹配对应的充电适配器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示例性的,在该实施例中,由于不同厂家或者不同使用类型的电池所对应的充电适配器是不一致的,如电动车的新能源电池、汽车的新能源电池等。在该实施例中,电池图像数据中包括电池的品牌数据、电池的型号数据等数据,通过该类数据对电池类型进行识别,从而根据电池图像数据进行匹配相应的充电适配器类型,实现电池充电时,充电电池能够对应相应的充电适配器。在该实施例中,当控制终端识别到当前待充电电池的类型并匹配到相应的充电适配器类型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旋转台,从而使得第一光纤传感器以及第二光纤传感器对位,当编码类型对应的充电适配器类型符合待充电电池时,第二接线端子通电,从而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能够有效地匹配对应的充电适配器,避免充电速度慢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2: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各电池类型在充电过程中的正常充电参数信息,并将所述各电池类型在充电过程中的正常充电参数信息存储于所述数据库中;
S404:通过充电接触棒获取预设时间之内当前充电柜的充电电池的充电参数信息,获取当前充电电池的电池类型,并所述当前充电电池的电池类型输入到所述数据库中进行匹配,以获取当前充电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正常充电参数信息;
S406:计算所述预设时间之内当前待充电电池的充电参数信息与当前充电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正常充电参数信息之间的充电参数差值,并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
S408:若所述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获取该电池出现当前待充电电池的充电参数信息的次数,若所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信息,则将该电池标记为异常的充电电池,并停止充电,生成电池回收信息。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充电过程中时,通过充电接触棒获取预设时间之内当前充电柜的充电电池的充电参数信息,当预设时间之内当前待充电电池的充电参数信息与当前充电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正常充电参数信息之间的充电参数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并且该电池出现当前待充电电池的充电参数信息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如由于电池可能出现一次或者多次的充电参数异常;而当充电过程中出现一次参数异常时,为偶发事件,当充电过程中出现多次充电参数异常时,为频发事件;偶发事件很通常而言不是电池出现问题,而频发事件可以说明电池是出现问题。这能够说明该电池为故障状态的电池,并通过切断电源进行断电处理,此时接触块与电磁铁断开,充电接触棒回归至原始的位置,从而不对该类型的电池进行充电,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对电池进行回收,及时回收充电柜中异常的电池,能够有效地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自燃的现象出现。
此外,本装置的电池充电柜还具有记录功能,亦使得本电池充电柜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电池充电柜在预设时段之内的历史充电使用频次数据信息,并将所述当前电池充电柜在预设时段之内的历史充电使用频次数据信息存储于数据库中;
基于LSTM构建充电柜使用偏好模型,并将所述数据库中的历史充电使用频次数据信息输入到所述充电柜使用偏好模型的遗忘门中,通过遗忘门确定上一时刻需要遗忘的历史充电使用频次数据信息,通过遗忘门之后,通过输入门给当前时刻输入新的信息;
通过tanh层将旧的记忆单元进行更新,以得到新的候选记忆单元,最后通过输出门的sigmoid层得到判断条件,并将所述新的候选记忆单元经过tanh层以及输出门得到的判断条件相乘,得到预设时间之内用户使用充柜的偏好情况;
获取所述偏好情况大于预设偏好情况的电池充电柜所在地理位置信息的充电柜数量以及充电柜可容纳的充电数量,根据所述地理位置的充电柜数量以及充电柜可容纳的充电数量计算出当前地理位置的总充电数量,根据用户使用充柜的偏好情况以及当前地理位置的总充电数量进行布局优化,并定期调整每个地理位置的充电柜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LSTM是长短期记忆网络,是一种时间递归神经网络,适合于处理和预测时间序列中间隔和延迟相对较长的重要事件。LSTM构建的充电柜使用偏好模型,代表的是用户在某一时段的使用偏好情况,由于某一段时间(如设定为2天内)的充电使用频次数据可以代表充电柜的使用情况,当偏好情况大于预设偏好情况时,说明当前充电柜所在的地理位置的充电情况是繁忙的,其中偏好情况包括拥挤、繁忙、正常、通畅等情况,当偏好情况为拥挤或者繁忙的偏好情况时,说明当前的充电的数量的不足以供给用户进行充电的,因此根据用户使用充柜的偏好情况以及当前地理位置的总充电数量进行布局优化,来定期调整每个地理位置的充电柜数量,使得充电柜的布局更加合理,而且基于换电量需求灵活增减充电柜成组数量,保证充换电的有效使用率。
其次,本发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各电池类型的充电适配器类型设定充电柜中每个充电区域的二进制编码类型,并将所述每个充电柜中的二进制编码类型存储于数据库的不同空间中;
获取当前各个充电柜中每个充电区域实时存在的二进制编码类型,并逐一判断所述实时存在的二进制编码类型之间是否存在相同的情况;
若所述实时存在的二进制编码类型之间存在相同的情况,则将获取相同的二进制编码类型对应的充电区域;
根据所述相同的二进制编码类型对应的充电区域生成故障信息,并根据所述故障信息生成提醒信息,并将所述提醒信息传输至远程控制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一个二进制编码能够对应一个充电适配器类型,当实时存在的二进制编码类型之间存在相同的情况,说明某个充电区域中光电传感器发生了故障,通过本方法能够快速地确定充电区域的故障情况,从而精准地对充电柜进行维修,提高工作人员的检修效率。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柜包括:
充电柜体,所述充电柜体分为多个充电区域,其中每个充电区域的顶部上均至少设置一个摄像装置,通过所述摄像装置获取每个充电区域中的电池图像数据,根据所述电池图像数据进行匹配相应的充电适配器类型;
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与物联网平台联通,并通过物联网平台获取各电池类型的充电适配器类型,并将所述各电池类型的充电适配器类型存储于数据库中;
匹配机构,所述匹配机构安装于所述充电区域的底部,且所述匹配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一光纤传感器以及第二光纤传感器,根据所述第一光纤传感器以及第二光纤传感器形成相应的编码,并将充电适配器类型以及编码逐一绑定,并存储于数据库的不同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充电区域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其中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充电接触棒,所述通孔的尺寸大小大于所述充电接触棒的外形尺寸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机构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台固定相连,且所述旋转台上安装有若干呈圆周阵列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表面上安装有充电适配器,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面上呈线性阵列安装有若干第一光纤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通过第二支架相连,且所述第三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连杆,所述连杆与第二铰链以及第三铰链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二铰链与第四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第四铰链固定于所述第四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铰链的两侧均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能够与充电接触棒配合使用,使得所述充电接触棒能够做直线运动,且所述充电接触棒的下方与第五铰链相连,且所述第五铰链的下方与接触块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适配器的上方通过导线与电磁铁相连,且所述接触块与所述电磁铁中心对位,其所述第四支架的上安装有若干呈线性阵列的第二光纤传感器,且所述第一光纤传感器与第二光纤传感器逐一中心对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机构还包括第五支架,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上安装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充电适配器通过导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另一端与伸缩杆连接,且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贴合块,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贴合块中心对位,且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导线接通。
9.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所述的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各电池类型的充电适配器类型,并构建数据库,将所述各电池类型的充电适配器类型输入到所述数据库的不同空间中进行存储;
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大量电池类型的图像信息,基于神经网络构建电池类型识别模型,并将所述大量电池类型的图像信息输入到所述电池类型识别模型中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电池类型识别模型;
通过摄像装置获取当前充电柜中待充电电池的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待充电电池的图像信息输入到所述训练完成的电池类型识别模型中进行识别,以获取当前充电柜中待充电电池的电池类型;
将所述充电柜中待充电电池的电池类型输入到所述数据库中进行匹配,以获取相应的充电适配器,并根据所述相应的充电适配器启动所述匹配机构,通过所述匹配机构匹配对应的充电适配器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各电池类型在充电过程中的正常充电参数信息,并将所述各电池类型在充电过程中的正常充电参数信息存储于所述数据库中;
通过充电接触棒获取预设时间之内当前充电柜的充电电池的充电参数信息,获取当前充电电池的电池类型,并所述当前充电电池的电池类型输入到所述数据库中进行匹配,以获取当前充电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正常充电参数信息;
计算所述预设时间之内当前待充电电池的充电参数信息与当前充电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正常充电参数信息之间的充电参数差值,并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
若所述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获取该电池出现当前待充电电池的充电参数信息的次数,若所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信息,则将该电池标记为异常的充电电池,并停止充电,生成电池回收信息。
CN202310302144.1A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及方法 Active CN116001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2144.1A CN116001632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2144.1A CN116001632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1632A true CN116001632A (zh) 2023-04-25
CN116001632B CN116001632B (zh) 2023-06-02

Family

ID=86030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02144.1A Active CN116001632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163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5363A (zh) * 2019-02-19 2019-05-24 上海韧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监控装置
CN109948664A (zh) * 2019-02-28 2019-06-28 深圳智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模式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98081A (zh) * 2021-03-17 2021-07-09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系统和充电机
CN113352929A (zh) * 2021-07-23 2021-09-07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器的控制装置、方法、适配器及充电系统
CN115122988A (zh) * 2021-03-26 2022-09-30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转运控制方法及电池转运设备
CN115188077A (zh) * 2022-07-18 2022-10-14 东莞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 电池违规充电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5363A (zh) * 2019-02-19 2019-05-24 上海韧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监控装置
CN109948664A (zh) * 2019-02-28 2019-06-28 深圳智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模式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98081A (zh) * 2021-03-17 2021-07-09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系统和充电机
CN115122988A (zh) * 2021-03-26 2022-09-30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转运控制方法及电池转运设备
CN113352929A (zh) * 2021-07-23 2021-09-07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器的控制装置、方法、适配器及充电系统
WO2023001232A1 (zh) * 2021-07-23 2023-01-26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器的控制装置、方法、适配器及充电系统
CN115188077A (zh) * 2022-07-18 2022-10-14 东莞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 电池违规充电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1632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5399A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4407713A (zh) 基于大数据的充电桩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487066A (zh) 一种远程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CN111192410A (zh) 一种充电桩运营方法、系统及云端服务器
CN107292507A (zh) 充电设备的智能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CN110429596B (zh) 计及电动汽车时空分布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8983104B (zh) 一种基于电池开路电压法在线容量计算方法
CN11034154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7528095A (zh) 基于新能源车辆存储卡数据的低压蓄电池失效预测方法
CN116722571B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储能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5186049A (zh) 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5103242A (zh) 一种环境信息及影像信息采集传输的无线网关装置
CN112193115A (zh) 一种充电桩用信息推送系统及推送方法
DE102022120962A1 (de) Batteriefehlererkennung
CN116001632B (zh) 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池充电柜及方法
CN110703100A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全生命周期远程监控系统及优化方法
CN110435463A (zh) 一种具有收集、检测以及反馈信息功能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
CN106296008A (zh) 一种电动汽车网络租赁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927575A (zh) 一种用于直流充电桩的电池性能检测方法
CN112734060A (zh) 共享单车的电池更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096746A (zh) 一种智能预约租车方法
CN110027439A (zh) 电动车电池交换回收系统与方法
CN203311234U (zh) 用于光伏电站的监测系统
CN203312911U (zh) 用于光伏电站的监测机器人
CN107054115A (zh) 车辆充电服务系统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