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4972A - 特效处理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特效处理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4972A
CN115994972A CN202111210331.4A CN202111210331A CN115994972A CN 115994972 A CN115994972 A CN 115994972A CN 202111210331 A CN202111210331 A CN 202111210331A CN 115994972 A CN115994972 A CN 115994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motion attribute
particle
current position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03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嘉荔
郭燚
栗韶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103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497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0347 priority patent/WO202306594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4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49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10Geometric eff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20Analysis of motion
    • G06T7/277Analysis of motion involving stochastic approaches, e.g. using Kalman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特效处理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中包括至少两个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每个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用于使粒子经过运动之后形成目标形状;在至少两个粒子的运动过程中,根据粒子的当前位置在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粒子在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该调整用于减小上述运动属性和上述目标运动属性之间的差异;根据调整之后的运动属性显示上述粒子得到特效画面,上述粒子是几何形状的显示对象。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目标图像指定最终显示的特效画面的形状,不同的目标图像可以实现不同形状的特效画面,提高了特效画面的丰富性。

Description

特效处理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计算机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效处理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特效画面可以是对图像、视频、文本等添加的具有特别视觉效果的画面。一种典型的特效画面可以由大量粒子构成,每个粒子可以为任意形状的单元。每个粒子是独立的,每个粒子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其中,运动可以是有规律的变化,也可以是无规律的变化,变化可以是颜色、透明度、大小等变化。例如,可以通过大量粒子模拟烟花,大量粒子向上运动可以模拟烟花的上升,粒子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消失,同时在该粒子的消失位置处显示更多的粒子,可以得到烟花爆炸的效果。
可以看出,生成上述特效画面的过程就是生成上述粒子、更新上述粒子以及渲染上述粒子的过程。若特效画面包括的粒子数量、粒子颜色、粒子尺寸、粒子之间的关系等越多样化,则特效画面的丰富性越好。从而,如何提高上述特效画面的丰富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特效处理方法及设备,可以提高上述特效画面的丰富性。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特效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中包括至少两个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每个位置的所述目标运动属性用于使粒子经过运动之后形成目标形状;
在至少两个粒子的运动过程中,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所述调整用于减小所述运动属性和所述目标运动属性之间的差异;
根据调整之后的运动属性显示所述粒子得到特效画面,所述粒子是几何形状的显示对象。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特效处理装置,包括:
目标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中包括至少两个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每个位置的所述目标运动属性用于使粒子经过运动之后形成目标形状;
运动属性调整模块,用于在至少两个粒子的运动过程中,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所述调整用于减小所述运动属性和所述目标运动属性之间的差异;
特效画面显示模块,用于根据调整之后的运动属性显示所述粒子得到特效画面,所述粒子是几何形状的显示对象。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使计算设备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特效处理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中包括至少两个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每个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用于使粒子经过运动之后形成目标形状;在至少两个粒子的运动过程中,根据粒子的当前位置在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粒子在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该调整用于减小上述运动属性和上述目标运动属性之间的差异;根据调整之后的运动属性显示上述粒子得到特效画面,上述粒子是几何形状的显示对象。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目标图像中的至少两个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对粒子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以使粒子按照调整之后的运动属性运动之后形成目标形状的特效画面。也就是,目标图像可以指定最终显示的特效画面的形状,不同的目标图像可以实现不同形状的特效画面,提高了特效画面的丰富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通过粒子模拟烟花爆炸效果的特效画面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效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两种长方体和世界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运动属性的循环调整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效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两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应用于通过粒子模拟特效画面的过程。图1是通过粒子模拟烟花爆炸效果的特效画面示意图,其中,一个粒子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相邻的像素点构成的。当然,通过粒子可以模拟的特效画面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云雾效果、火山爆发效果、火焰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特效画面,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进行,该电子设备设置有可以进行大量计算的处理器和可以显示粒子的屏幕。处理器可以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GPU。
由于特效画面是由大量粒子的运动形成的,从而需要处理器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又由于相比CPU而言,GPU的并行计算能力更好,从而采用GPU模拟特效画面可以有效提高粒子的计算性能。
现有技术中,通过GPU模拟特效画面时,采用固定方式更新粒子的属性,从而导致特效画面的多样性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目标图像中的至少两个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对粒子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以使粒子按照调整之后的运动属性运动之后形成目标形状的特效画面。也就是,目标图像可以指定最终显示的特效画面的形状,不同的目标图像可以实现不同形状的特效画面,提高了特效画面的丰富性。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效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中,参照图2所示,该特效处理方法包括:
S101: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中包括至少两个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每个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用于使粒子经过运动之后形成目标形状。
其中,目标图像是包括目标运动属性的任意图像。常用的目标图像可以为SDF(signed distance function,有向距离函数)图,又称为纹理图。SDF是两个向量之间的函数,也就是说输入是向量,输出也是向量。SDF图可以是三维或二维,三维SDF图可以用一个矢量场(也可以称为向量场)表示,三维SDF图中的所有点趋向于另一个三维向量。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该三维向量驱动粒子向目标区域运动,最终在目标区域中形成目标形状。
基于上述说明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目标运动属性可以用一个向量表示。例如,目标运动属性可以为一个三维向量,以使粒子在三维空间中运动,最终形成的目标形状也是三维空间中的形状。
上述目标运动属性可以为速度、加速度、位置等,本公开实施例对其不加以限制。
上述目标图像可以是通过目标模型转换得到的。具体地,首先,获取目标形状对应的目标模型,目标模型中包括至少两个点;然后,将目标模型中的每个点的位置转换为目标图像中的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
其中,目标模型是由至少两个点构成的模型,这些点构成目标形状。可以理解的是,目标模型中的每个点的位置是一个向量,可以称为位置向量,对该位置向量进行线性或非线性转换得到该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
现有技术中,存在将目标模型转换为SDF图的工具,例如,blender、houdini、unity等,从而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工具获取SDF图。
S102:在至少两个粒子的运动过程中,根据粒子的当前位置在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粒子在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该调整用于减小上述运动属性和上述目标运动属性之间的差异。
其中,粒子是随机生成的,也就是说,在生成粒子时,随机设置粒子的位置、颜色、尺寸、最大显示时长等属性。在生成粒子之后可以显示该粒子得到初始状态下的特效画面。
在生成上述粒子之后,可以对上述粒子在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更新,以使粒子运动起来。从而在不同的位置,粒子的运动属性不同。
上述调整依赖的目标运动属性是根据当前位置确定的。当前位置在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是目标图像中距离当前位置最近的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理想状态下,距离当前位置最近的位置为该当前位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调整后的运动属性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到。
在第一种方式中,将目标运动属性和待调整的运动属性加权得到调整后的运动属性。假设运动属性为I维向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调整后的运动属性:
AVi=p1·V1i+p2·V2i
其中,AVi为调整后的运动属性的第i维取值,V1i为调整前的运动属性的第i维取值,V2i为目标运动属性的第i维取值,p1为V1i的加权系数,p2为V2i的加权系数。
当然,加权系数需要满足预设条件,以使调整后的运动属性比调整前的运动属性更加接近目标运动属性。上述p1和p2均大于0,并且p1+p2=1。
在第二种方式中,首先,确定目标运动属性和调整前的运动属性之间的矢量差;然后,根据矢量差和预设系数确定调整量;最后,根据调整量和调整前的运动属性之和确定调整后的运动属性。
其中,调整量可以是矢量差和预设系数的乘积,预设系数是大于0且小于1的数值。例如,预设系数可以是0.2,从而可以每次调整都可以将运动属性和目标运动属性之间的差异缩小20%。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预设系数设置较大时,需要较少次的调整即可形成目标形状,也就是说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目标形状,但是不同位置之间的连续性较差,形成目标形状的过程不够清晰明了。而预设系数设置较小时,需要较多次的调整才能形成目标形状,也就是说在较长的时间内形成目标形状,但是不同位置之间的连续性较好,形成目标形状的过程更加清晰明了。
为了对粒子最终形成的目标形状进行准确的控制,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一几何体控制目标形状,包括目标形状的位置和尺寸,也就是说,目标形状位于该几何体中。
此外,从前述说明可知,至少两个粒子是随机生成的,其位置是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的,也就是说前述当前位置是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从而,为了实现上述对目标形状的控制,在根据粒子的当前位置在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时,需要根据以下过程进行调整:首先,将粒子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转化为粒子在上述几何体中的第二位置;然后,根据粒子的第二位置在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粒子在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
其中,粒子的第二位置在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是目标图像中距离第二位置最近的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理想状态下,距离第二位置最近的位置为该第二位置。
目标形状可以是位于几何体中的任意形状,目标形状的尺寸可以小于或等于几何体的尺寸。
可选地,目标形状可以为几何体的内接形状,以使目标形状的尺寸尽可能的接近几何体的尺寸,也就可以保证最终形成的目标形状的尺寸与预先设定的几何体的尺寸一致,实现了对特效画面尺寸的准确控制。
上述几何体可以为任意几何体,例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本公开实施例对几何体的形状不加以限制。
为了实现更加灵活的特效画面,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不限制几何体的尺寸、位置、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旋转角度。也就是说,几何体可以不是位于世界坐标系的原点,几何体可以与世界坐标系之间存在角度。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长方体和世界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参照图3所示,长方体和世界坐标系之间不存在旋转角度,长方体的一个顶点是世界坐标系的原点,长方体的三个边分别与世界坐标系的坐标轴重合。此时,长方体中的位置就是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不需要对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进行转换。
反之,当长方体和世界坐标系之间存在旋转角度,和/或长方体的顶点不是世界坐标系的原点,和/或,长方体的一个顶点的三个边至少一个与世界坐标系的坐标轴不重合时,长方体中的位置不是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需要将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转换为长方体中的位置。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长方体和世界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参照图4所示,长方体和世界坐标系之间存在角度,长方体的顶点不是世界坐标系的原点,长方体的任一顶点的三个边均不与世界坐标系的坐标轴重合。此时,需要将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转换为长方体中的位置。
可选地,前述将粒子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转化为粒子在几何体中的第二位置,可以包括:根据几何体的属性将粒子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转化为粒子在几何体中的第二位置,几何体的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几何体的尺寸、几何体的中心位置、几何体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角度。
根据属性确定第二位置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构建四个矩阵S、T、R和L。
当上述几何体为长方体时,几何体的尺寸包括长方体的长、宽、高,从而可以通过长、宽、高构建以下矩阵S:
Figure BDA0003308697150000071
其中,S1是长的倒数,S2是宽的倒数,S3为高的倒数。
根据几何体的中心位置构建以下矩阵T:
Figure BDA0003308697150000072
其中,Tx、Ty、Tz分别为几何体的中心位置的x坐标、y坐标、z坐标。
根据几何体分别与YOZ、XOZ、XOY三个平面之间的角度α、β和γ,构建以下矩阵R:
Figure BDA0003308697150000081
根据粒子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构建以下矩阵L:
L=[Lx Ly Lz 1]
其中,Lx、Ly、Lz分别为当前位置的x坐标、y坐标、z坐标。
然后,计算上述四个矩阵的乘积得到目标矩阵L2=S·R·T·L。可以看出,L2是一个1*4的矩阵。
最后,将L2中的前三列分别作为几何体中的第二位置的x坐标、y坐标、z坐标。
在得到上述第二位置之后,可以对运动属性进行调整,该调整可以包括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中,可以根据第二位置在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粒子在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与根据当前位置在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粒子在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的过程相同,也是根据目标运动属性和调整前的运动属性确定调整后的运动属性,该确定调整后的运动属性的过程可以参照前述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种方式中,首先,对第二位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三位置,第三位置的每个坐标均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然后,根据每个粒子的第三位置在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粒子在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上述调整。
其中,第三位置在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是目标图像中距离第三位置最近的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理想状态下,距离第三位置最近的位置为该第三位置。
与根据当前位置在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粒子在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的过程相同,根据第三位置在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粒子在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上述调整,也是根据目标运动属性和调整前的运动属性确定调整后的运动属性,该确定调整后的运动属性的过程可以参照前述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实现运动属性的循环调整过程,以在粒子每到达一个位置时,均更新粒子在该位置的运动属性,直至上述至少两个粒子形成目标形状。如此,可以使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运动属性。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运动属性的循环调整过程示意图。参照图5所示,在每次执行S102之后,根据调整后的运动属性更新粒子的当前位置,并重新执行S102。
其中,更新当前位置的算法与运动属性相关。例如,当运动属性为粒子的运动速度时,首先,根据运动速度和更新时长确定运动距离;然后,根据更新前的当前位置和运动距离确定更新后的当前位置。
S103:根据调整之后的运动属性显示上述粒子得到特效画面,上述粒子是几何形状的显示对象。
其中,上述显示对象显示在一个或多个像素点上,这些像素点构成了上述几何形状,这些像素点的位置、颜色、亮度等可以随着时间变化。
具体地,在每调整一次运动属性之后显示上述粒子,也就是调用顶点/像素着色器对粒子进行渲染,得到特效画面。如此,特效画面是由粒子不断运动形成的。
其中,顶点/像素着色器在渲染粒子时,可以调用几何形状对粒子进行渲染,以渲染出不同几何形状的粒子。该几何形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点、线、面、立方体。其中,面可以为方形、三角形、条带、网格等。本公开实施例对粒子的几何形状不加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构成粒子的像素点可以是相邻的,也可以是不相邻的。
从本公开实施例前述的说明中可以看出,本公开实施例用到的粒子的运动属性、目标图像中的位置、目标运动属性、粒子的当前位置均是三维的、目标模型为三维模型,从而生成的特效画面也是三维的。如此,本公开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提高特效画面的丰富性。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目标模型还可以为二维模型,目标运动属性、位置、粒子的运动属性均为二维向量,这样生成的特效画面是二维的。本公开实施例对其不加以限制。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的特效处理方法,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效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公开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参照图6,上述特效处理装置200包括:目标图像获取模块201、运动属性调整模块202和特效画面显示模块203。
其中,目标图像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中包括至少两个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每个位置的所述目标运动属性用于使粒子经过运动之后形成目标形状。
运动属性调整模块202,用于在至少两个粒子的运动过程中,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所述调整用于减小所述运动属性和所述目标运动属性之间的差异。
特效画面显示模块203,用于根据调整之后的运动属性显示所述粒子得到特效画面,所述粒子是几何形状的显示对象。
可选地,所述运动属性调整模块202还用于:
将所述粒子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转化为所述粒子在一几何体中的第二位置,所述目标形状位于所述几何体中;根据所述粒子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所述调整。
可选地,所述运动属性调整模块202还用于:
在将所述粒子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转化为所述粒子在一几何体中的第二位置时,根据所述几何体的属性将所述粒子在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转化为所述粒子在所述几何体中的第二位置,所述几何体的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几何体的尺寸、所述几何体的中心位置、所述几何体相对于所述世界坐标系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目标图像中的各个位置是归一化位置,所述运动属性调整模块202还用于:
在根据所述粒子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所述调整时,对所述第二位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的每个坐标均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根据每个所述粒子的第三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所述调整。
可选地,所述运动属性调整模块202还用于:
对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调整后的运动属性,所述目标运动属性的加权系数和所述运动属性的加权系数均大于0,并且所述目标运动属性的加权系数和所述运动属性的加权系数之和为1。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下一次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之后,根据调整后的所述运动速度更新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并进入所述运动属性调整模块202。
可选地,所述目标图像获取模块201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形状对应的目标模型,所述目标模型中包括至少两个点;将所述目标模型中的每个点的位置转换为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所述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
可选地,所述目标运动属性、所述位置、所述粒子的运动属性均为三维向量,所述目标模型为三维模型。
可选地,所述目标形状为所述几何体的内接形状。
本实施例提供的特效处理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600的结构框图。该电子设备600包括存储器602和至少一个处理器601;
其中,存储器602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至少一个处理器601执行存储器6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电子设备601实现前述图2中的特效处理方法。
此外,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接收器603和发送器604,接收器603用于接收从其余装置或设备的信息,并转发给处理器601,发送器604用于将信息发送到其余装置或设备。
进一步地,参考图8,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90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900可以为终端设备。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平板电脑(Portable Android Device,简称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Player,简称PMP)、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8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9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9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9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9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9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9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9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901、ROM 902以及RAM 903通过总线9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905也连接至总线9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9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9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简称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9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908;以及通信装置909。通信装置9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9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8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9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9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908被安装,或者从ROM9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9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简称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特效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中包括至少两个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每个位置的所述目标运动属性用于使粒子经过运动之后形成目标形状;
在至少两个粒子的运动过程中,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所述调整用于减小所述运动属性和所述目标运动属性之间的差异;
根据调整之后的运动属性显示所述粒子得到特效画面,所述粒子是几何形状的显示对象。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示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包括:
将所述粒子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转化为所述粒子在一几何体中的第二位置,所述目标形状位于所述几何体中;
根据所述粒子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所述调整。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示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示例中,所述将所述粒子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转化为所述粒子在一几何体中的第二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几何体的属性将所述粒子在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转化为所述粒子在所述几何体中的第二位置,所述几何体的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几何体的尺寸、所述几何体的中心位置、所述几何体相对于所述世界坐标系的角度。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示例,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示例中,所述目标图像中的各个位置是归一化位置,所述根据所述粒子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所述调整,包括:
对所述第二位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的每个坐标均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
根据每个所述粒子的第三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所述调整。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示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包括:
对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调整后的运动属性,所述目标运动属性的加权系数和所述运动属性的加权系数均大于0,并且所述目标运动属性的加权系数和所述运动属性的加权系数之和为1。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示例,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之后,还包括: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运动速度更新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并进入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的步骤。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示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示例中,所述获取目标图像,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形状对应的目标模型,所述目标模型中包括至少两个点;
将所述目标模型中的每个点的位置转换为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所述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七种示例,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示例中,所述目标运动属性、所述位置、所述粒子的运动属性均为三维向量,所述目标模型为三维模型。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七种示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示例中,所述目标形状为所述几何体的内接形状。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示例中,提供了一种特效处理装置,包括:
目标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中包括至少两个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每个位置的所述目标运动属性用于使粒子经过运动之后形成目标形状;
运动属性调整模块,用于在至少两个粒子的运动过程中,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所述调整用于减小所述运动属性和所述目标运动属性之间的差异;
特效画面显示模块,用于根据调整之后的运动属性显示所述粒子得到特效画面,所述粒子是几何形状的显示对象。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示例,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示例中,所述运动属性调整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粒子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转化为所述粒子在一几何体中的第二位置,所述目标形状位于所述几何体中;根据所述粒子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所述调整。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示例,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示例中,所述运动属性调整模块还用于:
在将所述粒子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转化为所述粒子在一几何体中的第二位置时,根据所述几何体的属性将所述粒子在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转化为所述粒子在所述几何体中的第二位置,所述几何体的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几何体的尺寸、所述几何体的中心位置、所述几何体相对于所述世界坐标系的角度。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示例,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示例中,所述目标图像中的各个位置是归一化位置,所述运动属性调整模块还用于:
在根据所述粒子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所述调整时,对所述第二位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的每个坐标均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根据每个所述粒子的第三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所述调整。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示例,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示例中,所述运动属性调整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调整后的运动属性,所述目标运动属性的加权系数和所述运动属性的加权系数均大于0,并且所述目标运动属性的加权系数和所述运动属性的加权系数之和为1。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五种示例,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示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下一次调整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之后,根据调整后的所述运动速度更新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并进入所述运动属性调整模块。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示例,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示例中,所述目标图像获取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形状对应的目标模型,所述目标模型中包括至少两个点;将所述目标模型中的每个点的位置转换为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所述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七种示例,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示例中,所述目标运动属性、所述位置、所述粒子的运动属性均为三维向量,所述目标模型为三维模型。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七种示例,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示例中,所述目标形状为所述几何体的内接形状。
第三方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使计算设备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3)

1.一种特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中包括至少两个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每个位置的所述目标运动属性用于使粒子经过运动之后形成目标形状;
在至少两个粒子的运动过程中,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所述调整用于减小所述运动属性和所述目标运动属性之间的差异;
根据调整之后的运动属性显示所述粒子得到特效画面,所述粒子是几何形状的显示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包括:
将所述粒子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转化为所述粒子在一几何体中的第二位置,所述目标形状位于所述几何体中;
根据所述粒子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所述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粒子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转化为所述粒子在一几何体中的第二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几何体的属性将所述粒子在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转化为所述粒子在所述几何体中的第二位置,所述几何体的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几何体的尺寸、所述几何体的中心位置、所述几何体相对于所述世界坐标系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图像中的各个位置是归一化位置,所述根据所述粒子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所述调整,包括:
对所述第二位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的每个坐标均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
根据每个所述粒子的第三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所述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包括:
对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调整后的运动属性,所述目标运动属性的加权系数和所述运动属性的加权系数均大于0,并且所述目标运动属性的加权系数和所述运动属性的加权系数之和为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之后,还包括: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运动属性更新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并进入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图像,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形状对应的目标模型,所述目标模型中包括至少两个点;
将所述目标模型中的每个点的位置转换为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所述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运动属性、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位置、所述粒子的运动属性均为三维向量,所述目标模型为三维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形状为所述几何体的内接形状。
10.一种特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中包括至少两个位置的目标运动属性,每个位置的所述目标运动属性用于使粒子经过运动之后形成目标形状;
运动属性调整模块,用于在至少两个粒子的运动过程中,根据所述粒子的当前位置在所述目标图像中对应的目标运动属性,对所述粒子在所述当前位置的运动属性进行调整,所述调整用于减小所述运动属性和所述目标运动属性之间的差异;
特效画面显示模块,用于根据调整之后的运动属性显示所述粒子得到特效画面,所述粒子是几何形状的显示对象。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使计算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210331.4A 2021-10-18 2021-10-18 特效处理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159949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0331.4A CN115994972A (zh) 2021-10-18 2021-10-18 特效处理方法及设备
PCT/CN2022/120347 WO2023065948A1 (zh) 2021-10-18 2022-09-21 特效处理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0331.4A CN115994972A (zh) 2021-10-18 2021-10-18 特效处理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4972A true CN115994972A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89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0331.4A Pending CN115994972A (zh) 2021-10-18 2021-10-18 特效处理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94972A (zh)
WO (1) WO202306594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08898B2 (ja) * 2006-06-09 2009-01-14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対象物追跡装置および対象物追跡方法
CN111367605A (zh) * 2020-02-28 2020-07-03 珠海豹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雨滴特效的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15932B (zh) * 2020-10-23 2024-04-30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粒子动画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2446942B (zh) * 2020-11-09 2023-12-19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特效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65948A1 (zh) 2023-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8266B (zh) 藉由近似頂點至彎曲視埠上的投影在圖形處理中隨螢幕位置變化有效解析度
KR101923562B1 (ko) 가변 렌더링 및 래스터화 파라미터 하에서 가변 뷰포트에 대하여 오브젝트를 효율적으로 리렌더링하는 방법
CN112700517B (zh) 生成烟花视觉效果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WO2022088928A1 (zh) 弹性对象的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241689A1 (en) Game Character Rend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EP4290464A1 (en) Image rend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494328B (zh)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02358A1 (zh) 虚拟对象的运动控制方法及设备
WO2023173727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116801A1 (zh) 一种粒子效果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3193642A1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230298265A1 (en) Dynamic fluid effec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adable medium
WO2023231926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93639A1 (zh) 图像渲染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3121569A2 (zh) 粒子特效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94972A (zh) 特效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5861503A (zh) 虚拟物体的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334801A1 (en) Facial model reconstru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medium and device
CN117319725A (zh) 字幕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723600A (zh) 美妆特效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1862342A (zh) 增强现实的纹理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65913A1 (zh) 通过粒子模拟物体运动的方法及设备
WO2023065947A1 (zh) 特效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13105464A1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CN115994851A (zh) 特效处理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