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2970A - 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多联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多联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2970A
CN115992970A CN202310211450.4A CN202310211450A CN115992970A CN 115992970 A CN115992970 A CN 115992970A CN 202310211450 A CN202310211450 A CN 202310211450A CN 115992970 A CN115992970 A CN 115992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communicated
compressor
valve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114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谈达伟
黄道德
仇春伟
王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ma & Hi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ma & Hi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ma & Hi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ma & Hi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114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29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2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2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能控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多联供系统。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包括:外机设备,其内部设置有循环连通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压缩机,第二换热器的入口端和压缩机的出口端分别连通在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流道两端;内机设备,其内部设置有循环水泵和膨胀罐,循环水泵的出口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流道入口端连通;缓冲水箱,其一端与膨胀罐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流道出口端连通。在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安装时,外机设备与内机设备之间为水管,水管布设的长度受到的限制较低,即使水管中的水泄漏也不会对外部环境或设备造成影响,降低了分体式空气能装置的安装技术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多联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能控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多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能多联供系统是一种采用逆卡诺循环原理工作的控温系统,其靠少量电能,驱动压缩机运行,吸收空气里的热能为制热能源,从而制造出大量冷(热)水,然后通过管道将冷(热)水输送到室内,最后通过地暖、暖气片、风机盘管等末端,将冷(热)水转换成冷(热)风为房间制冷、采暖。
现有技术中的空气能多联供系统中的空气能装置分为一体式装置和分体式装置,其中一体式空气源装置的风扇电机、翅片换热器、压缩机、板式换热器、膨胀罐、循环水泵、辅助电加热、靶流开关、排气阀、安全泄压阀、电控系统等零部件全部内置在机组里面,因机组是安装的户外,导致机组内水泵、膨胀罐存在一定的冰冻风险。为了避免水泵、膨胀罐等设备冻坏,分体式空气源装置将板式换热器、膨胀罐、循环水泵、辅助电加热、靶流开关、排气阀、安全泄压阀、室内电控系统等组装成为水力模块内机,外机只配置风扇电机、翅片换热器、压缩机、外机电控等,内机与外机之间通过氟连接铜管连通,用于在内机与外机之间循环冷媒介质。但是由于内机与外机之间存在一定间距,氟连接管将二者连通,氟连接管暴露在外,存在冷媒泄漏的风险,且安装规范对氟连接铜管的安装延伸距离有一定限制,长距离氟连接管的安装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分体式空气能装置的安装技术要求较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多联供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包括:
外机设备,其内部设置有循环连通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压缩机,第二换热器的入口端和压缩机的出口端分别连通在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流道两端;
内机设备,其内部设置有循环水泵和膨胀罐,循环水泵的出口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流道入口端连通;
缓冲水箱,其一端与膨胀罐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流道出口端连通。
可选地,缓冲水箱与第二流道之间还安装有辅助加热组件。
可选地,辅助加热组件安装在内机设备内部。
可选地,第二换热器为翅片换热器,翅片换热器上安装有轴流风机。
可选地,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安装有第一膨胀阀。
可选地,外机设备内还安装有四通换向阀,其第一阀口与第二换热器连通,其第二阀口与压缩机入口连通,其第三阀口与第一换热器连通,其第四阀口与压缩机出口连通。
可选地,第一膨胀阀与第一换热器之间安装有经济器,经济器的第一流道入口与第一换热器连通,经济器的第一流道出口与第一膨胀阀连通,经济器的第二流道入口与第一膨胀阀连通,经济器的第二流道出口与压缩机入口连通,经济器的第二流道的入口端安装有第二膨胀阀。
可选地,第二阀口与压缩机入口之间安装有第二储液器。
可选地,辅助加热组件与缓冲水箱之间安装有泄压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联供系统,具有本发明所述的分体式空气能装置。
可选地,缓冲水箱进出口两端的管路上并联安装有至少一组外部热源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包括:外机设备,其内部设置有循环连通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压缩机,第二换热器的入口端和压缩机的出口端分别连通在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流道两端;内机设备,其内部设置有循环水泵和膨胀罐,循环水泵的出口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流道入口端连通;缓冲水箱,其一端与膨胀罐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流道出口端连通。
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在工作时,外机设备安装在室外,吸收空气里的热能,内机设备和缓冲水箱安装在室内,以防止内机设备冻伤,利用缓冲水箱为末端用户设备供冷或供热。在外机设备内,冷媒介质在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流道、第二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循环流动,冷媒介质利用第二换热器从室外的空气中吸收热能,在第一流道内,将热能传递给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流道中的水,冷媒介质始终在外机设备中流动;通过循环水泵驱动水在缓冲水箱、膨胀罐、循环水泵、第二流道中循环流动,通过在外机设备中安装第一换热器,利用流水管路将外机设备与内机设备连通,实现从外机设备中取热,利用内机设备对用户设备供热。在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安装时,外机设备与内机设备之间为水管,相对于氟连接铜管而言,水管布设的长度受到的限制较低,对水管的保温措施也较为成熟,即使水管中的水泄漏也不会对外部环境或设备造成影响,大大降低了分体式空气能装置的安装技术要求。
2.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空气能装置,缓冲水箱与第二流道之间还安装有辅助加热组件。通过安装辅助加热组件,对第二流道内输出的水进行加热,当外机设备提供的热能不足时,通过辅助加热组件对水进行加热,以使水流温度能够满足末端用户设备的用热需求。
3.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外机设备内还安装有四通换向阀,其第一阀口与第二换热器连通,其第二阀口与压缩机入口连通,其第三阀口与第一换热器连通,其第四阀口与压缩机出口连通。空气能装置在制热时,循环流动的换热介质在第二换热器处从外界空气中吸收热能气化,进入压缩机内压缩,让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在制冷时,循环流动的换热介质在第二换热器处从外界空气中吸热冷能,通过第一膨胀阀膨胀降温,在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流道内与第二流道内的水发生换热,换热介质吸热气化,气化后的换热介质进入压缩机压缩,让第三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通过设置四通换向阀,使得空气能装置既能进行制热循环,也能进行制冷循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分体式空气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分体式空气能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外机设备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多联供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机设备;2、内机设备;3、缓冲水箱;4、第一换热器;5、第一膨胀阀;6、第一储液器;7、第二换热器;8、过滤器;9、压缩机;10、四通换向阀;11、高压开关;12、低压开关;13、循环水泵;14、膨胀罐;15、辅助加热组件;16、泄压阀;17、排气阀;18、流量开关;19、三通阀;20、用户设备;21、太阳能水泵;22、太阳能热水器;23、热水箱换热器;24、热水使用终端;25、外部热源供热装置;26、轴流风机;27、第二储液器;28、第二膨胀阀;29、经济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包括外机设备1、内机设备2和缓冲水箱3。
外机设备1的内部设置有循环连通的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7和压缩机9,第二换热器7的入口端和压缩机9的出口端分别连通在第一换热器4的第一流道两端。
内机设备2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水泵13和膨胀罐14,循环水泵13的出口端与第一换热器4的第二流道入口端连通。
缓冲水箱3的一端与膨胀罐14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器4的第二流道出口端连通。缓冲水箱3与第二流道之间还安装有辅助加热组件15。辅助加热组件15安装在内机设备2内部。辅助加热组件15与缓冲水箱3之间安装有泄压阀16,在泄压阀16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排气阀17和流量开关18,当管路中的水压压力超过预设压力值时,开启泄压阀16进行泄压,以维持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换热器7选用翅片换热器,在翅片换热器上安装有轴流风机26,轴流风机用于朝向翅片换热器吹风,以增加翅片换热器周围空气的流动性,提升翅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换热器4选用板式换热器,其第一流道与第二换热器7之间安装有第一储液器6。
第一换热器4与第二换热器7之间安装有作为第一膨胀阀5的电子膨胀阀。在第一膨胀阀5的两侧均安装有过滤器8,以过滤换热介质内的杂质,保护第一膨胀阀5,使第一膨胀阀5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在外机设备1内还安装有四通换向阀10,其第一阀口与第二换热器7连通,其第二阀口与压缩机9入口连通,其第三阀口与第一换热器4连通,其第四阀口与压缩机9出口连通。第二阀口与压缩机9入口之间安装有第二储液器27。在压缩机9的出口端安装有高压开关11,在压缩机9的入口端安装有低压开关12,第二储液器27安装在低压开关12压缩机9之间。
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在工作时,外机设备1安装在室外,吸收空气里的热能,内机设备2和缓冲水箱3安装在室内,以防止内机设备2冻伤,利用缓冲水箱3为末端用户设备20供冷或供热。在外机设备1内,冷媒介质在第一换热器4的第一流道、第二换热器7和压缩机9之间循环流动,冷媒介质利用第二换热器7从室外的空气中吸收热能,在第一流道内,将热能传递给第一换热器4的第二流道中的水,冷媒介质始终在外机设备1中流动;通过循环水泵13驱动水在缓冲水箱3、膨胀罐14、循环水泵13、第二流道中循环流动,通过在外机设备1中安装第一换热器4,利用流水管路将外机设备1与内机设备2连通,实现从外机设备1中取热,利用内机设备2对用户设备20供热。在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安装时,外机设备1与内机设备2之间为水管,相对于氟连接铜管而言,水管布设的长度受到的限制较低,对水管的保温措施也较为成熟,即使水管中的水泄漏也不会对外部环境或设备造成影响,大大降低了分体式空气能装置的安装技术要求。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为了让外机设备1能够在更低的室外环境下运行,在第一膨胀阀5与第一换热器4之间安装有经济器29。具体地,经济器29的第一流道入口与第一换热器4连通,经济器29的第一流道出口与第一膨胀阀5连通,经济器29的第二流道入口与第一膨胀阀5连通,经济器29的第二流道出口与压缩机9入口连通,经济器29的第二流道的入口端安装有作为第二膨胀阀28的另一电子膨胀阀。第一膨胀阀5的进出口两端均设置过滤器8。外机设备1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从第一换热器4输出的冷媒介质通过经济器29的第一流道经过过滤器8过滤后分为两股,一股经过第二膨胀阀28膨胀降温后直接进入压缩机9,另一股进入第一膨胀阀5,经过第一膨胀阀5膨胀降温后进入第二换热器7从外界空气中吸热。通过设置经济器29和第二膨胀阀28,使得外机设备1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从经济器29第二流道经过的温度较低的冷媒介质对从经济器29第一流道中经过的温度较高的冷媒介质进行预先降温后再进入第一膨胀阀5进行膨胀。能够降低进入到第二换热器7的冷媒介质的温度,增加冷媒介质在第二换热器7中从外界空气中的取热,能够提升外机设备1在低温环境下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联供系统,具有所述的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在缓冲水箱3进出口两端的管路上并联安装有至少一组外部热源装置。本实施例中以三联供系统为例,在缓冲水箱3上并联有太阳能供热装置和外部热源供热装置25,其中太阳能供热装置包括首尾循环连通的太阳能热水器22、热水箱换热器23和太阳能水泵21,太阳能水泵21驱动水在热水箱换热器23的热流道内循环流动,热水箱换热器23的冷流道并联连通在缓冲水箱3的进出口两端。缓冲水箱3的进水口安装有三通阀19,三通阀19的第一个阀口与板式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三通阀19的第二个阀口与缓冲水箱3的进水口连通,三通阀19的另一阀口与换热水箱的冷流道的出水口连通。热水箱换热器23上还可连通热水使用终端24,以对外提供热水。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机设备(1),其内部设置有循环连通的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7)和压缩机(9),所述第二换热器(7)的入口端和所述压缩机(9)的出口端分别连通在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第一流道两端;
内机设备(2),其内部设置有循环水泵(13)和膨胀罐(14),所述循环水泵(13)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第二流道入口端连通;
缓冲水箱(3),其一端与所述膨胀罐(1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第二流道出口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水箱(3)与所述第二流道之间还安装有辅助加热组件(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组件(15)安装在所述内机设备(2)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7)为翅片换热器,所述翅片换热器上安装有轴流风机(26)。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4)与所述第二换热器(7)之间安装有第一膨胀阀(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设备(1)内还安装有四通换向阀(10),其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7)连通,其第二阀口与所述压缩机(9)入口连通,其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连通,其第四阀口与所述压缩机(9)出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阀(5)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之间安装有经济器(29),所述经济器(29)的第一流道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连通,所述经济器(29)的第一流道出口与所述第一膨胀阀(5)连通,所述经济器(29)的第二流道入口与所述第一膨胀阀(5)连通,所述经济器(29)的第二流道出口与所述压缩机(9)入口连通,所述经济器(29)的第二流道的入口端安装有第二膨胀阀(28)。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组件(15)与所述缓冲水箱(3)之间安装有泄压阀(16)。
9.一种多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空气能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缓冲水箱(3)进出口两端的管路上并联安装有至少一组外部热源装置。
CN202310211450.4A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多联供系统 Pending CN1159929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11450.4A CN115992970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多联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11450.4A CN115992970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多联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2970A true CN115992970A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95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11450.4A Pending CN115992970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多联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929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11124Y (zh) 一种自然冷却双冷源机房专用空调
CN204398807U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的集中式多工况热管理系统
CN103129348A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系统
CN111319514B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和新能源汽车
KR101341533B1 (ko) 가스히트펌프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CN103648252B (zh) 一种电气设备的冷却系统
CN204063300U (zh) 一种土壤复合型变制冷剂流量空调装置
CN105882353A (zh) 节电型车用空调
CN114811997A (zh) 一种新型冷却装置
CN101263346B (zh) 热泵和加热流体的方法
CN103453701A (zh) 一种具有热管和过冷功能的冷液机
CN219454079U (zh) 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多联供系统
CN104154597A (zh) 一种双用换热多联空调装置
CN219014770U (zh) 液冷机组和具有该液冷机组的液冷系统
CN110849019A (zh) 一种热泵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6529039U (zh) 一种液冷机组
CN115992970A (zh) 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多联供系统
CN213564311U (zh) 多温冷水机组
CN211575589U (zh) 一种热泵式空调系统
CN209949712U (zh) 复合型液冷供风装置
JP2006017440A (ja) ヒートポンプ空調機
KR100969463B1 (ko) 능동형 배기가스 폐열회수 기능을 갖는 냉각수 순환 회로를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CN201391954Y (zh) 一种小型区域用空调系统
CN220742644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
CN215295215U (zh) 一种冷冻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