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88898A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88898A
CN115988898A CN202310080462.8A CN202310080462A CN115988898A CN 115988898 A CN115988898 A CN 115988898A CN 202310080462 A CN202310080462 A CN 202310080462A CN 115988898 A CN115988898 A CN 115988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mitting unit
light emitting
transisto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04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婷
朱映光
谢静
张国辉
胡永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804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888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88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888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组;每一发光单元组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不同,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沿基板的厚度方向依次堆叠排列;每一发光单元均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中,第一电极设置于发光层邻近基板的一侧,第二发光单元中第二电极设置于发光层邻近基板的一侧,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共用一个第二电极,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共用一个第一电极。本发明在显示装置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提高了分辨率。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其原理是用透明/半透明金属/金属氧化物电极和金属/金属氧化物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外部电场驱动下,载子(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和空穴传输层传递到发光层,并在发光材料中形成激子(exciton),激子中受限的电子-空穴复合后消失,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辐射(发光波长受限于发光材料特性)。辐射光可从透明/半透明电极侧观察到。此发光原理被大量应用在照明与显示屏上。
然而现有的OLED装置中的发光单元都是在同一平面上排列不同颜色的像素实现显示效果,这样的设置不仅占用的区域面积大,而且存在分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在显示装置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提高了分辨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组;
每一所述发光单元组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不同,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依次堆叠排列,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邻近所述基板的一侧;
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均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中,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发光层邻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发光层邻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共用一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共用一个第一电极。
可选的,所述基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晶体管组,所述晶体管组与所述发光单元组一一对应;每一所述晶体管组至少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第一子电极电连接,第二极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控制极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第二子电极电连接,第二极用于接收第二驱动信号,控制极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共用的第二电极为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为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用于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所述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用于接收第三驱动信号;或者,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均用于接收固定电位信号,且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接收固定电位信号的时间不同,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光,所述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发光。
可选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同层设置,和/或,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同层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在所述衬底的垂直投影交叠。
可选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设置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设置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邻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第一子电极同层设置。
可选的,所述基板还包括设置于衬底上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同层设置或异层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以及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中的任一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以及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中的任一层同层设置;
或者,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邻近所述衬底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均用于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接收的固定电位信号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为红色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绿色发光单元,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为蓝色发光单元。
可选的,每一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为阳极和阴极中的一种;
所述第一功能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第二功能层设置于所述阴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和空穴阻挡层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三个发光单元进行叠层设计,在显示装置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提高了分辨率,并且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共用一个第二电极,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共用一个第一电极,可减少两层层电极层和两层绝缘层,使膜层更少,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厚度,且制作工艺更简单。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01以及设置于基板01上的多个发光单元组10;
每一发光单元组10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单元1、第二发光单元2和第三发光单元3,第一发光单元1、第二发光单元2和第三发光单元3的发光颜色不同,第一发光单元1、第二发光单元2和第三发光单元3沿基板01的厚度方向依次堆叠排列,且第一发光单元1位于第二发光单元2邻近基板01的一侧;
每一发光单元均包括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以及设置于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之间的发光层11;
第一发光单元1和第三发光单元3中,第一电极4设置于发光层11邻近基板01的一侧,第二发光单元2中第二电极5设置于发光层11邻近基板01的一侧,第一发光单元1和第二发光单元2共用一个第二电极5,第二发光单元2和第三发光单元3共用一个第一电极4。
其中,每一发光单元组10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单元1、第二发光单元2和第三发光单元3可以理解为每个发光单元组10包括三个及以上的发光单元,示例性的,以每一发光单元组10包括三个发光单元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发光单元1可以为红色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2可以为绿色发光单元,第三发光单元3可以为蓝色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1可以为红色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2可以为蓝色发光单元,第三发光单元3可以为绿色发光单元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此外,第一电极4为阳极,第二电极5为阴极,或者,第一电极4为阴极,第二电极5为阳极。
第一发光单元1和第二发光单元2共用一个第二电极5,第二发光单元2和第三发光单元3共用一个第一电极4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的电位实现第一发光单元1、第二发光单元2和第三发光单元3同时发光或不同时发光。示例性的,可以设置第一发光单元1和第二发光单元2共用的第二电极5接收固定电位信号,通过向第一发光单元1的第一电极4输入第一驱动信号驱动第一发光单元1发光,通过向第二发光单元2的第一电极4输入第二驱动信号驱动第二发光单元2发光,通过向第三发光单元3的第二电极5输入第三驱动信号驱动第三发光单元3发光,从而实现第一发光单元1、第二发光单元2和第三发光单元3同时发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三个发光单元进行叠层设计,在显示装置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提高了分辨率,并且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单元1和第二发光单元2共用一个第二电极5,第二发光单元2和第三发光单元3共用一个第一电极4,可减少两层电极层和两层绝缘层,使膜层更少,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厚度,且制作工艺更简单。
可选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参考图3,基板包括衬底12以及设置于衬底12上的多个晶体管组,晶体管组与发光单元组一一对应;每一晶体管组至少包括第一晶体管6和第二晶体管7;第一晶体管6的第一极a1与第一发光单元1的第一电极第一子电极41电连接,第二极c1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控制极d1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晶体管7的第一极a2与第二发光单元2的第一电极第二子电极42电连接,第二极c2用于接收第二驱动信号,控制极d2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
第一发光单元1和第二发光单元2共用的第二电极5为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第三发光单元3的第二电极5为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
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用于接收固定电位信号,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用于接收第三驱动信号;或者,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和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均用于接收固定电位信号,且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和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接收固定电位信号的时间不同,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时,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二发光单元2发光,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时,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三发光单元3发光。
具体的,当显示装置需要某一发光单元发光时,会通过与该发光单元对应的晶体管控制该发光单元发光。当需要第一发光单元1发光时,第一发光单元1的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接收到电信号,第一晶体管6的控制极d1会接受到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晶体管6的第一极a1和第二极c1导通,第二极c1接收到的第一驱动信号传输至第一发光单元1的第一电极第一子电极41,第一发光单元1的发光层在第一电极第一子电极41上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上的电信号的作用下发光。第二发光单元2发光时,第二发光单元2的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接收到电信号,第二晶体管7的控制极d2会接受到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晶体管7的第一极a2和第二极c2导通,第二极c2接收到的第二驱动信号传输至第二发光单元2的第一电极第二子电极42,第二发光单元2的发光层在第一电极第二子电极42上的第二驱动信号和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上的电信号的作用下发光。第三发光单元3发光时,第三发光单元3的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接收到电信号,第二晶体管7的控制极d2也会接受到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晶体管7的第一极a2和第二极c2导通,第二极c2接收到的第二驱动信号传输至第三发光单元3的第一电极第二子电极42,第三发光单元3的发光层在第一电极第二子电极42上的第二驱动信号和第二电极5上的电信号的作用下发光。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对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的不同发光情况进行说明:
第一种情况,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用于接收固定电位信号,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用于接收第三驱动信号,此种情况,第一发光单元1、第二发光单元2和第三发光单元3可以三个同时发光,可以某两个同时发光,也可以分别单独发光,实现任意颜色任意亮度的显示。第一发光单元1在第一驱动信号和固定电位信号的作用下发光,第一驱动信号根据第一发光单元1的显示灰阶以及固定电位信号确定,第二发光单元2在第二驱动信号和固定电位信号的作用下发光,第二驱动信号根据第二发光单元的显示灰阶以及固定电位信号确定。第三发光单元3在第二驱动信号和第三驱动信号的作用下发光,第三驱动信号根据第三发光单元3的显示灰阶以及第二驱动信号确定。
第二种情况,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和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均用于接收固定电位信号,且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和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接收固定电位信号的时间不同,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时,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二发光单元2发光,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时,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三发光单元3发光时。此种情况,第三发光单元3和第二发光单元2不同时发光,且第三发光单元3与第一发光单元1不同时发光。第一发光单元1可以和第二发光单元2同时发光或不同时发光。具体工作过程可以为,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时,若第一晶体管6导通,第一发光单元1在固定电位信号和第一驱动信号的作用下发光,若第二晶体管7导通,第二发光单元2在固定电位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的作用下发光。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不接收固定电位信号,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时,若第二晶体管7导通,第三发光单元3在固定电位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的作用下发光。通过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和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接收固定电位信号的时间不同,使得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仅用于接收固定电位信号,降低了驱动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接收固定电位信号,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不接收固定电位信号,第二发光单元2的第一电极第二子电极42接收第二驱动信号时,第二发光单元2发光,此时,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可以不接收任何信号,也可以接收一预设信号,保证第二发光单元2发光时,第三发光单元3不会发光。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接收固定电位信号,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不接受固定电位信号,第二发光单元2的第一电极第二子电极42接收第二驱动信号时,第三发光单元3发光,此时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可以不接收任何信号,也可以接收一预设信号,保证第三发光单元3发光时,第二发光单元2不会发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单元1和第二发光单元2共用一个第二电极5,第二发光单元2和第三发光单元3共用一个第一电极4,使得第二发光单元2和第三发光单元3可以共用一个第二晶体管7,减少了驱动晶体管的数量,降低了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一个发光单元组和一个晶体管组,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可选的,参考图3和图4,第一晶体管6的第一极a1和第二极c1,与第二晶体管7的第一极a2和第二极c2同层设置,和/或,第一晶体管6的控制极d1,与第二晶体管7的控制极d2同层设置。
具体的,可以仅第一晶体管6的第一极a1和第二极c1,与第二晶体管7的第一极a2和第二极c2同层设置,也可以仅第一晶体管6的控制极d1,与第二晶体管7的控制极d2同层设置,还可以第一晶体管6的第一极a1和第二极c1,与第二晶体管7的第一极a2和第二极c2同层设置,并且第一晶体管6的控制极d1,与第二晶体管7的控制极d2同层设置。这样设置,可以进一步减少显示装置的膜层数量,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
可选的,第一发光单元1在衬底12的垂直投影与第一晶体管6在衬底12的垂直投影交叠。
这样设置,使得三个发光单元与第一晶体管6和第二晶体管6占用的平面面积较小,可以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内发光单元组的数量,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可选的,参考图4,第二晶体管7的控制极d2与第一晶体管6的控制极d1同层设置,第一晶体管6的控制极d1设置于第一晶体管6的第一极a1远离衬底12的一侧,第二晶体管7的控制极d2设置于第二晶体管7的第一极a2邻近衬底12的一侧,第二晶体管7的第一极a2和第二极c2与第一发光单元1的第一电极4同层设置。
这样设置,可以减少显示装置的膜层数量,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
可选的,参考图3和图4,基板还包括设置于衬底12上的第一引线9和第二引线8,第一引线9与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电连接,第二引线8与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电连接;
第一引线9和第二引线8同层设置或异层设置。
其中,第一引线9用于向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提供固定电位信号,第二引线8用于向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提供固定电位信号或第三驱动信号,第一引线9和第二引线8可以根据布线需要同层或异层设置,以降低布线难度。
可选的,参考图3,第一引线9和第二引线8设置于第一晶体管6和第二晶体管7邻近衬底12的一侧。
这样设置,第一引线9和第二引线8具有较大的布线空间,布线难度较小,且不会对其他膜层的布线造成影响。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可选的,参考图4-图5,第一引线9与第二晶体管7的第一极a2、第二晶体管7的控制极d2、第一晶体管6的第一极a1以及第一晶体管6的控制极d1中的任一层同层设置,第二引线8与第二晶体管7的第一极a2、第二晶体管7的控制极d2、第一晶体管6的第一极a1以及第一晶体管6的控制极d1中的任一层同层设置.
这样设置,可以无需为第一引线9和第二引线8单独增设膜层,进一步减少了显示装置的膜层数量,减小了显示装置的厚度。
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第一引线9和第二引线8与第二晶体管7的第一极a2、第二晶体管7的控制极d2、第一晶体管6的第一极a1以及第一晶体管6的控制极d1中的任一层同层设置,能够节省布线空间,降低布线难度即可。
可选的,参考图3,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和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均用于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时,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和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接收的固定电位信号不同。
具体的,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根据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的电位差决定,由于第一电极4的电位与晶体管接受的驱动信号有关,当驱动信号不变的条件下,通过使不同的第二电极5连接不同的电位,能够使发光单元达到任意需求的亮度,进而改善色偏。通过设置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51和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52接收的固定电位信号不同,使得第一发光单元1、第二发光单元2和第三发光单元3能够显示任意需求的亮度,进而改善色偏。
可选的,第一发光单元为红色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为绿色发光单元,第三发光单元为蓝色发光单元。
具体的,在上述三个发光单元中蓝色发光单元的发光效率最低,将蓝色发光单元设置于显示装置的出光侧,能够降低蓝光损耗,提高蓝色发光单元的发光效率,使整个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好。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可选的,参考图6,每一发光单元还包括第一功能层20和第二功能层30;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分别为阳极和阴极中的一种;
第一功能层20设置于阳极和发光层11之间,第二功能层30设置于阴极和发光层11之间;
第一功能层20包括空穴注入层21、空穴传输层22和电子阻挡层23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功能层30包括电子注入层31、电子传输层32和空穴阻挡层33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至少一个可以理解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即第一功能层20和第二功能层30中包含的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本发明实施例以第一功能层20包括空穴注入层21、空穴传输层22和电子阻挡层23和第二功能层30包括电子注入层31、电子传输层32和空穴阻挡层33为例,详细说明每一发光单元的发光过程,具体描述如下:在第一电极4(阳极)和第二电极5(阴极)施加一定的电压,空穴由阳极依次穿过空穴注入层21、空穴传输层22和电子阻挡层23进入发光层11,电子由阴极依次穿过电子注入层31、电子传输层32和空穴阻挡层33进入发光层11,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11相遇时,会产生复合反应,进而产生光子,使发光层11发光。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组;
每一所述发光单元组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不同,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依次堆叠排列,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邻近所述基板的一侧;
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均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中,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发光层邻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发光层邻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共用一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共用一个第一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晶体管组,所述晶体管组与所述发光单元组一一对应;每一所述晶体管组至少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第一子电极电连接,第二极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控制极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第二子电极电连接,第二极用于接收第二驱动信号,控制极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共用的第二电极为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为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用于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所述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用于接收第三驱动信号;或者,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均用于接收固定电位信号,且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接收固定电位信号的时间不同,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光,所述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发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同层设置,和/或,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同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在所述衬底的垂直投影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设置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设置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邻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第一子电极同层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还包括设置于衬底上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同层设置或异层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以及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中的任一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以及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中的任一层同层设置;
或者,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邻近所述衬底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均用于接收固定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第二子电极接收的固定电位信号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为红色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绿色发光单元,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为蓝色发光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为阳极和阴极中的一种;
所述第一功能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第二功能层设置于所述阴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和空穴阻挡层中的至少一个。
CN202310080462.8A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9888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0462.8A CN115988898A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0462.8A CN115988898A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88898A true CN115988898A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76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80462.8A Pending CN115988898A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8889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11473B1 (ko) 전계발광패널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광원장치
KR100267964B1 (ko) 유기 이엘(el)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7633218B2 (en) OLED device having improved lifetime and resolution
CN107425043B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及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US20160013251A1 (en) El display device
JP2021533520A (ja) Oled表示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
CN107180847B (zh) 像素结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5185917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CN112786668A (zh)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
CN113299845A (zh) 电致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5355644B (zh) 一种像素单元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1998059382A1 (en) Voltage controlled col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10911588B (zh)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55614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及显示面板
CN107104128A (zh) 一种像素单元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JP2003017263A (ja) El表示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43763B2 (ja) 発光デバイスパターンのための改良されたマスキング
CN109768074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5988898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742204B (zh) 发光器件、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8538894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装置
CN116018000A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14174804A1 (ja) 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8772860U (zh) 一种显示单元、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97057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