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8829B - 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8829B
CN115998829B CN202211551635.1A CN202211551635A CN115998829B CN 115998829 B CN115998829 B CN 115998829B CN 202211551635 A CN202211551635 A CN 202211551635A CN 115998829 B CN115998829 B CN 1159988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ain
radix
ginseng
pseud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516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98829A (zh
Inventor
宋海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dan Chongyu Tra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dan Chongyu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dan Chongyu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dan Chongyu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516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88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8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8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98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88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制成它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白芥子48‑52份,杜仲23‑27份,威灵仙3‑5份,独活48‑52份,防风43‑47份,红花48‑52份,刺五加38‑42份,川断8‑11份,片姜黄48‑52份,没药13‑17份,路路通248‑252份,鸡血藤0.3‑0.7份,桑枝1.4‑1.6份,海风藤39‑42份,络石藤4‑6份,骨碎补4‑6份,田七3.2‑3.6份,甘草节23‑25份,白芷2‑2.5份,三七25‑28份,艾叶490‑510份和青草240‑25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君药祛风除湿、臣药散寒止痛、佐药舒筋活血、使药通经活络。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粉,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骨关节疼痛目前以口服止疼药和关节镜微创手术为主,然而口服止疼药不仅治疗效果差、治标不治本,且长期服用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例如出现恶心、呕吐、胃疼等轻度消化不良反应,还可能出现头疼、头晕、耳鸣、视力减弱、精神紧张、嗜睡、骨质疏松、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因此口服止疼药不适合长期应用,也不适合大剂量应用。而微创手术费用昂贵,一般患者负担不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要提供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以达到治疗骨关节疼痛的目的,且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疼痛的中药粉的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制成它的主要成分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白芥子48-52份,杜仲23-27份,威灵仙3-5份,独活48-52份,防风43-47份,红花48-52份,刺五加38-42份,川断8-11份,片姜黄48-52份,没药13-17份,路路通248-252份,鸡血藤0.3-0.7份,桑枝1.4-1.6份,海风藤39-42份,络石藤4-6份,骨碎补4-6份,田七3.2-3.6份,甘草节23-25份,白芷2-2.5份,三七25-28份,艾叶490-510份和青草240-250份。
作为一种限定,制成它的主要成分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白芥子50份,杜仲25份,威灵仙4份,独活50份,防风45份,红花50份,刺五加40份,川断10份,片姜黄50份,没药15份,路路通250份,鸡血藤0.5份,桑枝1.5份,海风藤40份,络石藤5份,骨碎补5份,田七3.5份,甘草节25份,白芷2.5份,三七25份,艾叶500份和青草250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的使用方法,它是将中药粉跟纯净水勾兑均匀,放至膏药卡托的凹槽内,粘贴使用。
本发明的治疗疼痛的中药粉中,各中药材的功效及作用如下:
白芥子:味辛、性温,入肺、胃经,具有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等病症,对关节麻木、疼痛也有比较好的疗效,同时白芥子具有明显的调节血压的作用,白芥子的叶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消肿的作用,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排寒排湿起水泡;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丰治腰膝疼痛、两足软弱,同时,还有恢复肌肉、骨骼力量的功用,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增加软骨营养;
威灵仙:药性辛、咸、温,归膀胱经;善走窜,力强效快,善祛风湿、通经络,兼消痰水或软坚,最宜风湿痹痛、拘挛麻木、屈伸不利兼寒者,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疏通经络;
独活:药性辛散苦燥,微温能通,主入肾、肝经,兼入膀胱经,作用偏里、偏下,主散在里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尤善治少阴伏风头痛及下半身风寒湿痹,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增加渗透力;
防风:辛微温发散,甘缓不峻,生用辛散甘缓,微温力缓,入膀胱、脾经,散外风、防湿邪而表发止痛;入肝经,祛内风而止痉,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排风气;
红花:辛散温通,入心、肝经,善活血祛瘀而通经消肿、止痛,药力较强,治瘀血诸证皆可选用,兼寒者最宜,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疏通瘀血;
刺五加:甘补辛散温通,微苦而泄,入脾经,善补气健脾,治脾虚乏力、气虚浮肿;入肾经,善益肾强腰,治肾虚腰膝酸软,小儿行迟;入心经,善养心安神;走脉经,善活血通络,治痹痛、跌打伤痛,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治疗疼痛;
川断:甘补微温,苦泄辛散,补中有行,补而不滞,入肝、肾经既补肝肾,又行血脉,还续筋骨,为内科补肝肾、伤科疗折伤,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的功效,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温性调和;
片姜黄:辛散苦泄温通,入肝、脾经,内行血气而痛经止痛,并横走肢臂,治血瘀气滞诸通,兼寒者尤宜;治风湿肩臂痛,以寒凝阻络者最佳;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经络止痛;
没药:散苦泄,芳香走窜,性平不偏,入心、肝、脾经,善活血,血活则痛止、肿消、肌生,故有止痛、消肿、生肌之功;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的功效,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祛风驱寒;
路路通:辛散苦泄,平而少偏,入肝、胃、膀胱经,既走血分,又入气分,善祛风、通经络、利水而通痹、止痒、消肿,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止痒止疼;
鸡血藤:苦泄温通,微甘能补,入肝、肾经,既活血通络而止痛,又补血舒筋而止痛,治血瘀、血虚有寒诸症可投,血虚痹痛麻木者最宜,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疏通肾精补肾;
桑枝:性苦、平,归肝、肺经,入肺、肾经,清热祛湿通络,用于风湿热痹、四肢关节疼痛,能祛风通络利关节,治疗关节红肿热痛等属热痹的关节病变,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热性功效;
海风藤:味辛、苦,微温,归肝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行经络,和血脉,宽中理气,下湿出风,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止疼痛;
络石藤:性苦,微寒,归心、肝、肾经,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跌扑损伤,风湿痹痛偏热者较为适宜,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骨头疏松;
骨碎补:药性苦、温,归肝、肾经,具有疗伤止痛,补肾强骨,外用消风祛斑的功效,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排毒;
田七:药性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主治出血症,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跌扑肿痛,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寒气入骨引起血泡;
甘草节:药性甘,生凉,炙温,归心、脾、胃经,具有解毒,和中之功效,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湿气消炎;
白芷:性辛、温,归胃、大肠、肺经,辛散温燥,芳香开窍,主入阳明(胃)经,兼入太阴(肺)经,既善散风寒、除湿邪、通鼻窍与关节之窍,又善止痛、发表、止带,还能消散肿块,促进脓汁的排出,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疏通胃大肠肺经;
三七:微苦泄散,甘补温通,走守兼备,泄中见补,入肝、胃经,止血与化瘀力均强,并能补虚,有止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耗气之优,内服、外用皆有效,凡出血及瘀肿即可投之,偏寒兼虚者最宜,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疏通、消炎止痛;
艾叶:性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辛香苦燥温散,生温熟热,炒炭兼敛,生用温经散寒湿、暖宫理气血而止痛、止血;温炙能温通经脉、散寒而止痛或消肿,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高温散寒气血;
青草:味苦,性寒,归心、胆经,清热解毒,在本方中的功能作用为止疼。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①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主要围绕排湿毒(以白芥子为主,结合海风藤、骨碎补、独活和桑枝)、温热温补(片姜黄主要起温热、产热的作用,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从而以达到起水泡的功效,使患者体内的湿毒、寒气、炎症通过起水泡的形式突显出病理状况)、生凉解毒(三七、青草均有消肿定痛,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人体的造血功能;田七和络石藤主要作用为祛风通络,凉血消肿,此功效正好可协作片姜黄的产热,达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以至于患者出现水泡的病理现象达到最佳的效果)、通经络(路路通、威灵仙和红花)以及温补(骨碎补和艾叶)这几大特点进行患者治疗的;
②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通过配方的有效比例调整,全过程无任何不良气味,同时无毒副作用;渗透力可达4层皮下组织,并且有去腐生肌的疗效;也可针对性进行疼痛治疗,特别是一些疼痛的疑难杂症,可有效治疗;
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的使用方法,采用传统中医“内病外治”疗法,贴敷于疼痛部位,通过皮肤的渗透吸收进入病灶,达到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寒止痛、通经活络的治疗目的;将中药粉利用粘贴膏药并结合穴位法和摸骨法粘贴的治疗方法,有效的将药效通过经络深入到人体,使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的使用方法,用药粉和膏药托分装的方法,方便装袋且便于携带;当即调配,当即使用,当即产生药效;方便批量生产,加工制作成膏药贴剂的产品呈现市场。
本发明秉承传统中医“君臣佐使”理论经现代工艺精确配伍而成,君药祛风除湿、臣药散寒止痛、佐药舒筋活血、使药通经活络,采用传统中医“内病外治”疗法,贴敷于疼痛部位,通过皮肤的渗透吸收进入病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
本实施例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取白芥子50g,杜仲25g,威灵仙4g,独活50g,防风45g,红花50g,刺五加40g,川断10g,片姜黄50g,没药15g,路路通250g,鸡血藤0.5g,桑枝1.5g,海风藤40g,络石藤5g,骨碎补5g,田七3.5g,甘草节25g,白芷2.5g,三七25g,艾叶500g和青草250g,将药材清洗、烘干,于60℃高温烘炒,之后碾粉、筛匀过滤,搅拌均匀,即得治疗疼痛的中药粉ɑ1,之后2.5g分装一袋。
实施例2-6治疗疼痛的中药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点仅在于中草药用量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
表1中草药用量
骨碎补(g) 4 4.5 4 6 5
田七(g) 3.2 3.5 3.6 3.4 3.3
甘草节(g) 23 25 24 23 25
白芷(g) 2 2 2.3 2.5 2.5
三七(g) 28 26 25 27 25
艾叶(g) 500 490 495 510 500
青草(g) 240 245 250 243 240
本实施例中药粉的制备与实施例1相同,制得的中药粉分别为ɑ2-ɑ6。
实施例7治疗疼痛的中药粉使用及疗效
将中药粉ɑ1倒至容器中,跟纯净水进行勾兑至均匀,将其放至膏药卡托的凹槽内,将患处皮肤清洗干净,根据患者的疼痛点及中医穴位学进行粘贴,后至3.5h左右,将其摘除即可完成整个过程,3次为一个疗程,每次间隔15天。
本发明的注意事项:
(1)头3天,贴膏药的地方不能沾水,忌辛辣,海鲜,忌酒,忌绿豆汤,刺激食物,贴膏药期间少吃寒凉的东西;
(2)贴膏药的地方,3天内皮肤发热,发红或疼痛,不要涂抹任何东西;
(3)贴膏药的地方,有皮肤红肿,毛孔粗大,皮肤发硬,这是要拔出水泡的症状;
(4)3天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头晕,发烧,全身乏力的现象,可以吃点降压药,退烧药,多休息,拔出水泡后,症状消失;
(5)有的第一次拔不出湿毒,有的拔出像小米粒或者红色湿疹的疙瘩,并且痒,时间不固定。
评判标准:
有效: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减轻、缓解;
显效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无效: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无变化。
典型病例:
病例1:
申女士,63岁,患有膝关节骨刺和滑膜炎。
2015年患者膝关节疼痛难忍,曾在武安某诊所做了两次小针刀手术,打过三次玻璃酸钠,术后缓解了疼痛,半年后复发,后又经过针灸、按摩,贴膏药等治疗方法,无明显改善疼痛症状;
2016年4月,患者无法蹲起和直立行走,到医院检查确诊为膝关节骨刺和滑膜炎,被告知无法有效改善膝关节疼痛的症状,后使用止疼药缓解;
2016年6月,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粉ɑ1,两个膝关节每次各用一贴,使用3天后疼痛症状减轻,经过观察无副作用后继续使用一个疗程,15天后膝关节各起一个大水泡,5天后水泡消失后,可以正常蹲起和行走,无疼痛症状;30天后到医院拍CT,发现骨刺依然存在,但滑膜无炎症,且六年内无疼痛、无复发。
病例2:
刘女士,40岁,患有腰间盘突出,不能下床行走。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粉ɑ1,第二天就可以下地走路,三个疗程后完全治愈。
病例3:
夏先生,49岁,骨头有裂缝,有积液。
2019年3月2日第一次贴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粉ɑ1,3月4日起水泡,水泡消失后,10号疼痛减轻,但是有痒的的症状,半个月后痒的症状消失,腿开始消肿,但是腿有点憋胀,不能打弯;
4月20日第二次贴,21日上午起水泡,流出金黄色粘粘的液体,10天后患者腿能打弯,肿胀消失,疼痛消失;
5月15日,又使用一个疗程进行巩固治疗,目前效果良好,无复发。
病例4:
郭先生,58岁,患有股骨头坏死,腿疼近十年。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粉ɑ1,三个疗程后完全治愈,目前无复发。
病例5:
张先生,46岁,患有腰肌劳损,并引起腿麻、酸。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粉ɑ1,通过一个疗程贴敷,现在酸、麻、胀的症状都消失了,目前无复发。
病例6:
武先生,患有骨刺,双腿疼痛十余年,关节处有积液。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粉ɑ1,每次使用4贴(每条腿各两贴),使用四次后(每次间隔10天),疼痛消失,可以正常生活,干活。
病例7:
胡女士,58岁,腰椎疼痛十几年,不能行走。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粉ɑ1,每次使用6贴,使用四次后(每次间隔15天),疼痛消失,可以直立行走。
病例8:
梁先生,42岁,腰间盘4节5节突出膨出症状,引起狭窄,已有5年时间,疼痛不能行走。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粉ɑ1,每次使用5贴,使用两次后(每次间隔15天),疼痛消失,可以正常生活。

Claims (2)

1.一种治疗疼痛的外用中药粉,其特征在于,制成它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为:白芥子48-52份,杜仲23-27份,威灵仙3-5份,独活48-52份,防风43-47份,红花48-52份,刺五加38-42份,川断8-11份,片姜黄48-52份,没药13-17份,路路通248-252份,鸡血藤0.3-0.7份,桑枝1.4-1.6份,海风藤39-42份,络石藤4-6份,骨碎补4-6份,田七3.2-3.6份,甘草节23-25份,白芷2-2.5份,三七25-28份,艾叶490-510份和青草240-2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疼痛的外用中药粉,其特征在于,制成它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为:白芥子50份,杜仲25份,威灵仙4份,独活50份,防风45份,红花50份,刺五加40份,川断10份,片姜黄50份,没药15份,路路通250份,鸡血藤0.5份,桑枝1.5份,海风藤40份,络石藤5份,骨碎补5份,田七3.5份,甘草节25份,白芷2.5份,三七25份,艾叶500份和青草250份。
CN202211551635.1A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59988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1635.1A CN115998829B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1635.1A CN115998829B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8829A CN115998829A (zh) 2023-04-25
CN115998829B true CN115998829B (zh) 2024-02-06

Family

ID=86022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1635.1A Active CN115998829B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98829B (zh)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41例临床观察;郭瑾;刘炳芬;丁洪青;肖莉;马远新;;内蒙古中医药;-(05);第24-25页 *
尤淑贤 ; 管昌益 ; .自拟补肾祛痛汤治疗老年性腰椎骨质增生症46例.福建中医药.2006,-(04),第22-23页. *
自拟补肾祛痛汤治疗老年性腰椎骨质增生症46例;尤淑贤;管昌益;;福建中医药;-(04);第22-23页 *
郭瑾 ; 刘炳芬 ; 丁洪青 ; 肖莉 ; 马远新 ; .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41例临床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14,-(05),第24-2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8829A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7724B (zh) 一种中药保健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57585A (zh) 含有多种精油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贴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8615A (zh) 用于接骨生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1196A (zh) 茯苓皮艾叶灵香草荷叶灸柱
CN115998829B (zh) 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粉及其使用方法
CN107823280A (zh) 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2491A (zh) 一种骨质增生外用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53211A (zh) 一种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51301B (zh) 用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制品
CN111419924A (zh) 一种治疗多种肌肉、骨骼疾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装置
CN110538272A (zh) 一种治疗软组织损伤关节肿痛的消肿通络散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58915A (zh) 一种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3528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痛症和调理经络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18579B (zh) 一种稳压疏通药及制备工艺
CN104173775A (zh) 颈源性头痛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127607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
CN104758830A (zh) 一种治疗骨病及皮肤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3960B (zh) 膏状组合物、膏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7562944A (zh) 一种治疗腰痹症的药物
CN104740193A (zh) 一种治疗颈肩肌肉劳损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55752A (zh) 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07640A (zh) 一种祛风除湿用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92444A (zh) 一种用于改善多种亚健康症状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17317A (zh) 一种通经止痛、活血化瘀的热敷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9584B (zh)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骨质增生的中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